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文化苦旅有感3000字 > 地图 > 读文化苦旅有感3000字

读文化苦旅有感3000字

发布时间:2019-09-21 来源:互联网

读《文化寻根——赣南书院研究丛书》感言13篇。

人一生要过得有意义,就需要不断地阅读优秀的作品。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多多去读一些经典书籍作品,在阅读作者写的作品后可以学到很多,扩充自己的知识库,最好我们可以用读后感文章的方式,将阅读中的体验记录成文。您是否正在考虑如何写作品的读后感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读《文化寻根——赣南书院研究丛书》感言13篇》,供你阅读参考,并请收藏本页面!

粗读《文化寻根赣南书院研究丛书》,有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史实的资料性。文瑞先生从2014年的冲动到2015年开始的准备,近五百万字的阅读,花费了巨大的心血,看资料看得视力下降、颈椎劳损,他终于完成了一次前无古人的赣南书院史考。

第二,体例的清晰性。面对浩瀚资料,一千多年的时间跨度,如何把这些内容放到当下,即使历史史料具有当下的现实意义,文瑞先生做了大量的思考。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部丛书,归类有秩,体例清晰,一目了然。

第三,教育的普及性。我通过阅读这套丛书,对书院的起源、功能、特点等有了宏观的理解,对赣南书院的概况有了基本的了解。赣州文化历史的研究,目前在全市来讲,应该说既是后起之秀,也是佼佼者。文瑞对赣南文史的研究与创作,对我们现在及今后的赣州,对人们了解赣州的历史、记住赣州的历史,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独到的文化价值。

第四,文化的建设性。习近平提出文化自信以后,全国上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运用都非常重视。这套书,对赣南的文化建设是功不可没的一项文化工程。他对传统文化的敬意达到了最高的一种境界,对我们当下的精神文明建设、文化自信建设,应该说其功劳是不朽的。

(2)

我想用五个历史研究样本,大致浅显地说了一下个人观感。

首先,丛书为社会提供了一个赣南政治治理教化的历史研究样本。他这套丛书,虽然打的是书院文化研究,但实际上它已经越出了书院文化地界。一个社会,把整个社会作为一个机器或者硬件来说,那么所有植入我们脑海从而让社会得以运行的东西,都是软件。这个软件从哪些地方植入呢?教育。旧时社会,教育层面很多,有官方教育,就是丛书里讲的官学,还有乡学,还有诸多民办的书院,以及宗族、家族办的学校,学馆,私塾。除了有形的教育,还有更多看不见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以及整个社会文化生态的熏染同化、家族文化耳熏目染,这些都是植入一个社会机器的软件系统插口。但是《文化寻根》就选赣南书院这一个接口进入。里面囊括了赣南历史上出现过的军学、州学、乡学、书院、各地村落宗族私办塾馆的整个教学教化生态。

其次,丛书为社会提供了一个赣南古代教育体系的历史研究样本。这个刚才说了,书院教育只是其中一方面,丛书实际上已经涵盖了官办教育、民办教育、家族教育,社会教育,还有乡村治理。这些方方面面,实际上他从硬件到软件从顶层设计到基础建设,这里面都可以找到。

再次,丛书为客家社会研究提供了一个赣南客家耕读文化的历史研究样本。客家人崇耕尚读,是中原士族古典耕读文化的忠实传承人和践行者。那么从哪些方面体现呢?此方面我们平常有很多个案的书写,但是只要看了这一套书,就回发现,实际上可以扫描到我们整个客家社会地区的耕读文化生态。

第四,丛书为当下的书香社会建设提供了一个赣南历史文化研究样本。现在我们讲书香社会,就是搞朗诵会、读书会啊之类的,这些固然不可少,但我们恰恰缺乏从书香硬件设施到书香软体运行这样一整套体系建设和环境营造,不说其它,单单就图书馆建设、文化艺术馆楼建设就和整个社会发展进程以及人民文化需求不匹配。

第五,丛书为赣南文学创作提供了本土精神文化源流输入与输出的解读样本。一个地域的精神文化质地、构成与形貌怎样,源流如何形成?这里面有天然地理、人种民族因素日久交互形成的人地关系文化积淀,还有至关重要的就是文化输入。纵览本套丛书,我们知道,赣南自唐宋到近代,大体了解这个阶段精神文化源流是怎么输入的,又是怎么输出的。文化教育与社会教化是输入口,人才成果是输出口,通过书院等等接口,通过像周敦颐、王阳明这样的思想家级别的施教与传习,历代书院山长以及种种教育官员、施教先生之类,一代代贤哲过化与施教,一代进士为代表的文化精英呈现和进入社会,持续构建了赣南本土精神源流的输入和输出水系。

(3)

龚老师的散文写作在赣南文坛占据一席之地,现在华丽转身,致力地方文化史书写,近年赣南文化史、地方史的其他书写者也不断推出新作。

时至今日,文学不仅没有从纷纭复杂的混沌状态中摆脱出来,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学观念和文学写作及传播手段的丰富,文学更进入了一种泛文学的时代。超文体写作早已不是新鲜话题。作为一种文学创作中超越原有文化规范的写作现象,它们可以是不同文学体裁之间的融合,也可以是文学与文学之外文体的结合。如果说这种变革开始还发生在文学体裁之间,诸如小说的诗体化、散文化,诗歌的散文化,散文的叙事化,等等。这些曾经居于文学中心地位的经典性写作都开始异化,人们不得不重新认识文学写作。

文学一旦将自己的疆域放开,一发而不可收拾,既然纯文学写作尚且大量引入非传统的文学形式、乃至非文学的手段,可以如此变革,那么新的或曾经根本不被承认为文学的写作,也开始大举进入文学。新写作的文体性质使得习惯上的文学批评举步维艰,即使是见多识广的职业批评家们也开始怀疑这是文学吗?现成的理论和经验在如此作品面前显得力不从心。

当我们将地方文化史书写置于这样泛文学超文体新写作的话语背景当中,再重新观照,大家或者更能够认同,它也应是一种特殊的作品。尽管现在还很难断言其文学的价值,但既然文学性正处于激变的时期,不妨先将这种文学性悬置起来,认识到它作为一种写作的意义,然后再思考其评判标准。或许这样,可以鼓励更多的人,拿起手中的笔,去为历史留下一份别人无法创造的珍贵财富。

(4)

这套丛书有几个突出特点:

一是对赣州文化富矿作了有益的挖掘。赣州是文化富矿,文化积淀厚重,文化类型多样,文化形态丰富。大家耳熟能详中国四大书院,其实,赣州书院同样兴盛,但知者不多。这次文瑞先生对散布于全市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书院一网打尽,深入挖掘,无疑是对赣州本土传统文化的一次巡礼。

二是对赣南古代教育作了系统的梳理。丛书四卷本,自成系统。既是赣南文化史,也是赣南教育史,教育的几个主要元素即学校、教材、教师、学生,丛书几乎一一对应。

三是对客家耕读传统作了精彩的呈现。我们都说客家人耕读传家、重教兴文,并以此自豪。耕读传家到底体现在哪里?有什么可以证明赣南客家人重教兴文?书院就是缩影和佐证。不重视教育,不可能有那么多的书院,不可能出那么多的名师,不可能出那么多的进士。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套丛书,就是赣南客家的耕读史,或者说是耕读家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当前,我们正致力于同心共筑中国梦,文化复兴是民族复兴的应有之义,也是铸魂之举。唯有书香能致远。置身于新时代,赣州文化建设可以有什么作为?《文化寻根赣南书院研究丛书》的出版发行,是一个积极的努力。

(5)

这套《文化寻根赣南书院研究丛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选题有角度。赣南书院研究,这个创意非常好,对本土文化研究来说很有新意,是前人所未做过的,这本身就决定了其价值不一般,可以说找到了一个好课题。丛书分为四册,各册的主题提炼得好,《千年书乡》《书香赣南》《阳明传习》《文光射斗》,相关的内容都来了,从不同的角度互为补充,既可自成单元,又形成整体感。

二是探索有深度。丛书不是简单的就事论事。它们将赣南书院概况、教育方式、教育成果(近600名进士名录)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有机的大课题。而且,不仅仅说赣南书院,还普及了相关历史,外延和内涵都有相当的拓展,有相当的思想深度和知识性、启迪性。

三是写作有温度。仔细读过文瑞的作品就知道,他是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使命感在做文化这件事,坚持这么多年,而且还将继续坚持。哪怕是作为研究性质的著述,他的文字,也不是纯粹的客观记录。这里面,总是饱含着对吾土赣南的一份真挚之情。

(6)

这套丛书文体新颖别致、史论结合、情怀兼具、亮点纷呈。

首先,本书从王安石、苏轼两篇学记来引发读者对赣南教育及书院一个全新的认识。有宋一代,人文辉煌灿烂,在众多文化巨子中最为有名的无疑是欧王苏黄,作者引用王安石《虔州学记》和苏轼《南安军学记》来佐证在北宋期间间南教育发达,曾是甲于江西的最为昌盛之地,并对当时赣南教育赞赏有加。而书院是当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世人应还赣南书院应有历史地位。在这一点上,文瑞先生可谓用心良苦、匠心独具。认证极有说服力。

其次,通过对相关史料五百万字的阅读与梳理及扎实的田野调查,以铁肩担道义的勇气与担当,打捞出被岁月尘封了的百余所赣南书院,进而通过对赣南有关书院建设、改建、重建及迁建等文献资料朝廷搜集整理,为赣南书院提供确切的无可争辩的史料依据。

再次,本丛书对赣南书院进行了全方位多视角的梳理挖掘,其中不少是尚未发现和利用的资料,填补了赣南书院许多空白,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影响深远,功莫大焉。

(7)

我一直认为文瑞先生是一位有着卓异文化人格和心灵体验的优秀作家,他轻功名、淡利禄、远尘嚣,在读书、写作、游历中不断追寻生命的意义,山水的奥秘,历史文化的价值,并坚持站在良心和社会责任的底线之上,对中国尤其是赣南行将消逝以及消逝了的历史文化进行不遗余力地打捞和细致地拼接、串联,而对人类人文情怀的日渐消散则更是透显出深切的忧患与喟叹,其旨趣可赞,其精神可嘉。

这四本近百万字的煌煌巨作饱蘸着文瑞先生心血的丰饶成果,传达着文瑞先生对赣南文化的热爱,同时也更加彰显出了文瑞先生卓异的文化人格。

文瑞先生在四本著作中不仅用扎实的文献系统整理还原了赣南书院的发展脉络,而且以其卓异的文化人格在字里行间表达出了对日渐式微的书院文化精神的守望与建设的心声。可以说,这四本著作的问世既是对赣南文化根脉进行文本层面上的寻觅与挖掘,更是对赣南文化根脉进行行动层面上的守望与重铸。

(8)

在我看来,《文化寻根》丛书至少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自觉的文化担当。文瑞先生花了四年时间完成了这样一部丛书,一个赣南文化守灵人的形象跳跃在字里行间,让我们肃然起敬。在《千年书乡》的序中,文瑞先生发现今天的学者在谈及江右书院时之所以只字不提赣南,原因在于生于斯长于斯的赣南人自己没有挖掘、宣传赣南的书院文化,所以他感慨一个连自身历史都没有厘清的地域,何以向外地学者提供直接、有用的相关信息与史料只有不被自己忽视,才可能不被别人忽视。

第二,鲜明的问题意识。文瑞先生他们这套丛书有着鲜明的问题意识,直接面对与回应了当下的现实问题。概括说来,他们直面的问题有四:一是道德滑坡。二是教育乏力。三是国学热。四是苏区振兴。

第三,巧妙的切入视角。文瑞先生对赣南地域文化的研究,选择的不是常见的文学、艺术、语言、风俗,而是容易被他人遗忘的教育,这不可不说是一种别出心裁。文化寻根丛书以古代教育作为切入视角,论及了作为物质文化的书院、乡学、社学,也讨论了作为制度文化的书院教育制度,还深入到作为哲学文化的耕读传统与客家精神,做了一种打通工作。

(9)

龚老师的创作立足赣南,把赣南的山水自然、人文故事、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作为写作的主要范畴,多层次全方位细写赣南。这是龚老师对历史的精神回望,集合起来就是一条滔滔的赣南文化江河。

我很欣赏《望乡》中的一段话:夕阳河边走,举目望苍穹, 走过岁月春与秋,忘不掉你的身影。《阳明传习》《文光射斗》《千年书香》《书香赣南》是厚重的文化,就是我们赣南忘不掉的身影。经年如水的往事,在每一个红尘渡口,滋润着情怀,丰盈着生命,风雨难摧!岁月可以带着流水的光阴,却永远带不走根植赣南厚土的那份文化。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我们应该为创造这份厚重文化的人们致敬,也应该为发掘、传承、传递那份文化的人致敬。我认为龚老师就是一个值得我很致敬的人。

(10)

历史的纵坐标上,书院的学术发展史,与理学乃至心学的发展史是相呼应的;历史的横坐标上,赣南的独特地理位置和地域文化属性,使得周敦颐、苏轼、朱熹、王阳明等一流大家都与赣南结缘、过化讲学,这是文化史上的盛事,也是赣南文脉中的幸事。现在我们要接续这个文脉,难度还是比较大的。这套丛书,对烟波微茫、星散汗漫的赣南书院文化,培其源而畅其流,使之汹涌高蹈,以一个完整的有生命力的形象汇入洋洋煌煌的中华地域文化之海,从此熠熠生辉。

赣南书院研究丛书,也可以看作是文瑞兄的一篇大散文。三星望月,自成一体。形散神不散。《千年书香----赣南书院简史》是旗帜是核心是主干,《阳明传习》《文光射斗》《书香赣南》是拱卫是开枝是散叶。古人曾说,非文苑之英不可以为史。要把赣南千年历史上的数十百家书院的历史廓清、梳理和呈现,其间传说之纷歧、文献之宏富、信伪之渺茫、人事之繁缛,非有吞吐博纳的气象、惨淡经营的功夫以及热爱家园的赤子之心,是断难完成的。文瑞兄的这种三星望月的结构方式,是和《史记》的纪传书表里面的互见法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在文瑞兄为丛书写的后记里面,特意提到了行走的意义。我读着读着不由地想到清代一个特殊的官职行走,军机处行走、上书房行走、翰林院行走,我觉得赣南书院学术史上的先贤们灵感有知,现在可能会商议着给文瑞兄赐一个赣南文脉上行走的顶戴了。

(11)

这些年来,文瑞花了很多时间通读《江西通志》《赣州府志》《南安府志》《宁都直隶州志》及每个县编选的地方史料等地方文献,在这些文献中收集与梳理中思考、勾勒与呈现赣南本土文化的物质载体与精神源流。如果说《千年书乡》与《书香赣南》是从物质层面来讨论赣南的书院文化,那么,《阳明传习》与《文光射斗》则是从精神层面来讨论赣南书院文化的质地,因为不管是王阳明还是赣南历代进士都是赣南书院文化的建构者,也是赣南书院文化的彰显者。文瑞先生以扎实的史料和隐藏在编著背后的架构,对赣南书院文化或者赣南文脉做了精彩的梳理与表达,在我看来,这种发掘、梳理与表达与其文化散文创作是一体两面的,只不过方式不同,一是文学的、一是学术的,这背后都蕴含着文瑞先生对赣南文化的热爱,以及其日渐式微的忧患。相信这四本著作,不仅能给我们日后赣南本土文化的进一步研究留下宝贵史料,也能为我们的赣南本土文化研究提供某种值得借鉴的路径。

(12)

在与龚文瑞二十多年的交往过程中,我认为第一是要学习他的是坚持不懈,执著向上的精神。第二要学习他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第三发扬他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优良作风。

钻研赣南古代的书院,这是一件浩大的工程。为了撰写好著作,发掘赣南本地文化、历史文化,他不遗余力地千里寻根,并且翻阅大量的通志、府志,县志,搞搞录,做笔记。由于伏案写作,造成颈椎酸痛,但仍日以继夜的工作,终于完稿。为了提高著作的质量,他再一次邀请我为他的四本书稿校阅,他的热情与他的创新神,让我无法推辞。作为多年的朋友,我决然为他义务校审,我认为这是一个文化人对文化人毫无私心的友谊与感情。

(13)

对龚老师编著的这套丛书,我有三个体会。

一是非常期待。早在两年前就知道龚文瑞老师在做赣南书院方面的研究,我就表达了期待之情。文瑞老师做学问的勤勉、严谨又扎实的态度一直是我们后辈学习的楷模。文瑞老师深耕赣南本土文化,是研究赣南文化的标杆与旗帜。

二是非常兴奋。这套丛书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对树立赣南文化自信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江西书院文化在历史上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一直以来,研究赣南书院文化的文章较为分散,且不成系统,造成了赣南在整个江西书院文化空间维度上的塌陷。文瑞老师这套丛书的印发,对本土以及外地人了解赣南书院文化,以及客家人耕读传家的传统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三是这套书的内容非常全面,挖掘了我们知之甚少的赣南书院源头如小溪书屋、寻颜乐轩、竹林幽居等,为我们理清了赣南乃至中国书院的发展脉络,让我们知道书院文化是怎么来的。从而,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书院文化将如何走向远方?

四是硬要提点建议的话,丛书将极少数的精舍和社学列入书院,以及赣州的天一阁是否具有藏书功能等值得商榷。还有就是,一谈到赣南的书院,历来基本上都只讲名师,对高徒的研究还稍显薄弱。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读《家谱与寻根》有感:传统文化的基础在孝道


传统文化的基础在孝道

——读《家谱与寻根》有感

张洪意

本文选自柳育龙编著的《家谱编修指南与答问》,需要者请联系作者购买。

春节回家过年?教你如何三天编修家谱

柳育龙《家谱编修指南与答问》出版,附序言及目录

按:张洪意先生曾写作《家乡,心中最后一座壁垒的坍塌》一文,之后笔者在新浪博客网和微信平台转发。偶然机会被他搜索到了,并且主动关注了微信平台,添加了好友。期间,只是断断续续的聊了几次,说到了家谱,他也发了几篇文章和相关录音给我。时隔近一年时间,笔者突然想到此事,但是QQ好友没有备注,查遍了好友才找到他,赠送拙作《家谱与寻根》。说明其中艰辛,张先生在出差期间也多次语音发了下初读感想。之后,又写下了长文。

幸运之至,有机会读到柳育龙先生所著《家谱与寻根》一书,同样作为一名寻祖人,震撼于柳先生的家族情结以及对于家族资料整理编辑的执着精神!感概甚多。

千百年以来我们的先祖在广袤而古老的神州大地上繁衍生息,面对生存环境中的各种灾难,先祖们的安身之法、齐家之宝、立命之本、家族之根到底是什么?今天很多姓氏的寻祖人,各自探寻着祖先生命历程、追寻着祖先的足迹。在人类繁衍更替的生命长河中,几百年时间只是短暂的一瞬,如有资料可查,能很快明确每一个家族的先祖。如今要完成这一过程到底有多难?寻祖必备条件的郡望、堂号一无所知,很多时候仅有一份家族辈字表,但仅凭辈字表,就无法确定我们到底来自家族的哪一支。和大多数寻祖的宗亲一样,我们都遭遇到同样的问题:由于家谱无存,致使家族与上源失去联系,接通上源成为目前寻根连谱的最大困惑。先祖生活的年代,对于家谱清修和记录并无规定的格式和要求,如谱序不能成章则可能出现家族各支派、世系辈分中的主要人物、生辰卒年、主要事迹失考并有争议,而可查的信息又非常有限,这对我们后人确定先祖也带来非常大的困难。我深知作为一名寻祖人决定整理家族资料时,那一定是有一种深爱家族的心结与情怀。谱牒资料整理是一项认真、严肃的工作,既要真实可靠,又要有激励后人的作用,所以每一位真正的寻祖人都不敢疏忽,希望做到的就是敬待先祖,不愧后人。实际寻根问祖、整理家族资料是一项浩瀚的工程,过程中会遭遇各种困惑和艰辛,很多寻祖人都是在中途退出的。

由于对家族文化抛弃得太久,今天各姓氏的后裔对于本家族的文化和家族传统已经太陌生了,60岁左右的家族后人没有几个人能知道完整的家族辈字,40多岁的家族宗亲基本上就是"族盲"了。当一种文化后继乏人的时候,就是一种文化面临灭亡的预兆。自"文革"时期以来,没有人意识到一个家族的历史随着家谱的毁灭已经淡出宗亲们的记忆。特别是近40年以来,各村庄之中大部份的年轻人为了生计外出打工,家族文化被视为旧时代产物与市场经济相比尤显格格不入。这种舍本求末的观念让我们每一个家族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我们都错过了整理家族资料的最佳时间,最能知道家族历史的老人基本上不在了。直到今天,家族文化的抢救和传承仍然没有人关心,非常不易的是80后青年作家柳育龙先生多年致力于家族资料整理和姓氏文化的研究,伴随专业家族文化资料的巨作问世,填补了谱根文化资料的残缺与空白,整卷谱书的框架和格局从特别的视角,将一部家族的生命历程展现在每一位宗亲的面前,激励和招唤着每一位宗亲由此有感的家国情怀。此书对于其他姓氏的寻根朔源,也是难得的参考资料,柳先生此举对先人来说是最好的告慰、对后人来说是无量功德。

我们知道几十年以来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导致各种各样的社会乱象。生存确实是一把利剑,但不应该成为宗亲们漠视家族文化的借口,由于抛弃家族文化太久,有的宗亲之间已经非常冷漠,各宗亲背井离乡无非只是为了找到更多的金钱而已,即使找到足够多的金钱,仍然不能意识到家族精神和灵魂的缺失,如果一个人的内心蒙蔽一定只能在背离家族文化的路上越走越远、因为心里充满私欲必然出现伤害亲情的现象、价值观念的错误颠倒会导致家族宗亲在苦难的泥泞里愈陷愈深,对于一个家族来说即是一种灾难。

人们常说"狐死首丘"、"落叶归根".说到落叶归根大家都能理解,"狐死首丘"出自屈原《九章。涉江》"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一定是朝向出生的山丘,常用来比喻人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所以说"狐死首丘"、"落叶归根"是一种近似动物本能的习惯性表现。这种本能是人性深处对于生命最终归属的一种愿望。所以,我们尊重生命就是应该随顺人的性德,而不是背离人性的伤害,不是摧毁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正是因为中华儿女有这样一种文化的根基,炎黄子孙才会注重一种血浓于水的情怀,世界上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寻根问祖的文化存在。所以人们一谈到同门姓氏、就会拉近彼此许多距离。

寻根问祖是家族文化,家族文化也叫宗族文化,它是同宗、同族经过千百年的提炼和整理约定俗成的民俗文化,而且传承于族人之间,记载于族谱之中,或者是祖祖辈辈口耳相传铭刻在人们心间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各个历史时期的民众共同演绎的宗族文化及其内涵的祠堂文化,其实是中国传统文化真正的重心与核心,应该说说家族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基础。历史上次数众多、规模不等的移民活动,为后人留下了程度不同的文化遗产。

说到寻根问祖,不能不从孝道说起,我想我们今天热衷于寻祖的每一位宗亲,正是因为善根福德的深厚、正是有了孝亲敬天的至诚之心,所以我们能在寻根问祖的路上相遇并能携手前进。要更好的传承家族文化,寻祖的各位宗亲首先应该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一个基础的认知,否则,我们的寻祖就做不到端庄大气,发展一定会受到局限。

过去的祠堂,也叫做家庙,主要是教人孝道,春天和秋天祭祀先祖。这是人本能从内心发出的情感,道理在哪里?人对祖宗没有忘记,就不会不孝敬父母。如果祖宗不要了,可能父母也就不要了,中国人要谈家族的亲情,首先离不开孝道,而孝道的教育在每一个家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除了养育子女的义务,父母还有教育子女的责任。父母爱孩子就应该把孩子的根扎好,扎好根不是当今社会各种花样技能的培训,这个根就是孝道。一个人能孝亲,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他就能尊师,他能尊师就能够尊长,所有的德行都从这里流淌而出。从佛教的理论上说,这是自性圆满的教育,是让孩子播种福田,孝养父母是培植个人福报,犹如播种田亩,则有秋收之利。天地有正气,孝顺父母生出的气蕴,是天地间至贵至珍生气最强的气蕴,养得住一切福德,镇得住生活中各种不顺,感得来"福"、"禄"、"寿"三星护体。这里蕰含着极深的真理,所以教育子女一定是从孝道教起,因为圣贤的经典告诉我们"百善孝为先".

2002年在香港建立有"中华民族万姓先祖纪念堂"、 2005年在福建莆田建有"中华民族万姓先祖纪念堂",这是后人感恩祖宗的恩德,对于先祖追思和怀念。儒家讲"慎终追远,民德旧厚".就是教育天下人,要好好对待父母的晚年,尽心尽力,使父母善终。去世之后不要忘了父母对我们这一生一世的恩德,要常常追思和怀念。这正是中华民族千年万世以来家家户户,历朝历代都要举行盛大仪式祭祀先祖的原因所在。这不但是孝道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对人性本善的维护。所以我们今天寻祖,一定要知道祠堂在一个家族中所发挥的作用。祠堂代表什么?它代表孝亲。

儒家《孝经》中说"夫孝,德之本,教之所由生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孝是德行的根本,教育就是应该从教孝开始的。从汉字"教"的本义上来讲,所谓"教者,孝之文也。"也就是说真正的教育是弘扬孝道的文化。而家族文化的根本正是弘扬孝道的文化。孝,是一个人内心与灵魂一致的真诚,没有一点虑妄和杂质,所谓纯净纯善,那正是人性的本质。换句话说 "孝道"就 是让我们恢复人性 ,所以孔子说"教人亲爱,莫善于孝。"

在儒家的教育中把孝分成四个层次,即孝养、孝敬、孝爱和孝顺;而在佛家的教育中则更进一个层次,将孝道分为小孝、中孝、大孝和至孝。可见孝道就是生命中大圆满的大根大本,人世间的圆满、出世间的圆满都是从孝道开始的。孝道的教育,是人性本善的教育,是伦理道德、天地因果中最根本的教育。

孝道不但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核心, 它也是大乘佛法的基础、根源。佛教中有一句话叫"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为百善之首;还有一层意思,孝这扇开了,百善之门就都开了。 可见"孝"是一棵从人的心灵深处生长出来的道德之树的根。根正才能长成参天大树、根深才能枝繁叶茂、根劳才能开花结果,万里飘香。一切圣贤经典的教育都是从孝道开始的,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中,"儒"、"释"、"道"三教同尊是孝道。所以,我们今天的寻祖不能不从孝道说起,作为寻祖人不能不了解孝道的重要性。

通过家族文化的学习,我们不仅要了解家族的文化是孝道的文化,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身体力行落实孝道,真正做到"孝亲尊师".我们作为世间人,人人都在为名闻利养劳碌奔波,后天污染的习性障碍了我们的先天的良善,盖覆了我们本真的自性。浮躁的社会竞争让我们接触不到传统文化的圣贤教育,失去了人生的智慧。今天,无论地位显赫之人或是普通百姓,没有不追求"五福临门"的,但是如果不知道"人以善感,天以福应"的真相,总是徒劳辛苦。而在传统文化的教育中,圣贤将福报分为"三福",就是根据福报的高低分为三个层次,"五福临门"只属于第一层福,称为"人天福",这是最低的层次。即使求得这最低的福报,也是必须具足条件的。而最低福报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要求"孝养父母"、第二个条件是"奉事师长"…我们的身命得自于父母,法身慧命得自于老师,所以"孝亲尊师"常常是相提并论。"孝亲"非常重要,人首先能够"孝亲",这才能够"尊师".作为寻祖人,如果不懂得孝养父母 、不懂得奉事师长,这就是违背性德,无论从事什么工作,什么成就都谈不上。离开了孝道,决定是不得其门而入,即使是最伟大的事业也会变得毫无意义。通过以上对于家族文化的讲述,对于孝道的诠释、我们就能够知道今天的寻祖,不能简单、肤浅只停留在对于姓氏来源 、堂号、郡望的关注,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扎根于孝道的学习,从孝道做起,我们有更多对于生命、以及性德回归的思考,当我们希望在传统文化的经典中找到宇宙人生真相之时,当我们对于圣贤经典的学习表 现出精进勇猛之时, 这就是我们开始了生命的觉悟。

我们今天寻祖的目的实际是在探寻祖先的生命历程、追寻祖先的足迹。就是希望能更多的了解前人经历的生活和遭受的苦难、就是希望能够更多的了解、学习和传承家族的优秀传统。通过了解前人经历的生活和学习家族的优秀传统,让我们家族宗亲不断的成长和成熟,从而进一步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如何把一个家族发展成为外人所推崇的意识整体,是一个家族最根本的使命。不管是在物质缺乏的古代还是在物质和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家族文化都是一种令人自豪的资本。炎黄子孙注重的是一种血浓于水的情怀,这是人类真情最朴素的流露。一个人如果不了解家族文化、不知道尊重生命和亲情,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完成家族的根本使命,更不可能将家族文化升华成一种名族文化或一种名族气节,因为其人性已经扭曲,基础已经没有了。

我们探寻祖先的生命历程和研究家族传统文化,是要让我们学会敦伦尽分、孝养父母、奉侍师长、尊重生命,恢复自身纯净、纯善的本性和良知。通过家族传统文化的研究,懂得慈心于物、积德累功、学习前人博大的胸怀和高尚的品德,使我们具备接纳尘世的胸怀,人性本善能自然流露。把家族中家训、家规这些永远都不会过时的立身、做人之道教给我们的年轻人,对于他们形成积极而又共同的价值取向是非常有益的。使我们的年轻人具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立志成为优秀的人,从而走向成功和卓越。一个家族的兴衰史,在一定层面映射着一个民族的历史。中国是以家族为社会基础组织的国家,家族文化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完成家族使命的过程,即人生拼搏的过程,"少年强,则国强".这即是民族进步的动力。家族文化的核心即伦常道德的教育,千年万世以来,伦常道德的教育是不可替代的,也是无法抛弃的,这才是家庭和睦、天下大治的根本。

张洪意

2017年6月15日于上海

作者简介:张洪意,湖北市武汉市黄陂区张氏后裔。居住地上海市浦东新区。在日商独资公司国际贸易工作。

读《书院》有感


读《书院》有感

六(5)班 刘玉丹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作为祖国未来栋梁的我们就应该多读一些对我们有益的并且感兴趣的书。一本好书就如同一位无声的老师,给予我们无穷的知识与力量。“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读书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提升自我的艺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每读一本好书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如果将这些收获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你会发现自己是多么的富有啊!

我很喜欢经典诵读里刘过写的《书院》这首诗。这首诗用比喻的手法告诉我们努力学习就如同农夫耕地,辛勤和懒惰你自己心知肚明。只有多读书,多播下书的种子,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定会有大丰收的时候!“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博览群书,不断积累,心在才会更加睿智,才会满腹经纶。

培根说过:“书籍是在时代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传给一代又一代。”从古至今,勤奋好学,爱读书的名人数不胜数。正因为毛主席、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才振兴中华;张海迪和海伦·凯勒,一位面对高位截肢,一位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但她们身残志坚,都想一块干海绵,不断吮吸书本知识带来的水分,终成为知识渊博的人……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书激发人的斗志,催人上进“是书为我们创造出更辉煌的前程。”读一书,增一智“,好书读得越多,心胸越开阔。如果说勤奋学习是一扇成功之门,那么书籍便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相反,没有书的人生就像空心的竹子一样,空洞无物。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因为书,人生才会更精彩。让我们在无穷无尽的书海里畅游,吸收书给予我们的知识,感受书带给我们的力量!

《外研社基础外语教学与研究丛书》读书心得


《外研社基础外语教学与研究丛书》读书心得

本学期,我阅读了《外研社基础外语教学与研究丛书 英语教师发展系列:英语阅读教学》这一本书。这本书的主编是程晓堂教授,编者是王笃勤教授,二人皆是国内研究英语教学的大学,书以现行初、高中英语教材中的课文为原材料,分别对阅读动机的激发、阅读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活动和过程的设计、阅读策略的培养及阅读评价等重要内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

每章均以实际案例导入,并对案例作了具体分析和评价,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针对性。它还为读者们提供了很多阅读活动设计的样本,对广大英语教师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阅读的过程是对语言的认知过程,阅读有助于巩固和积累词汇、培养语感、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所以,阅读教学非常重要,值得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工作当中重视并做好。但是,反思本人的英语教学,阅读教学仍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忽略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没有通过指导学习,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对学生的阅读方式和过程采取放任态度,缺少对学生阅读过程的关注,导致学生阅读效率低下,阅读兴趣滑坡。

2.忽略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虽然我们开设英语阅读教学课,但有时也只着重在学词汇、讲语法、做练习上,而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却比较困惑;有时在阅读教学中过于注意文章的个别细节,忽略整体篇章的结构;或停留在借用语法知识去分析、理解句子,缺少对文章段落内部和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的分析,过分注重语言知识的讲解而割裂了语篇,影响了学生对完整语篇的感知和理解,使其阅读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3.忽略对阅读背景知识的渗透。回想过去,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有时容易忽略了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经济、艺术、生活习俗、社会结构和民族心理等特点的背景信息的介绍,使学生对所阅读的文章内容理解比较肤浅,甚至误解、产生歧义。

看了这本专着,我深知自己的不足,在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还将更努力钻研教学,提高业务水平,争做优秀的英语教师。

《长乐乡土文化丛书》读后感1500字


《长乐乡土文化丛书》不仅见证了长乐乡土建筑文化的发展史,同时也记录了中国建筑文化的变迁史,生动地勾勒出了长乐民间的人性图景、文化背景和生活远景。丛书娓娓道来,展现了深浅程度不一的历史色彩和表情,让人感受到它曾经的兴盛显达。
所谓乡土建筑,是指带有本土建筑、自发建筑、民间建筑、传统建筑等描述特征的建筑,它具有和环境相呼应的可识别的地方或地区特色,通过非 正式途径传承的设计与建造传统工艺,是一种群体共享、风格与外观相一致的建筑方式。所以乡土建筑往往都是处于一种原生态,以其质朴、自然、清新的建筑特色 和地域印象,以及浓郁的乡土气息,展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给人一种内在的美、野性的美、历史的美和文化的美。
透过《长乐乡土文化丛书》,我们可以一览无余地瞭望到长乐的乡土建筑文化的奥妙和特色。长乐乡土建筑中蕴含的朴素思想和深邃的内涵,充分体现出长乐百姓人 家对地域特色的固守、传统艺术的秉持、民间文化的传承和本土精神的弘扬。纵观长乐乡土建筑,它不但蕴含着大量的乡土文化信息,而且详细记载了千百年以来乡 土文化的足迹,是长乐文化不可缺的可贵基奠,是一部长乐历史发展的活字典。长乐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的文明史生成,正或是与这些乡土建筑文化息息相关。这也 足以说明,乡土建筑是中华悠久历史文化的根基,也是长乐乡土文化建设的魁宝。
长乐传统建筑文化的源头不在城市,而在农村,从东南到西北,从沿海到山区到农村,都拥有十分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比如,历经沧桑的历史文化村三溪,一 身朝服打扮的满族村琴江,貌不惊人的传统乡土建筑九头马,隐居大山称王的百鸟朝凤凰洋中厝,具有官邸气派的三落透后观察第,怀有敬祖 感恩的建筑群厚地古门楼,独具特色的水上人家高脚小木屋,反映不同时代不同簇系的安居乐业宗祠,走进岁月见证抗日英雄的街道沙京街,它们 都是长乐乡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它们都得到了重视和保护,这既是文化传承的中应有之意,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 一项基本内容。换言之,随着新农村建设大幕的揭开,历史文化和传统乡土建筑的保护工作,毫无疑问显得更为重要、更加迫切。
建筑的理念是为了栖息。只有建设者审美的心境,产生自由的匠心与追求,用诗性纯美的形象语言,从中获得世态的丰赡性与纵深感,及时抓住哪些曾经给自己触动 或启迪的人物、事物、场景,充盈着句句形象与现场感等实施可能直观具象的艺术呈现,从而做到了小中见大,品味精神与意志、虚幻与现实、象征与偶意、性质与 气质,细致而机敏显得栩栩如生的效果,使建筑艺术在悲壮和崇高中折射出自然,在精神升华中固守着乡土灵魂。
将生活向往与精神追求偶于建筑,落于乡村,融于自然,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份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当它们存在的时候,人们往往不知道珍惜它,爱护它,有朝一 日一旦失去后,才觉得珍贵,却无法挽回。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不仅城市颇为壮观的高楼大厦接二连三地傲然崛起,就连农村各地,设计新颖的现代民居也 像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这无疑是可喜可贺的。问题是,立新为什么非要以破旧为代价?乡土建筑乍看起来是有点土气,有的甚至破旧不堪,但它们却 充分保留和体现了中华悠久历史文化的内涵,如能把它们保存保护下来,将是一份绝妙的文化遗产。
乡土建筑最能反映本土的生存方式、风土人情、生活动态、精神内涵,是人民传承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延续,也是组成雄伟壮阔的中国文化与历史画卷的一角。有 人说,保护农村的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传统文化的源头,这话不无道理。因此,《长乐乡土文化丛书》的出版,唤起人们对乡土文化的自觉、自信、自尊,从而 热爱我们的乡土,维护我们的乡土,建设我们的乡土,繁荣我们的乡土。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建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过程中,不但让我们认识历史保护历史, 还加强了宣传教育,增强了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引导和鼓励广大民众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而且要把保护文化遗产的内容纳入到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中,使之同 步协调发展,守住现在已经很有限的乡土建筑,保护我们可贵的文化根基。

参观书院后有感4篇


无论是在职场生活还是校园生活大家应该都接触过文档吧,我们可以多多向网络范文寻求借鉴。优秀的范文可以让表达更加准确,身边的人有向你推荐过合适的范文吗?参观书院后有感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与您需求相关的一些信息。

参观书院后有感 篇1

期待已久的思想户外课终于到了,这一课我将在向往已久的千年学府——岳麓书院里上,兴奋!一下车,我就大步向岳麓书院迈进,走在林荫小道上,一丝丝阳光从树间空隙中射下来,沐浴在温暖的阳光里,整个人有放飞的感觉。此时的我已不再受我掌控,我已被前方的阳光所引诱,双脚不听使唤的不断向前迈。当我清醒时,伫立在我眼前的已是我期待已久的学府——岳麓书院。

当我敲响岳麓书院的门环,尽可能地想象自己是一千年前的读书人。在这个时候,恐怕也只有书,才是他们进入岳麓书院并进而实现自身梦想的敲门砖。也只有书,才能使他们不至于被滚滚红尘埋没。所以,他们用书,砌起了一级级进取的台阶:求学,赶考,中举,入仕……而岳麓书院,正是其中极关键的驿站。一千年来,从这里走出过王夫之,魏源,曾国藩,左宗棠,高嵩焘,谭嗣同,梁启超,黄遵宪,蔡锷,陈天华……他们从这里直接走进历史史册。

是啊。岳麓书院的千年兴衰,无疑是历史改变的结果。但岳麓书院的伟大在于他们培养出的人才多多少少曾改变了历史。因为天气特别的晴朗,所以游人很多,所以到处可见拍照留恋的场景。当然,我也不会例外。我拿着手机和同学一起把整个书院拍了个遍。累了,我在后花园里选择了一副石桌石凳坐下,观望着周围的风景,并陷入无序的遐:若干年前,肯定有一拨又一拨的读书人在这石凳上坐过,而若干年后同样是读书人的我此时也坐在了这里。我是在这休息,那他们又是在干什么呢?我想,要么是各自背诵经史典籍,要么则意气风发

地谈论家事,国事,天下事……于是我仿佛听到若隐若现的读书声。如果说这是幻听,也是最真实的幻听了。我想读书永远是岳麓书院的主题旋律。

作为一个当代的读书人,我虽然是第一次拜访岳麓书院,任然有回家的感觉。似的,这里是读书人的家啊。没有家的读书人是孤独的。

参观书院后有感 篇2

用十年寒窗,入千年学府。今日参观岳麓书院,唤起了我研究生备考的那些记忆,有苦有甜,有哭有笑,每一天都被学习填满,只为能够像今日这样,作为湖大学子踏入湖大校园,领略湖大风采。

雨后的岳麓书院愈发充满了文化气息, 伴随着空气中的桂花香味,我们在老学者的带领下走进了岳麓书院。岳麓书院自始建到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9xx)改为高等学堂,绵延927年,历宋、元、明、清四朝,原名不变,至今已越千载,可谓“千年学府”。经过一千多年历史的发展,沉积在岳麓书院各种建筑之上的浓厚的文化气息,使得今天的岳麓书院更加充满了文化的魅力。

一路走来、一 路看来、一 路想来,其实对知识的需求与渴望并非古人所专有,随着当今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我们更渴望获取知识,丰富才智,陶冶情操,而读书是最直接的获取知识的途径。

9月17日,总书记来到岳麓书院考察调研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鼓励我们要好好学习,学习好知识来投身于国家建设当中去。是的,不加强读书学习,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爱学习、勤读书,通过读书学习来增长知识、增加智慧、增强本领,才是现代人的理念。

作为当代青年学子,我们要做的是要牢记使命,不忘初心,不负青春年华,不负时代期望,为时代变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观书院后有感 篇3

岳麓山座落在湘江之滨,从山顶到山脚,犹如一片绿色的海洋。翠绿的像水在流动,又似一块落在大城市间的翡翠,绿得发亮。

淋浴着春日里的暖阳,我爬上岳麓山,置身于树林间。仿佛自己就是这里一片幽静的“丛林之王”。

树林很幽静,除了太阳在树叶缝中洒下零零星光般的阳光外,树枝间里时不时的有一个小巧玲珑的身影,一晃而过;地上也有一个小小的身影排排的走着。

爬岳麓山是一个十分好的缓解压力的方法,两边的大树摇身一变,成了绿油油的大棚,而山顶上吹来的习习凉风,成了一座天然的电风扇,吹着凉爽的风,疲劳和压力也在不知不觉中飘走了,顿时令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一下让人们又有动力,忘记了爬山的辛苦。

下山之后,就是爱晚亭了,这个景点可谓是“长沙人都知道”的地方,每天几乎都是人流不息。爱晚亭的名气可就大了,不单单只是因为牌匾是由的亲自题词,还与琵琶亭,兰亭,醉翁亭并称“中国四大名亭。”

秋天的爱晚亭犹如仙境般美丽,四周红叶似火、众星拱月般环抱着爱晚亭。亭角飞翘,琉璃碧瓦,和这似炎的枫叶,混在一起,可谓是“一片红中一点绿”,坐入亭中,仿佛进入了一种神奇的境界,好似自己是一个仙风道人,闲游在神仙府的小亭间,又似自己是一个帝王,在大观园里散步。

爱晚亭旁,还有一条小溪,潺潺的流着,无疑是在这锦缎上,添上了几朵小花。“中国四大亭之一”的称号,果然不是白给的。

岳麓山就像一块百看不厌的珍宝,无论你什么时候来,都能领略它不一样的美。

参观书院后有感 篇4

今天,时隔两年之后,再次走进熟悉的岳麓书院,再次接受千年底蕴带来的洗礼。书院是个神奇的所在,虽然早就记不清到底进去过多少次,但每一次,都会心怀崇敬,每一次,都有新的收获。

犹记得,当年初次进入书院参观时的懵懵懂懂;犹记得,水彩课书院写生时被游客围观的热闹;犹记得,柳老师中建史现场教学时的神采奕奕;犹记得,本科毕业拍照时的不舍与沉默。千年书院,到底见证了多少兴衰荣辱,没人可以一一列举,或许那从未中断的弦歌,是历史最好的归宿,学脉延绵,是湖大学子继往开来的起点。

讲堂是岳麓书院的核心,在这里,曾有过朱张会讲,饮马池水立涸的盛况。今天,讲堂有一幅著名的长联:“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陟岳麓峰头,朗月清风,太极悠然可会;君亲恩何以酬,民物命何以立,圣贤道何以传,登赫曦台上,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攸归。”意思是:“是和非要先从自我审察,别人的抵毁和赞誉就由别人去说吧,得和失听任天命的安排,不可强求,只要登上岳麓山头,感受一下朗月清风,天地万物之理便悠然可知了,荣辱得失便可以置之度外了;君亲恩如何来还报,生民的安身立命之本如何把握,圣贤的道统如何传播,当登上赫曦台,感受这衡云湘水的魅力,一切便有了答案。”告诫治学者应明辩是非,淡于利害关系,努力攀登知识的高峰,自会感知朗月清风,自会领悟万物派生的本原,同时还要修身养性,践行忠孝廉节的理念。

书院虽老,并不过时,古有朱张会讲,今有安藤等行业翘楚来此讲座,一时人山人海盛况空间。精神虽久,却与今日之核心价值观不谋而合,总书记驻足观看高度评价。古老的书院,正在社会主义中国的新时代里,伴随着湖大青年们的步伐,与时俱进,大步向前。

迷茫时,不妨多去书院。

喜欢《读《文化寻根——赣南书院研究丛书》感言13篇》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文化苦旅有感30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