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成功智慧读后感 > 地图 > 成功智慧读后感,2024成功智慧读后感范文
成功智慧读后感相关栏目
成功智慧读后感热门栏目
成功智慧读后感推荐
成功智慧读后感

(共 2454 篇)

  • 1、 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读后感
    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读后感(一) 读了这本书感慨很深,把其中让我获益匪浅的地方做了如下摘要:正解的读书方法,不是用"眼"而是用"心"去读,不是用"大脑"去认知, 而是用"身体"去实践。 读书分三种类型:一是享受趣味,二是获取新知,三是改变人生。 读书没有固定方法。所以不要纠结于同时读一本书好,还是同时读多本书好,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才是最好的。 读书没有固定的方法,培养读书习惯才是最重要的,读起来能感受到乐趣就足够了。 在日记本或笔记本上坚持写读书日记。同时简单记录一下书的名字及所读的页数等。 周围有很多比自己优秀的人是件好事,因为有了他们,自己才会不停地奔跑。 主动阅读,阅读越主动,效果就会越好。 为了实现自我成长而读书。 成功人士个个都是读书狂。 进入培养专业能力阶段,"就是利用1年的时间,读100本与自己业务有关的书籍". 如何正确记读书笔记:第一,那会让你保持清醒——不只是不昏睡,而是非常清醒。其次,阅读,如果是主动的,就是一种思考,而思考倾向于用语言表达出来——不管是用讲的还是写的。第三,将你的感想写下来,能帮助你记住作者的思想。 "与其说读书是为了成作家,不如说读书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困难。因为至少读书的时候可以忘掉一切烦恼。" 读书是一件趣事,能去掉我们身上的迂腐,懒惰,不停的给我们的身上注入新鲜的血液,让我们的生活不在乏味,指导我们积极向上的人生,传递知识的正能量,坚持读书会让你品味到蕴藏在宇宙万物间的大智慧,体会现实生活的其乐融融。 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读后感(二) 这本书,我花了2天不到的时间读完了,起初是书名吸引了我,到底如何读书才算会读书呢?带着这个疑问开始了这本书的阅读。随着读书的推进,才发现作者用浅显易懂的文字逐步向我们揭开谜底,吸引我将书读完,爱不释卷。 纵观全书,其实并不是告诉我们,通过阅读就可以成功的,因为成功是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因素结合而成,所以说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但本书确实告知我们,成功是有方法,也有捷径,而过程必须是很艰辛的。想要获得成功,必须要学习,这个是任何一个成功人士必须做到。那么如何学习,学习什么才有可能成功呢?本书通过如下几个方面来启发我们: 一、
  • 2、 《所谓成功》之读后感

    《所谓成功》之读后感

    成功,只有靠自己才能争取;成功,要心存希望,有毅力,有信心才能获取。成功,这短短两个字2024,背后却藏着无数血泪。这是我读了《所谓成功》后的感受。

    《所谓成功》这篇文章主要讲:有一种包治百病的野果,长在一个很高的山峰上,一个瞎子和一个瘸子去找它。瘸子受不了旅途艰险,放弃了,而瞎子则在经历了千难万险之后,找到果子,治好了病。回到家,他拿出吃剩的果子给瘸子,却没有一丝效果。

    不错,要成功,付出的代价是很大的,钱财,劳苦,自暴自弃,都有可能成为成功路上的拦路虎,辉煌道上的绊脚石,但是,成功带给人们的是喜悦,是成绩,是名誉,难道成功带来的还不能与艰辛匹敌吗?其实,只要你抱着一颗平常心,不去品味道路是多么艰苦,勇往直前,那么,成功也许会向你拥抱。

    曾经有一位大学生,毕业后因为长得丑,用人单位都将他拒之千里,但他并没有泄气,因为他相信,一定会有伯乐,相中他这匹千里马。于是,他去面试时,总是将头抬高,问他问题,他总是一脸微笑,对答如流。很快,一位老板很赏识他,从此,他便开始了他的工作生涯。

    他成功了,他确实成功了,因为他有毅力,有信心。如果当老天对他不公,将他生得丑时,他自暴自弃,那么,成功将是一团泡影,看得见,摸不着。

    当瞎子将果子给瘸子吃时,瘸子没有一丝反应。我一直不懂,为什么瘸子就不能做一个健康人?直到今天,我才明白,原来是瘸子没有努力。他只知道成功离他太远,而道路上满是荆棘,他只知道成功是座高峰,而峰上有太多悬崖断壁,所以他放弃了,不攻自破。

    其实,成功易如反掌,只要你有坚强的意志,充足的信心与不懈的努力。

  • 3、 《成功没有捷径》读后感(一)

    第56号教室的学生,大多数来自移民美国家庭,家境贫困,英文较差,似乎注定要平庸地过一辈子。而雷夫用责任、爱心、坚持和智慧,创造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些学生热爱学习、积极进取,有很多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美国顶尖学校深造,在各个领域中取得不凡的成就。

    读完《成功没有捷径》这本书后,我感受良多。雷夫对学生的强烈责任心和爱心,对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实践,以及对人生思考的深度,对教育制度以及社会的反思,既让我佩服,也深受启发。在四年多的教学中,也经常问自己: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雷夫似乎给我提供了一些答案,如何构建自己的第56号教室。

    雷夫为了学生,愿意出去打工赚钱凑集经费,愿意花费自己几乎所有的休息时间,甚至愿意自己承受委屈、愤怒正如他所说的:老师是决定孩子成长最重要的因素,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就应该要有强烈的负责心,雷夫几乎把生命融入到教育中,甚至成为别人眼中不可思议的另类。我想,责任心是不区分美国和中国的,不区分小学和高中的,也许教育的具体方式有所不同,但对教学方法和教育方式的思考和探索,对学生孜孜不倦的教诲,对问题学生的坚持不放弃,对委屈和愤怒的承受,都源于对学生的爱心和责任心、源于对教师这份工作的热爱,源于对自己信仰的坚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首先,就是要有让学生变得优秀的追求,要有对学生成长倾注真切关注的责任心。

    做一名既智慧又成功的老师,这是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雷夫只是一名小学的老师,却多才多艺,热爱文学、话剧、音乐,这让他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偶像,让他能全面培养自己的学生,我想也是他能对教育进行深入思考的知识基础。从雷夫身上可以看到,一名优秀教师,既要有与教材内容相关的专业知识,也要有较高的综合文化素质。以历史科教学为例,如何立足历史教材的内容,同时结合相关知识:文化、经济、政治、哲学等,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实现读史明智,这确实有赖于教师具备较高的综合文化素质。当然,如何踏实有效应对当前的教育制度,追求教学的可行性又是另一种智慧。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多总结经验,提高教学的技巧,还需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

    雷夫的智慧还体现在他对教育方法的探索和实践,比如建立班级经济体系,对学生eq的培养,教育学生的言行举止等等。雷夫的教育方法都是建立在对学生的信任上,讲究公平、沟通、规则,而非压逼学生,这确实很值得我们学习。雷夫所教的是小学生,而高中阶

  • 4、 《成功没有捷径》读后感(三)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猴子吃香蕉的故事 ,猴笼里吊挂了香蕉,有猴子去够时,实验人员就用高压喷水头去喷其它猴子。一段时间后,只要有猴子去够香蕉,其它猴子就去咬这只猴子。 逐渐用新猴子把老猴子换出,新猴子不懂规矩,去够香蕉,就会遭到老猴子们的惩罚,把老猴子全部换出后,也没有猴子再够香蕉 。

    看来,传统的东西具有延续性。其实就是环境或一种风气对人的影响。传统的教育观念对我们来说也是根深蒂固的,起码对于我来说是这样。

    我们是80后,我们是乘着改革的帆船一路走来的,我们的成长就一路见证国家的强大。我所接受的教育,从小学到大学都是讲授型的,后来我们大学期间,掀起了全国的新课改,全国就轰轰烈烈地学习,当时我就想自己也提前学点,以后毕业了就能适应。可惜,我觉得在创新的问题上,我是一位失败者。今年已经是我参加工作的第5年了,可我觉得自己还是在踏着别人的脚印走路。捧着《成功无捷径》一书,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开始的第一章就抓住了我的心,我很佩服雷夫老师那敢于创新的勇气。他说:我写作此书有另一个目的,我想给某些试图打破陈规旧习的但又害怕看到结果的年轻老师们提供希望。看到这里,心底里有一团火焰,那是久违的激动。曾经的我,刚踏出校门的时候也有乘风破浪的理想,要打破传统的沉闷的语文课堂,要开创一条有人走的路,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风景。可惜,4年多的教学生涯中,我还是慢慢走近了传统的陈旧的教学轨道里,是雷夫老师再一次燃起了我对于语文阅读教学创新的想法。

    有时候也会听到有老师埋怨,现在的教材很不好,选的文章不够典型。可惜,为了考试,我们还是要按照课本来讲,至少我是没有胆量抛开课本,像雷夫老师那样,让学生去阅读真正的经典,去阅读莎士比亚的作品,从阅读中体验情感,发展思维,陶冶审美情趣。我也曾经听说,中国有语文老师,做过实验,不讲课文,就和学生阅读和探讨《红楼梦》,可惜这样的试验,似乎不了了之。就我个人而言,我根本没有这样的勇气去上语文阅读课。虽然我们经常在办公室里发牢骚,说我们的学生阅读量很少,我们的学生阅读水平很低,我们的学生什么书也没有读过。可是,我们从来没有勇气去把课堂拿出时间来让学生去阅读,我们很多阅读课只是虚设的。至少我就是个循规蹈矩的语文教师,为了适应应试教育我不得不这么做,所以看完了雷夫先生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我最佩服的就是雷夫先生的这种创新精神。

    书上详细地讲述了雷夫先生的这个艰辛的历程,面

  • 5、 《成功没有捷径》读后感(五)

    读了《成功无捷径第56号教室的奇迹》,我深深地被雷夫的事迹感动了,也更深入地理解了教育在于奉献的含义。掩卷沉思,想起了唐人的诗篇: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雷夫不正像这样勤劳的蜜蜂么?他为了学生,为了教育事业,不计报酬、夜以继日忘我地工作。他创造了一批批优秀的学生,可谓劳苦至极而酿造了甜美的蜜。

    读完这部书之后,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即为什么雷夫对学生如此充满热情和甘于奉献呢?他的动力到底来源于哪里呢?

    就这个问题,雷夫在书中也有回答,他说自己想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最好的老师,他想改变学生一生,为学生创造发展的机会,以致让学生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让学生的生活充满希望和梦想。可见,他的动力来源于学生,是学生的发展让雷夫如此陶醉,从而最终达到常人无法企及的境界。但对于这样的回答,我觉得还意犹未尽。

    显然,在我们看来,雷夫的事迹是不可思议的,也是很难让人理解的,为了学生,他的全部时间、精力、财富都奉献出来了,比如不用说他长时间不计报酬为学生辅导,也不用说为了给学生添置教具和筹备旅游费而去送报纸、跑外卖、做侍者。单是他为了给学生借到一本书竟然辗转反侧千方百计地想办法,就会让我们感动不已。

    因而可以说,雷夫在一般的人看来是辛苦的,但如果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他何尝不是幸福的呢?试想,在很多老师的教育生涯中,只是机械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做同样的教学工作,早就失去了自我,在工作中不敢越雷池半步,更不敢有其他的创造性行为。即使是课余时间,很多教师也是沉湎于麻将、拉关系、看肥皂剧等无聊的活动。然而雷夫没有随大流,如毅然离开收入颇丰的学校,到较穷的学校工作,主要原因是校长许诺不干涉自己的工作方式。如不顾别人的冷嘲热讽甚至是蛮横的阻拦,仍然不懈坚持自己的追求。可见,雷夫是想在教育中找到自我并发现自我,保持自己的教育个性,进而实现自己的教育价值。至于在以后的教育生涯中,他在多次被上级行政部门批评威胁甚至扣薪水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自己的教育个性。而他的教育的价值和意义也在他的学生的成长中得到了确证,在作为教师的本质力量对学生产生了无可估量的影响时,他感到了教育的美和幸福,就产生了无可比拟的育人力量。比如他写道:她冲我走了过来。她已经收到了通过past考试的通知,而且还被评选为全国优秀学者。她的眼睛和笑容穿透了我。可见他已为学生的成就感到十分的

  • 6、 《成功没有捷径》读后感(六)

    在美国洛杉矶市中心一个充满平穷和暴力的地方,一所公立小学的寻常班级56号教室,创造了一个全美,乃至全球教育的奇迹。这所教室五年级的学生在美国标准考试中成绩一直位居前5%~10%的位置,跟不可思议的是,第56号教室的孩子们自愿每天早晨6点半到学校,一直呆到下午五、六点才回家。创造这个奇迹的人就是美国霍巴特丛林小学教师雷夫艾思奎斯。

    雷夫创造的奇迹让我感到深深的震撼,教育是神圣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很深远的。

    一、教师是一项值得终身追求的事业。

    读大学的最初目的不是为了当老师,直到毕业前夕的就业实习,看见那帮学生。2009年我去了汉中市西乡县第二中学支教。半年的支教生活让我开始思考生活,思考人生。这一生到底想要个什么样的生活?这一辈子要追求什么?出生的前15年很快乐,有一堆伙伴,无忧无虑,我很怀念那时的时光。高中时候追随大众理想,奋斗三年,终有所收获。然后我好像是一所迷失方向的船,先跟随集体,学习,生活。有一天发现自己活的好累,一直在copy别人的生活,一直活在那个虚假的世界。还是那个半年的指教,每次我走进教室看到那些学生,那些生活在人生最纯洁时代的学生,那些第一次追逐理想的学生,感觉什么烦恼都烟消云散了。再忙,再累当我看到学生的微笑时,感觉值了。

    关于人生的追求有很多说法,追求事业,追求成功,追求有意义的生活等。前不久校会上看了个关于《什么是幸福》的视频。其实人最根本的追求就是幸福。那什么是幸福的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吧。管建刚老师是这样理解的人生真正的幸福在于内心时常荡漾起一股轻柔充盈的暖流。有了这股暖流,不管是阳光灿烂或是阴霾满天,我们始终能漾起微笑;有了这股暖流,走在任何一个物欲横流的地方,我们都能不卑不亢,保持内心的祥和与平静;有了这股暖流,我们能抵制一切寒冷与饥饿,风再大、浪再猛,我们腰不弯,步不乱,目光穿越喧嚣与浮躁,清澈依旧。这股暖流可能是学生的一个眼神,节日时一张贺卡,亦或是一声问候。

    没有哪一个工作会预先支付给你工作的幸福,除了教育。工作和事业合二为一,解决生存问题的同时,又能做好研究和学问,多好。把教育做好,对学生有交代,对社会有交代,也对自己的人生有交代。教育值得我终身最求和奋斗。

    二、当一个好老师是世上最难的工作。

    这是我读完这本书的第一反应,当一名好老师真难。当一名教师是很简单的,从师范大学毕业,经过专业的教师培训。任何一科的知识都可以讲解

  • 7、 《成功无捷径—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做一名既智慧又成功的教师

    《成功无捷径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做一名既智慧又成功的教师

    读完《成功无捷径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它让我明白了,做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要做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教书育人,还要做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尤其做为一名中学学校的老师,更要有责任心,有爱心,有耐心,做一名有牺牲精神的老师。

    读完《成功无捷径第56号教室的奇迹》之后,艾思奎斯给我的感受,首先不是教学的技巧,而是一种职业的激情,这也是新教育提倡的一种精神。他服务的丛林小学处于一个充满贫穷与暴力的地区,56号教室里的孩子大多来自移民家庭,成长的环境并不好。但这些孩子经过艾思奎斯的教育,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不凡的成就,这是最让我们产生佩服的地方。雷夫老师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好,能让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产生最生动的、最大化的、最被大家所认同的效益?从本质上来看,这是因为他有爱心,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他是真正把自己的学生放在心上。其次雷夫老师也是一个以身作则的老师。教育学生要勤劳用功,自己就要做一个勤劳用功的人!做给他们看!艾斯奎斯说,我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就首先需要做什么样的人。我希望他们成为一个友善、勤奋的人,因此,我必须是他们见到过的最友善、最勤奋的人。艾斯奎斯把自己的热情传染给了孩子们。雷夫老师是一个有牺牲精神的老师。他从事丛林小学五年级的教育工作开始,他就没有节假日,每天六点半之前要到教室和孩子们一起做习题;晚上六点以后,才会下班。这样的作息时间对于我们来说,一天两天行,一个月两个月也行,可是如果二十几年如一日,那就太难太难了。正如雷夫老师所说:老师是要有一点儿牺牲精神的!

    雷夫老师有着自己的教育观念,他要做一名智慧而成功的教师,他总结了道德培养的六阶段理论:我不想惹麻烦我想要奖赏我想取悦某人我要遵守规则我能体贴别人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奉行不悖。他发现教室不是缺少什么,而是多了害怕,他带领学生阅读,他带学生去出游学习,他也会带着学生看电影教育,他善于思考并且勇于思考,而且敢于创新,他的智慧让他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形成了自己的教育规划,而不是附庸,是一种尝试,而且他成功了,因为他已经为这份成功是他智慧和思考的结晶。当我们面对学生问题时,我们总是用固定的一种或者几种方法进行教育指正,慢慢的成为一种定式,而我们也已经懒于思考,思考是不是拥有更科学的方法,是不是可以采取更有效的教育办法,我们没有发挥好

  • 8、 郑成功读后感

    郑成功读后感(一)

    郑成功是我国明代着名的民族英雄。1661年,他带领两万多名将士,乘百艘战船,历尽九个月浴血奋战,把何兰殖民者驱逐出境,收复了我国神圣领土台湾。

    收复台湾后,郑成功决定给高山族同胞送去耕牛、谷种、犁、锄和布料,还按照当地的风俗举行了受礼仪式。

    当郑成功一行人来到高山族同胞的村寨时,高山族的长老带领乡亲到村口迎接。他们高兴的收下耕牛、谷种、犁、锄和布料,还按照当地的风俗举行了受礼仪式。

    锣鼓响了,民族唱起了民歌,在欢歌中,全村老少排列整齐,领头的长老双手捧着金、银、谷、土四盘礼品,恭恭敬敬地献给了郑成功,作为他们回敬的礼物。

    郑成功向高山族乡亲拱手致意,兴冲冲地说:东渡台湾,收复祖国的河山,为的是同心开发宝岛。赠给你门的东西,为的是生产旺盛,这是应该做的事,怎能收你们这样贵重的东西呢?长老说:有来有往,兄弟情谊,请收下吧!

    郑成功笑盈盈说:尊重高山族的礼节,我收下一盘最珍贵的礼品。说着,他双手接着一盘土。

    长老说:礼品自古是收金送银,怎么只能送土?

    郑成功把手中的一盘高高举起:土地,是我们祖国的!有了土地就能收谷子,产金银!

    长老们翘起了大拇指,兴奋地说:收土不收金,我们心连心!

    郑成功的事迹,我们中国人民永刻在心,台湾人民也永刻在心。

    郑成功读后感(二)

    今天我们学习了《郑成功》这篇课文,读后我知道了郑成功是民族英雄,他一生中最伟大的是,收复台湾建设台湾。

    在收复台湾时还有于荷兰侵略者交战的激烈场面,当时郑成功驻军厦门,在厦门聚集粮草,练习海军,修造船只,准备为收复台湾打好基础。

    渡海东征的那一天终于到来了,郑成功在一群将领的簇拥下,在船上看到自己亲手操练的海军,纪律严明,军容整肃,船只风帆蔽空,心里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荷兰侵略者仗着坚固的铁甲舰,负隅顽抗,郑成功指挥军队紧紧包围住铁甲舰,使他们的大炮失去了威力。郑军用钩子钩住了铁甲舰,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冲了上去,荷兰侵略者只好乖乖投降。

    台湾人民听说郑成功来了,个个喜出望外,老百姓送来了烟酒来犒劳郑军,街头巷尾鞭炮之声不绝。郑成功还把汉族人民用的:镰刀、锄头、斧头。送给高山族子弟,使他们的农业大大的提高了。

    郑成功读后感(三)

    六上课文《郑成功》一课我学了以后,有很多感悟。

    我的感悟:祖国更重于生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土地。聂鲁达曾经这么说过。是的,回望历史,我们不能不被郑成功那崇高

  • 9、 成功教育读后感

    成功教育读后感(一)

    教育的目的不言而喻在于培养人,使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不断提高,健康的成长。而提高与成长需要体现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包括健康心理的形成。使学生能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敢于面对现实,不懈努力,敢于赢得合理目标的实现。

    看了刘京海校长的《成功教育》一书,我开始觉得作为一名教师光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是不够的,教师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用最适合的方式、方法帮助学生成长。教师在一切教育活动中,都应该考虑怎样才能真正的为学生好,能够把学生引向成功之路。

    怎样看待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成功教育是立足于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的信念上的,所有的教师都要认识到他们的学生是能够提高的,要相信学生都有成功的欲望和成功的潜能,都可以取得多方面的成功。从哲学上讲,世上万物都是运动、变化着的,向好的方面变化就是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的成绩差只是一个相对的情况,只要老师引导得当,学生就会进步,就可以有发展,而且就像有一年的高考作文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对于一个人来说,通向成功的道路有许多许多条,获得的成功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成功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着不同的定义。老师首先要做的就是,相信学生完全有可能取得成功,并且要让学生自己也意识到。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自我概念、自我认识,在教室积极的期望下,使学生逐渐发现自我,发展自我。

    怎样把差生的成绩提上去?这是每一位老师都在考虑的问题。《成功教育》认为,要在关注差生个性的基础上,找出差生的共性,也就是差生之所以差的原因学生在学习中的反复失败造成了学生学习自信心、积极性的丧失。学生一旦丧失了信心、失去了积极性,那么,学习对他们来说必然成为一件被动的事情。而一件让人讨厌的事情,又怎会让人愿意去付出努力呢?成功是成功之母是《成功教育》的精髓之处,这一理念的提出,我觉得是为所有的学生创造了成功的条件。是真正的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学生的成功感必将会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激情。兴趣是学习的挚友在兴趣的带动下,学生将会获得学习的动力。从成功中找到信心,找到追求更大成功的力量和勇气。教师应该为每一位学生创造反复成功的条件,使学生在成功中,树立起自信心,培养出积极性,从而充分发挥出自觉性、主动性,逐渐走向成功之路。

    《成功教育》认为,教育应该由内化意识,即有教师的教育内化为学生的自我教育,教师在塑造学生的同时,推动学生自我塑造我想

  • 10、 陈安之成功学读后感

    陈安之成功学读后感(一)

    看后感触当然很深!名人比比皆是,看到一些成功人事的例子后,总是下定决心向他们那样努力,可是决心挂在嘴上眼高手低从来没有行动过。这可能也是普遍的状态吧!

    听过陈安之讲解后,我们不得不佩服他的做事能力和自信心。自信心不是说出来的要做到。我就是没自信心,做什么事情都很胆怯,而且有依赖一性一,还好我自己意识到了以后多加改进,把养成的坏习惯改掉,不要拿过去和现在做比较,找准自己的定位。学习第一。要我给自己定个目标,不去想以后我可以要创造多少财富,至少我想把accp5.0课程学好就是在这里一年半中不想半途掉队!如果我半途掉队,朋友的嘲笑,家人的失望,足够让我痛哭啼流的了,呵呵也很丢人的。来到徐州中博真是误打误撞,一开始还对软件开发不是很了解,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还是挺喜欢的,越来越有兴趣了。

    陈安之身上可以让我们学习的太多了:他的做事能力无与伦比不夸张吧!他会清晰的分析每件事的利弊遇事可以迅速的想出解决的办法并且可以把事情很妥善的处理好。有人把他的成功秘笈概括几点我拿来用下

    1、最重要的一个是环境。

    2、第二个成功的因素叫做强烈的企图心。

    3、第三点是态度。

    4、要认真、要努力。

    5、利用潜意识的力量。

    6、知识。

    7、以最短的时间采取最大量的行动。

    8永远以别人的利益先着想。

    虽然我的企图心不是非常强烈,但我知道要以最短的时间采取最大的行动。要有毅力了和抗压能力。态度决定一切不可否认的真理!要认真,要努力可以说从上小学老师和家长对我们说到最多的

    话,那时年幼无知玩心大不知愁啥滋味,现在二十锒铛的人了在不认真,努力,那么我的2/3的人生就算完啦!利用潜意识力量各有不同!知识是最重要的可以体现一个人的素质,道德情一操一。可有人说知识不是绝对的,我不那么认为,就算我口袋空空,脑袋充实我也愿意。呵呵自己的观点。不管你去做什么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

    老师说你想成为怎么的人,就能成为怎么的人!也就是说有目标才可以实现,一个连目标都没有的人何来成功。你心中栽培什么样的思想,就会得到什么样的收获,如果你希望得到更好的收成,就必须种下更好的收成,就必须种下更好的思想。苹果的种一子种不出桃树,而空泛的思想创造不出繁荣,就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的构想会成为真实。

    不要给自己留后路,把帽子仍过去,闭着眼睛走下去,就象走火一样!

    陈安之成功学读后感(二)

    一个销一售员所推销的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10-20

  • 2023-03-23

  • 2019-09-28

  • 2019-10-19

  • 2019-10-23

  • 2019-10-09

  • 2019-10-29

  • 2019-09-22

  • 2019-09-25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09-21

  • 2023-05-13

  • 2019-09-22

  • 2019-10-09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09-21

  • 2019-09-23

成功智慧读后感
成功智慧读后感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成功智慧读后感,2024成功智慧读后感,教您怎么写成功智慧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