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许三观卖血记有感600字 > 地图 > 读许三观卖血记有感600字
读许三观卖血记有感600字相关栏目
读许三观卖血记有感600字热门栏目
读许三观卖血记有感600字推荐
读许三观卖血记有感600字

(共 2914 篇)

  • 1、 读《许三观卖血记》有感(优质范文)

    再读余华老师的作品,我想我是勇气可嘉的,看过余华小说的人都说余华的作品都是笑里藏着刀,却刀刀致命。三年前通读了他的作品集,从一本《兄弟》开始,我便一发不可收拾,诙谐幽默的笔头下刻画了无比鲜明的人物,好像全书里的每个人都是余华,又好像富贵只是富贵,许三观也只是那个许三观,图书馆四楼的书架上偶然看到了这本《许三观卖血记》突然的激动之余,没有什么会挡住我重温他的脚步了。

    读后感大全能够帮助您创作出更优质的读后感,欢迎阅读和收藏!

    许三观是蚕丝厂的送茧工,他的老婆叫许玉兰,自己开了油条小吃店,由于长相较好,人称“油条西施”,许玉兰在嫁给许三观之前,有个相好的叫何小勇,许三观跟徐兰之所以会结婚,是因为许玉兰他爹觉得许三观姓许,他们以后生出来的儿子也姓许,家里就有后了,而如果嫁给何小勇,那么许家就得断后。许三观之所以会娶许玉兰,是因为她是“油条西施”,长得美,他们一共有三个儿子,分别是一乐二乐三乐,其中二乐跟三乐,是许玉兰跟许三观亲生的,而一乐,据许玉兰交代,是何小勇的亲儿子。主要人物交代至此,故事和感动慢慢上演。

    中国是个古老的国家,风云激荡了几千年,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大部分农村家庭里的人都在用难以言说的方式维持着生计。余华用自己生活的年代作为背景,描绘了一副小众简单却精彩绝伦的生活画卷,画卷里的每一个人物都被刻画得很深刻形象,但他又不是用多巧妙的构思技巧和华丽的语言来展现的,恰恰相反,作者一直在用一种“简单的重复”来描绘,把许三观这个狡猾又善良、容易自我满足的憨憨形象写得深入人心。全文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许三观第七次去卖血。为一乐筹集医疗费,一路从家卖血卖到了上海,我特别害怕许三观在这一章节就死掉,因为他卖了太多血了,尽管我知道书的结尾、许三观的结局如何,但每次阅读的感受大不一样。第一次看的时候毫无期待,但对许三观了解的越多,分析的越深,我就越想去保护这个男人,小心翼翼的翻阅每一章节,生怕我把书翻完了,许三观就会离开这个美丽的世界一般。整本小说的文字和人物语言异常简单,气氛轻松愉快,甚至有些令人捧腹大笑的滑稽情节。余华对“卖血”这条线索的基调铺设的颇有技巧,如果不仔细观察,会让读者觉得一起都是顺其自然发生的,实际上,阿方,根龙,来顺,来喜等人物的出场方式别具匠心。许三观最后知道自己的血没人要卖不出去的时候,这个从来靠卖血救命维持生计的男人第一次崩溃了,他的

  • 2、 读〈许三观卖血记〉有感(优质范文)

    很久之前,有这么一个年代,它对我们来说是十分陌生的,那是解放的初期,社会充满着贫瘠和现实。现实到你得靠卖血来维持你的生活,许三观就来自那个年代。

    在许三观的一生中,几乎许多重要的时间都有着卖血的场景。他娶许玉兰用的是卖血的钱,去胜利饭店吃饭用的也是卖血白钱,给林芬芳买慰问品也是用卖血的钱,可以说,卖血对许三观来说是一棵摇钱树。

    许三观卖血也系着整个家,每当这个家到危亡之中,必须用钱时,许三观就会义无反顾的去卖血赚钱,一乐打伤人,二乐办酒菜都是用许三观卖血得来的钱,可以说,卖血是许三观的救命稻草。

    但这并不是一片真正的救命稻草,而是一片有着剧毒的救命稻草。当他睁睁的看到根龙卖完血后就倒下了,他明白了卖血会带来什么后果,他开始能不卖血就不卖血,真的应了许玉兰的话:“卖血就是卖命呀!”。

    但是他仍旧没办法放下卖血这个方法。在小说里,许三观的大儿子许一乐病了,他们家沒办法支付这笔医疗费,于是,许三观不得不又去卖血。

    这次不同往常,因为这次是一次最长,也是最艰难的一次。他隔一站就卖一次血,他身体都快承受不了这样的透支了,他还在继续,他完全可以借一乐不是他亲生的理由而将一乐扔下不管,但他没有,他爱着一乐,这次,许三观的血里饱含着浓浓的的父爱。

    当他得知他的血再也没人要了时,他该有多伤心。没法卖血也就意味着他失去了支撑这个家的能力,但是他忘了,他有着他用卖血钱养活的家人。也许,不卖血的他才是最快乐的。

    在路人眼中,许三观的血从珍贵、宝贵再到没有,但在许三观家人的眼中,许三观的血是天底下最珍贵的东西,它曾像一颗顶天大树,将整个家撑起。

  • 3、 《许三观卖血记》读后感600字

    读完这本小说令我印象深刻,小说的内涵也十分丰富,由于人物描写生动,情节跌宕起伏,令人回味无穷。

    全文以卖血为线索,小说的主人公许三观在整本书中一共卖了7次血。开篇就提到卖血是一件不见光彩的事情,主人公分别在报答四叔,娶许玉兰,帮一乐闯下的祸圆场,为了家里人可以吃一顿正常的饭菜,帮助林胖子,等等困难时期忍着羞辱一次次卖血解决问题。本文男主人公与女主人公生活上的摩擦是更是本文的亮点,我觉得这也是最能打动我的一点,作者通过接近生活使我们能够更加进入角色。可能在一开始我们会去怪罪许玉兰的不守妇道与许三观的自私自利,但是当我们读下去的时候会逐渐发现这些往往是意料之中和最接近人类本质的,在那个时代这些事情的发生都是合乎情理的,更加值得我们关注的应该是,在日后男女主人公能够抛弃以前对对方的种种看法一起齐心协力共度难关。本书很好的表现了一位文革时期前后的百姓形象,由青涩到逐渐成熟的成长。

    前前后后卖血这件事情没有改变,但是我认为卖血的缘由发生了改变,主人公的目的由自私自利逐渐变得照顾家人关心他人,小说也不仅仅是卖血这一件事能够体现主人公逐渐的成熟,从一开始记恨何小勇甚至希望他消失到为了“救”他而逼迫大儿子一乐去认何小勇做父亲,从一开始对一乐的排斥到逐渐接受把他当成亲儿子对待等等都是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

    由于本文丰满的内容与对人物细致的刻画,给我们呈现了一位愿意为了自己的家人不断改变和不断成熟的男子形象,小说中也令我们感受到了好人有好报,人与人之间,夫妻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家人之家的和谐关系与美好。(冯锦)

  • 4、 《许三观卖血记》读后感范文600字

    从小我爹就对我说过,我爹说身上的血是祖宗传下来的,做人可以卖油条,卖屋子,卖田地.,就是不能卖血。——余华《许三观卖血记》

    即使生活不曾优待过你,你依然砥砺前行。这是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给我的大体感觉。作者平平淡淡的文字里,慢慢的构建成一幅画卷,让你感受到画卷里人物鲜活的生命力,他们面对每次苦难的强大求生欲望。正如作者的序言,书中的人物像是有生命般,自己讲述着他们自己的人生经历。透过话语这又像一场激动人心的电影,又像一段深植人心的过往,在脑海里飘荡着许三观血的一生。许三观最珍贵的是他自己的血,帮他渡过了一个个难关,跨过了一道道险阻的血。许三观卖过十一次血。是他自己身上的血。

    卖血,不知不觉中成了解决问题的最优办。卖血的最本质,在我看来,是一种快捷的,不损害时间的赚钱的办法,所以,实质上,解决许三观一切困难的办法,似乎只有一个,钱。第一次卖血是因为好奇,跟随同村的龙根和阿方进城卖血。第二次卖血为了儿子一乐。一乐打伤了方铁匠的儿子要赔医药费。第三次卖血为了一直暗中喜欢的林芬芳。第四次卖血为了让全家人不挨饿。之后一次又一次。书的最后,医院的血头早已换人,是个年轻的小伙子,嫌弃许三观的血,并嘲讽他年老的血只能用来当猪血让人来刷漆,让许三观痛哭流涕。为他的生活拼尽一切的血,承载着他风风雨雨而宝贵的血,挽救他家人生命的血却被血头说成一文不值。这难道还不足以让许三观潸然泪下吗?

    余华的书,总是这样,平凡中让人胆战心惊,但又让人感受到生命的顽强,平凡,普通的生命却谱写着惊涛骇浪的人生,演绎着独特生命话剧。命运犹如一座大山压的每一个人都喘息不过来,但每一个生命都永不放弃,而且拼尽一切。如同红柳一般。

  • 5、 《许三观卖血记》学生读后感范文600字

    刚到大学,在学校超市前会摆放各种类型的书籍,我好奇就买了一本《许三观卖血记》,看完这本书的我却发现这书居然这么现实而富有生命力。

    这本书塑造了一个敢于与苦难作斗争、顽强坚韧的父亲形象,而这位叫许三多的父亲卖血的经历也成为本书主要的线索。我仔细数了一下,许三观前前后后一共卖过十一次血。每次卖血经历不仅仅是生活中的苦难与折磨,还是他面对生活中的苦难所不屈的精神与毅力。许三观的第一次卖血是出于好奇,因为卖一次血就可以获得好多的钱,所以就跟随同村的龙根和阿房进城卖血,卖完血后在胜利酒店学着龙根和阿方吆喝:“一盘炒猪肝,二两黄酒,黄酒给我温一温”。尝到卖血的甜头后,许三观也开始了他的卖血之旅。第一次卖完血他把钱用在了娶妻生子上,第二次卖血他把钱用在处理他的大儿子一乐打伤铁匠铺儿子要求赔偿的医药费上,第三次卖血的钱用在了自己因为探望因摔断腿在家养伤的丝厂女工林芬,乘虚而入了她,最后想要补偿她,给她买了肉骨头和黄豆上,而第四次卖血则是为了在大饥荒环境下家人能不挨饿。再之后的大跃进、文革、知青下乡背景下为了宴请二乐的生产队长和治疗一乐的病许三观又去卖了血。

    这本书中有温情、有无奈、有感人也有伤感。从小说整体来看,许三观是过去贫苦中国旧社会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们在面对困难时别无他法,卖血只是生存的一种方法。这无疑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讽刺,百姓辛苦拿血汗换来的钱都没有轻轻松松卖血换来的多,这不禁让我们深深的反思。余华的作品文字十分朴实但却能给人最直观的感受,推荐大家也看一看这部书,它值得我们品味。(李珈毅)

  • 6、 许三观卖血记读后感范文600字

    《许三观卖血记》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余华于1995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小说讲述了一个普普通通的许三观的卖血经历,他靠着卖血渡过了人生的一个个难关——娶妻、还债、治病等,以激烈的故事形式表达了人在面对厄运时求生的欲望,展现了当时人物的形象特点。在我看来,虽然这本书写满了许三观人生里的悲凉,但也折射出了他的一种无私的爱。

    书中主人公许三观一生忠厚、善良、亦不乏担当和责任感。如:他为了给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儿子治病,在六个地方上岸,“一路卖着血去上海”。这一路卖血几乎要了许三观的命。文革时期,妻子许玉兰被批斗,儿子们嫌弃她,只有许三观不离不弃每天为妻子送饭,在饭底下藏红烧肉。大跃进时的全民大饥荒,许三观一家人喝了57天米粥之后,而立之年的许三观为了生活再次卖血。直到老年,沈血头嘲笑许三观血只能卖给木匠当油漆,许三观久久不能释怀,他顿时认为自己已经无用了,他用卖血的钱熬过了一次又一次的灾难,而此时他的血已经没人要了,如果再有灾难他要怎么办?

    以上种种,主人公许三观在面对伦理、自然、社会、亲情等因素所造成的不幸和苦难时,可见许三观是一个伟大的父亲,是家庭的顶梁柱,他考虑的永远都是家人,他的爱低调而深沉。他让我们相信,在当时,人性或许是自私的、狭隘的,但人性同样也可以是宽广的、伟大的。

    闲暇之际,仔细想想我们的生活,你会发现其实生活真的很简单,虽然会有痛苦和损失,但欢乐与爱永远不会缺席,只要家人在一起,一切都是完整的,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 7、 许三观卖血记读后感600字两篇

    许三观卖血记读后感600字1

    许三观第-次卖血的理由很简单:为了证明自己“身体好”。

    在这之后,许三观一家--再遭遇各种天灾人祸,为了挽救他苦心经营的家,许三观走投无路的时候总是通过卖血来解决:

    赔偿医药费、遇到饥荒,以及为了一乐二乐的前程,甚至在--乐生大病时做了个疯狂的决定,他一路卖血筹钱一路奔至上海,在途中几乎死掉。。。

    小说结尾,许三观一家的生活不再有大风大浪,从此平静地流淌着。

    但许三观突然想去尝尝一盘炒猪肝,二两黄酒,为了这一个简单的欲望,他竟想到去卖血。但医院嫌他老了,血不好了,拒绝他卖血的要求。

    许三观不胜伤心,老泪纵横。想他这一生,什么困难都通过卖血克服了,“我老了,我以后不能再卖血了,我的血没人要了,以后家里遇上灾祸怎么办?”

    经历了这些大风大浪,卖血几乎成了他的精神支柱。即便以后生活不会再有波澜,但精神支柱倒了,便没有了继续生活的勇气。

    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第一次看的时候才十三岁。说实话真的就是强迫自己读下去的,“卖血前一定要喝满八碗水。卖血后--定要吃一盘炒猪肝,喝二两黄酒,黄酒一-定要温--温”或许是我太过愚钝,直到第三遍读才能勉强读懂。贫穷饥荒,--场革命。一盘炒猪肝,二两温黄酒。正如余华书中写道酸甜苦辣是食物的味道,喜怒哀乐是生活的味

    不管是许三观为许玉兰9在饭底下藏红烧肉,还是二乐背着一乐在雪地里狂奔,或是许三观挥着手嘱咐两个萍水相逢的人卖血一定要隔三个月以上,都让人感受到艰难年代里人性的温度。

    小人物的一-生穿插进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沉重的历史进程,许三观的故事不仅仅代表许三观,也代表张三李四王五,代表那个年代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一个人的品质其实被无数人悄悄拥有着。

    许三观卖血记读后感600字2

    这是一个平凡至极的人精疲力尽的一生。

    卖血在我们看来匪夷所思,确实生存在那个时代的许三观赖以生存的方式。卖血让他娶妻生子;卖血让他可以在闹饥荒时,让全家吃上饭;卖血让他可以在儿子重病时,救活他的命……他就这样,一次次用自己的血让家里渡过难关,卖血对于他来说,是有恩情的。

    许三观是改革开放前一个普普通通的底层工人。那个时代的饥荒饿死了很多人。在饥荒年里,他们全家只能喝玉米稀粥。孩子伸长舌头“嗒嗒”舔碗的声音,是让一个父亲心酸的声音。许三观为了让全家吃顿饱饭去卖了血。可他也是肉体凡胎,

  • 8、 读许三观卖血记有感800字范文

    相信不少网友都看过余华著作的小说《许三观卖血记》,书中的许三观在年轻的时候依靠卖血度过了家里遇到的一个又一个困难,()在他年老后,再次去卖血,却没有人要了,他也因此感到崩溃,小编这里给大家带来了一篇网友对这本书的读后感,一起欣赏吧!

    在《兄弟》,《活着》之后,这是我第三次读余华的书。

    余华先生的小说总是不会让人失望,还是一如既往地精彩绝伦,一如既往地感人至深!

    我不知道衡量好小说的标准是什么,我只知道余华的作品总是有一种魔力,让人一旦拿起,就再也放不下去,只恨不能一口气读完。

    在书中,余华用平淡至极的语言向我们娓娓道来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他的作品总能带给人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震撼和感动,那是一种至真至善至美的精神洗礼,也是一种温暖真挚的人间大爱。每每读到动情处,总让人忍不住一阵阵鼻子发酸,甚至痛哭流涕。

    我喜欢文中的主人公许三观,也喜欢她的老婆许玉兰,还有他们的三个儿子,一乐、二乐、三乐。他们一个个地都那么鲜活生动,那么真实感人。当然这一切不得不归功于余华的神来之笔,是他赋予他们以生命,是他给了他们以情感,是他让他们走进我们的心中,进而让我们感到了深深的震撼,受到了灵魂的洗礼。

    如果非让我说最喜欢的一个人,那当然是非许三观莫属了。他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有担当的汉子,是一个当之无愧的男人。

    为了至亲至爱的家人,他不惜一次次地牺牲自己的健康,义无反顾去卖血。在他的眼中,亲人为大,家为大,而为了护他们周全,就算豁出他的性命也在所不惜。

    爱,让人哭,让人笑,让人千转百回。爱,又有着无坚不摧的力量,可以让人不管不顾,一往无前,无所畏惧。

    在强有力的爱的驱动下,许三观一次次冒着生命危险去卖血,一次次克服了命运给他的考验。他是不幸的,却又是幸运的。虽然生活不易,但好在他的付出都有了回报,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感恩,也换得了一家人的幸福安乐。

    他的善良,他的真诚,他的厚道,无不让他充满了人性的光辉,宛如春天里的暖阳,和煦而又温暖,在人们的心中熠熠闪光。

    当然,人无完人,许三观也有自己的局限和不足,但瑕不掩玉,那些许的瑕疵反而让他更显得真实可亲。

    千言万语都不足以道出这部作品的真正内涵和感人的力量。

    如果有机会,希望更多的人也可以来看看这部作品。愿温暖我的也可以温暖你,愿感动我的也可以感动你!

  • 9、 许三观卖血记观后感600字欣赏

    《许三观卖血记》一书由余华所著,这本书讲述了许三观为了生存而去卖血,可能有人他无能,但是在那个年代,人们不是被逼到走投无路,谁会去卖血呢?只能说是可伶。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许三观卖血记观后感600字欣赏。

    这是我继《活着》之后读的第二部余华的作品,同样的时代,同样的社会背景,同样的悲痛人生。一直都很钦佩余华的文风,朴实无华,真实的反映了当时那个时期的人们生活情况。我个人也偏爱朴实的文笔,更何况,余华用最朴实的文字揭示了最残酷的社会现象,它的文字就像一把锋利的刀,直击要害,每个字仿佛都赋予了力量,每个故事都赋予了灵魂。这并不神奇,因为一切都是对真实的写照。

    每次读到许三观卖血的情景,我都悲痛到紧张,他就像一个英雄,他并没有什么神勇的本领,有的只是一身热血,为了生活,不,是为了生存,生存榨干了他的血液。我不想去批判当时的社会正直文化,只是想多一点反思,和过去相比,我们是多么的幸运,虽然当下生存也很不易,但也没有到卖血的地步,许三观无疑是那个时代众多中国人民之一。其实有时候我们只是还没有被逼到悬崖,否则你永远也不知道你的身体还会激发出多少潜能。每一个人都在为了生活,为了生存坚持着,没有谁容易。我们可以抱怨生活为什么不对我们好一点,但绝不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探索,对理想的追求。虽然我是一个悲观主义者,虽然我没有创造世界的能力,但既然来了,还是用温柔的眼神去看一切好的,不好的。用自己单薄的力量,向前,向前推进。当每次都濒临悬崖时,都会想到我不是一个人,还有爱我的人在期待着我,比如我们的父母,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来等我们任性。所以我只希望成长的脚步能赶上他们老去的速度

    因为没有什么比子欲养而亲不待更遗憾了,我不想终其一生想到这件事情都是在叹息。我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有的只是希望父母安康;我没有鸿鹄之志,有的只是像许三观一样对生存的执着,哪怕榨干最后一滴血。眼睛流淌的不是泪,而是欣慰,我虽不是英雄,但却有英雄一样无所畏惧的品格!

  • 10、 读《魔血》有感

    读《魔血》有感

    文/庞硕

    赵华是一位具有强烈责任感的作家,他具备一个优秀作家身上最重要的品质——用作品反应现实,培养和激发读者的正直品格和美好情感,对读者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承担责任。赵华的科幻作品,不仅在丰富的想象中融入了严谨的科学知识,更在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中渗透了深切的人文关怀。

    如果说《大漠寻星人》用七个精彩感人的故事向读者传递了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柔软细腻的情感,那么他的又一部科幻力作《魔血》则站在更为宏大的历史背景之下,着眼于更高远的境界,既书写了个人的情感与良知,更讴歌了中华儿女在国家危难之际,抵御外辱、共赴国难、顽强不息的精神,是一部令人振奋、令人深思的厚重之作。

    《魔血》围绕奇人李青云的传奇经历展开,他因误入宝珠洞,遇到高僧体内的“魔血”,所以传奇般地活到了280岁。为了保守长生不老的秘密,李青云不得不隐姓埋名、背井离乡、四处躲藏,同时暗中守护着翼王石达开的后人。军阀刘湘为实现更远大的人生抱负,一心想求得长生不老的药方,于是软禁了李青云。而这时,日本人的铁蹄踏进了中华大地,刘湘奋力抗战,无奈年事已高,只好顺应天命。弥留之际,他嘱托李青云不要让长生不老的秘方落到日本人手中。然而,野心勃勃的日本人竟以李青云的耳孙女作要挟,逼他说出长生不老的秘密。白发苍苍的老妇毫不畏惧,在李青云两难之际选择了自刎,李青云也在无奈之下咬舌自尽……不管是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普通民众,还是割据一方的军阀上将,在民族危难之际,他们都深明大义,不计个人恩怨,毫不犹豫地牺牲小我,抵御外侮。我想,中华民族之所以屹立千年而不倒,饱受苦难而生生不息,正是因为这个历经磨难的民族,有一群不畏苦难、勇于抗争的英雄儿女,有一种薪火相传的精神追求、精神脉络。

    中华民族七十年前那段苦难深重、生死存亡的历史,对于新世纪成长起来的少年儿童来说,是模糊而陌生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华民族那段浴血奋战、凤凰涅槃的历史就可以被忘却。《魔血》通过草蛇灰线的行文结构,惊心动魄、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引经据典、既富有文学意味、又包含四川方言俚语的文字表达,巧妙地将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想象融合在一起,用儿童小说的艺术形式讲给孩子们,以此来感召和感染当下的少年儿童,不忘历史,珍惜和平,继承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伟大精神财富。

    国家领导人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作家艺术家应该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3

  • 2019-10-22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09-23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06

  • 2019-10-17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04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10-29

读许三观卖血记有感600字
读许三观卖血记有感600字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读许三观卖血记有感600字,2024读许三观卖血记有感600字,教您怎么写读许三观卖血记有感600字,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