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如何阅读一书的读后感 > 地图 > 如何阅读一书的读后感

如何阅读一书的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09-28 来源:互联网

“阅读·思考·进步——党员干部读书心得”征文——读《办事的艺术》一书有感。

一本好书就像沙漠中的一捧清泉,滋润我们的心灵,人类的进步,都是与读书相伴而行的。阅读完作者写的作品以后,相信心中有不少的心得,我们可以通过文字把心中感受写出来,写一篇读后感。一篇优秀的作品读后感是怎么样写的呢?以下为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阅读·思考·进步——党员干部读书心得”征文——读《办事的艺术》一书有感,有需要的朋友就来看看吧!

“阅读·思考·进步——党员干部读书心得”征文——读《办事的艺术》一书有感


《办事的艺术》一书,是一本为人处世枕边书、迈向成功实战书、公务人员实用书,它告诉我们办事的艺术:通过谋略、方法和技巧,力求因人而变、因事而变、因时而变,实现因人而异、因势而就、因时而为,从而把事情对待好、选择好、把握好、处理好。
《办事的艺术》一书,它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深刻的问题:有人事虽办得好,却不为人赏识,不为人重视,甚至遭人嫌,更( )有遭人议,与其初衷大相径庭。为什么?未掌握其中的真谛。其实,只要有特定的套路、明确的方案和清晰的目的,一切按计划运作,事情一定会办好、会成功。
《办事的艺术》一书,从提高办事素质到挖掘思维潜能,从探求办事方法到讲究礼仪艺术,从遵守办事准则到发挥聪明才智,从办好领导、下属、同事有关的事到朋友、家人有关的事,告诉我们:无规则不成方圆;办事是人生智慧。智慧有大智慧、小智慧。大智慧是根本,是主线,如做人、信念、胆识、态度、习惯、资本;小智慧是枝叶,是扶持,如眼力、变通、套路。二者相辅相成才能保证整棵树的生命旺盛,枝繁叶茂。
《办事的艺术》一书,让我有三点体会:一是办事为处世,二是处世是做人,三是做人看办事。如何与时俱进地办好事。我认为,不仅要读实用书、专业书,还要读文史哲,有时对指导工作也有用甚至更有用。对于领导干部,主要职责是把握方向,用好人才,读点文史哲,可以处理矛盾,化危为机,更好地工作。对于公务人员,主要工作是办好公务,完成任务,读实用方法书,可以熟悉理论,掌握方法,熟练地工作。最重要的是,公务人员主要职责是为民办事,为党办事,读点文史哲,可以以史为鉴,清醒头脑,修养自身,境界高远,积极有效完成使命。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阅读·思考·进步——党员干部读书心得”征文——读后感


“阅读·思考·进步——党员干部读书心得”征文——读后感

由机械工业出版社20xx年1月出版的《问题就是机会》一书,因反响较大同年4月重印,最近我读了这本书,有了一些感悟。
首先使我想到了毛泽东同志的《矛盾论》一书,我感到这本书比较好的运用了毛泽东同志有关矛盾论的观点,运用了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从而比较客观地解决了问题就是机会的命题。例如《问题就是机会》一书22页上写到:工作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碰到各种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段话对照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所说的一些话非常相熟。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所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斗争,决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从这个角度讲,我们遇到的问题,实际就是矛盾,我们要解决问题或者说要解决矛盾,一定要遵循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被各种各样的问题所困扰,正确地看待和认识工作中的问题,较好的解决“角度决定高度”,把问题变成机会。
其次使我想到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 )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体会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我们要比较好的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或者是矛盾,必须坚持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只有这样思想才能进一步解放,改革创新意识进一步增强,在处理问题和矛盾中,有效破除因循守旧,封闭保守的陈旧观念,既重当前又虑长远、既见物又见人。只有这样才能有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的能力,作风踏实、表里一致、认真负责。从平凡到优秀,从优秀到卓越。
第三使我想到了本职工作。作为与信息资源息息相关的图书馆,近年来,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高新技术一浪接着一浪冲击着图书馆的传统观念和建设,文献信息量的剧增,不断产生新型的信息载体,计算机和通讯技术迅速发展,各种各样的咨询机构不断出现,这些对图书馆构成直接或间接的威胁,例如过去来图书馆阅览室查询报刊的人很多,现在明显少了。这就是问题或者说矛盾。 如何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中生存并发展下去,读了这本书,使我感到从事具体工作的同志必须转变旧有的观念,必须主动发现问题,并全力以赴地分析和研究读者的需求特点,采用一些有用的手段与方法来满足读者的需求。近年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建设,省直机关党组织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重视学习型机关的读书学习,去年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创造性提出以科学发展观引导“读书活动”,以“读书活动”丰富学习实践活动。图书馆如何适应并不断满足读书活动的需求和愿望,将问题变成机会。去年以来图书馆全体同志通过十七大和科学发展观精神的学习,结合业务工作,树立以人为本、以读者为中心的理念,坚持围绕中心,着眼全局目标,把服务活动与机关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注重细节,在原有的服务基础上,创新服务,取得了明显进步,例如针对“读书活动”组织编辑“推荐书目”,供大家读书选择,在馆半月编发一期新书目录的基础上,对重点图书,增加了内容简介,便于择优选借;在图书馆网页上增加了“机关干部读后感”栏目,连续不断得发表同志们的心得体会;创新文献收集渠道,增加了到书店采集频率,对新书热门书及时采及时编及时借,时间性得到有效保障;在为中心工作服务中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保障了工作资料的需要。同时针对厅机关读书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开放借阅,例如打破开放时间,超常规借阅,电话,网上借阅、咨询等等。尽管尽了最大努力,但我们深知仍然不够,因为随着学习型机关建设的深化,我们在学习理念上,由完成学习将向终身式学习上转变;在学习内容上,由片面学习将向全面学习上转变;在学习方式上,由灌输式学习将向互动式学习上转变,整个过程中,图书馆在其中还要做大量的应对工作。所以,我们不能回避,不能等靠,而应积极的想办法,发挥主观能动性,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只有这样才能将问题变成机会,不被时代淘汰。

“阅读·思考·进步——党员干部读书心得”征文——夜读《鲁迅选集》有感


“阅读·思考·进步——党员干部读书心得”征文——夜读《鲁迅选集》有感


(一)
破落子弟一少年,穿梭当铺知世炎!
社戏途中伴闰土,辗转求学仅八元。
飘扬过海怀壮志,祛除病痛欢父颜。
日俄战争在辽东,看客围观心凄然!
(二)
学医本为医世人,人心不古壮志变。
人无精神如朽木,看客哪个不体健?
喜笑怒骂皆文章,赤膊摇旗来呐喊!
昏昏沉沉皆欲睡,痴痴痛痛在心间。
(三)
风卷残云荡污尘,天子从此非为神!
民国当为民众醒,封建遗老均转身。
馍沾鲜血医痨病,菜和人肉出狂人!
痛定思痛久彷徨,东方欲晓雾更沉。
(四)
为了忘却叙纪念,龙华喋血哭英年。
华北难容一书桌,可怜东北好河山!
奋笔疾书夜正阑,孤灯相伴无意眠。
华盖运交复何求,剿匪何日能罢战?
(五)
攘外必先安国内,哪管国破金瓯残!
愤世嫉俗出正义,投笔胜枪缘抗战。
三立当为有志年,三多天命即入棺!
铁骨铸就民族魂,先生梦中战前线!
(六)
万人空巷为哪般,泪奠先生魂归天!
孱弱身( )躯战病魔,浩然正气挽狂澜!
铁骨奴颜泾渭明,站死跪生谁汗颜?
轰然逝去炳千秋,立雪程门夜感言。
(七)
英雄何不寿比山?南山竹海心中念。
西子湖畔瞻武穆,唾骂四小跪亿年!
古今多少遗恨在,青史不废自留传。
民族脊梁渐淡出,空留躯壳魂九天!
近日,听说,我只是听说,仅是听说而已,有人想让先生的文章渐渐地淡出中学课本,不想让先生的文章再让我们的后人读了,心中顿感万分之愤怒。“民族魂”,这是先生不幸逝世后,国人对先生的忠恳评价。毛泽东在《新民民主主义论》中对鲁迅先生的评价是:“……鲁迅,就是这个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是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我真的不知道有些人的社会观察力与洞察力,是不是比一代伟人毛泽东同志还要深刻、还有敏锐?鲁迅先生在1936年4月5日致王冶秋的信中说:“我的文章,未有阅历的人实在不见得看得懂,而中国的读书人,又是不注意世事的居多,所以真是无法可想。看看近来的各种刊物,昏话之多,每与十年前相同,但读者的眼光,却究竟有进步,昏话刊物,很难久长。”选不选鲁迅先生的文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不要下决心忘记历史、下决心忘记过去;然而,忘记了历史、忘记了过去,就实在是意味着背叛,如果真是这样,那就让某些人将鲁迅先生的文章从中小学甚至是大学的课本中淡出去吧!可我总以为,在中华民族新文化前进的方向中,如果缺失了鲁迅先生的这一页,是不是多少有点数典忘祖、连自己是哪国人也不知道了!?

“阅读·思考·进步——党员干部读书心得”征文——读《文艺心理学》有感


“阅读·思考·进步——党员干部读书心得”征文——读《文艺心理学》有感


长时间不曾读书,更不曾这么认真的读书。《文艺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学出版)又名《谈美书简》,是朱光潜先生一部谈美学的论著。朱光潜先生在美学界的造诣这里无需过多赘述,他是我国研究美学的始祖,一代美学大师。通读完后,首先的感觉是朱先生知识的渊博,旁征博引,学贯中西。在他的书中,古今中外的文献引用得极多,而且所引用的英法德等国关于美的论述都是他最早翻译过来的。其实粗读一篇,我真没有弄明白到底什么是美。虽然他通篇都在介绍什么是美,从心理学角度、从哲学角度、从自然科学角度去研究、论证美的本质意义。但是我读的还是一头雾水,因为朱先生的思想是那么的深邃;眼光是那么犀利;观点是那么独到。都说读书就是读者和作者心与心的交流,我只觉得朱先生穿着一身长马褂,在某个黄昏的清风中,向我娓娓道来,像一切得道智者一样,他持才并不傲物,从容淡泊,虚怀若谷。对我而言,朱先生只能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来形容了。

那么,到底是什么美?

什么是美?朱光潜先生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对于一个严谨的科学研究者或者说是理论研究者,简单草率地定义某种事物,总不免会把读者引入歧途甚至会怡笑大方。伟人如柏拉图也曾犯下把人定义成没有羽毛动物的错误,留下了千古笑柄。美不完全是事物的属性,不能科学定性地定义。譬如我们说水,这是可以严格定义的,凡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化合而成的物质就是水,这个不会因为不同人有不同看法而改变。然而我们很多人对美的定义其实都是成为美的条件,我们说脚长的女人比脚短的女人要美,对称的比散乱的要美,但这都是成为美的条件,但具备这些条件的不一定就是美。正如空气含有水分是雨的条件,但空气中的水分却不是雨。因此有人问圣·奥古斯丁:“什么是时间?”,他回答:“你不问我,我本来很清楚地知道他是什么,你问我,我倒觉得茫然了”。

美不能定义,又不是事物固有的属性,那就没有研究价值了吗?朱先生告诉我们,美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事物属性,当我们见到美的事物时,大多数人还是会觉得那是美的。但是研究判别美,不仅要在物本身着眼,同时还要着重观赏者在所观赏物中见到的价值去研究。通俗一点讲,就是美不仅在物,而且在心,在物为刺激,在心为感受。世界上没有天生自在,俯首即拾的美,凡是美都要经过心灵的创造,所以美学研究的理论,不仅要讲艺术,而且要讲心理。作者用了十七章的篇幅在讲美,我才疏学浅,读了多遍亦只是管中窥豹,不能全面真正理解作者所阐述的理论。刚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和大多数人一样都有一个疑问,自已认为美就是美,了解那么多有意义吗?

那么,为什么要研究美?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攀登过山,游玩过水,欣赏过画,背颂过诗文,当我们发现某处景色让我们心情愉悦时,我们会说,这里真美;当我们读到某处诗文让我们身临其近时,我们会说这首诗真美;当我们读到某篇文章让我们长期心灵的桎梏、精神的困顿豁然开朗的时候,我们会说这篇文章真美。我们在说美的时候,其实都只是一个随性的判断,靠得是自己粗疏的经验,至于为什么会觉得美,我们都没有意识进行仔细的考量。我们要欣赏、判断美,其实是不能离开理论支撑的。如果我们没有决定怎么才是美,就没有理由说这幅画比那幅画更美;如果我们没有明白艺术的本质,就没有理由说这件是艺术品,那件作品不是艺术品。只有当我们明白( )美的本质的时候,才能使欣赏和创造的过程得着更准确的力量(朱自清语)。

对于读这本讲哲学,讲心理学的理论书籍,读起来非常费力。要来只是想了解一下,但是被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一以贯之的努力精神所感染,觉得不认真读完都是对不起作者所付出的努力和自己白白流失的青春。作者在整篇文章中,每论到一个观点,都列举了十几个思想流派的主流观点,然后自己不轻易的判断某种观点的对错,也不轻易接受某种观点。在以过自己认真思索、艰苦探索的之后,提出自己的见解。因此,他在《谈美》中说到写此书时“要先看几十部书才敢下笔写一章”。这让我想起,他在这本书附录《作者自传》中提到的一件事情,在作者年近花甲的时候,还努力去学习俄文,并且可以达到读写的程度。前些年,我在某本书上看到北大王选在60多岁的时候,再去学计算机程序语言,并成功开发出汉字排版软件,打破了国外对汉字排版领域多年的垄断,被誉为“当代毕昇”。在这里不是想说他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故事,而是觉得我现在还很年轻,悲观、懒惰的情绪时常在缠绕着我。每当一看到《文艺心理学》摆在我面前时,自不觉汗流夹背。

“阅读·思考·进步——党员干部读书心得”征文(二)——读《远去的罗敷河》随感


“阅读·思考·进步——党员干部读书心得”征文(二)——读《远去的罗敷河》随感

“阅读·思考·进步——党员干部读书心得”征文(二)——读《远去的罗敷河》随感第2页

“阅读·思考·进步——党员干部读书心得”征文——读《1949:历史选择了共产党》感言


“阅读·思考·进步——党员干部读书心得”征文——读《1949:历史选择了共产党》感言

“阅读·思考·进步——党员干部读书心得”征文——读《1949:历史选择了共产党》感言第2页

企业干部读《做最好的中层》一书有感


企业干部读《做最好的中层》一书有感

企业干部读《做最好的中层》一书有感第2页

读《做最好的党员》一书有感三篇


读《做最好的党员》一书有感精选一

近日,团委组织我们品读了吴甘霖先生所著的《做最好的党员》一书,书中列举的那些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优秀党员事迹让我深有感触。通常我们说起最好的共产党员,头脑里马上会联想起在革命战争年代里冲锋陷阵、慷慨就义的英雄形象;马上联想起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吃苦耐劳、鞠躬尽瘁的模范典型,感觉到这些人物的形象总是那样的高大伟岸,甚至是不食人间烟火,让人感到可望不可及。我们以为唯有以此为榜样,身体力行,践行党的宗旨,方能达到这个标准,读了这本书,我深深的感受到,作为一名年轻的普通的税务工作者,我们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忠于职守,为民服务,做一颗螺丝钉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其实也就做到了自己心目中一名合格的,最好的党员。

书中列举的优秀党员都是普通人,有我们一样的喜怒哀乐,他们的优秀点滴使人萌发学习的动力。他们之所以做得更好,是因为他们在处理问题、面临决择时,自觉超越个人情感,将对人民群众的服务与奉献,落实到自己的日常工作中。如优秀党员沈浩逆中国古话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而行,在人民群众殷切呼唤他时,他不怕人往低处走,义无反顾地从省厅下到安徽小岗村担任村官,一干就是六年,工作中遇到小我大我的矛盾时,他也痛苦流泪,但最终选择了小我向大我让路,他的忘我工作使小岗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样有人性的党员,我们学习起来就觉得真实、自然。

书中讲到怎样学时,提出学得精彩,才能干得出彩。会读有字之书,更会读无字之书。其实。不是所有学习和研究都有价值,只有懂得了和实践的结合,明白了什么知识能为我所用,才会把握学习的诀窍和根本,知道过滤和选择学习,才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对于一个共产党员来说,我们尤其应该在各种各样的考验面前始终保持本色,努力做到不管东西南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做到十年如一日、一日顶三秋。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类会面临许多前人未曾遇到的新问题,新困难,新挑战。作为站在时代前列的共产党人,我们只有主动应对,积极学习,与时俱进,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也才能使中华民族焕发出勃勃生机,一个故步自封、抱残守缺的政党是没有前途的政党,一个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共产党员同样不可能为党和人民作出有益的贡献。所以,立足工作岗位找准适合自己的人生坐标,把个人的事业发展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在本职工作岗位上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只有这样,才是无愧于一个共产党员的称号。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作为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要在自己本职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工作,踏踏实实做人,才能无愧于办公桌前共产党员的名牌。今年7月,受领导信任我被分配到征收管理科工作,我所负责的工作主要是日常征管和绩效考核,这里是全局业务的中枢部门,也是全局日常税收业务良好运转的重要保障,能够在征管科工作,我深感自己肩上责任重大,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严格要求自己,要用实际行动肩负起领导和两位科长对我的信任,和耐心的包容与帮助。半年来,我对分管的工作逐渐熟悉,我所理解的绩效考核工作要一碗水端平,才能保证以后工作的顺利开展,因为考核的目的不是扣分,而是为了堵塞征管漏洞,规避执法风险,也为了我局在市局的绩效考核中能取得好成绩。对于日常的征管工作,更要细心,敬业,有责任心,这样才能起到征管的梳理和保障及关键环节的预警作用。

也许有时我们容易抱怨工作平凡、枯燥、太辛苦,没有挑战性,可是我们都忘记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一个对工作不爱、对专业不精的人,到哪里都不可能把工作做得最好。最好的党员要能将平凡的工作做到不平凡,对琐碎枯燥的工作不厌倦,牢记如当时的誓词,才能无愧于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读《做最好的党员》一书有感精选二

读过《做最好的党员》一书,沈浩、王顺友、郭明义这些名字让我久久难以平静,在这个浮躁的时代,金钱的多少、职位的高低成为许多人衡量成功的一把标尺,要做到像他们一样完全不计个人得失,全心全意为他人服务需要一份怎样的情怀、一种怎样的信仰啊!掩卷沉思,我以为一个人对自己有怎样的要求,就会选择怎样一种生活,就会成为怎样的一个人

沈浩,两任村官,六载离家,直至倒下在小岗村,带领村民办工业、兴商贸、科学种田,以市场经济的头脑发展种植、养殖和高效农业,发展农家乐生态旅游,让小岗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6年,小岗村跻身2005年度全国十大名村,2007年初,小岗村被授予安徽省乡村旅游示范点称号;王顺友,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一个人,一匹马,一段世界邮政史上的传奇,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里,用二十年的跋涉飞雪传薪。20年平凡的工作中,他表现出坚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折射出强烈的敬业精神;郭明义,他总看别人,还需要什么;他总问自己,还能多做些什么。20年来,累计献工15000小时、献血6万毫升、捐款12万元,资助180多名特困生,而自己家却一贫如洗。他舍出的每一枚硬币,每一滴血都滚烫火热。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或多或少都对自己有所要求:生活的要求、金钱的要求、情感的要求只要这些要求不危害社会、不损害他人,都值得他人尊重。沈浩、王顺友、郭明义他们也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虽然他们是一名党员,但他们没有三头六臂,也不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之所以能做到全心全意、执着坚守,能成为令无数国人感动的人,就在于他们是对自己有要求并将其做到极致的人。在思想上他们要求不只为人民服务,还要全心全意;在行动上他们要求要么不干,要干就要干到最好;在口头上他们要求讲实话,不讲空话;在学习上他们要求会读有字之书,更会读无字之书。他们对自己的这些要求,完全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自愿,并且以始终如一的坚持实践着对自我的要求,所以他们的行为才显得那样难能可贵。古人所说的慎独就是当你独处的时候,当你在完全没有人约束、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仍能以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这只有像他们一样内心对自己有要求的人才能做到。

在一个心理学家的文章中读到这样一段话:平常人的幸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边界,二是平衡,边界就是我只承担属于我的部分,你只承担属于你的部分;平衡就是我的付出和我的回报相平衡。这种价值取向我想应该代表了当下绝大部分人的要求,也确实无可厚非。然而,在这个越来越人情浇漓、越来越物质崇拜的年代,总是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坚持,他们默默,他们是那样渺小而又伟大。他们像繁星,他们像尘土,他们在平凡的岗位,带给我们感人至深的心灵冲击。他们是茫茫人海中的小小一员,他们是万千大众中的普通一兵,但是,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坚持、责任和爱,让我们感受精神的力量,让我们汲取心灵的营养,让我们相信生活的爱与美好。

读《做最好的党员》一书有感精选三

通过学习《做最好的党员》一书,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做最好的党员,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

斯大林曾说过:要建设,就必须有知识,必须掌握科学。而要有知识,就必须学习,顽强地、耐心地学习。向所有人学习,不论向敌人或朋友都要学习,特别是向敌人学习。通过对《做最好的党员》一书的学习,使我深刻的认识到要做最好的党员,学和干是密不可分的,尤其在知识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新时代,学习比任何时候都重要,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与时俱进,不被时代淘汰,作为一名党员,不仅要向书本学习,而且要向周围的同事学习,在工作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要通过学习改变自己,影响带动周围的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一定要活到老、学到老。

二、做最好的党员,要立足本职、开拓创新

内蒙古一家著名集团的围墙上写着这样一句标语成功就是将平凡的事做到不平凡。在最好的党员眼里,工作没有贵贱之分,他们能将平凡的事做到不平凡,能在人人厌倦的地方不厌倦,而且能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为了进一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想:一是要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制度办事,在执行过程中既要讲原则,又要注意工作方式方法,遇到问题,要耐心细致认真解决。二是要深入探讨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创造性的开展工作,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性。三是要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为领导多出主意,多为中心工作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意见。

三、做最好的党员,要提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同志对全党的要求。优秀的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作为一名普通党员、作为一名组工干部,我们就应该想职工所想、急职工所急,只要职工有困难找到自己,就应想方设法去关心与帮助他们,自己的工作要以群众满意作为评判标准。在这一方面,自己还需要努力去做的更好,要提高自己解难事的能力与本领。

总之自己读完全书后获益匪浅,我感觉自己在不断地进步。书中例举的优秀党员一个个都贴近我们的实际工作,仿佛在身边循循善诱;书中讲述的直白浅显的道理指导我们今后该如何去做,在阅读过程中,使我对如何在新时期内做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有了全新的认识和了解。今后我将以实事求是、求真务实、讲究方式方法、善于学习、干一行爱一行来严格要求自己。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不断进步,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党员干部《长征》读后感


党员干部《长征》读后感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主席的诗句,高度概括出红军在长征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党中央多次强调“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多次提到要发扬革命精神、实践精神、创造精神、献身精神,同时对“伟大长征精神”作出了全新的诠释和解读。

长征精神就是把中华民族和人民大众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胜的精神。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红军长征得以胜利的政治灵魂。党和红军将士始终把中华民族和人民大众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这就是他们几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的力量源泉。

长征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我们党领导的红军能够一路走下来,就是因为他们要救中国于危难之时,救民众于水火之中。正因为他们有了高于天的革命理想,在长征路上,他们没有向极度的困难低头,没有向恶劣的环境屈服。他们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硬是在艰苦卓绝的长征中,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抢夺娄山关,激战嘉陵江、冲破乌江天险,击退了百万穷凶极恶的追兵阻敌,征服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越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千难万险,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胜利完成了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

长征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当时红军和国民党军的力量悬殊很大,如果死打硬拼,我们党和红军就有覆没的危险。可是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指挥部队不顾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加上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的领导,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革命根据地丧失。毛主席坚决反对不切实际的盲动做法,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缜密分析敌我双方的情况,从此使红军步入了正确的前进道路。

长征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长征途中,广大的红军将士顾全大局,严守纪律,始终保持着紧密团结良好作风。红四方面军的主要领导张国焘,在长征途中闹独立,企图分裂红军。但是多数领导人如朱德、陈昌浩、徐向前等,顾全大局,紧紧地站在党中央一边,对张国焘作了一系列的说服工作,最终使红四方面军继续北上,与各路红军胜利会师。

长征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是人民的子弟兵,他们始终根植于人民群众,联系群众、宣传群众、武装群众、团结群众、依靠群众,以自己的模范行动,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正如毛主席所讲,长征是宣言书,是宣传队,是播种机,使人民群众真正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利益的党,红军是人民的军队。中国共产党指引的道路,是人民群众翻身求解放的正确道路。

我们纪念长征,就是要继承和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走好新的长征路,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在我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上,省委车俊书记提出,要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统筹推进富强浙江、法治浙江、文化浙江、平安浙江、美丽浙江、清廉浙江建设,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和党的建设再上新台阶,高水平谱写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浙江篇章。

市委书记史济锡对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特别是“培育新引擎,建设大花园”作出了部署。丽水要实施“五大行动”:精准全力实施“生态保护行动”,打好最美生态牌;精准全力实施“绿色发展行动”,打好绿色发展牌;精准全力实施“美丽丽水行动”,打好全域统筹牌;精准全力实施“改革创新行动”,打好改革创新牌;精准全力实施 “民生改善行动”,打好富民惠民牌。

作为一名党员和一名环保工作人员,今后我要把党的精神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积极投身“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发扬长征精神,传承党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不断激励提高自己,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扎实做好环保工作。

发扬长征精神要有担当。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要把履职尽责作为基本要求,做到日常工作能尽责、难题面前敢负责、出现过失敢担责。面对改革发展深层次矛盾问题要迎难而上;面对急难险重任务要豁得出去;面对各种歪风邪气要敢于较真。

发扬长征精神要有钉子的“挤劲”。“操千曲然后晓声,观千剑然后识器”,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发扬钉子的“挤劲”,从日常工作生活中挤出时间,把学习当成一种态度、一种精神追求,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锤炼党性、改进作风、树立形象。要在“真学、真懂、真用”上下功夫,要使自己成为业务工作的“政策通”和工作的“多面手”。

发扬长征精神要知足长乐。追求什么要把握好“度”,在名利待遇上,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精神不懈怠、学习不满足、工作不退后;要会“比较”,正确认识自我和他人,使平庸变为优秀,使自卑变为自强,使消沉变为进取,使自满变为谦逊;要会放弃,从容面对人生,排除杂念,平衡心态,从而取得更多更好的事业和生活上的收获。

作者:郑佳

读《于丹心得》一书有感


在这段时间,我有幸读到了由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于丹老师写的《于丹<论语>心得》一书。

《论语》,是一本由我国古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一起着作的文学巨着。素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可见其对当时的社会和人类以及当今的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文学价值之高,实用性之强,影响之久远,无可比拟。《论语》的原文是古文,本来我们小学生是不容易看懂的,而现在,于丹老师把它用白话文的形式进行了寓意解释,使我们对《论语》里面蕴藏的深奥的哲理有了通俗的理解。于丹老师的《于丹论语心得》一书,开卷第一页便是一句于丹心语:道不远人,让我们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成长。她把半部《论语》治天下转意为半部《论语》修自身,给我们娓娓讲述了《论语》里面包含的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

比如在天地人之道中,让我懂得了我们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要尽自己能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所谓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关爱别人,就是仁慈,了解别人,就是智慧的道理;在君子之道中让我懂得了:一个人的内心如果没有了忧、惑、惧,自然就减少了对外界的抱怨和职责,也就增强了把握幸福的能力;在处世之道中让我懂得了:言寡尤,行寡悔这六个字的含义,让我知道了一个人在说话时要少一些指责和抱怨,行为中少一些让自己后悔的经验,那么我们做人做事就离成功不远了。里面于丹老师举例了一个坏脾气的小男孩犯了错误往篱笆上钉钉子的事例,用不犯错误一天拔掉一个钉子的方法改掉了坏脾气。然而钉子留在上面的洞洞好象我们向亲人、朋友心里打了一个洞一样,不容易消除,她告诉了我们这个六字做人道理:做人做事一定要多想后果;在交友之道中,让我懂得了人要谨慎交友。不能交《论语》中的三种损友:谄媚拍马的朋友,两面派的朋友,夸夸其谈的朋友,这样的朋友只会让我们迷失,甚至带来惨重的代价;在人生之道中,让我懂得了:当所有好的规矩都已经成为你生命里的习惯时,你就能够做到从心所欲,这是我们每个人所要追求的最高境界。

《于丹<论语>心得》一书,让我有一种被清洗心灵的感觉,也改变了我在学习生活中的许多习惯:读书的习惯、与老师同学相处的习惯、言行的习惯。使我怀抱理想,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乐于助人,说话做事三思而后行,不做不说伤害他人的事和话。读了此书,我的心态平和了许多,我还推荐给妈妈一起和我读,《于丹<论语>心得》一书,使我和我的家人都受益匪浅。感谢于丹老师!让我们多读好书!

党员干部要讲规矩读后感


党员干部要讲规矩读后感

自古以来,规矩,就是一种约束、一种准则,就是一种标准、一种尺度,更是一种责任、一种境界。
当今,规矩可谓越来越多,守规矩的人好像越来越少。这是应该引起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这也是执政党应该引起高度警觉的社会现象。我们不缺少规矩,而是缺乏对不守规矩行为的惩戒。我们不缺乏对不守规矩现象的认识,而是缺乏一种良性的保障机制。往往是不守规矩的人得好处,守规矩的人吃亏。长此以往,规矩就显得可有可无,形同虚设。长此以往,公信力将丧失殆尽。所幸,在恩施面临前所未有大发展机遇的关键时刻,市委高屋建瓴,洞察民意,已经有了这样的关注和警觉,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和广泛的认同。这是恩施跨越式发展可靠的制度保障和人文基础。结合本职工作,谈谈党员干部尤其是政法综治干部,如何讲规矩,保稳定?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这本来就是规矩之要义。讲规矩,要有大局意识。要把维护好当前的社会稳定当作第一责任,作为促进跨越发展的根本前提和保障。没有稳定的社会局面,就没有心思和精力抓发展,机遇再好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它流逝。维护稳定人人有责,属地有属地的责任,行业有行业的责任,部门有部门的责任。只有齐抓共管,九牛爬坡,这付重担才能扛得下担得起。这种第一责任,不能仅仅停留在意识层面,更要体现到确保稳定的各项措施中去。要勤于了解民情,乐于倾听民意。要敢于直面问题,善于化解矛盾。这是维护稳定的基本要求。讲规矩,要有服务意识。党员干部的根本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要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办,要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基本标准。不仅要态度好,还要效率高;不仅要有服务意识,还要有服好务的能力和素质;不仅要把服务当做一种责任表达,还要把服务当做对人民群众的真情关爱。用满意的服务,换取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构建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这才是维护稳定的根本所在。讲规矩,就要率先垂范。一是要公道正派,不徇私枉法。始终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始终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用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案子和矛盾,以敬业奉献的精神追求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二是要廉洁自律,树立良好的形象。政法机关,执法者的形象严重关乎党和政府的形象,执法者的守法意识和守法自觉是对国家法律法规权威最强有力的捍卫。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好社会治安秩序,确保整个社会面可控。三是要结合工作,结合实际,积极深入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当前,社会稳定的压力,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法制意识的低下,有法不信法,有法不守法,信访不信法,不讲诚信,不讲道德等等。依法治国的有效推进,有赖于全民法制意识的普遍提高,这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治本之策。

读《目送》一书有感


读《目送》一书有感

何飞扬

很久以前就读过《目送》,那时唯一吸引我的就是作者,第一次看到龙应台这个名字,我以为是一个男作家,完全没有女性特点,其中“龙”这个姓使名字更偏向男性化。当看完《孩子你慢慢来》时,颠覆我对这个名字所代表的作家的推测,这细腻的文笔所书写的情感,证明男性化的名字并不能代表她不是一个温柔的母亲,龙应台所在孩子面前展现的爱和智慧,曾使我一直幻想当我有了孩子一定像她一样做孩子亲密无间的朋友。

因为对龙应台的喜爱,买下了《目送》这本书,第一次翻开时正值大一的寒假,第一篇散文中的一段话深深触动了离家许久的我,“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眼泪慢慢地流了下来,心底莫名的情绪被触动,不知是因为想念还是这段话对亲情说得透彻。上了大学后流传着一句话,作为外地学子你会发现考了十几年的试就是为了离开家,初看我觉得有些诙谐,细想来却越发觉得伤感,我来上学时妈妈就是在车站目送我的背影离开。我有些讨厌这样犀利的龙应台,她将她认为的父女母子关系这样赤裸裸的写了出来,我抗拒这样的解释,却无法辩驳,心里不得不承认她是对的。这也让我意识到这本书的作者不再有温柔母亲的形象,她是一个作者,一个有思想的作者,一个理性的作者,一个手诛笔伐的作者。

越读这本书就觉得龙应台真的是很适合她的名字,叙事绘景时也许还有女子的柔情,每一篇文章中的柔情总被那么一段话戳破而让心颤动,心在流血却没有办法与之抗争。《为谁》中安德烈嫌弃妈妈煮的泡面,带着妈妈去买菜,教妈妈做菜。正在为安德烈如此孝顺感动时,文章最后安德烈反驳妈妈的话“我不是要你做给我吃。你还不明白吗?我是要你学会以后做给你自己吃”让刚刚的感动一下沉入谷底。文章最后我总希望龙应台回复儿子点什么,翻来翻去之后确定真正的结束了,作为一个母亲又能说什么呢,抱怨孩子即将把自己抛弃,让自己安顿好自己,可是孩子总是要长大的,会离开妈妈的身边,有自己的生活,所以现在年轻人总是说你要好好照顾自己,不要生病就是帮我们了,而父母对孩子的爱努力避免自己成为孩子的拖累。

我每每读完一个故事,总是沉迷其中思考一番。生来二十多年,经历的只有生和在老去的路上,忽然觉得自己是很幸运的了。平时人们很避讳说到病和死,特别是父母姊妹身边最最亲密的人,逃避着逃避着,成了坚信身边的人不会离自己而去。龙应台用一生的经历诉说着在你渐渐老去的过程中,身边终将有人离你而去,你只能无可奈何接受整个过程。

《俱乐部》中“爱生”俱乐部的成员详细地把所有不愿意再活下去的状况一一列举,然后会员们互相执行。残忍的俱乐部,何尝不是对将逝之人的尊重。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风烛残年的老人,一次次被病痛折磨到死亡的边缘,一次次医生在家人的要求下费尽全力的将他救回,割开气管装上呼吸机,张不开嘴挂上吊瓶,大小便失禁渐渐身上有了味道,还每天被病痛折磨着,每一次呼吸都带着痛。我们都会说这些子女是孝顺的,比那些抛弃父母的人好太多太多,可是这孝顺折磨着老人,让他们努力留下老人的又何尝不是他们对病和死的不接受。经历过一生的老人而言,多几天几个月也许显得并没有什么不同,质量远远要比长度要重要,用医疗措施减少痛苦,带着生命的美好走向终点,不是比躺在病床上苟延残喘着走向终点好的多。亲人间的爱,让人们对生命心生留恋,也是亲人的爱抛弃将逝之人的尊严只为了呼吸机上的跳动。当病床上的人失去了人的一切行为能力,靠着机器活着,直到在一次次的手术后再也看不出人样,死也就没有了尊严。

这本书的作者是理性的,没经历过生死的我也是理性的,不知道在死亡面前感性的我是什么样子,会做出什么抉择。但现在我看的最懂得是珍惜眼前人,没有什么失去后的后悔更让人痛苦。

读《雷锋》一书有感


我是个爱看书的好孩子,我家里有许许多多的课外书,有《王子与贫儿》、《藏宝图》、《八十天环球旅行》等等各种书籍,其中我最喜欢看《雷锋》这本书。

《雷锋》这本书里把雷锋所做的好事都记录了下来。他是一位乐于助人、关心别人、无私奉献、爱学习的好战士。雷锋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小小年纪就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解放后,雷锋成长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在日常生活中,雷锋处处关心别人,对待同志就像对待亲兄弟一样。有一次,雷锋发现战友小周愁眉苦脸,就关心询问他:家里出了什事?小周说没什么!雷锋无意中得知原来是小周的父亲生病了。雷锋想:战友的困难,也就是自己的困难,他便把地址抄下来,把自己平时节省下来的钱寄到小周的家里。雷锋关心同志真是随时随地都表现出来。

我读《雷锋》这本书后,发现我们班上也有许多小雷锋。我也是其中一个。每天早上到校后,我把作业交给老师后,就立刻去打扫班级卫生。我的学习成绩在班上是优秀的。有一次,我看见邵颖同学在做数学题时,遇到了一道难题,她左思右想,可还是想不出来。这时,我走到邵颖同学身边,问:有没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我有一道数学题不会做,你能帮我讲解讲解吗?邵颖同学说。我说:当然可以。我就耐心、细致地给她一步一步地讲解题意。过了一会儿,邵颖同学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高兴地对我说:我懂了,我懂了。谢谢你!这是我应该做的,不用谢。我说。我身为班长,应处处为班上的活动着想,可是没有班费呀,怎么办呢?我想了个好主意,利用卖废品的钱作为班费。于是,我利用周末休息日和妈妈一起去实验室,将实验室的旧报纸、废纸盒清理出来,卖了十几元钱,我打算把它作为班费。正在这时,妈妈为我们班上的同学们在运动会上照了一张生动而有趣的合影,我看着这张精彩的照片,心里就想:如果每个同学都有这样一张精彩的照片,那该有多好啊!他们肯定会开心。于是我把那十几元钱那出来为班上每位同学洗了一张照片。当同学们拿到照片时,个个都开心的笑了,并对我说:谢谢你,华羽中。当我听到同学们的感谢,我从内心感到高兴,因为我为同学们办了一件好事。有一天,我在家门口看见大学生哥哥、姐姐正在组织为贫困地区送温暖献爱心的活动。我想起了雷锋叔叔把自己平时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200元钱寄给了灾区的人民。我要向雷锋叔叔学习。于是就立刻回家和妈妈一起把我穿小的,但还是完好无损的衣服清理出来,放入几个大袋子中。我便和妈妈一起提着袋子来到爱心站将衣物送到大哥哥、大姐姐的手中,他们对我说:谢谢你对贫困地区小朋友的帮助,我们代表他们向你表示感谢!并让我在记录本上签名,当我写下自己的名字时,我内心有一种自豪感,因为我能为贫困地区的小朋友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

读《女巫》一书有感


今年暑假,我读一本叫《女巫》的书。

它讲述的是一个小男孩,从小失去父母跟着外祖母生活。并从外祖口中知道世界上真的有女巫,她们非常讨厌小孩,因为小孩身上发出的气味在她们的鼻子里闻出来是臭狗屎味。她们经常把一些小孩变成大人们讨厌的东西如:鼻涕和蚊子,让大人们把他们杀死,并知道了女巫的特征;她们喜欢抓头皮因为她们戴着假发和手上总戴着手套,还有预防女巫的方法。有一次他的外祖母生病了他带外祖母来海边修养,他在一个大房间里的屏风后面玩耍却知道了女巫的一个计划:把一种能使人变成老鼠的药水放进糖里卖给小孩,使全世界的小小孩变成老鼠。他知道了这个秘密却被女巫们发现变成了老鼠。他昌险把这种药偷走放在女巫们的食物中使女巫们都变成了老鼠并决定在他活着地时候把女巫们都变成老鼠。

本书告诉我们不管发生了多大的坏事都要冷静思考,想办法消灭那些环人,不要坐以待毙等坏人消灭自己。自己受害时不要安分地度过剩下的时间,应该利用剩下的时间与坏人顽强的斗争。

读曼古埃尔阅读史一书有感


读曼古埃尔阅读史一书有感

曼古埃尔是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作家、翻译家,其代表作有《天堂之门》等。《阅读史》一书,是他在考察西方国家文明演变历史的基础上写就的一本著作,对西方阅读的起源、对阅读的研究等做了充分的综述,是一本拓展视野的书。虽然我已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但在读了此书之后才发现,自己对阅读的认识还是很肤浅的。

“阅读是为了活着。”这是福楼拜在《致尚特皮小姐》中的一句话。当我们深入了解阅读的产生、阅读发展的历史之后,会对这句话有更加深刻的认识的。

一、一个伟大的发明

在人类历史的整个长河中,人类社会一直都在设法克服地理的阻隔、死亡的大限、遗忘的侵蚀。人类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史前文明的许多遗迹都留下了这些努力的痕迹,但看上去并不乐观。一直到了公元前4世纪,生活在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人,一个看上去小小的发明,却让人类千万年来不懈努力的事情变成了可能。

这个发明就是文字。

我们至今无法确切地知道当时的人们是出于种种商业的理由,来记载属于某个家庭或正在运往某地的牛只的数目,还是出于其他方面的需求。但就在公元前4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当地的居民发展了一种永远改变了人类沟通本质的艺术——文字,以及书写的艺术。

人们非常聪明,找到了一种记载这些文字的载体——泥板。将泥巴制成薄板,趁着潮湿的时候在上面进行书写,等到泥巴晾干了,文字也就保留下来了。我们将这样的泥巴薄板称之为刻写板。

刻写板的最初发明者可能已经了解到这些泥片的优势胜于头脑记忆,第一,可储存在刻写板上的资讯,其数量无穷尽;第二,刻写板不需要记忆持有人亲自在场来将记忆内容说出。这真是一次重大的技术革命,一下子突破了地理的阻隔,让人们不再担心遗忘,也不再担心有智慧的人死亡之后将其知识和智慧带走。

曼古埃尔说:“单凭注视这些刻写板,我们就可以从我们的时代的肇端将记忆延长,在那位思想家停止思考之后许久仍能保存其思想,并让我们自己参与一种创造活动;只要这些刻绘的意象为人所看见、辨识、阅读,这种创造活动就不会终止。”

文字和书写的发明,同时也带来了另外一系列的副产品:

——记载文字和书写文字的书籍诞生了。

——“作者”这个群体开始出现了。他们是讯息的制造者、符号的创造者。

——阅读这一活动同时产生了,并创造了“读者”。

——“学校”也随之诞生了。“作者”创造的符号和讯息需要一个“法术家”来破解它们,辨认出它们的意义,赋予它们声音。这就是学校教师的职责。而最初的学生,就是“抄写员”,在理解了这些符号的意义的前提下,将其在刻写板上抄写出来,让文字在更大的范围内传播。

二、书籍的演变历程

如上所述,书籍的史前史就是从苏美尔人开始的。那个时候的“书籍”,其实就是一块块的泥板。教师教学生学习的时候,先在泥板的一面写上字,让学生在另一面模仿着写。当然,当时人们的一些思想和作品,也是通过这样的泥板保存下来的。

刻写板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所占的空间比较大,需要很大的场地和空间来保存这些“书籍”,需要移动的时候更加不方便。人们又发明在莎草纸、羊皮纸上写字,将“书籍”做成卷轴的方式,需要的时候摊开来看,不需要的时候就卷起来,这一发明大大节省了书籍存放的空间。莎草纸的发明,也是书籍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以至于当时埃及的托勒密国王希望将莎草纸的制造方法列为国家机密,以利于自己的亚历山大图书馆。

一份公元前258年至257年的单据显示,财务部长阿波罗尼乌斯的办公室在33天收下了434卷的莎草纸。这显示了当时人们在经济领域,已经非常重视来往函件、票据等的使用和保存。对书写文字的熟悉无疑让亚历山大的公民习惯于阅读活动。

从公元4世纪到800年后纸出现于意大利时为止,羊皮纸一直是欧洲普收喜好的书籍材料。到了公元400年,古典的卷轴几乎被扬弃,大部分书籍都以集合页片于一个长方形的开本制成。折叠一次,变成对开的纸页;两次折叠,四开本;再一次折叠,八开纸。到了16世纪,折叠纸片的格式已变成正式。1527年法国弗朗索瓦一世颁布法令,规定了他的王国内的标准纸张尺寸,任何违反此规定者皆要身陷囹圄。

即使到了十五世纪,书仍然是以手抄的方式来传递和保存的。一本书常常只能由一个人来拥有。书本具有很重要的象征意义,单单拥有书本这一回事便有社会地位及拥有某种知识财富之意蕴。在他人的眼中,书本在场与否便等同于智性力量的具备与否。

十五世纪的中期,在德国发生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件,美因兹主教管辖的区域内有一位名叫古登堡的年轻雕刻师兼宝石切割师,1450年与1455年之间,成功设计出了活字印刷机以及一种油墨,并制作出了世界上第一本由铅字制成的书——《圣经》,每页42行。突然间,自从文字和书写发明以来第一次,迅速而大量地生产阅读材料成为可能。

这也是历史上第一遭,数百个读者可以拥有相同的一本书,而且不同地域的人们所读的是一样的书。这些书比手抄书——特别是经过特别装饰的手抄书——便宜,而且如果遗失或者损坏,可以再购买一本来替代,书籍的功能从知识财富的象征开始向基本的研究工具转化。

此后的书籍变化,已经越来越靠近我们今天所读的书籍的样貌了。

三、阅读的运作机制

阅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其复杂性比起思考本身绝对不逊色。

阅读活动从眼睛开始。西塞罗认为:“我们的感官最敏锐的部位是视觉。”他说,用眼睛看文章会比用耳朵听更能记住其内容。

但阅读绝不仅仅是视觉和认知的事情。阅读的过程至少需要两个阶段:“看到”文字,并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来“考量”它。从我们看到一个字母、一段文字开始,到我们理解其含义,这中间有视觉,更涉及到推论、判断、记忆、认知、知识、经验、练习等多种过程,而且这些过程都是在瞬间同步进行的。执行阅读动作的要素让阅读增添了惊人的复杂性,若要成功执行,则非有上百种不同技巧的配合不可。

我们用眼睛扫描书页的主要动作也不是一个连续、系统的过程。一个世纪以前,法国的眼科医生埃米尔·雅瓦尔就发现,我们的眼睛实际上是在书页上四处跳动。这种跳跃或称飞快跳阅,每秒发生3到4次,只有在运动之间的短暂停歇时刻,才是我们真正在“阅读”的时候。

可是,为什么我们感受不到这种跳阅,而是一种阅读的连续性呢?这是一个科学家迄今尚未能够解答的问题。

由此看来,阅读不是一种捕获文本的自动过程,而是一种令人眼花缭乱、迷宫般、平常,但又是具有个人色彩的重新构建过程。为了从书本上提取信息,我们首先必须用一种跳跃式的、不规则的方法来获得书本上提供的文字或者图像符号;接着,透过头脑中的一连串接续的神经细胞来重建符号的符码;然后,将文本与某种东西——情感、身体感知能力、直觉、知识、灵魂等浸染在一起,给出自己对文本的解释。

绝大多数的人在出生之后,其大脑左半球最后将变成大脑编纂和译解语言的主要部位。当然,那些左撇子的人正好相反。

四、阅读方式的变革

找一段恬静的时光,给自己泡上一杯茶,手捧一本书默默地阅读,让自己和作者进行思想的对话和交锋,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也是很多人最常见的阅读与方式。但文字诞生之初,阅读并非以这样的方式来进行。

从苏美尔人最初的刻写板开始,书写文字的目的就是用来大声念出,高声朗读是从文字发轫时就出现的规范。这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书籍创作和抄写的困难,拥有书籍的只是少数人,他们通过朗读的方式将文字传递给听众。二是作者创作的这些文字符号隐含有一种特殊的声音,这种声音仿佛就是他们的灵魂。他们要亲身朗读给听众,才能将其作品的韵味表达出来。

在当时,作者朗读自己的作品也是一种时髦的社交仪式,还有一套为听众和作者而制定的规矩。听众要提供批判性的回应,作者再根据听众的反应来修改自己的文章。在10世纪以后,作者朗读不再盛行,但14-15世纪再次流行。在整个欧洲世界里,19世纪是作者朗读的黄金时代。

作者公开朗读,为的不只是将作品带给公众,而且也带回给作者自己。狄更斯的很多作品就是通过自己的朗读被大家所熟知的。他花费了很长时间去练习演讲风格和姿态,并将自己的作品编辑成“朗读书”,在页边做上记号,提醒自己朗读时要使用的语气和姿态,并将听众的现场效果记录下来,作为文章修改的依据。每次朗读结束,他都大汗淋漓。

从公元前4世纪一直到公元10世纪,西方人阅读的方式都是大声朗读。因此文字的创作者一直都假定其读者会“听到”而非单单“看到”其作品,就像他们在写作时也将文字大声念出一样。到了

默读这种阅读方式在西方文学中的第一次明确的记载,是在公元5世纪奥古斯丁在书中描写的安布罗斯读书的情景:“他的眼睛扫描这书写,而他的心则忙着找出意义,但他不发出声音,他的舌头静止不动。任何人都可以自由接近他,访客通常不须通报,所以,我们来拜访他时,常常发现他就这般默默地阅读着,因为他从来不出声朗读。”

或许是因为“默读”这种阅读方式在当时太另类,让奥古斯丁印象深刻,所以才留下了这段文字,让我们能够藉此想象1500年前安布罗斯默读的景象。默读让书本与读者之间建立起一种未有他人在场的沟通,并让读者单独得到“心灵的振作”。从公元10 世纪之后,默读的方式逐渐在西方普及。当然,因为书籍数量的限制,能够默读的只是社会上的一小部分人。

如何去阅读一本书,奥古斯丁也给出了具体的建议:既不利用书本当作思想的支柱,也不像相信贤人的权威般相信它,而是从它攫取一个观念、一句警语、一个意象,将它与保存于记忆中的反思扣连起来——如此便产生了一篇由读者作出的新文本。我们今天很多人的阅读,采用的不正是这样的方法吗?

如果不注意保护,长时间的阅读会造成对人眼睛的伤害。统计表明,人类有1/6的近视比率,在读书人之间,这项比率又高出许多,接近24%。亚里士多德、路德、叔本华、歌德、席勒、济慈、丁尼生、亚历山大·蒲柏、吉卜林、叶芝、乌纳穆诺、泰戈尔、詹姆斯·乔伊斯……,他们的视力都不佳。

所以很多阅读者都非常感谢眼镜的发明。笛卡尔曾这样称赞这一发明:“我们的生命所有的运作皆依赖感官,而视觉是其中最包罗广泛也是最高贵的,因此,能扩大其能力的发明,无疑是最有帮助的。”我在阅读的时候,也离不开眼镜的帮助。

五、阅读是为了活着

土耳其小说家欧汉·帕姆克在《白色城堡》里有这样一段话:“人生犹如单趟车旅,一旦结束,你就不能重新再来一次了。但是假如你有一卷在握,不管那本书是多么复杂和艰涩,假如你愿意的话,当你读完它时,你可以回到开头处,再读一遍,如此一来就可以对艰涩之处有进一步了解,也会对生命有进一步的领悟。”

养成了阅读的习惯,我们的人生之旅自然会更加充实和丰富。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阅读·思考·进步——党员干部读书心得”征文——读《办事的艺术》一书有感”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如何阅读一书的读后感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