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瓜瓜吃瓜故事读后感 > 地图 > 瓜瓜吃瓜故事读后感,2024瓜瓜吃瓜故事读后感范文
瓜瓜吃瓜故事读后感

(共 1112 篇)

  • 1、 泊船瓜洲读后感

    泊船瓜洲读后感(一)

    最近,我们学了一首诗泊船瓜洲,我十分赞同里面的一个字2020,绿,一个绿字2020使全诗大为生色,全诗都活了。这个绿字2020就成了后人所说的诗眼。后来许多谈炼字2020的文章,都以他为例。

    这是一首着名的抒情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诗以泊船瓜洲为题,表明了诗人的立足点,这首诗,说起来,还有一个故事呢!一年初春时节,诗人王安石从扬州到了瓜州渡口,归心似箭,想早日返回金陵钟山的寓所他因变法失败而被罢相之后,一直住在这里。他打算先坐船横渡长江,到对岸的京口(今江苏省镇江)上岸,然后连夜赶路回钟山。渐进黄昏,船就要靠近南岸,马上可以上岸赶路了,诗人不禁往西边眺望着,只见峰峦重叠,绵延不断,伸展到远方,最后被云雾所遮裹,看不到夕阳外的钟山。但它并不遥远,要知道,从京口到金陵,中间不过隔了几座山峰而已!船一靠岸,王安石第一个跳上岸,忽然一阵春风吹来,夹带着一阵使人心醉的花香。啊!诗人的脚步正好赶上了春天的脚步,双脚踏上了江南绿色的地毯。回望江北岸,只有那苍苍的暮霭和滚滚的烟波这时,一轮明月从东方升起,它将伴随着诗人连夜赶回家中,与亲人团聚。王安石一时兴起,随口吟出一首绝句: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他一路上反复吟诵着,思考着,总觉得第三句中的到字2020太平庸,也不够贴切。后来改为过字2020,读了几遍,又嫌不好;又改为入字2020春风又入江南岸,咦,这象什么话?不好!他自言自语着,然后又改为满字2020春风又满江南岸,唉,越改越不像话了,诗人又抛弃了满字2020,跑了十多里路,想了又想,改了又改,却总是找不到一个妥贴的字2020眼。最后,他忽然想到在船上望见的绿色的山、绿色的水、绿色的田野和草木绿,不正是江南春天的象征吗?何不用一个绿字2020呢?于是诗人大声吟诵道:春风又绿江南岸好一个绿字2020!王安石到此才确定用绿字2020来取代到、过、入、满等字2020眼。第二天,诗人回到钟山的寓所,就立即把这首诗抄录在自己的稿本上。诗人想用一个动词来表现江南春天的景象,但他最终选择了一个形容词,将形容词作动词用,这就是形容词动用。绿不仅表明绿色,还有吹绿了的意思,将春风拟人化,更增添了动态美。

    泊船瓜洲读后感(二)

    华夏五千年悠悠岁月,发生了很多曲折的历史故事,许多爱国诗人将这些历史故事写成了诗,被

  • 2、 《吃墨的故事》读后感 (200字)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名字叫《吃墨的故事》。写的是大书法家王羲之小时候练字的故事。

    王羲之小时候练字非常刻苦。一天,他一边练字,一边吃馒头,不时还蘸一下酱。写着写着,他练得太入迷了,竟然把馒头伸到墨汁里,蘸着墨给吃了。正是因为王羲之的勤奋刻苦,加上他的善于动脑,长大后,他成了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书法家。

    我们应该学习他那种专心致志,刻苦学习的精神。

    西工大附小一年级:崔皓为

  • 3、 读«吃墨的故事»有感范文

    暑假里妈妈给我买了许多课外读物,我十分的喜欢看,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名字叫吃墨的故事,写的是大书法家王羲之小时候练字的故事。

    王羲之小时候练字非常刻苦,常常忘记了吃饭,有一天,他一边练字,一边吃馒头,还时不时的用馒头蘸一下酱。他写着写着,写的太过专注,用馒头蘸了墨汁吃了,竟然都没有发现,依然在不停的练字,正是王羲之这种勤奋学习,刻苦专研的精神,长大后他成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书法家。

    我们应该像王羲之学习,刻苦专研,专心致志,给自己定下目标,努力去实现。

  • 4、 小蜜瓜读后感300字范文 小蜜瓜读后感怎么写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蜜瓜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蜜瓜读后感1

    在这个假期里,我和妈妈读了一本叫做《一年级的小蜜瓜》的书。

    在这本书中讲到了:小蜜瓜刚开始去上学的时候经历了最忙的一天、害怕睡觉、与树洞当好朋友、滑冰、雪人、照顾生病的奶奶哄她开心、见外国朋友、他的花帽衫、站岗、参加婚礼、栽月季这些小故事。

    这本书中的主人公小蜜瓜,刚开始是一个特别胆小不诚实的孩子。但是到后来他慢慢地变得勇敢有责任感了。

    读完这本书,妈妈告诉我:要做一个勇敢诚实,有责任的人。

    小蜜瓜读后感2

    入学的第一天,我觉得小蜜瓜跟我一样,认识了小学的好多地方,小蜜瓜还受到了心兰老师的表的扬,还知道小蜜瓜的大名叫“王世泽”,小名叫“小蜜瓜”,放学的铃声响了,小蜜瓜和同学们喊起了心兰老师交的口号:“老师再见,同学再见,”小蜜瓜还在心里悄悄的喊起了学校再见、教室再见、黑板再见、粉笔再见、厕所再见等等。

    我从中也认识了词组:思维开阔、记来记去、又响又脆。

    小蜜瓜读后感3

    心兰老师要大家遵守规矩,表现好的奖励,表现不好的要受罚。小布和佳同表现好,每人奖励一颗红五星。但花伦不守规矩,把脚放到桌子上,心兰老师请他下课去办公室练坐姿。

    小蜜瓜也想得到奖励,他上课坐得端正,举手回答问题,在走廊几排成一列走路,上自习课时写完作业也不讲话,坐好等老师回来,我们应该向小蜜瓜学习。

    小蜜瓜读后感4

    今天又接着读了《一年级的小蜜瓜》这本书的自己睡这一节。

    小蜜瓜已经6岁了,还上了小学,他认为自己已经长成了一个男子汉了,所以爸爸妈妈让他自己睡。自己睡觉可以按照自己的作息时间安排,可以变得更勇敢,

    为了让自己睡着,他把绘图本和玩具都搬到了床上,但是他还是睡不着。他又做了几十个仰卧起坐,觉得实在太累了就趴在地上睡着了。过了一会爸爸过了把他抱到了床上,他早上起来在想“我怎么睡到床上的”?

    小蜜瓜读后感5

    我读了《一年级的小蜜瓜》,让我想到了我刚上一年级的时候,程老师很耐心的教我们认识男女厕所,教我们整齐的排队,不乱打闹不乱说话。

    我小的时候也像小蜜瓜一样害怕打针,后来在妈妈的鼓励下我打针在也不害怕了,也不哭也不怕疼了,妈妈夸我变的坚强了。

    小蜜瓜读后感6

    周六,爸爸给我买的

  • 5、 小蜜瓜的读后感

    小蜜瓜的读后感范文一

    我最喜欢小蜜瓜,因为小蜜瓜知错就改是个好孩子,小蜜瓜本来很胆小,小蜜瓜听见了有人说他很胆小然后就鼓起勇气就变得勇敢起来了,我也喜欢他这一点。还有小蜜瓜没有和他的同学打过架,而且还和他的同学相处的很好,我也喜欢他这一点!我还觉得她活泼可爱让人想摸一摸他的感觉!我觉得小蜜瓜做得最好的一点就是,太平洋警察因为小蜜瓜管别人的时候就把自己管住了,再去管别人我最喜欢他这一点了!

    小蜜瓜的读后感范文二

    暑假期间,妈妈带我去书店买了几本书,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一年级的小蜜瓜》,书中讲述了小蜜瓜进入一年级的成长经历和心理变化。

    读了这本书,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尤其是《最贴心的礼物》这篇,小蜜瓜看到奶奶病了,不愿意吃东西,为了让奶奶吃东西,小蜜瓜把自己爱吃的东西拿给奶奶吃;为了让奶奶高兴,小蜜瓜用彩泥做了一个新碗,奶奶非常高兴,不久病就好了。小蜜瓜一个多么孝顺的孩子,一个多么懂事的孩子呀!

    我喜欢这本书,更喜欢小蜜瓜,他给我带来了许多知识,更给我带给了很多的快乐。

  • 6、 泊船瓜洲读后感精选

    如何在写作品的读后感时把自己的真实感悟写出来呢?当我们的想法因为阅读作者写的作品而发生改变时,在阅读作品后,为了让我们的感悟更加深刻,不妨动动笔将它写下来。小编特地为你收集整理“泊船瓜洲读后感”,请阅读,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泊船瓜洲读后感【篇1】

    提起古诗,你一定能滔滔不绝地背诵好多古诗。但是,要写一首诗,就需要进行反复地修改。只有这样才能写出一首好诗来。你虽然会背古诗,但你是否知道关于改诗的故事呢

    这首诗是《泊船瓜洲》。这是一首王安石思念江南金陵的诗。整首诗是这样的: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读了这首诗,了解了这首诗背后的故事后,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一件事情的成功不是也同样需要我们不懈地努力吗!就拿写字来说吧,要写出一手好字,不仅需要我们反复地练习,尤其需要我们用心地去思考,就象王安石改诗一样,只有反复推敲,仔细琢磨才能写出好字来。同时,读了这首诗,了解了这首诗背后的故事后,我也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要想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都必须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半途而废只能导致失败。

    泊船瓜洲读后感【篇2】

    提起古诗,你一定能滔滔不绝地背诵好多古诗。但是,要写一首诗,就需要进行反复地修改。只有这样才能写出一首好诗来。你虽然会背古诗,但你是否知道关于改诗的故事呢?我就知道一个关于改诗的故事。

    这首诗是《泊船瓜洲》。这是一首王安石思念江南金陵的诗。整首诗是这样的: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是被人们广为传诵的名句。然而,又有谁知道王安石在这句诗中付出了多少心血呢。据说,王安石最初写的是春风又到江南岸,写好后他觉得到不如过好,就改为过;后来,又觉得过不如送表达得更好,就又改成了送;接着又改为入和满,但是,他觉得都不满意,最后才改为绿。经过他的反复修改,这首诗也终于成为一首好诗,被人们千古传诵。

    读了这首诗,了解了这首诗背后的故事后,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一件事情的成功不是也同样需要我们不懈地努力吗!就拿写字来说吧,要写出一手好字,不仅需要我们反复地练习,尤其需要我们用心地去思考,就象王安石改诗一样,只有反复推敲,仔细琢磨才能写出好字来。同时,读了这首诗,了解了这首诗背后的故事后,我也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要想做好任何一

  • 7、 《瓜末集》读后感2000字

    山风笔会上我接过作协主席富键旺先生赠我的书《瓜末集》,只见封面二上他落下几个洒脱的文字:美伟文友一笑。当我读完这本书时,我真地笑了,使我捧腹大笑,笑得是他有喜剧性的语言,笑得是他有既痛也痒的语言。一本书读到尾,竟没有半点让我压抑和厌倦的感觉。

    此书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是人物,是讲文成县有史以来最有名气的人刘伯温的各种传说。第二部分是风土,是讲文成村庄里特有的风俗习惯。第三部分是人物,是回忆他母亲生前的一些难忘的事。第四部分是故事,是讲或虚或实的故事。我对第四部分最感兴趣,因为我是个从小爱听左邻右舍讲故事的人,长大以后依然保持这种兴趣。尽管多半的故事是虚构的,我依然喜欢读。生活中有部分人就是喜欢活在自己虚构的世界里,而得到现实中不能得到的满足,于是作者就把这些人写进故事里。其次我对第三部分也颇感兴趣,因为我喜欢每个善良的真心实意的人。

    首先最让我感到好笑的是他讲山里乡的故事。他说山里乡是个很穷的村庄,穷得一家人共穿一条裤子,谁出门就给谁穿。这就让读者联想翩翩,那条唯一的裤子被穿出去了,呆在家里的人不就光着下身做家务了吗?还有一种让读者联想的可能:如果我没有裤子穿,我宁可每餐吃个五分饱,将节省下的口粮去换裤子穿,没裤子穿,夏天被蚊子咬死,冬天被冷风冻死。但是作者却偏不这样表达,偏用全家共穿一条裤子来表达山里乡户户家里异常的穷,这种表达方法太搞笑太深刻太夸张了吧。前不久我读过一本散文集,其中有一篇题为《母亲》,文中作者提到小时候因家中穷,饿得大哥扑通倒地,饿得爷爷吃糠卡在喉咙里透不过气来,饿得三哥跑去人家地里偷地瓜吃,被抓被人告到母亲那而挨打,写得够可怜够悲惨了吧,但是这只能博得读者的同情却不是妙语解颐。脱裤子在此文中似乎是个时髦的词儿,每次出现好像很诙谐,让读者品到太多的无奈和惊奇,虽带点黄色,却让人忍俊不禁。

    在这一篇里,作者身为男性,却也有女性的细腻笔调。比如文中的一个名叫小丽的女孩喜欢文中的我,一见我走来,竟忘了穿一只已脱下的鞋就蹦到我面前表达对我的喜欢。如果是他人在场,可能只注意到女孩的脸蛋和声音,却不会低头去看她的脚。在此文中,作者还爱用绰号酒坛子来称呼一个爱喝酒的老头。给人起绰号也是一件逗人乐的事,这让我想起小时候读书时,班里一些调皮生也喜欢给人起绰号,有些绰号是带有表扬性的,有些绰号是带有讽刺性的。尽管这样,没有一个同学生气,相反,我给你起绰号,你也给我起

  • 8、 《宋江看瓜》读后感300字

    今天我读了一篇名叫《宋江看瓜》的文章,他讲的是,宋江的父亲种了好多瓜,一天中午父亲回家吃饭了,就让宋江看瓜,过了一会,一个要饭的老爷爷领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孩,走了了过来,小孩一见瓜,就哭着喊着要吃瓜,而且嗓子已经哑了,宋江心软了,正要给小孩摘瓜,可是看父亲走了过来,他想,我要赶快想一个既能让小孩吃到瓜也能不让父亲生气的办法。

    于是宋江一边说不能白给瓜,又一边去摘瓜送给老爷爷。等父亲来了,宋江对父亲说:“我刚才卖了了个瓜。”但是最后宋江还是承认了他是把瓜白送给别人了。父亲并没有责备宋江,反而说他是个诚实善良的孩子。

    这个故事让我知道了做事要诚实善良,我要向宋江学习。

  • 9、 《吃活鱼》读后感
    《吃活鱼》读后感 《吃活鱼》这篇文章写得十分精彩,文章描写的是:春节爸爸的朋友回来,说学会了做活鱼,请他爸爸到他家一品我快。那里有许多佳肴,色、香、味俱全,但我觉得什么菜都象白开水一样,没有味道。不知道过了多久,突然听见一声“活鱼来了”,我高兴的拍手叫好。转眼间盘子里只剩下一堆鱼刺,后来爸爸有叫叔叔做了一遍活鱼。先把鱼烧得只冒青烟,把鱼放入盘子里,把小黄鳝放入鱼口中,鱼就会动起来。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知道了做什么事要动脑筋,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 10、 谈吃读后感

    谈吃读后感(一)

    夏丐尊在《谈吃》一文中谈了中华民族的饮食观,说中国人是全世界善吃的民族,过节婚丧都要吃。我不想谈这么大的范围,只想谈一下咱广东人的吃!

    我不是出生在广东,与土生土长的广东人看起来也没什么两样,唯一不同点就是不会吃。人家吃野味山珍,我却嫌它腥味碰都不碰,吃了便作呕。

    人们都说广东人会吃。的确!每次出外上酒店,经常是客已满,还要坐在外面排队等候。唉,广东人真肯吃!

    来到某家出名的酒楼,一打开菜谱,什么蛇皮、蛇汤、蟹黄、牡蛎、全鸽宴还算普通菜肴,再后面便是价格惊人的燕窝、木瓜鱼翅汤、老鼠、水蟑螂、癞头龟、果子狸、熊掌等等不知名的生物和动物。于是焉感叹:广东人真敢吃!吃出了非典都不怕,仍旧风雨无阻照吃不误。

    至于吃的方法,更是五花八门,什么烤、炖、蒸、卤、烩、醉、炙、熘(拜托了,鱼肉也能蒸熘!干熘!)、炒(还有炒牛奶呢!),真是一言难尽。吃鸡不吃鸡翅,要吃鸡舌;吃鸭不吃鸭身,要吃鸭脖;吃猪不吃猪蹄,要吃猪脑;吃牛不吃牛肉,要吃牛肚;还有什么鱼眼、鱼蛋说不定还会来个什么猪翅、鱼腿呢?

    正如《谈吃》中说的,衣不妨污浊,居室不妨泥泞,而独在吃上不能马虎。食的程度远高于一切,很不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可以说是口的文化。

    谈吃读后感(二)

    读完《公孙仪谈吃鱼》这篇短文,我百感交集。一个能做到严格要求自己的人,在这世上简直比珍贵的大熊猫还稀少。

    短文主要讲了公孙仪爱吃鱼,但是他严格要求自己,从来不收别人的礼。而学生也以老师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几己。

    读了这篇短文,我不由自主的想到了当今社会的一些人。他们有的为了升官发财,而送礼送钱给一些大官。那些大官为了得到自己用不完的钱,而去冒险犯法去提拔送纸给自己的人当官。做些明目张胆的钱权交易。

    想到这里,我又不由自主的想到了自己。自己对作业和干事情都是马马虎虎。虽然自己明知道会挨老师的骂,但是仍然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对照公孙仪的言行,我万分惭愧。古人圣贤尚且能从小事做起,我们有何尝不能效仿呢?

    读了这篇短文,我想大声唤醒那些人:不要再迷足深陷了,回头是岸啊!

  • 2019-10-24

  • 2021-09-29

  • 2019-09-22

  • 2019-09-25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10-16

  • 2019-09-20

  • 2023-06-26

  • 2023-05-03

  • 2023-05-10

  • 2019-10-24

  • 2019-10-16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10-09

  • 2019-09-20

  • 2023-06-03

  • 2019-10-17

  • 2023-05-18

  • 2023-05-07

  • 2019-09-22

  • 2019-10-16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10-11

  • 2023-05-07

  • 2023-06-07

  • 2023-06-19

  • 2019-10-17

  • 2019-10-29

  • 2023-01-31

  • 2019-10-2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3

瓜瓜吃瓜故事读后感
瓜瓜吃瓜故事读后感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瓜瓜吃瓜故事读后感,2024瓜瓜吃瓜故事读后感,教您怎么写瓜瓜吃瓜故事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