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读道德经有感1000字 > 地图 > 读道德经有感1000字

读道德经有感1000字

发布时间:2019-10-11 来源:互联网

为道者非以明民也——《道德经》读书笔记与感悟1000字。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书中蕴含着许多人类的智慧及思想,尤其是那些中外经典名著。当我们在读完一部好的作品时,心中难免会有一些看法以及见解。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为自己感受到的想法写一篇读后感。那么,在中外经典名著中你最喜欢看哪一本书籍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上为道者非以明民也——《道德经》读书笔记与感悟1000字,为防遗忘,建议你收藏本页!

为道者非以明民也——《道德经》读书笔记与感悟1000字

【原文】古之为道者,非以明民也,将以愚之也。民之难治也,以其智也。故以智知邦,邦之贼;以不智知邦,邦之德也。恒知此两者,亦楷式也。恒知楷式,此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大顺。

【现代汉语解读】

古代按照道做事的人,不是让老百姓变得特别聪明,而是要让老百姓变得质朴。老百姓为什么难以治理,因为他们太有心机了。所以用技巧管理国家,是国家的罪人;不用技巧管理国家,是国家的福分。如果懂得这两者的区别,就是后世的楷模。如果一直按照这样的模式做事,那就是很深远的德行。深远的德行道理很深遂,影响很远,与我们一般理解正好相反,这样做才能进入顺应人心的境界。

【延伸解读】

这一章在历代被误解最多的。老子说“古之为道者,非以明民也,将以愚之也。民之难治也,以其智也”。认为要让老百姓变得愚,是典型的愚民政策。老子怎么会推崇愚民政策呢?这是很多人困惑的地方,甚至古代有人说,老子的思想就是愚民,就让老百姓变得笨一点,糊涂一点,然后管理者才好治理。其实“愚”字在古代的原意为意识守中,不跑太远,其实也就是质朴、敦厚的意思,后引申为愚蠢的意思。“智”,即为自己的利益去获取的那种心机和技巧。在我们生活中讲智慧是好事,但是这个“智”在老子《道德经》里边不是好事,老子并不赞成这种为自己的利益去获取的心机,只希望老百姓敦厚、纯朴,社会和谐,无利益冲突。如果人人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那么这个社会将陷入混乱。

更深一层意思是,老子认为要想让百姓变得纯朴,首先领导者自己要变得敦厚、纯朴,自己无为,放下自己的利益,老百姓就会跟着效仿,这就是老子这段话讲的真正的道理。如果领导者用各种技巧、各种管理技巧管理,则会启发人们心中为自己捞取的私利。你用这种方式去治理百姓的话,你就是这国家的罪人。如果你不用这种方式去管理,你就是这国家的恩人,给国家带来德行的人。用权术来治理最终会失败,踏踏实实以身作则才是成功之道。

一个正常的公司里边,管理应该两手抓,像两个车轮。一个车轮是对员工进行思想教育,我们为什么要创业,为什么要办公司?是为了给社会提供价值,我们为社会提供服务,我们为了达成一个什么理想去做事,这是对员工进行教育,引导大家朝一个方向一起努力。另外一个车轮是在前边这个车轮的基础上,加上经济驱动,我们朝这个方向努力,干好工作一定有回报,你干好活工资会更高。两个车轮一起运转才是一个真正的好公司。可是我们很多企业就学来后边这一个车轮了,特别强调绩效考核,就是为了钱在做事。可是缺少了前面的那个车轮,人们为了这个钱特别容易互相冲突。

楷式,式样、模板。领导者要做的是以身作则,推行道德体系,最终能够人心归顺,社会和谐。我们一般人是怎么领导群众的?就是我命令你怎么做,因为我是领导,所以我命令你、我压迫你、我强迫你要怎么做你就要怎么做,这是我们一般理解的管理模式。但是,老子所说具有“玄德”的领导的管理正好相反,是领导者先做到,然后大家来跟着我学,来追随我,来成就我,让组织朝着一个方向往前走。跟大家理解的强迫的我的领导者,很强势,总去压迫大家,正好相反。作者:高风清扬

hdh765.Com更多中外名著读后感延伸阅读

道可道也_道德经读书笔记1500字


道可道也_道德经读书笔记1500字:

由于古代传抄以及避讳制度造成《道德经》的版本很多,留传下来的通行本已经原书文字有了不少的区别。1973年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乙本比现代通行本更好地保留了《道德经》的原貌,现以帛书甲乙本为底本解读《道德经》。

先介绍第一章,这一章相当于《道德经》的总纲。

道是可以遵循、执行的,但并非一成不变。世界万物都有它的名称与属性,但名称并非永远不变,也无法涵盖所有属性。万物产生之前的世界,处于一个无名无实的混沌状态。万物开始形成的时候,道是生养推动万物发展的动力(母)。因此,我们常常要以虚空态度观察道推动万物运行的奥妙;又要带着自己的学识观察万物运行的规律。无名、有名,两者同源;两者虽然名字不同,但说的都是道。道的呈现方式非常玄妙复杂。

“道可道,非恒道也”,道德经的开篇直接,且气势宏伟。也体现了道德经的文字特色,无虚言,不绕弯,直奔主题。通行本中为“道可道,非常道”,这是因为避汉文帝刘恒的讳而改的。古代避名讳的规则给古代文献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道是有迹可循的,我们可以按照道的运行规律来做事,而道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道是变化发展的,因此我们也不要执迷于道。世界万物都有它的称谓与属性,我们可以命名它,但也没有永恒不变的名字。同一东西可以有不同的名字,其作用不同,名字也可能不同,或者不同时间、地点就有不同的名字。同样,一个名字也无法涵盖事物的所有属性与功能。因此名称表达的意思可能都是暂时的、局部的。如以手机为例,手机除了能够打电话之外,还有其他很多功能,如上网、拍照片、日历本,等等,那么它虽然叫手机,却可以是电脑、相机、日历,因此手机并不仅仅是手机,它的名称并不能涵盖其所有功能。又譬如同样一个人,到底是坏人还是好人,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不同的角度,结论可能不一样。我们常常听说某人是个好领导,但不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也有的人贪污腐化,对朋友却很仗义;那么他到底是坏人呢,还是好人?

始,胚胎刚刚形成的状态。母,代表母亲,隐含生育的意思。玄为丝拧起来的样子,比喻复杂、精微。妙,也微妙的意思。

现代物理学认为,我们的宇宙起源于137亿年以前的宇宙大爆炸,现在还在处于不断的扩大之中。那么,在宇宙爆炸之前,这个世界是怎么样的呢?

老子告诉我们要以无欲、有欲两种状态、角度观察事物,会发现不同的内容、不同结果。不带任何预设的角度、以跳出原来的观点看待问题,能够更清楚地明白万物运行的奥妙,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要获得大智慧,必须先虚空自己,不带先入为主的观点,这样更容易明白事物运行的奥妙。很多大师喜欢在安静的时候写作,心无旁物,更容易获得灵感。另一方面,又要带着自己的学识观察万物运行的规律,理性地分析,找到事物的本质,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前者是凭直觉判断,后者是理性分析,两者都要学会应用,才能解开这个世界奥秘。作者:高风清扬

以正治邦——道德经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


以正治邦——《道德经》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

【原文】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也哉?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而邦家滋昏。人多伎巧,而奇物滋起。法物滋彰,而盗贼多有。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朴。

【现代汉语解读】

用稳定的状态治理国家,用出其不意的方法用兵打仗,用无事之道取得天下。我怎么知道会这样呢?如果天下有特别多的忌讳,那么百姓会越来越贫困;如果百姓有很多互相攻击的武器,会让社会变得混乱。如果人们技巧太多就会滋生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好的东西太多了盗贼也会越来越多。所以圣人曾经说过:“我无为,人民就自我教化;我好静,人民就会遵纪守法;我无事,人民自然富足;我无欲,人民就自然朴实。”

【延伸解读】

平时要稳,打仗要奇,两种状态要学会切换。“以正治邦”和“以奇用兵”,作为领导者都应该学会的。治国要走正道,按规矩来,按法律来管理。但用兵是非常规的,要用出其不意的办法。老子虽然反对战争,但有的战争是无法避免的,真的有外敌来犯了,必须要认真地打,而且打是有技巧的,作为领导者也不会怯战。“正”与“奇”的不同,也揭示了打天下与坐天下的区别。

“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就是说如果这天下特别多的忌讳,不允许你做这个,不允许你做那个,老百姓一定会贫穷的,因为条条框框太多了,几乎什么事都做不了,社会运行一定缓慢、效率低下、停滞不前。为什么会多忌讳呢?是因为领导者多事。那领导者为什么会多事呢?是因为领导者为了自己的形象、地位和利益等等管理方便,他要设各种忌讳。忌讳不是规则,规则是让大家运行的一些条文,而忌讳是因为怕冒犯了某些人的尊严而采取的禁止性措施。其目的完全不同,规则可以成文,可以公开,告诉你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而忌讳可以意会,也可以言传,却是不能公开摆上台面的东西。

“利器”就是锐利之器,武器之类的东西,是互相攻击用的。老子虽然讲的是武器,但是实际讲的是争斗之心,如果老百姓的争斗之心多了,整个社会一定会混乱的。

老子说,这人如果特别多地用智慧的话,“奇物”就会特别多,“奇”是指不正常的物品,是稀奇古怪的东西。而这些东西不是我们正常生活所需要的,根本就没有什么作用,而且对生活有着不好的影响。如扳指,本来是古代用于保护拉弓勾弦的手指的,后来却被八旗子弟用于炫富,制作得非常精美,变成了“奇物”,扳指的质地亦由原来的鹿角、发展为犀角、象牙、水晶、翡翠等名贵滑润的原料,扳指失去了原来的功用,八旗子弟也从此堕落。因此,技巧常常会被用来满足欲望,不如回归质朴。

我们来看人的智慧是有两方面的:一方面,如果我们用来去帮人救人,去保护环境,让我们更加和谐地生活,这个应该是一种质朴的“质”,这种“质”对人是有好处的;另一方面,我们为了欲望而出发,我们把这个“智”用在了更多、更快地攫取,更多、更快、更好地去享受,为了虚幻的东西去追求它的时候,“智”就使人们遭受很大的损失,甚至走上不归路。

“法物”就是那种珍贵的好东西,宝贝。这东西如果多的话,盗贼也多了。如果大家都喜欢一种东西,这种东西本来没那么高价值,可是大家就觉得它是好东西、宝贝,这时候民心就会乱。大家都不认真工作了,都想去弄这个宝贝,结果会盗贼越来越多。“法物滋彰而盗贼多有”再引申一下,其实“盗贼”未必是外边的盗贼,有可能是我们心中的盗贼。我们如果不能正常看一件事物,我们人为地非要把这个事物加上一种虚幻的外表光环的话,有可能我们心中的盗贼就会生起来,我们可能会去做那些不该做的事,这个对我们人生是有影响的。因此,生活中的好东西层出不穷,要学会识破诱惑的局,灭掉“心中的盗贼”。

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存在感应关系,这个关系在生活中也处处存在,比如你的欲望和健康。“我无为,而民自化”。“无为”是对领导者自己的,如果你领导者不为自己去捞取,你的员工之心慢慢就会被化掉,他就会跟着改变,这是存在上下感应关系。如果你为自己,那员工一想你为自己,那我们也为自己,这时候他争斗之心就出来了,他就跟你争夺利益;如果你放下自己为大家做事,大家看到你为我做事,那么我们也要为您、为公司做事,所以都来支持您、成就您,这时候他会放下争夺之心,朝一个方向一起努力了。

“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朴。”其实讲的也是领导者和下边员工的感应关系。我们可以引申来看,其实生活中处处有这种感应关系。比如说家长和孩子,再比如说我们自己的心和身体,其实从某种程度来讲,我们的心和我们的身体的关系,心是领导者,它来指导我们身体去运转,心如果“有为”会怎么样?“有为”就是总想为自己去争取、争夺,我看到东西我觉得美,我一定要拿到,好吃的我一定要多吃,我看到美色一定要想办法去接近他,我看到美的房子我一定要拥有它。心的欲望是无穷的,如果心“有为”的话,你的身体一定会很累很累的。

道恒无名——道德经读书笔记及感悟


道恒无名——道德经读书笔记及感悟

【原文】道恒无名,朴唯小,而天下弗敢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俞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焉。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也,猷小谷之与江海也。

【现代汉语解读】

道一直处于无名无形的状态,道虽然小,而天地那么大,却不驱使它。领导者如果能够遵守道的原则,天地万物将自来顺从你。天地相合,风调雨顺,降下甘露,百姓不需要你命令他,而他们自己就会各守其位。然后可开始有各种名相,有了名相之后,就知道适可而止,知道适可而止所以不会消亡。这就如同说,道与天下关系,就好像小溪流对于江海的关系一样。

【延伸解读】

朴,未经雕刻的木头,指原始混沌状态,也即道。道虽然小,甚至看不见它,但它是天地万物的源头,因此天地不敢以它为臣。宾,宾客,顺从。老子在这里强调的是天人合一。我们与万物是一体的,我们的态度决定了万物的态度,您若遵循道的法则行事,万物就会来帮助您,也就是说,您的心可以驱使万物。这里讲的是我们人与世界的关系。

天属阳,地属阴,天地相合,即阴阳调和,阴阳相合,天地安泰。俞,通雨。这里讲的人与自然界的感应关系。这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化,天地感应,皇帝、官员特别重视祈雨。在天地相合的状态下,领导者只要把自己的心摆正了,百姓就能够感应到领导心态,百姓的心也会慢慢静下来。

名相,指规章制度、名誉地位、官职官位等等有形的东西。知止,知道停止,适可而止,省略了停止的对象,一般指领导者的欲望、追求,有了名相之后,就会滋生人的欲望。

前文有“朴唯小”,就是说道是小的,这里说道虽然小,但天地源于道;就好像小溪流与江海的关系,江海的源头是小溪流。告诫我们要点点滴滴按道的法则做事,无数小事汇成大事。作者:枫杨e

道德经读书笔记600字——知人者智也


道德经读书笔记600字——知人者智也

【原文】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胜人者有力也,自胜者强也。知足者富也,强行者有志也。不失其所者久也,死而不亡者寿也。

【现代汉语解读】

了解别人是一种智慧,了解自己,叫做明达。战胜别人的是因为有实力,战胜自己的才是真正的强大。知道满足的,心灵富有。努力前行者有志向。不轻易离开你所处位置的人,你的生活会长久的。到死也不狂妄的人,长寿。

【延伸解读】

了解别人并不容易,我们往往只能看到别人的表面而并不了解其内心真实的想法,所以了解别人需要智慧。而知道自己其实更难,所谓自知之明,做到更不容易。人,往往会高估自己,有的甚至严重高估自己,许多错误的决策往往都是因为决策人对自己不了解。

人生不能仅仅把眼光放在超越别人上面。在乎超越别人的人,所有优势都在比较中产生,但这种比较的结果是不稳定的,这样的人总是在担心自己被超越。另外,这种比较虽然可能产生进取的动力,其实比较的过程中也不断积累起负能量,也可能伤害周围的人,也可能伤害到自己。

战胜自己,可以战胜昨天的自己。战胜自己的内容很多,譬如人的动物性、懒惰、享乐的想法。其实,人最需要的是战胜自己的过程中获得真正的进步。

欲望无穷无尽,不知足者无法感受富裕,所以对于自己要求知足。而强行者,是为他人做事,为大众获得幸福。

所,你所处的位置,或者居所,借指根基、平台。这里强调一个平台、根基的重要性。亡,可能是妄,错字,意为狂妄;也有作忘的,意为忘记。到死都不妄作妄为的,知道自己的份量,管理好自己的健康,这样才会长寿。譬如长期汹酒,就是对身体妄作妄为的行为,将严重损害自己的身体,造成不良的后果。作者:高风清扬

《为道者非以明民也——《道德经》读书笔记与感悟1000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道德经有感10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