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不可缺的重力绘本读后感 > 地图 > 不可缺的重力绘本读后感,2024不可缺的重力绘本读后感范文大全
不可缺的重力绘本读后感相关栏目
不可缺的重力绘本读后感热门栏目
不可缺的重力绘本读后感推荐
不可缺的重力绘本读后感

(共 7977 篇)

  • 1、 不可磨灭的坚强读后感2024范文

    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还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云龙一般的四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这是作者海明威对小说的评价。海是蓝色的,它可以平抑如镜,也可以掀起滔天巨浪让生活在他怀里的勇士与人一比高下。精神是无形的,它可以潜藏在人的内心世界里一动不动,也可以一触即发,用它难以形容的威力与恶势力作斗争。一位老人,一片大海,就算是一个正值壮年的男子在大海面前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何况一位老人?那又是什么促使老人与几十条鲨鱼作战呢?是精神!不屈的精神!

    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不可以被打败!这是《老人与海》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老人精疲力竭地回到岸上,什么都没得到,相反,连鱼网、鱼叉都没有了。是的,他输了,可同时他也赢了,因为他战胜自己。每个人都有缺陷,当一个人承认了这个缺陷并努力战胜它而不屈从它时,无论他最终是输是赢,他都是一个胜利者,他是自己勇气、不屈的胜利者,因为这种精神是世上唯一无法战胜的。我不禁联想到一个二战时的真实故事一名为自由而战的美国大兵,在被处死前,向众人竖起了两个手指,那是代表胜利的victory的字头,以此来表达那句:正义战胜一切!刽子手见状,残酷地砍下了他的手指,然而那位大兵又举起了双臂一个巨大的v字,它仿佛不断向空中延伸

    它有着怎样的震憾力啊!即便一无所获,仍然执着地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奋斗,这不正是作者想要给我们的启示吗?或许那些所谓的胜利者会赢得某些人的掌声,其实在他们内心深处,有个声音在说:你的胜利是所有胜利中最可悲的一类!为什么刽子手会砍下美国大兵的手指?为什么在刑场上敌不不敢正视我们战士的双眼?因为人类不可磨灭的是精神,无法战胜的是正义!臧克家有句名言: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我们应该歌颂古今中外所有具备这种精神的人,因为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不可以被打败!现代人普遍缺钙,《老人与海》是一剂良药。更可贵的是作者不仅能感悟名著的魅力,而且点评游刃有余,直指灵魂。

  • 2、 重力小丑 读后感(3)篇

    【35】重力小丑 伊坂幸太郎

    整体评价:

    阅读难度:

    ②【文学比较2】《彷徨之刃》惹人争议的第二点,也许是在阅读体验上。大概是为了突出矛盾,东野圭吾将未成年人的犯罪描写得过于残忍(但也许不失真实)以至于给读者造成了极度不适,甚至有人因此弃读。从这一点来说,本书给人的感觉可谓完全相反,事实上本书中那个未成年人犯下的罪行比之《彷徨之刃》有过之而无不及,但读者完全被受害人(主人公)一家的温情和可爱所感染,当然这也是伊坂本人一贯的风格。当然,这只是文风不同,而无高下之分。

    ③在微信阅读里一边看书一边看大家的随笔,发现主人公的弟弟春不仅在书中是万人迷,在读者眼里也是圈粉无数。而他最吸引我的一点,是他坚信“无论多么无聊的事物,只要诚心信奉就能得到救赎”。在笔记本写满名人的名字,反复租看某人的电影,在父亲的病房里摆满桃子……这些行为,即使在疯狂迷恋他的夏子看来都是“精神不正常”——事实上这些行为拿给专业的精神科大夫来评价,他们多半也会给出相同的结论。但我认为这正是他内心深处真实、自卑、可爱、善良的一面的集中体现。最真实的品质,也许就是要用最荒谬的行为才能真正诠释吧。

    ④至此,包括本书在内,伊坂幸太郎的书我共读了四本:《金色梦乡》、《死神的精确度》、《余生皆假期》、《重力小丑》,他们皆为伊坂之代表作品,因此也想就这四本书来谈谈我对伊坂幸太郎的看法。整体而言,伊坂幸太郎的文风以温暖、随性和治愈为主。再残忍、血腥、罪恶的事情,在他笔下都会为他的温情化解,也不会给读者带来很大的负面情绪体验(反例如刚才提到的东野圭吾《彷徨之刃》、江户川乱步的《人间椅子》等)。另外,尽管伊坂幸太郎在大多数时候被人们称为“推理小说家”,而他也确实曾评介上述及更多作品获得相关奖项,但他的作品却不以推理为主要部分,而是将笔墨集中在对主要人物形象的刻画和主旨的表达上,如本书《重力小丑》,尽管有凶杀有谜题,但却很难将它郑重的归类为推理小说,很多小说里都会死人。

    ⑤【文学比较3】如果比较这四本书的话,我认为《金色梦乡》显然要比其他三本书高一个档次,从四本书的豆瓣评分来看也确实如此。四本书的风格相差无几,作者独特的文风在每本书里也均有体现,那么造成他们之间差距的因素在哪里呢?我想大概是《金色梦乡》的布局更宏大,前后呼应和伏笔更精妙,最重要的是人物也更真实吧。就像本书,少年罪犯不会悔改我是可以接受的,但受害人一家始终毫无

  • 3、 中国缺什么,日本缺什么 读后感(3)篇
    中国缺什么,日本缺什么 读后感 第(1)篇

    中日“一衣带水”,却相距近乎地球一周的距离。我很钦佩近藤先生在这本书中对中日文化所作出的客观评价,20年间,日本的经济看似不进反退,而中国却依靠改革开放,“一举”成为世界经济第二大国,这一进一退好像说明中国已经强于日本,但事实是,中国的服务行业和日本依旧相差十万八千里,真正的尖端技术我们根本没有掌握,我们的医疗、卫生仍然有着很长的路要走,反观日本这“失去的20年”,真的什么都没有做吗?日本老龄化问题已经极其严重,而问题的背后则是日本这20年来,将其医疗、社会福利、服务等做到极致的结果。来说技术,从2000年到2011年,日本人在科学界先后拿到了11个诺贝尔奖,而中国呢?仅在1984年由中国台湾的一位科学家荣获诺奖,中国大陆无一人获得,这难道不能说明我们的尖端科技和日本还相差甚远吗?中国人在技术上已经追上日本十之八九,但如果想真正超越,这最后的十分之一还需要不知几个十年才能实现,日本是一个“保守”的国度,科学家有耐心在一个领域钻研一辈子,企业职员愿意在一家公司工作到退休,而中国人缺少这种“耐心”,但这不见得就是坏事,中国的竞争态势比日本强了很多倍,同一岗位前来竞争的人才太多太多,其他公司稍有更好的待遇、薪水,我们的职员便会跳槽,中日两国30岁以下的企业职工跳槽概率刚好相反,凡事都要从利弊两方面来分析,中国的市场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人才流动”才会“富有生机”,一个岗位当然由最优秀的年轻人做才会有最大的效率并且收获最大的效益,再观日本,老年职工几乎占据一大半江山,年轻一代少有机会,泡沫经济破灭后“失去的一代”现如今成为了“草食族”,无远见、无动力,已然没有了70年代日本年轻人的那种生活状态。世事变迁,沧海桑田,20年转眼逝去,我不知道20年后中国会是什么样子,我更不知道日本乃至这个世界会是什么样子,我只知道现在的中国与日本应该互相学习,两国的优势与劣势刚好互补,希望两国的关系可以越来越好……n2017.03.01    5:02pm

    中国缺什么,日本缺什么 读后感 第(2)篇

    本书作者近藤大介是日本出版社曾驻中国的一名记者,长年居住在中国,还娶了个中国老婆,此书便是这样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日本人眼里的中日文化。

    在写中国的部分,许多批评说得都比较含蓄且委婉。中国人普遍缺乏团结一致的团队精神,缺少服务意识,和细腻的技术。此书写于六年

  • 4、 不可饶恕影评

    不可饶恕影评(一)

    《不可饶恕》,个人把它定义为“后《追击者》时代”的罪案电影,它在情节的走向上与《追击者》有很多相像的地方,不过相对于《追击者》中融入的现实主义的批判以及对于政治的讽刺,《不可饶恕》选择了直观地叩问人性的阴暗面。在影像以及情感上,《不可饶恕》无疑更加极端,可以说它是韩国黑色罪案片的集大成者,它完全抛弃了以往韩国罪案片里的黑色幽默元素,打造了一部非常阴暗的人性悲剧。

    《不可饶恕》很好的继承了韩国罪案片最引以为豪的特点,那就是给观众造成的强烈的心理落差,好莱坞罪案片在韩国罪案面前无疑显得那么幼稚以及和谐。看了这么多韩国的黑色罪案片,我们不难发现,那些质量上乘的片子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最后那个悲剧的结局,就像《杀人回忆》最后颠覆观众认知的结局,《追击者》差不多四分之三的地方让本应被拯救的人死去以及《母亲》最后那一下刺入大腿的针。韩国人总是有一套自己的悲剧理论,那种悲剧的震撼的感觉真是通过颠覆以往观众的观影心理的走向以及模式化的套路实现的。就比如说,当大家都看到一个所有人被拯救的结局的希望时,导演利用一个反转使得故事完全走向悲剧的深渊。最明显的还要数当年那部《那家伙的声音》,一宗儿童绑架案让父母两人度过了60多个濒临崩溃的昼夜,最后的结局居然是孩子在被绑架的第二天就已经死了,这种反差制造的震撼以及给观众留下的思考,远比视觉听觉上的狂轰滥炸来得更加扣人心弦。

    《不可饶恕》光看前面的一个小时,其实并没有相当出彩的地方,但是最后那个主题的揭开以及人物悲剧命运的极端体现使得影片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而且影片前面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都在最后得到了呼应,让人不得不佩服编剧牛逼的本子。

    影片是一个关于复仇以及宽恕的故事,相比那些好莱坞的视觉刺激,本片在深层主题的表现上无疑算得上是淋漓精致,让我们以为影片最后主角能得到救赎时,却被导演拽入了更深的黑暗漩涡,无法逃离。影片试图告诉我们,永远不要做那些会对别人留下终生伤害的事,有时候仅仅几句话就能把人打入无尽的痛苦折磨中,足以毁掉一个人的人生。不要以为时间会冲淡仇恨,仇恨是一样可怕的东西,会随着时间不断在心中积累,知道它爆发的那天造成让人史料未及的悲剧后果。

    我们总以为原谅一个人是件简单的事,却不是知道有时这是一件比死亡更难让人接受的事。仇恨是一个无敌的痛苦深渊,里面充满了折磨,没有人能够忍受,虽说冤冤相报何时了,但是任何一个正常

  • 5、 坚不可摧读后感

    坚不可摧读后感(一)

    经过了一个多月的阅读,终于把《坚不可摧》给看完了。感觉没有任何一个题目比坚不可摧更加贴合内容了。路易赞贝里尼, 参加过万人瞩目的柏林奥运会,经历过空前惨烈的二战。尽管是人们眼中的英雄,但他期间所经历的一切是多么的恐怖与惨不忍睹。

    路易一生中有4 件可令我深有感触与无限佩服。

    一、他在柏林奥运会上展现出的那种永不服输、敢于超越自我的精神,十分全面地诠释了什么是运动员,什么是奥林匹克精神。连希特勒也对他赞赏有加。

    二、路易在坠机后与两名战友依靠破烂的救生艇,要太平洋在漂流了47 天,打破了当时的世界记录。期间他们遭到小日本飞机的不人道扫射,成群鲨鱼的围攻。凭借着坚强的意志与乐观的精神,他们度过了这艰难的一个多月(有一名战友因意志不够坚定而离开了世界)。

    三、书本的重点集中于他在战俘营的不屈岁月。在小日本惨无人道的虐待下,他多少次徘徊在生与死的边界上,到最后他都支撑过来了,依靠自己的意志!

    四、战后他在基督教的感化下,原谅了那个在战俘营里对他拳打脚踢,令他丧尽尊严的大鸟,这种宽容是何等的伟大,何等的崇高,一点也不亚于南非国父曼德拉(曼德拉从监狱出来后原谅了对他进行迫害的人)。

    仔细想想,假若做人如路易那般坚毅,世上还有什么跨越不了的高山,生活还有什么攻克不了的困难。发现传奇人物的坚毅,见证小日本的人性堕落(当然,在些日本人还是有良心的,值得尊重的),反思战争的罪恶,感受人性的光辉,这就《unbroken 》。

    坚不可摧读后感(二)

    时光在转眼间飞逝一眨眼间就要过年了。寒假中我带着一股兴奋,看完了这本《坚不可摧》。起初,我只是兴奋,想从中得到些什么;后来,我深深的沉浸在了主人公的经历之中;最后,我便陶醉在了路易那不屈的精神之下。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主人公路易少年时在亲人的帮助下,从一个叛逆的坏孩子转变成一个在奥运会上拿了5000米第三名的选手。之后,他在一次执行搜寻任务时坠入太平洋。在海上漂了47天,又经历了27个月的惨痛被俘之后,终于回到了美国。但被俘时心灵的创伤他花了整整2年,再加上福音传教士葛培理的帮助下他才改变了心态。

    书读完了之后,我便不知不觉的想到了前几天我参加象棋比赛的经历。这一次象棋比赛我虽然没有获得好名次,但感觉我收获得更多。这一次一共11轮比赛,第一天我还发挥得挺好,但是第二天下午我输了一局之后,就觉得这就是因为我比别人差,于是心情

  • 6、 绘本《大卫不可以》读后感600字

    大卫是一个调皮的孩子,仿佛是每个孩子的缩影。幼儿翻阅绘本时或多或少会在大卫身上找到自己调皮的影子,这样一下子拉高了幼儿对大卫的好感。

    其实我第一眼看到大卫的形象的时候很惊讶,但我们班的美术老师很喜欢《大卫不可以》和《母鸡萝丝去散步》,他觉得这两本绘本画的太好了,那时侯很不理解,这简直不符合我们普罗大众的审美。因为大卫并不是一个漂亮小孩,甚至长得有些奇怪。但就是这么神奇,它赢得了孩子们的喜欢。

    我也看过一些相关的读后感,我并不认同他们觉得大卫的行为都是坏习惯这件事。恰恰我觉得大卫在他游戏的过程中体现了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他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孩子的简单单纯。游戏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是幼儿园现在倡导的活动形式。我们要给予孩子充分的游戏中学习,游戏能让幼儿在玩耍的过程中学到能力,就好比绘本中大卫模仿超人,在浴缸中扮演海盗,这些都可以看出大卫的想象力、很丰富、创造能力强。这正是我们成年人缺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幼儿有些天马行空的想象在成年看来或许有些荒唐,但万一有一天真的实现了呢。

    大卫的妈妈我觉得她的很好,她虽然可能严厉,但是她并没有阻止大卫玩泥巴,而是在大卫走在家里留下一一串鞋印说出了大卫不可以。她或许是在对大卫说不可以把地板弄脏。她并没有阻止孩子探索自然。当然她也不吝啬让孩子感受到爱。有时候爱真的可以通过一个温暖的拥抱传递。

    我的解读或许与别人不一样,但是有一句话说的好,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 7、 不可磨灭的坚强读后感

    “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还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云龙一般的四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这是作者海明威对小说的评价。海是蓝色的,它可以平抑如镜,也可以掀起滔天巨浪让生活在他怀里的“勇士”与人一比高下。精神是无形的,它可以潜藏在人的内心世界里一动不动,也可以一触即发,用它难以形容的威力与恶势力作斗争。一位老人,一片大海,就算是一个正值壮年的男子在大海面前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何况一位老人?那又是什么促使老人与几十条鲨鱼作战呢?是精神!不屈的精神!

    “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不可以被打败!”这是《老人与海》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老人精疲力竭地回到岸上,什么都没得到,相反,连鱼网、鱼叉都没有了。是的,他输了,可同时他也赢了,因为他战胜自己。每个人都有缺陷,当一个人承认了这个缺陷并努力战胜它而不屈从它时,无论他最终是输是赢,他都是一个胜利者,他是自己勇气、不屈的胜利者,因为这种精神是世上唯一无法战胜的。我不禁联想到一个二战时的真实故事——一名为自由而战的美国大兵,在被处死前,向众人竖起了两个手指,那是代表胜利的“victory”的字头,以此来表达那句:“正义战胜一切!”刽子手见状,残酷地砍下了他的手指,然而那位大兵又举起了双臂——一个巨大的v字,它仿佛不断向空中延伸……

    它有着怎样的震憾力啊!即便一无所获,仍然执着地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奋斗,这不正是作者想要给我们的启示吗?或许那些所谓的胜利者会赢得某些人的掌声,其实在他们内心深处,有个声音在说:“你的胜利是所有胜利中最可悲的一类!”为什么刽子手会砍下美国大兵的手指?为什么在刑场上敌不不敢正视我们战士的双眼?因为人类不可磨灭的是精神,无法战胜的是正义!臧克家有句名言: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我们应该歌颂古今中外所有具备这种精神的人,因为“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不可以被打败!”现代人普遍缺“钙”,《老人与海》是一剂良药。更可贵的是作者不仅能感悟名著的魅力,而且点评游刃有余,直指灵魂。

  • 8、 不可宽恕的时代,不可毁灭的爱_《灿烂千阳》读后感3000字

    从13号开始翻开书扉,到昨天晚上读完最后一页。两天的阅读时间里,眼中几乎一直噙满泪水。

    读这本书的感觉,就象在观看一部史诗般的电影,人物和情节在脑海中逐帧流动。我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心到底是跟随纸上的文字,还是虚拟的影像一起去痛苦、怜悯、恐惧,甚至窒息。

    这是卡勒德.胡赛尼在继《追风筝的人》之后,献给阿富汗女性的悲壮之歌。就如各大媒体的书评所说,《灿烂千阳》不管在人物的刻画和故事的编排上,都比《追》更胜一筹。我也有同感。

    在温暖的书名之下,作者讲述的是一个悲苦揪心、令人潸然泪下的故事。长年的战争和专制(书中从苏联侵略战争一直过度到圣战、内战以及塔利班政权)让阿富汗成为一个千疮百孔的国度。两个出身迥异、成长环境截然不同的女孩,因为家庭的变故、战争的摧毁,因为与同一个恶魔般的男人联结而走到了一起。

    玛丽雅姆是富翁一与其仆人的私生女,她刚出生,便被亲生父亲的家族赶到了山上的泥屋里,与心里充满怨恨的母亲一同生活。从小,母亲便把自己所经受的歧视与侮辱转嫁在她的身上。她被母亲视为笨手笨脚的小哈拉米,一种丑陋的可恶的如蟑螂般的东西。

    妈妈对她的告诫是:象你和我这样的女人,这辈子只需要学会一种本领就好了。那就是忍耐。如果你要去学校,他们会嘲笑你的。肯定会。他们会叫你哈拉米。他们会用最恶毒的言语来辱骂你。我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的。

    虽然妈妈是爱她的,但这份爱被妈妈自身的遭遇和认知摧毁得残缺不堪。她不相信也从没祝愿过自己的女儿会获得幸福。

    小时候,玛丽雅姆只有在每周一次与父亲的短暂相处中,才会获得女孩所本该拥有的宠爱与快乐。在父亲面前,她也曾任性活泼、充满期待。但对未来渺茫又执着的希望,在她15生日之际私自下山寻父、母亲自尽身亡过后彻底化为幻影。

    相比之下,比玛丽雅姆年轻了近20岁的莱拉有个幸福、丰富得多的童年时代。她有着爱她的父母、有亲密的女伴,还有一个青梅竹马、情投意合、如哥哥般保护她的男孩。

    但是,战争一旦开始,任何一个家庭和个人都不再受到眷顾。这两名相遇后曾水火不容的女孩,又会开始一段怎样的命运呢?

    胡赛尼吸引读者的不仅是极具感染力的叙事能力,还有他那诗一般的语言。是的,不管是表现战争之恶还是人性之恶,胡赛尼都用其绚丽的文字进行描述和渲染,就象在风中飘零而落的花瓣,柔美凄凉却不失一丝力度地直击人心。

    尤其是,越是人物痛苦绝望的时分,他反而会运用一些温暖的色彩和美好的场景描述进行反衬

  • 9、 绘本《地球》读后感
    绘本《地球》读后感 《地球》是《幼眼看世界》里面的一本,是美国作家陶德。帕尔的作品,也是最受美国孩子和家长欢迎的作品之一。这套书有着非常丰富开放的主题,有孩子的自我认知和接纳,有对亲人和家庭的认知和接纳,还有对世界的认知和探索,是深受美国孩子欢迎的情商素养养成书。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地球爱护地球人人有责。这本书的阅读方法就是采用我和女儿一问一答的方法来进行的。由于书的字数比较少,女儿自己翻看一下也能明白是讲述什么的了。下面和大家具体的分享。 我写字的时候,纸的正反两面都用(为了节约纸,不要浪费。纸是树木做成的,做纸需要很多树木的,所以要节约不能浪费) 我去超市的时候,带着自己的购物袋,因为……(塑料袋是白色垃圾要少用) 刷牙的时候,我会关上水龙头(水是要付钱的,要节约水不能浪费) 我坐校车上学,并且骑自行车,因为……(大家都自己开车排放的尾气多,污染空气) 我好好吃饭,并且留下剩饭和剩菜,因为……(剩饭和剩菜可以给狗狗吃) 我记得关灯,为了节约能源。我还关上冰箱的门,因为……(开着冰箱浪费电) 我希望可以光着脚走在草皮上,我可不希望搬到火星上去住。最重要的是,我关爱地球,因为……我希望所有人都健康快乐。 这本书不但语言通俗易懂,画画也有着鲜明的特色,弯弯曲曲的黑色线条和大面积多彩填色的设计让画面充满了童趣,象极了小孩子画的涂鸦。用孩子的语言讲述孩子的世界,作者就是用这种方式将爱、自信、亲情、和平等等应常驻孩子心中,能带给孩子一生幸福的主题阐释给孩子听。让孩子深深的懂得,地球是我们大家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参与到保护地球的活动中来,从小做起,从我做起。只有我们关爱了地球,地球才会反过来关爱我们大家,我们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这套书共15册,包括:《感觉真棒》《没有什么大不了》《读书让你感觉很棒》《和平》《跟着感觉走》《我不害怕了》《没关系》《我爱你》《爷爷》《奶奶》《我们在一起》《地球》《家庭》《妈妈》《爸爸》,女儿看过《奶奶》和《地球》这两本,从简单的绘本里学习到大的道理,这就是这本书带给孩子的巨大帮助。
  • 10、 绘本勇气读后感

    绘本勇气读后感一:《勇气》读后感

    (600字)

    现在的孩子,集万千宠一爱一于一身,养尊处优,缺少勇气、坚强、毅力、自制、分享等很多东西,绘本《勇气》用了简单的句子,生动的画面教给孩子这些内容。

    由于过去我们的亲子阅读过于强调识字,而忽略了画面的观察,所以tody仍然把注意力放在由汉字组成的句子上,他能比较熟练地读出绘本下方的一排排句子,却对大幅的画面熟视无睹。按照陈园长指导的方法,我们首先对封面上的画面进行了观察。tody认为画面上的小男孩不敢从跳板上往下跳,因为他“没穿救生衣“,显然他尚不清楚用“胆量”或“勇气”来形容小男孩所缺少的。

    接下来在画面的观察与表达上,tody渐入佳境,看到一个个与自己生活相关的画面,他说出了:

    --“勇气就是力量。”

    --“勇气就是不害怕。”

    --“勇气就是主动和别人打招呼。”

    --“勇气就是保守秘密。”

    --“勇气就是保护环境。”

    --“勇气就是多吃蔬菜。”

    --“勇气就是坚持自己的梦想。我学完画画,还坚持要留下来学手工。”

    ……

    读完这本书,tody若有所思,看着自己手上前几天因生病而扎的针眼,举起来冲着一妈一一妈一说:“勇气就是手破了也不哭。”动画片《大角牛历险记》播放了,tody应该去洗漱准备休息,尽管不情愿,他仍然离开电视机并大声说:“勇气就是遇到自己喜欢的动画片也能忍住不看。”、

    看来,他确实从书中懂得了忍耐和克制。

    傻孩子,这部优秀的动画片能教给小朋友许多知识,洗漱完就来看看你喜欢的“大角牛”,然后带着愉悦的心情入睡吧!

    绘本勇气读后感二:绘本《勇气》读后感

    (1414字)

    绘本以其色彩鲜明的画面,生动有趣的语言吸引着父母和孩子。书中的图与文有同等的重要一性一,有时候甚至图画的重要一性一还比文字要来得高。但是在我们眼里几分钟就可以读完的书中,某些小角落却深藏玄机,不指明甚至还会似懂得非懂得。如何把深藏玄机充满奥妙的绘本让有一定学习能力的宝宝懂得更多,学得更多?很多问题都需要我们去思考。

    要让宝宝能乖乖的和你一起阅读,一起交流。聪明的爸爸一妈一一妈一们要会选对时机,在宝宝开心的时候,以鼓励的形式叫孩子来读书,他会很自愿的(这种自发一性一只能10分钟左右),所以阅读的中间你要与他互动,不要只是说教,要充分地调起他对阅读地兴趣。

    在我和程程一起阅读伯纳德·韦伯的《勇气》时,给我带来了极大的收获。

    第一遍,从第一页开始,一字不落

  • 2019-10-11

  • 2019-10-24

  • 2019-09-28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10-11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09-25

  • 2019-10-16

  • 2019-10-29

  • 2019-11-06

  • 2019-09-28

  • 2019-10-16

  • 2019-10-29

  • 2019-10-16

  • 2019-09-21

  • 2019-10-29

  • 2019-10-16

  • 2019-10-29

  • 2021-04-15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16

  • 2019-10-16

  • 2019-10-16

  • 2019-09-23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16

  • 2019-10-16

  • 2019-10-19

  • 2023-02-01

  • 2019-10-29

  • 2022-07-09

  • 2019-10-16

  • 2019-10-29

  • 2023-04-24

不可缺的重力绘本读后感
不可缺的重力绘本读后感栏目为大家提供2024不可缺的重力绘本读后感,不可缺的重力绘本读后感大全,不可缺的重力绘本读后感2024,更多不可缺的重力绘本读后感在本栏目,欢迎大家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