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乡土情结读后感1500字 > 地图 > 乡土情结读后感1500字

乡土情结读后感1500字

发布时间:2019-09-25 来源:互联网

《长乐乡土文化丛书》读后感1500字。

一本好书就像一艘帆船,可以帮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我们都知道读一本好书是非常重要的,想要在书中获得知识读经典书籍作品就很有必要。作品是作者写的,读后让人很受感动,令人感慨良多,其实最好的阅读收获,是将心得写成读后感分享给周边的人,该如何才能将一篇作品读后感写好呢?以下由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长乐乡土文化丛书》读后感1500字”,相信你能从本文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长乐乡土文化丛书》不仅见证了长乐乡土建筑文化的发展史,同时也记录了中国建筑文化的变迁史,生动地勾勒出了长乐民间的人性图景、文化背景和生活远景。丛书娓娓道来,展现了深浅程度不一的历史色彩和表情,让人感受到它曾经的兴盛显达。
所谓乡土建筑,是指带有本土建筑、自发建筑、民间建筑、传统建筑等描述特征的建筑,它具有和环境相呼应的可识别的地方或地区特色,通过非 正式途径传承的设计与建造传统工艺,是一种群体共享、风格与外观相一致的建筑方式。所以乡土建筑往往都是处于一种原生态,以其质朴、自然、清新的建筑特色 和地域印象,以及浓郁的乡土气息,展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给人一种内在的美、野性的美、历史的美和文化的美。
透过《长乐乡土文化丛书》,我们可以一览无余地瞭望到长乐的乡土建筑文化的奥妙和特色。长乐乡土建筑中蕴含的朴素思想和深邃的内涵,充分体现出长乐百姓人 家对地域特色的固守、传统艺术的秉持、民间文化的传承和本土精神的弘扬。纵观长乐乡土建筑,它不但蕴含着大量的乡土文化信息,而且详细记载了千百年以来乡 土文化的足迹,是长乐文化不可缺的可贵基奠,是一部长乐历史发展的活字典。长乐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的文明史生成,正或是与这些乡土建筑文化息息相关。这也 足以说明,乡土建筑是中华悠久历史文化的根基,也是长乐乡土文化建设的魁宝。
长乐传统建筑文化的源头不在城市,而在农村,从东南到西北,从沿海到山区到农村,都拥有十分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比如,历经沧桑的历史文化村三溪,一 身朝服打扮的满族村琴江,貌不惊人的传统乡土建筑九头马,隐居大山称王的百鸟朝凤凰洋中厝,具有官邸气派的三落透后观察第,怀有敬祖 感恩的建筑群厚地古门楼,独具特色的水上人家高脚小木屋,反映不同时代不同簇系的安居乐业宗祠,走进岁月见证抗日英雄的街道沙京街,它们 都是长乐乡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它们都得到了重视和保护,这既是文化传承的中应有之意,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 一项基本内容。换言之,随着新农村建设大幕的揭开,历史文化和传统乡土建筑的保护工作,毫无疑问显得更为重要、更加迫切。
建筑的理念是为了栖息。只有建设者审美的心境,产生自由的匠心与追求,用诗性纯美的形象语言,从中获得世态的丰赡性与纵深感,及时抓住哪些曾经给自己触动 或启迪的人物、事物、场景,充盈着句句形象与现场感等实施可能直观具象的艺术呈现,从而做到了小中见大,品味精神与意志、虚幻与现实、象征与偶意、性质与 气质,细致而机敏显得栩栩如生的效果,使建筑艺术在悲壮和崇高中折射出自然,在精神升华中固守着乡土灵魂。
将生活向往与精神追求偶于建筑,落于乡村,融于自然,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份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当它们存在的时候,人们往往不知道珍惜它,爱护它,有朝一 日一旦失去后,才觉得珍贵,却无法挽回。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不仅城市颇为壮观的高楼大厦接二连三地傲然崛起,就连农村各地,设计新颖的现代民居也 像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这无疑是可喜可贺的。问题是,立新为什么非要以破旧为代价?乡土建筑乍看起来是有点土气,有的甚至破旧不堪,但它们却 充分保留和体现了中华悠久历史文化的内涵,如能把它们保存保护下来,将是一份绝妙的文化遗产。
乡土建筑最能反映本土的生存方式、风土人情、生活动态、精神内涵,是人民传承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延续,也是组成雄伟壮阔的中国文化与历史画卷的一角。有 人说,保护农村的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传统文化的源头,这话不无道理。因此,《长乐乡土文化丛书》的出版,唤起人们对乡土文化的自觉、自信、自尊,从而 热爱我们的乡土,维护我们的乡土,建设我们的乡土,繁荣我们的乡土。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建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过程中,不但让我们认识历史保护历史, 还加强了宣传教育,增强了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引导和鼓励广大民众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而且要把保护文化遗产的内容纳入到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中,使之同 步协调发展,守住现在已经很有限的乡土建筑,保护我们可贵的文化根基。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乡土中国》读后感1500字


《乡土中国》一书是费孝通在深入考察了中国乡村社会的背景下,由其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课程内容辑录而成。由于农村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基层单位,其对于了解中国人的行为和思想有较大的研究意义。

该书由农村因为向土地讨生活而形成的不流动的本质为在此基础上发生的一切思想和行为找到了皈依,并由文字下乡的困难这一新颖的论点入手,逐步分析了中国农村社会中的社交、道德、家族、政治等现象及其原因,从中可以见到费孝通先生独特的透视社会的眼光、观察社会的方法。

我认为由文字下乡的困难入手这一观察的角度非常精妙。众所周知,文字的出现是因为人们发现了传统的声音传播没有跨越时空的能力,而这一点与费老在本书中提出的观点一致,也就是说文字是有时间和空间的隔阂才会有的。而在农村这种大家相互熟识、熟知,而且社交圈子小、固定并且封闭的社会的日常中,面对面的交流是常态,这种习惯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并不需要文字。而用词来代表的文化是抽象系统的经验,是人们在文化传承中为了记忆才产生的,而在农村生活中的世代相传的生活经验和方式并不需要记忆,所以不需要文字,就好比费老在书中举出的他女儿生病靠的是谁也不知道原理的土方法而康复的例子,经验的继承考的是耳口相传,用到文字的地方少之又少。但是,农村由于其封闭拒绝了文字的普及,而拒绝文字的普及又反过来加剧了农村的封闭,这种恶性循环在现代中国是不提倡的,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便开始了扫盲运动,我认为扫盲运动的意义在于提升政策的上传下达的效率,扩大城市与农村的联系,提升农村发展潜力。而在当代中国,随着城市化和农村土地承包制的广泛推行和逐渐规范,更加需要培育新型农民,建设新型农村,发展新型农业。农村在新时代要是一个开放与充满活力的地区,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以便使农村在新时代充当一个重要角色,同时可以通过文字将农村治理的创新与成功经验系统地书写出来,为后来者铺路。

而费老由文字下乡所引出的整个中国农村的面貌除了封闭这一个特点之外,还有的是由个人间情感而紧密联系起来的关系。这一点可以笼统地概括为我们所熟知的邻里情感。我们由亲密的家人、朋友所推出去的关系网仿佛是水波的波纹,将我们与农村这个小社会串联起来,而正由于农村的小而封闭,导致了我们与这层关系网中的每一个人都紧密联系,我们在这种关系网中,有着随着关系亲疏而有分别的私人道德,但是归结于孝悌忠义信等传统道德因素,我们在农村社会中,由于与这些因素的结合,形成了和睦友好的关系,而且更有人情味。但反观现代社会,我们感到陌生人,甚至是邻里和朋友之间,人情味在消退,这种人情味淡的原因又可以反过来证明费老的观点。在现代社会,且不论城市,就连在慢慢受城市文化影响的农村里,人们在学习、工作中,会随时置身于完全陌生并且各异的团体之中,单位、公司、社团、班级等,我们进入这些团体,并且受到不同团体规范的制约,而出了这些我们接触频率甚高的团体,比如碰见邻里,我们便不受到道德和规范的约束,更多地受利益地驱使而选择不去接触,这种不浪费时间在感情上的行为看起来能够让社会运转的效率达到最高,但是这可能会使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降低,从而不利于营造更加有活力的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建设和谐社会和引导人们友善待人,实际上是在如今的社会重新提倡我们传统社会中的精华价值观,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富有人情味,这将有利于长远以及大范围社会合作的进行。

本书是对中国传统农村社会的剖析,让我们现代人能够找到我们的根,了解我们本来的样子,但是随着我们接受外来思想和自身社会的变革,我们必须根据具体的变化来对我们的传统文化进行取舍,才能更有利于中国社会的长远发展。

乡土中国读后感1500字


乡土中国读后感1500字

法律系 张雪影

细细读完了乡土中国,读完之后,我有些迷茫了,尤其是最后一部分生育制度,让我开始思索自己以往视若寻常奉为“常理”的一些观念,使得我重新思考自己存在的意义,将来的人生方向。

费孝通先生认为,人类抚育下一代,出于两个缘由,一个是想通过集体的延续来完整自己,因为个体在时间上是无法永存的;另一个是人类生存是依赖集体的,而为了维护社会结构的稳定,人类必须生育保持足够的人数。

在农村生活,土地就是命根子,也正是那些广袤的土地养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小的时候跟随父母到田里去播种或者收割,印象最深的是刮开盖好的薄膜种玉米籽,再就是在秋收时节抱麦子。在北方,割麦是农活里最苦最累的活,农民割麦的姿势用“面朝黄土背朝天”来形容最恰当不过,母亲心疼我,没有让我割过麦穗,于是我开始找寻新的“营生”——挖苦菜。现在想来,土地真的好神奇,你播种它会生长,你不播种它也生长。苦菜就是那种自然生长的植物,挖它并不费事,田地里到处可见,不一会儿就能挖一小筐,带回家后用水淘了就能吃。“非典”那年,母亲不信任小卖部的菜种,我就天天出去挖,那段时间家里足足吃了一个月的苦菜。在乡下,生活好像不用怎么花钱,吃的自己都可以种,家家户户都有一口井,梨树、沙枣树什么的也都有,柴火有葵花杆子和玉米棒棒,逢年过节的时候买些糖果、穿件新衣裳就是了。可见,土地孕育了多少生命,人们聚村而居确有一定道理。

费孝通先生分析说,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说来有下列几点:一、小农经营每家耕地的面积小,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与耕地不会距离得过远;二、因水利灌溉的需要,他们聚在一起住,合作起来比较方便。三、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卫。四、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数量在一个地方一代一代地增长,成为相当大的村落。我生长的村子是由第二点和第三点决定的,因为我们那里没有农场,也不是以姓氏命名的村落,人们聚居一起除了是种习惯外就是合作的需要,村子里称为“变工”。尤其是在打麦场、绞玉米和刨籽瓜时节,由于每家的劳力有限,人们会就近叫着乡邻一起做工,效率也高,今天一起去张三家打麦子,后天再去李四家刨籽瓜,也就是“变工”。这里没有任何商业行为,人们似乎约定俗成了某种共同遵循的规则,认为这样做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这是一个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社会学里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乡村属于前者,费孝通先生在书中说道,乡土社会是靠亲密和长期的共同生活来配合各个人的相互行为,社会的联系是长成的,是熟习的,到某种程度使人感觉到是自动的。只有生于斯、死于斯的人群里才能培养出这种亲密的群体,其中各个人有着高度的了解。我无比庆幸自己的童年能在乡村度过,和我同龄的一代都是村子里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看着长大的,整个村子里的人都知道我,我也认识整个村子里的人,而父母这一辈的人基本上都是称兄道弟,平时见面都会很亲切地打招呼。乡村里的人都是彼此熟悉的,熟悉是长时间、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感觉。现代都市最缺少的也就是这种感觉,门对门的邻居尚且不认识,更何况楼里和小区的人,于是,在乡土的本色里开始产生出陌生的社会。

中国的本色是乡土,而现在的主流是争相到城里立足,一些人是因为土地的有限接纳不了村里人口的增长,另一些人则是赶时髦。乡土社会发生了变迁,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是社会性质的改变,也是社会史上的一个大转变。就像费孝通先生在结尾所说的,乡土社会是靠经验的,他们不必计划,因为在时间过程中,自然替他们选择出一个足以依赖的传统的生活方案。然而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得传统的生活方式收到了挤压,乡土中国在慢慢的消失。但无论社会怎样发展,土地依然是大自然哺育生命的土地,希望乡村的生活更加美好!

原书作者:费孝通

( 1910.11.2-2005.4.24)

江苏吴江(今苏州市吴江区)人,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基层传统社会--农村的作品。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理论上的概述和分析,较为全面的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

《乡土中国》读后感_1500字


《乡土中国》读后感1500字

一周前粗略匆匆读完这本书,虽然不是对整本书的内容都很有兴趣,但作者就中国基层社会的某些方面讨论还有观点还是挺有意思的。首先来说说作者,费孝通(1910-2005),毕业于燕京大学,LSE的哲学博士,担任过人大副委员长跟政协的副主席,民盟人士。读此书前最早知道费孝通是通过一些“八卦”:就是传说中费孝通跟钱杨夫妇的段子。费孝通年轻时喜欢杨绛的事基本是人尽皆知了吧。费老一生著作很多,除了这本《乡土中国》还有一本比较为大众所熟知的是他的博士论文《江村经济》(毕竟是LSE的...)。江村经济主要是从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跟分配交易几个方面入手讨论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与地理环境和社会结构相互关系。我其实更想读这本书,不过了解到这本书已是在读完《乡土》之后了,后再读。
扯远了,来说说《乡土中国》这本书本书。摘录此版序言中的一句话,”这里将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所以全书从乡村的地理环境以及与之相对应而发展起来的社会结构出发,从文字、社会基本个体构成、道德、政治权力几个主要方面进行了具有中国乡村特色的具体讨论。有些章节读得比较粗略,我就挑文字语言这一点闲扯一下吧。
在“文字下乡”着一章一开头就提到了乡下人相对于城里人不识字的情况,的确如作者所说,不识字的确不能代表乡下人的智力水平比城里人低。除了客观的学习条件,乡里人没有城里人那么便利之外,其社会结构决定的乡村的社交模式也进一步鼓励乡下人只需要用他们共有的语言,或者“行话”。相对于语言,有些情意是文字这种见解的“说话”不能传达的。很简单的例子,有时你跟你爱人用微信打字聊天,对于同一句话很可能会产生打字者跟跟阅读者之间有理解偏差。这样很容易造成误会,而直接发语音消息就可以完美解决这个问题。加上是语气语境会极大地降低理解偏差。在乡村这种人口密度小区域集中且群体总数不大的社会结构下,说话这种沟通方式本身无疑是最佳也是足够满足日常需要的交流中介。另一方面,文字的重要性当然不容小觑,正如文中所说的,文字从来就是庙堂的。视角拉远,看历史的纵轴,文字一个很大的作用就是作为记忆或者重要内容的记载中介,使得重要的知识,技术,史实得以流传至今。看历史的横轴,在古代,或者不要说那么久远,就新中国成立以前,各地都是说自己的方言,相隔较远的地区的沟通基本无法通过口头交流有效的完成,这时候文字统一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可以说,中国历史虽经历诸多不同朝代的更迭,但自秦始皇统一文字后,中国才真正作为统一的国家延续至今。从国家发展或其职能实现的一些重要方面来看,比如古时朝廷政策的官文传递,这些都是得依靠统一的文字,所以古代科举考试也是很大一方面考人的文字写作能力。
最后好几章内容不是特别感兴趣,都读得很粗泛,但是最后附录里费老对于自己一生学术里程的自我思考还是挺有感触的。这里作者主要从自己的研究经历探讨社会学的学科定义跟研究对象,从而希望能更好且更独立地定义是社会学这个学科,相对于已存在的经济学,政治学,人类学,社会学的位置到底在哪里?费老不愧真正的学者,对学科发展的看法也很到位,他在书里提到的一个方面就是从各制度的关系上去探讨,“譬如某一种政治制度的形式常和了某一种经济制度的形式相配合,又譬如在宗教制度中发生了某种变动会在政治或者经济制度引起某种影响...社会学在这里可以得到各个特殊的社会科学所留下的,也是它们无法包括的园地。” 而现在,研究社会各种制度的相互关系已经成为社会学的一大研究领域了。

费孝通乡土中国读后感1500字


读后感就是读书笔记,它是阅读一个作品后的心得体会。书中蕴含着许多人类的智慧及思想,尤其是那些经典书籍作品。在阅读过程中,我们经常为作者精妙的文笔所叹服,最好的心得其实是自己“产出”一篇属于自己的读后感!那么该要如何写好作品读后感呢?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费孝通乡土中国读后感1500字”,供您参考,并请收藏本页!

费孝通乡土中国读后感 篇1

近几日花了些时间,读完了费先生的《乡土中国》倒是颇为感触,全文内容不多,也就寥寥数万字罢了。篇幅上倒是比不得某些个“大师”“教授”之流的大作,但是内容上却是字字珠玑,短短篇幅之间却是将中国几千年的乡土性质阐述得明明白白,不得不佩服先生大才。读毕后细细想了几日,总归动笔写下这篇书评,如能说清其中百一便是万幸。

说到乡土中国,我无疑是亲切的,我的幼年是在中国西部一个典型的农村度过,倒是和费先生调查的云南村落差距不大。还是费先生笔下的典型的血缘村,全村上下几百人之间多多少少有些血缘关系,常常一个班上合上老师都是一个姓氏,并不奇怪。先生写下这十数篇文章时正是抗战,距今大致已有七十余年之久了,大抵是想看看在经历了新中国大力发展后的中华乡村,有无展现出其新貌呢?也是看到先生的认识大抵是在今日也是对我国乡村振兴有着独到的作用的。

先生在“文字下乡”中提到,中国乡村的社会基础不变,文字下乡怕是难以推行的,更遑论文字所背负的文化了,在这里又必须要提出,先生在文中从未说过乡土文化较之所谓先进文化的优劣区别,先生本意中,大抵只有一种文化适不适合这样一片土地,乡土文化在这片土地上传承了几千年了,大抵是适合的,但是无奈外部条件的变化来临了,我们要做的至多能说是以一种文化去改变另一种文化。并不好说是愚昧或是其他。回到正题,如今的乡村文字大概算是下乡了,那么回看则是社会基础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呢?使得乡土社会这样一个本来不需要文字的社会主动的吸收着文化。

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都知道一个特殊群体名为“农民工”,民工进城,这是一个文化群体向另一个文化群体的交流,什么支持着民工进城呢?是欲望。进城务工常常能获得不错的经济效益,所以民工需要留在城市,但是两个文化圈子的隔阂是巨大的阻力,所以当他们教育孩子时,文字是必不可少一环。这是生存的必须。况且与那些年月不同,乡村被真正的有效管理,识字无疑是必须的。所以我们看得到文字首先打破了乡村的壁垒,是欲望的巨大作用。

前面说到了教育,在如今的乡村,确实有些像如费先生几十年前所见到的一般,存在着长老权力,但是现在无疑是分化了,弱化了。校园办进了乡村,于是乎我们看得到的教化权力一分为二,一方面是学院老师的现代化教育,但是乡村的孩子们又会受到长辈的管教,前面提到过,我们的社会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民工。其伴生物是:留守儿童。留守儿童谁来带呢?年迈的爷爷奶奶罢了抑或是外公外婆。传统的祖辈,与孙儿们的差异无疑是极大的,他们中的大多数往往都识字不多,为数不多的几个字或许还是当年扫盲运动的遗留。孙儿们的疑惑他们解决不了,甚至他们的许多做法在接受了现代教育的孙辈看来,是错误的愚昧的。就拿我来说,我算是幸运的一部分,因为我的母亲选择留在农村照顾我兄弟二人的学习,但是在与奶奶爷爷的交流时,仍是不免有许多矛盾。长老们说的话是错的,那又如何对年轻的一辈起到教育与约束呢?所以乡土上的长老权力不可避免地被削弱,但是长老,或者说长辈的权力还是存在的,这是我们文明的重要遗产,不可磨灭的印记。

费孝通乡土中国读后感 篇2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搜集了在教学过程中的十四篇论文的集合,于1948年首次出版。出版至今虽时间漫漫,但依旧是现在研究我国农村面貌的重要资料。因此我们不得不提到费孝通先生,他是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其中在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方面留下了百万字具有广泛影响的著作。

通过对于本书的阅读,其中几张篇目让人印象深刻。这里就包括了“再论文字下乡”,它重点讲述了乡人不识字并不是因为乡人的愚昧,而是乡下的环境本身并不需要乡人掌握文字,在乡下这个熟人社会中,口语、表情和肢体语言可以解决一切沟通问题,而事实证明也是如此。文字的表现力远不及非文字的交流。既然乡人没有学习文字的义务,当然乡人不识字也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了,这就好像是城里人不会种田是一样的道理。

在“差序格局这一章中,费孝通先生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理念,认为中国社会在社会结构的组成方面有着根本的不同。简言之,西方社会犹如一捆柴,将社会成员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这种团体与团体之间的划分是刻意的,彼此之间的界限也是清晰的,即使一个人可能处在多个团体中。而中国的社会组成结构则是差序格局,犹如一汪平静的水面突然之间投入了小石子泛起阵阵涟漪,而以这个圆心四散开去的就是我们每个人的交际圈。

由于东西文化的差异,起源于西方的社会学理论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本土的乡野研究,费孝通先生为此创造了诸多理论和名词。尽管读者阅读时会有些困难,但是结合起我们自身的文化底蕴,不能发现这部社会学著作有着我们太多现实生活的写照了。

透过《乡土中国》,我们仿佛触摸到乡村的脉搏,感受到乡土的气息。对于很多人而言,比起城市的繁华与喧嚣,更喜田野的欢脱,青瓦的朴素。炊烟以昏黄为底色,闻起来是一种温馨的味道。生活在乡间,我们与自然更近一步。生长在中国,我们有割舍不下的乡愁。(周睿健)

费孝通乡土中国读后感 篇3

《乡土中国》研究的是根植于中国农村的乡下人。中国有几千年的农耕历史,“乡土中国”在某种意义上是中国传统的符号,在这个思想激荡的时代里,成了畅销书。

保持者认为:靠务农为生的乡下人世世代代附着在土地上,以定居为常态,即便因为种种原因离开土地的农民,也像“从老树上被风吹出去的种子”,又在新的土地上落地生根。定居下来农民附着在土地上,很少流动,乡土社会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在缺少流动和变化的乡土社会里,每个人都在一个“熟悉”的环境里生活。在相对稳定、熟悉的生活环境下,形成了许多乡土中国的独特现象:“规矩”即可约束行为,法律则大可不必;“常识”即可应付变化,“规律”就可有可无了。

费孝通先生说,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很同意,因为我们的民族确实是和泥土分不开的。在中国,从女娲用泥土造人的传统神话故事开始,到历代的引起社会轰动和反思的农民起义,都与泥、与土,分不开。“土”,是中国人的根,是中国人身上的烙印,是中国人骨子里流淌着的东西。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我们小时候就能朗朗背诵的诗,其实就能说明曾经中国社会以农民为荣,尊敬、崇拜他们。

中国人有“私”的毛病,费孝通先生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中国人的社会结构“是好象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波纹的中心是自己,推及的远近视财富和势力而定。波纹的中心既不相同,推及出去的圈子也就各不相同,一切皆以跟自己的亲疏远近为出发,因此中国人缺乏团体意识、缺乏对权力和义务的共识和遵从。在“推己及人”的波纹式社会结构中,也形成了维系人际关系的道德要素:“亲子和同胞,相配的道德要素是孝和悌”,“朋友,相配的是忠信”,“在我们传统道德系统中……很不容易找到个人对于团体的道德要素”。

乡土中国的“家”通常是父亲一系的“大家”,费孝通称之为“小家族”。乡土中国的家不但承担了生育的基本功能,而且可以承担政治、经济、宗教等社会功能。在我们的乡土社会中,家里要有家法,夫妇间要相敬如宾,妻子要三从四德。在乡下,通常都是男的和男的在一起,女的和女的在一起,孩子们又在一起,这是性别和年龄造成的距离。中国人在感情上的矜持和保留,也是在这种社会格局中养成的。

费孝通先生认为,乡土中国不是一个法治社会,“但是‘无法’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乡土中国的“礼”靠社会传统来维系和传承。 礼制不同于法律,亦有别于道德。在中国传统社会里,礼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是主动的,如“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相比之下,法律是强行限制人的行为的,而道德是整个社会所支持、默认的。做了不道德的事,即使有些还没有严重到会受法律的制裁,却必定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即我们俗话说的良心的谴责。

费孝通先生认为,薄弱的基础决定了农业社会不能建立起强大的权力帝国,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也构建不出西方式的民主社会,乡村中国“在人民实际生活上看,是松弛和微弱的,是挂名的,是无为的”。在乡村中国,亦有一种发生在长幼之间的很强的“教化权力”,该种权力保证文化传统的延续。

费孝通先生认为,在乡土社会,血缘关系决定了社会地位。在稳定的社会之中,血缘又推而广之为地缘。因血缘和地缘而形成了一个个关系紧密的社会群体。在群体内部,人们靠人情往来,这样就限制了商业的发展。

最后,作者认为,乡土社会的稳定是相对的,只不过乡土社会的变化极为缓慢。缓慢的变化缓冲了变化可能带来的冲突,因此乡土中国自春秋战国之后,少见思想激荡。缓慢的变化在名实分离的教化过程中得以实现——面对教化保持面子上的遵从,具体执行之中则遵循事实上的变化。这一过程中,恐怕也形成了国人心口不一、阳奉阴违的一些陋习。

费孝通乡土中国读后感 篇4

本书收集的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期,费孝通先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的十四篇文章。此书略薄,正所谓浓缩的精华,先生用通俗易懂、高度概括、简洁明快的语言,为我们透彻地讲解了“乡村社会学”的内容。通览全书,可以感受到一股浓浓的、亲和力极强的“乡土气息”。跟随作者的脚步,可以一窥中国的基层社会。虽然事过境迁,但作者透视社会的眼光、观察社会的方法,对现代社会仍然具有珍贵的价值,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

一、特具的体系:比较视野下的乡土中国

在本书中,费孝通先生围绕“中国基层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的问题展开,将中国作为一个整体与西方现代社会进行对比,叙述中国乡土社会的特点。费老说:“搞清楚我所谓乡土社会这个概念,就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具体的中国社会。”究竟什么是乡土社会?它是中国基层社会中“一种特具的体系”,这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费老在文中并没有没有明确指出乡土社会的概念,但是我们可以推测出,“生于斯、死于斯”,“终老是乡”的一种固定的“熟人”社会,并且具有强调血缘关系和伦理观念的特征就是乡土社会。费老讲了乡土社会的特征,其核心特征可以归纳为两点,潜在规则的礼治原则和作为外在形态的差序格局。这是中西方基层社会的最大区别。

二、社会性质:底色的“土”与本色的“乡”

在《乡土本色》中,费孝通先生开篇提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由此可见,“乡土性”是针对中国社会而言的,不单指乡村社会,还应包括中国传统的城镇。费老首先从人地关系的角度,把传统基层社会的“乡土本色”概括为“乡土性”。何为乡土性?乡土就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土的本意是泥土,乡下人离不开泥土,因为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长期以往,增大了人对土地的粘附性。由于受到土地的束缚,人们安土重迁,过着生于斯,长与斯,死于斯的社会生活。接着作者指出人地关系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就是人与人在空间排序关系上的“孤立和隔膜”以及在时间上的“熟悉”,而人与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缔结的生存状态,又直接构成了中国基层社会独特的习俗和生活方式的规定性。随着社会的发展,近百年来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交流方式、交往方式也发生了巨变。但是乡土社会的特征没有完全褪去,而是将“乡土性”的特点适应性的保留了下来。

三、社会交往:乡土社会中的语言与文字

《文字下乡》中主要讲在交流方式上,受西方社会影响下的现代社会和乡土社会的不同之处。文字和语言,只是传情达意的一种工具,并非唯一的工具,而这工具本身是有缺陷的,能传的情、能达的意是有限的。比如说“眉目传情”、“指石相证”,就抛开了比较间接的象征原料,而追求直接的会意。中国社会基层,有语言而无文字。在一个乡土社会中生活的人所需要记忆的范围和生活在现在都市的人是不同的。乡土社会的特点就是“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落叶归根”就可以解释乡土社会中生于斯死于斯的世代黏着性。不论在空间和时间得到格局上,这种乡土社会,在面对面的亲密接触中,在反复地在同一生活定型中生活的人们,并不是愚到字都不认得,而是没有用字来帮助他们在社会中生活的需要。乡土社会是一个面对面的社会,有些话可以当面说明白,并不需要借助于文字,但并意味着不必推行文字下乡。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作为现代化工具的文字使得我们开始逐渐远离乡土社会。费孝通先生认为,如果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也必须下乡。

费孝通先生的这一观点,可以拓展至文字下乡背后的乡村教育。时至今日,尽管乡村教育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教育资源不均衡的城乡空间分布,形塑起来的社会格局深刻影响着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社会。而作为交流媒介的语言、文字,在信息技术的深刻影响下,业已引起社会交往的巨大变迁。这一变迁对城乡的影响深度存在何种差异?这一差异又将如何影响城乡间的社会结构?费孝通先生健在的话,也许也会思考这一问题。

四、社会结构:差序格局中的乡土中国

《差序格局》讲的是中西方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的不同之处。费老以西方现代社会为参照,把中国传统社会与西方社会在基本结构及各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比较,提出的“差序格局”这一本土概念。西方现代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可以被归纳为一种“团体格局”,就像“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在中国传统社会,“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关于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中费老所用的两个比喻,揭示出中国传统社会特点是一种规范特殊性、公私界限不明、社会关系等级化的伦理型交往。在西方现代社会中,每个人的人格是独立的、平等的、互惠的。团体格局中讲契约、法理,以契约信用和法律来判断行为的正当性,以法理保护社会公平公正。社会格局的差别引起了不同的道德观念,在“团体格局”中,道德的基本观念建筑在团体和个人的关系上。

而差序格局中的道德体系出发点是以自己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网络,从己外推以构成的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每一根绳子都被一种道德要素维持着。中国的法律和道德,都因之得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在现代社会中,差序格局依然存在,但也或多或少发生了变化。血缘、地缘关系弱化了,体现的更多是业缘关系。人们为了生计,一部分年轻人不得不背井离乡,加大了人口流动性,固定的“熟人”社会由于交流、联系的减少渐渐疏远。从乡村向大城市发展,造成了中国乡村的“空心化”,弱化了血缘和地缘的联系,业缘成为影响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因素,整个社会呈现一种松散的状态。

五、社会秩序:人治、礼治与法治

《礼法秩序》讲的是中、西方管理方式的区别。人们总是认为中国传统社会是“人治”,而西方社会是“法治”。其实不然,中国传统的社会并不是“无法无天”的,乡土社会是一种“礼治”的社会。费老说:“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西方社会的“法治”并不是指法律本身能统治,能维持秩序,而是说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是根据法律来维持的。法律还得靠人来执行,法治其实是“人依法而治”,并非没有人的因素。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依靠国家的权利来推行的。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

礼不同于“从外限制人”的法律,也不同于以舆论话语限制人的道德,而是一种由主动服膺于传统的行为构成的秩序;礼从内作用,但同时是外在于个体的社会秩序,也作为社会秩序从外作用于人,目的在于“克己”;礼治秩序在规模较小的乡土社会里可以满足人们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的需要,但现在社会要求规模更大的团体合作,此时,“礼治秩序”要过渡到“法治”。现代社会中,由于“熟人”社会渐渐过渡到“陌生人”社会,人们交往范围的扩大,交往复杂程度增大,导致人们之间的信任感弱化,必须依靠社会契约来作为和交往、合作的保障,所以法律制度也凸显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尊法、守法成为人们交往的准则,对人们也产生必不可少的制约。随着“依法治国”观念的深入,人们的法律意识也逐渐提高,“法治”社会将更有利于现代社会的发展。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距今已是70多年了,当今的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等都与费老那个年代大相径庭。重拾费老的《乡土中国》,深刻理解中国传统社会本质,才能更好地应对当今社会的变革与发展。

费孝通乡土中国读后感 篇5

早在工作之初即在导师的推荐下,怀着无比崇敬的心理拜读过我国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由于人生经历和学识等因素的限制,对费老先生的大作深层意义理解仅限于文字层面,其中蕴含的深厚社会意义与现实意义不甚了解。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5306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50.32%。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东部沿海和南方地区城市化远远高于中国西部地区,也就是说,中国的西部,农村人口远远高于城镇人口,在县一级,农村人口比例基本占到全县人口的80%,而基层法院所管辖的案件90%以上都与农民有关。那么,如何在一个经济和文化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做好司法工作是我们每个司法人都应当思考的问题。

工作之后,在我国西部基层法院工作至今,由于工作的性质,常年来走村下乡,工作于农村的田间地头、土灶泥炕之间,与农村群众拉家常、收庄稼已经成为工作的一种常态,也使我对中国社会这个罪庞大的群体有了一个最直接的观察与思考。去年在书店看见一本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怀着对农民兄弟的深厚感情和对费孝通先生的崇拜,买下后回家细读之,结合当前基层法院工作的现实需要,使我对当前乡村环境下的司法工作有了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也对我所从事的西部基层法院工作有着很大的启发意义。

一、《无诉》与审判五进。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的《无诉》一文中认为:但是在乡土社会的礼治秩序中做人,如果不知道礼,就成了撒野,没有规矩,简直是个道德问题,不是个好人。一个负责地方秩序的父母官,维持礼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而不是折狱。如果有非打官司不可,那必然是因为有人破坏了传统的规矩。生活各方面,人和人的关系,都有着一定的规则。行为者对于这些规则从小就熟习,不问理由而认为是当然的。长期的教育已把外在的规则化成了内在的习惯。维持礼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权力,而是在身内的良心。所以这种秩序注重修身,注重克己。理想的礼治是每个人都自动地守规矩,不必有外在的监督。但是理想的礼治秩序并不常有的。一个人可以为了自私的动机,偷偷地越出规矩。这种人在这种秩序里是败类无疑。每个人知礼是责任,社会假定每个人是知礼的,至少社会有责任要使每个人知礼。打官司也成了一种可羞之事,表示教化不够。费老先生的观点在现在的西部农村地区同样适用,去年笔者所在法院有这样一个案例:王老汉有三个儿子,在86年分家时,大儿子和二儿子在各分的一间房屋后分家另过,王老汉与三儿子居住两间房屋,后三儿子不幸病逝,王老汉在老伴过世后,身患重病,无人照看,大儿子与二儿子因有分家协议不愿照看王老汉。王老汉无奈将两个儿子起诉到法院,法官经调解,双方还是无法达成协议。后户县法院决定借助审判五进平台,在王老汉所在村公开开庭审理该案。开庭当天,大儿子与二儿子经法庭合法传唤,没有到庭,而是在开庭时委托村干部要求法庭调解,后经法庭当庭调解,王老汉的赡养问题当天予以解决。后来还有一起赡养案件,法庭同样是决定在原被告所在村开庭审理,在开庭公告张贴后,双方就达成调解协议。

深思户县法院这两起案件的审理过程和结果,使我对费老先生的《无诉》一文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虽然农民群众没有很高的文化素养,但是他们也认为如果不知道礼,就成了撒野,没有规矩,简直是个道德问题,不是个好人。打官司也成了一种可羞之事,表示教化不够。于是前边所说的两案的被告在得知法院要在村里开庭后,很快就答应赡养老人,这是为什么?因为他们害怕村里人说他没有道德,不是个好人,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一种可羞之事。于是我就想,如果在审判工作中,我们能够利用审判五进平台,针对一些特殊案件,以审判进农村的形式,就地开庭,不仅可以使案件顺利审结,也能起到教育群众的效果。

二、《文字下乡》与法律宣传。法律宣传是法院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个宣传不是交给群众生硬的法律条文,而是让他们知道法律,用法律来解决生活中的纠纷。费老先生在《乡土中国》的《文字下乡》一文中说到:其实乡村工作的朋友说乡下人愚那是因为他们不识字,我们称之为文盲,意思是白生了眼睛,连字都不识。愚如果是智力的不足或缺陷,识字不识字并非愚不愚的标准。智力是学习的能力。如果一个人没有机会学习,不论他有没有学习的能力还是学不到什么的。同样,我们不能说农村人不懂得法律或者不认识法律条文上的字就说他是愚的,如果他没有学习或者接触法律,他怎么会知道、懂得法律呢?懂不懂法律,与他们识字或者是农民无关,而与我们是否给他们提供懂法的机会有关,与我们的法律宣传工作有关。

费老先生在《乡土中国》的《文字下乡》一文中又说:所以在提倡文字下乡的人,必须先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否则开几个乡村学校和使乡下人多识几个字,也许并不能使乡下人聪明起来。同样,我们在法律宣传过程中,也要注意宣传的对象,做到有针对性,教给农民群众真正需要的法律。如果你教给祖辈耕种的农民《海洋法》,你能期望他们弄懂吗?可能《土地承包法》等能够很快的使他们变得懂法起来。

三、《长老统治》与司法调解。调解是当前解决错综复杂农村社会矛盾的一个很好的方法。但是我们有很多法官对个别农村案件是久调不决,究其原因,乃调解方法问题。费老先生在《乡土中国》的《长老统治》一文中写到:说近似而不说确当是因为这里还有一种权力,既不是横暴性质,又不是同意性质;既不是发生于社会冲突,又不是发生于社会合作。它是发生于社会继替的过程,是教化性的权力,或者说爸爸式的,英文里是paternalism。因之,每个要在这逆旅里生活的人就得接受一番教化,使他能在这些众多规律下,从心所欲而不碰着铁壁。教化性的权力虽则在亲子关系里表现得最明显,但并不限于亲子关系。鉴于此,使我联想到在司法调解过程中,有我们法官在调解中所不能说服的地方,我们法官为什么不借助这种教化性的权力来帮助我们做司法调解工作?比如在邻里纠纷中,双方互不让步,判决后的执行成本显然大于群众的诉讼利益的案件中,法官借助这种教化性的权力在得到案结事了的同时,也更有利于农村地区的社会和谐。

《乡土中国》可以说是了解中国社会中不可不读的一本书,再次细读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一书,与审判实践相结合,发现对我们做基层法院工作、审理农民群众案件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社会理念和工作方法。虽然该书论著成于上世纪40年代,但是时至今日,还是值得基层法院工作同志一读。

文化苦旅读后感1500字


21世纪初,《文化苦旅》高居各大书店排行榜,文化散文大行其道,尤受追捧。

尽管我羞于承认,但我又不得不承认初读余文恍若发现了新大陆:浓郁的文化气息,或壮丽、或隽永、或苍凉、或迤逦的景观,各路秦汉雄魄,唐宋风范,明清居士,让我能够站在一个或高或低,或远或近的角度,俯瞰,仰视中国文化,或高屋建瓴,或精雕细刻地谈论中国文化。初出茅庐的我旋即被他身为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所打动,被他的见多识广、博闻强识、旁征博引所折服,被他奢华的文字,巨大的闻所未闻的词汇量,汪洋肆意的想象力,或豪迈或柔情或悲凉的笔调以及他所征服,抑或是蛊惑。

后年岁渐长,对余文也有了更理性的认识。相较于文化散文,余文更接近于媚俗文学。媚俗这个字眼用于评价散文或许有些刻薄,但不乏其道理。在上海的一次扫黄行动中,公安在一位小姐的手袋中发现了三件东西,口红、安全套和《文化苦旅》。当然,每个人都有阅读的自由,性工作者也不例外。但余文被冠上文化口红,文化安全套也是不争的事实。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所谓的文化散文其实质更接近一种速食文化,功用文学。其速食程度之深,功用之大足以让一名性工作者在上班时依然带着它。

其实文化苦旅最开始是上海《收获》杂志上的一个栏目,在受到读者好评,又经过市场的反复测试之后才集结出版。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身处在一个精英不再引领大众,反而是大众支配精英的时代,余文更像是一种充分熟练掌握了大众口味的快餐,或者说是能够犀利地洞悉、追踪大众趣味和市场走向的猎狗。对余而言,媚俗不再是一个刺耳的贬义词,反而是一种文化营销策略,可以从大众口袋中赚个盆满钵溢,赢个德艺双馨的好名声。

除此之外《文化苦旅 》的媚俗之处还体现在何处?答曰:过度的煽情。可以说余是一个合格的文匠,但绝不是一个思想者。过度的渲染夸张让余文的思想性支离破碎,而生搬硬套的博闻强识让余文丧失了基本的逻辑性。

如在《苏东坡突围》一文他写道:贫瘠而愚昧的国土上,绳子捆扎着一个世界级的伟大诗人,一步步行进,苏东坡在示众。整个民族在丢脸。笔者想问这国土怎么就贫瘠而愚昧了,就算是吧,这和苏东坡被放逐又有什么关系?仅仅因为苏东坡被当权者贬职流放了,这国土就贫瘠了,就愚昧了,整个民族就丢脸了?当时到底又是谁站在民族之外看整个民族在丢脸?其实苏东坡的放逐无非是当时政权斗争的牺牲品罢了,有必要要提升到国家的高度,动辄民族主义么?

我是个文化人,我生命的主干属于文化,我活在世上的主要任务就是接受文化和传递文化。因此,当我偶尔一个人默默审查自己的生命价值的时候,总会禁不住在心底轻轻呼唤:我的老师!我的学生!我就是你们!这一段虽不是来自《文化苦旅》,但笔者对它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初看时鸡皮疙瘩掉了一地,实在是余文煽情主义的巅峰之作。其实特别想在文中补充一句话,我是个文化人,一个成功的文化商人。

当然,余的文也并非一无是处。个人认为余更适合写一些乡情散文、游踪散文,如《信客》,《酒公墓》等,这些迷人的又略带惆怅的乡村故事有着质朴的表达,如同雨后的新叶,散发淡淡的清香。笔者认为这才该是余文最后的归宿。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读后感1500字《文化苦旅》


21世纪初,《文化苦旅》高居各大书店排行榜,文化散文大行其道,尤受追捧。

尽管我羞于承认,但我又不得不承认初读余文恍若发现了新大陆:浓郁的文化气息,或壮丽、或隽永、或苍凉、或迤逦的景观,各路秦汉雄魄,唐宋风范,明清居士,让我能够站在一个或高或低,或远或近的角度,俯瞰,仰视中国文化,或高屋建瓴,或精雕细刻地谈论中国文化。初出茅庐的我旋即被他身为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所打动,被他的见多识广、博闻强识、旁征博引所折服,被他奢华的文字,巨大的闻所未闻的词汇量,汪洋肆意的想象力,或豪迈或柔情或悲凉的笔调以及他所征服,抑或是蛊惑。

后年岁渐长,对余文也有了更理性的认识。相较于文化散文,余文更接近于媚俗文学。媚俗这个字眼用于评价散文或许有些刻薄,但不乏其道理。在上海的一次扫黄行动中,公安在一位小姐的手袋中发现了三件东西,口红、安全套和《文化苦旅》。当然,每个人都有阅读的自由,性工作者也不例外。但余文被冠上文化口红,文化安全套也是不争的事实。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所谓的文化散文其实质更接近一种速食文化,功用文学。其速食程度之深,功用之大足以让一名性工作者在上班时依然带着它。

其实文化苦旅最开始是上海《收获》杂志上的一个栏目,在受到读者好评,又经过市场的反复测试之后才集结出版。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身处在一个精英不再引领大众,反而是大众支配精英的时代,余文更像是一种充分熟练掌握了大众口味的快餐,或者说是能够犀利地洞悉、追踪大众趣味和市场走向的猎狗。对余而言,媚俗不再是一个刺耳的贬义词,反而是一种文化营销策略,可以从大众口袋中赚个盆满钵溢,赢个德艺双馨的好名声。

除此之外《文化苦旅 》的媚俗之处还体现在何处?答曰:过度的煽情。可以说余是一个合格的文匠,但绝不是一个思想者。过度的渲染夸张让余文的思想性支离破碎,而生搬硬套的博闻强识让余文丧失了基本的逻辑性。

如在《苏东坡突围》一文他写道:贫瘠而愚昧的国土上,绳子捆扎着一个世界级的伟大诗人,一步步行进,苏东坡在示众。整个民族在丢脸。笔者想问这国土怎么就贫瘠而愚昧了,就算是吧,这和苏东坡被放逐又有什么关系?仅仅因为苏东坡被当权者贬职流放了,这国土就贫瘠了,就愚昧了,整个民族就丢脸了?当时到底又是谁站在民族之外看整个民族在丢脸?其实苏东坡的放逐无非是当时政权斗争的牺牲品罢了,有必要要提升到国家的高度,动辄民族主义么?

我是个文化人,我生命的主干属于文化,我活在世上的主要任务就是接受文化和传递文化。因此,当我偶尔一个人默默审查自己的生命价值的时候,总会禁不住在心底轻轻呼唤:我的老师!我的学生!我就是你们!这一段虽不是来自《文化苦旅》,但笔者对它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初看时鸡皮疙瘩掉了一地,实在是余文煽情主义的巅峰之作。其实特别想在文中补充一句话,我是个文化人,一个成功的文化商人。

当然,余的文也并非一无是处。个人认为余更适合写一些乡情散文、游踪散文,如《信客》,《酒公墓》等,这些迷人的又略带惆怅的乡村故事有着质朴的表达,如同雨后的新叶,散发淡淡的清香。笔者认为这才该是余文最后的归宿。

《乡土中国》读后感1500字-浅谈“乡土社会”与“后现代社会”


中国从农耕社会发展到如今的现代社会,某些城市,特别是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已经带了些许后现代社会的意味。最纯粹的乡土社会与发展完善后的后现代社会几乎是从封建社会到现在,这个社会的最初与最末。所以,它们在社会特点、家的概念、秩序维护和个人价值观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差异。接下来我将从社会特点与家庭观念来进行对比。

1.社会特点

《乡土中国》中写到我们的民族确实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受到土地的束缚。乡土社会是典型的小农经济,大部分的百姓从事农业耕种。他们直接取资于土地,生活、工作都围绕一块土地展开。他们之中,除非是通过科举,大多数人一生都将奉献给这一片土地。而后现代社会,首先,可供人们选择的职业形形色色,人们可以自由的在这些职业见进行转换。更重要的是,人们对自由的追求的高度达到了有史以来的顶峰。比起高薪,人们更注重职业的自由度,比起,传统的,所谓的正经职业,人们更愿意从事自由职业。自由职业在保障人们与传统职业相差不大的薪酬的基础上,给予人们更多私人化的空间,工作与生活的界限比起第一现代更加模糊。就工作与生活的关系来看,与乡土社会的耕种的工作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所谓自由职业,自由当然是核心。

由于土地的固有属性,农民们难以发生流动。祖祖辈辈在同一个地方生活,对于周围的不管是环境还是人,都无比的熟悉,这样看来,乡土社会又是个典型的熟人社会,人们之间都有一种天生的联系。但后现代社会却是典型的陌生人社会。由于后现代社会的流动性,个人化趋势的发展,人们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社会关系。虽然后现代社会存在许多公共空间,但这些空间是公共又不公共的。这样的公共空间都有多人参与,且都是为相似的目的而聚集,但参与的人之间却没有太大关系。

从以上两点来看,乡土社会是典型的熟人社会,它是一个极度稳定甚至固化的社会;后现代社会是个典型的陌生人的社会,它具有流动性这一特点。

2.家庭观念

乡土社会的家族观念极强,大部分事情都在家族内部解决,官府一般会止步于家族门前,将更多的自由空间留给家族内部。上文提到,在乡土社会中,人们的生产活动围绕土地展开。当一个家的人数不断增多,原来的土地已经不能满足一个大家庭的时候,家中的人将会发生小范围的流动。这种流动使家庭的范围在当地扩展开来,家变成了族。由此,家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如今,我们如经常听到的衣锦还乡的字眼就是乡土社会家族观念的投影。家族中的每个人受到祖训的约束,并竭尽全力,为自己家族的振兴而奋斗。若是家族中一个人犯错犯罪,根据连坐甚至诛九族的制度,整个家族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当家族与个人的命运紧密相连,可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当时大部分人的人生价值都在于为家族而奋斗,这种强烈的家族感支撑他们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影响力,很难出现没有精神支撑的情况。

后现代社会的极度个人化,让家庭观念逐渐消失。首先社会上,大部分都是一个个的小家庭,家族的概念几乎已经消失。其次,特别是在西方社会,人们更注重自我生活的品质,父母对孩子的责任和照顾基本止步18岁。之后,孩子们会搬离家庭,通过国家贷款继续学习和生活。中国社会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和习惯的影响,现代家庭的观念虽然远不及乡土社会,但父母对子女的关心和约束相较于西方强了许多。但许多社会学家观察到,现在中国的家庭观念有向西方靠近的趋势。一方面,许多孩子远离父母到其他城市生活;另一方面,有些父母不能经常陪伴孩子,如到外地工作或经常出差等。

有许多外国学者批评中国家庭观念太强,限制了孩子个人的发展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倡导中国人学习西方模式。但近年来,随着家庭化的消解,个人化的发展,人们开始反思,家族观念真的无可取之处吗?

在我看来,家族观念增加了社会的温情,让大多数人不至于失去奋斗的意义。个人化增加了社会的自由度,满足了人们个性发展的需要。但极度的个人化终将让社会失去温情,这样的社会就像失去润滑油的机器,即使能继续运转下去,也难免发出沉重的哀鸣声。我们无法说出到底哪种模式更好,但在个人化趋势无法阻挡的现状下,我们至少要有意识地去维护家庭的温情,不要让自己变成仅为自己生活的机器。

仅谈及社会特点和家庭观念,已经可以看出乡土社会和后现代社会的极大差异。

处于向后现代社会发展的浪潮中的我们,再次回望乡土社会,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思考。

《文化苦旅》读后感1500字


《文化苦旅》读后感1500字

走进书中的情境与思考,我们不禁严肃起来.像一群被流放的孩子,流放到一块不甚熟悉的土地,逼使我们不得不因那历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宗于我们眼前出现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实像,壁画依然不言,我们静静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迁.千年前的第一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一串钥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却任其流落在外人手里,而中华子孙却也将之弃而不顾,那一马车,一马车的文物输往外国.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满意义的洞窟,为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它并非外表炫丽,而是它只是一种仪式,一种人性的,及它深层的蕴藏.我们在这儿看到,美,也有宗教的天地,以及它是中国千年的标本,一样美的标本,纵使它曾经残缺,被人无情的,任意的转换。

「浅渚波光云彩,小桥流水江村」这副楹联道尽了江南小镇的魅力.江南小镇它不是经由大自然雕琢出的自然山水,而是属于华夏古老文化的人文山水.我们不曾到过此处,但书中的江南小镇却给予我们一种,回到家中那般自在,难怪历年来,许多文人遇到了政治不清明或人生不得志时,便会到此隐居起来,但在荒山结庐有着生活上的麻烦,「大隐隐于市」便成了文人来江南隐居的最好推力.其实我们对「隐」有着正反两面的看法,好的一面其一就是当中国文化受到某些因素例如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中原地区而开始凋零时,文人或学者们就会带着他们的知识修养到此处隐居起来,藉以免于战争或政治的迫害;其二生老病死与官场浮沉是文人们的失意时刻,做什么事都不顺心,此时最好的方式就是让自己的身心获得纾解,找个地方隐居,等休息够了又是一段新旅程的开始.坏处是有人会把隐居当作沽名钓誉的工具,假隐以求得一官半职,这些举动让中国特有的隐的文化开始产生变质,隐士生前的孤傲和死后的名声全然黯暗.尽管如此,我们对隐还是保有着正面看法,因为古代中国给文人发展的空间实在大狭隘了,逼得他们除了隐或许只有一死,与其这样让自己的雄心壮志殒落,我们会选择沉潜,待有朝一日能东山再起。

余秋雨曾说他常伫立前人伫立过之处,观察自然与人文环境中去思考前人的情感;在柳侯祠前,由一尊石像追想柳宗元的一生,从他的文采想至他的被贬,既遭贬谪,而永柳二州又是荒远之地,因此他自放于山林水泽之间,将其困厄感伤的心境,完全寄托在游赏山水之间与文章创作之中,使中国文学史上拥有了「永州八记」这样出色的山水文学,这样的一代士人的气节与傲气让后世学者不得不去尊敬他的文化意识及人格,带着崇敬和疑问来瞻仰这位大文豪。

合上书卷,我们不由自主地走向窗前,流动的车潮及人潮正自我宣示另一种文化,这里是高雄,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也许咱们应该背起满满对中国文化的疑虑,亲自去辽阔的土地,让我们读过书后,沉重而苦苦的步伐,也走在上面。

在短短的一个寒假里我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去社会实践。虽然比较忙但我还是做了一件我认为最有意思的事情。我把余秋雨教授写的《文化苦旅》大致看了一遍。

虽然来不及仔细去揣摩但确实让我感触很深,尤其是《风雨天一阁》至今都使我记忆忧心。

一个家族背负着艰守一座藏书楼(中国古老文化)的命运。范钦一个拥有强大毅力和强烈的爱国精神的藏书家让中国留下了一座具有文化代表意义的藏书楼,直到到现在都有它的痕迹,但是岁月的沧桑,历史的风尘还是将它掩埋了。范氏天一阁之所以留下来的原因是什么呢?这正式余教授所说的超越意气,嗜好,才情,甚至是时间的意志力而这种毅力有是什么呢?

范钦曾经顶撞过拥有巨大权势的皇亲国戚,而因次遭到仗打这样的重刑,还进过监狱。但他豪不畏惧,始终毫不顾惜坚持自己的信仰,相信真理。最后谁都奈何不了他,这就是一个古代藏书家,一个真正称职的藏书家所表现出来的超越常人的强健的职业道德品质。

说到这里,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一下,我们这些学生,有哪一个能像范钦那样监守正义,监守自己的岗位。或许有但也是极少数的。我不是故意要借古代成功人氏来讽刺现代人,但是我还是要批判我们不好的地方,包括我自己在内,同学们,所有读书的人们,我们早就应该反省一下了。对我们来说范钦的意志力乍看之下,显得不近人情,然而我们的毅力呢?可以说连他的二分之一都没有。我们读书,在遇到挫折的时候该怎么办呢?学成之后又为了什么呢?等等这些尖锐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深思。

继续往下说,时间的流逝,光阴的短暂,80岁高龄的范钦中将走到生命的尽头,但他连生命的最后一刻都要监守岗位。他将自己的财产分成两部分,一份是他监守一生的藏书楼,另外一份是一张万两银票。他让他的两个孩子去选择自己想要拿的一份。

我想如果事情放到现在,有谁会愿意继承藏书楼,,又不能卖而且不但没好处还要惹得一身的麻烦。然而有范钦这样伟大的父亲,就会有像他一样伟大的儿子。他的大儿子范天冲毅然的选择了子承父业,他继承了藏书楼。中国的古老文化就是因为有了像范氏父子这样的真正的读书人而保存到现在的。

说到这里我又要开始批判些什么。想到读书人,现在的读书人(有些人)说说是书生,毫不考虑自己的言行举止,说不该说的话做不该做的动作。而且读书为的尽是一些私人的事情,只为那黄金屋或是颜如玉,而且做人都做的很自我,对自己要求很低对别人则很苛刻,只要自己好就万事大吉,毫不顾虑别人,更不用说是监守岗位和保护民族的历史文化了,一点都没有范钦那样的奉献精神。

还有那些可恶致极的贪官污吏,他们丝毫没有一点职业道德,简直像行尸走肉一样活在世界上比狗都不如。范钦好比是天使,而这些贪官,滥用职权的人就是恶魔,总有一天这些恶魔,会被天上的那些像范钦这样的天使给带去,进化那肮脏的心的。

《文化苦旅》使我对读书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我们读书人读书不能只为自己,要为这个社会这个国家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这样读书人才是读书人。

而且我们所学的文化有多少是古人用自己一身的心血换来的啊,文化的保留是艰难的,因此我们要好好珍惜这来自不意的文化,不虚度光阴,真正的领悟中华民族的优异文化,并且发扬古人身上的良知和意志力,坚决不做学成之后,而忘本的人,也不做半途因为搓责和困难而放弃学业的人。

一个人拥有了良知和强大的毅力才能领悟到我们祖先的精神,继承和发扬炎黄子孙数千百年来的优良传统。余教授的《文化苦旅》就如一艘导航船,她将带领我去深思更多中国文化的发展史。我也会将其细细品尝的。

《文化苦旅》读后感1500字

《文化苦旅》这本书是余秋里教授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全书共235万字,有三十七篇。这本书的介绍了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但是,在那一处处古迹的的背后却隐藏着人们不为人知的一面,而作者运其妙笔,给我的心灵写下了震撼两个大字。其中最为感触的是《道士塔》.

《文化苦旅》这本书在告诉我们中国古代历史的同时,告诉了我们更深一层的道理,就拿道士塔的第二节来说吧,文章是这样写的:真不知道一个堂堂佛教圣地,怎么会让一个道士来看管。中国的文官都到哪里去了,他们滔滔的奏折怎么从不提一句敦煌的事由?其时已是20世纪初年,欧美的艺术家正在酝酿着新世纪的突破。

罗丹正在他的工作室里雕塑,雷诺阿、德加、塞尚已处于创作晚期,马奈早就展出过他的《草地上的午餐》。他们中有人已向东方艺术家投来羡慕的眼光,而敦煌艺术,正在王道士手上。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欢到洞窟里转转,就像一个老农,看看他的宅院。

他对洞窟里的壁画有点不满,暗乎乎的,看着有点眼花。亮堂一点多好呢,他找了两个帮手,拎来一桶石灰。草扎的刷子装上一个长把,在石灰桶里蘸一蘸,开始他的粉刷。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颜六色还隐隐显现,农民做事就讲个认真,他再细细刷上第二遍。这儿空气干燥,一会儿石灰已经干透。什么也没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净白。道士擦了一把汗憨厚地一笑,顺便打听了一下石灰的市价。

他算来算去,觉得暂时没有必要把更多的洞窟刷白,就刷这几个吧,他达观地放下了刷把。当几面洞壁全都刷白,中座的雕塑就显得过分惹眼。在一个干干净净的农舍里,她们婀娜的体态过于招摇,她们柔柔的浅笑有点尴尬。道士想起了自己的身份,一个道士,何不在这里搞上几个天师、灵官菩萨?他吩咐帮手去借几个铁锤,让原先几座雕塑委曲一下。事情干得不赖,才几下,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浅笑变成了泥巴。听说邻村有几个泥匠,请了来,拌点泥,开始堆塑他的天师和灵官。泥匠说从没干过这种活计,道士安慰道,不妨,有那点意思就成。于是,像顽童堆造雪人,这里是鼻子,这里是手脚,总算也能稳稳坐住。行了,再拿石灰,把他们刷白。画一双眼,还有胡子,像模象样。道士吐了一口气,谢过几个泥匠,再作下一步筹划。今天我走进这几个洞窟,对着惨白的墙壁、惨白的怪像,脑中也是一片惨白。我几乎不会言动,眼前直晃动着那些刷把和铁锤。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见王道士转过脸来,满眼迷惑不解。是啊,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闲人何必喧哗?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么呢?我脑中依然一片惨白。

《文化苦旅》让我领悟到了苦字的意义所在,更让我学会了惋惜,更学会了如何不让惋惜存在

看这本书,同时还要慢、要细,里面的思考,非常人所思,非常人所见。

读《乡土中国》有感1500字


读《乡土中国》有感

刘婧

从"土头土脑的乡下人"入手,作者展开了对中国社会乡土性的阐述。在作者看来,"土"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土气",是一种城里人对乡下人的藐视;一种是泥土、土地,是乡下人的"命根",于我而言,一个从农村来的人而言,土对我们,是有着特殊含义的。村落的形成必须有土地的存在,土地, 带给我的是种踏实的归属感,突然想起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从作者论述的乡土社会中,我体会到了一种浓厚的淳朴气息,和谐的乡土社会在渐渐向现代社会过渡,内心真的希望,在世界的某一角落,可以一直有"土气"的存在。

乡下人因没见过先进的器物被称为"愚",但有些城里人,甚至教授在基本技巧上却不如乡下人,在我看来,各有各的长处,谁也没有资格对另一人做出评价。费孝通先生在文中论述了文字与"愚"的关系,文中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乡土社会的一个特点就是这种社会是在熟人里长大的。"正因为人与人之间的熟悉,大家才会使用"特殊语言",推行文字下乡,的确需要考虑文字和语言的基础。

记忆

学习,若要打破今昔之隔,必须要通过记忆。"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护着的社会共同经验。"读了这篇文章,愈发的感觉,任何一件事的实施,都是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的,比如推行文字下乡,不仅要考虑社会文字和语言的基础,还要考虑社会特点(

基层)。

作者以苏州人家城里的水道、走廊为例,展开了对"私"的表达,"私"与"公"相对,"私"的背后,隐藏的是一种以"自我"、"自家"为中心的网络结构,现在的社会,充满了利欲的诱惑,有些人也变得越来越极端,社交的圈子也变得越来越乱,作者提到了孔子的"推己及人",我认为,人都应该以一种包容的心态,由己及人,使自己拥有一种宽阔的格局,一种心怀大事的气魄。

道德

社会的格局决定道德。课本上学到了我们的行为应该以道德为标准,以法律为底线。我认为,道德不仅是一种规范,更是一种引导,引导着个人去构建更美好的社会。提起道德,脑海中首先闪过的是"百善孝为先",其次便是"忠义理智信",作者提到了"仁","仁"与"礼"是孔子学说的两个核心,在成长的路上,我们应该通过学习,见闻丰富自己,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有格局的人。

家族

看到文章的题目《家族》,倍感亲切,因为从小生长在大家族里,村里几乎一半以上的人都姓刘,从小到大,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远,家,对于离开家的我来说,意义重大。曾有制作了一份简易家谱,发现,四世同堂的我们家,真的很幸福。作者在对家的阐述中,尤为认真的指出了其生育功能,家是绵续的。

作者说,男女有别。不仅是生理上的区别,更是一种在社会分工,地位上的区别,大概正因为这种区别,才形成了安稳的乡土社会(作者一直在强调,乡土中国是安稳的社会),因为对感情方面的是不太了解,而且文章读的也不是很懂,所以,也没什么感想。

作者以"人治"与"法治"的区别开头,引出后文乡土秩序的维持是靠一双看不见的手来维持的——"礼治",不同于法治的被动,从作者的论述中,我感受到礼治是一种主动的、自发的、由内而外的规范,乡土社会是传统的,因而"礼"在其社会里发生作用便成为顺理成章,乡土社会给我的感觉是"车马很慢",在慢悠悠的生活状态下,礼治社会出现了。

在礼治的乡土社会中,社会秩序必然是稳定的,但也有例外,一定会有人因为特殊情况而"逾矩",诉讼便变得必要,但又由于乡土社会传统、稳定的特殊性质,那些从西方引进的法理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发生着很特殊的副作用,传统的观念与现代司法制度的碰撞,使得推行法下乡成了一个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

权力

一直以来,课本中的权力与权利是同时出现的,作者从社会合作与社会冲突两个角度分析权力的存在。当今社会,权力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的确是比金钱更诱人的,作者看来,权力可以带来经济利益。在乡土社会,在小农经济的体制下,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是微弱无力的。

契约

这篇文章,作者带我们更深入的了解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提出:在乡土社会中产生的是一种教化性的权力,在对社会规律的论述中,引入了社会契约,社会契约的确在人们的生活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中,我认为携着社会契约的教化权力在维持社会稳定、慢步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但从"缘"字来看,我认为"缘"代表一种关系,由于乡土社会的稳定性及社会的生育的持续性,在规模比较小的乡土社会中,血缘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在范围较小的乡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又多了一种地域上的联系,即地缘关系,血缘与地缘像两条丝带,维系着乡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乡土社会整体向前发展。

名实

随着社会的变迁,时势造成了乡土社会权力结构中的第四种权力:时势权力。乡土社会的变迁是很慢的,这种"慢",又导致了时势权力的不发达。这样,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中就存在四种权力:同意权力、横暴权力、长老权力与时势权力。

需要

从欲望到需要,作者由时势权力想到了社会计划,因计划就"需要",作者在文中又将欲望与需要为我们做了区别,由于这篇文章读不太懂,所以没有更多的感想。

读《文化寻根——赣南书院研究丛书》感言13篇


粗读《文化寻根赣南书院研究丛书》,有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史实的资料性。文瑞先生从2014年的冲动到2015年开始的准备,近五百万字的阅读,花费了巨大的心血,看资料看得视力下降、颈椎劳损,他终于完成了一次前无古人的赣南书院史考。

第二,体例的清晰性。面对浩瀚资料,一千多年的时间跨度,如何把这些内容放到当下,即使历史史料具有当下的现实意义,文瑞先生做了大量的思考。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部丛书,归类有秩,体例清晰,一目了然。

第三,教育的普及性。我通过阅读这套丛书,对书院的起源、功能、特点等有了宏观的理解,对赣南书院的概况有了基本的了解。赣州文化历史的研究,目前在全市来讲,应该说既是后起之秀,也是佼佼者。文瑞对赣南文史的研究与创作,对我们现在及今后的赣州,对人们了解赣州的历史、记住赣州的历史,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独到的文化价值。

第四,文化的建设性。习近平提出文化自信以后,全国上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运用都非常重视。这套书,对赣南的文化建设是功不可没的一项文化工程。他对传统文化的敬意达到了最高的一种境界,对我们当下的精神文明建设、文化自信建设,应该说其功劳是不朽的。

(2)

我想用五个历史研究样本,大致浅显地说了一下个人观感。

首先,丛书为社会提供了一个赣南政治治理教化的历史研究样本。他这套丛书,虽然打的是书院文化研究,但实际上它已经越出了书院文化地界。一个社会,把整个社会作为一个机器或者硬件来说,那么所有植入我们脑海从而让社会得以运行的东西,都是软件。这个软件从哪些地方植入呢?教育。旧时社会,教育层面很多,有官方教育,就是丛书里讲的官学,还有乡学,还有诸多民办的书院,以及宗族、家族办的学校,学馆,私塾。除了有形的教育,还有更多看不见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以及整个社会文化生态的熏染同化、家族文化耳熏目染,这些都是植入一个社会机器的软件系统插口。但是《文化寻根》就选赣南书院这一个接口进入。里面囊括了赣南历史上出现过的军学、州学、乡学、书院、各地村落宗族私办塾馆的整个教学教化生态。

其次,丛书为社会提供了一个赣南古代教育体系的历史研究样本。这个刚才说了,书院教育只是其中一方面,丛书实际上已经涵盖了官办教育、民办教育、家族教育,社会教育,还有乡村治理。这些方方面面,实际上他从硬件到软件从顶层设计到基础建设,这里面都可以找到。

再次,丛书为客家社会研究提供了一个赣南客家耕读文化的历史研究样本。客家人崇耕尚读,是中原士族古典耕读文化的忠实传承人和践行者。那么从哪些方面体现呢?此方面我们平常有很多个案的书写,但是只要看了这一套书,就回发现,实际上可以扫描到我们整个客家社会地区的耕读文化生态。

第四,丛书为当下的书香社会建设提供了一个赣南历史文化研究样本。现在我们讲书香社会,就是搞朗诵会、读书会啊之类的,这些固然不可少,但我们恰恰缺乏从书香硬件设施到书香软体运行这样一整套体系建设和环境营造,不说其它,单单就图书馆建设、文化艺术馆楼建设就和整个社会发展进程以及人民文化需求不匹配。

第五,丛书为赣南文学创作提供了本土精神文化源流输入与输出的解读样本。一个地域的精神文化质地、构成与形貌怎样,源流如何形成?这里面有天然地理、人种民族因素日久交互形成的人地关系文化积淀,还有至关重要的就是文化输入。纵览本套丛书,我们知道,赣南自唐宋到近代,大体了解这个阶段精神文化源流是怎么输入的,又是怎么输出的。文化教育与社会教化是输入口,人才成果是输出口,通过书院等等接口,通过像周敦颐、王阳明这样的思想家级别的施教与传习,历代书院山长以及种种教育官员、施教先生之类,一代代贤哲过化与施教,一代进士为代表的文化精英呈现和进入社会,持续构建了赣南本土精神源流的输入和输出水系。

(3)

龚老师的散文写作在赣南文坛占据一席之地,现在华丽转身,致力地方文化史书写,近年赣南文化史、地方史的其他书写者也不断推出新作。

时至今日,文学不仅没有从纷纭复杂的混沌状态中摆脱出来,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学观念和文学写作及传播手段的丰富,文学更进入了一种泛文学的时代。超文体写作早已不是新鲜话题。作为一种文学创作中超越原有文化规范的写作现象,它们可以是不同文学体裁之间的融合,也可以是文学与文学之外文体的结合。如果说这种变革开始还发生在文学体裁之间,诸如小说的诗体化、散文化,诗歌的散文化,散文的叙事化,等等。这些曾经居于文学中心地位的经典性写作都开始异化,人们不得不重新认识文学写作。

文学一旦将自己的疆域放开,一发而不可收拾,既然纯文学写作尚且大量引入非传统的文学形式、乃至非文学的手段,可以如此变革,那么新的或曾经根本不被承认为文学的写作,也开始大举进入文学。新写作的文体性质使得习惯上的文学批评举步维艰,即使是见多识广的职业批评家们也开始怀疑这是文学吗?现成的理论和经验在如此作品面前显得力不从心。

当我们将地方文化史书写置于这样泛文学超文体新写作的话语背景当中,再重新观照,大家或者更能够认同,它也应是一种特殊的作品。尽管现在还很难断言其文学的价值,但既然文学性正处于激变的时期,不妨先将这种文学性悬置起来,认识到它作为一种写作的意义,然后再思考其评判标准。或许这样,可以鼓励更多的人,拿起手中的笔,去为历史留下一份别人无法创造的珍贵财富。

(4)

这套丛书有几个突出特点:

一是对赣州文化富矿作了有益的挖掘。赣州是文化富矿,文化积淀厚重,文化类型多样,文化形态丰富。大家耳熟能详中国四大书院,其实,赣州书院同样兴盛,但知者不多。这次文瑞先生对散布于全市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书院一网打尽,深入挖掘,无疑是对赣州本土传统文化的一次巡礼。

二是对赣南古代教育作了系统的梳理。丛书四卷本,自成系统。既是赣南文化史,也是赣南教育史,教育的几个主要元素即学校、教材、教师、学生,丛书几乎一一对应。

三是对客家耕读传统作了精彩的呈现。我们都说客家人耕读传家、重教兴文,并以此自豪。耕读传家到底体现在哪里?有什么可以证明赣南客家人重教兴文?书院就是缩影和佐证。不重视教育,不可能有那么多的书院,不可能出那么多的名师,不可能出那么多的进士。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套丛书,就是赣南客家的耕读史,或者说是耕读家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当前,我们正致力于同心共筑中国梦,文化复兴是民族复兴的应有之义,也是铸魂之举。唯有书香能致远。置身于新时代,赣州文化建设可以有什么作为?《文化寻根赣南书院研究丛书》的出版发行,是一个积极的努力。

(5)

这套《文化寻根赣南书院研究丛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选题有角度。赣南书院研究,这个创意非常好,对本土文化研究来说很有新意,是前人所未做过的,这本身就决定了其价值不一般,可以说找到了一个好课题。丛书分为四册,各册的主题提炼得好,《千年书乡》《书香赣南》《阳明传习》《文光射斗》,相关的内容都来了,从不同的角度互为补充,既可自成单元,又形成整体感。

二是探索有深度。丛书不是简单的就事论事。它们将赣南书院概况、教育方式、教育成果(近600名进士名录)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有机的大课题。而且,不仅仅说赣南书院,还普及了相关历史,外延和内涵都有相当的拓展,有相当的思想深度和知识性、启迪性。

三是写作有温度。仔细读过文瑞的作品就知道,他是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使命感在做文化这件事,坚持这么多年,而且还将继续坚持。哪怕是作为研究性质的著述,他的文字,也不是纯粹的客观记录。这里面,总是饱含着对吾土赣南的一份真挚之情。

(6)

这套丛书文体新颖别致、史论结合、情怀兼具、亮点纷呈。

首先,本书从王安石、苏轼两篇学记来引发读者对赣南教育及书院一个全新的认识。有宋一代,人文辉煌灿烂,在众多文化巨子中最为有名的无疑是欧王苏黄,作者引用王安石《虔州学记》和苏轼《南安军学记》来佐证在北宋期间间南教育发达,曾是甲于江西的最为昌盛之地,并对当时赣南教育赞赏有加。而书院是当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世人应还赣南书院应有历史地位。在这一点上,文瑞先生可谓用心良苦、匠心独具。认证极有说服力。

其次,通过对相关史料五百万字的阅读与梳理及扎实的田野调查,以铁肩担道义的勇气与担当,打捞出被岁月尘封了的百余所赣南书院,进而通过对赣南有关书院建设、改建、重建及迁建等文献资料朝廷搜集整理,为赣南书院提供确切的无可争辩的史料依据。

再次,本丛书对赣南书院进行了全方位多视角的梳理挖掘,其中不少是尚未发现和利用的资料,填补了赣南书院许多空白,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影响深远,功莫大焉。

(7)

我一直认为文瑞先生是一位有着卓异文化人格和心灵体验的优秀作家,他轻功名、淡利禄、远尘嚣,在读书、写作、游历中不断追寻生命的意义,山水的奥秘,历史文化的价值,并坚持站在良心和社会责任的底线之上,对中国尤其是赣南行将消逝以及消逝了的历史文化进行不遗余力地打捞和细致地拼接、串联,而对人类人文情怀的日渐消散则更是透显出深切的忧患与喟叹,其旨趣可赞,其精神可嘉。

这四本近百万字的煌煌巨作饱蘸着文瑞先生心血的丰饶成果,传达着文瑞先生对赣南文化的热爱,同时也更加彰显出了文瑞先生卓异的文化人格。

文瑞先生在四本著作中不仅用扎实的文献系统整理还原了赣南书院的发展脉络,而且以其卓异的文化人格在字里行间表达出了对日渐式微的书院文化精神的守望与建设的心声。可以说,这四本著作的问世既是对赣南文化根脉进行文本层面上的寻觅与挖掘,更是对赣南文化根脉进行行动层面上的守望与重铸。

(8)

在我看来,《文化寻根》丛书至少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自觉的文化担当。文瑞先生花了四年时间完成了这样一部丛书,一个赣南文化守灵人的形象跳跃在字里行间,让我们肃然起敬。在《千年书乡》的序中,文瑞先生发现今天的学者在谈及江右书院时之所以只字不提赣南,原因在于生于斯长于斯的赣南人自己没有挖掘、宣传赣南的书院文化,所以他感慨一个连自身历史都没有厘清的地域,何以向外地学者提供直接、有用的相关信息与史料只有不被自己忽视,才可能不被别人忽视。

第二,鲜明的问题意识。文瑞先生他们这套丛书有着鲜明的问题意识,直接面对与回应了当下的现实问题。概括说来,他们直面的问题有四:一是道德滑坡。二是教育乏力。三是国学热。四是苏区振兴。

第三,巧妙的切入视角。文瑞先生对赣南地域文化的研究,选择的不是常见的文学、艺术、语言、风俗,而是容易被他人遗忘的教育,这不可不说是一种别出心裁。文化寻根丛书以古代教育作为切入视角,论及了作为物质文化的书院、乡学、社学,也讨论了作为制度文化的书院教育制度,还深入到作为哲学文化的耕读传统与客家精神,做了一种打通工作。

(9)

龚老师的创作立足赣南,把赣南的山水自然、人文故事、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作为写作的主要范畴,多层次全方位细写赣南。这是龚老师对历史的精神回望,集合起来就是一条滔滔的赣南文化江河。

我很欣赏《望乡》中的一段话:夕阳河边走,举目望苍穹, 走过岁月春与秋,忘不掉你的身影。《阳明传习》《文光射斗》《千年书香》《书香赣南》是厚重的文化,就是我们赣南忘不掉的身影。经年如水的往事,在每一个红尘渡口,滋润着情怀,丰盈着生命,风雨难摧!岁月可以带着流水的光阴,却永远带不走根植赣南厚土的那份文化。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我们应该为创造这份厚重文化的人们致敬,也应该为发掘、传承、传递那份文化的人致敬。我认为龚老师就是一个值得我很致敬的人。

(10)

历史的纵坐标上,书院的学术发展史,与理学乃至心学的发展史是相呼应的;历史的横坐标上,赣南的独特地理位置和地域文化属性,使得周敦颐、苏轼、朱熹、王阳明等一流大家都与赣南结缘、过化讲学,这是文化史上的盛事,也是赣南文脉中的幸事。现在我们要接续这个文脉,难度还是比较大的。这套丛书,对烟波微茫、星散汗漫的赣南书院文化,培其源而畅其流,使之汹涌高蹈,以一个完整的有生命力的形象汇入洋洋煌煌的中华地域文化之海,从此熠熠生辉。

赣南书院研究丛书,也可以看作是文瑞兄的一篇大散文。三星望月,自成一体。形散神不散。《千年书香----赣南书院简史》是旗帜是核心是主干,《阳明传习》《文光射斗》《书香赣南》是拱卫是开枝是散叶。古人曾说,非文苑之英不可以为史。要把赣南千年历史上的数十百家书院的历史廓清、梳理和呈现,其间传说之纷歧、文献之宏富、信伪之渺茫、人事之繁缛,非有吞吐博纳的气象、惨淡经营的功夫以及热爱家园的赤子之心,是断难完成的。文瑞兄的这种三星望月的结构方式,是和《史记》的纪传书表里面的互见法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在文瑞兄为丛书写的后记里面,特意提到了行走的意义。我读着读着不由地想到清代一个特殊的官职行走,军机处行走、上书房行走、翰林院行走,我觉得赣南书院学术史上的先贤们灵感有知,现在可能会商议着给文瑞兄赐一个赣南文脉上行走的顶戴了。

(11)

这些年来,文瑞花了很多时间通读《江西通志》《赣州府志》《南安府志》《宁都直隶州志》及每个县编选的地方史料等地方文献,在这些文献中收集与梳理中思考、勾勒与呈现赣南本土文化的物质载体与精神源流。如果说《千年书乡》与《书香赣南》是从物质层面来讨论赣南的书院文化,那么,《阳明传习》与《文光射斗》则是从精神层面来讨论赣南书院文化的质地,因为不管是王阳明还是赣南历代进士都是赣南书院文化的建构者,也是赣南书院文化的彰显者。文瑞先生以扎实的史料和隐藏在编著背后的架构,对赣南书院文化或者赣南文脉做了精彩的梳理与表达,在我看来,这种发掘、梳理与表达与其文化散文创作是一体两面的,只不过方式不同,一是文学的、一是学术的,这背后都蕴含着文瑞先生对赣南文化的热爱,以及其日渐式微的忧患。相信这四本著作,不仅能给我们日后赣南本土文化的进一步研究留下宝贵史料,也能为我们的赣南本土文化研究提供某种值得借鉴的路径。

(12)

在与龚文瑞二十多年的交往过程中,我认为第一是要学习他的是坚持不懈,执著向上的精神。第二要学习他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第三发扬他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优良作风。

钻研赣南古代的书院,这是一件浩大的工程。为了撰写好著作,发掘赣南本地文化、历史文化,他不遗余力地千里寻根,并且翻阅大量的通志、府志,县志,搞搞录,做笔记。由于伏案写作,造成颈椎酸痛,但仍日以继夜的工作,终于完稿。为了提高著作的质量,他再一次邀请我为他的四本书稿校阅,他的热情与他的创新神,让我无法推辞。作为多年的朋友,我决然为他义务校审,我认为这是一个文化人对文化人毫无私心的友谊与感情。

(13)

对龚老师编著的这套丛书,我有三个体会。

一是非常期待。早在两年前就知道龚文瑞老师在做赣南书院方面的研究,我就表达了期待之情。文瑞老师做学问的勤勉、严谨又扎实的态度一直是我们后辈学习的楷模。文瑞老师深耕赣南本土文化,是研究赣南文化的标杆与旗帜。

二是非常兴奋。这套丛书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对树立赣南文化自信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江西书院文化在历史上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一直以来,研究赣南书院文化的文章较为分散,且不成系统,造成了赣南在整个江西书院文化空间维度上的塌陷。文瑞老师这套丛书的印发,对本土以及外地人了解赣南书院文化,以及客家人耕读传家的传统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三是这套书的内容非常全面,挖掘了我们知之甚少的赣南书院源头如小溪书屋、寻颜乐轩、竹林幽居等,为我们理清了赣南乃至中国书院的发展脉络,让我们知道书院文化是怎么来的。从而,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书院文化将如何走向远方?

四是硬要提点建议的话,丛书将极少数的精舍和社学列入书院,以及赣州的天一阁是否具有藏书功能等值得商榷。还有就是,一谈到赣南的书院,历来基本上都只讲名师,对高徒的研究还稍显薄弱。

喜欢《《长乐乡土文化丛书》读后感1500字》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乡土情结读后感15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