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二十不惑观后感 > 地图 > 二十不惑观后感,2024二十不惑观后感
二十不惑观后感相关栏目
二十不惑观后感热门栏目
二十不惑观后感推荐
二十不惑观后感

(共 9782 篇)

  • 1、 二十不惑观后感3篇

    优秀的影视可以很好的带动我们的情绪,打动自己的故事情节往往能让自己颇受启发,不如动笔将这些跌宕起伏的情节和自己的看法写进观后感。观后感可以提升自己的艺术品位和欣赏水平。大家正准备写一篇《情书》的观后感吗?编辑陆续为大家整理了二十不惑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二十不惑观后感 篇1

    郭春梅最近的电视剧《二十不惑》很火,大概走马观花似的进行了观看。大概就是讲述了宿舍四个人:姜小果、梁爽、罗艳、段家宝。

    人物介绍:

    姜小果,单亲家庭,母亲是工厂工人,一直过着拮据的大学生活,即使手机掉进厕所,也会捞起来,仍然会继续使用,心中有信念,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有好的回报;

    梁爽:具体家庭没有过多的描述,在大学里面一直过着华而不实,虚荣的生活,每个月只要手上有钱就会去购买奢侈包,漂亮,冷漠,脾气火爆;

    段家宝:父亲是四川首付,一直过着从来不愁钱的生活,但是是一个为人很低调的人的吃货,为人可爱,单纯;

    罗艳:深圳坐拥两套房产,母亲是一名优秀的律师,单亲家庭,父亲早逝,以游戏为生,不善于与人交往。

    其实这四个人把现在大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对比,以及在大学毕业之际,他们各自的选择,以及都在为自己选择的那一条路而努力。这个时候,我就感叹我自己20岁的时候,在干什么,做了哪些事情,让自己感到后悔。但是30而已,不能因为之前没有做的事情或者做错的选择始终去后悔,不能老是因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影响着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自己得积极的向前冲,去努力,去拼搏。

    在这部小说里面,其实我觉得让我最比较欣赏的就是姜小果吧,在去一家投资面试,因为长得矮小,学历不是最出众,能力也很一般,最后面试通过,原因就是她厚脸皮,第一次面试问到了专业问题,她没有回答上来,回去恶补之后,就厚着脸皮又去找了面试的领导,将问题进行了分析,老板就是看重了这种厚着脸皮,最后将他录取。其实生活中会经常会遇到被拒绝的情况,不能一次被拒绝,而否定自己,或者不去争取,而是需要越战越勇,但是战斗时间长了,一直处于失败的境地,都会对自己产生怀疑,自己是行还是不行。那么就需要调整心态,今天放自己一天假,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定制好计划,最后一定会越来越好的。只要心中有信念,那么就肯定会做好的。

    二十不惑观后感 篇2

    《二十不惑》是一部由关晓彤,李庚希,卜冠今和董思怡等人领衔主演的励志成长剧。该剧围绕四个不同家庭背景的女孩展开,主要讲述了

  • 2、 央视纪录片四十不惑观后感

    四十,是一个什么概念?那就是你已经走了人生的一半了!这时候的你应该是精明的、有想法的,并且有着坚定理想追求的。对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四十年,是一个不断前行的岁月,如今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到了深水区,坚定信心,再出发,我们的四十年没有疑惑,只有这条路坚持走下去!

    这部四十不惑的纪录片,通过人物采访的这样一种形式来呈现出这四十年的一种变化,这里包含了各种具有代表性的行业,采访了1700多的人。口述40年,亲身经历的四十年,这是每一个人的四十年汇聚成了中国的四十年。

    还有几天,这个四十年就过去了,我们要抓住这个小尾巴,一起来见证这四十年的变化,让我们燃起继续出发的动力!四十年的时间对于整个历史的 时间跨度是极其短暂的,但是这四十年的时间,却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向和未来发展方式,也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和工作!

    看这部纪录片,主要是看人,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都包含着无限的可能。不管我们从事的是什么样的职业,只要我们在努力拼搏,在为这歌时代做出自己的贡献,我们就都是厉害的人!2万多公里,这部纪录片丈量了整个神州大地,为我们带来了一个个感人()至深、奋发向上的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故事,我们要以他们为学习的榜样,紧跟着时代的步伐,不断在新时代创造属于自己的新价值。

    改革开放的四十年,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还体现在梦想、奋斗、工作、情感、观念等等的方面,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在自己的人生上书写好自己的篇章!改革开放,让我们攒足了力量,继续前行!

  • 3、 二十二观后感500字

    二十二观后感 我从来没有写过影评,所以这也不是一篇影评。 坐在电影院不是很舒服的椅子上,我下意识地摸了摸眼镜,突然想起这不是3d特效大片。 没有旁白,没有背景音乐,没有历史影像回顾,就那样一个人,接着一个人,出现在镜头前。 即便是在纪录片中,《二十二》也算是另类的一部,没有情绪感染的纪录片,到底想让我们知道什么? 得知我去看《二十二》的朋友问我好看么?我只能坦诚的回答:不好看。确实,一个半小时的光景,有人进进出出,有人偶尔拍张照,有人打着瞌睡,甚至有人开始掏出手机玩起了游戏。它真的不能算是一部好看的电影。我想我这样评价它,它的导演郭柯先生应该是不介意的,因为他应该从未起过让人因为《二十二》好看而赞扬他的念头。 它想表达的,仅仅是一个事实,而已。 它没有挤压、带动任何一个观众的情绪,它静静地说,你静静地听,仿佛我们和那些阿婆坐在了同一个院子,甚至能闻到她炒菜时的油烟味,我感觉她们离我很近,我伸出手就能触碰到她已经干瘪无力的胳膊。 其实她们离我们很远。很远。 她们对生活的遐想、期望、憧憬,都停留在了大半个世纪之前的家乡,不知阿婆们可曾梦见过刚刚娶了自己的丈夫,满脸憨笑地掀起了自己的盖头;不知道她是否会想起,自己在学校里畅想的未来;不知道她是否会想起,刚出生的孩子对着自己又哭又笑。 我想她们肯本不敢想起。影片中有个阿婆,手里常常抱着一个劣质的娃娃,她不断地为它擦拭着衣襟。我想,她应该曾经有一个和它一样大的孩子,不爱干净,调皮好动,那个孩子,是否可能长大成人。 说实话,写道这里,我突然开始头疼,开始产生看电影都未曾出现过的难过,她们是日本兵口中的花姑娘和shiro酱,她们是浴血奋战过的战士,她们是乡亲口中的日本娘,她们是志愿者口中的阿婆,她们是书面材料中的慰安妇,她们是 《一座慰安所的去与留》中等待拆迁的老男人和老太婆口中的妓女和耻辱。她们既是伤痛,也是罪行的证据。 但她们仅仅是已经老去的少女。 能替她们做点什么的人并不多,但是我们至少,应该替她们记住,曾经发生过的一切,即便她们自己都不愿提起。 最后,用两个阿婆的话,来当这篇杂乱无章的观后感的结局吧。 日本兵老了,胡子都没了。 谢谢你们。 愿世界和平。
  • 4、 二十二观后感1000字

    二十二观后感1000字

    文/客运一分公司乘务一部乘务十一室客车四队 李康荣

    如果没有看到你,"二十二"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数字。而现在,这个数字串起了一段段许多人不愿回忆的往事。历史不能遗忘,或许仇恨可以放下,而那些满是伤痛的坑坑洼洼也应该被岁月抚平,因为生活还在继续。而我也相信,你应该有着更深的含义。

    没有酷炫的特效,没有如何跌宕起伏的情节,只是简简单单的叙述:从过去到现在。有人说,这对于受难的老人及其亲人来说就是一种折磨;也有人说,这也许是一种解脱,让羁绊的受伤的心灵得以释怀。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许不是所有老人都能做到真正的放下,惟愿这能减轻她们些许的伤痛。这一次,我不说历史,历史就在那里。不说仇恨,也许仇恨早已不复存在,扎在老人们心里的到底是什么?岁月走到这里,更多的是沧桑啊!

    几乎所有的画面都是在纪录老人们的日常生活,在说起过去的时候,有的老人哭着说不想提了,显然可以看出那段屈辱的往事给她们带来了极深的伤害,这也深深地刺痛了我们的心。同时,我也看到了她们的孤独与无助。中国现在可以说是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了,这个群体需要的关爱与陪伴,我们应该如何去守护,这需要我们深思。其实,人生就是一个轮回,从呱呱坠地到摸爬滚打,到最后的返老还童。老人和孩子一样,需要的更多是陪伴。无奈的是,我们很多时候都是背井离乡,不是所有人都能在他乡买房置地,更多的是漂泊。不是所有老人都愿意迁徙,或是因为想着"落叶归根".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故乡的大树已不再茂盛,而那个"巢"则日渐空虚了,"呱呱坠地"和"返老还童"变成了"留守".片中老人喂流浪猫的那一幕是我想起了奶奶,还有被我奶奶喂过的流浪猫……

    生活不易,但我们可以让心态变得简单。海南的那几位老人令我心生敬佩之意:耄耋之年,生活还能自理,洗衣做饭。我想,这必然离不开乐观开朗的态度,离不开对生命的热爱,离不开对生活的向往。其中有一位老人这样说:"这世界真好,吃野东西都要留着这条命来看。"愿你我都能以感恩之心去对待这个世界的每一份恩赐。"希望中国和日本一直友好,不要再打仗,以为一旦打仗,会有许多人死去。"这也是一位幸存老人的心声。是啊,仇恨不能永久,希望和平长存。社会还是那个社会,爱的旋律不会消逝。"治国、平天下"也许有点泛,"修身,齐家"不应该遥远,践行在点滴上。

    世界很美好,一呼一吸都能感受到。玫瑰也带着刺,但这

  • 5、 《二十二》观后感300字

    《二十二》观后感 其实 我也是个看纪录片的人,之前看过的纪录片也不在少数。挺习惯里面的调调。之前看过的比较有名的,比如舌尖上的中国,萌宠成长记,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等。所以,看二十二,成了很正常的行动。因为之前看到网上的一些评论,于是走进了影院。 《二十二》一如即往的保持着之前的风格,平实,安宁。 风景伴着那些老人们的回忆,现在的生活,婉转道来那些故事。曾经受到伤痛的老人们,过的那般幸福。也许不该去打扰她们吧,但是这历史不该被遗忘。就算她们一个个的都离开,也不该忘记这些。 让我感动的是,关注的人们中,不止是中国人,还有韩国人,日本人。而默默睡去而去世的老人,让我心痛。 我看到的是老人们的乐观,她们活的快乐安宁。喂猫的老人,打牌的老人。还有曾经立过战功的老人,她们过着她们自己的生活。 生下来的中日混血,也许出生并不是他的错,错的是那段历史。可恶的是那些日本军人。 有句话很触动我,早知道这样,我不该去打扰她们。没有得到过一句道歉,一分赔偿,反而使原来的生活变了样子。真的不该去打扰她们。 纪录片的语言是平实的,无非就是家长里短。远离故乡的毛奶奶,被丈夫再次接受的奶奶,还有喂猫的奶奶,看西游记笑着的奶奶,打牌的奶奶,请幸福的生活下去。
  • 6、 《重返二十岁》观后感800字

    《重返二十岁》观后感 今天晚上,我和妈妈看了一部电影,叫《重返二十岁》。我本来看着这题目就觉得好笑,不对,这部片子本来就是喜剧片,呵呵自娱自乐。其实也算不上观后感,我因该写的是内容。我想估计大部分人都看过了吧,估计写起来也是白费 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就在想,这重返二十年肯定是穿越,那么穿越,一般情况下,导演都会选择,脑袋是被木棒或者什么硬的东西打了一下。醒来之后就发现,自己的样子回到了20岁,开始了新的生活其实一般都是这样的,因为这样解释的最清楚,而且也最容易理解。 不多说了,讲一讲这个故事吧! 我想我还得再看一遍!那就等等吧! 十分钟过去了 三十分钟过去了 一个半小时过去了 我想我可以开始写了! 其实吧,这个很简单,就是一个七十岁的老太太,名叫沈梦君,年纪越大,脾气越大,有一个儿子和儿媳妇,还有一个孙女和孙子。儿媳妇身体不好,有心脏病,儿子叫国军,是一个教授,孙子叫前进,是个乐队队长,有一个音乐梦想,孙女叫欣然,是一个很爱吃女孩子,至于其他的,我就不愿意多说了啊!就这样吧,不过话说回来 老人嘛,唠叨肯定是少不了的啦!(我敢保证我长大后,我妈妈绝绝对对会变成这样唠叨的老婆婆。不过等我长大了,我会让爸爸妈妈去海南的,海南那么舒适,比养老院好得多啦!) 这个老太太呢,可能因为很唠叨,没有人喜欢跟她共处,所以只有一个名叫李大海的老爷爷愿意在她身边。 老太太的儿媳妇叫杨琴,因为压力过大而生病进了医院,所以沈梦君被自己的家人送进了养老院,沈梦君在悲伤之中,在青春照相馆里面留下自己最后的容颜,就在,卡擦的一下,沈梦军的梦开始了 她醒来后发现自己变成了二十岁的自己,二十岁的时候很喜欢唱歌,当时前进遇到了困难,因为没有主唱,所以就请了沈梦君(二十岁)来帮忙,前进又是她的孙子,也是最愿意帮助他的,所以就答应了。 接着他们就开始唱歌,谭总监看到他们就立马让他们参加比赛,可能是因为沈梦君吧。有一次歌唱考试,他们没有通过,沈梦君说了几句话让前进他们重新找回了勇气,所以他们有唱了一首歌,打动了评审,他们这次通过了。 接着,前进喜欢沈梦君(二十岁),谭总监也喜欢沈梦君(二十岁),然后前进乐队开始进行总决赛,但是因为出了车祸,不能进行比赛,沈梦君(二十岁)为了实现前进的梦想,所以继续比赛,唱完后得到观众的喜爱,然后沈梦君(二十岁)立马跑向了医院。 因为前进失血过多,所以沈梦君不得不献血,献完
  • 7、 《二十二》观后感200字

    《二十二》观后感 前段时间,有一部名叫《二十二》当然电影席卷了朋友圈。《二十二》给我们讲述了一段沉重的灰色的历史。当我坐在影院里,看着这一位位老人的故事,心里不禁在想。如果是我,我的人生会变成什么模样呢?接着又想起在课本中看见过的日本军人一家三口赏花的照片,突然前所未有的意识到战争对于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在战争中,人性的泯灭仅仅是一瞬间的事。所谓的伦理道德,都会淹没在尘埃里。我们为什么要反战?是为让我们能够有尊严的活着。和平,真的是太不容易了。我们能处在相对和平的国度,呼吸着和平的空气。自由自在的,有尊严的活在这个世界上。都是因为和平。我的心愿是世界和平。 16级材料化学四班 1600110405 柳篁玉蝉
  • 8、 《二十二》观后感500字

    《二十二》观后感 电影《二十二》是一部讲述抗日战争时期被迫成为慰安妇而如今仅存的22个老人的纪录片。这部影片没有卖悲惨,以平淡叙述的方式展现了老人们现在的生活。每个老人都是那样乐观晴朗,积极向上的生活着,她们平凡得就像我们身边的邻居奶奶。镜头静静地记录着她们平淡如水的生活,她们对来看望的人们说,阿婆很高兴你们来看我,就连是对日韩的年轻志愿者们也非常友善。 当她们回忆起那段痛苦的往事时,尽管数十年过去亦是痛苦非常,隔着荧幕的我们也不敢想象,更可想亲身经历过之人的感受!也许有一天,随着老人们的离开,会有更多人淡忘这段历史。 慰安妇是个沉重的话题,让很多人不忍不敢去触碰,但是希望中国新一代的年轻人们能多一点去了解,毕竟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段屈辱史,只有直面它正视它我们才能更加感受到现在我们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老人们的存在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铁证,民间组织曾替她们奔走多年远赴日本状告维权,要求日本官方的道歉和赔偿,但是她们很多人至死都没有等到日本的道歉和一分钱的赔偿,却反而备受周围人的指点。 电影中有两个画面令人印象深刻,第一个是一位老婆婆在看到镜头时,十分着急地叫身边人去她的床底下找当年组织为表彰她而授予的奖章,那着急的神情像极了个幼童。或许还有人对她指指点点,或许她也会感到自卑,但当她拿着奖章对着镜头微笑时,她找到了存在的意义,她也曾经在绝望中寻找光明。而另一个是一位老婆婆和他的家人坐在家门口乘凉,门就像一道不可分割的界限,门的这头是儿孙们在互相嬉戏打闹,门的那头是阿婆拿这个小孙子玩具沉默地坐着,但我分明从她的眼中看到了温情。还有老婆婆笑着说你们看那些日本人也都老的没有胡子了,一切苦难都该过去,但那些不为自己的过错承担责任的人绝不能轻易饶恕。 慰安妇像是一个贬义词,人人都觉得它是污浊的。而影片的最后,那些为这些老婆婆们四处奔走,试图找回公道的人们也说其实他们也很后悔,为老人们带来了第二次伤害。当初只是一腔热血,想要帮助这些老人们。但我觉得他们也没有错,若是不能为老人们讨回公道,那她们只能在历史长河中一直蒙羞下去。我们得感谢那30299个爱心人士为这部影片众筹,是他们让我们了解到了这些可爱老婆婆们心中的苦痛。 愿温柔的人都被温柔相待。
  • 9、 《二十四城记》观后感

    《二十四城记》观后感

    《二十四城记》是导演贾樟柯2008年的作品。影片以20世纪50年代末至21世纪最初十年为时代背景,讲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间,一个国营老工厂的兴衰起伏以及工厂几代工人的命运跌宕。

    工厂是一个专门生产飞机发动机的军工厂,1958年为了国家需要从遥远的东北迁址到成都,在经历了六七十年代国营铁饭碗的光辉岁月以及80年改革开放的惨淡经营之后,2008年被一座名为二十四城的豪华高层楼盘取而代之。

    伴随着工厂成长变化的是工厂的一、二、三代工人。这当中有为了国家理想奉献一生的第一代女工大丽(吕丽萍饰演),有感情经历丰富不断寻找真爱的厂花小花(陈冲饰演),有受时代思想影响放弃学业接替父亲岗位的宋卫东(陈建斌饰演),还有消费时代的第三代人娜娜(赵涛饰演),在和父母迥异的人生道路上坚强生长。

    在这里,有青春激情,有无私奉献,有放荡不羁,有初恋童年,有亲情、爱情和友情,生老病死、人生百态。导演以一段段人物访谈的形式,将半个世纪的中国社会和经济历史浓缩成几个人生动的生活经历,即用百度百科上的影评来讲,贾樟柯以最有力的方式最清晰的表现了宏观力量是如何加诸在微观层面或者,确切地说,中国政府的政策变化是怎样被个体感知的,而变迁是这部影片的根本主题。

    时代在改变,人们也在变革的时代中做出相应的改变。所谓时势造英雄,其实时势也在创造平凡普通的人。最近在看六六编剧的电视剧《宝贝》,有这么一段话:70后夫妻想多要个小孩,80后夫妻想丁克,90后夫妻要小孩不要婚姻。随着物质的极大丰富、科技的加速创新以及人们欲望的无限膨胀,如今的时代已经不再是30年河东30年河西的蜗牛速度,而是每10年就是一代、3年差异就存在代际代沟问题的飞速发展时代。70后、80后、90后甚至00后这些街头巷尾老少咸宜的称谓,其背后背负的时代含义总是值得琢磨的。

    在时代的背景下,感知个体的感知,在别人的生活经历里,做自己的人生思考。当有一天我们也成为电影里的人物被访问被记录被追忆被思考的时候,别人将给予我们什么样的论断?将赋予我们什么样的时代意义?而我们自己又是如何评价自己的呢?我很期待。

  • 10、 关于电影二十二观后感

    以下是关于电影二十二观后感,说起来听沉重的,我们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可能带了有色的眼睛。真正沉下心来,或许你能从中看到的更多。我们中国越来越强大,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珍爱来之不易的和平,尊重历史的上的这些人。

    慰安妇,确切的说,应该叫性奴隶。

    在网络上搜索有关慰安妇,它的解释为第二季世界大战时期日本政府及其军队为顺利实施并完成侵略亚洲的战争而推行的一种军队性奴隶制度。

    事实上就是通过诱骗和强迫妇女,来满足当时日本军人的生理需要。

    大概是前几年吧,我逐渐开始从电视、网络上听到有关慰安妇的新闻,当时我其实并不太了解它的意思。后来中国推出了两部纪录片《三十二》、《二十二》以后,曾一度引起民众热议。

    从网友们的评论中我才知道,原来在那段历史里,日本人除了采取对中国百姓烧、杀、抢的残忍行径、犯了类似南京大屠杀这种巨大罪行以外,还做出了这种惨绝人寰、可恶到令人发指的事情。

    《二十二》讲述的主要是1932年至1945年间,被日军强征为慰安妇的老人们的生活现状。

    它不像我以前看过的,比如《舌尖上的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那种,色彩比较鲜艳,且旁白会比较多的纪录片,看它们的时候人们往往带着愉悦的心情,对那些自己没见过的东西充满着新鲜感和好奇心。

    而这部片子,整体的色调饱和度偏低、甚至在大段时间里画面的色系偏土色或偏灰色,没有什么华丽的、高大的建筑物。

    有的只是老奶奶们破旧的土屋、床边从高到低放着药瓶子的窗户、山边的芦苇、村子里的潺潺小溪

    片子开头的画面,竟是在陈林桃老奶奶的葬礼现场。

    有人穿着丧服,有人走来走去,有人在旁边忙活着置办物品

    紧接着,一个年纪在六七十岁左右的男人,一边手举着一个用红布包着的、有些像是敲锣棒的麦克风,一边说着葬礼词。(大意是介绍陈林桃老奶奶在抗日战争期间,为中国做出的牺牲等事迹)

    我觉得奇怪又有些晦气,怎么一开始就是葬礼呢。

    慢慢看下去才发现,如果不这么拍的话,也许并不能完全地表达出我们对这些慰安妇死去的悲痛之情。

    纪录片是什么。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

    而《二十二》呈现出的一个事实,就是到目前为止(片子播出时),中国内地慰安妇仅存 二十二 名幸存者。

    而且很大概率,直到我写这篇观后感为止,还活在世界上的中国慰安妇已经屈指

  • 2019-11-04

  • 2019-11-04

  • 2021-04-20

  • 2019-11-04

  • 2019-11-04

  • 2022-12-31

  • 2019-10-28

  • 2022-03-03

  • 2023-01-13

  • 2023-03-09

  • 2019-11-04

  • 2023-06-21

  • 2023-06-11

  • 2021-07-09

  • 2023-03-12

  • 2019-11-06

  • 2023-03-10

  • 2019-11-06

  • 2019-11-06

  • 2021-08-31

  • 2022-05-16

  • 2023-04-01

  • 2023-03-15

  • 2019-11-06

  • 2019-11-04

  • 2023-04-20

  • 2019-10-28

  • 2023-03-30

  • 2019-09-20

  • 2019-11-04

  • 2019-10-28

  • 2019-10-20

  • 2023-01-19

  • 2022-12-22

  • 2019-11-02

  • 2023-02-19

  • 2019-11-03

  • 2019-10-19

  • 2023-01-24

  • 2019-09-22

二十不惑观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二十不惑观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二十不惑观后感、2024二十不惑观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