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读书笔记读后感50字 > 地图 > 读书笔记读后感50字

读书笔记读后感50字

发布时间:2019-10-11 来源:互联网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5000字。

苏轼曾说过:“好书不厌读百回,熟读课思子自知。”书中蕴含着许多人类的智慧及思想,尤其是那些中外经典名著。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那么,我们不妨静下心来将它记录下来也方便了我们以后随时也可以翻看。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为此,你可能需要看看“《人间词话》读书笔记5000字”,在此提醒你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5000字

1、

文:陶雨;这是我第一次“遇见”王国维老先生,第一次闯入其精简卓越的美学体系。有人评论王老先生是“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终结与始创,往往意味着时代的跨越,那是历史不禁侧目的光辉瞬间。

《人间词话》一至九则,开篇立论,寥寥数语,勾勒“境界”。意此为王说之核心尔。

王老说的境界是什么?一本的注释道:“文学作品中的境界是指感情与景物交融所形成的艺术高度、景物、感情、艺术高度。”又一本解读:“境界是词作中表现出来的人生境界,不仅仅是艺术,还是哲学。”再一本道:“诗家境界包括物境、情境、意境,王老先生重言有尽而意无穷。”每一本的注释各不相同,境界说的境界一词的定义,尚无定论。

王老一至九则的境界论概述中,有一则最接近王老本人对境界一词的定义。“然论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兴趣说、神韵说皆为评判文学作品的论调,王老认为,‘境界’为兴趣、神韵之本。王老归总了一种全新的评判文学作品的学说,王老之前,也有零碎以境界形容、描述、刻画文学作品的例子,王老呕心沥血,独创学说,开一派之先,值得敬仰。不过,“道其面目”,“探其本”,两句话隐隐道出无论兴趣说、神韵说,还是境界说,都是古人一步步探寻的某种存在,兴趣、神韵、境界,是古人一次次度量其的尝试。“其”究竟指的是什么?文学作品吗?可如此一来,王老所说就成了境界是文学作品的本吗?符合吗?我想不是,在王老看来,境界是评判文学作品的好坏,而非是文学作品的基本。在我看来,“其”应当指的是文学作品与人类之间的一种连接。

这是一种伟大的连接,这种连接融汇着文学存在的目的,诞生的原因。文学作品脱胎于传达,传达成形于文字,文字育于语言,语言源自于需求,这种需求叫做交流,交流的需求是人类进化史上的一座丰碑,是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开端之一。交流的需求出现,打破了生命个体与生命个体间的隔绝,是每一种生命族群成形的必须,这种连接的本质是一种传达,是一种交流,如果没有了这种连接,文学作品就是一堆毫无意义的字符排列组合。而人类,我们,通过这种连接,窥见文学之类。而无论是兴趣说,神韵说,境界说,在证券文学作品时,便是以这种连接为重要依据。

王老先生说得好,境界,为探其本也,境界一词,最能描绘这种连接。王老先生的描绘,是从人读文学的感觉出发。境界,本为佛教语,意为土地的边界,读文学作品便是一场身临其境的旅程。文学作品,本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小世界,是一个呼吸吐蕴的生命体,自有其运作的规则,王老的学说中,也有关于这种规则的解读,读记将会在不久后涉及,另,市面上对“境界”的定义,大多都是从规则出发,而非从本源入手描绘。王老对文学作品有无境界的判断,实则是判断这个文学作品本身,是否有一个世界固定运转的必需的规则与元素。

境界说,其细细较之与兴趣说,神韵说的区别,似并不完全是王老所说源与流的区别,在我看来,更贴切于全与偏的区别,王老拈出的境界二字,以一种更为广阔的视野看待文学作品,神韵与兴趣,不过是一方世界的一部分罢了。

人们往往有探求根源的好奇,境界依据文学作品与人类之间的连接来评判文学作品,那么境界的本质是什么?常言道,文如其人,作品之境界便是人之境界,很多人评文论人,(省略所举例),可见,文章不能代表人,文学作品只能体现作者有与该文学作品相对应的品质,人之思想人之性,其复杂,其繁复,其多变,那是任何精细准确的语言都无法描绘的,读书笔记若是人之性真如其文作所现那么简单,这社会还不知要成为什么样儿?文学作品的境界与人之思非平级关系,在我看来,人之思是境界的来源与本质,境界只是其一次简单的投影,概括来说度借用曾在中国文化史上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词:道生境界,道是人之思,是人生之道,是生命的最高层次,是对“生”本源的解读,道,连系着文学作品与人类之间那种连接的两端。高尔基说:略(对话的那个名言),换个中国化的表达,便是论道,升华道,是我们读文学的目的。展现道之美,则是文学作品的目的。中间,是那种连接,连接展现的,是一个个光汕莹润的境界。

2

读记一中,对境界说进行了更为本质化的阐叙,加入了一些或许有异于王老先生的理解,文学的学说间,难分孰对孰错,连人之所思,人之所观想,也在一刻不停地衍变中,哪一种说法究竟更直指大道本质,便交与时间去考量。

《人间词话》的一至九则中,王老先生对境界作出了不同标准下的分类,大致如下:一、写境、造境(第二、五则);二、有我之境,无我之境(第三、四则);三、景境,情境(第六则);四、大境,小境(第八则)。

境界有分类不大妥当,王老虽首创性地提出了“境界”一词,但在境界说的整体构架上,却未能把“境界”一词理解透彻,学说中也有许多杂合的成分。在读记一中已经讲明境界是在人类的感知阅读中,凭借文学作品与人类的连接,去感知文学作品的内含世界时,自我形成的一种世界投影。从文学作品的角度出发,便是其通过文学作品与人类之间连接,与读者主观部分结合形成的一种投影。境界一词,是用来刻画、评判文学作品,其终极目的是去刻画、评判那个文学作品所要表达的美。可谁知道,经过几次解读下来得到的境界,与那个文学作品所要传达的美,究竟偏差了多少呢?

如果把欲传达一种美的文学作品称为一种美的文学化,那么运用境界说对这个文学作品进行评判便是一种美的二次文学化,二次化了后究竟是更接近了还是更偏远了我们很难得知。这便是文学的一大魅力所在,一千个读者有一千的哈姆雷特,文学中蕴藏着无限可能,因此,用境界说来评判文学作品便变得十分不准确,应当用某种更为定量的东西,像读记一中提到的世界说,可造成解读偏差的个人主观因素不可避免的存在,世界说的使用无疑难度很大,需要多人同时用境界说对同一作品进行评判,并将所得叠加,才能最大程度上避免主观的偏差。

可世界说的使用不可避免有一个缺憾,使用世界会使对文学作品的解读成为最精准的唯一,这样却扼杀了文学缤纷斗繁的解读可能,文学的美丽或许要削减小半,会是多么可惜!或许可以互退两步,世界说不用来解读文学作品,而是用来窥探文学作品后的人生之道,境界说不要那么强调文学作品的量化,让理论让学说这些“文学学”退避三舍,给真正的文学,真正的美学让出一条康庄大道,没有美时可以被量化的,量化的美是死去的美。

呃……似乎跑太远了,还是就先就看境界说的学术体系来聊一聊吧!

说到了境界不好分类,这个结论与上文的论述隔得有点远,要找一下,那么王老先生说的写境造境……本质是什么?是文学作品通过文学作品与人类之间连接,与读者主观部分结合形成的一种投影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呃,那个,关过写境与造境的具体解答留给读记三吧,读记二就到这里。

3

读记三专谈写境,造境。写境、造境是文学世界必有的一对相对性状,是对文学作品内容、取材属性的一次简单划分,在现在常称作两大派别,写实派与理想派。

这两大派别看起来似乎很容易区分,可你若细细分起来,却会发现他们又若孪生子,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绝对的写实与理想呢?绝对的写实成了死板,绝对的理想成了空洞,不被美学所再容,王老用一句话描述写境,造境,“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必邻于理想之故也。”“邻于理想之故”也许有些抽象,换句话来说,理想扎根于现实,现实催生出理想,而在绝对的现实与绝对的理想之间的那方沃土,我把其称作文学的发源地。

或许,会有人搞不懂写实与理想这么容易区分的两样东西,为什么会牵扯出如此多的关联,而真正的现实与理想,反被不容于文学?读记一中曾经确切地描述过文学的本质是一种交流,而我们为什么要交流?交流的目的是什么?念想远古,祖先们为了日常交换物品的而要,为了表达情感,想法的需要,为了族群中连系的需要……而交流。交流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所以说,难道反反复复重复现实有利于生活吗?没有人会想去做重复已知这类无聊无意义的事儿,就像传承与创新,传承决不是照搬,新的思想的涌现往往是一个社会进步的源泉,“活水来”,便是这番道理,也有人不服气,那理想呢,理想不算活水吗?理想不可以改造生活吗?对有助于改善生活的理想才有资格称作理想,若于生活毫无意义,脱离了实际,那便是一纸空话。

似乎看来,文学的最终落脚点应该是生活,那些文字,无论是批判性文字,赞颂性文字,感触类文字,议论类文字……他们的共同点就是都能或多或少地影响我们,使我们改变,这种改变在一时或许有利有弊,可因为人趋利避祸的天性,使得历史整个行进趋势不断向着好的方向趋进,这便是文明发展的进程,所以,我们怎么界定文学对一个种群的重要意义?我想,把文学比作精神食粮,精神家园的都不够,我想文学是一个种族的精神文明,精神文明构成一个文明的绝大部分,是一个文明赖以生存的根本。

至于写实与理想?细分它作甚!其间所别之处无非此写境偏多,彼造境偏多,由此观之,写实派与理想派不妨称作偏写实派与偏理想派。

王老先生提出的写境与造境实际很简单,理解透了也就是透了,大道至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4

一至九则理论部分的读记,是该结束了。始终觉得,理论部分的观读不宜过多,毕竟理论再怎么简明扼要,直指大道本质,还只是“文学学”而非“文学”,就好比登山,在一段陡峭的路途上我们需要工具的帮助,可工具再精良,最终还是要靠自己的健康的腿脚,若用佛家三境来对应,想必便是那“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中的第二境了,真正的文学大道,还在第三境内,想必王老先生只用九则阐明理论,而用洋洋洒洒数十则品文赏词析诗,也是通晓了这番道理。纵观来看,整本人间词话之精华所在,并非理论部分,而是之后的评析,只因为啊,那之后的部分,才真正参与了文学的美。

那么在理论部分,是否还有地方没有感发到呢?

一、有我、无我

念想前人之论述,有我无我并非成对立之姿,他们都是作者为表达某种思想情感而给予自然的一种境态,如王老所举无我之例:“采菊……”便是陶渊明为表达对无欲无求的宁静生活态度的赞美而给予自然悠闲的境态……从写作手法上看,两者应地位平等,甚至应合为一说。可为何王老先生非要把无我从其中分离出来并且大加推崇呢?其实并非王老所下定义的那番区别,“著我之色彩”“物我两忘”,大凡观景写文,观文写感,著我之色彩是必然之事,甚至是有意为之之事,其中有一问值得详思:为什么古人写文多借景抒情,而少直抒胸臆?语文学科中对借景抒情,直抒胸臆不同作用的分析已是详尽至极,是从重要性的角度。从必然角度来看呢?古代文人重含蓄,重文质彬彬,以隐而不发,含而不漏为上,例证繁多,此为文化之独有现象,自然借景抒情者多,反观中西文化对比,西方诗歌常有直接赞叹的语句,亦可以为例证。此外,人生于万物自然之中,彼时人力微薄,绝无今日大机器翻天覆地之姿,天地大,自然大的观念可谓生来便自有,以此观之,寄情于天地间,使万物同抒吾情,同思吾想,此不更能利于主旨?

好,回过来,我想,王老推崇无我的真正的原因,是其从人生境界的角度来讲,境界极高,甚至有些佛禅的意韵在里头。无我之境,是为把自我与自然的利害关系置之度外了,从而产生了一种大而化之的境界,故能赏万物与人生之本美。“采菊……”便是多么好的人生自在悠闲的大境界!可又有一本说,王老其实是在推崇一种高端的含蓄,一种成熟,一种清心寡欲,一种对自我情绪的反制,姑且先不管王老究境是怎么想的,这种说法本身我就不大认同,若用这几个词(可能成熟稍好些),来刻画无我的本质,大多有做作刻意之风,大坻有一人小脚称作美,天下女子争裹脚的样子,如果换几个词来刻画,“是一种淡然,一种豁观,一种尊崇天地自然才能的与万化冥合,一种自然而然的悠闲宁静才能的六欲消散。”

二、大境、小境

无须赘言。在我们的生活与阅读经验中,对此的感悟已然颇为可观。大小不分优劣,小中亦可见大,大中亦可见小,心之所向,大小固分也,笔风所定,大小亦可分也,切忌强求。

三、其他

其他王老先生也还说了不少,像真实,像情与景,像因一字而升华了整诗境界的……也无所可再有生发之处,便过了。

那么,理论就此结束,读记五,从读诗开始。

HDh765.com更多中外名著读后感编辑推荐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

几年前在陪谭总在彼岸书店喝茶时,闲来无事在书店里随意找本书读,看到叶嘉莹先生对顾随先生讲课的笔记《中国古典诗词感发》,本来只是想用几首熟悉的诗词打发一下时间,没想到读来酣畅淋漓,一下午看了大半,就索性买了带走了,书中对诗词的揣摩对我这种除了在小学、初中、高中后再没接受过更高语文教育的人是一个全新的角度,一时间心潮澎湃。书中多处引用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印象深刻,但最近几年看专业类的书多,看文学类的书较少,今年适逢读专业书有些瓶颈,厌书情绪上升,正好找来经典品味品味,果然药到病除。

王国维先生不愧为国学大家,书不厚,酣畅淋漓,多处让人不由得拍腿较好。

文中论文体兴衰更替:“四言敝而有楚辞,楚辞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诗敝而有律绝,律绝敝而有词。盖文体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习套。豪杰之士,亦难于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做他体,以自解脱。一切文体所以始盛终衰者,皆由于此。故谓文学者不如前,余未敢信。但就一体论,则此说固无以易也。”聊聊数语,道尽中国文学文体更替之缘由曲折,宋词到元曲也是一以贯之,文体之间有继承性、连续性,也有革新,才有中国古典文学的波澜壮阔,一浪又一浪。

王国维先生对词推崇以“境界”分高下:“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由名句。”那什么是境界呢?“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无境界。”境界就是真情流露,有感而发,而不是无聊凑骚,“境界”二字着实精妙,读书笔记m.i1766.com王国维先生的“境界”可运用到所有领域,合乎天理、地道、人性本真的就是有境界,否则就是无境界。以境界而分,王国维先生认为北宋的词有境界,南宋无境界,南宋词人中,能和北宋并驾的只有辛稼轩一人。

境界分造境和写境,即理想与写实两派,“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又道:“自然中之物,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虽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则。故虽理想家,亦写实家也。”论述实在精妙,“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就是理想与写实的交融的代表作品。

境界又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而王国维先生似更推崇无我之境,这可能是因为无我之境需要忘我,需要的境界更高。

境界有大小之分,但不以大小分优劣。“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但宏大的诗词似乎更容易得到读者的认可,苏东坡的“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读起来比“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肯定带感很多。王国维先生贬李清照、温庭筠之词似乎也有受境界大小的影响。

有无境界,除了词作者本身的水平高低之外,与词作者的品格关系更大。“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永叔、少游虽作艳语,终有品格。方之美成,便有淑女与倡伎之别。”

王国维先生根据境界,崇五代北宋之词而贬南宋之词,祖李煜、崇谢灵运、欧阳修、苏轼、秦观、辛弃疾而贬温庭筠、韦庄、柳永、姜夔。

国学大家能根据自己的标准褒贬分明,而不是含糊折中,正应了文中所说“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虽然有些观点在后世看来有些偏颇,很多作者的很多作品也是一流之作,但能直抒胸臆、嬉笑怒骂间指点江山,读来让人酣畅淋漓。作者:成方街哈士奇

《史记》读书笔记5000字


大观天下助吾气,吐而为书著史章——《史记》读书笔记5000字:

文:王一桐;十余载,百杆笔,千里路,一部史书。

墨汁浓淡,于竹简之上勾勒历史百态。或是于巍巍青崖之上,聆听三皇五帝的《咸池》《承云》,俯瞰脚下云海浩荡;或是于林泽原野间,谛听虞夏殷商的《夏迭》《晨露》,仰观星穹并荒。大荒之上的春秋战国之士,浪一般地出现与消失,无论荣辱终是交付于黄土。汉渭两河,秦砖不复,汉瓦不存,但一观史书,仿若依稀可见飞檐丹碧交相辉映,琵琶急响,击剑高唱。书、史,是将我们带回千年前的力量。

史记·太史公自序

“故读史记,必首先读太史公自序。”

若知其文,则先知其人。

太史公自序的开头,向我们介绍了太史令的工作,早在颛顼时期,司马家族就已经开始从事太史令的工作。中国古代,尤其注重家承。上古时期的事情我们早已无法考证,但是每当司马迁在叙写《史记》时,或许胸中怀着一份来自家族的责任感和自豪感,这无疑是支撑他写完力量之一。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两代人——一代设想勾勒,一代耗尽毕生去完成这巨大的文学工程。一句“还报命”,最终成就一部史章。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司马迁二者皆非,他凭借自己的力量,“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请讲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读万里书,行万里路,大抵如此。

“孔子之时,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在春秋”这是孔子作《春秋》的原因。

“臣下百官力颂圣德,犹不能宣尽其意。”这是司马迁作《史记》的原因。

即便是有武帝的“怒而削之”,但是,我们仍旧能看到,那用毛笔勾勒出的盛世画卷。

《史记》一书,其吸引人的地方莫过于他的真实,但是细细想来,却又有很多值得我们疑辨和深思的地方,例如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景帝本纪》和《武帝本纪》是否是司马迁的手笔,《史记》的目录是否是司马迁所撰,《孔子世家》中那些从《论语》中所征引出的孔子的话,是否真的符合当时孔子所经历的场景?哪些是司马迁所写,哪些又是司马谈所言?有多少内容是后人再加上去的,又有多少是历代传抄下来的讹误?史记导读,不仅仅是带领我们去读《史记》,更是让我们培养一种思辨性,在看似毫无悬疑的史书中,寻找出一个个问题,再去一个个探讨、解决。

纵然身经苦难,却也没有使他停下脚步。他一生写过多少圣贤君子,恐怕是记不清了,然而待到书成,恐怕他自己便首先是那贤杰。

史记?高祖本纪

在高祖本纪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烽火四起却又奇才辈出的时代。无论是在高祖本纪还是项羽本纪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彼此的身影。“先写《项羽》一纪,”所谓英雄惜英雄,正是刘邦成就了项羽,也是项羽成就了刘邦。

老师所讲,司马迁在最后对于刘邦的评价不置可否——碍于他是高祖而无法批评,但是其自身却又着实没有什么让人值得称颂。并且,于我们平常人的眼中,刘邦总是以一种流氓的形象展现于眼前。甚至曾有一段时间,我认为项羽乃是大丈夫而刘邦不过是小人。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证明了我观点的错误。刘邦纵然自身才能有限,但是他在不断的吸纳和接收人才,他“好酒及色”,但却能“与父老约,法三章耳”,并且在“汉王伤匈,乃扪足”时曰:“虏中吾指”。刘邦为帝,并非是什么幸运或是偶然。“三代以下,以匹夫而有天下者,自汉高祖始。”恰如“大风起兮云飞扬”的磅礴气势,他也有为君为主的磅礴气度。

并且有趣的是,我们不难发现在《高祖本纪》中,多次写出了天之异象和多种祥瑞。后人不同的评价中都写到了祥瑞。徐经《雅歌堂文集》中有言:“自古帝王受命而兴,必征引福瑞以表其灵异”。中国人自古以来便相信君权天授,《尚书》、《国语》中也不乏此类记载。甚至于《诗经》中都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但是我们反观于孟子的话“尧舜与人同尔,又和借怪奇以表其异,而帝王之所以异于人者,固自有在也。”帝王的确不同于其他人,但这种不同并不是从各种我们今日看上去的那些超自然现象表现出来,而是从他个人体现出来——或是言语、或是行为、或是眼光、或是气度。

关于《高祖列传》,司马迁所用的笔法也值得人去探讨。“故太公作纪多用特笔,与其他本纪不同”“高祖开创之时,事物极多,多则便难抟捥矣。看他东穿西插,纵横不乱,如绣错,如花分;突起过往,络绎不绝,如马迹,如蛛丝,或一齐乱起,如野火,如骤雨;如一段独下,如澄波,如皓月,万余字组成一片,非有神力,安能辨此。”“先写《项羽》一纪,接受又写《高祖》一纪,一节事分两处写,安得不同。”“《高纪》则将诸事,纷纷抖碎,组织而成,整中见乱,乱中见整,绝无痕迹,更为难事。”读《高祖本纪》,除了内容之外,我们更能看出司马迁的笔法,他在面临错综复杂的事件时是如何梳理并且写下的。更有趣的是,《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二章,单个成篇,然而我们只是限知视角,当两纪合读时,我们则可以用全知视角来观看事件的发展。这应该就是司马迁的笔力所在了。

史记·孔子世家

纵观《孔子世家》,我们可以看到孔子传奇的一生。

文章开篇就描述了孔子的样貌“生而首上圩顶”,而“圩顶”的解释为“顶上窳也,故孔子顶如反字。反宇者,若屋宇之反,中低而四傍高也。”这与我们常人的长相不甚相同,但是反观史书,“奇特”的长相却并不罕见。重瞳、胼肋、长臂、大耳、赤线穿眉等。也许这些人本不长成这个样子,但是由于他们是与众不同的,所以相貌上也不要与常人相似。孔子的“圩顶”恐怕与刘邦的“七十二黑子”为异曲同工。

关于《孔子世家》的记述手法,也值得我们去思考。孔子并非诸侯,所以本篇中的编年就是一个问题。虽然孔子周游列国,并未一直留在鲁国,但是司马迁却使用了鲁公的记年来记孔子。这与《左传》中的记年相似。

并且我们常说孔子门下弟子三千,但是也都知道真实的人数并不是三千。老师所讲,说孔子弟子三千的原因与战国时期的养士有关。我们都知道的战国四君子,每人门下都有千余门客。包括孔门七十二贤是否真实都有待我们考虑,因为我们现在也无法准确的说出这七十二人的名字。但是,三千或许只是一个虚数,中国人素来喜欢以三、六、九作为虚数,说孔子弟子三千只不过是想表达孔子弟子众多而已。

“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孔子和屈原,是司马迁只想见的两个人。在《孔子世家》中,司马迁《论语》中的话引入到历史中,将这些话配上了相应的背景。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一生都在为为恢复那个理想的礼乐社会而奋斗,纵然当时理想未实现,但是孔子却在一直影响着后世。“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沒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诸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这就是孔子的力量,亦是思想的力量。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在这篇传中,便可深深的体会何为怀才不遇。

屈原与贾谊,本不是一个时代的人,却被司马迁串接在一起。虽然此传中只写了两个人,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司马迁的影子。两人的形象,却勾勒出三个人的无奈。

屈原是楚国重臣,“为楚怀王左徒”,他是可以力挽狂澜、扶大厦之将倾的人,但是他既无明君相识,也无贤友相伴,正所谓“世人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一个国家走向末路,必定先是自身开始腐朽,再由外力击之摧之。如《宋书》中的狂泉之国一样,若不“共狂”,则“于是聚众,共执国君”。唯有“其狂若一”,才能“众乃欢然”。既无法共狂,又无法离开楚国,在这巨大的矛盾中,或许身归汨罗未尝不识一种好的结局。这是乱世,是一个充满风险与机遇的时代,然而屈原依旧怀才不遇,报国无门。

屈原不仅仅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更是一位优秀的诗人。他所做的《离骚》开创了骚体,被司马迁评价为“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这篇《离骚》,也正是发自屈原的忧心,“故忧愁幽思而做离骚。”不仅仅是文辞值得人赞赏,更值得赞赏的是屈原的心。

而贾谊却在文帝时期,虽说天下已无战事,但也是一个百废待兴的时期,也存在很多机会。他并非未遇明主,汉文帝是一位优秀的君王,但是他是被众臣从代地接到中央的,手里并非有太多实权。这些朝中重臣,我们不能说他们不是贤臣,这些臣子也都是为大汉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的,但是当家国利益冲突时,他们往往选择自身的利益。而贾谊正是触及到了他们的利益,所以才被排挤出朝廷。

并且我们不难看出,贾谊是一个很悲观的人。“贾生既以居长沙,长沙卑湿,自以为寿不得长。”“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这种悲观的态度应该是贾谊英年早逝的主要原因。郁郁不得志,则郁气结于胸。他、与屈原不同,屈原虽然被流放,但是态度依旧积极,依旧想回到郢都;而贾谊则不同,在梁怀王死后,他恐怕也是无心于政治了。

屈原贾生,两个极具才华却不得施展的人,他们的人生可哀可叹。而司马迁,不单单在感叹他们,更是在感叹自己。

史记·李将军列传

若是上一篇列传所讲述的是怀才不遇,这一篇则讲述的是生不逢时。

作为“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的大汉飞将军李广,他能征善战,善骑善射,但是终生没能获得获得爵位。这位将军打仗勇猛,但却也常常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而汉朝的军功制度却又十分苛刻,首级、土地、人口等综合因素是主要标准,而李广仅仅能做到自身杀敌。并且,李广所在的时代,边关战事甚少,只有部分的摩擦而没有大规模的战争爆发;并且,“和亲”依旧是汉对匈的基本政策,他没有机会去施展。正如景帝所说:“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载!”其次,李广所带的兵以骑兵为主,而骑兵真正的黄金时期则是在卫青、霍去病时期,李广时期应该仍是以步兵为主。晁错《言事兵书》中说:“其一,上山下阪,,出入溪涧,中国之马弗与也;其二,险道倾厌,且驰且射,中国之骑弗与也;其三,风雨罢劳,饥渴不困,中国之人弗与也。”不合适的时间,遇见了不合适的制度和带领不合适的军队,最终使“李广难封”。

并且李广自身的能力是否真如我们想象那般高超,是有待讨论的。李广射箭,“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而在看历史上那些射箭的人,“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百步”与“十步之内”并不是一个小的差距。并且,即便是李广善于骑射,然而他却不会带兵。他可能是一个好士兵,但却不是一个好将军。“广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刀斗以自卫,莫府省约文书籍事。”这证明李广治军灵活,同时也说明了李广部队的军纪松散。而松散的军纪,却使十分致命的。

司马迁将李广塑造成一个末路的英雄,而英雄末路却也是人们所欣赏的。屈原贾谊的身上有司马迁的影子,而李广身上亦有。司马迁在慨叹他们的同时,亦是慨叹自己。

史记·刺客列传

《刺客列传》中的刺客,无论事成事败,其个人的结局都是十分壮烈的。司马迁不以成败论英雄,所以这些任侠壮士能被史书所记住。

刺客对于历史有着重大的影响,然而其本身作为一种职业来说,却并不被人们所重视。刺客本身的目的很简单——有为钱的,有为名的而司马迁所写的这五位刺客,却是为了义气,他们身上多少都沾有墨家的侠气。“士为知己者死”在这些刺客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本篇列传共写了五位刺客,他们的生活年代不尽相同,但是他们的故事能够被串联在一起,这种手法与前面的《屈原贾生列传》一致。而这五人中,荆轲部分算得上是篇幅最长也是最为精彩的。对于荆轲的描述“好读书击剑”“然其为人沈深好读”,这恐怕与我们想象的刺客形象是不一致的,在荆轲的身上,还沾染了些许文雅的意味。

司马迁不仅仅是在写刺客,更是在写精神。这些人,有的是为了对抗强权,在国家受道危机时毅然站出,如荆轲刺秦;有的人是为报知遇之恩,如专诸之所以刺吴王僚,正是因为公子光的“善客待之”“光之身,子之身也。”他们舍生取义,执着而不退步,聂政在行刺后“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荆轲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还有豫让行刺失败后的“漆身为厉,吞碳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世。”他们在以他们的方式,最为壮烈地报答着别人的恩情。

这些刺客虽然都经历了极大的痛苦——要么身死、要么自残。但是,他们幸而能有一个“知己者”,有一个真正的朋友,一个值得为之付出生命的人。而司马迁在帮李陵开脱因此身受宫刑时,甚至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帮助司马迁。或许,比起司马迁,被迫留在匈奴并且被抄家的李陵可能要幸运一些,因为李陵有“知己者”司马迁,而司马迁又有谁呢?

一笔平书千万事,中品自是百态凉。司马迁之手笔,“不,使观史者可以于不同立场不同角度临境体验,立场相对却皆执理,正非善恶早虚美,不隐恶”已模糊不清。皇家自是风光无限,然一方宝座下却累积亲族枯骨。文者定国武者安疆,功勋卓著却又能安得几世?名冠京城的美人,在醮着时间的笔墨上,也只能描画出日渐衰老的容颜。无感无情地写尽权贵显赫,倾动京都;也写尽多少英雄末路,美人迟暮。

大观天下助吾气,吐而为书著史章。行走于大汉的山水间,收集于来自民间的不同资料进行汇集,胸中言无限,一吐成文章。春秋笔法与铮铮铁骨,保证《史记》的内容真实的铺现。司马迁让我们记住了历史。而历史也让我们记住了司马迁。纵然身受宫刑,纵然“帝怒而削之”,但这些都无法阻止司马迁,无法阻止他著言《史记》。

梦起于天地玄黄,笔止于泱泱汉堂。窗外疏影暗香,花落石径羊肠。古时书卷几多不得认,几多泥销骨。烈酒清茶一并置于几案,幸抚卷上斑斑墨迹,入梦史书、诸君见,此生不枉。

《绝非天赋》读书笔记5000字


《绝非天赋》读书笔记5000字:

我们知道阅读畅销书,商业案例书,基础心理学等书籍,有一个普遍的规律,书里的精华部分只占据本书的20%,即遵循二八定律,而这20%的内容既是书里的精华又是书里最难啃的一部分,需要花80%的时间去理解它的内容。这个大众的阅读规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先把书读薄,再把它读厚。

那我们先从了解本书了解作者开始,这个也是我们常用的一个选书原则,熟悉一个作者后,你会去了解他所有所出书籍,大大节约了选书时间,作者圈里常说的一句话是,一流作者的文章写的再不好也比三流作者偶尔写出一本一流作品强。虽说有点绝对,但他的原则基本符合了大多数情况。

认识本书及作者:《绝非天赋》作者斯科特·考夫曼,美国的认知心理学家,科普作家。作者从小就被贴上各种“学习障碍”标签,更是被安置在特殊教育教室接受“特殊教育”。作者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度过他的童年时光,但他不甘于这样被放弃的人生,通过各种努力靠近“正常,资优”的孩子,凭着自己永不放弃的坚持及挑战的乐观心态,终于逆袭了人生。挑战传统,重新定义了智力。本书是一本客观、专业的心理学著作,作者引入了大量研究,论文数据等,梳理了几乎所有关于智力和智力测验的研究成果,但又结合是作者本人的一些趣味故事,加上幽默的笔风,到不显得那么晦涩难懂了。适合教学工作者,父母,喜欢研读心理学的同学等。

01、梳理本书关键词:天赋,智商,标签,学习障碍,激情,心理定向,自我调节,刻意联习,一般智力因素,创造力,重新定义智力。

本书分四大块内容来讲述:

一是源头,“智商测验”能在多大程度上预测孩子的未来,历史会给出答案。

二是标签,被智商分数划定的三六九等,是影响孩子一生的重大决定。

三是投入,一个人恐怕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冲破瓶颈,终成大器。

四是能力,成功的道路有许许多多,赖以成功的能力也有很多很多种。

前两块内容源头和标签主要在讲述作者童年的一些事情以及关于智力测验、天赋等相关介绍。比如,讲到了我们的心理特征其实反映的是大脑的物理结构,而基因有助于大脑物理结构的形成,所以完全不受DNA影响的心理特征不太可能存在,而我们的心理特征几乎都是可以遗传的,因其受基因影响,环境也可以影响基因,引起变异,但变动性并不大。

后两块内容投入与能力是动态互动,相辅相成的;也是本书的重头戏内容。接下家我会着重讲投入与能力这两块的知识点,给大家对于本书一个全面的了解,以及对原有认知的一着订正。

02、投入环节的关键词梳理:动力的原理,多巴胺的产生,教学的去情境化,灵感,期望效应的巨大影响,刻板印象的威胁,心理定向,早期干预。

接下来我会细说这些关键词,从关键词着手来展开讲本书的内容,构成一个以关键词为顺序开展的概念框架。

开篇先讲述了社会认知模型,引入动机的概念,强调学生可以用多种方式获得动机,重要的是要理解学生是如何以及为什么能够拥有动机,以让他们获得学业成就的。

想要了解动力的原理,我们就有必要去透过事情的表象,去看一看神经递质多巴胺。因为多巴胺为人类某些特殊的认知能力提供了动力,包括工作记忆、认知灵活性、抽象推理能力和创造能力。它可以引发我们的认知和行为,驱使我们与周围世界进行互动并表达自己的思想。

这里引入后续环节神经科学的一个研究,讲到了大脑其实是高度互结的,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的大脑有许多特殊区域是共同参与完成某个单项认知任务的。而智商是通过这样多种认知过程的结果。

一提到多巴胺,可能大家联想到的是享乐,其实这是误解,多巴胺本身不会唤起这些快乐、满足的情绪。它最主要的作用是,使人想要某种东西,能引起诸如欲望、兴奋和希望等情绪。在我们的行动中扮演的是“诱因动机”,即他对我们的注意力产生影响,使得那些与我们相关的事物更加凸显。

比如,现在的我们越来越离不开手机,当手机不在我们身边的时候,我们会感到焦虑,即使我们鄙视成为机器的奴隶。再比如,吸毒者看到任何与毒品相关的线索时,多巴胺水平都会升高,即使他们实际上并不喜欢沉迷于毒品。导致了各种这样看似非理性的行为。

通过以上的了解,多巴胺内部运作机制对我们认识动机最重要的启示是,学生的投入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先前积极或消极的学习体验,以及基于这些体验所获得的期望值高低。比起专注于如何通过可能的外部奖励(如金钱,成绩)使人们更有动力,我们应当将注意力放在创造学习条件,体验和积极的渴望上,从而使得学生不但想要而且喜欢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另一方面,除多巴胺是内在影响动机因素外,还有学习和教学的去情境化,这是影响内在动机最突出且研究最多的因素之一。

这里讲到了学习和情境化,那我们知道学习发生的情境是可以通过影响一个人对学习任务的解读以激活在脱离情境下无法激活的特定知识来影响一个人的智力表现。所以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情境和认知,两者构成了一个整体的系统,在这个系统里,任何涉及认知和技能都是情境的一部分。而通过情境化、语境化的任务可以带来更大的胜任感。具有内在激励性质的任务可以满足胜任(感受到自己可以掌握某种技能并取得成就的欲望),自主(感受到可以掌控自我的欲望),人际关系(感受到与同伴联系在一起的欲望)。而这三者有构成了人类的基本需求。满足以上所有三个基本需求的任务能够带来最高水平的内在动机。

个性化+个人选择+幻想情境=内在动机的增幅达到最大。

03、动机的另一个催化剂:灵感。

灵感的三个核心方面:唤醒,超越和趋近动机。

无意、自发地唤醒:可以是我们内心的突然顿悟,可以是某个鼓舞人心的人,比如楷模。

超越:超越自私的个人忧虑和局限性,这种超越常常伴随一个认识到新的可能性的清晰明朗的瞬间。

趋近动机:能使个体努力传输,表达或实现一个新的想法或愿景。

灵感不但包括受到某事或某物的启发,还包括对灵感采取行动。它是一个系列的连贯活动,而不是我们常以为的只是得到启发,而没有后续的行动。同时他也对目标的推进以及追求更大的目标两者之间形成循环,以不断达成目标。

期望效应,它证实了自我实现预言的正确性。就是我们常说的一个期待值和自我给的希望感,中国最常见的非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莫属了。这是属于别人寄予给你的期待,再说到自己给自己的期待,比如希望自己可以学习成绩好,人际关系好,自己给予的目标基本能实现这样之类的期待。

刻板印象的威胁,导致人们常常过于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从而怀疑自己的能力,产生有关刻板印象的想法。通过诱导个体给予执行过程太多的关注而损害执行的结果这么一个过程。

那面对这样的威胁,我们该怎么克服?方法是什么?书中给出了两个策略:

一是未雨绸缪,在威胁被触发之前降低其发生的可能性。那该怎么未雨绸缪呢?答案是榜样的力量,强调个体所在群体的其他优良品质,增强在某一领悟的归属感,加强个体在某一领悟的自信心,公开肯定个体的价值观,以及提醒人们注意自我概率的复杂性。

其实这一点,拓展至其他领域,比如管理团队,是非常有益处的,在管理学中叫做树立标杆,公开肯定他的价值观,增强成员自信心并向之学习,也是集体荣誉感的一个体现。那么对于表现相对于来说不是那么好成员,给了一个学习机会,以及解释了个体的差异性和概率问题。

二是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促成可以更高效应对威胁的方法。用更积极的角度去重视审视消极情绪,而不是抑制情绪,因为那样的话,它只会消耗更多的工作记忆。

这里说到了情绪问题和刻板印象的威胁,那两者之间的关系又到底如何呢?

情绪中的焦虑现象,我们应是对其重视,将其视作对刻板印象威胁的回应,而非与生俱来对能力的判断,能够让个体远离消极情绪,并从根本上获得能力的提升。

对于刻板印象威胁来说,知识真的就是力量。

调节消极情绪的一种方法,进行表达性写作。这也是我经常使用的方法,尤其是临近高考那段时间和刚上大学时所处的迷茫期,那段时间是最焦虑也是最痛苦的一段时光,可以说真的是痛并快乐着。具体怎么做?当我每每碰到消极情绪时,我会自由书写整个事情的开始经过和结果,尽可能把所有的想表达的,开心的不开心的情绪都一一表达出来。包括应用在工作中,即将接手极具挑战性的工作时,把面对工作初始时的束手无策、困惑等都自由书写出来,你会发现写完后,消极情绪置于工作记忆的负担消除了,给了我们一个重新评估压力体验的机会,减少了忧虑。

大脑的容量是有限度的,超过了这个额,就会焦虑,产生消极情绪,想到了各种待办清单,未完成事项,那么写作就是把这些情绪释放,更高效率的工作,而不是天天喊着我要高效工作,而从不想办法付诸于实践,或者花时间去寻找一个平衡点,读书笔记比如写作,冥想,列清单等,虽然做这些额外的工作会占据你一小部分时间,但它却极大的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看似无用却相当有用。比如,此时此刻的我正敲打着键盘书写我的又一篇读书笔记,哪怕它占用我很长的时间,但是我始终相信坚持输出才有收获,用输出倒逼输入,才能成长,同时它也是提升我的阅读能力和思想深度的重要武器。

心理定向,对“投入”发挥着关键作用。

投入的最后一个环节便是心理定向,同时它的自我调节能力是避免消极情绪失控的关键角色。

自我调节,指主要受意志力影响的认知和行为过程。在该过程中,个体能够保持一定的情感、动力和认知欲望,而这些欲望有助于个体进行积极的调适,对其社会关系,工作产量,人生成就和自我认知产生积极的影响。它能影响学生在学校表现的积极循环,比如,学生学习认真、成绩好,便会受到老师青睐、表扬,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学习。同时它也防患于未然,早期进行干预,提高自控能力,减少犯罪情况的发生。

早期干预是心灵工具课程的重要体现,强调教师指导并支持儿童的学习,旨在提高儿童的自我调节能力。主要方法有,同伴阅读、角色扮演、蒙台梭利教育、假装游戏等。

04、能力环节的关键词梳理:刻意练习、坚毅、自我调节学习策略、希望、一般智力因素、天赋异禀、创造力、重新定义智力。

刻意练习,这个词语应该是近两年来频率出现最高的词之一,还有一个与它相关的词是一万小时定律。刻意练习常被我们误解成是一项活动的简单重复,其实它是一种高度结构化的活动,也是对精英表现的产生提出另一种解释。杰出的专家养成,都是通过循序渐进地提升自己的表现水平,加上持续不断地刻意练习长达十年之久。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十年法则”只是一个平均值,不是固定的阈值。有人可能用了十五年就成功了,有的人可能需要三十五年,所以它只是一个平均值,不能代表所有人,不能说明我只要达到了十年的刻意练习,我就可以成功。

讲到了上述的刻意练习,专家,大家可能觉得有点高不可攀,或甚至有点想要放弃的欲望,那如果我们换个思维,不再仅仅把专家看做某个领域的专业人员,而是看成保持高强度练习和不断追求提升其表现的专家,那么我们也许会发现关于学习和教育的最佳条件和宝贵信息。

刻意练习又与坚毅表现出正相关的关系,坚毅是什么?坚毅是我们对长期目标的坚持与激情。在每个领悟中,最成功的人都对自己的领悟有强烈的兴趣,都有在改领悟做到顶尖的渴望,也都有付出成功所必须的时间和努力的意愿;而成就最高的那些人就是那些每天付出努力并坚持至少十年甚至十五年的人。用一个公式来概括,即成功=强烈的兴趣+渴望+时间+努力,也就是坚毅。每一个因素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缺一不可。

刻意练习的方法加上自我调节的学习策略,也许能让我们真正的理解有效的学习及长期的成长和发展。那么,自我调节的学习策略是什么?它包括六大内容,自我调节(自我评估,目标设定,计划制定等),组织,收集信息,记忆,寻求帮助以及复习。

最后我们再来讲讲希望这个词语,这个词书中给出了我们不一样的理解和认知,希望是由意愿和路径两部分组成,即实现目标的意愿和达到目标的不同方法。实现目标,主要是心理对照,即把对未来的梦想与实现梦想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现实障碍做思考比较;以及执行意图,即制定详细的计划,明确你何时、何地以及如何采取实际行动使得你梦想更有可能实现。也是我们常说的计划与方案,这里的计划要求我们有对执行过程的预估以及面对可能出现的障碍至少提出两个或以上的应急方案。这一点是我们难以做到的,同时也是我们需要学习和应用至我们学习和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

希望常被我们误解成是一种感觉良好的情绪,而它其实是一个动态的认知动机系统。希望理论认为,情绪是紧跟随认知之后的,而非相反的方向。

这里又有一个关于希望的新认知,根据前面所讲希望的内容,我们知道希望是包括提出大量不同的策略以实现目标,而发散性思考者擅长于提出许多不同的想法。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讲,希望和发散性思维之间的关联是合乎情理的。

能力环节最后几个关键词都是大家普遍易懂的这里就不着重讲述了。

到这里本书的重要性内容我基本为大家梳理了一遍,希望你有所收获。作者:甯卿

《人间词话》读后感1500字


文境与人境_《人间词话》读后感1500字:

《人间词话》,其实本身便是读后感。表面上,它脱离了原词,便成了只言片语;实际上,它又的确能独立存在。用字字珠玑形容,绝不为过。而珍珠本身,不事雕琢,无需镶嵌。

初读《人间词话》,是读词论;再读,便是读境界。“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境界,是艺术的极致追求,也是全书的关键词。

词尤文也。小学生作文,要求结构清晰、语句通顺;中学生作文,要求文采华美、情感真挚;高中生作文,要求观点正确、立意新颖;文人作文,讲求视角宏大、境界高深。

境界是文章的精髓,却往往被人忽视。为文如登山,绝大多数人在山腰徘徊。这是一种局限,也是一种无奈。有些人,是自赏;有些人,是自欺;有些人,是无力;有些人,是无方。自赏,是被眼前山花所迷,忘却追求山巅之绝境;自欺,是自知低俗而不愿承认;无力,是听闻别有佳境,却身心俱疲,无力攀登。无方,是有心向上,精力十足,却难窥路径。其中,当是自赏与自欺者居多。无方者,往往将精力放在阅读积累、技法探析等文字的外在形式上,而忽略了内求自省。他们不懂得,再多的名言佳句、再妙的写作技法、再新的选材角度,都是平面拓展,不能真正立体建构自己独有的艺术境界。

江上之舟往来如梭,乾隆应是看到了盛世繁华,法磐却只看到两艘船,一为名,一为利。在游人眼中,不过是转瞬即逝的景致。至于划舟的人,应该是无心于欣赏或思索,看到的只是自己苦苦挣扎的人生。同样的事物,观者的身份不同,体会也不同。同样的写作对象,用不同的格局去写,便是不同的意境。

意境是虚构的精神世界的花园,作者作为导游,将读者引入自己的意境,便是共鸣。

境界有大小。“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心怀家国者为大。“少游词境最凄婉,‘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则变而凄厉矣。”感怀自身者为小。

境界有虚实。营造意境,便要“写境”与“造境”。“写境”重写实,“能与花鸟共忧乐”。虽然生动真实,但易流于浅白。“造境”重想象,“以奴仆命风月”。虽然瑰丽神奇,但易失于空洞。文章是理想与现实的反映,“写境”与“造境”相结合,便可回避无本之木的尴尬,达到虚实相生的艺术境界。

境界有高下。《人间词话》中,最为人们熟知的,莫过于三种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第一境,凄清孤独,不为人知,前路漫漫。第二境,上下求索,不悔不弃,历尽磨难。第三境,豁然开朗,空灵顿彻,无心偶得。

这是艺术的三种境界,也是人生的三种境界。人一生所悟甚多,“吃一堑,长一智”是凡夫之悟;“退步原来是向前”是智者之悟。每一种悟里,也都有这三种境界。悟之境界,便是人生境界。

境界有有无。“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读后感

·

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有我之境,从“我”的角度去写景状物,外境随着人的心境而变化,作品带着作者个人的感情色彩。无我之境,“我”的心境与自然融为一体,物我两忘。这是道家的“天人合一”,是儒家的“仁”,也是佛家的“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放下自己,才能包容万物、关爱他人,也才能真正建构与他人共赏的艺术境界。境界有大小、境界有虚实、境界有高下、境界有有无,文章境界,便是人生境界。作者:王立娜

相关:人间词话读后感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人间词话》读书笔记5000字”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读后感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读书笔记读后感50字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