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观天水围的日与夜有感 > 地图 > 观天水围的日与夜有感,2024观天水围的日与夜有感
观天水围的日与夜有感相关栏目
观天水围的日与夜有感热门栏目
观天水围的日与夜有感推荐
观天水围的日与夜有感

(共 8633 篇)

  • 1、 观天水围的日与夜有感

    天水围的日与夜观后感

    在大家的一片赞好声和推荐下,我终于决定看看电影金陵十三钗,不出所料,还是中了我预想的模式-暴力、血腥、性惑,免强看到一半就放弃了。我真是不明白国产电影,特别是大片,为什么总是摆脱不了这个模式,难道观众的欣赏力就这么低吗?非要靠这些来刺激感官吗?要说刺激也到是给我带来些刺激,那就是恶心。

    以战争为题目的电影很多,不少好的战争电影不是用暴力和血腥来表现的,是通过战争对普通人的影响-人性的扭曲、感情的摧残、心灵的创伤等等。记得多年前看的一个以二战为题的电影,其中的情景仍然深深刻在脑海里:那是一位年轻的士兵夜晚在一张单人床上辗转反侧、坐卧不宁,设想和期盼着恋人下夜班后与他的欢聚;那是这位士兵在朦朦的晨雾里跑到恋人工作的医疗所,发现恋人因救治伤员临时加班而未能如约,两人面对面流露出催人泪下的伤心、无奈和悲哀;那是这位士兵站在奔赴前线的汽车里,痛苦地目送着车下泪流满面、渐渐远去的恋人,他和她错过了头晚两人的第一次,也许是仅有的一次甜蜜约会。此情此景深深触痛着观众,这里没有刀光剑影,也没有血肉横飞,却让观众的心和他们的心一起颤抖着。

    我相信肯定有观众和我一样,喜欢更贴近生活的电影,因为从锵锵三人行节目中听到最近有一部叫桃姐的电影买出了最高票房的记录,我家的电视机顶盒中没有这个电影,但有一部同一位导演的影片天水围的日与夜,据说与桃姐风格相近,也引起很多人的关注和喜欢,所以对于平时不大看国语电影的我,就在看了金陵十三钗没两天,又看了天水围的日与夜。后者的平淡、含畜和沉静与前者的暴力、血腥和性惑形成了鲜明对比,如果不看后者,我不会有太大的冲动说什么,看后便忍不住要说几句了。

    对看惯国内大片模式电影的一些观众,可能会感觉天水围的日与夜太沉闷、太没有刺激了,但我却将它从头到尾看完了,虽然影片中没有任何戏剧性情节,但片中的人物关系和细微的感情变化却时时牵挂着我的心。导演从身边人的生活着眼,通过我们熟悉的人影-勤劳乐观的妈妈、少言寡语的儿子、年迈独居的阿婆,来体现人物内心深处的感人力量,这种力量带给观众的不是身体上的刺激,而是心灵上的启迪和升华。

    也许是我老了,也许是生活在和平年代思想麻痹了,总之,我对暴力、血腥、性惑的作品,其感受是肤浅、浮躁、庸俗和低级趣味,尽管它的主题是宏大的。如果只是偶尔一两个这样的作品还可接受,百花齐放吗,但如果形成了一个经久不变的模式,我不禁

  • 2、 观电影《天水围的日与夜》有感

    电影《天水围的日与夜》观后感

    电影《天水围的日与夜》是香港著名女导演许鞍华的作品,虽然没有傲人的票房成绩,却是2008年最值得欣赏的香港电影。本片获得了第2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和最佳剧本。第15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

    影片的前面一小段,就是女主角宽姐去超市上班,回家和她的儿子张家安一起吃饭。。。最平常的生活琐事,没有耐性的人几乎是看不下去的,导演简直是在考验观众的耐心,但是慢慢地就会发现,我们一颗浮躁的心被导演不动声色的熨平了。宽姐是一个生活在香港天水围社区,丈夫早逝,独自抚养儿子的普通的底层劳动妇女,在日复一日的平淡生活中遇到一位独自生活的阿婆梁欢,阿婆因为有过卖菜的经历和她成为了超市同事,又很巧的住在同一栋楼。宽姐看到阿婆唯一的女儿早逝、一个人孤苦伶仃,就在生活上尽可能的给与关心和帮助,从一些小事情、小细节上体现了女主角宽姐助人为乐、不求回报的高尚品质和美好心灵。

    影片的一个场景是宽姐把亡夫的一件衣服放进了垃圾箱,又忽然想起了什么,把它拿出来放在箱盖上反复抚摸,宽姐一个人无声的痛哭的情景很能触动人们心底最柔软的一面,宽姐也有脆弱,需要关怀的时候,但是当她擦干眼泪以后,依然能温和的、从容地面对生活给予她的一切风风雨雨,言传身教的让自己的儿子也成为一个比同龄人懂事、孝顺、品学兼优的好孩子。

    宽姐的母亲生病住院,和儿子,孙女住在一起的老人并不缺人照顾和探望,宽姐因为工作生活忙碌无暇去探视,但是她让自己的儿子替代她经常去探望外婆,帮自己尽一份孝心。阿婆梁欢想去沙田看看唯一的外孙,宽姐放下手头的事情陪伴左右,她把爱和帮助给了最需要的阿婆,但是阿婆的前女婿却很冷淡地拒绝了阿婆用一生的积蓄为他们一家购买的金饰礼物,并以儿子打工为理由,从始至终没让思念外孙的阿婆见到亲外孙一面,最后又提到要照顾现任妻子的患重病的丈母娘,撇清和阿婆的一切关系,当他匆匆离去时,前女婿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漠的态度和对前任丈母娘阿婆梁欢的不闻不问的事实,深深地刺痛了阿婆和观众的心,让我们见识了什么叫人走茶凉,世态炎凉。阿婆在回去的车上把送给宽姐母子的首饰和女婿不要的黄金饰品都送给了宽姐,宽姐没有推辞,而是一一收下,说帮她保管,以后阿婆需要钱就从她这里拿,其实这时宽姐已经替代了阿婆死去的女儿承诺照顾她以后的生活的重任,那个场景让我泪流满面,感动不

  • 3、 《天水围的日与夜》观后感

    电影《天水围的日与夜》观后感

    天水围是香港的一个社区,曾因当年连环发生了几宗家庭悲剧,引起全港关注,被称为悲情社区,而电影《天水围的日与夜》故事就发生在这个社区里。

    香港导演许鞍华以她一贯的细腻手法,又一次把镜头对准香港底层市民的生存状态,涉及到中学生的成长问题、单亲家庭、孤寡老人养老等问题。本片并没有将这个被香港媒体所描述的悲情社区天水围扩大化,而是将贵姐及其邻居粱阿婆之间简单、平淡、朴实而又充满温情的生活片断演绎得犹如一汩缓缓流动的溪水,慢慢地打动着每一位观众的心。

    女主角贵姐(鲍起静饰)是个中年寡妇,在一间超市工作,按部就班,尽职尽责。与儿子张家安相依为命,生活说不上富裕,倒也一日三餐有保证,而且贵姐还是个热心、乐于助人的老邻居。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贵姐知道同在超市里工作的梁阿婆原来和自己是同住一栋楼的邻居。于是,贵姐便多了一个心眼,时时关注这位孤寡老人。在超市里,她会主动帮助梁阿婆做诸如搬运青菜的粗重工作;在电器商场偶遇梁阿婆要买电视机,阿婆为了省几十元钱选择自己搬运,但苦于年老体衰,又搬不动,于是,贵姐马上打电话把儿子叫来,帮忙阿婆把电视机搬回家,还帮助安装调试好。

    当梁阿婆要去沙田探望已失去妈妈的唯一外孙时,贵姐放下手头上的所有事情,包括放弃暂时去探视生病妈妈而把爱给了最需要帮助的梁阿婆,表示要陪同其前往,令阿婆开心不已。当阿婆满心欢喜带着自己用一生积蓄、精心为外孙和前女婿的媳妇准备的金项链及金戒子到达,可想不到的是前女婿不仅不带媳妇来,还称外孙在打工,不让外婆见上一面,很冷漠的拒绝接受梁阿婆的一番好意,令老人伤心至极。阿婆在回程时,不仅送上为贵嫂一家准备的同样一份金饰礼物,连前女婿拒收的统统送给了贵嫂。此刻的贵嫂,看着眼前孤独无援的老人,真的不再忍心拒绝,只能告诉梁阿婆就暂时放在我这里保管吧,以后有需要用钱的地方,尽管在我这里拿就是。看似非常平实的一句话,其实,此时的贵姐已承诺代替阿婆死去女儿照顾其后半生的重任了。贵姐将目光移向了车外,我分明看到了她眼里闪动的泪花。此刻,我的眼泪早已挂满腮边,为贵姐的高尚人格而感动,为阿婆遇上这样的好邻居而动容。

    张家安是个腼腆、内向、不太爱说话的男孩子。因会考结束等待放榜,所以和现在的孩子一样,整天就窝在家里,不是睡觉,就是看电视,也不煮饭。等妈妈放工回家后,煮好饭了他才吃。但自从张家安去参加一次暑期有关亲情交流活

  • 4、 《天水围的日与夜》电影观后感

    《天水围的日与夜》观后感

    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对生活中一贯被我忽略的很多细节有了兴趣,继而产生出一种使人柔软的珍爱之情:比如木质丝滑的家具,比如一道家常菜,再比如认认真真地请客吃饭,或隆重地度过一个传统节日眼下流行把这种感觉命名为人文关怀,一种对生活本身和千百年来蕴含其中的艺术,所持有的深厚情怀。许鞍华《天水围的日与夜》,便是这样一部恬静温厚,却光阴浩瀚的电影。

    《天水围的日与夜》讲述寡妇贵姐和儿子相依为命的生活,以及天水围,这个香港最平民的角落里,百姓人家的寻常岁月。一开始缓慢的节奏和琐碎的细节描写,几乎叫人昏昏欲睡,但就在那些慢条斯理的买菜,做饭,上班,下班的白描镜头中,贵姐,安仔,老太,和亲戚们,一张张本来模糊无奇的面孔却渐渐清晰,浮凸出来构成了一幅如《清明上河图》般,乡土,细腻,风情缱绻的图画。

    因为拮据,贵姐自有一套生活的精细。比如买报纸,在这个香港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符号情节上,贵姐为了附赠的一包纸巾,会叮嘱儿子安仔多走几步别家买。就是这样抠门的贵姐,却在和梁老太及亲戚的交往中,尽量显得大方得体,不计钱财。除了对孤寡的梁老太怀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悲悯外,更深的,却是一种清贫人家的志气。

    人活于世,理应端庄。珍惜自己的一针一线,不乞他人一毫一厘,方可以从寒微中炼出一层底气。这叫做尊严的东西,正是人们于苦难中唯一可以依赖,可以照亮前路的力量。

    和国外回来度假的表姐妹相比,安仔显得特别安静,甚至有点木讷,乏味,不是真的对聚会,唱k和打麻将没有兴趣,而是懂得,节省是他唯一能尽的孝顺。同样,跟依赖于儿子们的贵姐母亲,嚷嚷着这不舒服,那不受用,非要吃燕窝鱼翅相比,孤寡的梁老太,无论是商场求职,还是赠香菇谢贵姐的细节,都体现出她拖着孤老之躯,却一丝不苟坚守着的体面和志气。这在许鞍华的眼中,无疑是天水围暗藏的可贵品质。

    影片《天水围的日与夜》中多次出现的吃饭场面,正是中国人,尤其是南粤港人,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道场景。贵姐家的饭桌上,总是那么一两道素淡的菜肴,唯一一次出现乳鸽,还是头天和有钱的亲戚聚餐时打包回来的。但每餐饭,贵姐都吃得格外香。这张饭桌,是她劳碌终日以后,唯一可以和儿子亲近,哪怕只是以沉默的方式,彼此相依的地方。鲍起静为角色设计出一种斜往上看的眼神,显得特别享受,有滋有味的样子。辛苦找来快活吃,中国人自古求生不易,所以在这个吃上演绎出博大精深的文化与感情来:家

  • 5、 《天水围的日与夜》观后感300字

    《天水围的日与夜》观后感 昨晚看了许鞍华的《天水围的日与夜》,很平静,平平淡淡的,但却深深吸引我,这才是老百姓最真实的生活。看到的只是平凡的一家,平凡得再不能平凡了.我敢肯定里面的情节在大家生活中都出现过...剧情平常也好,拍摄手法简单也好,天中的感情确轻易地流淌出来,它没有专门地煽情,你却能感受到生活的真,亲情的暖,人性的美... 张太,普通的香港妇女,勤劳,为家庭付出了一切,她没有索取,她对儿子,母亲,两个弟弟,甚至邻居独居婆婆的关爱,都没有太多的表现出来,真实的并不需要过多表现吧。张家安,会考完的儿子,你也许认为他会学坏,但他没有;老妈叫他收衣服买报纸搬电视,他会说哦,之后去做了。他也不会因为家里的经济条件比不上两舅舅家的,而心境有起伏过。婆婆,每天一样的青菜牛肉,留下来的老银,买了金器给最亲的孙子和邻居。 纵观整部影片,留给我最多的情感是:释怀,平淡以及温暖,不是那种会让你流泪的温暖感动,那种小情感在大环境中的释放,而是生活本身最原始的状态,真实感。鲍起静表演得刚刚好,不会太过也不会太少。看完此影片,感觉心里很是平静,异常的平静,生活就是如此,平平淡淡才是真,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就是如此,感觉《天》更像一部纪录片,我爱看的纪录片,我喜欢,因为它真。
  • 6、 天水围的夜与雾观后感3篇

    《天水围的夜与雾》这部电影许鞍华执导,讲述了中年离异的港伯李森在大陆娶来年少美貌的晓玲,因为李森没有工作,又担心老婆出轨,这种嫉妒心理已经让他失去了理智,最终将妻子杀害。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天水围的夜与雾观后感精选3篇。

    《天水围的夜与雾》以轰动一时的天水围灭门惨案为蓝本,故事发生在香港天水围,在香港天水围发生了一件令人惨不忍睹的血案,丈夫残忍地杀害了妻子和双胞胎女儿后自杀。

    在电影中任达华扮演的丈夫李森早年在嫖妓时认识了妻子晓玲,两人因性生爱,并且怀了小孩。为此,他跟前妻离婚,陪晓玲回到贫困的四川山区觉得家里,为晓玲家修房子,还正式跟晓玲举办了婚事。但心术不正的丈夫竟然在此期间强奸了晓玲的妹妹。在晓玲产下双胞胎后,因丈夫已花光之前做生意所攒下的积蓄,迫于生活,两人回到香港,搬到了天水围,而夫妻俩迫于经济压力矛盾重生,感情虽早已破裂,当晓玲打算靠自己的能力支撑生活时,他却不愿靠劳动取得收获,还总担心妻子红杏出墙,因而在性生活上对晓玲采取性虐的方式还对晓玲实施家庭暴力。

    最后,丈夫在残忍杀害了妻子和一对双胞胎女儿后自杀。其实他根本没有想自杀,他打电话报警时还想把罪名赖在妻子头上,可是他居然笨到对自己的最后那一刀用力过猛,本来想制造假象,谁知弄假成真。

    这微薄的生活费并不能维持这个家庭的生活支出,而剩下的救济金李森不知拿来做什么,李森不愿出去工作无非是想得到其他人对他的尊重,而出去打工会让人看低他,让他失去往日的风光更会失去社会救济。而妻子晓玲为了生计不得不外出打工,最主要的还是想靠自己能力生活,而丈夫李森不但不体谅妻子还跑到妻子打工的地方去监视她,在她回家后百般刁难,晚上还采取性虐的方式对妻子晓玲性暴力。这些行为都体现了李森性格中的暴虐,其实李森的暴戾不仅仅体现在对晓玲的暴力上,在影片倒叙中,李森在与晓玲回四川的时候也有体现出来,在晓玲二妹离开四川时李森就质问三妹二妹为什么不经他同意就离开,在晓玲母亲没有钱买菜做饭时还打死了家中的狗,这种种行为都为李森的暴力行为有所映射。

    在回香港前晓玲是依附于他生存的,而在回香港之后晓玲的生存能力强于他,带给他的是巨大的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心理巨大的落差,而他自己却也未尝想过去改变,宁肯领取政府的综援而不去找工做,对自己无力的愤怒全发泄到晓玲身上,最终导致惨剧的发生,而他在犯下大错时还依然想要维持自己好好先生的形象。

    导致这个家庭惨案

  • 7、 胜利日观阅兵有感

    胜利日观阅兵有感 高一六班 王瑞滢 七十年前的今天,是整个中华民族、整个中国乃至整个世界都应该记住的日子。就是在那一天,人类远离了战争的硝烟,迎来了和平的曙光;也是在那一天,死亡不再触手可及,生命在黑暗中复苏,在阳光中奏响凯歌。那一天,就是抗战胜利日,一个阳光般温暖的日子。 在1945年9月3日之前的时光里,世界都是被灰色笼罩着的。硝烟、战火、鲜血、枪林弹雨,那是个我们永远想象不到的世界。一颗子弹隔开了生与死,一枚炮弹分开了天与人。我想,在那个时候,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恐惧死亡的人,另一种是渴望胜利的人。 恐惧带来懦弱,懦弱带来死亡;渴望带来勇气,而勇气带来胜利。我们的先辈,他们抛开恐惧,抛开懦弱,用执着的对胜利的渴望,奋勇向前,用愤怒和鲜血换取胜利,换取今天的和平。 而今天,在七十年后的今天,在和平的万丈光芒中日益强大的我们,以这种方式缅怀他们的愤怒,缅怀他们的鲜血,缅怀他们用生命换取的胜利,用高举的旗帜,用训练有素的军队,用先进的科技武装,将这种看似尘封多年,实则从不被忘记的精神展现在全世界面前。看吧,整齐的步伐、洪亮的口号,足以排山倒海的气势,这就是我们的中国!它以千万人的努力堆砌而成,走出硝烟弥漫的历史,矗立在世界的东方,而今天,它的强大,它的雄壮,它的浩然正气,又一次展现在世人面前。 我看见五星红旗在蓝天下飘扬,我听见激昂的军乐奏响;我看见威武阳刚的军人步伐整齐,我听见他们的口号洪亮。在那震憾人心的两个小时里,我的心底渐渐涌出一种情感:在外国领导人欣赏佩服的目光里,我第一次强烈地感觉到我竟如此自豪,我为中国骄傲,为我是中国人而骄傲。每当我想到那肃穆庄严、精神抖擞的军人效忠于我们的国家,那鹰击长空、壮志凌云的景象只属于中国,那不惧强敌敢较量的精神孕育了我们的祖国,我只感到一股股澎湃的激情在我的心中涤荡,让我热血沸腾。此时此刻,我以中国为荣。 我想,这会是我难以忘记的一天。这个名叫胜利日的日子,虽会消逝于时间,却会永存于史册,正如那些先辈,那些五官各异却同样坚毅的面孔,那些胜利,那些精神,以及他们带给我们的长久的和平,都会随着这次盛会铭刻在所有中国人的心中,直至永远。 最后,让我以这句话结尾:人民,如大地,亦如钢铁;英雄,是脊梁,亦是国魂;勋章,塑传奇,亦塑精神;和平,载史册,亦载荣光。 2015年9月3日
  • 8、 观《西雅图夜未眠》有感

    《西雅图夜未眠》观后感

    每部电影就像是一个朋友,你认识他之前觉得可能这人没什么,但当你自己深入接触过后,才发现他远比你想象的更有内容。终于扫荡了汤姆汉克斯主演的全部电影,最后一部是名字最没有吸引力的《西雅图夜未眠》。从名字不难看出这是一部爱情片,本来打算跳过的,可是看到影评还是忍不住想看。

    过年也许不适合看这种名字略带忧伤的电影,可是翻到昨晚没看完看的《寂静岭2》之后我对自己说还是看看爱情片吧

    这并不是一部轰轰烈烈浪漫到死的片子,但却以其内在的某种淡淡的又不可名状的气质让人印象深刻。

    自从妻子玛吉病逝后,山姆就一直带着8岁的儿子乔纳默默地生活着。他谢绝了朋友的安慰和再婚的介绍他相信真正的爱只有一次,他永远不会再找到象玛吉一样的女人了。为了调整心情,他决定离开芝加哥,到西雅图去过一种新的生活。时隔一年半后八岁的儿子乔纳非常担心痛苦的父亲,于是在圣诞夜他拨通了广播电台的电话,说出了自己的新年心愿,他想为爸爸寻再找一个妻子为自己找一个妈妈。

    山姆在接到电台的电话后,十分生气,但是在儿子和主持人的耐心劝导下,他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山姆在描述他妻子时说出了一段很感人的话:我知道当我头一次接触到她的时候我就知道,就像回家却是前所未知的家,而我只是牵她的手,我就知道。就像是魔力。因为山姆一直都为此失眠,所以电台给他起名为西雅图未眠人他,的故事牵动了许多人的心。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电影的女主人公安妮,在和男友订婚去往他家过圣诞的路上无意间听到了电台里乔纳的愿望,同时深深的为山姆伤感的故事所打动,过完圣诞后身边所有人都在讨论西雅图未眠人的故事,很奇怪的是安妮虽然和男友订婚了并且告诉自己她爱的是沃尔特,但内心却为山姆所牵动。于是安妮内心便有了给山姆写信并去找他的冲动,她约山姆在情人节这一天在纽约的帝国大厦顶楼见面。而这时山姆在同事的劝导下已经开始和另一个女子开始了约会,在收到安妮的信时并没有当真,儿子乔纳却对安妮的来信却感觉十分亲近。

    安妮决定去西雅图见山姆父子,在机场送人的山姆父子刚好巧遇了安妮,而安妮却没有看到他们。当时山姆并不知道这就是给他写信的安妮,但他对安妮有很强烈的感觉,他试着去追上安妮却没能找到她。安妮去找山姆父子时,一直跟随在他们后面不敢上去打招呼,终于她要鼓起勇气向山姆说明一切时,却撞到山姆父子和山姆的朋友苏茜热情拥抱。安妮死心了,立刻飞回了纽约。安妮回来后决心彻底抹

  • 9、 观《独立日》有感400字

    今天,我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独立日2》。

    独立日讲述了一个外星种族,经过二十年的准备又一次的袭击了地球,盗窃地球的地核,作为飞船的燃料。虽然地球只剩10%的人类,但这一次地球人联合起来,团结一致。一同抗击外星人。最后,外星人被打的落花流水。我们还收获来自外星的一个球体,球体声称愿意帮助我们打败外星种族,原来球体是一个和我们遭受同样的侵略者侵略的种族的最后一个人,球体的科技能让我们的文明推进几千年,我们是时候打回去了。

    我最喜欢莱来森局长和主人公杰克驾驶拖引机开过伦敦上空时,他说了一句话:“haveup must havedown(有升必有落)。”所有被飞碟的引力吸过去的东西都倒了下来,地标都被毁了,列入大本钟,伦敦桥等。我们最后虽然失去了家,亲人,但我们拥有了新的友谊,爱。

    主人公杰克和席德上校原本是仇人,杰克因为意外使席德的家人去世,席德怀恨在心,与主人公杰克不共戴天。但是这次大浩劫之后,他们两个成了战友,虽然他们失去了家,亲人,但他们从仇人变成战友;人们更加团结;科技更加发达。也许这就是灾难给我们带来的两面性。

  • 10、 观《南禅七日》有感

    《南禅七日》观后感

    观南怀瑾老先生主持《南禅七日》有些感悟。

    佛经讲人是因缘和合而生,股票走势由合力决定,所以时疫病是同一大气运转不行的外因而致,所感染的是同一部位,可以用同一方治疗,普通感冒是因个人不同体质气的不运的不同内因所致,要因病给药。

    佛经有心物一元一说,股票形态结构和动力是一体两面,我说五脏六腑形态结构和气的运行力是相辅相成的不增不减。

    佛经讲业力不是人为能改变的,股票讲中枢终完美。我说五行不运改变不了得癌的后果。有人用桂枝去芍药加桂汤治好乳腺癌,因为乳腺癌多为腺癌,为肝所主,用辛辣桂枝克制肝主酸筋,使先天五行得以畅行。

    释迦摩尼佛主功德已满升天,有二个弟子要给世人做榜样,用止息法现在还在世。易经讲绝利一源用师十倍。医家讲人体有强大的自愈能力,饿治百病。

    观音菩萨说音声是咒语,和五音入五脏是同出一辙。

    佛说言语道断总是错,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我如果道错了,请有缘人笑后再道。

  • 2021-07-09

  • 2019-11-06

  • 2021-07-26

  • 2019-11-04

  • 2021-07-16

  • 2021-07-15

  • 2019-10-29

  • 2019-10-28

  • 2021-06-07

  • 2019-10-28

  • 2021-08-13

  • 2019-10-17

  • 2021-04-01

  • 2022-08-25

  • 2021-07-27

  • 2021-09-01

  • 2021-08-23

  • 2021-08-03

  • 2021-07-16

  • 2019-10-28

  • 2023-04-20

  • 2019-09-20

  • 2019-10-28

  • 2021-08-26

  • 2019-09-20

  • 2021-07-26

  • 2021-08-15

  • 2021-07-0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10-28

  • 2021-08-04

  • 2021-08-08

  • 2019-11-06

  • 2019-10-29

  • 2021-07-02

  • 2021-09-25

  • 2019-09-20

  • 2019-09-25

观天水围的日与夜有感
观天水围的日与夜有感栏目给大家提供丰富的2024观天水围的日与夜有感、观天水围的日与夜有感大全等,希望丰富的观天水围的日与夜有感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供大家参考借鉴!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