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读实践论读后感 > 地图 > 读实践论读后感

读实践论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10-24 来源:互联网

读《论游戏及其教育价值》读后感。

托马斯·卡莱尔说过:“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想要在书籍中学习到新的知识,中外经典名著非常值得我们去阅读。在我们认真读完一部中外经典名著后,总会在其中品出不一样的思想。那么在读完一篇文章后,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论游戏及其教育价值》读后感 ”,或许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读完《论游戏及其教育价值》,感触很多。其中的一些观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给我留下最深刻的一句话是 “游戏是文化的基础,文化是游戏的产物。”。人类的文明和文化的最初发展都是以游戏的形式出现的,创造和发明是人类游戏的标志。如果没有当初的游戏活动,许多人类的发明和创造不会出现。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文化中的游戏因素减少,而文明也不再是以“做游戏”,这是值得让我们每个人去深思的问题。

许多人认为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是从儿童幼稚、不成熟的表现得出的结论。而成熟则意味着我们懂得了很多事情,已经不存在我们对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或想探索的向往。在这养的认识下,学生们以及对他们的教育也越来越远离了他们赖以成长的游戏天性。难道我们人类现在真的进入到垂垂暮年了?还是已经失去了童真?

自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教育一直提倡个性教育、素质教育、基础教育、创新教育。在种情况下,我们如何重新去认识和发现游戏在教学中的教育价值,游戏究竟有哪些教育价值可取呢?

首先,游戏有利于对学生具有开发智力和培养创造力的价值。游戏活动的突出特点是“动”,它使学生们在游戏中,一些技能和技巧得到发展训练,思维得到锻炼和提高。甚至学生们在游戏中根据情景的需求,开发和创造出新的游戏方式和规则。这样,他们就会充满成就感,大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创造欲望和创造动力。

其次,游戏有利于学生竞争与合作意识、规则意识的培养。由于游戏是需要多人参加的活动,就需要参与者的合作与共识,所以说,游戏是培养孩子们竞争与合作意识的有效途径。另外,所有的游戏都是有规则的,学生们作为一个游戏的参与者会自觉地遵守游戏的规则和秩序的。

最后,利用游戏与教育的结合发挥游戏在教学中的教育价值。在教育活动中,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课外作业布置上,我们应该留出一些能使学生灵活支配和自由反思的时间以及游戏的时间。这样,学生的学习就有可能从从他律向自律转化。

所以游戏在教学中的教育价值值得我们不断学习和反思。

hdH765.com更多中外名著读后感扩展阅读

论教育之道_读《狼王梦》有感1000字


世界上一簇巨大的火焰_读《狼王梦》有感1000字:

“世界上的一簇巨大的火焰”到底是什么,是火焰中的火吗?不是的,让我们从《狼王梦》中去寻找答案吧!

《狼王梦》中写的扣人心弦,描绘得栩栩如生。母狼紫岚被自己的女儿媚媚给赶了出来,刚被赶出石洞的紫岚,听到了女儿媚媚发出了分娩时的嗥叫声,不料竟然被可恶的金雕给听见了。虽然紫岚的儿子们死去了,但为了“悲剧”不再重演,母狼紫岚为了完成这一生的最后一个愿望,只能像个懦弱的小丑演戏一样让金雕下来,才能偷袭,过了很久,金雕才慢慢的下降,紫岚张开狼嘴,暗中做好搏杀的准备,当金雕降到一定高度,紫岚像离弦的箭一样,扑向金雕,金雕受到了伤害,当金雕转身飞上天空时,紫岚咬住了它,想把金雕拖住,但金雕力大无比最终金雕将紫岚带到了高空,紫岚看着下面万丈深渊,它怎么样也输了,但紫岚为了不留遗憾,为之前对儿子们所作所为感到深刻的愧疚,对之前的过错做一个了结,最终决定与金雕一起坠入山谷,同归于尽。

看到这里,我想到了在语文书上学过的一句关于母亲伟大的名言:“世上再没有一件能够比母亲的爱更深的东西”;想到了当母亲的不容易、母亲的伟大。文中母狼紫岚的一生是痛苦的,劳累的、伟大的,但为了能让孩子们其中一个能当上狼王,紫岚付出了一切代价。但我觉得她这种做法不对,不应该操纵着三个儿子的命运,强迫着他们去继承他们父亲的梦想,让他们不能像其它狼一样按照他们自己的意愿自由自在的生活。

在我6岁那年,有一次到姑姑家因为调皮,在沙发上蹦来蹦去,结果一不小心,失去了平衡,磕到了玻璃桌子的边角上,我呼天抢地我顿时感觉我的一只眼睛一片漆黑,那时,妈妈就立刻带我去医院,一下子跑了两个医院,第一个医院不开夜诊,眼科,骨科及其它诊室都关了。接着又赶往下一个医院,第二个医院还开着,医生看了一下我眼睛的状况说:“眼球应该没什么问题看,回去多观察,如果明天眼睛有疼的状况说明眼球就赶紧来医院。”那天晚上,妈妈没睡觉,妈妈一直守着我,生怕我的眼睛有状况。

在我半途中醒来时,我听到微微的哭声妈妈哭了,妈妈怕我的那只眼睛睁再也不开了。第二天早上,我醒来感觉我的眼睛不像昨天那样疼了,而且能依稀可见,我急着告诉妈妈,我还能在看到这个世界了,听到这句话后,妈妈才松了一口气。读后感

·

通过了这件事我明白了_妈妈是世界上最伟大的。

不光是人类有亲情,动物也有亲情,世界上所有母亲的爱都是最伟大的、最无私的。同时还让我懂得了感恩,使我懂得了要孝顺父母,他们给了我们许多的爱,我长大以后一定要报答爸爸妈妈的养育之恩。作者:李欣妍

读《价值》有感作文


读《价值》有感· 周末,我在书房里读了一篇故事——《价值》。它主要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卖石头的故事,这个小男孩从小就生活在孤儿院里,他总认为自己是没人要的可怜的孩子,很悲观,心情低落。院长知道了,就拿了一块很平常的石头让他去卖,还不能“真卖”,由于小男孩的坚持和执着,这块普通的石头竟被传为“稀世珍宝”。 读了这篇文章,我觉得这块石头就像我们的生命,只要珍惜它、看重它,我们的生命就会有价值,有意义。别人的看法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自己不能轻易放弃,只要我们自己觉得问心无愧,生命也就体现了应有的价值。 有的人因为失败受到别人的嘲笑和责备便伤心不已,从此一蹶不振,一直生活在深深的自责中。其实,这样太不值得了,只要我们尽力了,就应该抬起头来,勇敢地面对困难,继续努力,重新找回自己的价值。我在失败的时候,不会一味地懊悔,只要努力了,就算没有成功,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历和财富。 让自己的生命有价值其实并不难,只要用心做每一件事就足够了!

涂尔干《教育的性质及其作用》读书笔记心得体会3000字


涂尔干《教育的性质及其作用》读书笔记与读后感心得体会3000字

一、不存在适合任何人的理想的一种教育

脱离历史和社会现实讨论教育问题是空洞的,只有具体而特殊的教育,不存在“普遍而又统一的教育”。理想国中的教育并非不可讨论,但其对于教育实践的影响必定是具体而特殊的。那些所谓“教育要使人性得以完善”“人格得以健全”诸如此类的说法,其前提假设都是存在一种适合于任何人的一种理想而又完全的教育,但通过历史和现实的考察可以发现,这种假设是错误的,教育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迁而不断变化的。在雅典教育、斯巴达教育、罗马教育、中世纪教育、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等等,都有不同的特点,有时候在今天看来是匪夷所思的教育表现,在当时的历史情境下,都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必要性”。

二、教育是一种社会事实

教育制度本身具有实体的特征,也就是说,教育是一种社会事实,讨论教育问题时,不能不涉及到具体的时空条件,教育、教育制度不是纯粹的观念体系。在每一个社会中的每一个历史时期中,都有一个普遍的不可抗拒的力量强加给个体的教育或教育制度,有一种占据优势的教育类型,我们很难抗拒这种教育力量,因为这种教育力量的背后是更为强大的社会力量——“有一些习俗是我们不得不遵循的”——这些习俗是社会的产物,是共同生活的产物,具有历史的痕迹。要确定教育的概念,首先要看历史上的教育是怎样的,具有怎样的共同特点,所以,历史考察是必不可少的。

三、教育既具有一致性,又具有多样性

任何一个社会中的教育都具有双重面貌:既是同样的,又是多样的。所谓多样的是指,在一个社会中,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教育,教育因社会等级、地域、职业等因素而异。同时,从某个年龄起,对儿童的教育就需要考虑到职业的因素,所以教育逐渐趋向多样化和专业化。所谓同样的是指,所有专门的教育都有“共同基础”,一个社会中的所有儿童都需要反复学习若干“观念、情感和习俗”,“在我们的历史进程中,关于人的本质、人的各种能力各自所具有的重要性、权利与义务、社会、个体、进步、科学和艺术吊灯,已形成一整套观念,这些观念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的基础,而我们的整个教育……其目标都是在人的意识中确立这些观念。”

所以,对培养人的要求,每个社会都有某种理想,既有共同要求,又有分化的需要。因此,教育的功能在于使儿童产生:(1)他所属的社会认为其每个成员都不应该不具备的某些身心状况;(2)他所属的特定群体(社会等级、社会阶级、家庭、职业)认为其全体成员必须具备的某些身心状况。前者是社会存在并维持的条件,后者是保证劳动分工的条件,决定教育要实现这种理想的,正是整个社会和每个特定的社会环境。所以,“教育对社会而言只是一种工具,只是社会为了在儿童内心形成社会自身存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而准备的工具。”

四、教育在于使年轻一代系统地社会化

由上所述,教育在于使年轻一代系统地社会化。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双重人格:个体我与社会我,在每个人的身上塑造社会我,这就是教育的目的。塑造社会我意味着个体能够服从政治权威和遵从道德纪律,尽力工作和富有集体精神。这种道德力量正是社会本身随着社会的形成与巩固而从社会内部产生的。教育要塑造社会我,也意味着教育并不局限在个体本性意义上的发展,更富有社会精神,创造出新的人格。这种创造力是人类教育所特有的优点,人的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各种能力,不能借助遗传传递个下一代,只能依靠教育。

那么,是否意味着,我们需要培养的那些道德品质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外部影响?品质的培养是否只是迎合个体本性自身的发展呢?智力素质和身体素质似乎就是如此,靠自己就能达到相对完善的状态。但是,历史事实表明,智力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培养,也说明了教育首先是在满足一些社会需要。因为在一些社会中智力素质、身体素质一点也没有得到培养,不同社会对它们的理解也是不同的。人对科学其实并没有本能地渴望,只有在社会使人产生了对知识的需要时,人才会渴望得到知识;但也只有在社会本身感到需要知识时,社会才能使人产生对知识的需要。例如,当社会结构比较单一,基本很少变动,依靠宗教、传统习惯就可以维持社会的存在时,思考和自由审视甚至是危险的,是被禁止的;当各种社会生活必须依靠知识才能进行时,社会便会要求其成员掌握科学知识。身体素质也是如此,当社会环境倾向于苦行主义时,体育就会处于次要地位,中世纪的学校便是例子。

由此,我们就能回答一个问题,社会按照一定的要求培养个体时,有人会认为个体在遭受着种种束缚,但事实却非如此,是个体自己愿意服从这种安排的——因为通过教育能塑造我们新的人格,而新的人格又使我们具有更好的人格和得以更好的发展,人是因为生活在社会中才成为一个人的。道德、智力与社会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从道德与社会的密切联系来看,在社会m.i1766.com发生变迁时,道德就会有所变化,道德本身也来自共同生活,我们能成为一个有道的的人,主要来自于社会的培养。从智力与社会的关系看,支撑我们思想的科学概念,如原因、定律、空间、数量、生命、社会等等,也是随社会变迁而变化的,这些概念的含义,18世纪就不同于中世纪,“科学是集体的产物,因为它必须以同时代和各个时代的全体智者的广泛合作为前提。”

五、个体与社会不是对立的,是相互包容的

以上事例说明,人如果去掉了从社会中所获得的一切,就与动物无异。人之所以能够超越动物的阶段,不仅仅是个人努力的结果,更是集体共同努力的结果。社会中每一代人的遗产能够被后代保存和补充,就必须有一种道德人格,它不受代际传递的影响而能延续下去,这种道德人格就是社会。因此,个体与社会之间存在对立的观点是毫无根据的,社会与个体是相互包含的,“个体对社会提出要求时,对自己也有所要求。社会主要通过教育对个体施加的影响在其目的和结果上都绝不是压制个体、贬低个体和扭曲个体,而是提高个体的地位,使之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无疑,人只有做出努力才能有这样的成长。但人的最本质的特征之一,恰恰就是具有这种自愿地做出努力的可能。”

六、国家在教育中的角色

上述关于教育的解读,可以解决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国家在教育领域中的义务与权力问题。那些用家庭教育权反对国家教育权的人,认为教育是一种主要是私人和家庭的事情,国家只是家庭教育的助手和代替者,这一观点是令人不安的。我们已经看到,教育中的道德、智力、身体等素质是与社会紧密相联的,所以,社会不可能在教育中缺席,教育必须确保公民之间有足够的共同观念和感情,否则社会将不复存在,教育要能产生这种效果,就不该完全让私人支配。教育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功能,国家不能不关心教育,一切与教育有关的事物都应服从国家所施加的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家必须垄断教育。要保证教育的活力和首倡精神,国家需要允许非国立学校的存在。目前我们社会中观念和情感的分裂状态让问题更为棘手和重要,创造共同的观念和情感确实不是国家的责任,而应由自己建立,国家只能予以确认、维护,并使个体更加意识到这种观念和情感。目前我们尽管有种种分歧,但还是有些原则取得了共识:尊重理性、尊重科学、尊重观念和情感,这些都是民主道德之基础。国家的角色就在于:得出这些基本原则,让人在它的学校里传授这些基本原则,防止任何一个地方的儿童不知道这些原则,并注意使人到处都以这些原则应该得到尊重的态度来谈论这些原则。

七、教育的效能

以上我们确立了教育的目的,接下来需要解决的是教育的效能及能有多大效能的问题。历史上这一问题同样是争论很大的,概言之,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一方面取决于对天赋重要性及性质的看法,另一方面取决于教育途径效能的大小。

我们天赋的秉性是很一般化且模糊的,这就为教育发挥作用提供了空间。即使是本能的行为,其实现途径也因人而异、酌情而定,这就为个人的探索和适应留下了余地,为教育等种种外部影响留下了空间。同时,儿童通过遗传获得的是一些非常一般的能力,且可以为不同的目的服务。也就是说,儿童的前途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由先天性构成预先决定的,还有种种外部因素的影响。所以人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灵活性,人出生时的不确定的潜在性,与社会规定的角色、人格之间,还有很大的距离,教育应该使儿童缩小的正是这一距离,可见教育活动有着广阔的天地。

八、教育的途径

为了发挥教育的效能,教育是否有一些足够有效的途径呢?在教育行动中,有两个必要条件是在教育者与儿童的关系中实现的,首先,儿童自然地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其次,教师由于具有经验和文化上的优势,自然对学生有巨大的影响。所以,教育者绝不是无能为力的人。教育者应该意识到,生活中不计其数的小事都会对儿童的发展产生影响,所以,教师和家长需要更注意自己的言行。当教育既粗暴又没有持续进行时,确实不会有很大成效,“当教育既耐心又持续不断地进行时,当教育不去追求眼前和表面的成绩,而是在恰当地加以限定的意义上缓慢地推进,并根据外部事件和偶然情况进行调整时,它会拥有一切为深刻地影响人的心灵所必需的途径。”同时,教育影响的主要动力是一种权威性的活动,我们只有经过或多或少艰苦的努力才能超越自我获得成长。首先,生活本身是严肃和和严峻的,教育也具有这种严肃性,儿童未来为了学会控制原来的自私自利,服从更高的目标,并用意志控制自己的愿望使之不超出限度,需要练习自我约束能力。其次,儿童需要义务感,它能激励儿童卓越地做出努力。儿童只有通过教育者才能知道自己的义务,教育者对儿童来说必须是具体化和人格化的义务,所以,道德权威是教育者的关键品质,正是通过这种权威,义务才成为义务的。

九、自由是权威的女儿

必须指出的是,这种权威绝没有任何粗暴和强制的性质,完全是某种道德影响。教师必须意志坚强,必须具有权威感,这是教育权威的两个先决条件。教师不是从外部而是从自身保持其权威的,只有出自内心的信赖才能使教师有权威,教师必须相信自己肩负的任务和重要性,就像是传道士具有的那种强烈的使命感一样。教师也是一种超越自己的高尚道德人格即社会的代言人,如同传教士是上帝的代言人。教师权威的形成完全是因为教师对自己职责的尊重。另外,权威和自由也是相互包含的,绝不是相互对立的。自由可以理解为权威的女儿,因为自由并不是随心所欲,而是把握好自己,能够理性地行动和履行义务。教师的权威是义务的权威和理性的权威的一个方面,可以使儿童具有那种自由的自我约束能力。

读基辛格《论中国》有感


读基辛格《论中国》有感(一)

换一个视角看中国

吴庆

上周看完了亨利·基辛格的著作《论中国》,有一些感想记录在这里。必须说一句:这些感想未必和基辛格及其著作有啥关系。

中国为什么没有"明治维新"?

中日两国在近代史中的最大不同,就是佩里将军带着美国"黑船"到日本才一次,日本就开始变法维新。仅仅几十年后,日本就加入了世界列强之列。

中国受到列强冲击比日本还早几年。虽然受到列强一次又一次凌辱,也有过变法图新的主张,但迟迟没有开始。为什么呢?

我现在提供一个解释。

日本是一个岛国,日本本土历史上几乎没有受到过外来势力的冲击。因此,日本民族缺乏应对外来冲击的经验。

中华民族就不同了。中国周边,蛮族林立,历史上不乏突然崛起的豪强,也不乏周边豪强导致中土本帮政权更迭的案例。

历数中国历史上有七个大的朝代:秦汉唐宋元明清。其中单数的朝代,也就是秦、唐、元、清,是新近来到中原大地的外来民族夺得统治权。双数的朝代,汉、宋、明,是久居本土的民族从原本外来的民族手中夺回统治权。

中原大地的统治权在外来民族和本土民族之间交替,似乎成为一个规律。上一朝代,如果本土民族丢掉了统治权,下一朝代一定夺回统治权。然后呢,下一朝代再丢掉。这是巧合还是某种未知的规律在起作用,我到现在还不了解。

中华民族不只是在四次朝代更迭当中才受到外来民族的冲击。翻翻中国历史,可以说外来民族对中华民族的冲击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中华民族也积累了丰富的应对外来冲击的经验,甚至经历了多次丢失统治权的考验,也挺了过来。过来人回头看,觉得不过如此。

正因为有如此丰富的应对外来民族冲击的经验,所以当英国人船坚炮利地来到中国的时候,中国人处之泰然。中国人没有丢失安全感,反而对洋人的种种雕虫小技心怀不屑。不屑不是装出来的。那时候音译"英吉利"三字,左边都有口字偏旁,意思是"不识王法者,与禽兽无异".于是中国人没有强烈愿望改变自己。所以中国的改革开放才这样难!

日本民族正好相反。正是因为日本民族缺少应对外来民族冲击的经验,所以他们在佩里的黑船面前立即自乱阵脚。西洋人不费一枪一弹,日本民族就争先恐后地变法图新,屁颠屁颠地脱亚入欧了。

所以,过去的成功经验可能成为走向未来成功的障碍。

中华民族注定会受西方列强冲击?

中华民族的近代史充满了屈辱。而记录这些屈辱的近代史教科书,我们这代人从小学到大学翻来覆去地学,学得我从小到大心情都是不那么爽朗。

历史上中华民族有过强大的时候,也有过落后的时候。中华民族强大的时间远比落后的时间长。可是中华民族的强大,没有赶上全球化的时代。如果赶上了,就不会有那么多屈辱。恰巧在中华民族落后的时候,西方民族开启了全球化的大幕。这仅仅是巧合吗?

现在看来,这不是巧合。其实,中西方交往注定会在中国落后、西方发达的时候开始,中国注定被整合。

为什么呢?

因为中华民族无论衰落还是强大,都不会持续地与外部世界保持交往,包括西方世界。中华民族比其他民族强大的时候,没有愿望和外部世界交往。中华民族比其他民族落后的时候,自己没有能力与外部世界交往,先进的民族会来到门前和我们交往。

一个看似例外的情况出现在明朝,郑和下西洋,到达过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郑和比哥伦布早出生80年,郑和用过的宝船比哥伦布航海用的船大很多倍。不客气地说,中国比欧洲国家早大约一个世纪就可以成为"日不落帝国".

但是,圣上没有成为"日不落帝国"的愿望。而圣上想成就的事业,国库又支撑不起。郑和总共出海8趟,之后无论是他本人还是其他人,再没有去过了。而哥伦布的航海事业的参与者呈现几何倍数的增长。

为什么郑和出海不可持续而哥伦布可持续呢?因为郑和出海是皇上的事业,只赔不赚,而且赔很多钱,直到赔得明朝国库无力支撑下一次出海。据说一位颇具正义感的小官,销毁了郑和用过的所有航海图,终止了这项浪费民脂民膏的事业。

支撑哥伦布航海的是商人的冒险,商人从航海当中赚很多钱,政府也可以收更多税,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投身航海,越来越多的政府开始支持航海。东印度公司就拿着政府的特许,受到政府和军队的保护。

于是,曾经先进的中华民族等待着外部世界先进起来之后远道而来整合自己。

社会主义阵营为什么崩塌得这么快?

答案之一是苏联主导的社会主义阵营勾心斗角没有诚信可言。

新中国早期的外交明显受到意识形态影响,只在社会主义阵营中交朋友。朝鲜战争之后,中美之间相互敌视,中国失去了外交空间。中苏交恶之后,外交空间进一步被挤压,被迫开辟第三世界。

新中国的领导人早期对苏联老大哥抱了很高的期望。建国伊始毛主席就出访苏联,而且时间很长。但是苏联对中国从一开始就玩起信息不对称。在斯大林时代,斯大林同意金日成"越过三八线统一朝鲜半岛"的要求,让他找中国同志谈,其实是利用中国对世界的不够了解,让中国承担成本和风险。在赫鲁晓夫时代,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有关斯大林的报告不让中国知道。

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中国领导人也是吃一堑长一智,并且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赫鲁晓夫前脚离开中国,中国军队后脚就炮打金门,美国人以为赫鲁晓夫支持中国这么干。这场报复过后,社会主义阵营里已经没有什么诚信可言。名义上处在同一个"阵营",相互之间的提防不减。直到中苏直接兵戎相见,苏联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

中苏关系破裂还有一个视角,就是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国际交流建立在"同志加兄弟"的"感情"基础之上,而不是建立在共同利益之上。在这个基础之上,国家之间如果算计不成,那就直接索求。

金日成来中国,要求中国同志支持他进攻南韩。赫鲁晓夫来中国,要求中国同志让苏联海军使用中国基地、建长波电台。直到1989年戈尔巴乔夫访华,要求中国向即将崩溃的苏联经济紧急输血。这种关系,哪能持久。

是什么让中美两国关系迅速改善?

关于中美建交的历程,中国人大多听说过一个传奇的版本:乒乓外交。那就是一个传奇而已。那么美方的说法呢?据说尼克松抵达中国,在机场见到周恩来的时候说过一句经典老话:"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其实,当年推动中美建交的动力,不是共同的利益,而是共同的敌人。这个敌人(哪怕只是看起来)如此强大,以至于中美迅速地、不顾一切(例如台湾问题、意识形态问题)地走到一起。这个敌人就是苏联。在东北亚,苏联是中国的敌人,它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对中国造成严重的军事威胁。在全球范围内,苏联也是美国的敌人。

与共同的敌人相比,共同的利益能发挥的作用可以说微不足道。想想中美之间关于自由贸易(中国加入WTO)的谈判,很容易达成双赢,但是为了利益的分配久拖不决,耽误了不少时间。直到恐怖分子攻击美国本土,中美两国有了新的共同的敌人,中美自由贸易谈判的僵局才得以打破。虽然基辛格博士的这部著作没有细说中美在新世纪的外交细节,但这段故事刚刚过去,我们记忆犹新。

《读《论游戏及其教育价值》读后感》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实践论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