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道德经读后感1500字 > 地图 > 道德经读后感1500字

道德经读后感1500字

发布时间:2019-10-24 来源:互联网

道可道也_道德经读书笔记1500字。

托马斯·卡莱尔说过:“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这句就告诉我们读书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在平常要多读一些具有知识含量的中外经典书籍。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那么,就让我们静下心来好好的写一篇属于自己的读后感吧!那么,你知道写一份读后感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吗?也许以下内容“道可道也_道德经读书笔记1500字”合你胃口!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道可道也_道德经读书笔记1500字:

由于古代传抄以及避讳制度造成《道德经》的版本很多,留传下来的通行本已经原书文字有了不少的区别。1973年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乙本比现代通行本更好地保留了《道德经》的原貌,现以帛书甲乙本为底本解读《道德经》。

先介绍第一章,这一章相当于《道德经》的总纲。

道是可以遵循、执行的,但并非一成不变。世界万物都有它的名称与属性,但名称并非永远不变,也无法涵盖所有属性。万物产生之前的世界,处于一个无名无实的混沌状态。万物开始形成的时候,道是生养推动万物发展的动力(母)。因此,我们常常要以虚空态度观察道推动万物运行的奥妙;又要带着自己的学识观察万物运行的规律。无名、有名,两者同源;两者虽然名字不同,但说的都是道。道的呈现方式非常玄妙复杂。

“道可道,非恒道也”,道德经的开篇直接,且气势宏伟。也体现了道德经的文字特色,无虚言,不绕弯,直奔主题。通行本中为“道可道,非常道”,这是因为避汉文帝刘恒的讳而改的。古代避名讳的规则给古代文献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道是有迹可循的,我们可以按照道的运行规律来做事,而道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道是变化发展的,因此我们也不要执迷于道。世界万物都有它的称谓与属性,我们可以命名它,但也没有永恒不变的名字。同一东西可以有不同的名字,其作用不同,名字也可能不同,或者不同时间、地点就有不同的名字。同样,一个名字也无法涵盖事物的所有属性与功能。因此名称表达的意思可能都是暂时的、局部的。如以手机为例,手机除了能够打电话之外,还有其他很多功能,如上网、拍照片、日历本,等等,那么它虽然叫手机,却可以是电脑、相机、日历,因此手机并不仅仅是手机,它的名称并不能涵盖其所有功能。又譬如同样一个人,到底是坏人还是好人,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不同的角度,结论可能不一样。我们常常听说某人是个好领导,但不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也有的人贪污腐化,对朋友却很仗义;那么他到底是坏人呢,还是好人?

始,胚胎刚刚形成的状态。母,代表母亲,隐含生育的意思。玄为丝拧起来的样子,比喻复杂、精微。妙,也微妙的意思。

现代物理学认为,我们的宇宙起源于137亿年以前的宇宙大爆炸,现在还在处于不断的扩大之中。那么,在宇宙爆炸之前,这个世界是怎么样的呢?

老子告诉我们要以无欲、有欲两种状态、角度观察事物,会发现不同的内容、不同结果。不带任何预设的角度、以跳出原来的观点看待问题,能够更清楚地明白万物运行的奥妙,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要获得大智慧,必须先虚空自己,不带先入为主的观点,这样更容易明白事物运行的奥妙。很多大师喜欢在安静的时候写作,心无旁物,更容易获得灵感。另一方面,又要带着自己的学识观察万物运行的规律,理性地分析,找到事物的本质,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前者是凭直觉判断,后者是理性分析,两者都要学会应用,才能解开这个世界奥秘。作者:高风清扬

HdH765.cOm更多精选中外名著读后感阅读

道恒无名——道德经读书笔记及感悟


道恒无名——道德经读书笔记及感悟

【原文】道恒无名,朴唯小,而天下弗敢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俞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焉。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也,猷小谷之与江海也。

【现代汉语解读】

道一直处于无名无形的状态,道虽然小,而天地那么大,却不驱使它。领导者如果能够遵守道的原则,天地万物将自来顺从你。天地相合,风调雨顺,降下甘露,百姓不需要你命令他,而他们自己就会各守其位。然后可开始有各种名相,有了名相之后,就知道适可而止,知道适可而止所以不会消亡。这就如同说,道与天下关系,就好像小溪流对于江海的关系一样。

【延伸解读】

朴,未经雕刻的木头,指原始混沌状态,也即道。道虽然小,甚至看不见它,但它是天地万物的源头,因此天地不敢以它为臣。宾,宾客,顺从。老子在这里强调的是天人合一。我们与万物是一体的,我们的态度决定了万物的态度,您若遵循道的法则行事,万物就会来帮助您,也就是说,您的心可以驱使万物。这里讲的是我们人与世界的关系。

天属阳,地属阴,天地相合,即阴阳调和,阴阳相合,天地安泰。俞,通雨。这里讲的人与自然界的感应关系。这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化,天地感应,皇帝、官员特别重视祈雨。在天地相合的状态下,领导者只要把自己的心摆正了,百姓就能够感应到领导心态,百姓的心也会慢慢静下来。

名相,指规章制度、名誉地位、官职官位等等有形的东西。知止,知道停止,适可而止,省略了停止的对象,一般指领导者的欲望、追求,有了名相之后,就会滋生人的欲望。

前文有“朴唯小”,就是说道是小的,这里说道虽然小,但天地源于道;就好像小溪流与江海的关系,江海的源头是小溪流。告诫我们要点点滴滴按道的法则做事,无数小事汇成大事。作者:枫杨e

《道德经》读书笔记与感悟——道者万物之奥也


道者万物之奥也——《道德经》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

【原文】道者,万物之奥也。善人之宝也,不善人之所保也。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贺人。人之不善也,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卿,虽有拱之璧以先驷马,不若坐而进此。古之所以贵此者何也?不谓求以得,有罪以免欤?故为天下贵

【现代汉语解读】

道是万物中最尊贵的,是善良人的宝贝,是不善良人的保护者。称赞道的功用可以换取人们的尊重,按照道的方法去力行可以获得增益。不善良的人,为什么要放弃他们呢?所以上天设立天子、三卿管理天下,虽然会有各种珍贵的东西供其使用,但是不如坐下来进入到道的境界。古人为什么认为道是最尊贵的呢?还不是说求就可以得到,有罪可以免除吗?所以道是天下最尊贵的。

【延伸解读】

奥,房子里西南角,过去是祭神的,所以这是最尊贵的地方。“善人”指有“道”的领导者。“不善人”,未悟道的,不善良的人。那么,为什么道是不善良的人的保障、保护者呢?因为,如果都没有“道”的话,这不善良的人,坏人永远坏下去,这社会就没指望了。不善良人有了“道”才能有保障的活下去,而等他们明白“道”以后,也会慢慢的改变,他们才有希望,我们的社会才有希望。

道是所有人生活的宝藏,明白了道,大家都会有所改变。我们每个人可能介于善人和不善人之间,就是说不一定多么好,也不一定多么坏,可是如果我们学了“道”以后,您把“道”当作宝贝,同时“道”让您慢慢改变,来保护您,您说这是不是好事呢?

经常称赞“道”的功用,可以让你博得大家的尊重。虽然“道”的原则告诉我们做好事不计回报,可是这么跟大家一讲不计回报,很多人接受不了,所以有一种方法是先告诉你是有好处的,做着做着,慢慢明白“道”了,真的道理明白了,读书笔记可能就不在乎好处,但是好处还是存在的,只不过你不在意它而已。佛家也这么做,叫方便法门的做法。传播道,遵行道,人生会获得提升。

“行可以贺人”,就是你按照“道”的方法去力行,你的人生可以增加、增益,增加了很多内容,会越来越好。老子这里强调,单单去夸耀“道”的功用还是不够的,光嘴上说是不行,还要去行,去践行。“人之不善也,何弃之有?”,也就是说那些并不善良的人,难道要放弃他吗?我们不断用道启发他善的一面,让他把恶的一面忘记,这人慢慢也可以做到不断增益自己的人生,变成一个好人。

三卿,即为三公,周朝级别最高的官员。老子这讲的是上天在人间设置领导这样的职务,以天子、三卿等职位泛指领导者,因此我们就翻译成领导者就行。拱璧是需要手环抱一样拿着的大玉石。这个拱璧当年是上朝的时候用的,后世有一个词叫视若拱璧,就是特别珍视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玉石一样。驷马,并排用四匹马拉的马车。在古代,坐这种马车的人地位很高,非常尊贵的。

荣华富贵都不如“道”尊贵。明白“道”以后,人生会有明显的改变。作者:高风清扬

道生之而德畜之——《道德经》读书笔记1500字


道生之而德畜之——道德经读书笔记1500字

【原文】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也,夫莫之爵,而恒自然也。道生之,德畜之。长之,遂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弗有也,为而弗恃也,长而弗宰也,此之谓玄德。

【现代汉语解读】

道孕育了世间万物,德滋养着世间万物,天地让万物具有不同的形态,而世间的各种力量互相作用之下,万物又有了各种功用。所以,世间万物尊崇“道”,也认为“德”特别宝贵。道受到尊崇,德被看重,没有人给它尊贵的爵位,然而它自己却一直这样做。道孕育万物,德畜养万物,让万物生长,让万物成就,让万物养育,让万物丰厚,让万物生养,让万物有保护。道产生万物却不去拥有万物,有作为却不认为是自己的功劳,带领大家却不说自己是主宰,这就是深远的德行。

【延伸解读】

这一章是老子关于道、德与万物的关系的理论,是关于天之道特征的论述,以便用于提示圣人之道。

心中明白了道,要有德行来畜养,做到知行合一,在具体的事件中赋予“道”以形态,用“物”和“器”来涵养“道”。物,指物体的本身,实物。器,物体的功用、用途。

老子的世界观是这样的:道,也就是天之道,是无名无形,不可捉摸的。而它落到这个世界上来,就有具体的形态了,一种混沌的状态,不分阴阳、混沌一体,这就是道在这个世界上的物质基础,开始有名有形,这个时候叫“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这个“一”。因此,“道”与“一”不是一回事,“一”是道在这个世界里的具体表现、实物存在。按照河上公的讲法,这“一”就是德,德开始畜养“道”所生成的混沌状态,不断让它增大,畜养它,然后开始分出阴阳,阴阳合一再变成一个新物质,是阴阳合一的物质。然后再生成了许许多多新具体的物质。“三生万物”,也就是“物形之”。物体有了形态之后,便有了各种功用,成为有用的各种具体的“器”,称为“器成之”。

“道”是世界运行规律,无名无形,我们捉摸不到,而“德”是道在这个世界上的外在表现。我们也可以理解为:“道”是里面的内涵,而“德”则是外边行为体现的品德。我们明白了“道”之后,光懂还不行,如果不在具体的德行上体现出来的话,明白也是白搭。因此,悟道之人必须践行“道”,明白之后要说,让更多的人明白,更重要的是要做,要有具体的行动。那么践行的“德”越多,“道”就越巩固,这就是用“德”反过来畜养“道”。

因为万物由道生之、德畜之,所以万物尊重道与德。而这种尊重、尊贵并不是别人加封的,是自然形成的。

“爵”最早时候当一种鼎,这种“鼎”代表身份、地位。也就是说当年只是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才配拥有这种鼎,这叫“爵”。后来引申为爵位,也就是说一个人崇高的地位。

道德为什么这么尊贵?是因为即使不给他尊贵的待遇与名位,人家也一直这样做,所以万物更加“尊道而贵德”。这个道理很有意思,对我们生活中的指导太有意义了。现实生活中有两种人:一种是我尽可能地做工作,不在意回报;另一种人是我就要这个爵,每做一点事我要这个回报,给我好的评价,给我点赞。如果你是领导,你会喜欢哪一种人?如果你是群众,你会喜欢哪一种人?

唐朝名将郭子仪大家都把他当做一个武将,其实他绝对是悟道之人,他的境界很高,他就是“莫之爵而恒自然也”。每次平叛以后,朝廷里的宦官就在皇帝面前说他坏话,不断地整他,结果释去兵权,让你回家了。别人会觉得不公平,气愤的不得了,所以当时还有一个名将叫仆固怀恩,他也跟郭子仪一样能征善战,但是因为不公平待遇,他就觉得气不过,最后也反叛了,最后他整个人生一败涂地。而郭子仪被释去兵权以后,他根本就不在意,而下次平叛的时候还需要他出来,结果一而再再而三,这样的人真的就会吃大亏吗?就在当年,郭子仪就成为大家的偶像了,全天下的老百姓看不在眼里吗?佩服他,尊敬他,这就是“道”的原则。没给我地位,但是我依旧这么做,一直这么做,很自然,这种境界的人是我们真正需要的领导。所以郭子仪人生圆满,活了八十多岁,子孙满堂,家里边孩子都成才了,皆为国家栋梁,到哪去大家都尊重他。

长,就是让万物去生长。遂,就是成的意思。亭,指路边给人休息的建筑物,这里是养育的意思。毒,这里不作“毒害”讲,是养育、厚的意思,使它变得更加丰盛。覆,就像母鸡保护小鸡一样,保护的意思,保护它、覆盖它,让它存活。“长之,遂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讲的都是天之道对万物是怎么保护的,它对万物不断地养育、保护,让它生长得很好,这是“天之道”对万物的所作所为。所以老子讲无为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作为之后隐身于背后,不自恃功劳,这叫“为而弗恃也”。“长而弗宰也”就是他带领大家往前走,他是这个首长,但是他不说我是主宰,我才是你们的主人,你们全靠我,而是尽量保护大家,让大家活得好。

“玄德”,很深远的德行,“玄”是高远、深远的意思。这是老子对领导者的要求,也就是说领导者有这种符合天之道的态度以后,您做事会完全不同的,您就能做到最大程度的团结您所领导的群众,您就能做到,因为您没考虑自己的利益,为大家做事,所以人家会把你放到尊贵的位置上,这种尊贵不是强行要求的,而是您做到了德行深厚,人家都来追随您、成就您,所以这是真正的领导力。所以,人要像“天之道”一样,要默默做事,不要总是想着自己的功劳。

大部分人之间的智力其实没有多少差距,相差最大的是德行,做人的态度。做人的态度直接决定了你能不能团结周围的人,能不能与周围的人和谐相处,这是非常重要的法则。我们都是普通百姓,我们就学这个。如果您对工作就像天之道对万物一样认真做事,不计回报,您所做的一切,大家都看在眼里。大家看到以后觉得你做得太好了,精益求精,做这么好,人家能不给你一个很高的评价吗?作者:高风清扬

道生万物——《道德经》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道生万物——道德经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原文】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天下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自名也。物或损之而益,益之而损。故人之所教,亦我而教人。故强梁者不得其死,我将以为教父。

【现代汉语解读】

这里合并了第四十一章、四十二章。老子阐述了强弱、损益的辩证关系。

追根溯源,是道的动力。弱,是道的使用方法。天下万物是有形的东西生成的,有形的东西由无名无形的道生成的。

道生出一团混沌之气,混沌之气分出阴阳,阴阳涌摇交汇又产生新的物质,从而生出世间万物。世间万物依靠着阴,包裹着阳,阴阳交汇涌摇形成冲和之气。天下人所讨厌的,就是孤寡不谷,可是君王喜欢用这些做自己的称谓。万物表面上减少时实际上会慢慢增加,表面增加的时实际上会慢慢减少。上古的智慧之人是怎样教育人的,我也是这么拿来教育别人。刚强橫暴的人不能正常死亡,我将把这个作为教育的开始。

【详细解读】

反,通返,意为追本溯源,返回事物的最初状态。按照道去做事往往会回到本源。用,使用。弱并不是事物的本身,而是做事带来的外表的结果。示弱使你更强大,示强让你更麻烦。老子认为:无生有,有生万物。这是老子的宇宙的生成观。老子说的“无”,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指虚空。道德经中的“无”与佛经中的“空”相对应,其实道德经中的许多观点与佛教相近相通的。所有大道溯其根源其实都是相通的,因为讲的都是一件事,最高的智慧总是相近相似的。

老子讲的是世界生成的原理。目前我们的科学只有推测到137亿年前的宇宙大爆炸。那么在宇宙大爆炸之前呢?谁也不知道。老子眼中宇宙形成过程就是:“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现代科学解释的宇宙大爆炸理论是不是有些相似之处?

负,背负,依靠。老子认为阴是基础。冲和之气,阴阳在动态中保持平衡的气。冲和之气在中医学里特别重要,中医强调要注意保持自己身体的阴阳平衡。

本章前面部分讲的是宇宙的形成,后面部分圣人之道,可能误把两章合并为一章。孤,失去父母为孤,如孤儿;寡,丧偶为寡,如寡妇;不谷,读书笔记没法吃东西了,意为命不久矣。虽然孤寡不谷这话不好听,上古时代君王用于称呼自己,是因为他要承担国家的不祥,让老百姓幸福。后来这种称呼沿用下来,但后世的君王未必真正理解这个深意。

事物总有两面的,而损益总是此消彼长。称谓是名相,也代表着名誉、地位等等表面的东西,称谓上的损是获得福报的增长,获得真正的幸福。

“强梁者不得其死”这句话来自于金人铭,老子明确这句话不是他自创,是引用古人的。梁,古指桥梁,有支撑的直的木头。这句话意思为做人不能太强硬,把周围的人都视为自己的竞争态度。这种人生态度是老子所批判的,却是当今社会相当流行的价值观。孟子的王道思想其实与老子的思想是相近的。父,通甫,意为开始。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道可道也_道德经读书笔记1500字”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读后感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道德经读后感1500字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