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开在哪儿都是玫瑰读后感 > 地图 > 开在哪儿都是玫瑰读后感

开在哪儿都是玫瑰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09-21 来源:互联网

开在沙漠中的玫瑰 (3000字)。

常言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人在阅读的过程中,知识与能力在同步增长。阅读作品后,我被作者描绘书写的情景吸引,印象深刻,为了充分回味作品这个作品,就可以好好写一篇读后感。我们如何去领会作品的内函呢?有请驻留片刻,小编为你推荐开在沙漠中的玫瑰 (3000字),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喜欢!

语言是我们的需求,聆听是我们的乐趣,光明是我们的追求可你曾知道,在19至20世纪有一个女子,她度过了87年无声、无息、无光的光阴,可以这样说,她的生命犹如在峭壁上的雪莲花,在沙漠中绽放的玫瑰,在风雪中的梅花。那她是谁呢?哦,她就是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在19个月大的时候,因为一场猩红热夺走了她理应享受的权利:语言、听力、视觉,变成了一个犹如出生的婴儿,愚昧无知。这对海伦凯勒,一个仅有1岁半的婴儿是多么的残忍。原以为她会放弃希望,自暴自弃,甚至怨恨他人,怨恨世界可事实说明我错了,海伦凯勒她用生命告诉我们,她没有放弃,也没有埋怨天命的不公,而是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地吸收文化知识,用坚强的毅力,热情学习一切她的付出没有白费,终于在1904年6月以优等成绩在美国着名大学哈佛大学以优秀的成绩毕业,让马克吐温称赞:19世纪出了两个了不起的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

读到这里,我不禁在座位上沉思,我是一个幸运儿,拥有海伦没有的东西,但我却没有好好的利用它们,更没有让它们得到尽情的发挥;我也没有像海伦那样百折不饶、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我也没有朝着梦想去奋斗的精神

与海伦比起来,我是多么的渺小;与海伦比起来,我的困难是多么的微不足道;我吃的苦没有海伦的多,也没有海伦的艰辛。在她的面前,我感到了自己的渺小,也为以前做的事,感到懊悔、惭愧。

同学们,好好地珍惜你们拥有的一切,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后悔,不要等到错过了才叹息,把每一天看成是人生的最后一天,让自己不要造成遗憾!

六年级:王艳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沙漠中的饭店读后感


沙漠中的饭店读后感(一)

在《沙漠中的饭店》中,三毛与荷西间的妙语让人忍俊不禁,尤其是荷西无意发现三毛藏的所谓的喉片-----猪肉干很好吃后,竟像小孩子一样偷了一大瓶送给他的同事,弄得那些口馋的同事一见三毛就不停的故意咳嗽,想再骗猪肉干吃,还包括回教徒在内!最后,当三毛用小黄瓜代替笋做的笋片炒冬菇令荷西的老板称赞时,我也跟着乐了起来。狡诈的三毛!!

《结婚记》显示了公证结婚的隆重与简洁,字2020里行间,流露出了新娘为只有一个骆驼头骨作结婚礼物和走路去结婚的幸福和自豪。骆驼头骨作结婚礼物,常人会觉得不这却恰恰显可思议,其实,示出了三毛独特的性格!独特的三毛!!

《悬壶济世》主要是说三毛做医生,给邻居看病的故事。一次又一次,三毛用她奇异独特的方法,或是用中国药书上的老法子,给当地人治好了玻甚至有一次,三毛改行做牙医,用指甲油来补人牙齿,而且确实补得那几个不肯去医院的病人牙齿都不痛了,足可以咬东西。这件事荷西知道后,吓得全部头发刷一下完全竖起来,像漫画里的人物一样,又足以体现出了三毛聪慧调皮的性格。调皮的三毛!!

《娃娃新娘》则是整本书中,给我震撼最强烈的一篇文章。它讲述了撒哈拉沙漠的一个风俗,就是新娘坐迎亲的车时要被车上的男人一直殴打到男人家,而且说:结婚不挣扎,事后要被人笑的。这样拼命打才是好女子。不仅如此,结婚初夜,竟然还公然用暴-力夺取一个十岁小女孩的贞操!真的是很令人气愤,真是不公平啊!凭什么男人就有权可以霸占女人,把她们作为自己的玩物?女人又凭什么要屈服于男人,失去自己的尊严?这一切听起来真是荒唐!撒哈拉人以胖为美也就算了,这只是观念上的不同,可是男尊女卑这难道也可以算作是单纯的观念的差别吗?时代是进步的,大概撒哈拉的简单生活并没有被影响到,可是终有一天,女人不会再受到压迫!从这篇文章可以看出三毛是非常痛恨这个风俗的,体现了三毛是一个个性非常独立的女性!独立的三毛!!

《荒山之夜》中,荷西差点死掉了。看这一个故事的时候,我真是感到身临其境,被当时的紧张、恐惧的气氛所打动,也感染了三毛当时的那种恐惧心理,与她同急、同忧、同喜呵呵,三毛的文字2020渲染力真是非凡啊!

《沙漠观浴记》三毛离奇的遭遇让我捧腹大笑;《芳邻》里那些邻居的行为让我又好气又好笑;《素人渔夫》中荷西和三毛用十二倍的价钱在吃自己卖出的鱼,而后卖鱼的收账单又被洗衣机泡烂,真如同看到他们又哭又笑;《死果》则介绍了十分厉害的灵异现象,这种符咒的现象,就是拿人本身健康上的缺点在做攻击,它可以将这些小毛病化成厉鬼来取你的性命看得有些恐怖;《天梯》又描述了三毛考驾驶执照的有趣经历一个个故事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其中也可以看出三毛对撒哈拉的热爱。

读完《撒哈拉的故事》之后,我看到了一个广阔美丽的撒哈拉沙漠,她用一篇篇耐人寻味的小则故事,深刻地描写沙漠中的人情风俗。在保守的观念下,当地的回教徒身受古老文化的局限,令人感到愚昧不堪,却又不禁令人怜惜他们的可悲。在遥远的撒哈拉沙漠中,就有着他们那一群人,与他们的故事。看到了一个快乐的三毛,看到了三毛的美:想象的美、有趣的美、真诚的美、灿烂的美、丰富的美、深情的美、忧伤的美、怀旧的美说不完也说不尽,我很奇怪那些再普通不过的字2020眼经三毛一组织竟会有如此的美。

三毛,一朵开放了的沙漠之花,没有任何一种花足以形容她的光彩。始终相信,三毛是最真、最纯粹的!是最自由、最美丽的!

三毛,感动人的三毛!!

三毛,这位走遍千山万水的女子,一生经历的是一条曲曲折折,充满神奇色彩的路。她的作品犹如一首无声的歌,在向人们缓缓倾诉她的快乐与忧伤,尽情所展示她那丰富而疲惫的心灵。

巴金曾说过,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无技巧。读三毛的〈沙漠中的饭店〉,就好似品赏一杯淡淡的清茶,谁不被老实憨厚、慷慨好义的荷西,泼辣顽皮、多愁善感的三毛所感动?谁会不对那活泼泼地富有浪漫情趣的神仙眷侣一般的生活心向往之?那娓娓动人的叙述,幽默风趣语言,给人一种悠悠万古的至情至意而丝毫没有雕琢的痕迹,或许这才是艺术的最高境界吧?

三毛前期的作品充满了忧郁而感伤的情调,生活的磨砺渐渐使她的风格呈现出健康,洒脱,豁达的特点。三毛曾说过:抗命不可能,顺命太轻闲,遵命得认真,惟有乐命,乐命最是自由自在。早在少年时代,聪慧敏感的早熟的三毛对生命的探索和确立生活的价值上就显得过分执着,平明探求却得不到答案,于是就哀伤,忧郁,迷茫。正是因为有过这一片颓废的生活,三毛最终发现,真正的快乐,不是狂喜,而应是细水常流。当她觅得自己的爱情归宿,就在沙漠里开始了平凡单纯而又幸福的家庭主妇生涯。

沙漠中琐屑甚至有些艰苦的婚姻生活,在三毛的笔下焕发着迷人的传奇色彩,跳动着生命的快乐音符。憨厚的荷西每每遭到了三毛的骗,误把粉丝认做雨,尼龙绳,鲨鱼翅,把猪肉干当作中药喉片,把紫菜当做复写纸、海苔,那黄瓜当作竹笋片。小夫妻俩的对话妙趣横生,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情趣,荷西的憨厚老实,三毛的狡猾幽默,都让人忍俊不禁,同时也深深体会到三毛爱情的幸福时光。

任性的三毛,敢以生命为赌注浪迹天涯,敢爱敢恨,敢做敢为。她特立独行的个性具有一种生命的自信,一种调节生活的能力。成熟后的三毛毫不含糊的说:我不求深刻,但求简单。这是三毛的心声,是她回望前半生的一种顿悟,也是她对红尘展转的一次认真总结。这是一种丰富、自然、和谐的成熟,是一种对生活的自信胸怀。她对生活的领悟是智慧的,这智慧外化为幽默的语言风格。她的朋友曾评价说:她的聪明活泼会透过语言散发出来,让人如浴春风,任何人如果跟三毛聊过五分钟,一定会念念不忘,她的讲话就像玫瑰吐露芬芳。如同文中一开头那段与吃饭毫不相干的闲笔:

我的先生很可惜是一个外国人。这样来称呼自己的先生不免有排外的味道,但是因为语言的风俗在各国之间确有大不相同之处,我们的婚姻生活也实在有许多无法共通的地方

看起来好似平白直话,但却形象生动,富有情趣,口语化的文字2020中洋溢着幽默的气息。在她的笔下,沙漠中的饭店也显得那样热热闹闹,绘声绘影,充满生趣。

三毛语言的幽默与她作品的其他艺术特点同样是一派自然本色,完全不去可以雕琢。她坚持着个人文字2020上的简单朴素。其实三毛的艺术选择恰好符合了她单纯明澈、坦率真挚且自由自在的个性,并最终创造出具有鲜明色彩的文体来。

第一次听到女作家三毛的名字2020时,大概是因为小时候看多了《三毛流浪记》的故事吧,觉得怪怪的,还努力地想象着她的样子。后来,又听到她最终以一条丝袜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时,更觉得她一定是一位不凡的女作家。

没有读过三毛太多的作品,只是一些散文和那本《撒哈拉的故事》。恰好一次语文课上,让我对她有了进一步了解与认识,内心中不禁叹服。

三毛的写作与人生密切相关,她的写作观更多地来自于她的人生观。三毛说:我是游戏人生。我的人生观是任何事情都是玩,不过要玩的高明。譬如说画画是一种,种菜是一种,种花是一种,做丈夫是一种,做妻子也是一种,做父母更是一种。人生就是一个游戏,但要把它当真的来玩,是很有趣的。而这种人生观乃至写作观的形成,都是基于三毛自己的生命体验。

曾经陷落在孤独的自闭年代,那份偏执 、 认真与敏感,使她苦苦挣扎于内心与外界的搏斗中,每每心灵受到受伤与幻想破灭,就想到死的解脱。年轻的时候不知道如何游戏人间 、 成就自我,生命对她来说是狭窄的暗角。后来经历了万水千山的流浪,目睹了色彩斑斑的人生世相,又身历了情感心路的悲欢离合,渐渐彻悟了一己悲观之外的大千世界,体味到了个人生命与时间的有限,懂得了珍惜生或与享受生命。从偏执人生到游戏人生,三毛以往的个性和人生有了一个大的反拨,她做了自己过去的叛徒。由此,万水千山中走出了一个旷达 、 洒脱的三毛。

她说:生命过程,无论是阳春白雪,青菜豆腐,我都尝尝是什么滋味,才不枉来走这么一趟啊!她开始有情有致地去爱人,有滋有味地享受生命,有真有实地游戏人生。她在认真入世,全力扮演各种人生角色的同时,学会了从最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好 、 有趣的事情。

三毛人生中一个重要的人物,便是她的丈夫荷西。而三毛的爱情是一个传奇,一个美丽的神话!但同时也是令人羡慕的。

在经历了一次感情挫伤后,三毛整理行囊再次来到西班牙,再次遇 见到了那个比他小六岁的荷西。三毛见他的第一面是在他上高三时,那时他说等他六年,而今三毛回到西班牙,恰好与他阔别六年,一切好像是被安排好的。 他用六年的时间等三毛,最后三毛被他的真诚的爱而打动,就有了这段跨越万里的爱情神话。

他们牵手在沙漠的艰难岁月里,相互支撑,彼此尊重,同舟共济,演绎着夫妻间真挚而可泣的爱情故事。知三毛者,荷西也。三毛崇尚精神生活,特别热爱大自然的天然杰作,荷西竟然煞费苦心地为她找来一副完整的骆驼骨架,并将作为新婚礼物。这样的举动让人惊诧,但也深深地打动着我们。结婚登记时,三毛一袭蓝裙,草帽上插着一把香菜,任由荷西牵着她的手,温情地行走在风中的沙漠里,充满着浪漫与甜美

贫瘠的沙漠,简单的家庭生活,在乐观的三毛笔下呈现生趣:窄小的加是他们沙漠中的饭店,荷西上班回家,三毛亲自下厨做菜,还将普通的菜肴冠以美名。在荒凉的沙漠里,三毛热情地帮助这里的每一个人。在那里所有人都视三毛为最亲爱的人,每当有什么事情他们都会去找她为他们解开结,在他们的心中三毛就像是他们的神一样伟大。

三毛就是这样以极大的勇气和灵明智慧行走在沙漠里,留下了一个个生动,离奇浪漫的故事,她犹如开在沙漠里的繁花,到处绽放美丽,将生命高高举在尘俗之上,那份浓浓的爱流淌在沙漠里

善良 、 豁达 、 悲天悯人的三毛,热烈 、 幸福无所顾忌的《撒哈拉的故事》,都好像一片小草花,逢雨绽放,叶瓣上还停留着初晴的水露。那是泪珠中体现出来的微笑,那是一道解不开的方程式,那也是三毛执着在一生中绽放的美丽光泽。细细品味,三毛是把自己活生生地融进作品中去,以纯然个人的感觉的表达方式,展现出自己身历的真实生活 、 眼中的文化景观与人生世相 、 自己的情感心路乃至个人隐藏。

现在,我似乎明白了,为什么她取名为三毛。这样一个简单的代号,代表的是普通的生命,在人生的旅途中,享受五彩缤纷的生命体验。三毛是热爱自由的, 毅然舍下这凡尘俗世的羁绊,向着心灵渴望的四方流浪,在流浪中她学会了坚强,领悟了生命的真谛。也 像《三毛流浪记》里的三毛,因为流浪,所以毫无牵挂,无拘无束,没有欲望,唯一的目标就是体验精彩人生。

这就是不凡的三毛沙漠中的奇葩。

沙漠中的绿洲读后感


沙漠中的绿洲读后感
今天,老师让我们读了《沙漠中的绿洲》这篇文章,我深受启发。
迪拜,原本是一大片沙漠,满地都是白花花的盐碱,是一块不毛之地。可勤劳的阿联酋人民不怕苦不怕累,在沙漠中建起一片片绿洲,让板结的泥土上长出花草树木。我多希望中国也能这样哇!特别是那句更不见有人攀树枝,摘鲜花,或是在草地上行走,回想一下现在,前几天我还看见学校的蔷薇惨遭厄运,还有那棵可怜的小树被扭得弯曲,包括那片灌木丛里被踩出来的小道等等。为什么大家要这样对他们呢?植物是人类的朋友呀。
上次我和妈妈去云南,发现那里有真正的原始大森林,野花遍地,绿树成荫。空气是纯净的,天空是深蓝的,湖水是清澈的,而人们的心情是愉悦的。我这才知道,中国已经消失了太多的绿洲了,就连那些所谓的人造森林里也被人开发成了公路,这将成为我们乃至下一代永远的痛。
当晚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楼房是绿藤编的,家具是树叶做的,书本都是花瓣制成的,小河里飘着玫瑰花瓣,和小花仙游戏中一模一样。但转眼间我眼前的景象全变了,树是黑的,枯萎的叶子掉落了一地;天空呈黑黄色,一大片乌云正慢慢涌过来;楼房大多被火烧焦我正思考是什么地方这么不堪入目时,忽然一个沉闷的声音响起:哼哼,这不是其他城市,而是你们中国,未来的中国我惊恐万分,正想逃跑,却被一阵黑烟给呛到,喘不过气来
我的梦想是让中国恢复绿色,要多种树,多培育花草。每家每户都在门前屋后种植植物,先让自己的小家变得勃勃生机,充满绿意。然后大家齐心协力一起改造我们的大环境;此外科学家们应通过研究发明一些替代能源,让汽车尾气的污染程度降为最低,我们人类应尽量用无纸化的电子书以减少对树材的需要;广泛种植根深叶茂的植物,使水土不易流失,地制造氧气如果每个人都能像书上写的爱护植物就像爱孩子一样去培育花草树木,我们就有足够的信心让祖国恢复绿色。
人们总认为梦是有颜色的,多彩的,是五彩斑斓的,憧憬中寄托着希望,而我的梦是绿的,一种带着无限希望的颜色。


读行走中的玫瑰有感


在《行走中的玫瑰》里,闾丘露薇放下了记者的姿态,没有报道新闻,没有评论时事,而是用她所收获的成长经历,以一颗朴素、敏锐、善感的心,分享着每个人都在思考的人生命题,如大学、情感、爱情、婚姻、选择、生存、困难、机会、自信、压力、变化、女人、品味、付出、快乐、学习、运气、缘分、做人、公平、名利、年轻、健康等等。

读到了闾丘露薇的《行走中的玫瑰》以后,深深为她的独立、理性和优秀所折服。

闾丘露薇--的电视记者,现供职于凤凰卫视。她曾因2003年在伊拉克战争时作为在巴格达地区的一名华人女记者进行现场报道,而获得中国观众极大关注,被誉为“战地玫瑰”。

《行走中的玫瑰》生动地展示了闾丘最真实的一面:平凡、朴实、沉稳、干练,低调而不张扬,敏锐而不尖刻,极具亲和力而没有丝毫名人架子,闾丘露薇的成长轨迹,也是每个年轻人的参照。通过这些文字,她在邀请读者和她一起思考,一起学习,逐渐获得和世界相处的能力,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闾丘可以说是我的同龄人,对问题的看法观点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例如闾丘写到:很多时候,我的心会觉得很孤独。越是人多的时候,站在人群中,越是觉得自己看不清楚。我很有同感,不是自己不合群,而是对别人的热闹,总觉得自己是局外人,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我可以和一个两个朋友神聊,但超过三人,我便无话可说了,不知为何会这样。我审视自己多次,是不自信?还是没有共同的话题?似乎都不是,最后我总结为把说话的机会留给别人,做一个倾听者也很好。

闾丘说她思考最多的两个问题:我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我要一种怎样的生活?闾丘的理想是做一名优秀的记者,无论付出了多少艰辛和汗水,她终于就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她过上了她想要的生活。她真是一位智者,她生活在自己的聪明才智里。要一种怎样的生活?我每时每刻的都在问自己,很想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幻想着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去,重新打拼一番,将会是什么样子?想归想,一旦要打破现状,从零开始,又退缩了,有一大推的理由阻止自己行动,孩子怎么办?老人怎么办?自己的精力还行吗?毕竟不是小青年了,就这样一次次的幻想一次次的破灭,近段连想也不想了。既然选择了平淡,就这样孩子老人兼顾,自己就将就着过吧。真的有时候生活不是自己能左右的。

闾丘关于“机会”的观点我很赞同,她写到:我相信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如果争取到了机会,而没有做好准备或自己不具备那个能力,有机会并不是一件好事。是的,只有充分准备,把握住机会,放手一搏,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不然的话从此这条路就被堵死,很长时间翻不过身。

闾丘一再说自己不漂亮,其实女人的漂亮与长相关系不大。我有这么一句话送给爱读书学习的女人:有文化的女人越老越漂亮!

沙漠中的绿洲读后感800字


下面是小编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沙漠中的绿洲读后感800字,欢迎大家阅读。更多沙漠中的绿洲读后感800字请关注小编沙漠中的绿洲读后感栏目。

沙漠中的绿洲读后感800字【一】

今天,老师让我们读了《沙漠中的绿洲》这篇文章,我深受启发。

迪拜,原本是一大片沙漠,满地都是白花花的盐碱,是一块不毛之地。可勤劳的阿联酋人民不怕苦不怕累,在沙漠中建起一片片绿洲,让板结的泥土上长出花草树木。我多希望中国也能这样哇!特别是那句更不见有人攀树枝,摘鲜花,或是在草地上行走,回想一下现在,前几天我还看见学校的蔷薇惨遭厄运,还有那棵可怜的小树被扭得弯曲,包括那片灌木丛里被踩出来的小道等等。为什么大家要这样对他们呢?植物是人类的朋友呀。

上次我和妈妈去云南,发现那里有真正的原始大森林,野花遍地,绿树成荫。空气是纯净的,天空是深蓝的,湖水是清澈的,而人们的心情是愉悦的。我这才知道,中国已经消失了太多的绿洲了,就连那些所谓的人造森林里也被人开发成了公路,这将成为我们乃至下一代永远的痛。

当晚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楼房是绿藤编的,家具是树叶做的,书本都是花瓣制成的,小河里飘着玫瑰花瓣,和小花仙游戏中一模一样。但转眼间我眼前的景象全变了,树是黑的,枯萎的叶子掉落了一地;天空呈黑黄色,一大片乌云正慢慢涌过来;楼房大多被火烧焦我正思考是什么地方这Mei.cn,并在土中埋下自来水管。由总水塔输出的淡水,通过纵横交错的自来水管,源源不断地送到树木花草的根部。有人说阿联酋人民的水和花是从那儿来的。他是从国外买来的。他们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的费用,你看阿联酋人民培育一棵树多精心呀!

读了《沙漠中的绿洲》我想做的事是,不攀树枝,不摘鲜花。不在草地上行走,是我们小孩子主要做的了,大人不只这些还要像阿联酋人民一样要精心侍弄这些花草树木,这样生活会更加美好。我想说的是,阿联酋人民在沙漠里造绿洲可真不容易啊!

《沙漠中的绿洲》读后感作文


《沙漠中的绿洲》读后感 《沙漠中的绿洲》主要讲的是,沙漠之国—迪拜是怎样诞生的。迪拜原来只是一片荒凉的沙漠。后来,迪拜人挖去板结的泥土,从国外买来的泥土,栽上买来的花草树木,为树木浇上水。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迪拜已经成为了一片绿洲。在那儿迪拜人民把绿色看做生命,把水源看做生命的源泉,迪拜人民一生都不会去损毁一棵树木,一生也不会去浪费一滴水。 我认为,我们因该和迪拜人民学习。我们不应该认为我们所在的地方是水源丰富的—江南水乡,就去乱砍滥发花草树木,浪费水源。学完课文后,我终于知道了,因为有了树木的绿色呼吸,地球才有了生命的脉搏律动。有了树木,我们才有了氧气,有了树木我们才有了果实,我要检讨我以前爬树的行为。我以后要多植树造林,我以后我还要多多节约用水,要想到还有多少山区里的孩子还没有水喝呀。大家一起齐声呼吁吧:“一个木诞生了树木,两个木就成了树林,三个数繁衍了森林”。爱护树木,就是爱护我们的地球。 四(3)班陈天赐 鼓楼区一中心小学 指导老师:李越

行走中的玫瑰读后感


【篇一:《行走中的玫瑰》读后感】

一口气看完了《行走中的玫瑰》一书,看完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之前也有说过,人到感觉非常迷茫、非常彷徨的时候,会不自觉的被各种充满正能量的人生指导书所吸引,而这本书正是这样一个好的选择,它不会像网络上那些没有出处的励志文摘无迹可寻,还要质疑作者所说的是不是真的是他所能做到的,而这本书是记者闾丘露薇多年工作和生活的总结,我也相信闾丘本人也是个智慧的女人,这是一部她个人的奋斗史。

全书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总结性的话语也不多,多半都是各种事迹,以及对各种事迹的看法,但就是这样的书以一种话家常的口吻,像一位长者坐在身边给你讲述他传奇的人生经历一样,很亲切、很真实。

书中有一段话我反复看了几遍,年轻的好处,那就是有足够的时间去尝试一些新的东西,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拥有的东西越来越多,要让自己有点改变,顾虑会越来越多,而改变,意味着必有所失,但是是否真的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又不是有百分之百的保证。但是年轻,特别是在自己一无所有的时候,可以毫无负担地进行选择。错了,或者走不通,走得很累,可以尝试另外一种选择。我想,这就是我这半个多月以来一直想要的答案。

曾经我也有像闾丘那样在工作的一段时间后再次回到校园,倒不是为了逃避工作的压力,只是在工作了之后才真正知道自己想要学习的东西是什么,以前没有工作经历的时候在校园里面的学习都是广泛而不深入地,只求尽可能多的了解一些东西,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现在工作了之后就不一样了,知道自己应该在哪一方面进行补充了,我想这样的学习效果会更加的好。当我把这样的想法说给身边的朋友家人时,大家总是抱以不理解甚至嘲笑的眼光,你都有了名牌大学的研究生证,还有必要再去那个研究生学历么,但是闾丘的经历告诉我,我要的不是所谓的学历证书,我所需要的是系统的专业知识补充,以便我在工作上能够更加深入地思考。

这样更加坚定了我在合适的将来,我想应该也是不远的将来,去把我这个人生之路上的小小规划完成!

【篇二:《行走中的玫瑰》读后感】

一直以来,就不喜欢很自我的女人,那种成天打扮奇特,自恃多情的女子。而闾丘绝不是这样的女子。从小时候,我的爸爸妈妈,我身边所有的家人都告诉我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不是一个漂亮的女孩。她没有可以骄傲的容貌,看她的照片,齐耳短发,黑色的衣服,素面朝天,单凭相貌,绝对是一个淹没在人海中就再也找不到的人,但她的笑不加修饰,让人恍然间觉得这应是邻家的阿姨吧,整个人的气质也自内而外地流露出来,正是人们常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只想把她书中觉得很有感触的文字分享一下:

在过去的七年里,我曾经苦苦抗拒战地玫瑰这个标签,终于有一天,我想通了这样一个问题:其实标签是别人给的,不管你接受还是不接受,它都会在那里。但是做一个怎样的自己,是不是去迎合标签,这是自己可以把握的,所以,接受它,然后继续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继续自己所有的努力,则其实就足够了。

曾经有一天,我的口袋里面只剩下两块钱,看着他们,看着这个地方,我真的想哭,因为我不知道,这两块钱用完之后,明天如何生活下去。

这些年养成的工作习惯,就是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先要考虑可能会遇到一些什么样的困难。比如在去阿富汗之前,要假设所有可能遇到的困难,然后想怎样去解决。

只要自己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进行了足够的努力,那就足够了。如果困难还在那里,那就接受这样的现实,不要失望,继续努力,至少记得,有的困难,凭一己之力无法解决,但是如果自己不去做自己可以做得到的那些,那就永远没有解决的可能。想要坐顺风车,面对困难,那是妄想。

很多时候,争取到了机会对于自己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如果对于自己的能力没有充分的了解的话。

一个人发自内心地谦卑一些,反而让自己的承受力更大,做起事情来更加专注,没有顾虑。

【篇三:行走中的玫瑰读后感作文】

当有的人感慨岁月无情的时候,有的人却在流年中出脱得越发美丽,闾丘露薇便属于后者。

七年前的版本,被大家标签为战地玫瑰的闾丘,呈现在封面上的照片太漂亮了,漂亮得让人不想读她的书了这样一朵玫瑰,开在战地上,红得没有悬念。七年后的版本,封面上的闾丘变了,不漂亮,不妩媚,不甜腻,不用摄影的虚光滤去皱纹,却生动耐看,颇有台湾女作家龙应台的风范。

在一个没有睡意的午后,泡上一杯红茶,躺在沙发上开始读这本《行走中的玫瑰》,等到茶汤淡得没有颜色的时候,这本两百多页的书也读完了。

书中的文字密度不够,甚至有的地方显得重复啰嗦,观点也并非独到,不过如果当是和一个闺蜜聊天,这几个小时还是非常享受的,至少不做作不自恋,真诚地和你分享成长的经历。与其和无趣的人在茶馆聊天耗去一个下午,不如捧这样的一本书安享宁静。

关于大学的这个话题,闾丘的认识比较深刻,可以更深入地探讨下去。文字上和思想上,如果摆脱名气的影响力,闾丘还需要更多时间的沉淀,给读者更完美的呈现。

不过,今天的闾丘还是能给我激励的,经历,思考,沉淀,绽放,行走中的玫瑰才扛得住流年。

【篇四:《行走中的玫瑰》读后感】

闾丘露薇,相信喜欢凤凰卫视的观众们,一定对这个名字不陌生。曾因20XX年在伊拉克战争时作为在巴格达地区进行现场报道的唯一一位华人女记者,而一举成名,被誉为战地玫瑰。《行走中的玫瑰》这本书是她所写的唯一一部个人传记,出版于20XX年,而我读的是20XX年的再版,最大的不同是书中从七年之前和七年之后的两个视角来讨论每一话题,流年对照,展现一位职业女性的成长轨迹和她所感触的社会变化。

在《行走中的玫瑰》里,闾丘露薇放下了记者的姿态,没有报道新闻,没有评论时事,而是用她所收获的成长经历,以一颗朴素、敏锐、善感的心,分享着每个人都在思考的人生命题,如大学、情感、爱情、婚姻、选择、生存、困难、机会、自信、压力、变化、女人、品味、付出、快乐、学习、运气、缘分、做人、公平、名利、年轻、健康等等。她在书中说道:七年的时间,最大的变化,不再只看到个人的自我成长,而是学会了把自己放在社会里。没有一个人,能够脱离社会和群体,而个人的修养和成长,如果缺乏一套完整清晰的价值体系的话,到了某一个时候,就会失去方向。我想这应该是这本书最终的意义,每个人从小到大,由于家庭环境、与人交往环境、社会环境、成长经历等等的不同,造就每个人不同的价值观念,使对待问题的看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有所不同,而每个人都无法摆脱社会群体这个框架,只有将自己与社会完美的结合,才能形成一套完整清晰的价值体系,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

闾丘露薇对书中的每一个话题的思索和感悟,都那么直接而真实。在关于机会的话题中,她想告诉年轻人: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如果没有每天认真工作的积累,没有提前拿到伊拉克签证,没有提前组织摄影团队,那么一个在战争一线采访的机会怎么落到一名女记者的头上呢?同时,她也谈到机会与时代的重要关系,时势造就英雄。她一直在思考:如果自己晚出生二十年,那还有机会上名牌大学和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吗?她联想到:在二十年前,一个穷困山区的孩子,只要努力读书,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可以上名牌大学,可以拿到奖学金出国留学,可以创业,但是现在,这样的机会真的很少了。所以她认为自己是时代的受益者,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既得利益者。得到的多,就有责任回报社会,所以她一直为现在的年轻人创造机会而努力着。

《行走中的玫瑰》这本书里,闾丘露薇以她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开阔的看事视野,引导着每一个在生活道路上奔走的人们进行反思。人生需要时常停下来静静地思考,对自身成长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对自身价值感进行修炼。正如她在书中问自己的两个问题:我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我要一种怎样的生活?

【篇五:《行走中的玫瑰》读后感】

数码产品的普及,给纸质书籍以极大的冲击。但是不得不承认,我爱上了上下班路上,以及平时闲暇点滴时间翻几页电子书。

闾丘露薇的这本《行走中的玫瑰》,老早就想看了。战地女记者,当年朱总理点名提问的女记者,身上总归会有些特质吧。闾丘露薇的中学华师大二附中我有幸去实习过,全国知名。90年代的复旦高材生更是让人眼前一亮,但这样的光环并没有让她的职业生涯一路平坦,而是从深圳的饭店服务员,小公司秘书起步,几年内换了好几次工作,最终成为凤凰卫视的一名记者。当时的凤凰卫视刚刚起步,关注大陆的香港媒体,开辟了独特的新视角。也许是名校的文化积淀,也许是虽然年轻却丰富的生活阅历,她眼光独到,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一片天地,将工作做成事业,这是如今很多年轻人的追求吧,呵呵

看着闾丘入行17年的人生经验分享,朴实的话语,关于梦想,关于工作,关于爱情,关于价值,关于冒险,每个话题娓娓道来,或认同,但更多的是钦佩她骨子里的那股韧劲儿和闯劲儿。印象最深的是,她讲到机会的时候,毫不避讳的点评时代的变迁给年轻人带来的压力,他们上升的通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阻碍。但这不应该成为放弃梦想和消极度日的借口,怀揣梦想,摆正心态,做好手头的每一件事,时刻准备着,才会在机会到来时有敏锐的嗅觉和抓住机会的实力!当然不管怎样,都应该打点好自己的生活,积极乐观,谦逊友善。也许就是这样的生活态度和方式,才让她有平和的心态,和敢说敢做的媒体人责任感。

【篇六:《行走中的玫瑰》读后感】

因为写论文要用的那本理论书北校区的都借出去了,只得长途跋涉去南校区借。在公车上的那一个多小时把闾丘露薇的《行走中的玫瑰》看完了。以前对她的印象是一个勇敢的战地女记者,其他都不怎么了解。在图书馆偶然瞥见,随手一翻发现写得挺浅显易懂的就借了回来。

题外话:现在每逢看到安妮宝贝体或郭敬明体就有点厌恶,总觉得有种装腔作势的感觉,不好好说话。有时候耐着性子看完还是没理解作者的中心思想,就很郁闷了,好像是遇到了蹩脚的译文,好想狠批狂改一番。越是大师写的东西,越好懂。这让我想起了最近看的几本散文集,刘文炳的《为了莎士比亚》,写得通俗易懂,但是翻来覆去就是那几句话,一个本子收了好几篇文章,看了前两篇后面的就不用看了。吴兴文的诗文集,果然是学者,学术味十足,还是比较喜欢他的译作。卞之琳的话,文章里不知怎么地带着文革时代的文气,文章不及他的诗作好。最赏心悦目的就是王佐良了,真是写散文的好手。

看她干练的摸样,以为她为人一定很严肃正经,结果发现她和我们一样,也听孙燕姿,也是爱情至上,也会为了茶余饭后有谈资看看八卦新闻。让她与众不同的是她的视野,她的较真劲儿,她的勤奋和她的豁达。书中好几句话,我都觉得是专门给我开的偏方。她在第69页写道:很多人总是觉得自己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有些人更是老觉得自己怀才不遇。觉得只要给自己一个机会,就能够证明给大家看。但是其实事情不是这样简单,有时候真的要经常地反省一下,当机会出现的时候,为什么总是轮到别人而不是自己,自己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提高。上回口译比赛时,当得知没进最后一轮,我第一个反应是难以置信:信息没我全的选手都进了。第二个反应是开始质疑评审的评判标准。却一直没有在自己身上找问题,一味地揪着自己比别人强的地方不放,不反省自己薄弱的环节。那时候还不甘心,真想拽着老师说,再来一次,我要证明给你们看。就像闾丘露薇在书中所写的那样,有时候机会来了不一定是好事,关键要看你准备好了没有。我还半斤八两就老想着得到别人的认可,现在回想觉得那时的自己实在是太可笑了,不禁为自己感到羞愧。

她还在148页写道:大学四年,书反而没有中学看得多了,时间花在了听各种各样的讲座上。那时候来大学做演讲,从来没有受到过明星般的待遇,遇到的都是台下那种挑战的神情。讲座的种类很多,艺术,哲学,还有企业管理,我都会去听,我觉得,听那些比自己聪明和有经验的人讲话,真的要好过看一本其实怎么也看不懂的书。以后我会坚持每周六都去听公众讲坛,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还要多读书,这样对事物的看法才不会只停留在表面。

【篇七:行走中的玫瑰读后感】

这个周末原本是计划一个人去电影院看《泰囧》,但12月份的持续加班和极度的用脑思考,让我觉得在这么冷的冰雪天气,窝在家里看书会是比外出看电影一种更不错的选择。看着书架上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的书,我决定还是选择一种不需要用大脑去思考述事型的书来消磨时间,闾丘露薇的《行走中的玫瑰》成为了我的首选。我喜欢看人物传记,特别是人物亲自写的传记,因为会比别人的写少一些杜撰,多一些真实。人物传记可以让我们看到每一个优秀名人的成名之路都是从普通的工作做起,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达到梦想。我们不仅要关注这些名人的成功,更要关注他们是怎么成功的。因为每个人的成功是不可以复制的,但我们能学习他们优良品质,生活态度,职业素养。

书的封面上是一个剪着简洁短发,穿得很休闲随意,虽然不漂亮,但光彩照人,能一下子吸引住你的女人,就是闾丘露薇本人。凤凰卫视著名记者,因在伊拉克战争时作为巴格达地区进行现场报道的唯一一位华人女记者,而被誉为战地玫瑰。

看了传记之后我对闾丘露薇成名做了以下几点的总结:首先肯定是她的职业技能非常优秀,出色的完成了本职的工作而得到大家的肯定。其次是她是一个非常自信的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能做什么,时刻准备着。不会因为自己没有漂亮的外表而否定自己成为一个站在镜头前的记者,也不会因为自己是个女人,而放弃去巴格达战争做现场报道想法。而是做好一切的准备,为自己争取到了这个机会,并且出色的完成了这个任务,从而为大家所关注所喜爱。当然,所有的这些前提的前提,她是一个有着优秀品质的人,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习惯,吃苦耐劳的精神,独立,自信。

书的一开始就带着我思考两个问题:我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我要一种怎样的生活?

如果在过去问我这个问题,我真的没有办法给出肯定的回复,因为我自己也不知道,以前也没有去思考过这个问题,人生在按部就班的过着,走到哪就是哪。还有一点就是不够自信吧,不相信自己能获得自己渴望的那种生活,不自信的原因也是因为自己没有真正去为之努力过。但是,在经过了这么多的事情,也经过很多的尝试,很多的失败,我渐渐也知道了自己想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我要过一种怎样的生活。就像书中说的,人生在不同的阶段,需要按照当时的环境,以及自身的情况来做选择。人是需要在不断尝试之后,才清楚地知道自己适合什么,以及到底要什么。

闾丘露薇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哲学系,虽然是名校毕业,但刚毕业的时候也并没有获得一份与专业相关,或自己喜欢的工作,也做过推销前台行政之类现在的大学觉得不体面的工作。从上海到深圳,再从深圳到香港,换过六七份的工作,直到凤凰卫视成为一名记者。她也是在不断的寻觅适合自己的工作,在刚毕业的那些年,她肯定也不能料想到现在的她。虽然她的梦想是做一名记者,但环境所迫,生存下来才有机会成就梦想。我也特别不赞成有些人因为一时的梦想没达到而放弃自己的生命。很多的时候,在人生的某一个阶段,一些事情就是做不到,那是因为机缘还没有到,不代表未来没有机会。

从高中开始接触计算机,我一直从内心深处排斥它,因为不断有人告诉我,计算机不适合女孩子,以后会找不到工作的。我已经选择了这个专业,我也没有能力去改变它,但我很肯定的告诉我自己,我一定不会从事技术的工作。大学毕业那年,从长沙到温州,从温州到广州,从广州再回长沙,我都确确实实没有从事技术的工作。当过培训老师,做过外贸,做过行政,还曾经饱满激情的做过销售。但是兜兜转转来到北京,我最终还是做了技术,而且我发现自己竟然对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我现在再也不敢轻易地给自己下定论我不合适什么,也许只有当我老去的那一刻我能才肯定的说,我不适合。

相信缘分,有一个好处,不会那样地执著,不管是对人还是对事。因为懂得,一个人不能够控制许多事情,甚至自己未来到底会在哪个城市生活,其实也未必在自己的掌控之内。计划赶不上变化,随遇而安并不意味着消极,而是一种镇定和淡定。

对自己的动摇缘自对自己的不自信,但自信不是生来就有,一个人建立自信是需要一个过程的。真正皓齿就是刻意去创造的,这是需要时间,需要经历,需要磨炼,需要体验自然而然得到的东西。有了足够的积累,人会变得自信起来,真正的自信不是表现给别人看的,而是无意中散发出来的。尽管现在在工作的过程中还是会有很多人跟我说女孩子不适合做技术,但是我不会再动摇,或许我现在的能力还不够去证明什么,但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会有明朗的一天,得到大家的认可。

有时候特别羡慕一些人,但我对自己说,总有一天,我会褪去无知和羞怯,和她们一样自信满满的在那里谈笑风生。当年的她们也一定拘谨忐忑过,只不过因为经历得多了,习惯了,所以已经可以应付自如了。其实,谁都有一个过程,只不过是尽早和长短而已。一个人的自信并不是表现在什么都懂,这个世界上有太多自己不懂的东西了。一个人懂的东西越少,看到的东西越少,往往容易自我膨胀。反而看的多了,懂的东西多的人,更加谦虚。他们清楚自己的能力,清楚自己的定位,更加愿意去学习和接受新的东西,让自己保持进步,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增加信心。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变化的年代。因为我们的机会多了,可以选择的余地也多了,我们要做的,就是学会如何应对和适应变化的出现。任何时候开始学习,都不会嫌太晚,而且自己主动要求学习,才会产生对自己有帮助的效果,这样的效果不在于是否拿到一个文凭或者学位,而在于能不能帮助自己在工作,做人这些问题上获得进步。其实,学习,应该是一个相当享受的过程,而享受的前提,就是自己要有期待。一个懂得思考,如何学习的人,自然有能力和世界相处,自然会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篇八:行走中的玫瑰读后感】

读闾丘露薇的再版《行走中的玫瑰》,找到了太多的共鸣,她与我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无论是性格,价值观还是为人处事之道。

很喜欢这本再版的书,和第一版不同,7年后的再版每一篇文章都分成了7年前和7年后两部分,我们可以从书中很清晰地看到作者7年之中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观点的转变。7年,对一个平凡的人来说是个不算短的时间跨度,7年可以改变很多,7年前和7年后也是完全不同的世界。

也许正是因为无知者无畏,也是人生必经的过程,没有比较,哪儿来的成长?而比较总是发生在回看的那一刻,做好此时此刻,也就足够,享受人生不同阶段的每一点乐趣。

7年的时间,看着自己过去和现在的文字,最大的变化,我想,我不再只看到个人的自我成长,二十学会了把自己放在社会里面。因为那些年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没有一个人,能够脱离社会和群体,而个人的修养和成长,如果缺乏一套完整清晰的价值体系的话,到了某一个时候,就会失去方向。

看女性的自传书是我的一大乐趣,从小时候的《居里夫人转》开始,那本书不知道被我翻看了多少遍,从小学到初中,居里夫人一直是我心中的明灯,虽然后来更多的事物更多的学业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但她对我的影响我想已经渗入了我的性格之中,也或许都是同为天蝎座的原因,我也是从不会为了融入周围的环境周围的人而妥协的人,在很多时候,坚持就意味着孤立。

还有大一的时候看过的《东方的女儿-贝布托自传》,贝布托生活在一个与我完全不同的世界里,她的故乡是时局动荡的巴基斯坦,她的家族史巴基斯坦政坛的名门望族,她的父亲是巴基斯坦人民党的创始人,也曾担任过巴基斯坦的总统和总理,这些都决定了贝布托不同于普通人的一生,聪慧坚毅的她曾两次担任过巴的总理,嫁给了一个贪婪的丈夫,被捕,流亡,最后遇刺身亡,她的经历对我来说太过遥远,不是我选择了此生,而是此生选择了我。生于巴基斯坦,我的生命折射了她的动荡、她的胜利和她的悲情。

假期从图书馆借来的两本书是曾子墨的《墨迹》和吴小莉的《足音》。看自传书真的是了解一个人的捷径,她们都是非常优秀的人,聪明漂亮,受过良好的教育,在职场上巾帼不让须眉,但本着从中学习的目标,对她们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我并不感冒。《墨迹》是我看过的最垃圾的一本自传,曾子墨也直接被我拉进了黑名单,从此不再关注这位矫情自恋的大美女,她的聪明我是学不来的,她的自传里也没有传递出什么对读者有启发的语言,在这样的乖乖女眼里,中学时的一次联考因为感觉考砸了而痛哭的经历也会让她在成年成名之后写进自传书里,或许这是她经历过的不多的挫折中的一次吧,如此记忆犹新。

《足音》是1999年出版的书,有点老旧,关注小莉是从多年前爸的一句提醒开始的,那时是暑假,我待在家里没事干,每天睡到自然醒,然后病恹恹的在爸面前晃来晃去,有一天,爸拿着一份报纸,上边有一张吴小莉采访的照片,拿着话筒对着镜头的吴小莉神采飞扬,爸指着她对我说:你看看你,就不会学学人家吴小莉,看她多么有精神!爸的话多多少少在我身上也起了点作用,起码我开始关注自己的精神状态了。(在此默默哀悼一下被我浪费掉的许许多多的宝贵时光)最让我佩服的是吴小莉从台湾来到香港的自我改变,自我改变是最难的,这需要太大的勇气和魄力,舍得放弃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敢于面对新生活的陌生孤独和零起点。这样的女人无论在哪里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一定会生活得很好,事业也一定做得不赖。小莉就是这样一个人,从她对自己童年和求学经历的描述中也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很有闯进的人,是不服输永远做到最好的精神塑造了一个神采飞扬的吴小莉。

回到闾丘,从她的书中我看到的是一个个性不太鲜明的人,但较之于一般人,她已经是相当洒脱独立了。随性,对自己的人生没有长远的规划,但又做事有条理,短期的计划做得严谨有序,时间安排井井有条;爱情追求浪漫却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待人亲切却有着天生的距离感,字里行间都能嗅到隐隐约约自负的气息,她的自负,来源于事业的小有成就成名后的自信夹杂着对自己容貌的自卑。闾丘没有惊人的美貌,但她也并不丑陋,客观的说长相普通平凡,但她自小就被冠以才女的美名,进而导致了她对自己形象的过分关注。才女要得是美女才算得上完美,这是很多人的潜意识,再加上闾丘妈妈的价值观,认为女孩子漂亮了才有出息,多多少少也在她的心里留下了痕迹,自己不漂亮被过分地刻进了心里。要说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点自卑心理,那么闾丘算得上是自卑因子很少的那一类了。至少她可以说出这样的话,一个有着丰富经历的女性,一个有着很多故事的女性,一个独立的女性,她自身自然是美丽的,是充满魅力的。我想我欣赏的那些女性,她们都是这样的人。每个人的外貌都是不一样的,如果每个人都按照所谓的美的标准来重塑自己的容貌,那种重复的,没有个性的漂亮,又有什么意思呢?有了足够的积累,人会变得自信起来,真正的自信不是表现给别人看的,而是无意中散发出来的。自信来自哪里,对于我来说,自信来自自己对于工作的把握,对于生活的把握。当自己面对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的时候,我知道不需要担心自己。因为自信,就会变得宽容。对于一个人,不单单是女性来说,宽容是最宝贵的品质。宽容的人,才会有灿烂的笑容,才会有年轻的心态。

还有一点让我不太舒服的是闾丘在书中有意无意地多次提到大陆如何我们香港如何,尤其是在7年前的部分,作为一个大陆人,移民到香港工作的闾丘,尤其是在90年代的时候似乎有着相当的优越感,从心理上也完全承认了自己香港人的身份,在书中她也提到,在北京的工作方式和与人交际就和在香港不同,这也没有好与坏之分,同样,去了美国,也要遵守美国的方式。在复旦读书时就显露出特立独行个性的闾丘,显然,她的内心还是偏爱香港方式,简单直接。

整本书里我也就找到了闾丘身上这两点小小的瑕疵,已是中年的闾丘经历了很多,现在已然是相当的谨慎与谦虚,纵是这不明显的自负和优越感,也在多年的工作生活经历和不断地自我反省中被打磨得模糊了,作为一名工作经历丰富的记者,作为一名接受良好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中年女性,闾丘是智慧的。七年之前,我想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大学的四年,正是自己人生转折的四年学习如何学习,学习如何恋爱,学习如何面对这个社会,学习如何对待自己的生活。七年之后,我明白,人生会怎样,不是依靠一句话来支撑自己,而是依靠自己形成清晰的价值观,依靠自己应对变化的能力。

因为年轻,拥有太多选择的权利,因为年轻,总是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不知道什么东西才适合自己。于是,就迷失在了选择里。没关系,太多的人都是这么走过来的,经历的多了,自然就有了自己的判断,自然就有了自己的选择。学来的经验总归还是别人的,在回忆自己的过去时,总是感叹如果是现在的我,一定不会去那样做。但人是回不去了,反过来想,如果当初自己没有那样做,就不会有现在的我。七年之前,很多人觉得,青春是最宝贵的,我倒觉得,每一个时段都是宝贵的,因为年龄的不同,对于生活得体验不同。七年之后,现在,回首自己那些年轻的岁月,别人眼中自己曾经经历的酸甜苦辣,原来一点也想不起来,留下的,是自己年轻的、毫无畏惧的笑脸,在那里,看着现在的自己。

《行走中的玫瑰》是本不错的书,推荐给年轻的女孩子读。或许,你也可以从书中找到共鸣。

【篇九:《行走中的玫瑰》读后感】

一、本书的版本、题材与体裁

关于《行走中的玫瑰》,据《读书》专栏的访谈中的介绍,本书是闾丘露薇入行十七年来唯一的一部个人传记,且12年版是05年的再版,也就是说闾丘露薇在经过七年的工作之后回忆当时的生活,并结合自身现在的状况,在05年的基础上添加了新的感悟。

诚然,在这里用七年之痒不是很合适,但是在这七年之中身边的环境的巨大变化,使得闾丘自己也是没有想到的。之所以,会选择再出版,是因为她试图回答她自己的一个问题,即环境变了,个人是否也意识到了自己也在改变。其实,通过阅读这本书,她的改变已经显而易见,正如她自己所说:之前写这本书的时候,没有想很多,只是一味地埋头工作养家糊口,但却不知道为什么要工作;而七年之后,她再次修改的时候,她已经清楚,人是要有社会责任感的(其实,这是一种新闻专业主义的心理内化)。

本书采用内容分类加对比的手法来表达自己七年前以及七年后对求学经历、爱情、婚姻、职业等的描述,并在叙述中穿插了自己的所知所想所感。和其他的自传相比,结构更加独特新颖,翻阅起来着实有一种七年之际,两种视角。流年对照,人生回望的感觉。虽然,没有突出重点的部分,但是内容的覆盖面十分广,足以体现出闾丘很有生活的品位。但美中不足的是,她书中的很多标题都是一个宏大的深邃的主题或者生命(在此,不用生活,因为生命较之生活更具有一种深邃、境界的特点)的感悟。很多读者在读了这本书之后都会不由自主地赞叹闾丘的文笔、心态和境界,由衷地赞美其对生活的描写。但是,这些宏大的主题并不是很好写,而要真正体会到生命、人生,只有自己真正活了一生,才能懂。所以,尽管闾丘露薇的生活工作的经历背景和她过人的思想的确不是我们一般人能及的,但是她毕竟尚处不惑,至少还不具备完全驾驭这诸多太大主题的悟的能力。在这个层面上来说,或许多少年后的闾丘对此书会有新的感悟,再版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二、新闻专业主义与新闻多元主义

由于作者的职业背景是记者,是一名拥有丰富经历的战地记者,所以在写报告文学也好、自传也好,都多多少少会带有一种特殊记者本身的特殊视角,也就是较强的新闻专业主义视角。所谓新闻专业主义,就是指包括一整套新闻媒介的社会功能的信念、一系列规范新闻工作的职业伦理、一种服从政治和经济权力之外的更高权威的精神和一种服务公众的自觉态度。同时,新闻专业主义特别强调,记者是新闻中的旁观者和记录者,应该置身事外。可以是说一种新闻自觉。

在本书中,由于体裁的关系,闾丘并没有详细地、用职业的视角来写自己的工作经历,具体内容则放在了《利比亚战地日记》等书。但,书中关于工作以及谈及此书的访谈中,也透出她对事件的这种视角。由于战地记者的特殊性,由于是华人女记者的特殊性,使得闾丘对于记者本身的职业精神有着更深的理解。记者这个行业不单单是敬业(敬业当然包括勇气、说真相,同时也会影响到政策的改变),专业是最最重要的,因为在记者面前只有被访者和被拍到的真实图景,不分大小事件,不能掺杂自己的情感。尤其是后者,如果运用不当,会给整个报道带来严重的后果。(例如,不能直接问汶川地震受害者的遇难家人的情况等)这与新闻业中公认的准则不谋而合,作为新闻从业者,必须要对事件保持一种中立的态度和说出事实真相。虽然大环境并不是记者所能控制的,但他们能控制在大环境下所获得的空间大小,也即不说假话,真话能说多少是多少。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受外界环境的压迫所不得不采取的措施;二是出于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完全说真话会给其心理造成伤害,这就需要记者的个人良识。记者有追问真相的义务和权利,但是同时也有伦理底线,要尊重受害者的隐私和感受,在穷追猛打的时候,至少要分清公权和私权,也不要自己进行道德审判。另外,作为记者,要有足够的准备去应对所面临的种种风险,然后可以判断可以去做或者不能去做,看你自己的能力。尤其是在战地现场报道,不能想生与死的问题,因为它会影响专注度和判断力。

固然,闾丘露薇秉承了传统的新闻准则。但,随着变迁,各种多元主义的出现,新闻业的多元主义也开始露角。新闻多元主义并不强调新闻专业主义的那种中立观念,相反它更注重与事件中的人与场景交流,感同身受,使得整个报道更具人情味,带动整个情绪的渲染,起到更好的效果,通常是以记者为报道的主要人物。柴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虽然没有细读《看见》,但是通过了解,柴静的报道基本都是对事件和人物倾入了自己的情感和价值观,使得整个事件显得不那么乏味,反之更使人为事件而动容。对此,闾丘露薇发表博文《说说电视记者这行吧》,不点名地批判以记者为中心人物的报道形式不专业,重要的是关注事件发生背后的本质和原因:如果一个记者,做新闻只关心新闻中的人,而不是新闻事件背后的原因,那就变成了一个单纯的倾听者,这是不称职的,记者选择一个个案,是因为这个个案背后能够从点到面的带出一个问题,这个个案遭遇的问题,要涉及到公众利益,毕竟,记者不是电台phone-in主持人,倾听别人的倾诉,同样也不是访贫问苦的官家,或者帮助弱势群体的公益人士。如果只是关注人而不去寻求这个人的遭遇背后的原因,那这样的新闻报道是不合格的。当然,这样做会很安全,也很讨巧,但是最终受益的,是媒体人本身,却不是公众。

客观地说,如果从严格的新闻专业主义的角度来谈,的确柴静的方式与其不相符。但是,闾丘并没有想到,虽然同是记者,性质确是大相径庭。电视记者有点偏向于主持的方面,记者的个人表现在某种程度决定了整个报道节目的效果;而战地记者则是实实在在第一信息的传送者,目的在于如何用最短的时间将最新的情况告知公众。两者的区别必然会导致运用不同的报道方式。在这一点上,闾丘的态度似乎有些极端。无论是新闻专业主义还是新兴的新闻多元主义,无非让公众知晓真相,认识社会,只要在新闻道德底线之上,使用什么方式,并不是十分重要的。不过,两种不同风格、两种迥异的专业视角并不是水火不容的:第一,无论是哪种方式报道,报道出来的新闻的真实性是毋庸置疑的,在最基本的新闻职业操守上是没有任何问题的。第二,最终目的都是不约而同的,都是尽力将自己获取的第一手资料公布于众,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所原本不知晓的事件。第三,也是最最重要的一点,两位记者的不同价值观正好形成一种互补,但个人认为,互补中闾丘起主要作用。闾丘虽置身事外,但深究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而这是让公众了解事件全部的重要因素;柴静倾入感情,起到一种渲染气氛的作用,使公众关注事件的数量增多。因此,只要公众能了解事件的真相,能对此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想必是她们都愿意看到的结果。

三、总结:看见与没看见

读完本书的另一个感受是,闾丘把读者所不知道的个人生活也写在书里,这是很难得也很需要勇气的。这是说明她想给读者呈现一个真实的自己,无论是电视镜头前还是生活中,此外,闾丘也通过生活的叙述从另一角度告知我们,有很多事件(包括新闻事件)也是我们所看不到的,但是千万认为只是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重要的,其实隐藏在视野之外的也很重要。柴静的书名叫《看见》,那么闾丘的风格就是看见和没看见都很重要。这就是闾丘坚持做战地记者,为我们提供一线情况的原因。其实,柴静和闾丘提供了我们两种视角,看见的重要性和没看见的隐功能。看见与没看见的逻辑在于,看见是为了让我们对事物认识得更加清楚透彻,拓宽视野,更深入了解其本质;而没看见则提醒我们,有很多事物是我们没有发现的,需要进一步去探寻。看见为我们提供更多的重要信息和内容,没看见则更多地激发我们探寻的斗志,提醒我们不断进取。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总而言之,读了《行走中的玫瑰》一书,无论是对新闻专业者还是普通大众来说,都会受益颇丰,她不仅教会人们如何做好记者的本职工作,更重要的是,如何从一个职业中领悟到在职业之上的、更深刻的哲理。

【篇十:《行走中的玫瑰》读后感】

读到了闾丘露薇的《行走中的玫瑰》以后,深深为她的独立、理性和优秀所折服。

闾丘露薇著名的电视记者,现供职于凤凰卫视。她曾因2003年在伊拉克战争时作为在巴格达地区唯一的一名华人女记者进行现场报道,而获得中国观众极大关注,被誉为战地玫瑰。

《行走中的玫瑰》生动地展示了闾丘最真实的一面:平凡、朴实、沉稳、干练,低调而不张扬,敏锐而不尖刻,极具亲和力而没有丝毫名人架子,闾丘露薇的成长轨迹,也是每个年轻人的参照。通过这些文字,她在邀请读者和她一起思考,一起学习,逐渐获得和世界相处的能力,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闾丘可以说是我的同龄人,对问题的看法观点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例如闾丘写到:很多时候,我的心会觉得很孤独。越是人多的时候,站在人群中,越是觉得自己看不清楚。我很有同感,不是自己不合群,而是对别人的热闹,总觉得自己是局外人,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我可以和一个两个朋友神聊,但超过三人,我便无话可说了,不知为何会这样。我审视自己多次,是不自信?还是没有共同的话题?似乎都不是,最后我总结为把说话的机会留给别人,做一个倾听者也很好。

闾丘说她思考最多的两个问题:我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我要一种怎样的生活?闾丘的理想是做一名优秀的记者,无论付出了多少艰辛和汗水,她终于就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她过上了她想要的生活。她真是一位智者,她生活在自己的聪明才智里。要一种怎样的生活?我每时每刻的都在问自己,很想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幻想着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去,重新打拼一番,将会是什么样子?想归想,一旦要打破现状,从零开始,又退缩了,有一大推的理由阻止自己行动,孩子怎么办?老人怎么办?自己的精力还行吗?毕竟不是小青年了,就这样一次次的幻想一次次的破灭,近段连想也不想了。既然选择了平淡,就这样孩子老人兼顾,自己就将就着过吧。真的有时候生活不是自己能左右的。

闾丘关于机会的观点我很赞同,她写到:我相信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如果争取到了机会,而没有做好准备或自己不具备那个能力,有机会并不是一件好事。是的,只有充分准备,把握住机会,放手一搏,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不然的话从此这条路就被堵死,很长时间翻不过身。

闾丘一再说自己不漂亮,其实女人的漂亮与长相关系不大。我有这么一句话送给爱读书学习的女人:有文化的女人越老越漂亮!

《行走中的玫瑰》读后感


闾丘露薇,相信喜欢凤凰卫视的观众们,一定对这个名字不陌生。曾因XX年在伊拉克战争时作为在巴格达地区进行现场报道的唯一一位华人女记者,而一举成名,被誉为“战地玫瑰”。《行走中的玫瑰》这本书是她所写的唯一一部个人传记,出版于XX年,而我读的是XX年的再版,最大的不同是书中从“七年之前”和“七年之后”的两个视角来讨论每一话题,流年对照,展现一位职业女性的成长轨迹和她所感触的社会变化。

在《行走中的玫瑰》里,闾丘露薇放下了记者的姿态,没有报道新闻,没有评论时事,而是用她所收获的成长经历,以一颗朴素、敏锐、善感的心,分享着每个人都在思考的人生命题,如大学、情感、爱情、婚姻、选择、生存、困难、机会、自信、压力、变化、女人、品味、付出、快乐、学习、运气、缘分、做人、公平、名利、年轻、健康等等。她在书中说道:“七年的时间,最大的变化,不再只看到个人的自我成长,而是学会了把自己放在社会里。没有一个人,能够脱离社会和群体,而个人的修养和成长,如果缺乏一套完整清晰的价值体系的话,到了某一个时候,就会失去方向。”我想这应该是这本书最终的意义,每个人从小到大,由于家庭环境、与人交往环境、社会环境、成长经历等等的不同,造就每个人不同的价值观念,使对待问题的看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有所不同,而每个人都无法摆脱社会群体这个框架,只有将自己与社会完美的结合,才能形成一套完整清晰的价值体系,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

闾丘露薇对书中的每一个话题的思索和感悟,都那么直接而真实。在关于“机会”的话题中,她想告诉年轻人:“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如果没有每天认真工作的积累,没有提前拿到伊拉克签证,没有提前组织摄影团队,那么一个在战争一线采访的机会怎么落到一名女记者的头上呢?同时,她也谈到机会与时代的重要关系,时势造就英雄。她一直在思考:如果自己晚出生二十年,那还有机会上名牌大学和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吗?她联想到:“在二十年前,一个穷困山区的孩子,只要努力读书,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可以上名牌大学,可以拿到奖学金出国留学,可以创业,但是现在,这样的机会真的很少了。”所以她认为自己是时代的受益者,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既得利益者。得到的多,就有责任回报社会,所以她一直为现在的年轻人创造机会而努力着。

《行走中的玫瑰》这本书里,闾丘露薇以她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开阔的看事视野,引导着每一个在生活道路上奔走的人们进行反思。人生需要时常停下来静静地思考,对自身成长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对自身价值感进行修炼。正如她在书中问自己的两个问题:我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我要一种怎样的生活?

《行走中的玫瑰》读后感700字


七年前的你是什么样子?仅仅是模样变化了吗?还是心境都变了?或者是所有的一切都变了?我们总是走的太匆忙,以至于没有时间停留片刻,看看自己,审视自己。

我一直佩服有才能的女子,在这弱肉强食的社会,闾丘露薇无疑便是代表。以报道全球重大新闻事件而闻名的女记者,时刻奔赴在新闻的前线,的确是行走中的铿锵玫瑰,这一次她用对比的方法将最真实的自己展示在读者的眼前,相隔七年,两个视角看自己的变化,审视自己。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关于大学”与“关于选择”。关于大学:“七年之前,我想,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大学的四年,正是自己人生转折的四年。学习如何学习,学习如何恋爱,学习如何面对这个社会,学习如何对待自己的生活。七年之后,我明白,人生会怎样,不是依靠一句话来支撑自己,而是依靠自己形成清晰的价值观,依靠自己应对变化的能力。”许多人都将人生的转折点强加于大学,我们不是非大学不可,只是我们需要一个支撑,需要一个理由让自己思考。关于选择:“七年之前,人生时刻在进行选择,关键是,在选择的那一刻,要知道自己的长处以及要什么。七年之后,这些年,我经常收到很多年轻人的来信,询问我,在求学以及工作的问题上,如何进行选择。我总是告诉他们,既然已经是成年人,应该学习为自己做决定,并且承担后果了。”人一生中总是做着选择,一切命运的变化都是因选择而起。而往往我们敢于选择,却逃避后果。

《行走中的玫瑰》实际上就是闾丘露薇审视自己的回忆录,我们或许可以从书里可以看见一个女强人背后的成长历程,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一个成功的人敢于给自己一个审视自己的机会。

古人云,“日省三身”。我们理应停下脚步,好好看看自己,给自己一个审视自己的机会,整装,继而重新起航。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开在沙漠中的玫瑰 (3000字)》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开在哪儿都是玫瑰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