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我们仨读书笔记 > 地图 > 我们仨读书笔记

我们仨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2019-10-29 来源:互联网

读书笔记之我们仨。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人在阅读的过程中,知识与能力在同步增长。在阅读过程中,我们经常为作者精妙的文笔所叹服,对于这个作品,我们都需要写一篇读后感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写好一篇作品的读后感需要从哪些角度来写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书笔记之我们仨,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书笔记之我们仨(一)

“……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读完最后一句,掩卷,叹息,继而陷入缥缈的沉思。朴素的文字下,是一位淡泊的老人历经沧桑后无声的探寻,是生命宁静而无声息地流逝。

从“我们俩老了”到“我们仨失散了”,再到“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在杨先生一贯平实而温婉的文字中,“我们仨”一生相依相守的苦难和美丽都静静道来。漂泊、战争、分离、贫穷、动乱,如此纷难的人生里,一家人互为依靠,在历史车轮无情而又苦难的倾轧下,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乐观。他们并不是在宽容苦难,而根本上就是淡漠着苦难,所以他们如此幸福地相守,在杨先生清新隽雅的笔下,生活里的幽默和生气如此自然地跃然纸上,让人读来时而颦眉时而微笑时而沉思时而向往。

写求学牛津时,租房做饭,黄昏时两人总牵着手出去探险等,充满了少女般幸福甜美的记忆;写生下圆圆后,钱钟书炖了鸡汤,还剥了碧绿的嫩蚕豆瓣,煮在汤里,盛在碗里,端给杨绛吃,“钱家的人若知道他们的‘大阿官’能这般伺候产妇,不知该多么惊奇”,行文里又充满了为人妻的自得和骄傲;而圆圆所印象的“精赤人人”一身打扮叫人想到《围城》里的鲍小姐,便又忍俊不禁了。

经了一天繁琐的工作,在安静的深夜,捧着《我们仨》读来,就似一位孺慕的孩子静静聆听着九十多高龄的杨先生轻述人生往事,内心深处的熨贴和舒服简直无可再提。杨先生的文字,含蓄节制清新温婉,蕴涵着深邃的人生感悟和人文厚重,小小的细节里所饱含的爱和关怀,也让我一再感动至含泪。比起现在某些“作家”动不动就要怎样的叫喊啊快感啊文字里充斥赤裸的感官刺激和浮躁的煽情来,《我们仨》就如清凉的泉水在这个夏天给我们以阅读和感动的快乐。

最后,还想提一提三联出的这个版本。非常喜欢这本书的版式设计,第一次拿到时就被打动了。封面是素雅的浅咖啡色,细条直纹,手感极佳,带点深厚而庄重的时间感,书名是杨绛先生手书的“我们仨”,深咖啡色,整个感觉浑然一体。书里面还附录了不少钱钟书、杨绛和女儿钱媛的相片和手迹。

这是本绝对值得细心阅读的书,也是本值得收藏的书。

读书笔记之我们仨(二)

“此间百凡如故,我仍留而君已去耳。行行生别离,去者不如留者神伤之甚也。”这是诗人拜伦写的一段话,被钱锺书先生翻译得生动典雅,如此意远情旧的来释解陪伴钱氏走完一生的杨绛先生最合适不过。

每次读书前,习惯性的将书的前几页或后几页翻来看看,看看目录,看看简介。简单的包装,简单的名字,拿到手里时就有一种亲切的感觉,封面是深紫色的书名和作者名,最上面是手书的“Mom,pop,圆o”三个名字,这就是一个最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的组成,也是《我们仨》的三位主角。

书中文字温婉平实,却又一透出厚重的感情,虽然记录的都是生活中的点滴,却让人读后不能忘怀。年愈九旬的杨绛先生在九七年早春痛失爱女后,九八年一同走过半个多世纪的人生伴侣又离她而去。至亲至爱的亲人就这样走远,失散了,杨绛先生说“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读到这句话时总会唏嘘不已。

书中前两部《我们俩老了》、《我们仨失散了》以杨绛先生的梦境叙述。一个万里长梦,记录了她白发人送黑发人,夫人送丈夫的悲痛心情。漫长的离别,一程程相送,送一程,道一声再见,再见一面,再送一程。拉长的离别,对有情的人来说,是痛苦也是快乐。因为,陪着走得越远,就越怕他从此消失不见。

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是杨绛先生对他们一家人的细细回忆。从她和钱钟书新婚去牛津求学一直细述到女儿圆圆和钱钟书的相继去世。从国外留学期间自己学做饭攻克学问难关,回国后遇上战乱文革能相互支持,文革后伴随病痛的老年生活也能在读书工作中安详静默。无论多困难的境地,做学问过生活都有条不紊,既严谨又有乐趣,对他们来说都是生活的一部分。

书的附录里还有钱媛在病床上未能完成《我们仨》的部分手稿。其中最感人的一篇是钱媛离世前十来天写给妈妈的信:“牛儿不吃草(此时钱媛骨癌晚期不能进食),想把娘恩报,愿采忘夏花,借此谢娘生。”朴实无华的语言,却着实触动着母亲的心,看完不禁让人倏然泪下。

末了,借用杨绛先生在书中说的那段话。

“人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虑。

人间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相守相助,相聚相失,只叹相聚太短。或许应该惜福珍惜,平平淡淡地走下去,不管前路是近是远,不管幸福快乐是短是长。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我们仨和《我们仨》


我们仨和《我们仨》
薄暮黄昏中,翻开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如入芷兰之室。一件件别致温暖的平凡小事,一个个单纯温馨的生活点滴,让我的心充盈着一股莫名的感动、温暖与淡淡的忧伤。
这是一个让人仰止的精英家庭。爸爸钱钟书是 “博学鸿儒“,妈妈杨绛是戏剧家、翻译家、小说家,女儿钱媛是开创了英语“文体学“的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教授。
这也是个朴素干净、与世无争的家庭。靠着妈妈杨绛的精心主持,这个家充满了温情。房间总是干干净净,毛巾折得有棱有角。生活中的钱钟书总是“做错事”,这时,柔弱的杨先生就会像个女汉子似的对他说:“不要紧,我会洗。”“不要紧,我会修。”

为了让丈夫、女儿集中精力做学问,杨先生挑起全部的负累;在丈夫病重和女儿住院期间,她每天都去探望;丈夫不能进食,她就打各种各样的果泥、肉泥来为丈夫改善营养,就连鱼肉也要用针一根根把刺剔除;丈夫、女儿相继去世后,她又用自己烛光般微弱的晚年时光,整理、发表丈夫的作品,写作女儿钱瑗未完成的《我们仨》……
然而,“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一九九七年,钱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未,钱钟书去世;“他们仨”从此失散了,只剩下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这真让人心疼,让人落寞,让人叹息……

“绮颖,吃饭啦!”妈在厨房里呼唤。出来只见爸已光着膀子坐在饭桌前喝汤。哈,我们仨!忽然想起钱媛的那句趣话“yeseat”,竟傻傻地笑了。又想起那句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纵然世界冰冷,但只要有家,我们依然能淡定自然地迈过风尘雨雪,在平淡柔和的日子中尝到生活本该有的甜美与幸福。
此刻,夜微凉,屋外,华灯已上。屋里,我们仨在默默地喝汤。

《我们仨》读书笔记2000字


万里长梦话凄凉——《我们仨》读书笔记2000字范文:

关于写作:有人喜欢用华丽的辞藻堆砌,仿佛是为了掩盖贫瘠的思想情感、又或者是展示自己庞大的阅读量。有人喜欢用最平实的语句,去描绘最真挚的情感。因为简简单单才是真,而情到深处自然就浓了。

我比较喜欢后者。《我们仨》便是这样一本朴实而又饱满的讲述亲情的佳作。杨绛先生用最简单的语言,举重若轻般描绘出“我们仨”在一起时的幸福美满,以及“我们仨”走散之后的肝肠寸断。

全书一共分为三个部分

一、第一部分简短的记述杨绛先生做过的一个梦,梦里钱钟书走丢了,她怎么也找不到。梦醒,埋怨钱钟书为什么一声不响撇下她就走了。

二、第三部分是关于“我们仨”的所有美好回忆。

书中这一部分放在第三章,而我准备按时间顺序先说美好的部分,因为这里会对人物做出描写和铺垫,看完这些,再去看分离,更能体会那种伤痛。

这部分记录了二人结婚之后,以赴英国求学为起点展开的幸福生活,这部分的描写很喜欢,因为语言平淡、真实、有趣。

更难得的是,杨绛的描写很接地气,她笔下的一家三口就是很平凡的一家的三口的生活,并没有太多的光环加持。让人很容易引起共鸣,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想一想,他们仨后期也就是九几年的时候,我们也出生了,有些记忆、有些生活、照片中一些物件都能找到重叠之处,很容易就能想象出来的生活场景,有代入感。

不仅如此,关于人物的描写也很立体,每个人的小性格或者弱点都一览无余,没有滤镜下的人物更加真实。

钱钟书其实很居家,会给杨绛做早饭,他们搬家时会帮忙打扫房间,他在做选择时也会犹豫不决,他笨手笨脚很多事情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比如打碎了房间的餐具、弄坏了门把手、弄脏了衬衫等。他在一个地方学习,也不常去附近游玩。

杨绛其实有点胆小,怕黑,睡得晚起得晚,也会因为在牛津只能走读而感到自卑,难过时也要钱钟书安慰、疏解。很佩服他的一点是:永远尊重别人的选择。

钱媛很乖很懂事,也很聪明。她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朋友同事学生多尊敬她,后期还给予父母很多照顾,曾经在病中给杨绛写过一首诗“牛儿不吃草,想把娘恩报;愿采忘忧花,藉此谢娘生”。以前没有了解过她,通过这本书的叙述,深觉钱媛老师应是年轻人和所有儿女们的榜样。“我们仨”就这样在时代和生活的风雨中互相依偎,遇到困难一起面对,无论多么辛苦的路都能走出幸福和甜蜜。(他们仨的故事没有列举太多,感兴趣可以去读一读,真的很有爱很温暖)

可惜,人生没有永远

也没有童话故事那样的美好结局

风风雨雨半生

终于在暮年有了属于三人的安稳居所时

病痛来催,他们在人生道路上已经走到了尽头

三、在第二部分讲述了一个长达万里的梦,梦里,杨绛住在古驿道的客栈,每天去陪住在311号船上的钱钟书,晚上回客栈休息,睡梦中飘到女儿钱媛的病房看望她的近况。

春去秋来,古驿道上的柳树叶子绿了又黄、黄了又绿,直到有一天钱媛也来到这古驿道上,直到有一天杨在这古驿道上再也找不到钱钟书。

其实,这个万里长梦,就是1994年钱钟书开始住院的历程,311号船是他的病房号,古驿道的客栈,就是他们仨在三里河的家。而杨晚上睡梦中飘去女儿那里是钱媛1996年生病住院后每晚打电话给杨讲述的自己的现状。

杨绛在听到女儿隔壁病床上夫妻聊到钱媛说她“很坚强,就是一直在惦记爸妈,说到妈妈就流眼泪”的时候,她写到

“我觉得我的心上给捅了一下,绽出一个血泡,像一只饱含着热泪的眼睛”

钱媛的病愈发严重

直到有一天

杨绛看到钱媛轻健的来到爸爸的船舱看爸妈,说“我已经好了,我的病完全好了”

钱钟书睁大了眼睛,告诉杨绛“让她回去,回到她自己家里去”

圆圆说:爸爸,我就回去了,爸爸,好好休息

圆圆说:娘,你曾经有一个女儿,现在她要回去了。爸爸叫我回自己家里去。娘…娘…

然后就消失不见了

“圆圆,阿圆,你走好,带着爸爸妈妈的祝福回去”

“我心上盖满了一只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这时一齐流下泪来”

1997年钱媛因病离世

钱钟书的身体日渐消瘦

从开始能坐起来陪她说说话,到后来只能轻轻捏捏她的手,表示他还在

那晚,他强睁着眼睛

她说:你倦了,闭上眼,睡吧

他说:绛,好好里(好生过)

好像没有说“明天见”

(读到这里,我突然想到姥爷还在世的时候,那时我在上初中,有天晚上他睡前无论如何要把我叫过去,拉着我的手跟我说:春苑,一定要好好学习。

我那时懵懵懂懂的,只知道应声。不久之后姥爷就离开了。

是不是人在最后时刻都有感知?

如果是这样,那么那个时候人该多么难过多么无助啊,又或者是不是会释然呢?)

1998年钱钟书因病离世

长达四年的梦,就这样结束了。

杨绛说:我忽然想到第一次在船上相会时,他问我还做梦不做。我这时明白了。我曾经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

他现在故意慢慢儿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

夜深人静,我再也无法克制内心的触动,泪流不止。

杨绛先生字字句句直戳我心深处

她平实的描写,处处都拨动心弦,久久不能平息。

如果说美好回忆像一碗粥,温暖、治愈,让曲折的旅程无时无刻不被幸福包裹

那么万里长梦就像一壶酒,辛辣、清冽,如梦如幻,一点一滴都在刺痛神经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时代,也终将失去自己的时代

我们应珍惜

珍惜时间、珍惜亲情、珍惜所有美好

又是一年生日时

谢谢爸爸妈妈

祝我生日快乐

另:1最后一张图片系去年十一和爸妈及爸妈朋友去九华山游玩所摄

2从第一篇的大段文字堆砌,到这篇已尝试将文字、段落和排版都化繁为简

3关于以后,希望继续改进。预备配图全部用原创摄影作品,因为我的摄影水平还不错,哇咔咔。有可能还会插入自己唱的歌(恩开个玩笑)作者:酋长

《我们仨》读书笔记1000字


《我们仨》读书笔记1000字:

我对政治不甚了解,也毫无兴趣,对钱钟书的了解也只限于《围城》和日常聊起的只言片语。起初有读《我们仨》的欲望,完全是因为这个温暖而饱含深意的名字。整本书读完,觉得书的内容和它的名字别无二致。

这本书激起了我对人生的一种认识,让我更进一步确定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过一种怎样的人生。“我们仨“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他们在国外留学时承受了生活上的种种不适和沉重的课业负担,回国后与大家庭的相处也多有磕绊,文革时期更是经历了一系列的变故,最终,还遭遇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心酸。这些疼痛和奚落甚至是我们此生都未必会遭遇的,但即使如此,在通读了他们的人生之后,我感受到的仍旧是他们生活中的温暖和爱,如此恬静的、不乱分寸的流淌在艰难生活的每一天当中。这份温暖和爱,就是他们对人生的态度,早已与他们经历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事毫无关系。

我也想做一枚这样恬淡的知识分子。有一个所爱的人,一个想要保护的家庭,和一两件怎样也割舍不下、愿意终生去做的事,这便是一个再好也没有的人生。

有野心不知到底是不是好事,但是我不喜欢,我也没有。“我们仨“都是出类拔萃的人,但是他们都没有野心,他们毕生所努力的,不过是做好本职工作。他们从来都不争取什么,即使被安排在了并不喜欢也不适合的岗位上,也选择默默接受,并不反驳或做格外的要求。对于名利,他们唯恐避之不及,他们甚至视名利为祸害,为累赘。钱钟书因《围城》而出名,杨绛在本书的末尾处写到“他并不求名,却躲不了名人的烦扰和烦恼。假如他没有名,我们该多么清净“。

知识是有重量的,它能够拉着人的心往下沉。书读多了,心便沉静下来,对于很多身外之物便可以看得淡然。“我们仨“能够过得这样温和,处变不惊,与世无争,与他们嗜书如命有着极为直接的关系。读书对于他们来讲是终极幸福,是生活的动力,这是真正喜欢读书的人。杨绛在书中谈到“我们不论在多么艰苦的境地,从不停顿的是读书和工作,因为这也是我们的乐趣“。那些将读书视为升官发财的途径和手段的人,并非真的喜欢读书。

直到钱媛年近六十岁患病不能起床的时候,她写给父母的书信中仍不乏幽默的玩笑和温暖的昵称,这是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他们从年轻到年老,都沉浸在那些只有彼此了解的小快乐中:出门“探险“,分享彼此的“石子“,或者对着旁桌的人“格物致知“,他们感到知足。

杨绛在书中好几处都谈到,钱钟书给人的印象是骄傲的,有时也是呆板木讷的。但是我们也可以从杨绛的话语中最明确地感受到,她理解他,也欣赏他,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灵魂伴侣“吧。越是有精神高度的人,越难找到能够理解自己的人,而钱钟书和杨绛无疑都是幸福的,因为他们找到了一个能够“看“到自己的人。

多么想也这样过一生!

《我们仨》读书笔记800字


《我们仨》读书笔记800字:

不知怎的,读杨绛女士的文章,总有种平凡普通的味道。

看过《老王》,杨绛笔下的一个老实的三轮车夫老王,懂得感恩,懂得报答,在病危时刻,看到的不是躺在病床上安度晚年,而是用最终要报答大家的信念支撑着自己,给作者送来了鸡蛋和香油。可是作者会错了意,留下的,只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的人的愧怍。

看了《我们仨》这本书,我感受到的除了对作者文采的敬佩,更多的,是对那种怀念柔和、平静的那种舒适的遐想。

刚开始,我看不懂这本书表达的是什么,准确来说,是对其中那个“梦”似懂非懂,在这本书中,我分不清哪些是梦里,哪些是在现实生活中,它让我感到一片茫然。后来才知道,这是一家人亲情的诉说与回忆。从懵懂突然感到了温馨,是那么突然与迅速。

怀念与回忆中,作者没有用笔尖表达出那种悲伤,也没有对一些令人自豪的往事表现出激动昂扬,只是用缓和的语气,缓缓诉说着一家三口的生活,平凡、温暖。

这本书看上去很厚,可是句子很简短,诉说很自然,而更多的,是他们一家三口美好的照片,有随着时间的推逝,一家人模样的变化,也有三个人工作,各不相扰,钟书正在添补他的华氏大辞典三个人的认真与对工作的目标与追求,夫妻俩互相帮助对方理发的温馨场面,让人感动万分。这只是一些生活照,甚至还是没有色彩的照片,但是闻到的,不仅是书香,还有甜蜜的味道和温馨的感觉。

作者追求的没有那种壮志凛然,也没有那种激烈奋斗,而她更多的,是细节中表现出的星星点点,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片段,在我们眼中,只是家庭中的理所当然,也可能只是生活料理中的小佐料,但是在作者笔下,这些似乎都成了生活料理中不可缺少的大材料。她的素材就像贝壳中的生命体,当沙子进入时,它会用割伤自己的代价来不断地磨练这颗沙子,让它成为一颗珍贵的钻石,而自己却渐渐淹没在大海中。

杨绛女士在这本书中,她没有去评价自己的生活与家庭,也没有去讲道理,只是像讲故事一样讲着讲着,似乎这个故事一直在演着,没有尽头……她后来在幕后为她的丈夫钱钟书默默奉献着,她就像那个贝壳,慢慢被淹没。这也说明了她对这个家的那份真挚感情。

读了《我们仨》,是对现在生活的满足,更是对那种平凡的味道的流连忘返……

杨绛我们仨读书笔记


杨绛我们仨读书笔记

高一语文课上,听老师讲起杨绛先生,然后回家翻开《堂吉诃德》——哦,果然是她翻译的,1978年,邓小平曾把中译本《堂吉诃德》作为国礼送给来访的西班牙国王——肃然起敬。

杨绛(1911年7月17日—),原名杨季康,是著名律师杨荫杭之女。擅长于翻译、文学著作、戏剧等。著有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风絮》等,翻译了《一九三九年以来英国散文作品》、西班牙著名流浪汉小说《小癞子》、法国勒萨日的长篇小说《吉尔·布拉斯》等。然而,她的身份,更让我们感到熟悉的,是钱钟书之妻。

六年后再读《我们仨》,仍觉得这是一本开卷便不忍放下的作品。《我们仨》是92岁的杨绛先生在女儿、丈夫去世四年后的回忆录,全书共三个部分——《我们俩老了》、《我们仨失散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其中,前两个部分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生活情感,笔法独特也有些晦涩难懂;第三部分占据全书大部分篇幅,从1935年她与钱钟书刚结为夫妇赴英留学开始,在牛津喜得爱女,回忆了一家三口63年来经历的风风雨雨和更多感人至深的温馨画面,语言从容、简洁,看似平平淡淡,却闪耀着经过漂洗的朴素生活本来的绚烂多彩。

1935年,初到英国,这对自小被仆妇照顾的新人开始在跌跌撞撞中过日子。为了做早饭,他划了生平第一根火柴;为了满足馋嘴的他,她学会用雪利酒文火做红烧肉;他们把店里送来的扁豆剥壳又一面嫌弃壳太厚豆太小,剥了好多才醒悟过来“这是专吃壳儿的,是扁豆,我们焖了吃,很成功”;而每天早晨一大瓯牛奶红茶,也成了他们一辈子戒不掉的习惯。她不再是当初不识柴米油盐的苏州小姐,他也不再是古月堂前吟诗作赋的无锡少年,然而日子却像搬入新居的第一个早晨钟书给她端到桌上的早餐,有果酱、蜂蜜,那般甜蜜。

1937年,他们有了女儿钱瑗。钱钟书曾赠言杨绛:“绝无仅有的结合了绝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其实,我读《我们仨》,读出了季康之于默存也如母亲一般。在她住院的日子,他每天到产院探望,常苦着脸告诉她:“我做坏事了。”他打翻墨水染了房东家的桌布、砸了台灯、把门轴弄坏了,像一个做错事情等待妈妈回来的小男孩一般,她说:“不要紧”,回寓后便真的全部修好,让他信赖、安心、能够依靠。

1938年,一家三口回到硝烟弥漫的祖国。他先是赴昆明西南联大教书,后尊父命去蓝田当英文系主任,这期间有来自同事的误解、有来自家族的压力、更有来自战争的流离颠沛,还好有她信他、懂他、陪他。女儿的成长也是苦难生活的一剂糖丸,“钟书爱逗她,惹她,欺她,每次有吃的东西,总说:”Baby no eat.“…她看着妈妈的脸,迸出了她自造的第一句英语:”Babyyes eat! “她那时约六岁。” 大约每个孩子都是哭着来到这个世间的,因为她们不乐意,来走这一遭要经历太多痛苦与烦恼,所以佛把这人世叫做婆娑世界。然而当父母把她们抱在怀里,她们分明又是笑的,笑的那样甜蜜。或许,她们正是看了这世界太苦,所以来了,想把无尽的欢乐带给父母,或者想把这个世界的苦痛全部带走。钱瑗与钱钟书夫妇的缘分亦是如此。在最艰难的时期,有女儿陪伴,看着她跌跌撞撞成长起来,一家三口苦中求乐、学中求乐,圆圆头(钱瑗的昵称)成长为爷爷口中的“读书种子”,季康完成了《称心如意》、《弄假成真》等戏剧作品,翻译出版了《一九三九年以来英国散文作品》,并全力支持钟书完成《围城》的连载。

他们安静地留在上海等待解放,然而解放并没有结束所有苦难。文革岁月,他们被下放至干校,走出“牛棚”后仍“不能与强邻相处”,女儿帮助他们“逃走”,一家三口挤在北师大的宿舍,“阿瑗不用担心爸爸妈妈受欺负,我们也不用心疼女儿每天挤车往返了。屋子虽然寒冷,我们感到的是温暖。”这是豁达的一家人,也是默契的一家人,内心的相互支持让他们捱过这个特殊时期受到的特殊待遇。然而日子再难熬,我读杨绛先生的文字,感受到的只是她内心的平静、沉定,她没有诉说饱受的委屈,她回忆的只是钟书哮喘发作时一个妻子心中的焦灼和戏称之“呼啸山庄”来带给丈夫略微宽解,她回忆的只是地震时期外文所年轻人和女儿女婿给他们的帮助与关怀。这期间,他们依旧不辍笔耕,她译完《堂吉诃德》八册,他的《管锥编》初稿亦已完毕。

1977年,文革结束,他们搬进现在的三里河寓所,生活开始苦尽甘来。之后20年的生活,平平淡淡无阴无晴,实则阴晴隐于其中,只是这位耄耋老人已尝尽人生百味,参透悲欢离合,无一句控诉无一句抱怨罢了。然而,1997年女儿钱瑗去世,1998年丈夫钟书去世,再参透,她仍旧是想念女儿和丈夫的,于是2003年这本《我们仨》出版问世。在卷尾,她引用白居易的《简简吟》——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读到这里,我仿佛看见她的心上多添的几只饱含热泪的眼睛,又绽出的几个血泡。

“我们仨,却不止三人…阿瑗长大了,会照顾我,像姐姐;会陪我,像妹妹;会管我,像妈妈。…钟书是我们的老师。他可高大了。但是他穿衣吃饭,都需我们母女把他当孩子般照顾,他又很弱小。”就是这样的一家人,相扶相伴跨过半个地球,走过半个世纪,让孑然一身的漂泊者也为他们感动,也想找个能相知相爱相惜的人,感受家带来的温暖与支撑。家,已然不是一处寓所,简简单单地容纳我们仨,而成为一个意象,成为这一辈子身心的港湾。

我们仨读书笔记1000字


我们仨读书笔记1000字心得感想范文:

近来又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从头到尾细读了一遍,这是杨绛先生在92岁高龄时写下的一本家庭式回忆录,倒叙了他们一家三口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与初次阅读的相同之处在于看到深刻细腻处依然会提笔勾画并且抄录,不同之处却在于心境由久久不能缓和的悲凉而变为丝丝扣心的温暖。

才开始了解他们故事的人总会因为书中第一部分“我们都老了”里杨绛先生隐晦表达的那个长达万里的梦而感到气氛沉重,而后越是读到幸福之处越是惋惜,将先生本想记录的多年来的家庭趣事硬生生蒙上了一层灰蒙蒙的纱。头段时间无意间听朋友聊起“我们仨”,凝重的字句他更多是一句带过不会刻意解说,与杨绛先生书中一笔带过的那些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一下不谋而合,接着朋友说这书更适合倒着看,因为看喜不看悲。

印象深刻的这样一段儿话:“我们仨”其实是最平凡不过的。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细细想来先生看似平平无奇的愿景却饱含了对丈夫钱钟书、女儿钱瑗最厚重的爱和理解,求的向来不是钱财富贵、不是权势附庸、不是与众不同,只是至亲的相依相伴,幸福苦难面前他们从来都是一体,却也给彼此最大的空间去做独立的自己。

提及平凡,总有人莫名将“平凡”与“无趣”画上等号,似乎没有大起大落就无法刻骨铭心?这样的有趣自然也不是人人都能抱以享受。先生书中提到与丈夫两人每日在起居室各据一书桌,静静地读书工作互不相扰;工作以余最大消遣就是跟着丈夫四处“探险”,实则就是饭后两人“壮着胆儿”去去平日不常逛的地方遛弯儿,也总能发现一片片新大陆,这就是他们再普通不过的日常生活状态。

后来先生接受采访时也提到,“我最大的功劳,是保住了钱钟书的淘气和那一团痴气,这也是钱钟书的最可贵处。”彼此借着一颗儿时的童心童趣美化着能见之物,年复一年的日子却也始终踏实舒坦,守着对方心里的那一方净土去容纳更广阔的世界,这就是他们的相处之道。他们的和睦投契自然也为女儿钱瑗营造了一个毫不刻板的家庭生活环境,与父亲母亲的相处从来都是平等而自在的:父亲眼中女儿可以照顾好母亲,这是信赖;母亲眼中丈夫是自己和女儿的好老师,这是欣赏;女儿眼中自己和父亲是母亲的两个小顽童,这是童稚。平等的沟通之下更容易换位思考:即使大我们几十岁的父母也容易脆弱,也会偶尔犯笨、最后会慢慢变老,而家人间从来不是谁一味的包容谁,更多的是需要为人父母亦或为人子女的一番同理心。

“我们仨”——简单的三个字、一本书,书中真切实在的情感使捕捉的每一个细节、叙述的每一件趣事无需过分修饰就可以让人感同身受,但我相信对杨绛先生而言,至亲家人这辈子的缘分却也不是一本从头翻到尾的书物可以道尽说明;只是拥有时则惜福惜缘,在或许平淡的相守中去感受别致的幸福和家庭的乐趣。作者:李梦瑶

我们仨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


我们仨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

按道理,《我们仨》是一本叫人看了悲伤的书,生离死别向来是个沉重的话题,但作者却没有悲恸的哭述,而是用平静的笔娓娓道来,展现地更多的也是这个三口之家平凡生活中的缕缕温情。

《我们仨》发表于2004年,全书分为三部,分别是“我们俩都老了”、“我们仨失散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第一部用简短的两页讲述了作者的挥之不去的梦,第二部完全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三部则是作者婚姻63年来的回忆录。作者高超的文字技术、写作手法不必赘述,暂且想谈谈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一些感触。

关于爱情:

杨绛与钱钟书相识于1932年,初次见面,男方第一句话就是:“我没有订婚。”女方则紧张地回答:“我也没有男朋友。”一见钟情,羡煞旁人。

1935年结婚后钱钟书带着杨绛来到英国,两人先后求学于牛津和巴黎大学。杨绛称钟书生活中“拙手笨脚”,来英国的第一天,钱锺书就“吻”了牛津的地,磕掉了大半个门牙。在杨绛怀孕时,钟书经常在家里“干坏事”,时不时打翻了墨水瓶,砸坏了台灯,弄坏了门把手,而杨绛却每次都回:“没事,我会修。”在杨绛看来,钱锺书身上那些缺点,都是细枝末节,无关紧要,他身上的优点却是独一无二,旁人无法取代的。她曾说“我最大的功劳,是保住了钱钟书的淘气和那一团痴气。这是钱钟书的最可贵处。他淘气、天真,加上他过人的智慧,成了现在众人心目中,博学而又风趣的钱钟书。”

后来杨绛怀上了圆圆,钟书知道后只一句:“我不要儿子,我要女儿——只要一个,像你的。”两个人能够一辈子颠沛流离,相守相助,或许正是懂得相互欣赏的缘故。多年前,杨绛读到英国传记作家概括最理想的婚姻:“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她把它念给钱钟书听,钱当即回说,“我和他一样”,杨绛答,“我也一样。”这是我听过的最美的情话,许多人抱怨自己遇不到真爱,他们或许不是没有遇见过心动,他们所期望的只是一种被坚定需要的感觉。

关于亲情:

圆圆刚出生被抱出产房时,钟书仔细看了又看,然后得意的说:“这是我的女儿,我喜欢的。”这是父亲给她的欢迎词。我很喜欢护士们给圆圆的称呼“星海小姐”,因为她出生时啼声洪亮,大家便称她“Misssing high”,也是对圆圆健康成长的寄托。圆圆很爱读书,天资聪慧,跟父亲很像,也始终跟父亲最“哥们儿”,父女之间的互动也是一家人的乐趣所在。

文革时,杨绛和钱钟书先后被革命群众“揪出来”,成了“牛鬼蛇神”。阿瑗写了一张大字报与“牛鬼蛇神”的父母划清界限,然后一言不发,从书包里取出未完的针线活,为妈妈做一套睡衣;又从书包里取出一大包爸爸爱吃的夹心糖,她找出一个玻璃瓶子,把糖一颗颗剥去包糖的纸塞进瓶子里。他们仨是一个整体,互相帮助,彼此依赖,谁也离不开谁,读书笔记只要三人在一起就充满欢乐,只要三人在一起,生活再艰苦都有挺过去的理由。在钱媛去世前一两个月,她还坚持病床上写着《我们仨》,她想把最珍贵的回忆留下,她想告告诉他的父母她有多爱他们。令人遗憾的是人世间没有永远,只有不尽的生离死别,我们能做的只有珍惜当下。

关于家国:

书中有句话让我印象很深:“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我们并不敢为自己乐观,可是我们安静的留在上海,静待解放。”在中国局势动荡之时就杨绛和钱钟书便急忙的从英国赶回国,而此时的圆圆,才两个月。

我们从来不唱爱国调,但却默默地给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杨绛我们仨读书笔记800字


如果说,要我推荐一本回忆录给你,我想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很早以前就曾听说过这本书,却没找到机会品读它,便一直惦记着。这个暑假,当我有了充足的时间来阅读《我们仨》时,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大家都称杨绛先生这一家三口会是最幸福的一家人。

《我们仨》这本书是杨绛先生在女儿钱媛和丈夫钱钟书相继去世后完成的,其中记载了一家人生活的点点滴滴,有一家人的合照,有圆圆从国外寄回的信,有钱老先生写的诗……一家人的所经历的笑与泪都被记录着,都被怀念着,九十二岁高龄的杨绛先生写下了这本书,书中最后的一个章节是“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是呀,杨绛先生定是惦念极了丈夫和女儿。

杨绛先生笔下的钱老先生是个顶有趣的人。听别人说,他一辈子都分不清左右脚,六十岁了才学会擦火柴。当杨绛先生在医院生小孩时,他委屈巴巴地跑去医院说自己在家里“干了点坏事”——不小心打翻了墨水染了邻居家的桌布,还弄坏了台灯……像个小孩一样认错。杨绛先生也没有责怪他,问清楚情况后,只是说了句“不要紧,我会处理好的”,而钱老先生对这句“不要紧”深信不疑。

这一家三口与寻常百姓家不同,一家团聚其乐融融的场面对他们而言简直就是奢望。三人三地,聚少离多,那时的通讯不似现在这般便捷,大多是要通过写信交流的。但是他们却是无比幸福的一家,因为他们都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爱好,甚至是不约而同地理解与包容彼此……光是这几点就已经是很多家庭难以做到的了。

杨绛先生说,她常常会做一个梦,一个十里长梦,一个老人的梦。每当从梦中惊醒,她看着身旁恬睡的丈夫,方才反应过来只是做了个梦。杨绛先生会向丈夫抱怨在梦中的他没有等她,可钱老先生说他也常常会做这样的梦。读完《我们仨》这本书,有时我也常常会想,我的父母会不会也做过类似这样的梦呢?又或者当某一天我老了,我会不会也会做这样的梦呢?可是越是往这方面想却越不敢想了,可能我在害怕着那一天的到来吧!不过我也明白,时间从来不会停下脚步去等待任何一个人,我更希望的是能珍惜眼前人。

《我们仨》读书笔记心得感悟1000字


《我们仨》读书笔记心得感悟1000字

这本书最开始是在网上看到的,很多人都说这本书非常感人,于是我去学校图书馆找了,可是这本书并不能外借,我在图书馆看了大半本。这本书很薄也就一百来页,剩下的是假期在网上找的盗版资源,但是感觉比纸质书差很多。

杨绛先生写这本书的实话已经九十二岁高龄了,很难想象一个快百岁的老人突然遭遇女儿和丈夫的离世,内心是一种怎样的悲痛。然而出乎我意料的是,整本书中并一味地表达丧夫丧女的痛苦,而是写一家人之间温情细节,着笔细腻,娓娓道来。有时候我会因为他们说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会心一笑,我并不懂什么高深的写作技巧,复杂的内涵蕴意,只是单纯的因为这一家人平淡的相处而感到温馨亲切。有时候会因为他们的经历和情绪而感到莫名的难过,看着钱媛在病床上仍然执笔写《我们仨》的目录,记下与父母生活的点滴,让我感受到浓烈的悲哀。看着杨绛与钱钟书依偎在一起,这一刻没有文学家没有翻译家,只有一对老夫妻,只有彼此的浓浓爱意。在这本书中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心灵鸡汤,它呈现给我们的只是一个简单的三口之家,淡淡诉说着夫妻间的爱情,母女间的亲情,以及家人离世后的种种挂念与不舍。

其实刚看这本书的时候是有些看不懂的,里面总是梦境与现实不断切换,让我分不清到底是梦境还是现实。慢慢看下去,我才发现原来那不是梦境,那是真实发生的事,只是杨绛先生以做梦的形式讲述了亲人的离世。以一种虚幻的手法让我们看到死亡。我看这本书的时候其实是不忍心的,一个九十多岁的老人在经历了这么大的悲痛后,尽然还要写出一本书来,难道不是伤上加伤吗。但当我真的看过这本书后,才发现并不单描述丧失亲人的悲痛,而是写了很多亲人在世时的温暖回忆,这也许是一种纪念与祝福吧,把和丈夫女儿相处的细节记录下来。虽然他们已经离去,但是有关他们的记忆不会逝去,会永远留在杨绛先生的回忆里。

这本书的后记里还有许多钱媛小时候写的信、简笔画,还有钱媛生前为母亲《我们仨》写的目录。有些字迹不清晰,内容也很简单,但是看着这些他们留下的东西,我感触良深。人活在世,并不一定要留下什么供世人谈说的旷世美名,而是要留下一些有意义的东西,让人纪念的东西。

看这本书的时候其实总体感觉淡淡的,所有的感触都是在全书读完后才有的。虽然不能说因为一本书而看透生命的意义,也能从这本书中读到自己的感悟。我并没有因为它看破生死,但它的可贵就是在于让人能够重视和尊重生命。我想一个人如果能像杨绛那样淡定从容,那么死亡就不会那么可怕,离去何不是又一次相聚的开始。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珍惜时间,珍惜每认识的一个人,感谢生命中路过的每一个人。

原著者:杨绛;感悟者:张馨予

我们仨心得


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地方要用到感言,感言是一种日常生活中都会使用到的范文,到底如何才能写一篇优秀的感言呢?我们仨心得是读后感大全小编在网络上整理并加工的内容,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们仨心得 篇1

“三里河寓所,曾是我的家,因为有我们仨。我们仨失散了,家就没有了,剩下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跟随杨绛先生的脚步,一页页画面从我眼前略过。“我们仨”的温暖、幸福,令我久久不忘。

一九三五年,杨绛与钟书新婚后来到英国牛津大学求学。辗转多次,在巴黎迎来了“MissSingHigh”——钱瑗,于是“我们仨”相聚了。

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我们仨”始终相依。杨绛的一句“不要紧,我会做”就足以让钟书放心;圆圆在去世前不久不放心妈妈,特地写信教妈妈做饭;圆圆生病时,杨绛夜夜“看见”她。“我们仨”始终相互信任,不论什么结局,都是心连心走下去。

正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管世风如何,不管身份如何,杨绛夫妇一直低调平实,淡薄名利,宁静超然。书中曾写“嘤其鸣兮,求其友声。”“有名就是多些不相识的人。”

我们仨心得 篇2

注意到杨绛先生是从微博上流传甚广的那篇《一百岁感言》开始的,一开始很好奇为什么要称呼一位女子为先生,细细探究之后才知是先生是一种尊称,我想就应跟我们此刻叫的老师是一个意思吧。

在买这本《我们仨》之前还买了一本杨绛先生的《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这本书前半部分有写一些关于鬼神的事情,我看到一半觉得太渗人便跳着看了下去。《走到》对我来说比较沉重,当我情绪不好的时候才会去翻看,我看书总是期望能从其中获得能量,没用的书我是不看的。

这几日清闲得要命,遂在网上翻到这本书《我们仨》,之前也看到这本书,但是没买,可想而知我是个多么受情绪影响的人。

《我们仨》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叫我们俩老了,第二部叫我们仨失散了。第一部跟第二部讲的是亦真亦假的梦,杨绛先生在古驿道上留意翼翼的走着,每一天去到锺书船上陪伴他,太阳落到船头便要起身回客栈。杨绛先生的万里长梦最后在两年之后做完了。第三部分叫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这个部分详细记述了杨绛先生同锺书从结婚到阿瑗(女儿)、锺书相继去世的漫漫长路。

我想大家都熟知钱锺书先生的《围城》,但是我没有想到的是原先这些在我们看来很了不起的人物,他们有也着坎坷的一生。但是我觉得这一家虽然经历了那么多风风雨雨,但是他们是幸福的,因为他们总是一家人,和和气气的一家人。他们都喜欢读书,都热爱工作,都实现了自我的价值。他们不追求名利,一生活的踏踏实实,我不曾感到他们觉得自我不幸。我很羡慕这样的家庭相处方式。

杨降先生多次在书中说锺书是一个不愿与人争辩、能忍耐的人,书中也有很多地方用平静的语气述说了锺书以前受到的不公与委屈。这些都是杨绛先生在用自我的方式护卫她的爱人。提及往日的委屈与不公,杨绛先生并未有半字恶语或辩解,她只是细细的道出了事情的原委,并未加任何解释,我想也许她是觉得公道自在人心吧。用她的话来说就是:人还是人。

人生在世就得这样活着,实现自我价值,拥有温暖和谐的家庭,不与世争,平淡一生。

我们仨心得 篇3

《我们仨》讲了一个温馨的故事,一家人的互帮互助,一个人对于另外两个人的思念,两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思念,体现出了一家人的互帮互助与亲情的温暖。

在看《我们仨》的时候,真的感觉像一本小说一样,不像是真正发生过的事情,里面有很多的事情都是在我们生活中不曾出现过的,但是其中体现出了一家人的互帮互助,足够体现出就算在人世间经历了世间百态,会到家中,永远都面对的是最温暖的亲情。

当三人中,女儿首先去世的时候,夫妻两人总感觉空落落的,心里也像少了个人似的,这种感觉确实不好受,所以会说:“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这其实是思念以前的他们,表明现在她也不是以前的她了,这也显现出了天下宴席,总有散尽,那时候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所有的情形早已不复,故人早已走远,而现在只剩自己独自一人,这种心情极其落寞,而这本书所能够教会我们的,不仅仅是珍惜现在所有的亲情,而且还有对于家人一定要有的一种信任,都是在无论在社会上,在学校中寻不来的血浓于水的感情。

父母,生我们养我们,我们的平安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他们也很享受与我们在一起的时光,当我们离去,他们会思念,会牵挂,会回忆,时而也会被以前的事情逗乐。我们要珍惜与父母在一起的时光,在他们离去之后我们也应该“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我们仨心得 篇4

《我们仨》的作者是一百零二岁的杨绛,她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瑗、丈夫钱锺书,回忆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这个三口之家的动人故事证明:家庭是人生最好的庇护所。

第一次看这本书是在我读高中的时候,高中学校的一个小小阅览室里,我花一个下午的时间闷头看完了这本书,当时还处于一个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纪,只觉读完书后的那个黄昏,似乎变得比往时更怏怏不乐。过了些日子,读了大学之后,买了这本书,上学,工作,换地方工作,书是要一直带着的',但不常翻。

其实书中并没有描述太多的喜与悲,杨绛似乎一直以一个旁观者的角色来描述他们一家三口从相距到分离的一生,痛苦和欢乐好像都跟笔者隔着一层,杨绛写她女婿:“得一和善忠厚,阿圆有他在一起,我们可以放心。”而几页之后,却已为逝者:“这次送我走,只剩了阿圆一人;得一已于一月前自杀去世。”写钱钟书跟阿瑗生病去世: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锺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笔调静得吓人,所谓哀而不伤说的就是这种情绪。

关于他们的生活,两个大户人家的小姐少爷,青年相遇,结婚留洋,度过短暂的快乐生活,每天只需读书,研究如何做饭,跟散步路线,不久生下女儿,回国,遇到运动,两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知识分子每天的日程变成挨批斗,扫厕所,下放农村,直到暮年生活才有所改善。笔者并没有控诉命运的不公,他们一家人对所遭遇的一切维持着知识分子最起码的体面,做牛鬼蛇神时不哀求什么,xx后权势来请,也不想搭理什么。只愿一家人平平淡淡的相守,读书做学问。

在我心中有两个能称得上大家的人,杨绛是其中之一。我佩服她对万事万物的淡然处之的超脱,怀抱一颗赤子之心,不论周遭境遇高低,始终能保持真我,尊重真我,静守自己的一片小天地,荣辱不惊,去留无意,笑看天边云卷云舒,静观庭前花开花落“.而用她翻译过的一句诗来说就是: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用我们仨里面的一段话来结尾: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者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的一起过日子。“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所。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

我们仨心得 篇5

说起来有点惭愧,初次了解杨绛先生的时候,是先生逝世的那天开始。我在跟风的情况下买下了这本书,从大四看到现在,才写下这篇文章。拿到这本书时,我瞬间被这本书的封面吸引,土黄的色的封面,简单的书名加作者的名字就是封面的全部,浓厚的古典简约的气息是本人最喜欢的封面风格。

初读《我们仨》,是在学校的时候,那时候挺多空闲的时间。先生叙述的语言看似平淡却又直击我的心灵,字里行间体现了她与丈夫与女儿之间的感情深厚。一开始看的时候,觉得先生笔下的女儿应该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女孩,而杨绛先生自己应该还是一个对生活和家庭充满希望和爱的年轻妻子才对。殊不知当我往下看的时候,原来那时先生年事已高,女儿钱瑗教授也已经是一个接近退休的大学教授了。在这里我发现原来,在父母的眼中,自己的孩子永远是一个孩子,永远都觉得是那么天真可爱,喜欢向父母撒娇。其实《我们仨》期初是杨绛先生的女儿钱瑗教授写的一些随笔日记,目的就是在自己病中写下家庭的回忆,结果只写下了五篇就离开人世了。

在书本中,我们还可以了解先生与丈夫到牛津后的那些小事情,结识的朋友,包括家人的一生是怎么开始的,书本都详细介绍了一遍。书中的内容着实打动了我的心,一家人的欢声笑语似乎还浮现在眼前,每一句话都在告诉读者:我们家庭很幸福很平凡。但是这个家却在一瞬间消失了,先生的余生是多么寂寞。无法想象在丈夫女儿相继离开的日子里,先生是如何坚强的在这个世界上,带着思念生活着的。

如今,先生已经仙逝一年多,应该在天堂上找到女儿和丈夫,一家人重新在一起了吧~感谢你们一家人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也希望世间所有家庭都能幸福美满的生活着。

我们仨心得 篇6

初识杨xx先生,是那段时间微信圈频频转发的百岁感言:“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好洒脱,好骄傲,好自信!怎样的女子一直被世人尊称为先生?怎样的女子经历百年,与世无争,平静如水?我很好奇。

再次结缘,是侄女书桌上的《我们仨》。静静地躺在那,一袭浅咖色外装,上方隐隐透出一家三口的名称,没有其他任何装饰,简单素雅,正如先生其人——朴素亲切。我很喜欢。

翻开目录,“我们俩老了”“我们仨走散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将此书分为三个部分,一种淡淡的忧伤从字间缓缓流出。一个不平凡的学者家庭平凡的生活记录,从两个人的相守相助,到三个人的相聚相失,再到一个人的孤独回忆。也许在杨先生看来,并不孤独,而是充实和温馨的回忆,那般从容,娓娓道来,平静诉说。然而,平淡朴实的文字却让我几度揪心,喉头酸涩,怎么也压不住眼泪的涌出。在连续三个深夜的捧书间,我更多的是以一个母亲、一个女人的身份来感受杨先生内心的情感。

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从钱钟书先生生病住进医院开始,梦便开始了,并且怎么也梦不完。囫囵初读时,我还疑惑:古驿道是哪?怎么反反复复出现客栈、船?地点的变换让我摸不着头脑。直至老人小孩安睡,整个房子里清静得只有自由的我时,才嚼出这梦幻与现实的代名词。船,钱钟书躺在船中,311号,种种信息表明船就是医院的病床。船缓缓而下,正寓意着钱先生的病每况愈下;而“我”在女儿和丈夫先后生病住院至去世的四年半里不停奔走,家只是偶尔停留且缺乏温度的客栈;古驿道便是来往于家和两所医院之间的路,是送走至爱的女儿和先生的过程吧?柳树的绿了又黄,黄了又绿,花开又花落,不正像丈夫和女儿的生命在数年间慢慢枯萎,不正像杨绛的心情,低落又抱有希望,那份依恋难舍吗?我想象不出对于近九旬的老者来说,这样的境遇是何等的无奈无助无力和残忍凄怆。多难哪!所以,在杨先生的笔下,在“我们仨走散了”中,多次出现劳累的梦、沉重的梦、疲劳的梦、哀痛的梦、精疲力竭的梦……看似虚幻,实则真实得可怕。这虚实之间,亦幻亦真,是否是她不愿接受现实,期待只是一场梦的心里渴求呢?文字没有刻意的遣词凿句,但字字能钻入你的心底,渗透到骨髓,让你体会到无法言喻的切肤之痛。

好在,第三部分能让你逐渐温暖起来。“……我觉得我这一生并不空虚;我活得很充实,也很有意思,因为有我们仨。也可说:我们仨都没有虚度此生,因为是我们仨。”我又找到了百岁感言里的感觉:好满足,好骄傲,好自信!如果说第一部分是一个真实的梦,第二部分是虚实结合,那么第三部分便是真实的再现了。生活中的悲欢离合,点点滴滴:或奇趣,或温馨,或逗乐,或平淡,或起伏……如涓涓细流汇成长长的回忆和思念,感受得到杨先生对家的珍视,对家人的深爱。在我看来,最后的幸福回忆只是悲恸后的坚强,孤独的浓缩。然而,杨绛终归是杨绛,那份豁达和宁静,那份用百年经历参透世事万物的境界无人能读懂。

梦里,他们仨,不因散了而散了,三片瓣的花永远盛开在杨先生的心里……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读书笔记之我们仨》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我们仨读书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