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颜氏家训有感300字 > 地图 > 读颜氏家训有感300字
读颜氏家训有感300字相关栏目
读颜氏家训有感300字热门栏目
读颜氏家训有感300字推荐
读颜氏家训有感300字

(共 5558 篇)

  • 1、 读曾国藩家训有感范文300字

    我在暑假期间读了真国藩家训这本书。其中我最喜欢的一篇文章叫"致四弟,教子弟去骄气情习"。他的主要意思是天地之间只有谦虚谨慎才是通向成功的路;人一骄傲就会满足于现状,这样就会导致失败。读了这篇文章,我知道了议论人家的短短处、指责人家的食物甚至嘲笑别人的失败,开口就说别人这个不好那个不好,这些其实都是骄傲。书中说"欲去骄字,以不轻而非笑人为第一义,以不晏起为第一义"意思是说, :想要自己不骄傲的话,就不能轻易嘲笑别人的短处。

    我想有时候我也会犯这种错误,在嘲笑别人的时候自己得不到好处,别人也得不到帮助。于人于己都是没有用的,只有谦虚谨慎,才能步步为营通向自己的理想。我非常喜欢让我受益非浅的这本书,希望你也会喜欢。

  • 2、 读《颜氏家训》有感

    《颜氏家训》的作者颜之推,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颜氏家训》是颜之推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自其诞生之日,就受到世人推崇,被誉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

    《颜氏家训》说:欲不可纵,志不可满。当今社会是互联网时代,是自媒体时代,是创新的时代,也是欲望奔腾的时代。

    金钱至上的价值观横行,投机与取巧的聪明人此起彼伏,越来越多的人在欲望之中飘荡无依,找不到立身处世的原则,找不到回归心灵家园的路。颜先生教人立身处世的原则如同当头棒喝,给失途之人以指引。

    从三聚氰胺奶粉及屡禁不止的瘦肉精、地沟油,到各种各样应用在考场里的作弊设备乃至高科技产品,再到贪污了惊天巨款的官员失途之人的身影活跃在社会的每一处。

    诗人杜荀鹤说: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失途之人虽多,而你只要做好你自己,当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时,你就会发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太阳离你很近,月亮离你很近,星星和流莹都发着光,簇拥着你前行。而你,只需静心轻嗅山间野茉莉的芬芳,聆听蝴蝶的轻吟浅唱,静心,然后做最好的自己。

    颜之推在《颜氏家训勉学篇》中曾说:光阴可惜,譬诸逝水。时光易逝,人的一生命何尝不似流水,川流不息,不舍昼夜。不同的是自己的耕耘者,这一生的光阴我们可以用双手紧握,使之盛放。

    我不去羡慕郑亚旗幼年辍学、自学成才;我不因马克扎克伯格离校建脸谱网大获成功而盲目效仿;我不因李娜网球场上的英姿而弃学从体;我不因夏达漫画纵横画坛而决意学画。他人的成功因时因地而宜,我有自己的轨迹。

    夜觉晓非,今悔昨失。犯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知道自己犯了错误,并且知道犯错后不思悔改,反而一味地对错误加以延伸。因为根本就没有一种积极的态度,敷衍了事,搪塞推之,找种种借口推脱责任、洗刷罪名,这样的人最终只会自食其果!

    过去教会我认清航向,现在要求我笔直向前,不因他物改变人生方向,让这贵如春雨的青春蹉跎下去。

    纠正错误的能力使一个人成就自己的伟大能力。有错就改,才是我们的明智之举。

    中华文化渊源流长,底蕴深厚,是华夏民族不断发展强大的不竭动力和力量源泉,国学经典即是其中的代表。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新世纪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传承和发展,是中国梦的再一次诠释,也是中国发展的方法论和发展的目的。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懂得阅读国学经典,欣赏国学经典,并传承和弘

  • 3、 《包氏父子》有感500字

    引子:以下是为您推荐的包氏父子读后感,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包氏父子》是我在第八届校信通获得阅读之星的奖品张天翼作品优秀里的另一个故事。读后换位思考,收益匪浅。

    一个忠厚老实的勤劳中年男子老包,把自己一生的期望全都寄托在了儿子小包身上!虽然自己生活艰苦,清贫,却从没让自己的儿子吃过苦!忠厚的他居然去偷也一定要让他儿子体面。老包把儿子奉若少爷,百依百顺,以为儿子能够有出息,好让他下半辈子可以享清福。自己省吃俭用没关系!可是,小包又把父亲当奴隶。认为这样无能的父亲耽误了他。最后换来的是什么?不过是一个个梦想的破灭罢了,当小包因为做了太多违反校规的事被开除时,老包被吓傻了,富于幻想的父亲老包的支柱倒了

    故事没有离奇的情节,平平淡淡的。可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却入木三分。老包一件穿了几年的旧棉袍,一双破棉鞋。小包一件青布棉袍,一双锃亮的皮鞋,油亮的头发。反差极大的衣着,把包氏父子俩的形象刻画的入木三分。

    是一种什么样的爱让一个人为另一个人无私奉献?也许只有亲情才能有这样的力量。同样的望子成龙永远是当今父母对子女的期盼。已经记不清爸爸妈妈为我付出了多少,只记得他们那同样沉甸甸的期盼!我不是一个好儿子,因为爸爸妈妈对我的期盼和付出总是比得到的回报要多的多,至少现在是!每当看到爸爸妈妈为我操心,我后悔以前的不懂事。未来的日子,我总是希望能多做一些让你们高兴的事,多做一件,你们就少为我操一份心!

    总结:以上就是包氏父子读后感的全部内容,欢迎大家进入的读后感频道了解更多信息!

    本篇推荐学友阅读!

  • 4、 读《钱氏家训》有感800字

    读《钱氏家训》有感800字

    顼占花

    01

    《钱氏家训》有言:“能改过则天地不恕”。

    意思是人有过错不要紧,只要能改正,还是能够得到别人的原谅。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古代圣贤说的这些话都是告诉我们,只要是人就会犯错,世界上没有不犯错误的人。重要的是知错能改。

    可我们做家长的却容不得孩子犯错误,偶有失误,就一味指责,不能像个朋友一样教育孩子面对错误,帮助孩子改正错误。

    记得有一位老师在解答如何给青春期的孩子提意见时说过这样一句话,你如何和你单位的同事相处,就如何和你的孩子相处,我觉得有异曲同工之处,把孩子当朋友一样尊重。

    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的错误不以为然,姑息迁就,这是更要不得的朋友,父母要有足够的警惕性,不要因为事情不大,而忽视对孩子的正面教育。

    孩子犯错误的时候,父母就应“随时确认”,及时给予批评教育,因为有时孩子未必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还有些时候孩子虽然口头上没有承认自己的错误,可心里明白自己错了,并且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父母就不应该抓住“小辫”不放,老翻后账。

    02

    《钱氏家训》有言:“能安分则鬼神无权。”

    “安分”就是严守做人的本分,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保持一贯的风范,要明白自身的责任,明确自己的义务。

    “守己”就是要在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坚守自己的正确信念。只要认识到自己所守的是符合道德规范的正义,那么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做到不迷失,不怀疑。

    其实在生活中想要保持自己的不迷失,不怀疑真的很难。有人会说你傻,你笨,你不“与时俱进”,在这时你也会怀疑自己是不是错了,在这时如何做到心怀不乱,如何坚守自己的理念,不放弃信念,需要很大的勇气。

    03

    《钱氏家训》有言:“读经传则根柢深。”

    意思是说要熟读古书才会根基深厚。

    多读书,可以让你写文章的时候妙笔生花,下笔如有神;多读书,可以让你知书达理,行事周全,落落大方;多读书,可以让你变得聪明,变得有智慧;多读书,可以让你的身心健康,心情愉快。

    刚开始读书的时候,我是只要碰到大家说好的书,赶快买回家屯起来,书没读几本,倒是买的不少。

    就这样不得要领的瞎读,感觉是一头雾水,对自己一点帮助都没有。就这样一、二年过去了,竟然读出一点感觉了,对一些事情也有自己的观点了。

  • 5、 读颜氏家训有感

    读颜氏家训有感(一)

    陈玉荣

    《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例宏大的家训。是一部颇有影响的古典名著,始作于北齐,成书为隋朝,主要是叙述立身的治家之法,以训子孙,教育子孙后代以儒家传统思想为立身治家之道。因为这本书堪称"古今家训,以此为祖"之誉,故细细品之,并望与友共勉!颜之推之前,虽然三国魏嵇康、西晋杜预,各有《家诫》,东晋陶渊明有《责子》,都属家训一类,但其卷帙都很小,影响也不大。《颜氏家训》一经问世,即产生了重大影响。历代学者给予高度评价。王三聘称颂"古今家训,以此为祖",王钺评价更高,认为"篇篇药石,言言龟鉴。凡为人子弟者,可家置一册,奉为明训。"

    《颜氏家训》的教育思想,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思想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最重要之处在于对颜氏后裔产生直接影响和对中国古代士大夫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拜读全篇文志后,结合现实生活,颇有些许感受,所以就"治家"、"教子"、"勉学"、"养生"四篇精华之作一一展开与大家分享!

    《治家篇》;教育感化这件事,是从上向下推行的,是从先向后实行影响的。所以说,父不慈子就不孝,兄不友爱弟就不恭敬,夫不仁义妇就不温顺了。至于父虽慈而子要叛逆,兄虽友爱而弟要傲慢,夫虽仁义而妇要欺辱,那就是天生的凶恶之人,要用惩罚来使他们畏惧,而不是用训诲诱导就能改变的了。家里没有人发怒、不用鞭打,那童仆的过错就会马上出现;刑罚用的不确当,那老百姓就手足无措。治家的宽仁和严格,就好比治国一样。

    《 教子篇》:现实生活中,那种对孩子不讲教育而只有慈爱的家长常常不以为然。要吃什么,要干什么,任意放纵孩子,不加管制,该训诫时反而夸奖,该训斥责骂时反而欢笑,到孩子懂事时,就认为这些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到骄傲怠慢已经成为习惯时,才开始去加以制止,那就纵使鞭打的再狠毒也树立不起你的威严,愤怒的再厉害,也只会增加怨恨,直到长大成人,最终成为品德败坏的人。孔子说的好:从小养成的就像天性,习惯了的也就养成为自然。这话是很有道理的。熟谚说:教媳妇要在初来时,教儿女要在婴孩时。这话确实很有道理的。

    《勉学篇》:人在幼小的时候,精神是专一的;长大以后,思想就会分散;这就要求我们早早教育,不要失掉机会。记得很小的时候背诵过的一些诗句现在还朗朗上口,但年龄大了之后,特别是现在就差多了。人确实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精力会逐渐减退,但是当把学习当成一种习惯后就不那么困难了。

    总之,早学比

  • 6、 读《颜氏家训》有感600字

    今年寒假,我阅读了一本书,一本我一开始怎么也看不懂的书:《颜氏家训》。

    寒假前,老师向我们推荐书目的时候,我根本没放在心上,随随便便就订了这本《颜氏家训》。我本以为是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没想到我一拿到书,打开一看就傻眼了,完全看不懂。我本来想放弃这本书,后来转念一想,我男子汉大丈夫,堂堂五尺之躯怎么能被这小小的一本书所吓退。

    寒假里,我就拉着妈妈陪我一起读,让妈妈一句一句地解释给我听。妈妈对我说,《颜氏家训》里语句叫文言文,我还没怎么学过,所以看不懂,这也是正常的。就这样,在妈妈的一句一句解答下,我认真读了《颜氏家训》。

    读书过程中,妈妈为我解答了很多句子,我也明白了里面许多话的意思。有一句话我特别喜欢,"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 同命而行,行其所服。"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妈妈告诉我,这句话是说孩子心目中家长有威信是他们接受家长管教和建议的心理基础,而一旦家长的权威动摇,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就变得不顺畅,双方还会常常闹得不愉快。我一听顿时明白了许多,老师不是很多次向我们举例说。有些家长的孩子在家长面前蛮乖的,一到了爷爷奶奶那里就撒泼耍赖,爷爷奶奶没办法就只能依着他;或者对老师说,您帮我说说我的孩子怎么怎么吧,我说的话他都不听,就听老师的。原来这都是爷爷奶奶在家的日常生活中没有在孩子心中树立起威信,太宠溺孩子了,自然而然孩子就会觉得他提任何要求都是有可能被接受的,这样孩子就会养成任性刁蛮不讲道理的坏习惯。

    想到这里,我不禁出了一身冷汗。还好,我家里的长辈不宠溺我,看来这就是大家都说我懂事的原因啊!

  • 7、 读汉阴沈氏家训一有感

    读汉阴沈氏家训一有感

    青山绵延,江河奔流,国之为国,必有千万家爱的汇聚。家之为家,良风久存,这是对中华文明的宏扬,也是对民族文化的继承,有对先祖古人的追忆,也有寄心家国的悠悠情思。

    古有家训,而今亦然。汉阴古县,青山绿水,美不胜收。而“沈氏家训”则为古老汉阴增添无限历史底蕴和文化情怀,其已成为汉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今念汉阴沈氏家训“祭祀不可不殷也”让我感触颇深,不甚唏嘘。“祖宗往矣,所恃以有子孙者,以其有时食之荐、拜祭之勤耳”,殷勤诚恳的祭祀会让人不由自主的想到上古礼乐文明社会,尊尊亲亲,勿忘祖先,感受先祖古人的戒言,反思自我言行,一则寻根访祖,追忆先思,二则警示自己,提高认识。在当今三观颠覆的社会中显得尤为重要,也是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一种有意义、有价值的回归,对未来的未知旅程中有了更加明晰的坚定与自信。

    “况岁时伏腊,尚与家人为饮,而春露秋霜不忘水源木本之报,祖宗亦安”,一个“春露秋霜不忘水源木本之报”道出了几千年来中华儿女不忘本源,寄心家国的赤子情怀。出门在外,纵使美酒再醇,饭菜再香,也不及家园的小桥流水,家常便饭。纵使归来之日尘土满面,白发苍苍,也要到野外坟前跪在黄土地中重重地一叩,然后满面泪痕倾诉衷肠。

    饮水思源,方为做人之道。古有伍子胥千金报恩,知恩图报,今有钱学森千里回乡,热血报国,支持新中国建设,无数华夏儿女都在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不忘本的忠孝之道。

    沈氏家训不仅注重对后代身心修养,治学做人的教导,也重视对儒家文化的精神传承和家庭伦理指导,文风朴实,情理交融。良好的家风家训给人指出了正确的人生方向,它就像茫茫海洋中远航的指南针,指引我们朝着日出的方向扬帆起航。

    良好的家风家训换来的是幸福美满的家庭,更铸就了许多高尚品德和才学广博的仁人志士,尤其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中,其更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五千年的细雨滋润了炎黄子孙的心,在朗朗晴空下,在忠孝悌节的家国心中,念着那一句句,便望见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根……

  • 8、 读沈氏家训有感

    读沈氏家训有感

    南北朝时期,朝代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安,但幸运的是,在当时的一批士大夫和文化精英的努力下,中国的传统儒家文化得以延续和弘扬。这些文化精英当中就有沈约。

    沈约是文学史上著名的“竟陵八友”之一,也是著名的史学家,著有“二十四史”之一《宋书》。不管世俗如何变迁,沈约始终修身律己,积极作为,承续了对传统儒家文化的坚守。士大夫的气节、情操、追求,为人为官品性中的清心、俭政、慎独等,在沈约的诗文里、在他的从政生涯中都有鲜明的表达。这对子孙后代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日积月累和一脉相承的。沈约在历史上,其才华横溢,其尊崇地位,其政声清名,对沈氏后人来说,很有示范意义,通过一代代的努力,提炼为家规家训。这也为沈氏一族的兴旺发展提供了根系和源头。通过融合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价值观,切合家族管理实际,在对子孙后代的教育和管理的日常性实践中,形成了沈氏家风。金华山头下村沈氏一脉,其实正是因为沈约在金华当过太守,追随老祖宗的足迹而迁居过来,这样的传承可谓自然而然。

    就《沈氏家训》来说,首先,它有39个字的13则总纲,内容包括“孝父母,敬长上,敦友于,正内外,和乡族,率勤俭,禁游惰,革奢侈,惜孤寡,养贤才,尊师道,戒仆从,务耕读”。文字非常简洁精练,但又内涵深刻。它把儒家文化、老祖宗的思想精神教化,融为一体,整个组接丝丝入扣且琅琅上口,好比“三字经”,谁都记得牢、能理解,这是《沈氏家训》的纲领所在。其次,每一句总纲后面还有深入细致的阐述,哪些可以干,哪些不能做,明明白白,没有套话,都是实实在在的道理。此外,沈氏一族还根据家族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禁嫖赌略言》。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一步规范了后世子孙的行为。整部家训一层层铺开来,提纲挈领,层次分明,抓住要害。沈氏的齐家之道,可以说很有针对性,也很有智慧,值得我们借鉴。

    《沈氏家训》还有两个立足点,一是清心,二是俭政。这在沈约自己的“八咏诗”中也有表述。清心,主要是淡泊明志,讲求慎独,去除浮躁和浑浊,也就是守住自己的内心。俭政的核心是俭,勤俭加简单朴素,也就是政清人和,当官做人不要追求华而不实、劳民伤财、奢靡过度、远离民生的花架子。家训的每一句都是严格要求的,比如“率勤俭,禁游惰,革奢侈,戒仆从”,几句话就把要求讲清楚了。清心与俭政也是相辅相成的,在古代家训里面比较通用,但是沈氏的提法比较成系统、有特色,在表述上三五成句且琅琅上口,

  • 9、 读《和氏献璧》有感800字

    我学习了一篇课文《和氏献璧》,特别好看。

    这篇课文的内容是这样的:楚国有一个名叫卞和的人,他在楚山得到一块儿石头,凭经验他断定石头里有美玉,他就把这块石头献给了楚历王,结果厉王不信,认为卞和欺骗他,就命人砍去他的左脚。等到厉王去世,武王登基,卞和又把那块石头献给武王,武王也不相信这块石头里有美玉,命人砍去了他的右脚。待到武王去世文王即位后,卞和抱着这块石头在楚山底下一连哭了三天三夜,文王就派人去查询。那人问卞和:天下被看去脚的人很多,为什么唯独你哭的那么伤心?卞和答道:宝玉,却被认为是石头,坚贞之士却被看成骗子,这才是我悲痛的原因呀!文王听到回报,便叫玉匠仔细打磨这块儿石头,经打磨玉,匠把一块儿温润澄净的美玉呈给文王,文王给这块美玉起名和氏璧。

    看完之后,我深深的被卞和为了追求真理而坚持不懈的精神所打动,但是我还认为卞和做事情太死板,不知道动脑筋想办法。卞和已经在历王哪里碰过壁了,还被砍左脚,他就不会想想其他办法吗?比如去找能工巧匠把美玉打磨出来再献给武王,或者编个故事让大王对这块儿石头感兴趣等等。这样他就不会被砍去双脚了不是吗?

    我还觉得卞和的寿命很长。妈妈很奇怪:你怎么会这样想呢?我说:卞和都活了三代君主了,那寿命还不长吗?妈妈笑着说:那可不一定,如果这三个君主的寿命都很短呢?我想了想说:咱们上网查查吧!上网一查,我知道了楚历王在位17年,楚武王在位51年,假设,卞和17岁给楚历王献璧,献完璧后,厉王去世,武王登基,这样卞和也最少要活68岁才能有机会给文王献璧,所以我认为卞和最少活68岁。妈妈说古时候的人能活68岁已经是高寿了,而且卞和还断了双脚,又没有轮椅他是怎么生活的呀!他的意志真坚强,我很佩服他!

    这个故事很感人,卞和用尽一生的时间来呵护这块美玉,用血和泪来成就了这块美玉,这才有了和氏璧最后的价值连城。卞和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这样做是值得的!

  • 10、 读《哈佛家训》有感300字

    今年寒假,我读了《哈佛家训》,我对其中的“拔出心灵上的钉子”深有体会。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小男孩非常爱发脾气。一天,父亲给了他一包钉子,让他发一次脾气,就钉上一颗钉子。第一天他就钉了37颗钉子。

    后来,他慢慢的不爱发脾气了,他的父亲让他只要不发一次脾气就拔掉一颗钉子,经过一段时间,他终于拔掉了所有的钉子,这时父亲对他说:“你虽然拔掉了所有的钉子,但是,你看栅栏上,那些钉子孔,不就像在人家心灵上的钉子吗?”

    在生活中,我也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我有时候会跟妈妈大吼大叫,当时我就没有想到,因为我的生气,而会给别人造成合不上的伤口。

    正如奥维德所说:“征服自己的感情和愤怒,就能征服一切"。我们遇到事情不能光顾着发脾气,应该冷静的对待任何事情,不能慌张。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得到幸福。 

  • 2019-09-23

  • 2021-10-30

  • 2022-03-16

  • 2022-09-1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8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02

  • 2021-07-17

  • 2021-07-24

  • 2022-05-30

  • 2022-03-3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2-01-27

  • 2019-09-20

  • 2019-10-20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09-20

  • 2022-03-30

  • 2019-11-08

  • 2019-10-11

  • 2019-10-14

  • 2019-10-20

  • 2019-10-14

  • 2019-09-21

读颜氏家训有感300字
读颜氏家训有感300字栏目为大家提供2024读颜氏家训有感300字,读颜氏家训有感300字大全,读颜氏家训有感300字2024,更多读颜氏家训有感300字在本栏目,欢迎大家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