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1000字 > 二十四史读后感1000字 > 地图 > 二十四史读后感1000字,2024二十四史读后感1000字范文(左右,以上)
二十四史读后感1000字相关栏目
二十四史读后感1000字热门栏目
二十四史读后感1000字推荐
二十四史读后感1000字

(共 5336 篇)

  • 1、 毛泽东读二十四史读后感1500字(3)篇
    毛泽东读二十四史读后感1500字 第(1)篇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毛主席成功两大法宝1、善于总结2、善于团结,走群众演员。

    此文展现主席博学多识的一面,读书能够学习致用,以史为鉴效仿古人神交。

    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

    原来毛主席也想到过:

    毛泽东特意从《后汉书》中挑出了放牛娃刘盆子的传记,让王洪文阅读,无非是提醒他:按照刘盆子的资历、能力和社会地位,是不行的,只是依仗着刘氏宗室这一条,“摸彩”摸得了一个皇帝的宝座;你王洪文资历很浅,只是依靠“文革”中造反起家。你要有自知之明。如果不学习,少长进,结果也会像刘盆子那样,即使身居高位,仍然不务正业,最后将以失败而告终。

    当时,毛泽东对王洪文确是抱有希望的,但同时,心中也有隐忧:在我们党的历史上,选拔一个工人担任党内的高级领导职务,是有过先例的,王洪文能不能胜任呢?毛泽东对此当然很担忧。

    毛泽东读二十四史读后感1500字 第(2)篇

    《 二十四史》一直到伴随着我从童年到进入高中,进入大学,直到现在。读史使人明智,可是历史总是胜者讲诉的,我们又能从这不会言语的书本中,发现多少历史的真相。当然这些都是史学家们需要考虑的事情,我们只需明白自己的知识中,有七分真,三分假的,进而不要过度的迷信自己。当年曾国藩第一次会考失利,从京师回乡途中,在江边的书摊上发现了一套完整的史记,就花光了身上全部的银子,买了一套带回家,复习之余,好好的阅读。毛泽东从湖南一师只上了半年就退学了,躲在长沙的省图书馆里,自己阅读,每天天不亮就过去,中午只吃些干粮,直到闭馆才回家。这样坚持了将近一年,后来又经老师的推荐去北京大学图书馆,做了图书管理员,更是每天废寝忘食地读书。至于为什么读书,我的理解就是通过读书锻炼我们的大脑,锻炼我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更进一步预判问题的能力。思考也像体育运动一样,通过反复的锻炼,拓宽思维的纬度,加强思维肌肉的记忆,提高技能,最终像拥有强健的体魄一样,也拥有强健的大脑。在这令人迷茫无助的人生中,劈荆斩棘,闯出一条光明之路。

    毛泽东读二十四史读后感1500字 第(3)篇

    1.毛泽东熟读史书,很多见解和思想策略都来自史书,二十四史是中华文化的经典,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文化宝库,我们有空应该读读,读史使人明智。唯物辩证地去看史书,史书记载的也有很多是假的,二十

  • 2、 二十四史读后感1000字

    二十四史读后感1000字,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底蕴深厚,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二十四史读后感,欢迎阅读!

    二十四史读后感【1】

    我们大家都知道,历史记载着一个国家、民族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蕴含着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财富和智慧,昭示着国家和民族兴衰更替的客观规律。鲁迅先生说过,历史书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民族的未来。学习历史,对民族、国家和个人都具有重要的观实意义。

    这个暑假,我有幸借到了《二十四史》这本书,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真实性、趣味性和启发性的历史故事吸引着我去阅读、去发现,当然,自己的认识可能不足以向外人说道,但在读的过程中,我确实有了自己的收获与思考。我不仅看了《史书》、《汉书》等二十四史中王朝的兴衰,历史的更替,在历史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的著名历史人物以及发生在他们身上传奇故事。在连续的阅读过程中,我惊奇的发现很多朝代的衰落、更替都源于统治者自身的一些弱点:有的生性猜忌多疑听信谗言,有的生性暴躁、暴力无常,有的目光短浅、鼠目寸光,有的骄奢淫逸,有的骄傲自大,等等,总而言之他们这些性格的缺陷,在历史的兴衰和更替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他们的这些性格缺陷导致了王朝的衰落。

    了解昨天,更重要的是为了把握今天,创造明天,是为了充实自己的头脑,汲取宝贵的人生启迪。诸如这些帝王将相尚且存在很多性格上的弱点,更何况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呢。我们大家都知道李阳疯狂英语的例子,李阳在小的时候就用自己的勤奋好学克服了自己的种种缺陷和弱点,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学习成绩,而且还为我们创造了一种学习英语的好方法。由此可见,我们自身存在的一些缺陷不是不可以克服的。

    在我看来,我们没个人都应该以史为镜,以人为镜,充分认识自我,在不断的学习、生活、工作中不断的发现自我,完善自我,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坐标,用自己不懈的努力,弥补自身的缺陷和不足,用自己的勤奋和智慧创造明天幸福的生活。

    二十四史读后感【2】

    最近不知为何,突发奇想的愿意看〈二十四史〉,纯白话的,可能是开篇写尧舜的那几篇吸引了我,在我看来,那就是简单的人物传记而已,我很想看看古人是怎么成功的,是怎么样将自已的人生,做为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让千万年后的人来膜拜的。

    其中有一篇《吕后》,吕后,沛微时妻也。

    记得看过一篇文章,其中说道,为什么成功的男人大多喜欢找小三。

    文中说,妻,大多是在男人卑微时嫁给他的,知道他所有的不是光辉的东

  • 3、 《二十四史》读后感600字2024

    《二十四史》读后感600字2024

    《二十四史》,顾名思义,是我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合集。即:《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二十四史总共3249卷,约有4000万字。它记叙的时间,从第一部《史记》记叙传说中的黄帝起,到最后一部《明史》记叙到明崇祯止,前后历时4000多年,统一用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二十四史的内容非常丰富,记载了历代经济、政治、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等各方面的事迹。

    我稍微看了一下《二十四史》,发现皇帝是最不能犯错的一个人,一个小错,就会酿成大祸。而在历代的皇帝中,唯有唐太宗,到死都保持清醒的头脑。有了愿意受批评的皇帝,也就有了敢于批评的大臣。唐太宗和他的大臣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最清明、最和谐、最兴盛的一个时期。他活到52岁。是在壮年时就去世了,他如果活到老年,唐代肯定会更兴盛。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但中国人遭受的灾难比任何一个国家民族都多。中国的天灾更是频繁和严重,有的会连续七年干旱。在每个朝代几乎都有因饥饿而死的人。

    浅读《二十四史》,我清晰地看到中国人的优点和缺点。中国人吃苦耐劳,肯学习。但凡是都具有两面性,在有优点的同时,也会有弱缺点。世界各国,都有各自的长处,也都有各自的短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所以需要互相学习,互相包容。

  • 4、 二十四史读后感

    二十四史读后感(一)

    放假期间,我读了《二十四史》,它是我国史籍中最有代表性的书籍。《二十四史》的内容包括了从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黄帝开始,直到明朝灭亡大约四、五千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历朝正史的总结,也是中国古代史学的卓然成果。

    《二十四史》包含了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25部巨着。我只看了一点点,最喜欢史记中的项羽本记。

    说到项羽,大家都会想起一首诗,。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2020羽。初起时,年二十四。项羽是个英雄,他是一位热血青年,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项羽的果断,细腻,勇猛的性格使人折服。可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他也有他的缺点,项羽志大材疏,有勇无谋,优柔寡断,刚腹自用,残暴不仁,赶走范增。最终使他走上了末路,终于无奈别了虞姬,在乌江自刎,可叹一代英雄就此沉睡乌江,任其血液注入滚滚乌江。这对英雄而言,也许也是一种荣耀吧。

    二十四史读后感(二)

    读完二十四史,我得出三个结论。第一个结论是作为君主,或者说皇帝,在道德操行上很难做到始终如一的。中国人对权力和地位的崇拜,在万人敬仰下心很难始终保持清醒不迷失。而众多的阿谀奉承 ,很容易让自己飘飘然起来,忘记东西南北。而皇帝是不能犯错的,一个小错,就会酿成大的灾祸。而在历代的皇帝中,唯有一人到死都保持清醒的头脑,那就是唐太宗。唐太宗常常告诉他的大臣: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持三镜,以防己过。有了愿意受批评的皇帝,也就有了敢于批评的大臣。有了唐太宗,也就有了魏征;有了魏征,也有了唐太宗。他们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最清明,最和谐,也是最兴盛的一个时期。他活到52岁。是在壮年时就去世了。我有时想,他如果活到老年,是不是同样会犯错误?

    第二个结论是上天对人的惩罚,也不全然是朝廷的责任。如果地方官犯了错或罪,如果民众犯了错或罪,上天也要惩罚。看看历史,中国几千年来天灾人祸何其多。

    第三个结论: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但中国人遭受的灾难比任何一个国家民族都多,都重。灾祸无非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战祸,而是天灾。战争不断,而且残酷。成千上万的人被杀害或者活埋。中国的天灾更是频繁和严重,有的会连续七年干旱。在每个朝代几乎都有因饥饿而吃人的。他们把饿死的人易人而食。流离失所,饿殍遍野几乎是常事。读历史,看到中国人的生命这么被轻

  • 5、 《二十四史》读后感:国家、民族、个人

    《二十四史》读后感:国家、民族、个人

    去年买了二十四史,后面陆陆续续看了一些,忽然觉得有一些东西想写下来。此篇分为五个部分1.天佑人族;2公天下——家天下;3:民族脊梁;4代际效应与个人奋斗;5活着的陷阱;

    第一部分:天佑人族

    洪荒初开,人族初立,从三皇到五帝,与天斗,与地斗,与野兽斗,寻一线生机,何其壮哉。外部强大的敌人让我们不得不聚集在一起,众志成城,破釜沉舟,为整个种群,更是为个人搏一个未来。果天命在我,万幸在灾异、食物、自然灾害面前我们活下来了,慢慢这些外部威胁不在那么大,或许那时候的老祖宗也很开心的觉得,我们真是天之骄子啊,我们一定能够活的很好。在一段时间内,在史记里面写的也确是如此。三皇五帝,德披天下,披荆斩棘,人们过得越来越好了。当外部的条件不能威胁我们人类的时候,最大的威胁确是我们自己。

    第二部分:公天下——家天下

    先是禹建立夏朝,然后从禅让制变为了家天下。这种巨大的改变,留下的文字很短,看似很平顺却不尽然。史籍记载:“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

    但,仔细读就会发现了问题,首先之前禅让制更深入人心,之所以禅让能成功在于禅位者有意为之。比如在之前继任者已经拥有一些威望了,在禅位者属意的时候,有意帮助继任者提高威望,不打压。

    但是我们看禹一开始是禅让给伯益(继任者),,但是之前他的儿子启已经在整个朝廷之中任职很长时间了,同时拥有了很大威望。

    史记上,那些诸侯立启的很大一个原因是,我的君王是帝禹的儿子,从这一点可以看到启是整合了禹的势力,或者说在禹死去之后,禹的势力需要找一个代言人,自然启是最好的一个选择,于是一拍即合。从这一点也可以发现禹也并没有帮伯益整合他的势力,或者说禹已经不能控制他的势力了。

    甚至有了这样一个说法。

    “禹授益,而以启为吏,及老,而以启为不足任天下,传之益也。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按照历史资料,就是伯益当了天下共主之后,启不甘心,当然还有一大批人也不甘心,于是便打起来了,启赢了,当了皇帝。

    读到这里,可能有人觉得有点厚黑了。

    家天下的好处、坏处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那时候的采取家天下真的比公天下更好么?

    我觉得不尽然。(注意,那时候)

    首先,禅位制真的能保证选到优秀的继任者么?

  • 6、 《二十四史》读书笔记200字300字

    《二十四史》读书笔记200字300字优秀范文,欢迎阅读点评!

    一部《二十四史》读下来,有一个现象很耐人寻味:

    当一个中央集权强势出现的时候,往往会带来经济的高度繁荣,而在极权丧失的乱世,却往往是思想和文化的活跃期。

    中国思想史上的三个高峰时间,分别是:

    1、春秋战国——诞生了老子、孔子等诸子百家,奠定了中国哲学的基础;

    2、魏晋南北朝——出现了最绚烂的书法、雕塑和诗歌艺术;

    3、民国初期——爆发了五四运动,出现了灿若星河的思想家、文学家。

    读懂历史,可以使我们成为有独立思想的人。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 7、 《二十四比利》读后感

    《二十四比利》读后感

    文/王婷

    一口气看完24个比利,作者站在同情比利的角度来撰写了这本传记,看完,心里五味杂陈,对于比利最终未能转院一事终究还是难以释怀。

    比利是个悲剧,究其原因,还是社会的阴暗与人性的自私。

    比利的精神分裂,来自于幼年时代的被忽视,与虐待,比利是个聪明的孩子,因而天生敏感以及想象力丰富,在外在能力不强的情况下,他迫切希望获得帮助,企图逃离,外在能力太弱,内心极度期盼强大,内心矛盾以及压力达到了他能承受的极限,以至于他的潜意识不得不不停地制造出不同的人来帮助他,代替他承受苦难,这是一种人性本能的体现,他的生存渴望十分强烈,于是,这种意识强迫比利,那个想要自杀的比利,必须沉睡,以保证其他人格的存活,因为他自己渴望存活,惧怕死亡他的继父将他活埋,强暴,一系列的暴行都让他联想到死亡。

    比利的继父,性格暴躁,残忍,忽视生命,极度自私,极端的以自我为中心,几乎是人性阴暗面的代表,比利的母亲,软弱,没有能力去改变现实,家庭暴力频发,比利成了一个牺牲品。

    比利的每一种人格都是他自己某种欲望的体现,亚瑟是他的理智,亚伦是他对社交与融入人群的渴望,雷根是他内心的愤怒与对强大的渴望,克里斯汀是他内心中弱化了的自己,渴望通过弱化的自己获得同情

    作为一个人,他拥有人类的一切情感、欲望、恐惧,这些东西通过不同的人格体现出来,非完整的自己,丧失了对行为的控制,以及是非观念,他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保证自己能活下去,并且渴望获得认同与爱,失去了自控能力的比利于是去犯罪,用最原始的方式企图在人性阴暗的丘壑中得以生存。

    社会并不会理会弱者的反抗,除非这威胁到了大部分强者的生存。

    避开比利所犯罪行来说,他是值得同情的,应该给予积极的治疗,于是,有众多医师站在职业的角度,用行动为病患争取利益,他们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但是,社会并没有那么良善,媒体人渴望获得更多的关注,监狱企图从这个明星囚犯身上榨取利益,法院为了逃避民众的责难,大众的自私性,憎恨一切有可能危及其利益的可能性,他们不允许比利存活。

    不管比利是不是值得同情,他是不是不能掌控他的行为,已经无所谓了,在旁人的眼中,他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动物,一个怪胎,他只是一粒微尘,在掌权者眼中,微不足道,只用像一只苍蝇一样关起来就行了。

    但,比利确实犯下了罪,对被害人造成了伤害。他应该就此提出道歉与赔偿,去尽力地弥补,而这一切都需要他人的帮助

  • 8、 读《二十四孝》有感1000字

    寒假里,我读了《二十四孝》这本书。本书记述了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道故事。我用表格进行了一个梳理,统计如下:

    序号 故事名 人物 主要内容

    01 《孝感动天》 舜 父与继母、异母弟象多次加害舜,事后舜仍不记恨,照旧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孝行感天动地。

    02 《亲尝汤药》 刘恒 母亲卧病三年,刘恒衣不解带地侍候;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03 《啮指痛心》 曾参 客来,母不知所措,用牙咬手指。曾参顿觉心疼,知母呼己,速返家中,跪问缘故后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04 《百里负米》 仲由 子路早年家贫,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05 《芦衣顺母》 闵损 闵子骞继母虐待他以芦花为絮制作冬衣,父亲知道后欲休妻,子骞跪求父亲饶恕继母。

    06 《鹿乳奉亲》 郯子 郯子为治父母眼疾,披鹿皮到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见猎人欲杀鹿,告知实情,感动了猎人。

    07 《戏彩娱亲》 老莱子 老莱子70岁尚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或学小孩哭,以博父母开怀。

    08 《卖身葬父》 董永 董永为葬父卖身为奴。槐荫下遇织女,二人结为夫妇。织女为董永抵债赎身后,返回天庭。

    09 《刻木事亲》 丁兰 丁兰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从不懈怠。其妻针刺木像被丁兰休弃。

    10 《行佣供母》 江革 江革战乱时背母逃难,遇匪时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放之。其后,他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

    11 《怀橘遗亲》 陆绩 陆绩幼时做客袁术家,怀藏二橘,拟拿回给母亲尝鲜。人皆惊奇其孝顺。

    12 《埋儿奉母》 郭巨 郭巨为供养母亲,拟活埋幼子。挖坑时,得见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13 《扇枕温衾》 黄香 黄香酷夏为父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子。

    14 《拾葚异器》 蔡顺 蔡顺乱世时拾桑葚母子充饥。黑色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桑葚留给自己吃。赤眉军感其孝心,送他食物以示敬意。

    15 《涌泉跃鲤》 姜诗 姜诗妻被休后仍昼夜纺纱织布,积蓄所得仍孝敬婆婆。庞氏回家这天,院中忽然喷涌出泉水,口味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从此,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远走江边了。

    16 《闻雷泣墓》 王裒 王裒母生时怕雷。雷响时,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

    17 《乳姑

  • 9、 二十四孝图读后感1000

    二十四孝图读后感1000,这是一本教育孩子孝顺的图本,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二十四孝图读后感,欢迎阅读!

    二十四孝图读后感【1】

    美德是中国的一种伟大精神。

    最近我阅读了道德故事二十四孝,情节感人,让人不禁被他们的孝道所感动,心中油然升腾起深深的敬佩。

    《二十四孝》主要讲了中国古代的二十四个孝敬父母的故事。

    其中,最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亲尝汤药》和《弃官寻母》。

    《亲尝汤药》主要讲述了汉文帝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怠慢。

    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以便母亲随时照用,母亲所服的汤药,他都亲口尝过后才让母亲服用。

    他在位二十四年,重德治,兴礼仪,人丁兴旺,使西汉十分发达。

    汉文帝作为一位皇帝如此孝顺,怎能不让人敬佩。

    他更让我明白了一个人无论都忙,无论自己的事业多么重要,我们都不能对父母不闻不问。

    不管工作多忙,不管路有多远,都要心系父母,都要常回家看看。

    其实父母要的并不多,一声嘘寒问暖,足以抚慰他们孤独寂寞的心灵。

    更让我感动的是《弃官寻母》。

    朱寿昌七岁时,生母被嫡母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

    朱寿昌做官后,行四方寻找母亲。

    找到线索之后,他便弃官寻母。

    历经千辛万苦,他终于在陕西和母亲相遇了。

    多么感人的孝子啊!

    这时一个声音在脑海中不停地问:孙天乐,你呢?你是一个孝子吗?当然,可是有的时候有的时候我会因为一些小事,冲着妈妈发脾气,让妈妈很生气。

    那一次,我用自己的压岁钱买了两包薯片,准备明天吃。

    可是第二天早上起来一看,妈妈竟然正在吃我的薯片。

    我很生气,对妈妈大吼道:你为什么吃我的薯片,你赔我。儿子,薯片这种油炸食品,你不能多吃,我煮了又有营养又好吃的鸡蛋,你快起来吃吧。我不吃,我不吃,我就要你赔我的薯片。就这样我闹得妈妈很头疼。

    现在想想真惭愧啊!妈妈为了我的身体发育,让我少吃不健康食品,我竟然冲她发脾气。

    就算是又有营养又好吃的东西,我也不能只想着自己啊!

    我以后一定孝顺父母,一定不让父母操心,更不能让他们生气。

    中华民族的美德是人们必须有的精神品质。

    而孝道是拥有美德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有人说教就是孝道的文化。

    曾经我们可能都犯过错,但我们只要好好学习孝道的文化,并践行于我们的日常行为中,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是好人,都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二十四孝图读后感【2】

    品读完《二十四孝图》后,我不禁从内心深处发出感慨:

  • 10、 二十四孝图读后感1000字

    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题记 孝,是什么?怎么才算一个孝子?以前的我对此一直都很懵懂。直到阅读了鲁迅先生的《二十四孝图》,我才渐渐懂了一些。 《二十四孝图》选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朝花夕时》,顾名思义,《二十四孝图》讲的正是《二十四孝图》——24个古代的孝道故事:扇枕温衾、卖身葬父、埋儿奉母……在文中,作者却以毫不留情的口气批判这些故事,这不禁令我有些疑惑:《二十四孝图》不该是弘扬孝道孝心的么,为什么还要批判呢?怀着这样的心情,我将《二十四孝图》读了一遍。 还真是不读不知道,一读吓一跳,《二十四孝图》内的故事所宣扬的孝道令人心惊胆颤,其中尤以埋儿奉母为最甚:汉朝时有一个人名郭巨,家贫,郭巨的母亲总将自己的饭食分给他的儿子,导致她自己吃不饱,出于“儿子可以再有,母亲只有一个”的心理,郭巨与他妻子便决定将儿子埋了供养母亲。这个故事使我感到恐惧与不解:难道孝总是要以一个人的牺牲来成全另一个人吗?难道他儿子的性命便不算命么?这残害人命,无视法纪的行为又怎能算作真正的孝?怎么会流传如此之久之广呢?…… 这个想法困扰了我几个星期,终于被老师的一句话点醒:“我们要透过事物的表象看本质,不应被表象所迷惑,因为最重要的往往是本质。”是啊,透过表象看本质,孝的本身是没有错的,孝顺尊敬父母长辈,只不过古代的孝道难免带了些时代的局限性:古代是君主专制,君主提倡“以孝治天下”,便产生了愚孝,即愚蠢、盲目的孝,有的甚至与人性相悖,如“卧冰求鲤”、“恣蚊饱血”、“埋儿奉母”等。且古人记载这本《二十四孝图》也未必就是真的为了让我们模仿其做法去埋了儿子供养母亲,而是希望我们能领会其中孝顺父母长辈的精神并将其发扬。 看完《二十四孝图》后,我又想到了我最近看的一篇文章:一个出身贫寒却被清华大学预录取的理科状元,他学业繁忙,还要照顾瘫痪在床的母亲,患有神经分裂症的父亲。挣钱补贴家用,但他依然很乐观,孝顺父母,勤工俭学,是有名的孝子。文章中的主人公有孝心,孝顺长辈,勤工俭学,我们应该学习他,孝顺父母长辈,努力学习,多为父母分担家务,让他们少操劳。我们现在所做的也并不能抵得上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但拥有一片真挚的孝心确是极为重要的。 《二十四孝图》所弘扬的孝道精神是永恒的,不会被磨灭的,因此流传至今,但它也有不足之处,我们不能盲目地全部吸收学习,而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

  • 2019-09-22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11-08

  • 2019-10-11

  • 2022-02-03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0-23

  • 2019-09-20

  • 2019-11-03

  • 2019-09-19

  • 2019-09-21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1-05-07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1-04-20

  • 2019-09-20

  • 2023-01-18

  • 2021-04-19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23

  • 2019-09-19

  • 2019-10-19

  • 2022-04-08

  • 2023-03-09

  • 2019-09-19

  • 2019-09-23

  • 2022-06-22

  • 2019-11-08

  • 2019-09-28

  • 2023-01-31

二十四史读后感1000字
二十四史读后感1000字栏目为大家提供众多的二十四史读后感1000字,2024二十四史读后感1000字,二十四史读后感1000字范文,二十四史读后感1000字2024等,欢迎大家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