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红色家书读后感1500字 > 地图 > 红色家书读后感1500字,2024红色家书读后感1500字范文大全
红色家书读后感1500字相关栏目
红色家书读后感1500字热门栏目
红色家书读后感1500字推荐
红色家书读后感1500字

(共 2718 篇)

  • 1、 红色家书读后感1000字四篇(读后感范文)
    红色家书读后感大全1000字1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代诗人杜甫曾经在诗里这样写道,的确,身处乱世,战争带来的苦难让家书显得尤为可贵,而其中带来的情感慰藉也是无以言说的。可是读了《红色家书》这本书后,我对“家书”一词有了新的见解。

    更多读后感请关注读后感大全网。https://m.dhb100.com/

    在我眼中,《红色家书》不该称之为家书。书中整理的书信多是烈士留给家人的最后一封信,称之为“遗书”较为合理。通读全书,尽管有家长里短的琐事,但更多的是从大处着手,倾诉志向抱负,表明家国使命。简单的言语间,掩饰不住的温情缱绻、家国大义,真可谓字字千钧!

    读完此书,感慨之余,更多的是敬佩。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才能够穿越历史的激流,予人以启迪?是什么样的怀想,能够撕扯开生死的隔阂,予人以温煦?又是什么样的理想抱负,能够拨开雾霭照亮前方,予人以指引?是报效国家的忠诚,是保家卫国的大气,是对自由的渴望!在国家危难之际,有的人愿意散尽家财,有的人愿意以身报国,有的人愿意舍小家而为大家!

    一封封红色家书,是民族的精神“脊梁”。薄薄的纸页满载革命先烈坚定而厚重的革命志向与抱负,字里行间回荡着为祖国、人民赴汤蹈火的不渝誓言。共产党人薪火相传的这股精神之“魂”,顽强坚毅。穿越历史的阻隔,字字真言力透纸背,浮现那段段血泪交织却不得不诉的情义。除去共产党员的身份,他们也只是一个个平凡的普通人,同样有牵肠挂肚的亲人朋友,也难逃人间“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这七苦。但他们又与常人不同,战士们甘愿以小家之瓦让位于大家之社稷,舍小爱之情以成全大爱之忠义。这般铁骨柔情在家书中展示的淋漓尽致,孩童面对母亲容易哭泣,妻子面对丈夫多有嗔叹,此乃人之常情。

    直至今日,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无数人争相开始所谓的精神享受,但在《红色家书》里最让人难忘的一封家书,当属陈毅安写给妻子的那一封:“如果哪天我不在人世了,我就会托人给你寄一封不写任何字的信去,你见了这封信,就不要再等我了。”短短的一句话,道出了他面对敌人视死如归、慷慨赴义的从容,更道出了他对家人的愧疚与无奈。一封无字书,一生不了情。战士对志向的追求如流水,纵使遇到千般阻拦,万般磨难,依然不舍昼夜的向前奔腾,誓要冲垮一切艰难险阻。毋庸置喙,家书的字里行间无不显露出那些为国捐躯的先烈们“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青天”的精神和对革命事业绝

  • 2、 红色书籍读后感1500字

    红色书籍读后感1500字(一)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我在假期中已经看了好几遍了,它是我最喜欢的课外读物之一,其中有关人生意义的段落,我还能把它给背诵出来呢!

    人应该怎样地活着才有意义呢?保尔柯察金用行动回答了这一问题。保尔他残废后,毫不灰心,还要顽强的学习,努力工作,并且开始了文学创造。后来双目失明了,这对于已经瘫痪的人来说,要是一场多么沉重的打击呀!可是他却毅然拿起笔来,摸索着,坚持写作,每写一个字,他都需要付出极其艰苦的劳动。经过顽强的努力,他终于成功的写出了小说《在暴风雨里诞生》的前几章。读着,读着,我也禁不住热泪盈眶,心潮澎湃。保尔柯察金那坚毅的脸庞,仿佛就在我的眼前。保尔这样一个普通的战士,竟有比钢铁还要坚强的意志,这是什么力量在鼓舞着他呢?我读完这本书,在书中我终于明白了,这是那最伟大,最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在召呼着他创造奇迹,这就是他顽强地与疾病作斗争的动力。

    保尔柯察金,可敬可佩的共产主义战士,您为我们树立身残志不残的伟大榜样,我原来也有一个同学也是残疾人,他的名字叫吴伟:从他生下那一天起就得了先天性心脏病。十几年来,病魔缠着他,使他不能像同学们那样活泼在操场上,球台前,参加集体活动也就更不用提啦。因为他稍微活动一下,就脸色苍白,嘴唇发紫,上学校读书全靠他爸爸用自行车来回接送。在学校里,他将吴伟从一楼背到四楼,放学后再由四楼背到一楼,中饭由同学们送到教室吃。自从,吴伟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他也就这样坚强的站了起来。

    对于我来说,我是一个完完整整的人,我的智力不差,能够学好自己的社会主义文化课,我长大后,我一定比吴伟强。虽然,我不能背起钢枪保卫祖国,也不能战斗在烈火熊熊的战场上,但我可以把我所学的知识,贡献给人民,为了祖国的建设做出一份力量,有了奋斗的目标,有了学习的榜样,我的梦想一定会实现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可真好啊!我还要不断的学习,从这本书中吸取更多更大的精神力量。

    红色书籍读后感1500字(二)

    第一次读《红岩》,是在小学六年级。那是文革后期,许多书籍还被禁锢着。应用本人放学后兼职学校小小图书管理员的便利,我从角落里找到了这本尘封的《红岩》,带回家中如饥似渴地阅读。

    记得翻开书的扉页,有一行用鲜血染红我们的旗帜的文字,曾让生于英雄辈出年代的我热血沸腾,遗憾本人生不逢时,要不一定象江姐普通贪生怕死投身反动,为完成共产主义理

  • 3、 红色家书读后感2000字

    近段时间以来,一直都在用心读《红色家书》一书,书中一封封家书饱含深情、感人至深、惊天动地,充分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大公无私的家国情怀,对激发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继承发扬艰苦奋斗、无私无畏的精神,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读的过程中,我也在深深地思考《红色家书》中所蕴含的更深层次的含义,《红色家书》其实就是老一辈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一个缩影、一部简史,深刻揭示了中国革命能够取得胜利的根源所在。

    69年前,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美国《纽约星报》邀请了几位代表各种政见的美国远东问题专家举行座谈会。他们讨论的问题只有一个: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会取得胜利?《西行漫记》作者埃德加斯诺从平均地权的政策出发,阐述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赢得民心的。哈佛大学历史系教授、原美国新闻处处长约翰费尔班克认为组织起广大贫困农民进行斗争是中国共产党胜利的根源,而蒋介石的前政治顾问,美国新闻处太平洋行动组副组长欧文拉铁摩尔则认为,是国民党的腐败无能导致他们输掉了这场战争。他们从各种角度讨论了很多,但遗憾的是并没有得出统一而贴近现实的答案。

    然而69年过去了,中国共产党带领着广大中国人民不断迎接挑战,不断赢得胜利,把一切不可能变成可能。这不由得让国际社会再次发问,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会取得胜利?

    国际社会所苦苦求索的答案,其实,就记载在这本《红色家书》中。

    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源自于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孔子说过自古民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信仰是一个人,一个政党,乃至一个民族的根本,失去信仰,人就会失去灵魂,政党就会失去活力,民族就会面临消亡。在战争时期,信仰尤为重要,夏明翰烈士在家书中写道儿女不见妈妈两鬓白,但相信你会看到我们举过的红旗飘扬在祖国的蓝天。我一生无憾,认定了共产主义这个为人类翻身解放造幸福的真理,就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甘愿抛头颅、洒热血!这红色家书薄薄二张,寥寥数语,却字字千钧,如有雷霆写就,划破了黑暗的夜空,照亮了新中国的未来。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如夏明翰烈士这般用鲜血浇灌信仰之花的共产党人何止千万,正是他们坚定厚重如山岳一般的共产主义信仰,才让今天的新中国繁花遍地,锦绣河山一片安宁。

    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源自于共产党员的一身正气。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政党,是劳苦大众的代言人。立党初衷,就是解放劳苦大众,造福全中国。每一位

  • 4、 《红色家书》读后感心得体会3篇

    《红色家书》读后感心得体会3篇

    丰城公路分局 刘新权

    《红色家书》读后感

    近日,省委书记、省长刘奇同志向全省党员干部推荐《红色家书——革命烈士书信选编》一书,这是省委书记、省长刘奇同志的"初心情怀",更展现了一种"使命"的担当。

    捧读《红色家》,我感慨万千,体会颇深,都说"家书抵万金",从一封封语言质朴、热情洋溢的家书中,我们看到了革命者最讲亲情,最懂真爱,即使他们天各一方,生死攸关,仍惦念着白发双亲,牵挂着妻子儿女。这些红色书信充分展现了革命先烈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对党绝对忠诚的赤子之心,展现了革命先烈舍生取义的崇高气节和报国为民的炽热情怀,让人震撼,洗礼精神。

    感悟《红色家书》,无数共产党人在烽火连天的革命峥嵘岁月,抛头颅、洒热血,以赤子之心、爱国之情,始终坚信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通过诵读红色家书,我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的坚定信仰、时代担当、无私奉献,更从中汲取到信仰的力量。

    回望《红色家书》,我们可以触摸到革命先烈们无私报国的爱国情怀以及天下为己任的初心使命,我们从中获得的不仅是震撼、铭记,更有奋进前行的力量。作为一名基层党员领导干部,站在新时代,我更要从《红色家书》中读懂革命先烈的愿望与期盼,务实担当,带领分局广大党员干部职工走好新时期长征路。

    上高公路分局 余上求

    诵读学习《红色家书》心得体会

    近来,本人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诵读学习了《红色家书》,重温了中国革命先烈的光辉历史,感到深深的震撼,倍感今日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汲取了奋发前行的力量,对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充满信心。

    对党忠诚是共产党员的基本政治要求,是最根本、最重要的政治品格。品读红色家书,那一段段荡气回肠的革命历史,无不诠释着老一辈共产党人对党的绝对忠诚。李大钊被捕后,敌人用尽了酷刑,他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没有说一句有损党的荣誉、有损革命利益的"供词",连当时敌人的报纸都不得不承认"李无确供";方志敏在被囚禁的6个月中,写出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等16篇约14万字的狱中文稿,甚至感染了狱中看守人员,他们自愿帮助方志敏将文稿传出,使得这些宝贵精神财富得以留存至今。我们品读红色家书、缅怀革命先辈,就是要坚定对党的忠诚,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勇挑重担,永远热爱党,永远跟党走。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党的一大共有13位代表,最后走上天安门城楼、见证新中国成立的,只

  • 5、 《红色家书》读后感:家国天下是豪情更是担当

    家国天下是豪情更是担当

    ——《红色家书》读后感

    家书,是家人间信息交流的一种工具,是写信人对家人真实情感的流露,承载着写信人的所思所感,包含着对家人的思念和期许。更有时候,家书是一个时代集体意识的体现,正如今天我想谈到的这本《红色家书》。

    《红色家书》是革命烈士书信选编,共收录了三十余名共产党的忠诚卫士在特殊时期给家人留下的最后的书信。这是一本饱含着泪水和鲜血的书信,更是一本饱含着期待和激情的书信。烈士们怀揣着坚定的理想信念无所畏惧的走向了生命的终点,却又不忘将这种坚定的革命信念通过家书传递给家人,传递给仍然在斗争的广大战士。这里每一封家书,都是一份红色家风的传递,更是党风、作风的传承。对于新时期的我们,都是一份感动和榜样。

    红色家书诞生在中国最困难的那段时期,在血雨腥风的那个年代,先烈们用生命为我们做出了榜样。现在是和平年代,是否这种榜样就已经过时了呢?答案是必须否定的。在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如何传承红色家风,做到优作风、清党风,成为当今做好党的政治建设重要环节。而《红色家书》出炉,及时准确的为我们广大党员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支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01

    树立忠于国家、忠于群众、忠于职守的理想信念

    通读《红色家书》,整整一本书,每一篇文字都饱含老一辈革命先烈对党、对国、对人民的热爱与忠诚,这是气节,这是理想,这是深入骨髓的红色信仰。无论是方志敏的“我们是共产党员,为革命而死,毫无所怨”,毛泽建的“只要革命成功了、就是万死也无恨”,还是江诗咏的“加入共产党是为工农无产阶级谋利益”,李大钊的“达到建立一恢复民主自主、保护民众利益、发达国家产业之国家”,无不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这是一种家国情怀,是我们每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在新时期的建设中所不可或缺的品质。

    02

    打造从严治党、朗朗乾坤、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什么样的家庭就会有怎样的家风,同样,什么样的政党,就会有怎样的党风、政风。要树立良好的政风党风,建立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就要从微观着手,从每一个党员家庭的家风抓起。要从严治国、治党,首先就是要从严治家。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我们党作为执政党,面临的最大为威胁就是腐败。(w w w . f w s i r . c o m)事实上近些年查处的重案要案,几乎都与治家不严有关。党员干部的家风建设一直

  • 6、 镇党办副主任《红色家书》读后感

    镇党办副主任《红色家书》读后感

    在信息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习惯了视频聊天、语音聊天、文字即时对话,似乎不再能体会到那“烽火苦教乡信断”的无奈与思愁。然而,在诵读了一篇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红色家书》后,我方才品味出了家书于亲朋之重义,也从中汲取了精神力量。

    品读《红色家书》,感受到革命者的铁骨柔情。即便是在生死攸关之际,即便是身陷囹圄之境,他们仍惦念着白发双亲,牵挂着妻子儿女。那一封封血泪挥毫而就的家书里,是无数志士仁人告别亲朋,走向战场的身影。那一张张泛黄的信笺里,是革命者与亲朋间的脉脉温情,却承载着战火的记忆,也诉说着无尽的思念,更寄托着殷切的期盼。

    品读《红色家书》,感悟到革命者的人生信仰。他们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踏上征程,虽身后有他们割舍不下的小家,但为拯救百姓于水火,为振兴民族之强盛,为后代生活之美满,他们早已准备好牺牲自己的生命,用热血铸就新中国希望的明天。

    这一封封家书是老一辈革命家和革命先烈留给亲人的精神慰藉,也是给我们的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在这一封封家书里,看到的是“饮弹从容向天啸,永留浩气在人间”的忠贞不渝。在那个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是什么支撑着革命先辈们以身践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民族大义?是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是永怀着对党忠诚之心!作为扎根基层,工作在第一线的共产党员,必须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鲜明的政治态度,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始终保持高度一致。在基层党建工作中要认真落实“三会一课”、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定期组织党员参加每月9号的党员活动日,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我在这一封封家书里,看到的是“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的拼搏干劲。革命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如今的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这一切都是革命者以实实在在的壮举干出来的! 作为一名乡镇干部,干字当头,就得学会干事、能干成事。在推进宅改工作和新农村建设工作中,需要的是乡镇干部们对宅基地摸底清表的细心、为村民答疑解惑的耐心、解决问题不怕难的责任心。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如何才能做到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脱贫?这离不开一趟又一趟的上户摸底调查,一遍又一遍的资料归纳整理,一个又一个的结对帮扶干部尽心竭力。正如邓小平同志说过:“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面对乡镇工作的纷繁复杂,我们乡

  • 7、 诵读《红色家书》有感:红色的家书血染的信仰

    红色的家书 血染的信仰

    ——诵读《红色家书》有感

    社赓镇党委书记 舒亮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那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一封封触动心灵的家书,一段段刻骨铭心的事迹,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就像是每一位为国家、为理想英勇献身的先烈们革命的宣言,如今诵读起来,仍令我心潮澎湃,感动不已。

    诵读《红色家书》,读出了对党的一片忠诚。刘绍南"刀放头上不胆寒",毫无惧色地高唱着"铡刀下,不变节,要杀就杀,要砍就砍,要我说党,我决不说",慷慨赴死。李鸣珂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不为所动,把审讯室变成了对敌人的审判室,把法庭当作宣传党的政策的讲台,最后英勇就义。忠诚是共产党员的本色,是每个共产党人入党宣誓时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共产党员要对党绝对忠诚。他强调,"对党绝对忠诚要害在‘绝对’两个字,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今天我们诵读《红色家书》,就是要传承好革命先烈们的红色基因,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做到政治方向不偏、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

    诵读《红色家书》,读出了对事业的一身热诚。毛泽建就义前在遗书中写道:"人民总归要做主人,共产主义事业终究要胜利,只要革命成功了,就是万死也无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无声誓言。出身豪绅家庭的夏明翰,放弃舒适安逸的生活,毅然决然投奔革命事业,被捕后他说:"我一生无遗憾,认定了共产主义这个为人类翻身解放造幸福的真理,就刀山赶上,火海敢闯,甘愿抛头颅,洒热血。"并在牺牲前留下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就义诗,成为了一名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事业执着追求的生死写照。今天我们诵读《红色家书》,就是要传承好革命先烈们的红色基因,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勤于学、敏于思、笃于行,具体到社赓镇,就是要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力推进"四个社赓"建设,打造富裕社赓、生态社赓、文化社赓、幸福社赓。

    诵读《红色家书》,读出了对人民的一腔赤诚。刘愿庵的"此身纯为被压迫者牺牲,非有丝毫个人企图",江诗咏的"加入共产党是为工农无产阶级谋利益""不过为全世界大多劳苦无产阶级谋利益而牺牲,终身无恨",熊亨瀚的"余之死,实系为国家社会,为工农群众,含冤负屈而死",正是这些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用鲜血铸就了新中国的诞生之

  • 8、 党员学习《红色家书》读后感

    党员学习《红色家书》读后感

    读红色家书 强使命担当

    谢小萍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

    读完省委书记、省长刘奇推荐的《红色家书》已是心潮起伏、热泪盈眶。80多位革命烈士或在革命斗争间隙、或即将开赴杀敌前线、或在敌人牢狱中、或是英勇就义前夕,写给至亲:或父母长辈、或妻子恋人、或兄弟姐妹、或儿女晚辈的家书,字里行间,饱含着浓浓的家国情怀,洋溢着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对党和人民的赤子之心以及对未来中国的美好憧憬和深情向往。

    一、信仰的力量

    从《红色家书》里,我读懂了信仰的力量。

    古人云:家书抵万金。《红色家书》虽是80多位烈士的家信,代表的却是千千万万为中华民族站起来,为中国人民得解放而顽强斗争、英勇牺牲的烈士们共同的理想信念和执着追求的真实写照,是留给我们后来人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无价之宝。

    原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刘伯坚,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根据地坚持斗争,在与敌人作战中负伤被俘,后英勇就义。在狱中写给兄嫂的信是这样的:“弟准备牺牲,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钟志申烈士遗书写道:“当我入党之时,就抱定视死如归的意志。我认定,共产党一定会胜利,革命一定会成功。我牺牲生命,把一切贡献于革命,是为了寻找自由,为了全国人民求解放。”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的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同志,先后有六位亲人为国捐躯。一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道出了无数先烈英勇牺牲的豪迈气概。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共产主义是我们党的远大理想,没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理想,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正是有了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我们共产党人才拥有源源不断的力量源泉。

    二、亲情的含义

    从《红色家书》里,我读懂了亲情的含义。

    共产党员熊亨瀚曾被党组织派到国民党湖南省部从事统战工作,任省党部常委兼宣传部长,“马日事变”后,在湘、鄂、赣从事秘密工作,1928年11月7日在武汉被捕,27日解往长沙,次日被杀害。临终前给妻子的遗书中写道:“余将别汝与父母兄弟去矣。追思家庭间父子兄弟骨肉手足之情,暨与汝十五年结婚之好,宁不凄怆伤心也耶!所难甚者,高堂父母,年近六旬,膝下儿女,均只数岁,汝亦尚在青春,诸弟均少能力,家无恒产,养育艰难。余生未报父母养育之

  • 9、 《红色家书》读后感:坚定理想信念 重拾革命情怀

    坚定理想信念 重拾革命情怀

    —读《红色家书》有感

    刘刚

    轻轻翻开《红色家书》,再次以悲恸、追思、崇敬的心情,细细捧读这一封封满含真挚情感的家书,尤其是在抗日和解放战争那段残酷的岁月里,那一封封家书就是一段段真实的历史,记录了以写信人为视角的艰辛革命历程和残酷革命斗争。谁说革命同志没有情感,只是,在驱赶黑暗、追求光明的革命道路上,他们隐藏了最柔弱的那部分,在解放全中国这个坚定的理想面前,他们"无情无奈"地"舍弃"了小家,而《红色家书》告诉我们,这一帮可爱可敬的革命者,他们内心有着对亲人最无比的思念及愧疚。正如信中写道:"谁无父母,谁无儿女,谁无情人,我们正是为了救助全中国人民的父母和妻儿,所以牺牲了自己的一切。"仔细想想,相较于他们的磨难,我们经历的挫折算得了什么,相较于他们的付出,我们做出的贡献又算得了什么。

    五十余篇的家书,更像是对心灵的五十次洗礼,而最让我触动的,是陈觉写给妻子赵云霄和赵云霄写给女儿启明的遗书。已为丈夫和父亲的我,是多么能理解陈觉对妻儿的爱恋、不舍。当时赵云霄已有身孕,陈觉自知即日便要被处死,写下了给爱妻的最后一封家书。"以前我们都不相信有鬼,现在则惟愿有鬼。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并蒂莲,夫妻恩爱永,世世缔良缘".字里行间,透露的全是对妻子的切切之爱和恋恋不舍。两人在苏联求学从相识、相知到相爱,形影相随。然而,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党和国家需要他们回来进行反抗武装斗争。陈觉和赵云霄毅然决然回国,把革命理想摆在首位,甚至,"及去年返国后,你路过家门而不入,与我一路南下,共同工作",他们接受了去湖南醴陵(陈觉的家乡)的工作任务。直至被捕,他们都没有住在近在咫尺的家。是怎样的一种革命情怀,可以让自己抛却富裕生活而困苦,抛却家庭而不顾,我想,这就是崇高执着的共产主义信念,为了人民而忘却自我,为了国家而抛弃所有。

    再来拜读下云霄同志在昏黑的油灯下写给女儿的泣泪之作。作为一个柔弱的女子,刚当上母亲,没有别人的幸福和喜悦,却要与尚在襁褓的骨肉永别,这对于一个母亲来说是何等的残忍。"小宝宝你是个不幸者,生来不知生父是什么样,更不知生母是如何人,你的母亲不能抚养你,不能不把你交于你的祖父母来养你,你不必恨我!",此刻,想到要与幼女永别,赵云霄只有无尽的愧疚与不舍,她多么想陪着小女长大,教她学问知识,让她在母亲的庇护下健康成长。可是"你是不幸者,你是世界上的不幸,更无

  • 10、 《红色家书》读后感:大我大爱大担当

    大我 大爱 大担当

    ——《红色家书》读后感

    周绪风

    寒来暑往,白驹过隙,忙忙碌碌之中,仰望星空,是什么常常拨动我们的心弦,是什么让我们产生含泪的感动,是什么让我们周身温暖给我们无限动力——是那些真切的大我、无私的大爱和勇敢的大担当。这是我读完《红色家书》后的切身感受。这区区一百多封家书,仅仅是老一辈革命家无数书信的凤毛麟角,竟向我们展现出一位位有血有肉的革命者,让我们有机会聆听他们的心声、叮咛和教诲。

    (一)“造一个光明灿烂的新世界”“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甘愿抛头颅,洒热血”——高昂头颅,浪漫情怀蕴含坚定革命意志和乐观情怀。

    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近代中国,风雨如晦,民不聊生,国将不国。一批批受共产主义思想影响的进步革命青年,怀揣着坚定的理想信念,以拯救民众于危亡为己任,不断高声呐喊,唤起民众。李立三1919年11月对父亲李昌圭说,他要“唤醒可怜的同胞,惊起他们的酣梦。鼓荡雄风,振作精神,造就一个光明灿烂的新世界,作一个幸福无比的新国民。”俞秀松1920年3月对父亲俞韵琴说,“实验我的思想生活,想传播到全人类,使他们共同享受这美、快乐、博爱、互助、自由……”

    他们胸怀时代需要和民族大义,坚持真理,追求光明,积极迎接新文化,誓要推翻旧制度,改造旧世界,对民族独立、自由、平等、幸福的美好生活充满无比乐观的信心。高君宇1921年4月对女友石评梅说,“我们只是往前抢着走吧!我们抢着前去迎未来的文化吧!”夏明翰1928年3月对母亲陈云凤说,“相信你会看到我们举过的红旗飘扬在祖国的蓝天!”他同月对妻子郑家钧说,“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毛泽东1937年11月对表兄文运昌说,“我为全社会出一点力,是把我十分敬爱的外家及我家乡一切穷苦人包括在内的,我十分眷念我外家诸兄弟子侄,及一切穷苦同乡。”

    他们笃定初心,坚定意志,大义凛然,为了民族的梦想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直至生命。刘伯坚1935年3月对妻嫂凤笙说,“生为中国,死为中国,一切听之而已。”夏明翰1928年3月在狱中对姐姐夏明玮和她的两个女儿说,“我一生无遗憾,认定了共产主义这个人类翻身解放造幸福的真理,就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甘愿抛头颅,洒热血!”

    (二)“我的人生观,绝对不能为一身一家谋升官发财以愚懦子孙的”“花前谈心,月下互勉”——自勉自省,不懈追求不忘坚守信念和规矩。

    和平年代,花前月下,情侣之间往往是卿卿我我,诉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4

  • 2019-10-17

  • 2019-10-13

  • 2019-10-13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09-28

  • 2019-09-25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19

  • 2022-07-25

  • 2021-09-30

  • 2019-09-19

  • 2019-10-19

  • 2022-09-05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10-20

红色家书读后感1500字
红色家书读后感1500字栏目为大家提供2024红色家书读后感1500字,红色家书读后感1500字大全,红色家书读后感1500字2024,更多红色家书读后感1500字在本栏目,欢迎大家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