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官渡之战读后感 > 地图 > 官渡之战读后感
官渡之战读后感相关栏目
官渡之战读后感热门栏目
官渡之战读后感推荐
官渡之战读后感

(共 4213 篇)

  • 1、 官渡之战读后感6篇

    读书应该成为我们终身的习惯,当读完作者写的作品后,心中情绪不禁泛起阵阵涟漪。写读后感时,要写出自己独特的新鲜感受,提出有新意的见解。读后感大全小编为各位收集并分享了“官渡之战读后感”,希望能帮助到你,请收藏!

    官渡之战读后感(篇1)

    官渡之战是历史上着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袁绍举70万大军伐曹操,而曹操却以7万击败了袁绍。

    官渡之战曹操的胜负很值得探讨,在大仗之前,谋士为了给曹操壮胆,提出了十胜十败之说,曹操这才迎战。综合来看,曹操能赢有以下几点。1.曹操善用人。他能接受来降谋士许攸的计谋,夜袭乌巢,断了袁绍的粮草;而袁绍用人严重失察,听信郭图的话中了埋伏,又听信了审配、逢纪的诬陷收田丰下狱,把沮授囚在军中,听任手下将领谋士勾心斗角,逼走了手下的大牌张合高览;2.曹操知道兵贵神速,于是起精兵来决战,粮草并不是很充裕,而袁绍兵不如曹操之精却硬要与曹操比精良,不停从田丰的话,导致失败。这也告诫我们不要以为能够万无一失的做事,一切皆有可能,不要过分的自傲,否则终成恶果自尝之。

    袁绍见刘备招兵买马,就想去讨伐刘备,袁绍的谋士说,刘备不是真正的敌人,曹操才是,你应该联合孙策,一起攻打曹操。袁绍听了,就派使者陈震前去江东。

    陈震回来后,说孙策死了,孙权投靠了曹操,袁绍大怒,用七十万大军攻打许昌。曹操看到夏侯惇告急,派七万大军迎敌,结果大败而归,两军在官渡对垒,相持两个月之久,袁绍的手下献计,袁绍不听。曹操听了手下谋士之言,夜烧袁绍粮草,袁军军心焕散,大败而逃,曹军大胜,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官渡之战。

    袁绍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低估了对手的实力,以为兵多就可以取得胜利,不听谋士之言,最终失败而归。

    官渡之战告诉我,以后在学习和生活中不能轻视对手,还要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

    官渡之战读后感(篇2)

    想必大家都看过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吧,它可是我最喜爱的书之一。里面有许多惊心动魄的情节,精彩纷呈的故事,还有许多历史典故,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历时九个月,是汉末群雄混战和三国形成两个阶段中具有意义的三大战役中的第二大战。曹操用荀攸之计不救颜良围住的白马先到延津,假装袭击袁绍,使袁绍调兵救援。袁绍将接应颜良的预备兵派去阻击曹操。曹操见袁绍中计,就派主力袭击白马,颜良猝不及防,被大将关羽斩杀。袁绍因损失爱将暴跳如雷,让全军渡河追击,曹操发现袁军纪律不严

  • 2、 《洛杉矶之战》读后感2024范文

    2011年4月2日,天空飘着朵朵白云,我们****员工怀着感恩的心,尽情享受着公司给员工的福利,欢欣鼓舞的观看了《洛杉矶之战》这部蜚声海外的著名战争科幻电影。

    该片讲述了一个美国海军陆战排深入敌后拯救在敌占区的平民百姓,而在洛杉矶街头与外星入侵者进行巷战的故事。

    决不能抛弃一个平民,为国而战,为人民而战,活生生一个美国军队的征兵广告这是专业影评给予该片的概括。该片的主题颇多,对我而言,感悟如下:

    1、领导下达的命令,不要问原因,坚决执行。

    影片中,我印象中最深刻的一句话是:下命令吧,我们执行少尉为下达可能错误的命令而犹豫,部下的执行精神鼓励了他:你是指挥官,不管命令是什么,我们将誓死执行!

    在工作中,我们其实也时时面临类似的境况,作为执行者,我们必须无条件的服从指挥。在领导给自己下达一个看似复杂、艰巨的任务时,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记下来,然后去做,而不需要问类似的问题:我已经很忙了,把这个工作交给我是不是不太公平?这个工作是不是交给其他部门或同事做更合适?因为领导下达任务之时,必然是从全局宏观角度来考虑问题,作为局部的一份子,我们所考虑的可能会有失偏颇,因此唯一正确的方法就是尽全力执行好这项任务。

    2、为了公司利益,我们可以做得更多。

    影片中,在救人小分队的整个任务接近尾声的时候,参谋指挥官南兹又发现了新的更大敌情,于是毅然放弃可以安全撤退到后方的机会,冒着生命危险重新加入新的战斗。

    在公司面临可得利益的时候,应该主动为公司的利益而争取,哪怕不在自己的职责范围。作为****的员工,如果遇到对资金有需求的公司或人员,即使不是专门业务人员也应该主动推介****的品牌,有机会的话通知公司业务人员,共同为公司争取到该笔业务。因为公司的利益其实就是自己的利益,一定要在内心深处把公司和自己作为一个和谐的统一体来考虑,正所谓没有大家,哪来小家?

  • 3、 湘江之战读后感1200字

    《湘江之战》是一部由黎汝清著作的书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呢?湘江战役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战,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仗,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小编整理了一篇网友对这本书的读后感,一起欣赏吧!

    湘江之战是黎汝清老先生的一部经典之作,文章分二十一章,每一章注重一个或几个细节。这大概就是文章的框架了吧,每个框架里都有侧重点,是不是黎老先生先先构思了这些框架才开始写的。我不知道,我也是写可能就是想哪写哪,没有预先构架框架。我就是一个写作小白,所以看到文章就不由的想看看别人咋写的,这个写作框架就是作者文章的大题写作思路吧。这是我读后有一个初步的想法,以后我写是不是也得嫩个大概的框架呢。

    在书中有很多古为他用,多为诗词,昔闻湘水碧如染,今闻湘水胭脂痕。湘灵妆成照湘水,皎如皓月窥彤云。这是鲁迅的湘灵歌,以前没听过鲁迅的这首诗,碧绿的湘水今天变成了像胭脂一样的红了,这是鲜血把江水都染成红色了。美丽的湘江之灵画好了妆来照照湘水吧,洁白的皓月也躲在黑黑的乌云中不出来难过啊,我不知道理解的对不,反正我觉得大概意思就是这样,用这首诗写湘江之战的惨烈却真是贴切。看看有文采的人写杀人流血还写的这么美!

    写毛泽东几句话把中国的缔造者勾了出来,?器大者声必宏?,?志高者意必远。立志主宰大地之浮沉,壮怀激烈慷慨纵横的浩然之气。他又是一个诗人,把战争诗化了,精騖八级,心游万仞,观古今与頻臾,抚四海于瞬。几句话就把一个胸怀天下,又乐观积极的主席形象刻画了出来。

    书中时不时就插进一段诗,有古代的有近代的,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信手掂来,运用自如。显得文章中生气渤渤,兴趣盎然。

    还有的就是景和人景和事景和物,浑然天成,让人不知不觉中就和书中的人物事件,同呼吸共担当,一起着急一起生气。李德失态时对霞云的描写:此时的霞云的确漂亮。橘红色的云带热烈而又凝重地布满西天,落日,以眩目的鲜丽和欢快的威严,把万束金箭从巨岩簇聚的云石山后,成扇面形射向蔚蓝色的、不可名状的宇宙深渊。放眼四顾,美不胜收,使人目爽心畅。徐徐晚风,吹散了白天的燠热,这是大自然给人类的恩惠。田间的早稻已收割完毕,晚稻也丰穗初吐、青中见黄了。他们沿着野草覆盖的小径,用英语交谈。远处传来训练新兵刺杀的喊叫声。这一段写的多么好啊,在李德心情不好时,在周恩来的陪同下边走边看,用美丽的景色化解了李德的郁闷心情。这样的描写很多

  • 4、 熊鹿之战读后感

    挫折中掘起人性美

    寒假中,我读了《熊鹿之战》这本书,知道了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只熊,它的名字叫特迪特迪可不是一只普通的大熊,它是一只在马戏团里表演杂技的。有一次意外使它与马戏团走散,并且在人类的野蛮驱逐下,九死一生地躲进了一片神秘的丛林里。

    走进丛林,特迪手足无措,它不知如何去生活,因为它在马戏团工作时衣食无忧、丰衣足食,而且在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不用担惊受怕。但是现在呢?特迪没有食物,还要警觉起来,因为时刻都会有更厉害的动物出现。在饥饿难忍的日子里,特迪特别想念那个饲养员和它同台演出的那个男子;在一次战争中,特迪和一只强壮的大驼鹿为了争抢领地发生了不和。最后驼鹿打败了特迪,领地再也不属于特迪了。特迪发誓要一雪前耻,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最后的战争中特迪用爪子撕破了驼鹿的身体,打断了驼鹿的骨头,特迪大口大口地喝着敌人的鲜血,享受着这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

    读到这里我想起了以前的一件事:那一天,我和平常一样到车上听音乐,可这一次要不是勇敢机智的话,后果就不堪设想。因为我开着车,一个不小心踩中了油门,车子一下子就冲了出去。平时我经常看爸爸开车,便学着他的样子,踩了一脚刹车,便把车停作文下来了。可是我一下车就看见旁边的马路牙子,被撞掉了。爸爸说:我去拿水泥,你来抹。我终于抹好了。听了爸爸妈妈的教育,我知道小孩子不该摆弄车,这样太危险了,但在危急的情况下,我勇敢、果断地把汽车停了下来。妈妈夸我干的好,我心里美滋滋的。

    在生死抉择的关头,许多动物表现出的忠贞和勇敢,常常让我们人类叹为观止。我联想起古今中外,哪个名人不是因为有一颗不屈不挠的心而战胜苦难的呢?国父孙中山深知革命艰难,但他并未退却,后来推倒了腐败的满清王朝;爱迪生发明电灯时,经历了上万次的失败,但他不屈不挠,终于发明了电灯;一代摇滚乐天王迈克尔杰克逊,在冰天雪地之中看到了奇妙的后滑现象,他不怕寒冷的威胁,也不屈不挠,终于发明了震惊世界的月球漫步;黑人男孩恩科西一出生就携带艾滋病病毒,他无父无母,一边顽强地与病魔做斗争,一边关心其他患病儿童

    人类精神的美一旦被认识,我们就永远不会忘记。在海伦凯勒的生活和生活乐趣中,她给我们创造这一奇迹全靠一颗不屈不挠的心。我们要用勇于接受生命的挑战,用爱去拥抱世界,要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信心是命运的主宰,要学会在挫折中重生!感恩挫折,是它教会了我们怎样坚强勇敢!

  • 5、 《魔兽·上古之战》读后感

    《魔兽上古之战》读后感(一)

    他们可以嗅到远处飘来的阵阵恶臭,空气中掺杂着还在燃烧的废墟里飘出的焦臭浓烟味,以及地上横七竖八的上百具尸体因逐渐腐烂而发出的臭气,但很难说到底哪种气味更刺鼻。

    暗夜精灵成功击退了燃烧军团刚刚发动的强攻,却又往后收缩了一些战线,全军损失不小。代斯戴尔星眼大人对外宣称这是战略性撤退,目的是为了摸清燃烧军团的底细,找出他们的致命弱点,但玛法里奥怒风和他的朋友对此事的内幕则一清二楚。星眼虽然是个身居高位的贵族,却完全不懂得指挥作战,只会夸夸其谈,围在他身边的将领也没一个善于作战的。

    自拉芬克雷斯特指挥官遭人暗杀之后,这位身材修长、有权有势的贵族就顺理成章地接管了部队。拉芬克雷斯特死后,反抗军里很难再找出几个像他那样身经百战、阅历丰富的暗夜精灵。他是家族中最后一个男性成员,家族里已找不到能继承他位置的人。星眼虽然也怀着彻底打败燃烧军团的美好愿望,但是如果继续让他统领军队,他的昏庸无能一定会把他的勃勃野心连同他的子民一同毁灭。

    而玛法里奥并不只是担心军队岌岌可危的前景。他的心头还压着另一件事,这让他一有空就把目光投向遥远的艾萨琳,那儿曾是暗夜精灵的繁华主城。即使东方黯淡的晨光预示着今天将会是一个好天气,但他还是沉浸在对自己的失败不断的懊恼自责中。

    失去两个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美丽的泰兰德和他的孪生弟弟伊利丹令他久久不能释怀。

    《魔兽上古之战》读后感(二)

    惊心动魄的海加尔山战役已经过去几个月了,邪恶的燃烧军团也被永远地逐出了艾泽拉斯大地。而今,处于卡利姆多山脉间的一个神秘的能量黑洞却将三位曾在沙场搏杀的勇士带到了远古一个兽人、人类、甚至高级精灵都还未诞生的时代。其时,黑暗泰坦巨人萨格拉斯和他的爪牙正极力怂恿着艾萨拉女王和她的高等精灵们去清洗艾泽拉斯大地上的低等种族。其时,守护巨龙也正处于他们的极盛期然而不久他们中的一位就会将这个世界导入无尽的黑暗中

    本书是这套史诗般的三部曲小说的第一本,讲的是三位主人公怎样被卷入时间漩涡,又怎样永久性地改变了那场上古战争的结局:龙族魔法师卡萨斯神秘地失去了他的一部分法力和关于那场战争的一些记忆;人族法师罗宁一面经营着自己的小家,一面却又陶醉于自己日益增加的法力之中;而久经历练的兽人老兵布洛克斯希加则只求光荣地战死沙场。这三个原本不可能走到一起的生灵必须让半神半人塞纳留斯和那些狐疑不定的暗夜精灵相信他们的女王是叛徒,

  • 6、 巨鹿之战读后感

    巨鹿之战读后感

    读了《巨鹿之战》这篇文章,我感到非常震撼!

    《巨鹿之战》一文叙述了公元前209年项羽破釜沉舟击败秦军的故事。当时,赵国被秦国打败,围困在巨鹿,向楚求救,楚王令宋义、项羽去救援,项羽见宋义惧怕秦国,不敢出战,便杀了宋义,命令士兵破釜沉舟、只带三天干粮出发了,居然九战九捷!解了巨鹿之围后被拥戴为诸侯上将。

    我是提心吊胆看完这篇文章的。文中这样一个片断最令我又惊又怕:项羽渡河后下令将渡船全部凿沉,每人只带三天干粮,然后把饭锅全部打碎,军营也一起烧毁,让大家非胜即亡。

    这计谋惊天动地、无人敢用,表现了项羽的英雄气概,他毫不畏惧,不怕战败无归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我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有时学习遇到困难就退却,甚至放弃了。而我遇到的困难和项羽相比根本就不算什么。项羽能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战胜了强大的秦国,我要向他学习,面对困难,不放弃、不后退,再大的困难也要尽全力克服。当然还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练就过硬的本领,这样才能做跨世纪的接班人,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美丽、富饶。

    项羽的时代过去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7、 官渡之战读后感

    官渡之战读后感(一)

    东汉末年发生的官渡之战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着名战例。在公元200年二月,袁绍集中了十万精兵,派沮授为监军,从邺城出发进兵黎阳。他先派大将颜良渡过黄河,进攻白马,企图诱曹军离开官渡,然后一举消灭之。这时,曹操早已领兵来到官渡,听说白马被围,给于去救。曹操先派一支人马到达黄河,假装要渡河,袁绍听到消息后,急忙派大兵阻拦。曹操趁机带轻骑兵突袭白马。等曹操到了离白马十里之地,颜良才发现急忙仓促应战,被曹军先锋暂降曹操,急于立功离去的关羽所斩杀。袁军群龙无首,顷刻间孤奔鼠窜。

    袁绍闻讯,气得双脚跳。派大将文丑率六千轻骑兵为先锋,全军追击曹军。曹军把重武器丢在地上,让文丑认为曹军投降了文丑到时,以为曹军投降了,便领将士捡武器。霎时曹军见袁绍军乱成一团,就命令部队冲出去。袁绍军顿时慌了,来不及抵抗,被杀得七零八落,文丑也被关羽所杀。曹军大获全胜,形成了袁。曹两军对峙。

    在这场强弱分明的战斗中袁绍为什么会输?我认为有三点:第一点是袁绍不采纳属下的建议,这是袁绍最大的败点,主要体现在两处:第一处是在战前,袁绍不听田丰、沮授的话执意开战。第二处是在曹操率大军进攻乌巢之际,袁绍不听张合,高览之言,进攻曹操大营,而不救乌巢,致使张合,高览叛变,让袁绍的战事雪上加霜;第二点是袁绍指挥不好,导致颜良、文丑过早被关羽斩杀,以至于最后无将可用;第三点是袁绍不能够充分信任其手下,导致许攸叛变,唆使曹操派兵火烧乌巢;当然,曹操获胜的原因也有两点,第一点是他能稳定军心,在危险前很镇定;第二点是曹操很能利用袁绍的上当之心,才取得了成功。

    《官渡之战》让我明白了:在危险中要镇定,善于利用别人的缺点,这样才能成功。

    官渡之战读后感(二)

    官渡之战是历史上着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袁绍举70万大军伐曹操,而曹操却以7万击败了袁绍。

    官渡之战曹操的胜负很值得探讨,在大仗之前,谋士为了给曹操壮胆,提出了十胜十败之说,曹操这才迎战。综合来看,曹操能赢有以下几点。1.曹操善用人。他能接受来降谋士许攸的计谋,夜袭乌巢,断了袁绍的粮草;而袁绍用人严重失察,听信郭图的话中了埋伏,又听信了审配、逢纪的诬陷收田丰下狱,把沮授囚在军中,听任手下将领谋士勾心斗角,逼走了手下的大牌张合高览;2.曹操知道兵贵神速,于是起精兵来决战,粮草并不是很充裕,而袁绍兵不如曹操之精却硬要与曹操比精良,不停从田丰的话,导致

  • 8、 鹿死谁手,决战官渡——三国读书笔记之官渡之战

    鹿死谁手,决战官渡——三国读书笔记之官渡之战

    现在看袁绍与曹操的官渡之战只有四个字形容,以少胜多。经此一役,曹袁二人之性格,指挥力、决策力对比可谓一目了然。

    以少胜多并非是兵法常态,以多欺少才是正确路线。为什么袁绍拿了一手好牌,反而输的如此惨烈?这个我们要从头说起。袁绍一方,对于是否出兵,谋士团成员的意见是相左的。

    田丰认为现在不宜大动兵戈,要等时机。而逢纪认为咱们主公行的是仁义之师,有什么不能出兵的呢?

    结果逢纪胜出,田丰被关进打牢闭门思过去了。行兵到阳武,沮授也因提出“咱们兵多而不精,建议以守为战略主线”策略被关了禁闭。

    战役还没开始呢,袁绍就自断双臂。

    反观曹操这边的情况,虽然大家心存恐惧,但是高层却意见统一,只有一战。荀攸提出看法,就是速战,咱们的粮草拖不起啊。

    两军对阵,曹操说我奉旨讨贼,袁绍说我奉衣带诏讨贼。一言不合,开打呗。结果曹老板,这一仗大败,只好退守官渡。两军开始了,斗智斗勇的拉锯战。袁绍这边推土成山,向曹营射箭,曹军造了霹雳车,反击袁军。袁一计不成,又想挖地道,也被曹军所破坏。

    这个时候,曹老板撑了两个月,军粮捉襟见肘,谋生了想要撤回许都的想法,写信咨询荀彧。

    荀彧一言点破天机,我们就这么多人,竟然跟袁绍对峙了两个月没有被打败,不正说明问题了吗,为什么要撤?只要坚持总有机会。故事的转折要从曹操部将徐晃的手下抓获了袁绍细作,得知韩猛要押送粮草送到军中。徐晃的办事效率还很可以的,顺利的烧掉了韩猛的粮草。

    这个时候审配,向袁绍建言,行军打仗粮草为重,一定要重兵把守才可。

    袁绍不知道怎么想的,竟然派爱喝酒的淳于琼前去驻守乌巢。而曹操这边粮草也已经告急

    曹操写文书给荀彧让他置办粮草事宜。可是,这书信却没有送出去,最终落到了许攸的手里。

    许攸很高兴,这么大一馅饼落我头上了,赶紧去袁绍处,建议袁绍去攻打许昌。

    袁绍半信半疑,觉得这会不会是曹操设的一计呢?正说话间,审配派人送来了许攸贪赃枉法纵容亲人的书信。袁绍大怒,就你这种人还来我这里献丑,不杀你就不错了,还不滚蛋。许攸郁闷之下,投靠了曹操。曹老板生死存亡之际,自然是礼贤下士。在坚持用人不疑的情况下,亲自带兵前去乌巢劫粮,留下众将看守军营。淳于琼喝的不省人事,乌巢顺利被劫。袁绍一方看到乌巢被劫,又产生了意见分歧。

    张郃认为应该前去救乌巢,而郭图认为劫粮曹操必定亲自前去,不如趁此时攻打曹操营寨,肯定一打一个准

  • 9、 "官渡之战"读后感150字

    官渡之战读后感150字 我认为官渡之战是非常有名的战役,他讲述的是袁绍带领着70万大军去讨伐曹贼,而曹操在官渡迎战,它之所以十分有名是因为曹操只带几万人马却把袁绍的几十万人马打的溃不成军.那是因为曹操聪明过人,善于用心计.比如说在大战之前,曹操了解到袁绍背东朝西,可以利用太阳光的优势,所以请袁绍喝茶来拖延时间,等太阳光对曹方有利时,曹操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互让大笑起来,刚回到阵营便让弓弩手放箭,由于太阳光十分刺眼所以袁方军士来不及准备被射到了一片...... 在袁绍溃败以后许攸给袁绍建议,袁绍非但不听,还觉得许攸在害他,还要把许攸杀掉,许攸实在忍耐不下便投靠了曹操,曹操一听许攸来了鞋也没穿边去迎接,由于许攸的帮助,曹操大破袁军. 听了这个故事以后,我便憎恨袁绍的袁绍的多疑无知,称赞曹操的机智过人. 通过这场战役我学会了生活中即使有再大的困难,只要你肯动脑筋,多想办法就能在逆境中转败为胜!

  • 10、 《无情之战》读后感1500字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完成一篇读书笔记来纪念一下。

    提到二战,纳粹和日本的种族主义往往被大批特批,可是回顾那段历史,真的只有纳粹对犹太人有偏见吗?盟军就代表着种族平等吗?这本普利策奖获奖作者约翰w.道尔的《无情之战》就对二战中太平洋战争的种族主义进行了介绍。

    全书从种族战争概述、西方视角、日本视角和总结四部分展开。先回答一下开篇的问题,纳粹的种族灭绝不限于犹太人,法国、波兰、罗马尼亚等国的公民也积极参与了种族灭绝,相关的书推荐一部《邻人》。美国和日本互相都展开种族主义的宣传,相互抹黑,种族平等其实到了战后也没有真正推行,要不然也不会有马丁路德金在60年代的演讲了。

    由于新式武器的发明,杀伤往往在视距以外,对战争的感知仿佛拉远了,为了战争动员,各国政府往往采用种族宣传来丑化敌人,日本一直以来宣传自己是亚洲或黄种人的解放者,在一些前殖民地还很有市场,比如印度和缅甸,还有印尼的aaa运动,但是日本在赶走西方人后,执行了他们的秩序,将种族分为支配民族、友好民族和依附民族,本质还是殖民主义。美国则通过好莱坞,拍摄电影把日本人描述为残暴未开化的,比如《我们为何而战》、《认识你的敌人:日本》,题外话一句,现在好莱坞依然是服从于政治的传声筒。日本最终得到了比纳粹更多的仇恨,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确实做了很多更加残暴的罪行,另一方面,纳粹施暴的对象多数也是英美不认同的民族,比如东欧人和斯拉夫人,在集中营被解放、大量报道之前,英美领导人早有情报,但是却不以为意。

    在西方人视角中,日本人有很多形象,猿人就是其中之一,山下奉文闪击马来半岛,英军无法理解,就传出了他们是猿人,从一棵树荡到另一棵树来实现令人震惊的行军速度。到了歼灭战阶段,日本人又被比喻为老鼠,盟军采取燃烧弹时,心里类比为灭鼠等清洁活动。除了比为动物,小男人也是一个称号,西方媒体往往蔑视日本的制造能力,其实在太平洋战争大放光彩的零式战机在1940年的中国战场就参加了实战,陈纳德还根据飞虎队的作战记录提供了大量情报给军方,可惜不被重视。当太平洋战场日军占优后,小男人变成了超人,起源于黄祸的恐惧心理又蔓延开来。在此部分还提到了老罗斯福对于印第安人的看法,赞同西方人对印第安人的观点,最邪恶的牛仔也比一般的印第安人有道德原则。麦克阿瑟的父亲是印第安战争的著名将领。

    对比西方的种族主义观点,日本人有所不同,西方人往往是贬低对方,日本人则会抬高自己,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3-03-11

  • 2019-10-09

  • 2023-02-22

  • 2021-04-22

  • 2019-11-02

  • 2019-10-09

  • 2023-05-24

  • 2019-10-29

  • 2021-04-30

  • 2019-10-28

  • 2021-04-27

  • 2023-02-24

  • 2019-10-29

  • 2021-05-08

  • 2023-03-30

  • 2019-10-29

  • 2019-09-25

  • 2023-03-21

  • 2023-03-07

  • 2019-09-20

  • 2023-05-30

  • 2019-11-04

  • 2019-11-06

  • 2021-07-17

  • 2022-07-26

  • 2022-12-19

  • 2019-10-19

  • 2022-04-02

  • 2021-04-22

  • 2019-11-12

  • 2022-06-22

  • 2022-04-13

  • 2023-02-13

官渡之战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官渡之战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官渡之战读后感、2024官渡之战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