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梁衡读后感 > 地图 > 梁衡读后感

梁衡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09-21 来源:互联网

读韩愈梁衡读后感。

通过读书我们能够提高自身的素养,还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读书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尤其读经典作品对我们思想也会有一定的影响。阅读作品的过程中,我们沉浸在作者笔下所描述的情节中。通过写一篇作品读后感来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悟正当其时,一篇属于自己的作品读后感该怎么写呢?小编特意收集和整理了读韩愈梁衡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读韩愈作品有感

读韩愈作品有感

“一个人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当他与百姓利益,与社会进步连在一起时就价值无穷,就被社会所承认。”这是作家梁衡对韩愈的评价,是韩愈为官的写照。他的为官之道从侧面可反映出韩愈本人有极高的素养,这与他在文学上的造诣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韩愈作品良多,《进学解》和《师说》带给我的影响尤为深刻。

《进学解》一开始,就以精炼明快的语句,说出“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业的精进在于勤劳,荒疏在于嬉戏,德行的成就在于深思,毁坏在于因循苟且。这句千古名言道出了学习成败的规律,成为大家熟悉的格言,那个“勤”字和“思”字,也曾激励过多少读书人,下过多少功夫而最终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 纵观古今有学问有成就人的作为,向我们昭示了这样一条规律,就是天道酬勤。是的,求知识,做学问,来不得半点轻佻,半点浮躁,半点投机。而必须是忍得寂寞,甘坐冷板凳,一本书一本书地读,一张卡片一张卡片地写,一个格子一个格子地爬,才幸许有所收获。

韩愈在《进学解》中还列举了不同木材有不同的用途,有良匠可以各尽其材。不同的药材能治不同的疾病,良医可以用其特性治病,可以药尽其用。接着列举了古代圣贤虽各有所长,但均未能见用。说明不论什么样的人都有特长,但材有高低,术有短长,只要有识才之人,就可以用其所长,发挥作用,否则未能见用,不是人才不好,而

是不遇明世。这不仅教会我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把自己的闪光之处勇敢地呈现在大众的视野里,还有些倡导国家知人善任,善于发现培养人才的意味。

通篇文章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习了作者对于逆境而表现出的一种平和心态,这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心态决定一切,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所说:历史终将证明,我们这一代最伟大的发现是,人类可以经由改变态度而改变自己的命运。

拜读完大家韩愈的《师说》,心中感触颇深。的确,尊师重教是学问探讨上一个恒久的主题,不管是古人还是今人。做学问之人必须谨记切不可闭门造车,固步自封,而应该虚心向他人学习。文章的一、三两段中韩愈谈到了古人的从师之道,可以总结它的核心为“古之学者必有师”“圣人无常师”,古代的知识渊博之人必定有自己的老师,正如韩愈所说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同时古代的圣人不仅向老师学习,还“无常师”,向各种人甚至一些远不如他的人请教和学习 ,自然让我们想到了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且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韩愈阐述古人从师之道,其真正的意图是引出对择师原则和标准的阐述,作者认为择师的原则是不分高低贵贱,年长年幼,道存在的地方就存在老师,同时,作者打破传统观念,认为老师不一定要比学生强,学生也不一定比老师差,只要他有我比不上的地方,他就可以做我的老师,详细地展现了择师的原则。这对我们的学习极有启发意义,要善于从不同渠道不同的人身上获得知识,实现信息集中化,从

而保证知识储备的最大化。

1200多年过去了,今天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人在重复着唐人同样的错误,社会上不尊重教师的现象比比皆是:家长袒护孩子,辱骂老师;学生课堂和老师顶嘴甚至围攻老师;学生在路上碰见老师却形同陌路??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篇文章何尝不是写给今天的我们的呢?正是这种穿越时空的恒久价值,使这篇文章历久弥新,成为经典。

韩愈文章独有的韩式特色让人在阅读中不断获得新的启发与思考,满篇皆是适用于当今社会的生存之道,值得人反复推敲,细细品读。

冶金1207班兰凡 120840708

篇二:《读韩愈作品有感》

读韩愈作品有感

“一个人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当他与百姓利益,与社会进步连在一起时就价值无穷,就被社会所承认。”这是作家梁衡对韩愈的评价,是韩愈为官的写照。他的为官之道从侧面可反映出韩愈本人有极高的素养,这与他在文学上的造诣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韩愈作品良多,《进学解》和《师说》带给我的影响尤为深刻。

《进学解》一开始,就以精炼明快的语句,说出“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业的精进在于勤劳,荒疏在于嬉戏,德行的成就在于深思,毁坏在于因循苟且。

这句千古名言道出了学习成败的规律,成为大家熟悉的格言,那个“勤”字和“思”字,也曾激励过多少读书人,最终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 纵观古今有学问有成就人的作为,无不在向我们昭示这样一条规律——天道酬勤。

是的,求知识,做学问,从来都容不得半点轻佻,半点浮躁,半点投机。求学问,必得忍得住寂寞,受得了冷落,一本书一本书地读,一张纸一张纸地写,才能有所收获。

韩愈在《进学解》中还列举了不同木材不同的用途,惟有良匠才可各尽其材。不同的药材能治不同的疾病,良医可以用其特性治病,可以药尽其用。接着列举了古代圣贤虽各有所长,但均未能见用。说明不论什么样的人都有特长,但材有高低,术有短长,只要有识才之人,就可以用其所长,发挥作用,否则未能见用,不是人才不好,而是不遇明世。这不仅教会我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把自己的闪光之处勇敢地呈现在大众的视野里,还有些倡导国家知人善任,善于发现培养人才的意味。

通篇文章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习了作者对于逆境而表现出的一种平和心态,这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心态决定一切。

拜读完大家韩愈的《师说》,心中感触颇深。的确,尊师重教是学术探讨上一个恒久的主题,不管是古人还是今人,做学问之人必须谨记切不可闭门造车,固步自封,而应该虚心向他人学习。文章的一、三两段中韩愈谈到了古人的从师之道,可以总结它的核心为“古之学者必有师”“圣人无常师”,古代的知识渊博之人必定有自己的老师,正如韩愈所说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

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同时古代的圣人不仅向老师学习,还“无常师”,向各种人甚至一些远不如他的人请教和学习 ,自然让我们想到了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且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韩愈阐述古人从师之道,其真正的意图是引出对择师原则和标准的阐述,作者认为择师的原则是不分高低贵贱,年长年幼,道存在的地方就存在老师,同时,作者打破传统观念,认为老师不一定要比学生强,学生也不一定比老师差,只要他有我比不上的地方,他就可以做我的老师,详细地展现了择师的原则。这对我们的学习极有启发意义,要善于从不同渠道不同的人身上获得知识,实现信息集中化,从而保证知识储备的最大化。

一千多年过去了,今天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人在重复着唐人同样的错误,社会上不尊重教师的现象比比皆是:家长袒护孩子,辱骂老师;学生课堂和老师顶嘴甚至围攻老师;学生在路上碰见老师却形同陌路??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篇文章何尝不是写给今天的我们的呢?正是这种穿越时空的恒久价值,使这篇文章历久弥新,成为经典。

韩愈文章独有的韩式特色让人在阅读中不断获得新的启发与思考,满篇皆是适用于当今社会的生存之道,值得人反复推敲,细细品读。

张晓云

2016年3月

篇三:读韩愈 梁衡

读韩愈 梁衡

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章写得好是真的。所以,我读韩愈其人是从读韩愈其文开始的,因为中学课本上就有他的《师说》、《进学解》。课外阅读,各种选本上韩文也随处可见。他的许多警句,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跨越了一千多年,仍在指导我们的行为。

但由文而读其人却是因一件事引起的。去年,到潮州出差,潮州有韩公祠,祠依山临水而建,气势雄伟。祠后有山曰韩山,祠前有水名韩江。当地人说此皆因韩愈而名。我大惑不解,韩愈一介书生,怎么会在这天涯海角霸得一块山水,享千秋之祀呢? 原来有这样一段故事。唐代有个宪宗皇帝十分迷信佛教,在他的倡导下国内佛事大盛,公元八一九年,又搞了一次大规模的迎佛骨活动,就是将据称是佛祖的一块朽骨迎到长安,修路盖庙,人山人海,官商民等舍物捐款,劳民伤财,一场闹剧。韩愈对这件事有看法,他当过监察御史,有随时向上面提出诚实意见的习惯。这种官职的第一素质就是不怕得罪人,因提意见获死罪都在所不辞。所谓“文死谏,武死战”。韩愈在上书前思想好一番斗争,最后还是大义战胜了私心,终于实现了勇敢的“一递”,谁知奏折一递,就惹来了大祸;而大祸又引来了一连串的的故事,成就了他的身后名。 韩愈是个文章家,写奏折自然比一般为官者也要讲究些。于理、于情都特别动人,文字铿锵有力。他说那所谓佛骨不过是一块脏兮兮的枯骨,皇帝您“今无故取朽秽之物,亲临观之”,“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举其失,臣实耻之。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岂不盛哉,岂不快哉!”这佛如果真的有灵,有什么祸殃,就让他来找我吧。(“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这真有一股不怕鬼,不信邪的凛然大气和献身精神。但是,这正应了我们现时说的,立场不同,感情不同这句话。韩愈越是肝脑涂地陈利害表忠心,宪宗越觉得他是在抗龙颜,揭龙鳞,大逆不道。于是,大喝一声把他赶出京城,贬到八千里外的海边潮州去当地方小官。 韩愈这一贬,是他人生的一大挫折。因为这不同于一般的逆境,一般的不顺,比之李白的怀才不遇,柳永的屡试不第要严重得多,他们不过是登山无路,韩愈是已登山顶,又一下子被推到无底深渊。其心情之坏可想而知。他被押送出京不久,家眷也被赶出长安,年仅十二岁的小女儿也惨死在驿道旁。韩愈自己觉得实在活得没有什么意思了。他在过蓝关时写了那首著名的诗。我向来觉得韩愈文好,诗却一般,只有这首,胸中块垒,笔底波涛,确是不一样: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瘅江边。dàn

这是给前来看他的侄儿写的,其心境之冷可见一斑。但是,当他到了潮州后,发现当地的情况比他的心境还要坏。就气候水土而言这里条件不坏,但由于地处偏僻,文化落后,弊政陋习极多极重。农耕方式原始,乡村学校不兴。当时在北方早已告别了奴隶制,唐律明确规定了不准没良为奴,这里却还在买卖人口,有钱人养奴成风。“岭南以口为货,其荒阻处,父子相缚为奴。”其习俗又多崇鬼神,有病不求药,杀鸡杀狗,求神显灵。人们长年在浑浑噩噩中生活。见此情景韩愈大吃一惊,比之于北方的先进文明,这里简直就是茹毛饮血,同为大唐圣土,同为大唐子民,何忍遗此一隅,视而不救呢?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同在一片蓝天下,人人都该享有爱。按照

当时的规矩,贬臣如罪人服刑,老老实实磨时间,等机会便是,决不会主动参政。但韩愈还是忍不住,他觉得自己的知识、能力还能为地方百姓做点事,觉得比之百姓之苦,自己的这点冤、这点苦反倒算不了什么。于是他到任之后,就如新官上任一般,连续干了四件事。一是驱除鳄鱼。当时鳄鱼为害甚烈,当地人又迷信,只知投牲畜以祭,韩愈“选材技吏民,操强弓毒矢”,大除其害。二是兴修水利,推广北方先进耕作技术。三是赎放奴婢。他下令奴婢可以工钱抵债,钱债相抵就给人自由,不抵者可用钱赎,以后不得蓄奴。四是兴办教育,请先生,建学校,甚至还“以正音为潮人语”,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推广普通话。不可想象,从他贬潮州到再离潮而贬袁州,八个月就干了这四件事。我们且不说这事的大小,只说他那片诚心。我在祠内仔细看着题刻碑文和有关资料。韩愈的确是个文人,干什么都要用文章来表现,也正是这一点为我们留下了如日记一样珍贵的史料。比如,除鳄之前,他先写了一篇《祭鳄鱼文》,这简直就是一篇讨鳄檄文。他说我受天子之命来守此土,而鳄鱼悍然在这里争食民畜,“与刺史亢拒,争为长雄。刺史虽驽弱,亦安肯为鳄鱼低首下心。”他限鳄鱼三日内远徙于海,三日不行五日,五日不行七日,再不行就是傲天子之命吏,“必尽杀乃止”!阴雨连绵不断,他连写祭文,祭于湖,祭于城隍,祭于石,请求天晴。他说天啊,老这么下雨,稻不得熟,蚕不得成,百姓吃什么,穿什么呢?要是我为官的不好,就降我以罪吧,百姓是无辜的,请降福给他们。(“刺史不仁,可以坐罪;惟彼无辜,惠以福也。”)一片拳拳之心。韩愈在潮州任上共有十三篇文章,除三篇短信,两篇上表外,余皆是驱鳄祭天,请设乡校,为民请命祈福之作。文如其人,文如其心。当其获罪海隅,家破人亡之时,尚能心系百姓,真是难能可贵了。

一个人为文不说空话,为官不说假话,为政务求实绩,这在封建时代难能可贵。应该说韩愈是言行一致的。他在政治上高举儒家旗帜,是个封建传统思想道德的维护者。传统这个东西有两面性,当它面对革命新潮时,表现出一副可憎的顽固面孔。而当它面对逆流邪说时,又表现出撼山易撼传统难的威严。韩愈也是这样,他一方面反对宰相王叔文的改革,一方面又对当时最尖锐的两个社会问题,即藩镇割据和佛道泛滥,深恶痛绝,坚决抨击。他亲自参加平定叛乱。到晚年时还以衰朽之身一人一马到叛军营中去劝敌投诚,其英雄气概不亚于关云长单刀赴会。他出身小户,考进士三次落第,第四次才中进士,在考官时又三次碰壁,乌纱帽得来不易,按说他该惜官如命,但是他两次犯上直言,被贬后又继续尽其所能为民办事。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以国为任,以民为本,不违心,不费时,不浪费生命。他又倡导古文运动,领导了一场文章革命,他要求“文以载道”、“陈言务去”,开一代文章先河,砍掉了骈文这个重形式求华丽的节外之枝,而直承秦汉。所以苏东坡说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他既立业又立言,全面实践了儒家道德。

当我手倚韩祠石栏,远眺滚滚韩江时,我就想,宪宗佞佛,满朝文武,就是韩愈敢出来说话,如果有人在韩愈之前上书直谏呢?如果在韩愈被贬时又有人出来为之抗争呢?历史会怎样改写?还有在韩愈到来之前潮州买卖人口、教育荒废等四个问题早已存在,地方官吏走马灯似的换了一任又一任,其任职超过八个月的也大有人在,为什么没有谁去解决呢?如果有人在韩愈之前解决了这些问题,历史又将怎样写?但是没有,什么都没有。长安大殿上的雕梁玉砌在如钩晓月下静静地等待,秦岭驿道上的风雪,南海丛林中的雾瘅在悄悄地徘徊。历史终于等来了一个衰朽的书生,他长须弓背双手托着一封奏折,一步一颤地走上大殿,然后又单人瘦马,形影相吊地走向海角

天涯。

人生的逆境大约可分四种。一曰生活之苦,饥寒交迫;二曰心境之苦,怀才不遇;三曰事业受阻,功败垂成;四曰存亡之危,身处绝境。处逆境之心也分四种。一是心灰意冷,逆来顺受;二是怨天尤人,牢骚满腹;三是见心明志,直言疾呼;四是泰然处之,尽力有为。韩愈是处在第二、第三种逆境,而选择了后两种心态,既见心明志,著文倡道,又脚踏实地,尽力去为。只这一点他比屈原、李白就要多一层高明,没有只停留在蜀道叹难,江畔沉吟上。他不辞海隅之小,不求其功之显,只是奉献于民,求成于心。有人研究,韩愈之前,潮州只有进士三名,韩愈之后,到南宋时,登第进士就达一百七十二名。是他大开教育之功。所以韩祠中有诗曰:“文章随代起,烟瘅几时开。不有韩夫子,人心尚草莱!”这倒使我想到现代的一件实事。一九五七年反右扩大化中,京城不少知识分子被错划为右派,并发配到基层。当时王震同志主持新疆开发,就主动收容了一批。想不到这倒促成了春风渡玉门,戈壁绽绿荫。那年我在石河子采访,亲身感受到充边文人的功劳。一个人不管你有多大的委屈,历史绝不会陪你哭泣,而它只认你的贡献。悲壮二字,无壮便无以言悲。这宏伟的韩公祠,还有这韩山韩水,不是纪念韩愈的冤屈,而是纪念他的功绩。

李渊父子虽然得了天下,大唐河山也没有听说哪山哪河易姓为李,倒是韩愈一个罪臣,在海边一块蛮夷之地施政八月,这里就忽然山河易姓了。历朝历代有多少人希望不朽,或刻碑勒石,或建庙建祠,但哪一块碑哪一座庙能大过高山,永如江河呢?这是人民对办了好事的人永久的纪念。一个人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当他与百姓利益,与社会进步连在一起时就价值无穷,就被社会所承认。我遍读祠内凭吊之作,诗、词、文、联,上自唐宋下迄当今,刻于匾,勒于石,大约不下百十来件。一千三百多年了,各种人物在这里奖韩公不知读了多少遍。我心中也渐渐泛起这样的四句诗: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八月为民兴四利,一片江山尽姓韩。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读梁衡《文章大家毛泽东》有感


读梁衡《文章大家毛泽东》有感

廖家鹏

前些时候,我有幸拜读了梁衡先生的大作《文章大家毛泽东》(载《人民日报》二○一三年二月二十八日"学术"副刊),颇受启迪,获益良多。

应该说,梁先生本身就是一个文章大家,而且是一个时刻关心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学者。他秉持国家责任、政治智慧和历史担当的宗旨,以深邃的思想和战略的高度,去洞察和审视一切,对历史上的名人名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论,发而为文(包括他自己写的一些文章),对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一代都有重要的启迪和教育意义。确实是"铁肩担道义,妙手着文章"。

《文章大家毛泽东》,就是梁先生新近奉献给我们读者"含英咀华"的一篇佳作。

无可否认的是,开国领袖毛泽东,在其一生的革命生涯中,写下了许多气壮山河的鸿篇巨制,"有雄文四卷,为民立极"。这些文章蕴含着丰富深邃的思想和宝贵的经验。这是毛泽东奉献给中华民族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更是他老人家留给我们后人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对于这么一座蕴藏丰富宝藏的名山,可是以前却很少有人去认真进行发掘。梁衡先生独具慧眼,以其睿智卓识,敏锐地认识到毛泽东文章的巨大价值。《文章大家毛泽东》一文,正为我们今后认真深入地学习,研究和借鉴毛泽东文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使我们在思想教育、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和文章写作都大有稗益。

梁先生在文章中,首先开门见山地把文章大家毛泽东放在一个历史的、传统的高度进行评价,赞誉他是继汉司马、唐韩柳、宋**、清康梁逶迤竞秀的群峰中一座巍峨的高峰。

梁先生把毛泽东不同历史时期所写的各种不同的文章,或政论文,或演说词,或新闻消息,甚或书信、祭文都予以广泛深入地分析评述,从内容到形式,从文章风格到语言特点,评述都很深刻、中肯。

梁先生从"思想与气势"、"说理与用典"、"讽刺与幽默"、"通俗与典雅",四个方面具体分析毛泽东文章的特点,并深刻阐述了这种风格形成的原因,示人以金针。

梁先生评价毛泽东文章的第一个特点首在磅礴凌厉的气势,这种气势是雄才大略的政治家总结社会规律,借历史交替、风云际会、群雄逐鹿之势,纳雷霆于文字,排山倒海,摧枯拉朽,宣扬自己的政见。而且这种文字不仅仅是作者用笔写出来,而更是他全身心投入救国救民那种波澜壮阔的社会实践的结晶,是劳其心、履其险、砺其志、成其业,然后发而为文。

毛泽东的文章为什么气贯长虹,力透纸背,在文章大家中独树一帜,主要的是他的文章有思想,有个性化的思想,而这种思想正是时代的思想,是一个先进的政党、一支战无不胜的队伍的思想,这正是文章的风骨。有趣的是,毛泽东他自己论文,不似苏轼以泉作比,而是以黄河比:"文章须蓄势。河出**,一泻至**。东屈,又一泻到铜瓦。再东北屈,一泻斯入海。行文亦然。"他在《讲堂录》中说:"才不胜今人,不足以为才;学不胜古人,不足以为学。"毛泽东立志超越古人,他也确实超过了古人。他学贯中西,博通今古,难怪其文倒海翻江,独步古今。所以说"风格就是人"!

梁先生评论毛文的第二个特点是知识渊博,用典丰富。

毛泽东作为党的领袖,其使命是从外国借来马克思列宁主义领导中国人民推翻旧中国。要让广大民众和党员干部懂得自己的思想,就需要用中国人熟悉的旧知识和人民的新实践去注解,这就是他常说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是一种真本事,大本事,需要革命理论、传统知识和革命实践三样精通,缺一不可。特别需要对中国的典籍烂熟于心,并能结合当前实际翻新改造。在毛泽东的文章中,随处可见恰到好处的用典,而且这种用典出于行文的必需,绝非哗众取宠。

梁先生归纳毛泽东行文用典大致出于三种情况:一是从典籍中找根据,证目前之理,如《为人民服务》一文引用司马迁的话,《关于国民精神总动员的号召》中对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忠、孝、仁、义予以新的解释,这些都是政治领袖和文章大家的功力,能借力发力,翻新经典为已用,既弘扬民族文化,又普及了经典知识。二是到经典中去找方法,以之来比喻阐述一种道理。毛泽东的文章大多是论说文,是写给中国的老百姓或党的中基层干部看的。所以搬出中国人熟悉的故事,以典证理,成了他常用的方法。梁先生特别推崇毛泽东"七大"闭幕词这篇重要文章,不仅简短得仅千余字,而且讲了一个《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真是一典扛千斤。三是为了增加文章的渲染效果,随手拿来一典,妙趣横生。如《别了,司徒雷登》中,引用李密《陈情表》中的"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来形容美国对华政策的破产。让人一看,对司徒雷登夹着尾巴走路的那副狼狈像就忍俊不禁地笑出声来。

接着,梁先生在深刻阐述毛泽东行文时左右逢源地运用典故来说理这一显着特点以后,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他说:"领袖应当首先是一个读书人,一个读了很多书的人,一个熟悉自己民族典籍的人。他应该是一个博学的杂家,只是一方面的专家不行;只读自然科学不行,要读社会科学,读历史,读哲学。因为领导一个集团、一场斗争、一个时代,靠的是战略思维、历史案例、斗争魄力和人格魅力。这些只有到历史典籍中去找,在数理化中和单一科学中是找不到的。"这是多么发人深省!

这里梁先生着重强调,作为领袖人物要能驾驭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应对各种复杂的局面,必须具有极大的政治智慧,应该得益于渊博的知识尤其是对自己民族的传统典籍烂熟于心,从而去接受我国几千年来无数先贤的智慧。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鉴前世兴衰,考当今得失"。

但是,这仅仅是对领袖人物的要求吗?对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所以,梁衡先生的这番话就显得格外意味深长而且是语重心长了!

梁先生对党的干部如何提高治国理政能力,他指示了门径:要读社会科学,读历史,读哲学,到历史典籍中去找。毛泽东也说过,读史是智慧之学。

梁先生由评价毛泽东文章第二个特点是知识渊博和用典丰富因而进一步联想到要提高治国理政能力必须精通历史,这是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层面,足见其见识超迈、卓尔不群。

在《文章大家毛泽东》一文中,梁先生还分析了充满辛辣的讽刺和轻松的幽默是毛文的第三个特点。

对敌人辛辣的讽刺,对自己人轻松的幽默,在毛文中随处可见。这是毛泽东对自己事业、力量和韬略有充分信心的表现。

对敌人的讽刺,如《一切政治的关键在民众》一文讽刺国民党不敢发动群众抗战;沈辽战役敌军大败,毛泽东为新华社写的一则消息《东北解放军正举行全线进攻》中则讽刺蒋介石对军事失败**驴技穷;毛泽东还讽刺党八股像"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

这些尖锐的讽刺,见棱见角,说明他眼光敏锐,能看到要害。

对自己人的幽默,显得轻松,不慌不忙,说明他有气量和睿智,肚子里有货。

平时,评论文章,说要做到雅俗共赏真不容易。梁衡先生评价毛文的第四个特点正是通俗与典雅的完美结合。

梁先生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毛泽东在行文何以能把典雅与通俗完美结合的成功秘诀。

他说,毛泽东是乡间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又是战火中锻炼出来的领袖。毛泽东在学生时期就受过严格的古文训练,具有深厚的古文造诣。后来在长期的革命斗争生涯中,一方面和工农兵在一起,学习他们的语言,一方面又勤奋好学,手不释卷,常常阅读包括小说、诗词、曲赋等文学书籍和笔记在内的各种书籍,须臾不离。他写诗、填词、写赋、作对、写新闻稿和各种报告、电稿。同时,又密切地联系工农兵群众。因此,毛泽东的文章典雅与通俗共存,朴素与浪漫互见,时常既有乡间农民的口语,又能见到唐诗宋词和古文里的句子。

例如,毛泽东1916年在游学路上写给友人的信(《致萧子升信》)中写道:"一路景色,弥望青碧,池水清涟,田苗秀**,日隐烟斜之际,清露下洒,暖气上蒸,岚采舒发,云霞掩映,极目遐迩,有如画图。"这段清秀优美的文字,与王维《山中与裴秀才书》、徐霞客《三峡》简直不分伯仲。

他在抗日时期所写的《祭黄帝陵》,从中可以看出他深厚的古文功底。正如他在延安接受斯诺采访时说,他学习韩愈文章是下过苦功的,如果需要他还可以写出一手好古文。由此可见,毛泽东早期的文字竟是何等的典雅。但是为了斗争的需要、时代的需要,他放弃了自己熟悉的文体,学会了使用最通俗的文字。他说,讲话要让人懂,反对使用"霓裳"之类的生僻词。如他写的《为人民服务》、新华社消息《华北各首长号召保石沿线人民准备迎击蒋傅军进扰》等文中,完全是老百姓的语言,是一种面对面的告诫、谈心。虽是大会讲话、新闻电稿,却通俗到明白如话。

尽管毛泽东的文章有许多大众化的口语,通俗易懂,但典雅并未因此而丢掉。他也有许多文字端庄严谨,气贯长虹的佳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就是典范之作。

更多时候却是"既上得厅堂,又下得厨房",亦庄亦谐,轻松自如,像《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就体现了这种特点。

总之,毛泽东在众体皆备的文章中,异彩纷呈。梁先生评价说,"文章五诀"形、事、情、理、典,毛泽东的文章是典范。不管论文、讲话、电稿等何种文体,毛泽东笔走龙蛇,皆能随手抓来一个形象,借典说理或借事言情,深入浅出。他开创了政论文从未有的生动局面。

毛泽东以其文章的典范之作及其风骨和独特的语言风格,使他成为一个文章大家和开时代风气的一代宗师。其间到底给我们后人什么启示呢?

孟子说过:"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读毛泽东的文章,也应了解他的一生。

综观毛泽东波澜壮阔的一生,他作为一个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在艰苦漫长的革命岁月中,表现出一个革命领袖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得心应手的斗争艺术和驾驭全局的领导才能。

古人说,"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毛泽东把文章当作领导革命、号召民众的利器和战胜国内外一切敌人的锐利武器。在他一生中,笔和书一样是须臾不离身的。

郭沫若先生评论毛泽东的诗词时说:"经论外,诗词余事,泰山北斗"。

我们说,毛泽东的文章,也一样堪称"泰山北斗",不过它就并非像诗词那样属于"经论外"之"余事",而是"经论"内之"正事"即所谓"经国之大业"(其实毛泽东写诗词也常是"经纶正事",因为他常以诗纪史,有意无意地用诗记录了他打江山和建设新中国的主要历程)。可以说,毛泽东的文章也是时代的产物,它真实地反映了那个风雷激荡的时代风貌和人民斗争的历程。

毛泽东之所以成为一代伟人和开国领袖,绝不是什么天命,也不是纯粹的机遇,而是他的经历,他自身的砥励及其种种特质,作用于中国历史洪流的需要和必然结果。

毛泽东虽然生于山村的农家,但是他从小就立下了救民救国的雄心壮志,如饥似渴地读书,以寻找匡时救国的良方妙计。当他16岁进入**县**学堂读书,校长李元甫先生要他写一篇"言志"的文章时,他就从国弱民穷的现实,联想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志向,把个人荣辱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来写,奋笔挥毫,直抒胸臆,一篇作文,一气呵成。当李元甫先生看到这篇文章,先是被那工整清秀的蝇头小楷所吸引,当看完文章内容时,那高远深邃的立论,华美典丽的词章,纵横捭阖的笔法,令他兴奋不已。所以他高兴地对管事的先生们说,我们**学堂发现了一位建国的栋梁材。李先生把毛泽东当作是旷世奇才。毛泽东的这篇《言志》和《宋襄公论》、《救国图存论》等文章都被老师赞扬为"视似君身有仙骨,寰观气宇,似黄河之水,一泻千里"的好文章。就在**学堂读书时,他还专门学习了"康梁体"的文章。毛泽东的文章都是围绕着"学以致用"这一中心论点加以论证的。

1913年春,年届20岁的毛泽东以第一名考取**公立第四师范学校。连校长在看过他的文章后也击节叹赏:"这样的文章,我辈同事中有几个做得出来。"毛泽东的文章"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其实,文章的高下不仅仅表现在文采和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有思想,立意要高远。毛泽东无意以文章名世。他写文章是要抒写他救国救民的宏伟抱负。他刻苦读书就是要为救国救民储才蓄能。他认为救国救民必须有本领,那本领从何而来?只有学习。在**"一师"读书时,毛泽东喜欢杨昌济先生授课的《伦理学》,爱读德国哲学家、伦理学家鲍尔生的《伦理学原理》一书。在认真读这本书时,结合我国先秦诸子百家、宋明理学及王夫之、谭嗣同、梁启超、李大钊、陈独秀等人的学说,与之比较,综合研究,分析批判。常常有独到见解。在仅有10多万字的书上,竟用毛笔小楷写下了一万二千多字的批语和提示,绝大多数内容都是他对道德、人生、历史、宇宙的看法。许多地方还联系我国历史和"五四"前后的政局及思想动态,加以分析对比,这些批语,充分表现了青年毛泽东惊人的思维能力和创见,初步显示出他作为一个严肃的思想家的宝贵品质。

由此可见,毛泽东读书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纵观毛泽东存世的一些文章,可以发现,毛泽东文章风格的形成,如果以1921年为标志,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是古文,后期是白话文)。

1921年,毛泽东在政治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他选定了其人生奋斗的目标与方式,此后,他便为之而战斗终生,这就是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因为他确定了人生的目标与信仰,所以他全面摆脱了个人主义,全身心投入民众运动,而同时把自己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大众、人民情感之中。

唯其如此,毛泽东文章的风格也随之出现了一个根本性的转变。这就是他不再在文章、书信中刻意古典、雕琢诗句,他写的散文、书信,更多的是就事论事,力求论得透彻,而语言却较平易(这与他更多地接受新文学观念有关)。

1921年4月10日,毛泽东在《新时代》创刊号发表了《外力、军阀与革命》一文。该文就与以前的文风已有很大的不同,文中很少雕琢词句,深入浅出。这种文章风格,即由此固定下来。

1925年12月1日,毛泽东在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司令部编印的《革命》第四期发表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这是毛泽东思想的奠基之作,也是他的政论文特有风格的定型之作,虽然该文中仍有许多经过锤炼而通俗易懂的诗句、联语。

由此可以看出,与早期的文稿(1921年以前)比较,毛泽东的政论文,已脱尽文言,十分口语化、大众化,但他仍保留了一个优点:用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四言诗句、对联,锤炼语言,使行文简洁、生动、活泼。他的那篇《国民党右派分离的原因及其对于革命前途的影响》一文,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这完全是服务于现实的革命斗争的需要。

我们知道,毛泽东前期的文章,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浓重的文言味(1919-1921年,毛文虽趋向白话,但常有浓重的文言味,1921年以后才渐渐脱尽文言)。

毛泽东从5岁在外婆文家寄居时就开始从其舅父接受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8岁开始在**六处私塾上了6年学。他概括为"六年孔夫子"。由于他天资聪慧,有惊人的理解力和记忆力,老师点读的《四书》、《五经》、《孟子》、《左传》、《公羊春秋》、《通鉴纲目》等史书,毛泽东都能背下来。这些儒家经典使毛泽东获益不少。此外,他还喜欢读顾炎武的《日知录》,该书提倡实地考察,遇事源本索根,这对他以后思想的发展起了积极的影响。16岁考入**县**学堂读书,在此虽然只有半年,但他除练习功课外,还选择了韩愈、苏轼等古文作家的文章勤读,加圈加点。他好学不倦,无书不读,尤爱康、梁的文学,于是多方获益,比在**更多更系统的阅读了中外文学、政治书籍,其中还有许多诗集,从而打下了深厚扎实的学问根底。

毛泽东从小深受民歌童谣、乡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熏陶,他对《诗经》情有独钟,从少年读到老年,达到滚瓜烂熟的程度,且能活学活用。他一生善用四言体诗,出口成诗,满口的诗句。他是以诗为文,其文颇似古代的赋、近代的散文诗风味。此外,他对《楚辞》也下过一番功夫,用力甚勤。当年他在《讲堂录》中就用蝇头小楷将楚辞中的《离骚》、《九歌》等诗篇全文抄录下来,竟有11页之多。一段时期内,毛泽东专攻《诗经》、《楚辞》,深有收获。得益于前者,使他掌握了现实主义方法和比兴手法,而其浪漫主义的方法和铺陈手法则正是得益于后者。

1912年春,毛泽东在新军中当了半年兵退出后,考入**高等中学。在该校毛泽东初显文学才华,他以诗为文,颇得师生赞赏,如《商鞅徙木立信论》为其代表作。此文继承了古代文学家辞赋的一些长处,以赋笔为文而又不事语言藻饰,纯出自然。国文教员、前清秀才柳潜批曰:"实切社会立论,目光如炬,落墨大方,恰似报笔,而义法亦骎骎入古","逆折而入,笔力挺拔","历观生作,练成一色文字,自是伟大之器,再加功候,吾不知其所至","力能扛鼎","积理宏富","……言之凿凿,绝无浮烟涨墨绕其笔端,是有功于社会文字"。真是推崇备至!

毛泽东在**高等中学只读了半年,就退学自修,常到**省图书馆看书,广泛接触了中西文艺作品和西方大批哲学政治书籍,从而接受了西方的某些进步思想。

1913年,毛泽东考取**省立第四师范读书,这时,他在老师指导下,系统阅读了中外文艺名着(包括许多诗歌、辞赋),而且,这时的读书已经有了一个大的飞跃:一是所读更深更广,二是自学与老师讲解结合,三是写下大量的笔记。这种博览精研的读书,无疑对进一步提高毛泽东的文学素养极有好处。

在《讲堂录》中,毛泽东提到的古代诗歌辞赋家、文学家,从先秦时代的庄子等人一直到近代的王夫之、曾国藩等人。可见他一定是系统读过这些作家的作品的。

毛泽东在致友人的信中曾经有一段精妙的寓言(自拟主客对话,谈到牡丹的"华而不实"与瓜的"实而不华"),充分展示了他的形象思维活动、善于寓理于事的特点。该文颇有先秦散文味,有庄子文枚乘赋的优长,语言风格却似韩愈,标志着他的文章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这与他重视国学是互为因果的。

早在1915年6月25日《致**生信》中就谈到,"为学之道,先博而后约,先中而后西,先普遍而后专门",并进一步引申"文学为百学之原"。1916年2月29日致萧子升的信中更强调,"右经之类13种、史之类16种、子之类22种、集之类26种,合77种。据现在眼光观之,以为中国应读之书止乎此。苟有志于学问,此实为必读而不可缺"。

正是建立在深厚的国学基础上,因此,毛泽东的文章能够左右逢源、汪洋恣肆、雷霆万钧而气盛言宜。实为古今文章之典范。

正因如此,毛泽东的文章,可以说,古今文章家无出其右者。他"挫万物于笔端,吐磅礴于寸心",时而诗歌、辞赋,时而联语,散句,笔走龙蛇,令人叹止。

从1911年到1918年近十年间,毛泽东在**完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他的洗礼,同时,他也接触了西方近代的哲学思潮和中国的改良主义,尤其十月革命的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新青年》等进步刊物,又使毛泽东的人生观沐浴了新的霞光!

青年毛泽东与时俱进,完全跳出了旧文人传统"读经"的老路,带着他的满腹经纶积极投身时代的滚滚洪流中去,这就使得他的文章充满新时代的气息,挟带着时代的风雷和战斗的锋芒,撼人心魄!

下面试举几篇文章为例说明之:

1917年10月30日,毛泽东写了《夜学招学广告》,这是他写的第一篇白话文,标志其写作由文言开始转向白话。

1919年7月21日,毛泽东在《**江评论》发表《民众的大联合(一)》,这是他公开发表的第一篇白话论文,其中一段极具文采和诗意。

8月4日,又发表《民众的大联合(三)》其中诗歌性的语言甚多,颇具文采,他在此文中大量运用对偶,排比句式,形式上看颇似一篇骈赋,内容却新鲜可喜,了无南北朝时期片面追求形式华美而内容空泛的文风。

12月31日,毛泽东与彭璜等联名上书国务院《对于张敬尧私运烟种案之公愤》(上海《申报》1920年1月26日发表);

1920年1月18日,毛泽东与罗宗翰等人发出《为反动张敬尧侵吞**省米盐公款给熊秉三等的快邮代电》,文笔犀利,中多四言诗句及偶句、韵句,此代电综合了诗歌、骈赋、散文之长,读之琅琅上口,痛快淋漓,而又完全摆脱了形式主义,此文因为有充实的内容和愤激的感情,因而是一篇讨张的战斗檄文。

1月19日,毛泽东又与陈绍林等联名在上海《民国日报》上发表《**人控诉张敬尧十大罪》,这更是一篇以诗为文的杰作,其笔力雄健,势如三军,地动山摇,令张氏汗颜,比起骆宾王的《讨武曌檄》,简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一系列的文章,除内容颇具号召力、鼓动性,文辞也雄奇,文采斐然。

在上海,毛泽东写了不少文章,如《**人民的自决》等,语言简约、文风泼辣,笔锋犀利,以白话为之,略带古典。

值得一提的是,毛泽东所写的"**教育促进会"宣言(发表在1919年8月3日《大公报》)一文。该文大量运用四言诗句和对偶句式,形成这一时期他的文章风格的最大特点:古今结合,一气呵成,笔力俊健,气势如虹,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这也反映了毛泽东在接受白话文这种新文体时,不主张全盘抛弃文言文的精华,而是两者的完美结合,相得益彰。

毛泽东以他卓越的写作实践和不凡的诗笔展示给当时矫枉过正而毫无文化气息、味同嚼蜡的许多"新文学作品"(包括胡适的作品)形成一个鲜明对比(前者新鲜活泼、情文并茂)。这表明毛泽东从实践上指出了一条新文学的发展之路:批判传统,不是简单抛弃、全盘否定,而是继承与创新,即推陈出新、古为今用。

事实上,由于毛泽东青年时期钟爱《诗经》、《楚辞》,浸淫其中,深得其精髓,常在诗文写作中,对诗经的四言形式和内容活学活用,到了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境界,这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魅力。不是吗?四言体这种表现形式,比起五言、七言确实有其独到之处,短小精干,语言精练,形式整饬,节奏紧凑,音韵铿锵,读来琅琅上口、痛快淋漓而气势雄健。《**人控诉张敬尧十大罪》一文,大多四言诗形式,这文绝非匕首、投枪之类可比,简直是一颗威力无比的巨型炸弹。周恩来"**南事变"后在重庆《新华日报》上题的一首四言体诗:"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在国统区这无疑是一颗重磅炸弹。如果换成五言,六言和七言,当会逊色不少。

以上所述,对毛泽东文章发展的轨迹大致勾勒了一个轮廓,其中发现一个重要特点,即他能够与时俱进,无论修身、治学和作文皆能积极投身时代洪流,尤以《**江评论》创刊宣言为其标志,表明毛泽东的诗文从内容到题材和文风都发生了根本变化:内容上,毛泽东完全摆脱了过去个人狭隘小圈子和上进、求知、友情、道德修养等题材,而将文笔投向社会,直指最大最紧迫的问题,包括社会的黑暗、制度的丑恶,民众的愚昧和文化的腐败等等;文风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往他都用的是文言,写得一手好古文,有韩柳风格,又受"康梁体"影响,喜欢用典,有的文稿(包括书信)推崇古人、名人,中国古典式诗句、骈句,对偶特别多。从《**江评论》创刊宣言开始,毛泽东开始用白话写作,极少刻意雕琢,而爱用普通百姓喜闻乐见的俗语、成语、对联和排比句式。他的文章一般都通俗易懂,(当然其文化底蕴仍然相当深厚)。

因此,毛泽东的文章一直表现出这么一个特点:气势恢弘,境界博大,内涵深刻,语言精粹而大众化和民族化。

从毛泽东文章的演变过程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一个作家文章家,要在文学上有所成就,除了作者本人必须有厚实的文化底蕴和理论基础,还要与时俱进,继承创新,不能抱残守缺,更重要的还要全身心投入社会和人民群众之中。"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血性文章血写成",这样的文章才能充满时代的气息和强大的生命力。

以上这些,都是笔者在仔细品味梁衡先生大作《文章大家毛泽东》以后所受到的启迪、体会和收获。

毛泽东的文章,与他的深邃思想一样博大精深,需要我们去认真仔细地阅读,值得我们孜孜不倦地去探索、学习和研究。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梁衡先生,以其厚实的传统文化的底蕴和理论基础,以其长期扎根于实践的经历、丰富经验和自身的砥砺,及其对政治、对国家和民族的高度关心,用他的那支生花妙笔,为我们精辟地阐述了毛泽东文章的风格特点及其形成的深层次的原因。

梁衡先生,带着深厚饱满的激情,客观、公正而精辟地评价了毛泽东的文章。可以说,梁先生堪称毛泽东的文章知己。

当我们认真读过《文章大家毛泽东》以后,对毛泽东文章的风格有何特点及其何以能撼人心魄和鼓舞人心也就了然于心了。今后如何深入学习研究毛泽东的文章,梁先生的文章,可以说是学海津梁,示人以启迪,示人以门径。

梁衡散文读后感8篇


阅读一本好书,就好像在眼前展开了一个新世界,纵观世界上的伟大人物,他们无不是书籍的爱好者,网络上有很多关于作品的阅读分析,想信您在阅读后也有所得,那么这个时候就有必要写一篇关于作品的读后感,怎么才能用文字的方式把读后感记录下呢?以下是小编细心准备的《梁衡散文读后感8篇》,敬请阅读,希望小编的分享可以给您提供一些参考。

梁衡散文读后感(篇1)

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在漫漫五千年里,有这样一些人被历史记住,甚至使山河易姓。合上《梁衡散文》,我心中波涛起伏,一时思绪万千。

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被后人景仰,但历史上的他曾被贬到八千里外的海边潮州任地方小官。而在他任这小官时,仅八个月,他就除鳄,兴修水利,赎放奴婢,兴办教育,干了四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设身处地的想想,韩愈是被贬啊,他干嘛“多管闲事”呢?他是个贬臣,老老实实等机会便是,他干嘛主动参政啊?可他不这么认为,他认为有能力做些什么,他认为比起百姓之苦,他的冤他的苦不算什么。这是什么原因,因为他心系百姓!他不辞海隅之小,不求功名,只为奉献于民,求成于心。

几百年后,历史又等来了一位蹒跚的老者,他是皇家钦定的,中国古代最后一位罪臣,又是人民托举出来的近代史开篇的第一位功臣,他就是林则徐。

“若__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多么慷慨激昂的话语,多么汹涌澎湃的豪情壮志。但他太天真了,这不是他说了算,得听皇帝的。上职一年半后,他就被贬到伊犁。在此途中他见害就除,见民有难就救,不管烟害夷害还是水害都挺身去堵,事后别人论功行赏,他依然要发配伊犁。每每读到这里,我心中总是愤懑不平,为林则徐喊冤。有时我还觉得他好傻,朝廷不用就不用,你林则徐又不是那种离开朝廷就活不下去的人,皇帝昏庸无能,奸人当道,那你不能“世人皆醉你也醉,世人皆浊你也浊”吗但林则徐的骨子是硬的,他的心是热的,他不会因朝廷不重用而不关心国事,他依然为国效力,像一只老黄牛,忠心耿耿,任劳任怨。整整一年,他为清政府新增六十九万亩耕地,极大地丰盈了府库,巩固了边防。林则徐以罪臣之分行忠臣之事。是什么让他忍受了身体与心灵的折磨,一次次为国建功而不上褒奖名单?是那颗拳拳爱国之心,他爱国爱民,心系天下苍生,以天下为己任。

难道这些不值得我们敬佩吗?想想现实生活中那些凭合法职位,贪赃营私的官员,无论大奸巨贪都被钉在耻辱柱上,而林则徐与“八月为民兴四利,一片江山尽姓韩”的韩愈,之所以被历史记住,是因为他们都有一颗爱国之心。一个人是微不足道的,但当他与百姓利益与社会进步连在一起时,就会被社会所承认,被人们托举出来。

梁衡散文读后感(篇2)

我最近读完了梁衡的两部散文集《觅渡》与《洗尘》,不禁为其中睿智而深刻的语言所折服。

散文集中很大一部分由历史散文构成。其中《把栏杆拍遍》与《乱世中的美神》给我的印象极其深刻。《把栏杆拍遍》化用了辛弃疾“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的诗句,散文中评论了他由武到文的一生。辛弃疾年轻时曾起义抗金,南下归宋后,本想为国出力,却终生不受重用。尽管报国无门,他仍然心系天下,那颗藏于乡间的爱国之心仍跳动不止。《乱世中的美神》则是以李清照为主题,她的前半生幸福完美,但突如其来的丧夫、亡国之痛给了她沉重的打击。尽管往昔安逸的生活一去不复返,李清照却未对生活失去希望,这几乎致命的打击反而让她登上了古典诗词的巅峰。

散文集的另一大组成部分便是游记散文了。这些散文不仅有着鲜明生动的语言,它们所表达的主旨更是超乎“游”之外。如《乌梁素海,带伤的美丽》中,就以乌海当年湖中跃起的鱼儿如“五线谱上跳动的音符”的生动景象与如今船尾翻起的浪“黄中带黑,像一条刚翻起的犁沟”形成对比,突出了作者对此感到的痛惜与无奈,呼吁人们保护那正在逝去的自然之美。而《一颗怀抱炸弹的老樟树》中,描绘了那棵接住炸弹的老樟树旺盛的生命力:“简直就是火山喷出地面后突然凝固的一座石山”,或许这段描写不仅是为了表现树的顽强生命力,更是象征着革命力量的永不消逝。

在散文集中,由物及理的文章也不少。比如《人与石头的厮磨》,从描写不同的人在石上刻下各种内容,探究到了古人的心理:统治者想借石巩固统治,为官者想借石留下美名,百姓想借石铭记恩情……

这两部散文集,不仅体现了梁衡高超的文化功底,更显出了他深刻睿智的哲思。

梁衡散文读后感(篇3)

我最近读完了梁衡的两部散文集《觅渡》与《洗尘》,不禁为其中睿智而深刻的语言所折服。

散文集中很大一部分由历史散文构成。其中《把栏杆拍遍》与《乱世中的美神》给我的印象极其深刻。《把栏杆拍遍》化用了辛弃疾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的诗句,散文中评论了他由武到文的一生。辛弃疾年轻时曾起义抗金,南下归宋后,本想为国出力,却终生不受重用。尽管报国无门,他仍然心系天下,那颗藏于乡间的爱国之心仍跳动不止。《乱世中的美神》则是以李清照为主题,她的前半生幸福完美,但突如其来的丧夫、亡国之痛给了她沉重的打击。尽管往昔安逸的生活一去不复返,李清照却未对生活失去希望,这几乎致命的打击反而让她登上了古典诗词的巅峰。

散文集的另一大组成部分便是游记散文了。这些散文不仅有着鲜明生动的语言,它们所表达的主旨更是超乎游之外。如《乌梁素海,带伤的美丽》中,就以XXX当年湖中跃起的鱼儿如五线谱上跳动的音符的生动景象与如今船尾翻起的浪黄中带黑,像一条刚翻起的犁沟形成对比,突出了作者对此感到的痛惜与无奈,呼吁人们保护那正在逝去的自然之美。而《一颗怀抱炸x的老樟树》中,描绘了那棵接住炸x的老樟树旺盛的生命力:简直就是火山喷出地面后突然凝固的一座石山,或许这段描写不仅是为了表现树的顽强生命力,更是象征着革命力量的永不消逝。

在散文集中,由物及理的文章也不少。比如《人与石头的厮磨》,从描写不同的人在石上刻下各种内容,探究到了古人的心理:统治者想借石巩固统治,为官者想借石留下美名,百姓想借石铭记恩情

这两部散文集,不仅体现了梁衡高超的文化功底,更显出了他深刻睿智的哲思。

国庆期间,我阅读了梁衡先生的散文集《把栏杆拍遍》,这本书将我深深地吸引住了。

由于时间上的关系,我只来得及将第一单元中的内容细细品读。这本书共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作者是通过10个历史名人来谈政治,谈人生,论哲学;第二个单元,是在讲一个作曲家,一个歌唱家,一个科学家和一个在生活的艰辛中创造奇迹的老人家的事迹;第三个单元,则是在写关于艺术的内容。

在第一单元的阅读中,我觉得自己似乎乘坐了一台时空穿梭机,回到了作者笔下那个人物的时代,似乎他们所经历的人生活生生地出现在了自己的眼前。在《把栏杆拍遍》这篇文章中,作者再现了一个一生都在被抛弃的感叹与无奈中度过的辛弃疾。使我对辛弃疾这个伟大的诗人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以前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常常会在教科书中看到他的诗,那是对他的了解,还只是仅仅局限在一个伟大的诗人上,在阅读过《把栏杆拍遍》后才知道,他不仅仅是一个诗人,他更是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他拥有着炙热的爱国之心,他空有一片忠心痴情,却不被重用,这一切的辛酸,辛苦,辛辣,在梁衡先生的笔下被展现得淋漓尽致,使我在阅读时,内心万分惆怅。短短的一篇散文,却浓缩了辛弃疾悲惨的一生。

在《乱世中的美神》这篇散文中讲述了李清照从欢乐世界迅速跌向愁苦深远的人生。她出身官宦人家,也拥有过甜蜜的爱情,可这一切的快乐到了她的后半生就停止了,一切的磨难便从她的后半生开始了,但她并没有选择消极地流泪哀愁,而是不惜两败俱伤的用自己的力量进行反抗,她甘愿承受外界的种种压力,只为了与命运做抗争,她的坚持和坚强令我尤为钦佩!梁衡先生笔下的李清照是那么的美艳动人!她的超群脱俗让我敬佩不已。

尽管只是读了第一单元的几篇散文,但却让我深深地爱上了梁衡先生的散文,他将这些人的精神,人格生动形象地描绘在笔下。他笔下的人物似乎都活了起来,引领我走进他们的人生,并使我被他们身上独特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知道梁衡,是从《读者》杂志中读他写的《大有大无周恩来纪念周恩来诞辰100周年》而熟悉的。由文而及人,这是我阅读的一个习惯,凡是觉得一个作家某一篇文章非常优秀,我会想尽一切办法来寻找他的其他作品。碰巧,学校推荐给学生阅读的一本书《梁衡散文精选》,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本书非常适合我的口味,便迫不及待地向学生借来,了却自己对梁衡的亏欠之意。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经典,蓝白相间,透出一股书卷之气,书香之味。这是一套书中的一册,是编选的中外名家的散文经典,以飨读者。

梁衡散文读后感(篇4)

我喜欢阅读梁衡的散文,梁衡的散文就像一曲曲动听的歌,令人着迷,又令人陶醉。这些年来,我先后读过梁衡的《把栏杆拍遍》、《觅渡,觅渡,渡何处》、《读韩愈》、《读柳永》、《晋祠》、《夏感》等文。读梁衡的文章,有一种愉悦、一气呵成,欲罢不能,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我颇为感慨,当今散文诸家中,梁衡的散文不仅动听,而且最富有“真、善、美”的内涵。

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梁衡散文》,在给人以散文艺术美享受的同时,更给人散文创作对“真与善”追求的启示。这种艺术美的享受,主要体现在作者对散文艺术境界的全心追求与创作实践方面;而这种创作“真与善”的启示,又着重体现在作者对散文艺术境界有深刻的、有见地的理论探讨方面。

(一)

在这里,通常读过梁衡散文的人,一般认为,梁衡最忠实于散文境界的三个层次,即客观描写的第一个层次:描写美;主观描写的第二个层次:意境美;主客描写的第三个层次:哲理美。

笔者认为,第一个层次“描写美”的文字是以《晋祠》为代表。该文运用了说明和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把晋祠悠久的历史文物和优美的自然风景说明描写的十分具体形象。形神兼美的特点十分明显。语言又形象、生动、流畅。实在是一篇精美的范文。第二个层次“意境美”的文字是以《西北三绿》和《壶口瀑布》为代表。这类文字的特征,主要是渗进了梁衡自己的思想感情。第三个层次“哲理美”的文字,作者自叙为数不多,主要是《马列公园赋》和《泰山——人向天的倾诉》等。

近几年,梁衡创作了数篇人物大散文,可以说篇篇是“美”文、是精品,1996年创作的这篇《红毛线,蓝毛线》说明了中国共产党领袖的大公;《大无大有周恩来》(1998)――周恩来死不留灰、生而无后、官而不显、党而不私、劳而无怨、死不留言。“总理在甩开自我,真正实现‘大无’的同时却得到了别人没有的‘大有’。”其实周恩来的六个“大无”说到底是一个大公。“心底无私天地宽”,梁衡先生用“大无大有”高度概括了周恩来总理一生的大勇、大才、大德、大爱;《把拦杆拍遍》(2000)写了既是沙场英雄又是大词人的辛弃疾;《最后一位戴罪的功臣》(2001)写了功与罪交织于一身的禁烟英雄林则徐;《乱世中的美神》(2002)写了孤独无耐、才貌双全的一代女词人李清照。等等等等。在我们与前人之间,总是横亘着一道无形的屏障,有时欲要看清楚,欲是看不清楚,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能记住的人和事会越来越少,也许只能说出某个名字或某个理论,而对于他们的内韵之美、人格之美、精神之美却不是很了解。所以梁衡做了一件大善事,他的散文,让你十足品味,让你充分感受,让你触摸到这些人的灵魂本质。梁衡说,体验他们的创造与失败、奋斗与牺牲、快乐与悲伤,所得是辉煌之美、深遂之美、悲怆之美。所以,他对大自然的赞美,对大人物的歌颂,对大英雄的褒扬,源于他是一位对美的追求者、践行者和苦苦的创造者。

(二)

梁衡提倡散文要真实,要写大事、大情、大理。他以令人折服的理论勇气最早批评了他曾经崇拜的散文大家――杨朔先生的“物-人-理”三段式的创作模式,既反对散文成为政治的注脚,又反对散文脱离政治,提出散文要回归真实。他说自己是一个在写作道路上的苦行僧,思多而行少,他说要像米开朗琪罗搞创作一样:作品未完成之前,不许任何人看一眼;凡是没有新意的作品也决不留存。“篇无新意不出手”是他一直坚持的创作理念,他说不能重复前人,也不能重复自己,就是要不断出新。这很难,但是他做到了。梁衡是一位公认的散文大家,其实他对新闻理论、写作理论创新的贡献又大于前者,他自己也这样说。

那么,梁衡散文的求“真”精神到底在哪里?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他的思想内涵,他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也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在他的文字里,常常流露出一种博大的人文主义情怀,饱含着对祖国与人民的一种求“真”的热爱。他笔下的人物多是一些忧国忧民且命途多舛的仁人志士,他真情地呕歌他们,从他们身上发掘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感人肺腑,催人奋进。

梁衡对韩愈非常推崇。在《读韩愈》一文中,谈到韩愈被贬到偏远的潮州当地方官时,没有因个人身处逆境而沉沦。在短短的八个月任职时间内,为当地办了四件兴利除弊的好事,深受百姓爱戴,其事迹流传至今。为此,当地修了一座韩公祠来纪念他,并将一座山更名为韩山,将一条江改名为韩江,使其流芳百世。写韩愈的文章不少,但作者善于发掘,写出“真情实意”。就同是处于逆境而言,他将韩愈同屈原、李白进行比较。谈到,“就凭这一点来说,韩愈要比屈原、李白要多一层高明,没有只停留在蜀道叹难、江畔沉吟上”。“一个人不管你有多大的委屈,历史绝不会陪你哭泣,而它只认你的贡献。”进而指出,在韩愈上任之前,面对这些弊端,一任又一任的地方官都做了什么呢?回望历史,面对现实,作者的发问,令人深思,使人警醒!同时,使我们对韩愈的崇高境界不禁肃然起敬。

再从艺术的角度看,梁衡散文中比喻的运用有着作者明显的“真”实的爱憎感情,在《青岛看房子》中比喻的运用多少带有一些鄙夷的形容,不难看出作者对殖民者的憎恨。与此相反,《石河子秋色》的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作者的“真”诚喜悦,以及对建设者的由衷敬意。比喻是跟作者的知识、经历、情感等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个好的比喻,不仅可以使文章的语言增添光彩,增加文章的气势,更重要的是浸透着作者创作时的情感,会给读者带来震撼,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梁衡的创作态度求“真”务实,宁缺毋滥。通常一年才写一篇文章。他写《觅渡,觅渡,渡何处》前后用了6年,创作《大无大有周恩来》甚至用了20年。这使笔者想起了一句话,“呕心沥血,方出精品。”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到头来还是个未成品。正是由于这种求“真”务实的创作态度,才使得作者的作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得以长久流传。在浮躁气氛漫延的今天,梁衡的这种求“真”的创作态度无疑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三)

就“善”而言,梁衡写人物,最“善”解人意,最善于洞悉其内心世界并多角度审视。在《觅渡,觅渡,渡何处》一文中,作者对瞿秋白临刑前写的《多余的话》重新解读,“当我们只看他的事业,看他从容赴死时,他是一座平原的高山,令人崇敬;当我们再看他对自己的解剖时,他更是一座下临深谷的高峰,风鸣林吼,奇绝险峻。”作者设想,“如果秋白是一个如李逵似的人物,大喊一声:你朝爷爷砍吧,20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也许人们早已把他忘掉。”只因为“他觉得自己实在藐小,实在愧对党的领袖这个称号,于是用解剖刀,将自己的灵魂仔仔细细地剖析了一遍。” “他觉得探索比到达更可贵。”作者感慨,“如果他一开始就不闹什么革命,只要随便拔下身上的一根汗毛,悉心培植,他也会成为著名的作家、翻译家、金石家、书法家或者名医。” “一个人无才也就罢了,或者有一分才干成了一件事也罢了。最可惜的是他有十分才只干成了一件事,甚而一件也没有干成,这才叫后人惋惜。”在作者的笔下,一个伟岸的襟怀坦白的瞿秋白形象矗立在读者面前,人们不禁为其喟然叹息。瞿秋白的女儿在看了《觅渡,觅渡,渡何处》之后,感叹作者是最为了解他父亲内心世界的人,其文章所达到的境界甚至超过了他父亲的传记。可见,在梁衡散文的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一种善解人意的人文情怀。

梁衡散文读后感(篇5)

读梁衡散文有感

一本好书总是唤醒心灵最美好的药剂,漫漫的冬日寒假,与其孤芳自赏,倒不如远离尘世嘈杂,去文海中寻觅真情。

我们在寒假共读了本写作“圣经”——梁衡散文集。在老家,就像山中无甲子,岁月不胜寒,没有网,没有手机游戏的时间。正应是在学习中,在文海中去找回自我的时间。梁衡先生的散文恰好是寒江孤舟寻觅自我的指向,心灵的导航,对我也算颇有影响,成了我这个寒假知识与乐趣之一,也给我憔悴的心灵带来无限宽慰。

梁衡先生的散文集中有那么几处经典,让我至今仍有文字之妙曲萦绕于我的心头。像是我较为喜的写人之篇,就甚是精妙。描写了文坛英雄,政治伟人,各路古往今来的豪杰,像周恩来,彭德怀,韩愈,柳永等等。我们依靠本来就贫乏的.知识,对他们有着一定的认知,但通过梁衡先生的散文我们更能从那绝妙的笔下,真正去了解,去感受这些名人的人生,仿佛与他们为友。娟秀文笔,还有穿插着他们的脍炙人口作品所结合,更是别有一番风味,精彩之极。

在写景中有那么一篇让我感受颇深,真正的灵魂美——冬日香山。读文章便仿佛身临其境,人性的忧愁总是扰乱人心,当我们来到这种美景中的时候,心中的一切仿佛烟消云散,何为愁,何为怨,有的只是一片清净吧,身体和心灵总要有一个在路上,我们不能远游,何不以此种方式来体会世间之美。冬日香山中梁衡先生妙笔生花,将香山里的一切描写的极其形象,令人赞叹佩服。

读书:读是第一步,赏为第二步,学才是真正的内涵。我们读过这本书,让我们向着梁衡先生学习一下,如何看人,如何看事,如何看景,如何看情。如何在这苍茫的人世,怀着清新的心素,用笔来抒写真谛,以墨描绘真情。

梁衡散文读后感(篇6)

梁衡的文章一开始我并不喜欢,那篇《晋祠》虽然写得真的不错,但是我不喜欢那种冗长的文章,所以,对于这个作者也没太大的印象。再一次看到他的文章就是《跨越百年的美丽》,依旧是没什么太大感觉。直到他写的三篇散文作节选为课外读物发下来,《觅渡,觅渡,渡何处?》、《把栏杆拍遍》、《乱世中的美神》,看了一堂课之后,当时就被他笔下的三个人物所深深折服。这三个人物都带有浓重的悲剧色彩,同时又具有不得不使人敬佩的精神和风范,感觉他们在梁衡的笔下都鲜活了起来,一点一点向我们展示自己的人生。

自此,我开始找梁衡的文集,却一直找不到,看到了很多余秋雨的文集。我也买过余秋雨的一本文集《文化苦旅》,但我不是很喜欢他的文风。总觉得他写的文章不够大气,有点优柔寡断的感觉。而梁衡,看完他的文章就有种很明显的被吸引被点拨,霎时有一片清明的感觉。

终于,我还是找到了一本《梁衡散文中学生读本》。

我先找到了那三篇文章,把《把栏杆拍遍》看完。辛弃疾的一生真的`很曲折。 年轻时血气方刚,奔走沙场,却在南归之时被夺去手中的钢刀,只能以羊毫软笔写下一首首悲愤、无奈、自嘲的词。最让我动容的还是那首《永遇乐》。他竟然在嘲笑自己的姓氏!“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酸辛苦。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捣残堪吐。 世间应有,芳甘浓美,不到吾家门户。”这首词是我第一次看到,却被其中所隐藏的无奈嘲讽所深深震动。他该有怎样的失意才会觉得自己的姓氏是“艰辛”“酸辛”“悲辛”“辛辣”,觉得自己就是不能够拥有美好的事物!

还有一篇《大无大有周恩来》,是总理诞辰百年之时所写。那些冗长的历史在梁衡的笔下一点不显繁复,反而,每一件都令周总理无私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明,深深被这个自己无缘亲眼见到的总理所感动。

诸如此类的写人的文章,每一篇都能感觉作者笔下的人是个鲜活、生动、立体的伟人,并不是一个个已经归为历史、素不相识的不相干的人。每一个都令人敬佩,由衷的敬爱。这本书中还有很多写景、记事、抒情、说理的文章,都很值得一读。

看完这本书,有一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

梁衡散文读后感(篇7)

秋白不朽,不朽在何处?我翻遍他很薄却又很厚的36页人生,想找到答案,却又很茫然。

他是一个艺术家吗?不错,他是一个才子,诗书、刻印、翻译,样样精通,也曾影响了一代文学人。但在文学史上,只看到梁实秋在悠闲,鲁迅在疾呼,徐志摩在康桥,找不到瞿秋白的一席之地。这也难怪,他短暂的一生根本不容他匀一点时间给美文或治学。

他是一个政治家吗?不错,他曾是党的最高领导人。批判陈独秀,主持八七会议,决定武装斗争,受命于白色恐怖之中。但很快又被自己人打倒,永不重用。

那么至少他是一个烈士了?是的,在狱中从容斗敌,高唱《国际歌》英勇就义,泣天地动鬼神。但偏偏又有一些《多余的话》:不,我是一个多重色彩的人。

他什么都是又什么都不是,他是中国典型的知识分子,有着一副多么秀气但又有几分苍白的面容,有着文弱书生的古典美和迂腐之气,有着几千年沉淀积累的知识分子的爱国和责任。却偏偏没有学会聪明、世故,见风使舵或者一些政治家的圆滑、权术。为了国家危难,他不惜以珠玉之身扑火,毫不可惜,不像梁实秋、陈望道之流懂得避让,修成金身;又因为知识分子本身的缺陷,不懂政治权谋,被拥上浪尖却又被抛下政治的深谷;又因为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和迂腐作怪,他甚至连一个完整意义上的烈士都算不上。

我突然有些明白了,秋白不朽,在于他是一个中国知识分子而不朽,像朱自清、文天祥那样。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哺育了他的才俊,也造定了他多难坎坷的生命。他一生都在苦觅,却一事无成,没有傍到一个好的渡口。觅渡,觅渡,渡何处其实是他不屈,却又略带伤感、迷惘一生的写照。他一生都在找这个问题的答案,却一直没有找到。只是凭着一腔热血与信念,奋斗,碰壁直至死亡。

梁衡散文读后感(篇8)

记得在高中的时候,语文老师就曾推荐梁衡先生的《把栏杆拍遍》,她曾经说梁先生的散文集一定要看一下,一定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感受。但由于当时没有太多的时间,到了大学的时候才有了空余的时间来看一下,看过之后有了很多的感想。

梁先生说过看一篇文章,应该注意里面的知识和思想内容以及审美,我们看一本书,虽然不是上政治课,但其中的思想也将会影响我们的一生,会构成我们认识社会、人生的参照系。

从中我感觉当我们看一本书时,要学会审视其中的内涵,不要一味的接受,要学会批判的接受,要去其糟粕,学其精华,这样才算真正的读一本书。这些使我认识到了读书的真正的意图和方法。原来我读书就只是看一下,不会走太多的内心,只是名符其实的读一下,亦或是感慨一时,不会太深入内心。虽然和梁先生讲的有点出入,但也相当于没读。但这不禁使我想到现在的好多读者,他们读了一本书,情绪太过于投入其中,使得他们感觉自己就是其中的主角,从而被其中的情感或人生观所惑,对整个现实的世界都有了错误的认知,从而酿成了许多悲剧。这就正如梁先生所说的不要一味的接受作者的观点或建造的文学世界,要学会批判的接受,学会审视。这样才能真正的从书中汲取到营养,不算白读一本书,不正确的阅读只会适得其反。

梁先生在《晋祠》中写的古晋名胜晋祠,在文中他说晋祠的山美、树美、人美,使我对现今的另一非常热门的现象旅游有了新的一些看法。现在的人们很喜欢旅游,一到假期或者空闲的时候就会去旅游。但现在的旅游我感觉更是一种形式,太多的人就只是到了名胜古迹去照个像留个影记个念,也有太多的人到了景区就一定要到最有名的地方去留影或去参观一下,不管有多累。曾经读过一篇文章作者说旅游最重要的是寻找美,享受大自然的美,放松心情,让灵魂得以升华,而不是只是一个任务,让旅游失去了其最根本的意义。

对此我深感认同。如今太多的已经不懂得发现美,只是麻木的去景点照相,留念,仿佛就是完成了一件任务似的。现在的人们太浮躁,不会真正的静下心来去真正的感受我们的生活,更别谈去发现美,人们只会麻木的照相取景,不会真正放松心情,感受自然,升华灵魂。正如梁先生在晋祠的感受:春来黄花满山,径幽而香远;入秋草木郁郁,天高而水清,无论何时抬级登山都清悦神爽。梁先生真正的在景区中看到了大自然的美,既放松了心情,又升华了灵魂,是真正的旅游者,大自然的欣赏者,是我们都应该做到的。

最后,梁先生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人人皆可为国王》。一开始其便写了国王的权高位重,一国之财任其所用,一国之民任其役使。所以很自然就成了人人的目标。

但接着梁先生就说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有的时候长短并不是绝对的,王亦有局限。王也有其所不能得到的。当然也不是人人都想成为王,有的人只喜欢游山玩水,放浪形骸,寄情于山水,不被权势而折腰。但其实如今的社会是多元的,国王也是多元的,每个人在其行业中在其领域内都可成为王。接着告诫我们只要努力,人人皆可称王。正如北宋的刘永,虽被仁宗贬谪,但其在他的领域词域中成为了他的王。所以我们不要自暴自弃,埋怨社会的不公平,只要我们肯努力,就会成为自己的王,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谁也不用自卑,更无须骄傲,努力便可成为自己心中的王。

这就是我读梁先生的散文的感想,相信之后我会真正的学会读书,学会发现美,学会努力,不怨天尤人,我相信我的人生将会更加美好。

梁衡散文集读后感


梁衡散文集读后感(一)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

记得在高中的时候,语文老师就曾推荐梁衡先生的《把栏杆拍遍》,她曾经说梁先生的散文集一定要看一下,一定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感受。但由于当时没有太多的时间,到了大学的时候才有了空余的时间来看一下,看过之后有了很多的感想。

梁先生说过看一篇文章,应该注意里面的知识和思想内容以及审美,我们看一本书,虽然不是上政治课,但其中的思想也将会影响我们的一生,会构成我们认识社会、人生的参照系。

从中我感觉当我们看一本书时,要学会审视其中的内涵,不要一味的接受,要学会批判的接受,要去其糟粕,学其精华,这样才算真正的读一本书。这些使我认识到了读书的真正的意图和方法。原来我读书就只是看一下,不会走太多的内心,只是名符其实的读一下,亦或是感慨一时,不会太深入内心。虽然和梁先生讲的有点出入,但也相当于没读。但这不禁使我想到现在的好多读者,他们读了一本书,情绪太过于投入其中,使得他们感觉自己就是其中的主角,从而被其中的情感或人生观所惑,对整个现实的世界都有了错误的认知,从而酿成了许多悲剧。这就正如梁先生所说的不要一味的接受作者的观点或建造的文学世界,要学会批判的接受,学会审视。这样才能真正的从书中汲取到营养,不算白读一本书,不正确的阅读只会适得其反。

梁先生在《晋祠》中写的古晋名胜晋祠,在文中他说晋祠的山美、树美、人美,使我对现今的另一非常热门的现象旅游有了新的一些看法。现在的人们很喜欢旅游,一到假期或者空闲的时候就会去旅游。但现在的旅游我感觉更是一种形式,太多的人就只是到了名胜古迹去照个像留个影记个念,也有太多的人到了景区就一定要到最有名的地方去留影或去参观一下,不管有多累。曾经读过一篇文章作者说旅游最重要的是寻找美,享受大自然的美,放松心情,让灵魂得以升华,而不是只是一个任务,让旅游失去了其最根本的意义。

对此我深感认同。如今太多的已经不懂得发现美,只是麻木的去景点照相,留念,仿佛就是完成了一件任务似的。现在的人们太浮躁,不会真正的静下心来去真正的感受我们的生活,更别谈去发现美,人们只会麻木的照相取景,不会真正放松心情,感受自然,升华灵魂。正如梁先生在晋祠的感受:春来黄花满山,径幽而香远;入秋草木郁郁,天高而水清,无论何时抬级登山都清悦神爽。梁先生真正的在景区中看到了大自然的美,既放松了心情,又升华了灵魂,是真正的旅游者,大自然的欣赏者,是我们都应该做到的。

最后,梁先生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人人皆可为国王》。一开始其便写了国王的权高位重,一国之财任其所用,一国之民任其役使。所以很自然就成了人人的目标。

但接着梁先生就说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有的时候长短并不是绝对的,王亦有局限。王也有其所不能得到的。当然也不是人人都想成为王,有的人只喜欢游山玩水,放浪形骸,寄情于山水,不被权势而折腰。但其实如今的社会是多元的,国王也是多元的,每个人在其行业中在其领域内都可成为王。接着告诫我们只要努力,人人皆可称王。正如北宋的刘永,虽被仁宗贬谪,但其在他的领域词域中成为了他的王。所以我们不要自暴自弃,埋怨社会的不公平,只要我们肯努力,就会成为自己的王,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谁也不用自卑,更无须骄傲,努力便可成为自己心中的王。

这就是我读梁先生的散文的感想,相信之后我会真正的学会读书,学会发现美,学会努力,不怨天尤人,我相信我的人生将会更加美好。

梁衡散文集读后感(二)

《觅渡,觅渡,渡何处》读后感

秋白不朽,不朽在何处?我翻遍他很薄却又很厚的36页人生,想找到答案,却又很茫然。

他是一个艺术家吗?不错,他是一个才子,诗书、刻印、翻译,样样精通,也曾影响了一代文学人。但在文学史上,只看到梁实秋在悠闲,鲁迅在疾呼,徐志摩在康桥,找不到瞿秋白的一席之地。这也难怪,他短暂的一生根本不容他匀一点时间给美文或治学。

他是一个政治家吗?不错,他曾是党的最高领导人。批判陈独秀,主持八七会议,决定武装斗争,受命于白色恐怖之中。但很快又被自己人打倒,永不重用。

那么至少他是一个烈士了?是的,在狱中从容斗敌,高唱《国际歌》英勇就义,泣天地动鬼神。(.org)但偏偏又有一些《多余的话》:不,我是一个多重色彩的人。

他什么都是又什么都不是,他是中国典型的知识分子,有着一副多么秀气但又有几分苍白的面容,有着文弱书生的古典美和迂腐之气,有着几千年沉淀积累的知识分子的爱国和责任。却偏偏没有学会聪明、世故,见风使舵或者一些政治家的圆滑、权术。为了国家危难,他不惜以珠玉之身扑火,毫不可惜,不像梁实秋、陈望道之流懂得避让,修成金身;又因为知识分子本身的缺陷,不懂政治权谋,被拥上浪尖却又被抛下政治的深谷;又因为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和迂腐作怪,他甚至连一个完整意义上的烈士都算不上。

我突然有些明白了,秋白不朽,在于他是一个中国知识分子而不朽,像朱自清、文天祥那样。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哺育了他的才俊,也造定了他多难坎坷的生命。他一生都在苦觅,却一事无成,没有傍到一个好的渡口。觅渡,觅渡,渡何处其实是他不屈,却又略带伤感、迷惘一生的写照。他一生都在找这个问题的答案,却一直没有找到。只是凭着一腔热血与信念,奋斗,碰壁直至死亡。

梁衡散文集读后感(三)

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在漫漫五千年里,有这样一些人被历史记住,甚至使山河易姓。合上《梁衡散文》,我心中波涛起伏,一时思绪万千。

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被后人景仰,但历史上的他曾被贬到八千里外的海边潮州任地方小官。而在他任这小官时,仅八个月,他就除鳄,兴修水利,赎放奴婢,兴办教育,干了四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设身处地的想想,韩愈是被贬啊,他干嘛多管闲事呢?他是个贬臣,老老实实等机会便是,他干嘛主动参政啊?可他不这么认为,他认为有能力做些什么,他认为比起百姓之苦,他的冤他的苦不算什么。这是什么原因,因为他心系百姓!他不辞海隅之小,不求功名,只为奉献于民,求成于心。

几百年后,历史又等来了一位蹒跚的老者,他是皇家钦定的,中国古代最后一位罪臣,又是人民托举出来的近代史开篇的第一位功臣,他就是林则徐。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多么慷慨激昂的话语,多么汹涌澎湃的豪情壮志。但他太天真了,这不是他说了算,得听皇帝的。上职一年半后,他就被贬到伊犁。在此途中他见害就除,见民有难就救,不管烟害夷害还是水害都挺身去堵,事后别人论功行赏,他依然要发配伊犁。每每读到这里,我心中总是愤懑不平,为林则徐喊冤。有时我还觉得他好傻,朝廷不用就不用,你林则徐又不是那种离开朝廷就活不下去的人,皇帝昏庸无能,奸人当道,那你不能世人皆醉你也醉,世人皆浊你也浊吗但林则徐的骨子是硬的,他的心是热的,他不会因朝廷不重用而不关心国事,他依然为国效力,像一只老黄牛,忠心耿耿,任劳任怨。整整一年,他为清政府新增六十九万亩耕地,极大地丰盈了府库,巩固了边防。林则徐以罪臣之分行忠臣之事。是什么让他忍受了身体与心灵的折磨,一次次为国建功而不上褒奖名单?是那颗拳拳爱国之心,他爱国爱民,心系天下苍生,以天下为己任。

难道这些不值得我们敬佩吗?想想现实生活中那些凭合法职位,贪赃营私的官员,无论大奸巨贪都被钉在耻辱柱上,而林则徐与八月为民兴四利,一片江山尽姓韩的韩愈,之所以被历史记住,是因为他们都有一颗爱国之心。一个人是微不足道的,但当他与百姓利益与社会进步连在一起时,就会被社会所承认,被人们托举出来。

梁衡散文集读后感合集


读后感大全精选栏目推选:“梁衡散文集读后感”。

学习过写作文的学生时期是美好的,写作文可以提高我们自己的语文素养。通常好的作文是需要多花心思去写的,你是不是正在为写作文感到迷惑?我们的栏目小编特意搜集并整理了梁衡散文集读后感,我们后续还将不断提供这方面的内容。

梁衡散文集读后感 篇1

记得在高中的时候,语文老师就曾推荐梁衡先生的《把栏杆拍遍》,她曾经说梁先生的散文集一定要看一下,一定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感受。但由于当时没有太多的时间,到了大学的时候才有了空余的时间来看一下,看过之后有了很多的感想。

梁先生说过看一篇文章,应该注意里面的知识和思想内容以及审美,我们看一本书,虽然不是上政治课,但其中的思想也将会影响我们的一生,会构成我们认识社会、人生的参照系。

从中我感觉当我们看一本书时,要学会审视其中的内涵,不要一味的接受,要学会批判的接受,要去其糟粕,学其精华,这样才算真正的读一本书。这些使我认识到了读书的真正的意图和方法。原来我读书就只是看一下,不会走太多的内心,只是名符其实的读一下,亦或是感慨一时,不会太深入内心。虽然和梁先生讲的有点出入,但也相当于没读。但这不禁使我想到现在的好多读者,他们读了一本书,情绪太过于投入其中,使得他们感觉自己就是其中的主角,从而被其中的情感或人生观所惑,对整个现实的世界都有了错误的认知,从而酿成了许多悲剧。这就正如梁先生所说的不要一味的接受作者的观点或建造的文学世界,要学会批判的接受,学会审视。这样才能真正的从书中汲取到营养,不算白读一本书,不正确的阅读只会适得其反。

梁先生在《晋祠》中写的古晋名胜晋祠,在文中他说晋祠的山美、树美、人美,使我对现今的另一非常热门的现象旅游有了新的一些看法。现在的人们很喜欢旅游,一到假期或者空闲的时候就会去旅游。但现在的旅游我感觉更是一种形式,太多的人就只是到了名胜古迹去照个像留个影记个念,也有太多的人到了景区就一定要到最有名的地方去留影或去参观一下,不管有多累。曾经读过一篇文章作者说旅游最重要的是寻找美,享受大自然的美,放松心情,让灵魂得以升华,而不是只是一个任务,让旅游失去了其最根本的意义。

对此我深感认同。如今太多的已经不懂得发现美,只是麻木的去景点照相,留念,仿佛就是完成了一件任务似的。现在的人们太浮躁,不会真正的静下心来去真正的感受我们的生活,更别谈去发现美,人们只会麻木的照相取景,不会真正放松心情,感受自然,升华灵魂。正如梁先生在晋祠的感受:春来黄花满山,径幽而香远;入秋草木郁郁,天高而水清,无论何时抬级登山都清悦神爽。梁先生真正的在景区中看到了大自然的美,既放松了心情,又升华了灵魂,是真正的旅游者,大自然的欣赏者,是我们都应该做到的。

最后,梁先生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人人皆可为国王》。一开始其便写了国王的权高位重,一国之财任其所用,一国之民任其役使。所以很自然就成了人人的目标。

但接着梁先生就说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有的时候长短并不是绝对的,王亦有局限。王也有其所不能得到的。当然也不是人人都想成为王,有的人只喜欢游山玩水,放浪形骸,寄情于山水,不被权势而折腰。但其实如今的社会是多元的,国王也是多元的,每个人在其行业中在其领域内都可成为王。接着告诫我们只要努力,人人皆可称王。正如北宋的刘永,虽被仁宗贬谪,但其在他的领域词域中成为了他的王。所以我们不要自暴自弃,埋怨社会的不公平,只要我们肯努力,就会成为自己的王,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谁也不用自卑,更无须骄傲,努力便可成为自己心中的王。

这就是我读梁先生的散文的感想,相信之后我会真正的学会读书,学会发现美,学会努力,不怨天尤人,我相信我的人生将会更加美好。

梁衡散文集读后感 篇2

秋白不朽,不朽在何处?我翻遍他很薄却又很厚的36页人生,想找到答案,却又很茫然。

他是一个艺术家吗?不错,他是一个才子,诗书、刻印、翻译,样样精通,也曾影响了一代文学人。但在文学史上,只看到梁实秋在悠闲,鲁迅在疾呼,徐志摩在康桥,找不到瞿秋白的一席之地。这也难怪,他短暂的一生根本不容他匀一点时间给美文或治学。

他是一个政治家吗?不错,他曾是党的最高领导人。批判陈独秀,主持八七会议,决定武装斗争,受命于白色恐怖之中。但很快又被自己人打倒,永不重用。

那么至少他是一个烈士了?是的,在狱中从容斗敌,高唱《国际歌》英勇就义,泣天地动鬼神。但偏偏又有一些《多余的话》:不,我是一个多重色彩的人。

他什么都是又什么都不是,他是中国典型的知识分子,有着一副多么秀气但又有几分苍白的面容,有着文弱书生的古典美和迂腐之气,有着几千年沉淀积累的知识分子的爱国和责任。却偏偏没有学会聪明、世故,见风使舵或者一些政治家的圆滑、权术。为了国家危难,他不惜以珠玉之身扑火,毫不可惜,不像梁实秋、陈望道之流懂得避让,修成金身;又因为知识分子本身的缺陷,不懂政治权谋,被拥上浪尖却又被抛下政治的深谷;又因为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和迂腐作怪,他甚至连一个完整意义上的烈士都算不上。

我突然有些明白了,秋白不朽,在于他是一个中国知识分子而不朽,像朱自清、文天祥那样。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哺育了他的才俊,也造定了他多难坎坷的生命。他一生都在苦觅,却一事无成,没有傍到一个好的渡口。觅渡,觅渡,渡何处其实是他不屈,却又略带伤感、迷惘一生的写照。他一生都在找这个问题的答案,却一直没有找到。只是凭着一腔热血与信念,奋斗,碰壁直至死亡。

梁衡青山不老读后感作文500字


导语:《青山不老》中的老人有着对生命抉择的热情追求和执着坚定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与敬佩。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作者梁衡《青山不老》的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青山不老读后感【1】

《青山不老》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一位瘦小的教养创造的奇迹,主要写了四个部分,一,老人以前身边恶劣的环境;二,老人居住的地方。老人居住在一个小院里,一排三间房,但只有他一个人居住;三,老人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奇迹。他用了十五年的时间,创造了一片绿洲;四,和老人一起看树,老人种了许多树,有柳树,杨树等,都长得非常壮实。 读了这篇文章,我觉得这位老人真的很了不起 ,他年龄那么大,手脚也不灵活,但是,他坚持着,努力着,把一座几乎是一毛不拨的小村庄,在那里创造了一片绿洲,他们所在的村庄,环境那么恶劣,但他只用了十五年的时间,就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还用种村的收入给所有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这是我们都做不到的,一个奇迹,竟然是一个骨瘦如柴,弱不经风的老人,他靠的是自己永远不变的信念,他是那么伟大,那么坚定,那么有恒心,我相信,这位老人一定能创造更大的奇迹!

青山不老读后感【2】

学了这一单元,我印象最深的课文是《青山不老》这篇课文。

这篇课文主要讲一位老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奇迹,他在西伯利亚那个狂风肆虐、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在我初读课文后,我的心情就是吃惊、敬佩。天哪!十五年,这是多么伟大的工程啊!城里的家庭条件比较好,女儿接他去享福,可他不去,却非要留在这人贫瘠、艰苦的地方绿化环境保护家园, 直到自己爬不起来。

老人,你真是我学习的榜样,舍已为人,坚持不懈,你真让我从心底感到佩服。如果换做是我,我肯定不会这么有耐心,我肯定会半途而废,坚持不了多长时间。

老人,我敬佩你,尊重你,你这种爱护环境,保护家园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青山不老读后感【3】

读了《青山不老》我为文中的老人而感动。

《青山不老》写了:老人为青山付出了许多年青春,把青山变成了美丽的绿洲。

是呀,老人为了实现人生价值,义无仅顾的投身到植树造林的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地区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而且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他是这么艰辛的工作。但是,人们随着破坏森林,滥砍滥伐,使可再生的森林资源越来越少,长此以往,必将给人类带来一系列的生态灾难。在生活中,不爱惜自然资源,不懂得保护环境的现象难道还少吗?是呀,课文中的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用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造福人类的精神,老农的精神不老,难道青山还会老吗?

梁衡《把栏杆拍遍》读书心得_读书笔记1000字


五一假期,有幸读了梁衡先生的散文《把栏杆拍遍》。想来,读梁衡先生的文章不算早,先生以一年一篇的虔诚写作,给散文创作带来别样的文本,也为很多朋友带来了堪为范本的工巧散文。《把栏杆拍遍》使我沉醉,不能释手,通过此文我才真正了解辛弃疾充满豪情与苍凉的一生。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

虽很早就知道辛弃疾,但对他的认识仅止于一位著名的词人,一位壮志未酬的爱国将领,内心却不曾为他激荡过。而先生的文章,不仅让我重新阅读了辛弃疾的词,重新感受了一次辛弃疾,从而真正认识了悲壮得让人荡气回肠,执着得让人心痛不已的辛弃疾。在先生的笔下,他,真真切切得站在了我面前,一位沙场英雄,有着封狼居胥的壮志,有为君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热血,然则现实却将这一切敲碎。爱国将军辛弃疾南归之后,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只剩下羊毫软笔,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他只能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

感慨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他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他用尽一生都在等待一个能重新征战沙场,报效国家的机会。可谁又能懂他这个游子,实际上有着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本想以身许国,泪洒大漠,如今却空有一身力、一腔志而无处使。唯有登上危楼,痛拍栏杆。江水悠悠,似词人长叹,掩埋在历史的长河中

从词中跨越历史去体会当年稼轩的心境,这是我所不曾体验过的。毕竟,历史早已蒙上了太多的色彩和渲染,而梁衡先生用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理解为我打开一扇窗,让我看到了一个积300年北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的,在文人中具有唯一性、历史上具有独特地位把栏杆拍遍的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辛弃疾。

掩卷沉思,再三咀嚼。如不是有渊博的学识,深邃博大的思想,梁衡先生怎能从中发出如此多的感悟?《把栏杆拍遍》一文中富有哲理的句子如同一泓清泉沁人心扉,笔下所绘的稼轩一颦一笑若隐若现。于是,在梁衡先生字里行间所注入的无限深情中,真切感受到先生对词人的同情和惋惜。我想如果稼轩在世,也会有当年白乐天那种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感慨。当然,更有知音为何在千年之后出生的余恨。而我在阅读此文时,时而为其绝妙的一笔而赞叹,时而在平淡中品味生活的哲理,真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梁衡《把栏杆拍遍》读书心得_读书笔记900字


文章的第一段是全文的总起,它告诉读者,全文要探索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以及这个过程是如何决定了他的词、他本人在文学史上的惟一性和独特地位的。作者首先就把辛弃疾放在中国历史的大背景下,抓住他的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的特点,突出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唯一性和独特性。

文章的主体部分是将对辛弃疾的人生遭际的介绍与对他的诗词创作的评价交错起来来写的。

作者在介绍辛弃疾的人生遭际时主要围绕他的以下几个经历:

一是他的行伍经历。这一段介绍充满了神奇色彩,他单人独马追杀偷印之贼,他跃马横刀突入敌营生擒叛将,活脱脱一个血气方刚,骁勇善战的武夫。中国历史上的大文豪有谁有这样的能耐?

二是他的为官经历。作者用数据作了这样的介绍:他作为南宋臣民共生活了45年,倒有近20年的时间被闲置一旁,而在断断续续被使用的20多年间又有37次频繁调动。作者客观地分析了辛弃疾南归后不为朝廷喜欢的种种原因:

其一,他太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了,于是朝廷怕他,烦他,忌用他;

其二,他工作特别认真,简直是个工作狂,于是招来许多诽谤,甚至说他独裁,犯上,皇上也就对他时用时弃;

其三,他爱提意见,45年间,他都不停地上书,不停地唠叨,不停地要求痛杀贼寇,收复失地,这怎能不让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烦?辛弃疾的这些特点在今天看来都是优点,是大大的优点,但在当时的朝廷看来却都成了令他们心烦的缺点,是不能容忍的缺点。于是他就只能痛拍栏杆,吟诗寄恨了。

三是他的心路历程。从一个沙场英雄对军营的渴望,到一个忧国游子对苍天的发问,从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的心病,到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酸辛苦的内痛,这里有悲壮的呼喊,有遗憾的叹息,也有无奈的自嘲。

作者在介绍辛弃疾的人生遭际时穿插引用了他的八首词,这些词几乎都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作者在引用这些词作时既没有一引了之,也没有详加赏析,而是结合人物的命运作了精当的点评。作者首先总评辛弃疾的由行伍经历到弃戎从笔的无奈: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枝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纸笺,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

读完文章,可以感受到文章中充满阳刚之气。

梁衡《把栏杆拍遍》读书心得_读书笔记2000字


这是一篇写得很美的散文,有以下特点:

一、联想丰富

本文揭示的是古代文学大家的心路历程,仅靠占有史料和作家本人的作品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大胆的联想和想象。本文作者就是这样。或由辛弃疾的事迹,联想到他的词作;或由他的词作,联想到他所处的的时代、他的事迹和内心世界等等。

例如,在第三段简要述说了辛弃疾南归的遭遇后,就联想到他的《破阵子》《水龙吟》两首词,引述下来并加以评说,把一个热切盼望重返沙场痛杀贼寇,而又壮志难酬的爱国将军的悲愤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接着,又自然联想到一个问题:辛弃疾南归后为什么不为朝廷喜欢?作者引用了辛弃疾本人的话,并且概述了有关辛弃疾的事迹以及朝廷的心态,揭开了其中的谜底,这就是他太爱国、百姓、朝廷了,只要一有机会就真抓实干,时刻准备冲上前线去,这就让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烦,惹来诽谤,皇帝对他也就时用时弃。再如,由弃疾这个名,联想到他忧国的心病,联想到他表达这种忧思的词作。

总之,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把辛弃疾由爱国志士到爱国词人的心路历程展现了出来。

二、以评带传

梁衡的人物散文,写的大多是人杰鬼雄,其中大多是名垂宇宙,家喻户晓的伟人,还有文惊当世,传之百代的文人。而这些跨越千年、百年的人物却从作者的笔端一一鲜活起来。

梁衡的散文情理并重,以评带传,他写的人物在千年百年中已有定论上又重新给出评价,而这种评价又是不落窠臼的。人们都承认辛弃疾是个大词人,但能从他的出身到成业的发展史上判定辛弃疾的词及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的,梁衡是第一人。作者还在文中借郭沫若评说陈毅的将军本色是诗人来评说辛弃疾这个人,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说辛弃疾是词人是武人是一般人的判断,而说辛弃疾是政人恐怕就是梁衡的独见了。

梁衡说他的词是在政治的大磨盘间磨出来的豆浆汁液。他由武而文,又由文而政,始终在出世与入世间矛盾,在被用或被弃中受煎熬。作者还将辛弃疾的为政与陶渊明、白居易的为政作了比较,表明了辛弃疾为政的投入与积极。

他能从人性的深层重新来诠释一位人物,在文章最后一段,作者在分析辛弃疾走上诗词创作道路的必然性时就作了这样生动的评说:他被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

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浇铸,艺术的升华,文字的捶打,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脑海翻腾、激荡,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胀,冲击积聚。既然这股能量一不能化作刀枪之力,二不能化作施政之策,便只有一股脑地注入诗词,化作诗词。他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路不通,历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

终于他被修炼得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了。著名作家梁晓声在谈梁衡的一本散文集时说:我确信,作为一个勤于思想的人,梁衡对历史的反思,肯定比他写出来的以上篇章要更深邃更全面些。而他后来发表的《最后一位带罪的功臣》、《觅渡,觅渡,渡何处》、《把栏杆拍遍》,证明了这一点。他的思想一游到更远的历史中去,一与那些历史时期中的人物敞开心扉地对话,则就变得火花四溅了。

文字也时而激昂;时而惋叹;时而叩问;时而调侃,姿肆张扬起来了

一般来说,与政治密切相关的事件、人物,写其思想容易,写出美感来难。常见的通病是严肃有余、活泼不足。梁衡在这方面有很大的突破,使思想和美感达到了和谐统一。他像一位烹饪大师,非弄出个色、香、味、形俱佳才心满意足。他的那些评说文字完全不是抽象的概括和干瘪的教条,而是形象生动又充满美感的。像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枝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纸笺;像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永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还有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这些文字多美呀,读起来令人回肠荡气。

三、善用对比

对比手法是作家们常用艺术手法之一,梁衡也不例外。

他在本文中就多处运用了对比,使人物形象更为鲜明突出。

第一处运用对比是在引用了《破阵子》之后,作者先将它与岳飞的《满江红》比较,认为只有《满江红》可以与之媲美,然后又用杜甫的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卢纶的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与之对比,认为这些都是旁观式的想像、抒发和描述,从而突出了辛词的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

第二处对比是将他与陶渊明、白居易的从政经历对比,他认为辛弃疾对待政治,不像陶渊明那样浅尝辄止,便再不染政;也不像白居易那样长期在任,亦政亦文。因为对国家民族他有一颗放不下、关不住、比天大、比火热的心;他有一身早练就、憋不住、使不完的劲。他不计较五斗米折腰,也不怕谗言倾盆。所以随时局起伏,他就大忙大闲,大起大落,大进大退。

第三处对比是将辛弃疾的豪放与苏东坡的豪放作比较。苏辛都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因此文学史上是将苏辛连称的,但梁衡却在同中见出异来,他认为:苏的豪放仅止于大江东去,山水之阔。因为苏正当北宋太平盛世,还没有民族仇、复国志来炼其词魂,也没有胡尘飞、金戈鸣来壮其词威。而真正的诗人只有被政治大事(包括社会、民族、军事等矛盾)所挤压、扭曲、拧绞、烧炼、捶打时才可能得到合乎历史潮流的感悟,才可能成为正义的化身。

诗歌,也只有在政治之风的鼓荡下,才可能飞翔,才能燃烧,才能炸响,才能振聋发聩,而辛弃疾的诗正是这样的诗。第四处对比是将辛弃疾的婉约词与柳永、李清照的婉约词作比较,他认为柳、李的多情多愁仅止于执手相看泪眼、梧桐更兼细雨,而辛词中的婉约言愁之笔,于淡淡的艺术美感中,却含有深沉的政治与生活哲理。这些都是很有见地的精辟之语。

读韩愈读后感


篇一:读韩愈作品有感

读韩愈作品有感

“一个人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当他与百姓利益,与社会进步连在一起时就价值无穷,就被社会所承认。”这是作家梁衡对韩愈的评价,是韩愈为官的写照。他的为官之道从侧面可反映出韩愈本人有极高的素养,这与他在文学上的造诣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韩愈作品良多,《进学解》和《师说》带给我的影响尤为深刻。

《进学解》一开始,就以精炼明快的语句,说出“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业的精进在于勤劳,荒疏在于嬉戏,德行的成就在于深思,毁坏在于因循苟且。这句千古名言道出了学习成败的规律,成为大家熟悉的格言,那个“勤”字和“思”字,也曾激励过多少读书人,下过多少功夫而最终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 纵观古今有学问有成就人的作为,向我们昭示了这样一条规律,就是天道酬勤。是的,求知识,做学问,来不得半点轻佻,半点浮躁,半点投机。而必须是忍得寂寞,甘坐冷板凳,一本书一本书地读,一张卡片一张卡片地写,一个格子一个格子地爬,才幸许有所收获。

韩愈在《进学解》中还列举了不同木材有不同的用途,有良匠可以各尽其材。不同的药材能治不同的疾病,良医可以用其特性治病,可以药尽其用。接着列举了古代圣贤虽各有所长,但均未能见用。说明不论什么样的人都有特长,但材有高低,术有短长,只要有识才之人,就可以用其所长,发挥作用,否则未能见用,不是人才不好,而

是不遇明世。这不仅教会我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把自己的闪光之处勇敢地呈现在大众的视野里,还有些倡导国家知人善任,善于发现培养人才的意味。

通篇文章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习了作者对于逆境而表现出的一种平和心态,这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心态决定一切,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所说:历史终将证明,我们这一代最伟大的发现是,人类可以经由改变态度而改变自己的命运。

拜读完大家韩愈的《师说》,心中感触颇深。的确,尊师重教是学问探讨上一个恒久的主题,不管是古人还是今人。做学问之人必须谨记切不可闭门造车,固步自封,而应该虚心向他人学习。文章的一、三两段中韩愈谈到了古人的从师之道,可以总结它的核心为“古之学者必有师”“圣人无常师”,古代的知识渊博之人必定有自己的老师,正如韩愈所说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同时古代的圣人不仅向老师学习,还“无常师”,向各种人甚至一些远不如他的人请教和学习 ,自然让我们想到了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且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韩愈阐述古人从师之道,其真正的意图是引出对择师原则和标准的阐述,作者认为择师的原则是不分高低贵贱,年长年幼,道存在的地方就存在老师,同时,作者打破传统观念,认为老师不一定要比学生强,学生也不一定比老师差,只要他有我比不上的地方,他就可以做我的老师,详细地展现了择师的原则。这对我们的学习极有启发意义,要善于从不同渠道不同的人身上获得知识,实现信息集中化,从

而保证知识储备的最大化。

1200多年过去了,今天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人在重复着唐人同样的错误,社会上不尊重教师的现象比比皆是:家长袒护孩子,辱骂老师;学生课堂和老师顶嘴甚至围攻老师;学生在路上碰见老师却形同陌路??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篇文章何尝不是写给今天的我们的呢?正是这种穿越时空的恒久价值,使这篇文章历久弥新,成为经典。

韩愈文章独有的韩式特色让人在阅读中不断获得新的启发与思考,满篇皆是适用于当今社会的生存之道,值得人反复推敲,细细品读。

冶金1207班兰凡 120840708

篇二:《读韩愈作品有感》

读韩愈作品有感

“一个人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当他与百姓利益,与社会进步连在一起时就价值无穷,就被社会所承认。”这是作家梁衡对韩愈的评价,是韩愈为官的写照。他的为官之道从侧面可反映出韩愈本人有极高的素养,这与他在文学上的造诣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韩愈作品良多,《进学解》和《师说》带给我的影响尤为深刻。

《进学解》一开始,就以精炼明快的语句,说出“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业的精进在于勤劳,荒疏在于嬉戏,德行的成就在于深思,毁坏在于因循苟且。

这句千古名言道出了学习成败的规律,成为大家熟悉的格言,那个“勤”字和“思”字,也曾激励过多少读书人,最终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 纵观古今有学问有成就人的作为,无不在向我们昭示这样一条规律——天道酬勤。

是的,求知识,做学问,从来都容不得半点轻佻,半点浮躁,半点投机。求学问,必得忍得住寂寞,受得了冷落,一本书一本书地读,一张纸一张纸地写,才能有所收获。

韩愈在《进学解》中还列举了不同木材不同的用途,惟有良匠才可各尽其材。不同的药材能治不同的疾病,良医可以用其特性治病,可以药尽其用。接着列举了古代圣贤虽各有所长,但均未能见用。说明不论什么样的人都有特长,但材有高低,术有短长,只要有识才之人,就可以用其所长,发挥作用,否则未能见用,不是人才不好,而是不遇明世。这不仅教会我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把自己的闪光之处勇敢地呈现在大众的视野里,还有些倡导国家知人善任,善于发现培养人才的意味。

通篇文章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习了作者对于逆境而表现出的一种平和心态,这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心态决定一切。

拜读完大家韩愈的《师说》,心中感触颇深。的确,尊师重教是学术探讨上一个恒久的主题,不管是古人还是今人,做学问之人必须谨记切不可闭门造车,固步自封,而应该虚心向他人学习。文章的一、三两段中韩愈谈到了古人的从师之道,可以总结它的核心为“古之学者必有师”“圣人无常师”,古代的知识渊博之人必定有自己的老师,正如韩愈所说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

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同时古代的圣人不仅向老师学习,还“无常师”,向各种人甚至一些远不如他的人请教和学习 ,自然让我们想到了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且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韩愈阐述古人从师之道,其真正的意图是引出对择师原则和标准的阐述,作者认为择师的原则是不分高低贵贱,年长年幼,道存在的地方就存在老师,同时,作者打破传统观念,认为老师不一定要比学生强,学生也不一定比老师差,只要他有我比不上的地方,他就可以做我的老师,详细地展现了择师的原则。这对我们的学习极有启发意义,要善于从不同渠道不同的人身上获得知识,实现信息集中化,从而保证知识储备的最大化。

一千多年过去了,今天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人在重复着唐人同样的错误,社会上不尊重教师的现象比比皆是:家长袒护孩子,辱骂老师;学生课堂和老师顶嘴甚至围攻老师;学生在路上碰见老师却形同陌路??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篇文章何尝不是写给今天的我们的呢?正是这种穿越时空的恒久价值,使这篇文章历久弥新,成为经典。

韩愈文章独有的韩式特色让人在阅读中不断获得新的启发与思考,满篇皆是适用于当今社会的生存之道,值得人反复推敲,细细品读。

张晓云

2016年3月

篇三:读韩愈 梁衡

读韩愈 梁衡

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章写得好是真的。所以,我读韩愈其人是从读韩愈其文开始的,因为中学课本上就有他的《师说》、《进学解》。课外阅读,各种选本上韩文也随处可见。他的许多警句,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跨越了一千多年,仍在指导我们的行为。

但由文而读其人却是因一件事引起的。去年,到潮州出差,潮州有韩公祠,祠依山临水而建,气势雄伟。祠后有山曰韩山,祠前有水名韩江。当地人说此皆因韩愈而名。我大惑不解,韩愈一介书生,怎么会在这天涯海角霸得一块山水,享千秋之祀呢? 原来有这样一段故事。唐代有个宪宗皇帝十分迷信佛教,在他的倡导下国内佛事大盛,公元八一九年,又搞了一次大规模的迎佛骨活动,就是将据称是佛祖的一块朽骨迎到长安,修路盖庙,人山人海,官商民等舍物捐款,劳民伤财,一场闹剧。韩愈对这件事有看法,他当过监察御史,有随时向上面提出诚实意见的习惯。这种官职的第一素质就是不怕得罪人,因提意见获死罪都在所不辞。所谓“文死谏,武死战”。韩愈在上书前思想好一番斗争,最后还是大义战胜了私心,终于实现了勇敢的“一递”,谁知奏折一递,就惹来了大祸;而大祸又引来了一连串的的故事,成就了他的身后名。 韩愈是个文章家,写奏折自然比一般为官者也要讲究些。于理、于情都特别动人,文字铿锵有力。他说那所谓佛骨不过是一块脏兮兮的枯骨,皇帝您“今无故取朽秽之物,亲临观之”,“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举其失,臣实耻之。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岂不盛哉,岂不快哉!”这佛如果真的有灵,有什么祸殃,就让他来找我吧。(“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这真有一股不怕鬼,不信邪的凛然大气和献身精神。但是,这正应了我们现时说的,立场不同,感情不同这句话。韩愈越是肝脑涂地陈利害表忠心,宪宗越觉得他是在抗龙颜,揭龙鳞,大逆不道。于是,大喝一声把他赶出京城,贬到八千里外的海边潮州去当地方小官。 韩愈这一贬,是他人生的一大挫折。因为这不同于一般的逆境,一般的不顺,比之李白的怀才不遇,柳永的屡试不第要严重得多,他们不过是登山无路,韩愈是已登山顶,又一下子被推到无底深渊。其心情之坏可想而知。他被押送出京不久,家眷也被赶出长安,年仅十二岁的小女儿也惨死在驿道旁。韩愈自己觉得实在活得没有什么意思了。他在过蓝关时写了那首著名的诗。我向来觉得韩愈文好,诗却一般,只有这首,胸中块垒,笔底波涛,确是不一样: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瘅江边。dàn

这是给前来看他的侄儿写的,其心境之冷可见一斑。但是,当他到了潮州后,发现当地的情况比他的心境还要坏。就气候水土而言这里条件不坏,但由于地处偏僻,文化落后,弊政陋习极多极重。农耕方式原始,乡村学校不兴。当时在北方早已告别了奴隶制,唐律明确规定了不准没良为奴,这里却还在买卖人口,有钱人养奴成风。“岭南以口为货,其荒阻处,父子相缚为奴。”其习俗又多崇鬼神,有病不求药,杀鸡杀狗,求神显灵。人们长年在浑浑噩噩中生活。见此情景韩愈大吃一惊,比之于北方的先进文明,这里简直就是茹毛饮血,同为大唐圣土,同为大唐子民,何忍遗此一隅,视而不救呢?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同在一片蓝天下,人人都该享有爱。按照

当时的规矩,贬臣如罪人服刑,老老实实磨时间,等机会便是,决不会主动参政。但韩愈还是忍不住,他觉得自己的知识、能力还能为地方百姓做点事,觉得比之百姓之苦,自己的这点冤、这点苦反倒算不了什么。于是他到任之后,就如新官上任一般,连续干了四件事。一是驱除鳄鱼。当时鳄鱼为害甚烈,当地人又迷信,只知投牲畜以祭,韩愈“选材技吏民,操强弓毒矢”,大除其害。二是兴修水利,推广北方先进耕作技术。三是赎放奴婢。他下令奴婢可以工钱抵债,钱债相抵就给人自由,不抵者可用钱赎,以后不得蓄奴。四是兴办教育,请先生,建学校,甚至还“以正音为潮人语”,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推广普通话。不可想象,从他贬潮州到再离潮而贬袁州,八个月就干了这四件事。我们且不说这事的大小,只说他那片诚心。我在祠内仔细看着题刻碑文和有关资料。韩愈的确是个文人,干什么都要用文章来表现,也正是这一点为我们留下了如日记一样珍贵的史料。比如,除鳄之前,他先写了一篇《祭鳄鱼文》,这简直就是一篇讨鳄檄文。他说我受天子之命来守此土,而鳄鱼悍然在这里争食民畜,“与刺史亢拒,争为长雄。刺史虽驽弱,亦安肯为鳄鱼低首下心。”他限鳄鱼三日内远徙于海,三日不行五日,五日不行七日,再不行就是傲天子之命吏,“必尽杀乃止”!阴雨连绵不断,他连写祭文,祭于湖,祭于城隍,祭于石,请求天晴。他说天啊,老这么下雨,稻不得熟,蚕不得成,百姓吃什么,穿什么呢?要是我为官的不好,就降我以罪吧,百姓是无辜的,请降福给他们。(“刺史不仁,可以坐罪;惟彼无辜,惠以福也。”)一片拳拳之心。韩愈在潮州任上共有十三篇文章,除三篇短信,两篇上表外,余皆是驱鳄祭天,请设乡校,为民请命祈福之作。文如其人,文如其心。当其获罪海隅,家破人亡之时,尚能心系百姓,真是难能可贵了。

一个人为文不说空话,为官不说假话,为政务求实绩,这在封建时代难能可贵。应该说韩愈是言行一致的。他在政治上高举儒家旗帜,是个封建传统思想道德的维护者。传统这个东西有两面性,当它面对革命新潮时,表现出一副可憎的顽固面孔。而当它面对逆流邪说时,又表现出撼山易撼传统难的威严。韩愈也是这样,他一方面反对宰相王叔文的改革,一方面又对当时最尖锐的两个社会问题,即藩镇割据和佛道泛滥,深恶痛绝,坚决抨击。他亲自参加平定叛乱。到晚年时还以衰朽之身一人一马到叛军营中去劝敌投诚,其英雄气概不亚于关云长单刀赴会。他出身小户,考进士三次落第,第四次才中进士,在考官时又三次碰壁,乌纱帽得来不易,按说他该惜官如命,但是他两次犯上直言,被贬后又继续尽其所能为民办事。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以国为任,以民为本,不违心,不费时,不浪费生命。他又倡导古文运动,领导了一场文章革命,他要求“文以载道”、“陈言务去”,开一代文章先河,砍掉了骈文这个重形式求华丽的节外之枝,而直承秦汉。所以苏东坡说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他既立业又立言,全面实践了儒家道德。

当我手倚韩祠石栏,远眺滚滚韩江时,我就想,宪宗佞佛,满朝文武,就是韩愈敢出来说话,如果有人在韩愈之前上书直谏呢?如果在韩愈被贬时又有人出来为之抗争呢?历史会怎样改写?还有在韩愈到来之前潮州买卖人口、教育荒废等四个问题早已存在,地方官吏走马灯似的换了一任又一任,其任职超过八个月的也大有人在,为什么没有谁去解决呢?如果有人在韩愈之前解决了这些问题,历史又将怎样写?但是没有,什么都没有。长安大殿上的雕梁玉砌在如钩晓月下静静地等待,秦岭驿道上的风雪,南海丛林中的雾瘅在悄悄地徘徊。历史终于等来了一个衰朽的书生,他长须弓背双手托着一封奏折,一步一颤地走上大殿,然后又单人瘦马,形影相吊地走向海角

天涯。

人生的逆境大约可分四种。一曰生活之苦,饥寒交迫;二曰心境之苦,怀才不遇;三曰事业受阻,功败垂成;四曰存亡之危,身处绝境。处逆境之心也分四种。一是心灰意冷,逆来顺受;二是怨天尤人,牢骚满腹;三是见心明志,直言疾呼;四是泰然处之,尽力有为。韩愈是处在第二、第三种逆境,而选择了后两种心态,既见心明志,著文倡道,又脚踏实地,尽力去为。只这一点他比屈原、李白就要多一层高明,没有只停留在蜀道叹难,江畔沉吟上。他不辞海隅之小,不求其功之显,只是奉献于民,求成于心。有人研究,韩愈之前,潮州只有进士三名,韩愈之后,到南宋时,登第进士就达一百七十二名。是他大开教育之功。所以韩祠中有诗曰:“文章随代起,烟瘅几时开。不有韩夫子,人心尚草莱!”这倒使我想到现代的一件实事。一九五七年反右扩大化中,京城不少知识分子被错划为右派,并发配到基层。当时王震同志主持新疆开发,就主动收容了一批。想不到这倒促成了春风渡玉门,戈壁绽绿荫。那年我在石河子采访,亲身感受到充边文人的功劳。一个人不管你有多大的委屈,历史绝不会陪你哭泣,而它只认你的贡献。悲壮二字,无壮便无以言悲。这宏伟的韩公祠,还有这韩山韩水,不是纪念韩愈的冤屈,而是纪念他的功绩。

李渊父子虽然得了天下,大唐河山也没有听说哪山哪河易姓为李,倒是韩愈一个罪臣,在海边一块蛮夷之地施政八月,这里就忽然山河易姓了。历朝历代有多少人希望不朽,或刻碑勒石,或建庙建祠,但哪一块碑哪一座庙能大过高山,永如江河呢?这是人民对办了好事的人永久的纪念。一个人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当他与百姓利益,与社会进步连在一起时就价值无穷,就被社会所承认。我遍读祠内凭吊之作,诗、词、文、联,上自唐宋下迄当今,刻于匾,勒于石,大约不下百十来件。一千三百多年了,各种人物在这里奖韩公不知读了多少遍。我心中也渐渐泛起这样的四句诗: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八月为民兴四利,一片江山尽姓韩。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读韩愈梁衡读后感”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梁衡读后感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