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致母亲读后感 > 地图 > 致母亲读后感,2024致母亲读后感范文
致母亲读后感相关栏目
致母亲读后感热门栏目
致母亲读后感推荐
致母亲读后感

(共 1095 篇)

  • 1、 《致不朽之风赞美诗》读后感
    《致不朽之风赞美诗》读后感 阳光,空气,丛林,白马,村庄,山水,草木,云霓,在这些自由的元素中,无论时光如何变迁,自有风穿越,或呼啸,或轻吟,或流转,或无声无息,它都亘古存在,从不因为外物而改变,风,如此浪漫而多情,如此轻灵而厚重,可以潮涌万顷海浪,可以浮动三万里森林,可以吹落三千桃花,可以淹没万里古城。你看不到它,却无时无刻不感觉到它的存在,恰似我们的心灵,只要一息尚存,每一时刻我们的行动都要受到它的指引,卑微与高贵,激越与低迷,深沉与肤浅,都只和心灵有关,除此之外,一切荣华富贵皆是烟云。“生命只剩下声带和风,多余的是眼睛和梦,因此我才抵达那永恒。” 此诗集“作者以硬朗深厚的抒情文笔刻画了一个极具献祭精神的形象。明志,致敬,修身,情爱四大主题分别辑录,以呈现时代背景下一个旅居异乡多年的游子的孤胆灵魂和辽阔之志。颇具张力的想象空间,又不失奇美的精简叙事能力,使得作品形成了“苍郁奇幻,神魔共舞”的审美气质。”而我在阅读的时候,多是感受流动在在文字的表象深处的情感,任何带来美的愉悦和心灵共鸣的文字都是我所喜欢的。丰子恺说:“我以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经天的诗歌,有些已经将艺术和宗教水乳交融在一起。多情乃佛心,写诗亦是一种宗教,惟其多情,才可在日常的生活中看到常人所未见的美好:惟其多情,才可以与自然万物融合为一,很多时候,我们分不清那些柔弱的蝴蝶、孤绝的僧侣或者天马巨鲸,朝圣者,转世录中的人是否就是诗人。 他的精神在诗歌里超脱了肉身的沉重,以不朽之风为信仰,化身为千万那个怀抱破碎星球多少年的风男子,在凌晨,在深夜,在午后,在黄昏,在孤独的夜雨里写诗,诗歌就是经天不朽之风,风里是诗人干净的灵魂,是对这个世界绝望却炽热的爱,对稀缺的情爱的神往歌咏,他将大爱存于文字,不知疲倦地穿行在现实和另一个星球之间,他的批判因为深爱而悲悯。我们或许很难想象他现实生活的苦迫,只在诗歌中感受到一个自由自在寻求拯救,游走于苍穹之间的风男子的形象。 最初读经天诗歌的时候,被诗歌神秘浩大的气场和诗歌中回肠荡气的情感所吸引,总觉得他不是生活在这个生活上的人,自以为他生存于第三维空间,那是一个与世隔绝,却可以鸟瞰到世界所有的茂密丛林和蔚蓝星球。后来见到了他真实的照片,才蓦然感到,哦,这神龙一般的男子其实是血肉丰满的现
  • 2、 《亲爱》观后感:致我们最爱的母亲

    《亲爱》观后感:致我们最爱的母亲

    每到母亲节,总会有各样感性而又让人动容的文字出现,然而反应到荧幕之上,却鲜有应景之作。实际上,国内影市发展至今,已然拥有了很多开发的上映时间,正如《亲爱》如今所做一样,在《钢铁侠3》、《致青春》等大片造成的上映空挡中,以温情小品式的姿态出现,迎合人们在母亲节这样一个情感档期的需求。

    《亲爱》的导演李欣蔓有着一个比较特殊的成长体验,而在她的长片处女作中,她理所当然的将这种经验融入到影片中,所以形成了影片如今这个比较独特的故事格局,一个日本母亲、中国孩子牵连出的多元情感故事。也正是因为导演本人的背景,影片本身也呈现出了这种多元文化碰撞的特质。

    这种特质一来自于中、日母亲的对比,尽管国籍不同,但其中所牵涉到的母爱却是相通和一致的。影片《亲爱》原本从血缘的角度出发,描绘了一种诞生于血缘的母女之情,将亲人间的爱描绘出来,进而通过一个剧情上的反转,导演则刻意去提升了影片对于情感的理解,将一个情与血缘的选择题交给了女主角,而就《亲爱》的结局来看,女主角似乎也做了一个颇为恰切和圆满的选择。看得出来,导演在《亲爱》中着重探讨的正是不同形式的母爱,《亲爱》女主角陆雪妮的养母是日本遗孤,而抚养其长大的却还是一个中国母亲。陆雪妮的日本母亲死后,她的亲生母亲又来到身边,充当了另外一个母爱关怀的角色。而陆雪妮自己抚养一个儿子,又牵涉到另外一个角度的母爱,所以作为女儿和母亲,陆雪妮正是在这种爱和被爱的关系网中生存中。

    很显然的是,导演为陆雪妮设置了成长的过程,让其逐渐的寻觅到爱的真谛,不仅仅是被爱,更是主动的爱的付出,所以结局即便知道所谓生母并不是真正的生母,但还是有更为情感化的选择,而其与儿子、社会的关系也得到改善。(观后感 ) 所以,影片传达的道理很明确,仁者爱人的古训放在这里,也似乎恰切。很显然,这种情感很容易影响到一些感性的观众,从而走心与影片产生共鸣。

    如果简单的将《亲爱》看做是一部国产小片,会发现其质量是不错的,起码不喧闹,能够静静的讲出一段故事和一些感情。余男的加入无疑也提升了影片的看相,故事围绕着女主角,也就对其的演技提出了相当的要求,就影片的效果来看,余男的表演也可圈可点,将一个面对了复杂的情感选择、文化冲撞、角色变化的女性展现出来,尽管表演略有些紧,但整体却相当出彩。

    《亲爱》以情传情,尽管有缺陷有不足,或许票房也不会多么好。但,在母亲节上

  • 3、 《致教师》读后感

    导语:朱永新新作《致教师》探讨的是关于教育的难解问题,究竟各类繁琐的问题究竟有没有根本性的解决方案?教师成长中,优秀的教师是否有迅速拔节的诀窍?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有关《致教师》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致教师》最新读后感【1】

    静心品读朱永新老师的《致教师》,聆听专家的教导。《致教师》围绕一线教师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和成长的关键问题,通过朱老师的深入全面地思考,给询问者,也是给所有走进这本书的读者高屋建瓴地坦诚解答。没有抽象深奥的名词术语,没有枯燥乏味的空洞说教理论。读这本书就像在听故事,就像在同朱教授面对面相互聊天谈心,细细咀嚼品味,又总能获得许多思想的哲学的和诗意的享受。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任何一个教育家都不可能离开前代人的教育财富。事实上,很多的教育家,只不过是把别人的财富应用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提出很多理论上的共鸣而已。你要自己去摸索,找到理论上的支柱和共鸣,现在不少教师找不到感觉,找不着北。作为一个教师,你跟其他专家不一样,需要各方面的知识,一个知识面不广的教师,很难真正给学生以人格上的感召力。孩子年龄越小,他对教师的期望就越高,他就越是把教师当作百科全书。在他们眼里,教师是无所不知的,如果教师是一问三不知,他就非常失望。所以教师应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作为一名教师,有一项重要的修炼就是做读书人。对一个教师而言,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就是一种真正的备课。如同军人喜爱武器,孩子喜欢小玩具一样,教师的挚爱应该是书籍,只读教材和教参两类书的教师无论如何不能称之为优秀教师。如朱教授所说:你的阅读生活,绝不仅仅是帮助你获得知识,获得教育的智慧,更重要的是帮助你拥有宁静的心态,儒雅的姿态,积极的状态。难道不是吗?一个真正的人应该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好书。在阅读中获得教养,获得心灵和精神地完善,勤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 实际生活中,人和人的区别主要看两点,一是他交怎样的朋友?二是他的业余时间怎样安排怎样度过?所以,朱教授说:人是由他读的书造就的。读什么样的书,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读最好的书,做有根的人。与最好的书对话,就是与最好的人为伍。作为一名教师,要经得起繁华,更要耐得住寂寞,在读书中,把自己修炼成如一座图书馆的人。读书就意味着坐冷板凳,只身一人孤灯一盏,寒窗苦读,这是一种寂寞的力量,这是

  • 4、 致青春读后感

    【篇一:致青春观后感】

    参加荆州古城论坛清明征文活动,忽悠到电影票一张。偷得浮生半日闲,约了朋友一起去看。时间点上正碰到本月26日才在全国各地上映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这是一部女性电影,是著名女演员赵薇的导演处女作。致青春早在一年前就在网上炒的沸沸扬扬,有幸得以观之,快哉!

    已记不得有多长时间没看电影了,天河国际影院也是第一次去。进入2号剧场的时候,影片已经开场了。因为是午间,观众席上人不多,稀稀落落的。剧场内已熄了灯,借着屏幕反射的光摸索着到稍后一排的空位坐下。大屏幕上正放着一个胖小子有点搞笑的台词,观众席上一片笑声。听上去都是些年轻的姑娘小伙子们。看来,我们是这个剧场里年纪最大的观众呢!影片记录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几个年轻的大学生郑微、陈孝正、林静、阮莞、张开等在青春成长过程中的爱情经历。从开始懵懂的憧憬、喜悦,到迷惑、茫然,再到成熟的兑变历程。郑微是80年代大学生的代表人物,是一个敢爱敢恨、热情大胆的个性女孩,我非常喜欢!还有那个校花阮莞对爱情的执着奉献、张开对阮阮多年默默的暗恋有几个感人之处,让我情不自禁留下热泪。

    每个人年少的时候都会有对爱情的渴望,敏感悸动的初恋总是让人刻骨铭心!只是爱情总是要面临现实的挑战,总是会留下那么多遗憾。电影把不现实的演成现实、不完美的演绎完美,藏起缺憾,加些浪漫,又把美好瞬间撕碎!观众席上的观众也从开始的欢声笑语变的气氛沉重起来,这就是电影的魅力所在吧?明知道是假的,还是忍不住跟着剧情欢乐感动悲伤!剧中那个美丽温柔的校花阮莞的死是我没想到也不愿看到的,爱情的力量真的是如此叫人奋不顾身?难到真的是自古红颜多薄命吗?阮莞的青春永远的驻留在那一刻以致永恒了。我还能重新爱你吗?郑微和才子陈孝正的爱情呢?朋友设想的结局竟然惊人的相符!只是,人生有多少情是永远不会有结局的!也许,只要爱过,就无怨无悔吧!

    每个人都年轻过,彼时的自己也曾肆意挥霍抛洒青春,疯过笑过爱过恨过痛过!偶尔思绪会飘到某年某月某日春暖花开的街头,想象着不经意的相遇,那会是怎样的情景?也许,相见不如怀念?又或许内心早就释然?想起那首歌:只要你过的比我好!

    在我看来,致青春这部片子拍的是成功的。爱情的旋律和魅力总是经久不衰,即使青春已逝去老到掉了牙齿,依然让人怀念!

    【篇二:致青春观后感】

    如果单纯来看,作为一个偶像派明星的首次执导处女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算是成

  • 5、 致老鼠读后感

    致老鼠读后感(一)

    今天,我在六年级上学期的语文书上看到了一篇这样的文章,我觉得很有创意,这篇文章是这么写的:

    致老鼠

    我喜欢你们

    一双机灵的眼睛,

    粉红的耳朵。

    虽然爱做坏事,

    可我还是喜欢你们。

    如果我到了你们的王国,

    一定要你们

    洗脸、洗手、洗澡、刷牙。

    还要教会你们

    自己劳动,

    做事不要偷偷摸摸。

    我还要给你们

    介绍个朋友

    它的名字2020叫猫。

    你们看到这篇课文的题目后一定非常奇怪,老鼠有什么写的,而且还是给老鼠的信。读了这篇文章后会让人觉得这个作者很有想象力,一只小小的老鼠都能让人觉得好像一直真的老鼠蹦出来了。

    作者通过这篇文章写出了对老鼠的坏毛病改正的方法。而且我们都知道猫和老鼠是天大的死对头,而作者还要让猫和老鼠成为好朋友,有人一定会说,怎么可能?竟是乱写的。而我却觉得作者这么写非常好,作者这样写不仅写出了动物之间的友谊,而且还写出了自己对猫和老鼠是死对头的看法。

    读完这首诗我觉得作者能把一只小小的动物当成文章的主人公来写,也可以体现出作者的想象力丰富。

    以后我也要用生活中的事物作主人公来写诗,你们就等着看我写的诗吧!

    致老鼠读后感(二)

    《致老鼠》是一首有趣的童诗。小诗人用一颗童心,写出了和一般人眼中不同的老鼠:虽然老鼠要做坏事,但还是喜欢它们。小诗人希望它们改正缺点,爱清洁,爱劳动,光明正大地做事。如果改正了缺点,还可以和猫做朋友。小诗人把老鼠当成了自己的朋友,对有缺点的朋友没有歧视。从中可以看出小作者对老鼠的喜爱之情,把老鼠当朋友,对老鼠的真诚相待。让老鼠和猫交朋友,更是孩子美好的愿望。阅读这首诗,学生一定能感受到童诗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 6、 致大海读后感

    致大海读后感(一)

    《致大海》是一曲对大海的庄严颂歌,是对人生命运的深沉感叹,也是对自由的热情礼赞。1824年写于高加索,诗人第二次流放之前。

    全诗共十五节,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二节,写诗人向大海告别。在诗人看来,大海以它的自由奔放展示它的美,以它的自由奔放向世人召唤。大海与诗人共有的自由奔放的精神,使诗人与大海在感情上紧紧相联。第二部分为第三节到第十三节,写大海引发的诗人的联想,表达诗人对自由的渴望。第三节到第七节写诗人向大海吐露自己要逃往海外、追求自由的隐秘的愿望,也表达诗人对失去自由的懊丧,为逃往海外的夙愿难以实现而愁苦满怀。第八节到第十三节写诗人对拿破仑和拜伦的追念,他们与作者精神相通,也与大海的精神相通,在这里,诗人深感前途渺茫,壮志难酬,哀叹了人们的不幸命运。最后两节写诗人绝不忘记大海的誓言,诗人决心将大海的精神作为激励自己的动力,为自由奋斗不息。这首诗赞美了自由奔放的大海,抒发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苦闷,表现诗人在残酷专制下的崇高的自由精神。

    南高加索优美的自然景色,哥萨克的风土人情,激发起诗人的浪漫主义诗情。尤其是那壮阔湛蓝的大海,更使诗人流连忘返。临别前夕,诗人登上高加索海边的岩石,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想起自己坎坷的经历,想起人们到处忍受着同样的命运,想起葬身于大海的英雄怀古伤今,思绪起伏,他的心像大海一样深沉、激荡,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首诗篇。

    诗人与大海相遇,他胸中涌动着海一样的澎湃。诗人把岛、岩石想象成凝固的浪峰,已是诗人改变的自然,接着,诗人由观照映海,到由海反观,最后与海合一了。这一瞬间,海是诗人向远方的延伸,是海向俄罗斯土地的延伸,这就是作者创作这首诗的思维流程。

    诗人赞叹大海的壮美:黄昏寂静时,大海温顺、宁静,闪耀着蔚蓝的波涛和娇美的容光,仿佛在哭诉着心头的哀愁;波涛汹涌时,大海喧腾、激荡、傲岸不羁,仿佛又在召唤着诗人冲破牢笼,奔向自由的远方诗人热爱大海:大海有广阔的襟怀,惊人的威力,壮丽的景色。诗人也羡慕大海:大海的自由奔放,勾起了他失去自由的懊丧,在变相的流放中,他感到像囚徒一样。诗人更依恋大海:大海使他缅怀起举世震惊的英雄。显赫一时的拿破仑只能在荒凉的海波上安息;普希金最钦佩的诗人拜伦,虽然天才卓绝,雄心勃勃,渡海远征,但终为他祖国所不容,客死于希腊。普希金空有抱负不得施展,拿破仑和拜伦的不幸结局自然增添了他前程渺茫、

  • 7、 《致青春》读后感

    小编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致青春》读后感,更多读后感尽在小编。

    《致青春》读后感

    《致青春》这部小说是我毕业以后看的很难得的一部作者文笔罗嗦情节罗嗦但是人物刻画个人特别喜欢的言情类小说。其实说人物刻画,主要是指男主角陈孝正。对陈孝正这个人物的喜爱实在太深,以至于看完小说眼角湿润,把书的后半部分反复读了十来遍。

    女主角郑微算是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女孩子吧,从小到大没有为经济发愁过,在父母疼爱中任性地成长着。由于喜欢学长林静,她报考大学时选择了和学长同一个城市的另外一所大学,并且真的考上了。没想到去学校报到时才知道林静已经悄悄去美国了。独自一人的郑微便在这座陌生的城市开始了她的大学学习和生活。

    然后,她遇到了陈孝正。陈孝正和郑微同校不同系,是一个安静内敛孤僻的男孩子,成绩很优异,平时基本上独来独往。对郑微来说,陈孝正是她挑战的对象,像她这样一个长相甜美活泼开朗的女孩子从小到大就没遇到过无视自己的男人,这次她算遇到了。也许刚开始她是在玩笑中开始扰乱并进入陈孝正的生活,之后随着矛盾的激化她和陈孝正有了纠葛,并在纠葛中逐渐爱上了陈孝正,这是郑微的爱情,简单调皮而浪漫。但是对陈孝正来说,郑微的出现却是一枚重磅炸弹。在认识郑微前,他基本没关注过女孩子,也从来没有期望过自己会遇到一位女神,拥有一段美好的爱情,他只是希望自己能好好学习出人头地。但是在他安静的生活中却突然闯出这么一个女孩子,不管自己怎么和她保持距离都无法阻止她刻意的靠近,当两个人慢慢熟悉起来,他也发现自己深深爱上已经不能自拔,他感受到了美妙的爱情。

    可是,陈孝正知道他不应该拥有这样美好的爱情。因为他的家庭背景不一样。他很小的时候工程师父亲去世了,母亲带着他过着极为寒苦的生活,从他小时候开始,他妈妈就一直给他灌输着出人头地的意念。他妈妈在他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一颗放弃自己重建家园的忍者之心。陈孝正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可是他遇到了郑微。他以为他那么喜欢郑微,妈妈也会和他一样喜欢郑微,他觉得妈妈会让他和郑微在一起,以后他会娶郑微,会结婚,会有他们的孩子。可是在他兴高采烈带郑微回家见妈妈时,妈妈的一句话就浇醒了他:“郑微不是不好,只是她不适合你。有些女孩子,你爱不起。”

    在郑微见过陈孝正妈妈,满心欢喜回学校后不久,陈孝正消失了。他没有对郑微提起过任何事情,就这样悄悄地去了美国。和林静一样,悄悄去了美国。

    郑微大学毕业了。

  • 8、 致良知读后感

    致良知读后感(一)

    吴萍

    致良知”包含“致知”和“实行”两方面的内容,即:一方面,我的良知能够让我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的行为,并且能确保这种选择是具有道德意义的;另一方面,我又必须按照我的选择去实施我的行为,否则就谈不上真正的“知”。所以“致良知”既反对“坐而论道”,亦反对“随事体认天理”(一边实践 ,一边体会所实践之事所蕴含的天理),因为前者会流于空谈,后者则会导致将“天理”当作一种客观存在的东西,从而把“良知”与人的现实行为割裂开来。

    “致良知”是伴随着“格物”展开的,联系阳明学中的“行知合一”以及对意义世界的构造,我们可以明白,虽然“良知”普遍的先验存在,但阳明学中包含对扬弃“良知”主体意识的超验性,所以“良知”若不“致”,即使承认良知本体的存在,但也对我们的意义世界毫无益处,也就是可以看作在良知意义上的不存在。而阳明先生提出“致良知”就是为了能够在世上“流行发用”,怎么可能会忽视良知意义呢?从阳明生前与两位最得意的门生的“天泉论道”中我们也可以找出证据。阳明面对王龙溪的“四无说”表示在本体上的肯定,但也对钱德洪从工夫(实践)上展开对良知理解表示肯定,即使在本体上阳明确实认同良知的超验,先验性,但是在良知的意义上,他不忘用“致”,用实践来突出“良知”在意义世界中的作用。

    结合到我们的生活,如果我们在心中已经明觉到了自己的孝顺之心,明白了孝顺的含义,但无法在我们的意义世界中表现出孝顺的行为,那么我只能说,我们掌握的是“孝”的概念,而非“孝。同样,如果只是在本体上将“良知”给“致”(穷尽)了,而不在工夫上将“良知”给“致”(实践),那么我们掌握的只是“良知”的本体概念,而非全部的“良知”。所以这两个“致”都是不能够忽略的,真正的“致良知”中的“致”便是在本体与工夫上同时开展对良知的体悟,用康德的话来讲,一者是对纯粹理性的感悟,一者是对实践理性的体悟。

    通过学习致良知,我感觉到一个人可以走快,但一群人可以走远。这是能量场的力量,有圣贤者指引,有同修则善砥砺,内心开始安静下来,变得更有力量,不再轻易受物所奴,开始懂得拒绝与区分不靠谱的人和事。致良知的学习没有终点,要终生学习,终生践行。

    致良知读后感(二)

    程楠

    近期集团组织了学习致良知的活动,当时就想到当年背古文时的那种愁,一想到古文就有点读不懂,难理解,不上口的感觉。当我认真读了之后,就感觉有一种正能量在心中燃烧

  • 9、 致教师读后感

    篇一:读《致教师》有感

    读《致教师》有感

    盐城市冈中小学 王亮

    谈到教师,人们会说教师这个工作好,轻松、待遇也高;朋友们会说:教师是个光辉的职业??很多时候,大家对教师职业的评价都是过于神圣化。 拜读了朱永新先生的《致教师》后,前言就颠覆了以前对教师的形象比喻,但更具人性。书中这样写到:“归结为神圣,会过于强调教师的奉献与牺牲,容易导致神化和苛求,动摇了扎根于现实的坚实基础。”读完这句话,我的心里充满了被人理解的美好,这种感觉让我有了读下去的欲望。

    还记得自己刚站走上教育岗位时的手忙脚乱和经历的挫折,一度曾使我快失去信心。迄今为止,我在教育这个岗位上奋斗20年了,但我仍然保有当初教学的热情。很多孩子也坦言,很喜欢我的课,因为课堂上的我比较幽默,亲切。仍然充满朱永新先生在书中谈到了教师的幸福从哪里来,他提到人的幸福大概有三个重要的来源:一是人与外部物质世界的关系。二是人与人的关系。三是与自己的关系。我的幸福感大多是来自教育,来源于特殊的学生。当一个特别调皮不听话的孩子,在你的课堂上认认真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时,内心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

    小琪同学是四(3)班的一个孩子,刚开始她给人的感觉是聪明,发言积极,是个不可多得的聪明学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认识的是深入,我发现小琪同学有着和自己课堂表现截然相反的拖作业现象,只要老师不在她身边,她都是在玩,一个字也不动的。对这孩子我用了很多种方法,软硬兼施,但这娃就是油盐不进。依然我行我素,拖拉作业,还把小脑筋动到了放学开溜上去,实在让人头疼至极。我把这个情况和来接她的奶奶反映了,在交流中我了解到孩子的爸妈常常忙到很晚,没有时间去管理她,现在虽然把她送到补习班,其他对她还是不闻不问。了解这一些以后,我以此为切入点,和小琪进行了交谈,对她爸妈工作的辛苦表示理解,关心她放学后在补习班的生活,特别是了解到孩子常常到晚上8点才能回家,小琪也是不容易。我拉着她的手,和她谈了很多,也许是我的理解让她卸下了心房,又或许是我的关怀令她有所感动,在后面的日子,小琪同学变了很多,作业主动交给我,我的作业再也没有拖拉过。现在她甚至还主动来问我有没有额外的作业给她做。作为她的老师,成就感、欣慰感溢满我的心中。

    还有一个已经毕业三年的学生,每年的教师节她都会记得给我送上一盆植物,写上一张贺卡祝我节日快乐,我是感动的,幸福的。我想我感受到了作为教

  • 10、 《致爱丽丝》读后感

    7月中旬时我看了儿童文学上的《致爱丽丝》,在书上反反复复的出现了“foralice……沉默的alice”我一看就觉得这个故事非同一般,果不其然,这个故事充满了神秘感。不管是巨大的泰迪熊,小巧的怀表还是自己生活瞬间的照片相册,这却来自并不认识的神秘人物。经过仔细查找终于找到了这个神秘人物的地址——湖滨路18号。而危险正悄悄展开,这个令人忐忑不安的故事,将以什么样的故事结尾呢?而书下的一串小字更引人注意“如果换做是你,是选择继续沉浸在这甜得发腻的梦境,还是只身迈入神秘的湖滨路18号”今天我终于看到了《致爱丽丝》后续,这个主人公alice,虽然刚开始和神秘人物见面“白皙的皮肤,黑洞洞的眼睛”都使alice从心里开始害怕这个人,而alice却于这个神秘人物——乔乔阴差阳错的成为了好朋友,他们经过了很多美好的一天天,不管是每晚的一封邮件,熊形的云朵,乔乔唱的有魔力的歌,一起看的无聊的电影……可最后真相才被揭开,乔乔接近alice仅仅是为了他的论文——沉默的人的心理,可是乔乔并不开心获得了奖,并且他把这件事告诉alice,告诉她这只是一场噩梦,告诉她“你沉默只是你的外壳,你真正的内心是有光的!”。后来乔乔去了一个偏远的大学……

    这是一个半伤感的文章,最后乔乔并没有去好的学校,是对alice的愧疚。我非常欣赏他的做法!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11-08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8

  • 2019-10-09

  • 2022-04-05

  • 2019-10-13

  • 2019-09-21

  • 2019-10-19

  • 2019-10-24

  • 2019-09-20

  • 2022-04-06

  • 2022-04-12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09-28

  • 2019-09-21

  • 2019-10-19

  • 2019-10-29

  • 2023-06-19

  • 2019-10-19

  • 2019-09-23

  • 2019-09-26

  • 2019-10-28

  • 2019-09-25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10-04

  • 2019-10-29

致母亲读后感
致母亲读后感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致母亲读后感,2024致母亲读后感,教您怎么写致母亲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