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好奇的小鱼绘本读后感 > 地图 > 好奇的小鱼绘本读后感,2024好奇的小鱼绘本读后感范文大全
好奇的小鱼绘本读后感相关栏目
好奇的小鱼绘本读后感热门栏目
好奇的小鱼绘本读后感推荐
好奇的小鱼绘本读后感

(共 7749 篇)

  • 1、 《好奇害死兔》读后感
    《好奇害死兔》读后感 《好奇害死兔》是一本有趣、幽默、有孩子气的书,我深深地被它吸引住了,一口气看完它的。我觉得《好奇害死兔》中最精彩的一个故事是--大象的鼻子为什么这么长。 故事讲述了二头大象之间发生的事情,主人公是大扑腾和灰珍珠。在大象族里,每到一批大象成年时,就要评出头等灰、二等灰、三等灰和末等灰,不同等级的大象不能生活在一起。灰珍珠和大扑腾是一对非常好的朋友,灰珍珠被评为头等灰,而大扑腾却被评为末等灰,因为不能生活在一起,它们伤心极了。大扑腾难过地离开了会场,来到了池塘边喝水。它喝着喝着,忽然觉得鼻子非常痛,就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只小船样大的龙虾王在钳它的鼻子呢。龙虾王想把大扑腾拉进水里,大扑腾拼命往岸上扯,最后大扑腾终于摆脱了龙虾王的大钳子,但它的短鼻子却被扯成了长鼻子。这时,灰珍珠也偷偷溜出了会场,她看到大扑腾这副怪样,咯咯地笑个不停。突然,她眼珠子一转,想出了一个能让她和大扑腾一起生活却不被阻止的好办法。她也来到池塘边,不惜牺牲自己的相貌,让龙虾王把她的鼻子也扯成了长长的。象族通过表决,同意怪鼻子的大扑腾和怪鼻子的灰珍珠生活在一起,他们俩开心地笑了。过了不久,象族的所有大象都发现长鼻子有许多优点,可以轻松地用鼻子吸水来喝,还可以吸足水淋浴;能容易吃到地上和高处的食物;能用长鼻子搬东西、驱赶讨厌的蚊子和肮脏的苍蝇;最奇妙的是可以用长鼻子甜蜜地接吻。于是它们都去找龙虾王拽长鼻子,大象们亲身感受了长鼻子的各种妙处,非常感谢大扑腾,推举他为新一任的象王。 我从这个故事感受到了二点:一是灰珍珠勇于追求自己的幸福,它为了和心爱的大扑腾生活在一起,宁愿自己变丑。而且我们在困难面前不能退缩,不能轻易放弃。为了实现理想和目标,要努力想办法。二是有些事情并不是那么坏,只要我们动脑筋,就能把它变成好事,正如课文《玲玲的画》中写的,脏颜料滴洒在了玲玲美丽的作品上,她受到了爸爸的启发,在脏颜料处画了一只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结果收获了意外的惊喜,这幅画评为了一等奖,这也应了那句古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 2、 浅水洼里的小鱼读后感

    浅水洼里的小鱼读后感(一)

    今天,我们学习了第28课《浅水洼里的小鱼》。课文主要讲一个小男孩救困在水洼里的小鱼的事情。

    读了课文,我感到非常惭愧,因为我想起了我有好多次到公园里钓鱼,都把一网又一网的小鱼全部带回家养,结果没有天,小鱼就全死了。我就在无意中残害了它们的生命。再看看周围的人们,甚至有些大人,他们捕鸟、打猎、砍树,有意无意伤害了许多生命。与小男孩相比,真是大有差距。

    如果人人都有一颗善良的爱心,流浪的小猫、小狗有人收养了,歪倒的小树有人扶起来了,受伤的小鸟有人救治了,这个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

    昨天,我们学了《浅水洼里的小鱼》。这篇课文讲到:作者到海边散步的时候,看见浅水里有几百条小鱼被困在水洼里,如果水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雨就会会干死。他再往前走,又看见了一个小孩在捡鱼往大海里扔,他觉得不可能扔完的,但他在那里认真的干着。

    我想我们要象小男孩学习,爱护小动物。你们不信的话我给你门们读读那一段,你们就知道保护动物了。

    读了《浅水洼里的小鱼》我体会到文中的小男孩是一个有爱心的小孩。因为他看到小动物受到伤害回不了家,还有生命危险,就帮它们回家,解除了它们的危险。

    虽然不是都能解除危险回家,浅水洼里的鱼很多,有几百条,甚至几千条,但他还是不停的捡鱼和扔鱼,还不停地念叨着;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是他觉得鱼和动物都有生命,捡一条就是救了一条生命。

  • 3、 这条小鱼在乎读后感

    这条小鱼在乎读后感范文一

    我读了《这条小鱼在乎》这篇课文,并将它介绍给全家,经过我们全家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这篇课文里的一个小男孩是一个富有爱心的小男孩,那个大人是一个冷漠的大人。

    这篇课文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是:小男孩说的一句:我知道。这句话就表达了小男孩对小鱼有深深的爱意。还表达了小男孩不想让别人阻止自己做好事,也不想让小鱼失去一条生命。而那个大人心想:反正鱼早晚要死的,不救也无所谓,救了也不会报答你,这没什么。还催那个小男孩不用扔,救了也是白救。

    我读了这篇动人的课文,感到文章里的小男孩很珍惜小动物的身命,有一颗善良的心。

    《这条小鱼在乎》读后感范文二

    读《这条小鱼在乎》,我感慨很深。

    闭起双眼,想象幼小生命在浅水洼里挣扎;屏住呼吸,感受窒息的痛苦,一种内心的力量促成一股强大的拯救欲,似乎背负起了这群小鱼生存的责任。突然,一个声音响起:你能救得了几条小鱼?你也太自不量力了吧!你以为你自己是上帝啊?声音越来越响,如同被洗脑一般,拯救欲责任感被无情地挤压于阴暗的角落,直至那股被称为爱的力量崩溃了。算了吧!嘴唇不自觉地听从了那个声响,漠然于小生命的挣扎,漠然于小鱼窒息的痛苦。

    爱德华兹说过:为别人的顺境欢欣令自己满足。康德道:爱是人类唯一的理性情感。这不禁使人想起了巴老笔下的爱立克,为姐弟手足情而点灯日夜守侯;慈母为母子亲情替远行的游子缝织衣服;战士们为同胞之情以血肉之躯抗击千钧洪水爱的力量造就了这种种不朽,爱的力量使人敢于面对挫折甚至死亡。爱,如同人间的太阳,把温暖与光明送往心灵的极地;爱,如同人间最大的泉眼,滋润着心灵的荒漠。

    然而,爱又如此脆弱,经不起那个噪音的蛊惑。孩子不想从中得到什么,他只是想着鱼。成人并非心中无爱,并非冷酷无情,但理智告诉他,他即将做的事仅是挽救鱼群中的百分之一,百分之零点一。于是成人看到了付出后的微不足道,小鱼在他们的价值天平上忽略不计,于是成人冷漠而退缩。

    勿以善小而不为。让我们像故事中的小孩那样,不计回报,让爱的种子播撒到有生命的每一方土地,绵延至千秋万代吧!

  • 4、 《这条小鱼在乎》读后感

    《这条小鱼在乎》读后感

    联想起新编小语教材(苏教版)中选用的一个故事:海潮将成千上万条小鱼冲上沙滩,搁浅在一个个小水洼里……一个小男孩在海滩上奔跑,他捧起一条又一条小鱼,奋力的将它们扔回大海。有大人道:孩子啊,别忙了,这么多的小鱼,你一个人救的完吗?再说,谁在乎呢?小男孩头也不回,说:小鱼在乎!这条小鱼在乎,这条,还有这条…… “小鱼在乎”,每一次在和孩子们读起这篇文章时,我都会从“在乎”这一词汇中读到沉甸甸的道德分量,其潜台词是:还有我(小男孩)!我在乎小鱼的在乎!……据说,许多人读到这里时都禁不住潸然泪下——这就是“在乎”的感人力量。 回想起自己走过的教书之涯,十几年的漫漫人生路,面对自己的教育观、育人观、班级管理观,才猛然悟出,育之不当,乃源于“谁在乎呢?”不在乎他们的言行举止、感受、一颦一笑,乃至内心情感,孩子们何又在乎你——老师的存在呢?懂了在乎,我不在盲目,懂了在乎,在我眼里,学生就是孩子——是一群正在成长的人。他们有理想、有自尊、有差异、有个性,他们天真、单纯、活泼、( )好奇、想学习、渴望关爱,于是我和他们谈学习、家庭、社会、谈对老师的感受。每一周中,他们总网会有个时间要求我和他们聊天,我很在乎,这时的我便成了他们无话不说的朋友,渐渐地,孩子们在乎了我这个班主任,晨训课上的一句话,课间、课堂上的一个眼神,甚至上课时,我在他们身边停留时间的长短,他们都很在乎,也就在这不经意间,我发现自己班级好“管”了!活泼了、团结了! 原因是否在于一个小小的“在乎”呢?“在乎”是否也包含着一种更高的境界呢?好几次听课,总感觉到一堂好课中,也源于这个小小“在乎”二字,老师在乎学生,学生在乎老师,这也不是教学的一种最高的境界吗? 在今天这个崇尚社会主义道德的现代社会里,在乎别人的在乎,其实就是为另一个人自觉承担起一种责任,就是意味着你郑重地选择了付出——就像小男孩在乎鱼而选择了在海滩上奔跑一样。因为,无论你是老师还是学生,只要心里有了这种对他人的“在乎”,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就不可能无动于衷袖手旁观,你必须要做点什么——这当然是很辛苦的。 在教育教学这一弹性很大的工作过程中,“在乎”的作用可能比制度更大——你对别人的在乎,可以转化成别人对你的在乎;别人对你的在乎,也会转化成你对别人的在乎——这种情感互动最终将会转化成为巨大的物质力量。 关注这个小小的“在乎”吧! 当校园的
  • 5、 读《这条小鱼在乎》后感
    我读了《这条小鱼在乎》这篇课文,并将它介绍给全家,经过我们全家的讨 论大家一致认为:这篇课文里的一个小男孩是一个富有爱心的小男孩,那个大人 是一个冷漠的大人。 这篇课文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是:小男孩说的一句:“我知道。”这句话就 表达了小男孩对小鱼有深深的爱意。还表达了小男孩不想让别人阻止自己做好事, 也不想让小鱼失去一条生命。而那个大人心想:反正鱼早晚要死的,不救也无所 谓,救了也不会报答你,这没什么。还催那个小男孩不用扔,救了也是白救。 我读了这篇动人的课文,感到文章里的小男孩很珍惜小动物的身命,有一颗善良的心。
  • 6、 绘本聊斋读后感

    绘本聊斋读后感范文一

    说起聊斋,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蒲松龄笔下的狐精鬼怪,带着一种与想俱来的阴森感。那么《绘本聊斋》呢?请勿这样想,这样想的话,这套书就只有尘封在仓库里的份了。《绘本聊斋》,可以说是一套适合孩子阅读的特别好的书,整套书由五个传世名篇构成,分别是《聂小倩》《促织》《白秋练》《种梨》《劳山道士》(五本彩色的绘本),外加一本介绍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历程的连环画《蒲松龄》组成。5+1的套书形式,能让孩子们更全面地认识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的神韵和风采,嘿嘿,简称神采。

    既然这套书最前面两个字冠以了绘本,那它当然成为了它独具特质的地方。据该书的出版方耕林绘本馆的敖德总经理介绍:这套书的画家全部都是在纯艺术领域很知名的画家,水墨功夫了得。说实话,我一开始看《绘本聊斋》,就是冲着这句话才看的。不过,看完这套书之后,才觉得敖德总经理所言不虚,甚至我有一种惊讶的好。就拿我本人最喜欢的那本《促织》来说吧,在主人公成名身上,画家施大畏和韩硕将细描与写意完美结合,粗陋,精细,稚拙,高超,都在一幅画里头儿,有很强烈的生命力,令人过目难忘。从画里走来的一个个人物,都带着同样的生命力,在水墨丹青间有了颜色和线条,源源不断,温情散发画坛高人,不服不行呀!捧读这样的书,仿佛捧着一块美玉,精致,细腻,养成,悦目,更悦心。对得起原创这两个响当当的字。

    有人说:真实,善良,美好,是灵魂的质量。《绘本聊斋》的故事深处,有着一份极柔顺极良善的爱,曾那样打动了我的心。《种梨》这个故事,小时我就听过,尤其记得铁公鸡。现如今,再读这个故事,我看到的就不限于铁公鸡了每个人心中都有个自私的魔鬼,使得我们常常固守着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不肯施于他人。这样做的结果,换得的就是如故事中的铁公鸡一样的命运,原本所得的,也转眼间变成了无。但是假如,把自己好的东西,及时地分享与他人,那样我们得到的就是无限。《绘本聊斋》,就是这样把生活中的真实、善良、美好,施福于阅读它的孩子们,让他们更有智慧、力量去迎接充满风雨的人生,如佛家所云的那样:自造福田,自得福缘。《绘本聊斋》运用图文互补的方式,延伸意在言外的含义,真的是一套良善的好书。

    虽说是一套改编的书,但是在语言的叙述上,它十分贴近孩童。绘本《聂小倩》,叙述的语言古文中带着白话文的韵味,可以让孩子们无论是在亲子阅读的聆听中,还是自主阅读中沐浴到母语的天然本色之声。另

  • 7、 绘本《地球》读后感
    绘本《地球》读后感 《地球》是《幼眼看世界》里面的一本,是美国作家陶德。帕尔的作品,也是最受美国孩子和家长欢迎的作品之一。这套书有着非常丰富开放的主题,有孩子的自我认知和接纳,有对亲人和家庭的认知和接纳,还有对世界的认知和探索,是深受美国孩子欢迎的情商素养养成书。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地球爱护地球人人有责。这本书的阅读方法就是采用我和女儿一问一答的方法来进行的。由于书的字数比较少,女儿自己翻看一下也能明白是讲述什么的了。下面和大家具体的分享。 我写字的时候,纸的正反两面都用(为了节约纸,不要浪费。纸是树木做成的,做纸需要很多树木的,所以要节约不能浪费) 我去超市的时候,带着自己的购物袋,因为……(塑料袋是白色垃圾要少用) 刷牙的时候,我会关上水龙头(水是要付钱的,要节约水不能浪费) 我坐校车上学,并且骑自行车,因为……(大家都自己开车排放的尾气多,污染空气) 我好好吃饭,并且留下剩饭和剩菜,因为……(剩饭和剩菜可以给狗狗吃) 我记得关灯,为了节约能源。我还关上冰箱的门,因为……(开着冰箱浪费电) 我希望可以光着脚走在草皮上,我可不希望搬到火星上去住。最重要的是,我关爱地球,因为……我希望所有人都健康快乐。 这本书不但语言通俗易懂,画画也有着鲜明的特色,弯弯曲曲的黑色线条和大面积多彩填色的设计让画面充满了童趣,象极了小孩子画的涂鸦。用孩子的语言讲述孩子的世界,作者就是用这种方式将爱、自信、亲情、和平等等应常驻孩子心中,能带给孩子一生幸福的主题阐释给孩子听。让孩子深深的懂得,地球是我们大家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参与到保护地球的活动中来,从小做起,从我做起。只有我们关爱了地球,地球才会反过来关爱我们大家,我们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这套书共15册,包括:《感觉真棒》《没有什么大不了》《读书让你感觉很棒》《和平》《跟着感觉走》《我不害怕了》《没关系》《我爱你》《爷爷》《奶奶》《我们在一起》《地球》《家庭》《妈妈》《爸爸》,女儿看过《奶奶》和《地球》这两本,从简单的绘本里学习到大的道理,这就是这本书带给孩子的巨大帮助。
  • 8、 绘本勇气读后感

    绘本勇气读后感一:《勇气》读后感

    (600字)

    现在的孩子,集万千宠一爱一于一身,养尊处优,缺少勇气、坚强、毅力、自制、分享等很多东西,绘本《勇气》用了简单的句子,生动的画面教给孩子这些内容。

    由于过去我们的亲子阅读过于强调识字,而忽略了画面的观察,所以tody仍然把注意力放在由汉字组成的句子上,他能比较熟练地读出绘本下方的一排排句子,却对大幅的画面熟视无睹。按照陈园长指导的方法,我们首先对封面上的画面进行了观察。tody认为画面上的小男孩不敢从跳板上往下跳,因为他“没穿救生衣“,显然他尚不清楚用“胆量”或“勇气”来形容小男孩所缺少的。

    接下来在画面的观察与表达上,tody渐入佳境,看到一个个与自己生活相关的画面,他说出了:

    --“勇气就是力量。”

    --“勇气就是不害怕。”

    --“勇气就是主动和别人打招呼。”

    --“勇气就是保守秘密。”

    --“勇气就是保护环境。”

    --“勇气就是多吃蔬菜。”

    --“勇气就是坚持自己的梦想。我学完画画,还坚持要留下来学手工。”

    ……

    读完这本书,tody若有所思,看着自己手上前几天因生病而扎的针眼,举起来冲着一妈一一妈一说:“勇气就是手破了也不哭。”动画片《大角牛历险记》播放了,tody应该去洗漱准备休息,尽管不情愿,他仍然离开电视机并大声说:“勇气就是遇到自己喜欢的动画片也能忍住不看。”、

    看来,他确实从书中懂得了忍耐和克制。

    傻孩子,这部优秀的动画片能教给小朋友许多知识,洗漱完就来看看你喜欢的“大角牛”,然后带着愉悦的心情入睡吧!

    绘本勇气读后感二:绘本《勇气》读后感

    (1414字)

    绘本以其色彩鲜明的画面,生动有趣的语言吸引着父母和孩子。书中的图与文有同等的重要一性一,有时候甚至图画的重要一性一还比文字要来得高。但是在我们眼里几分钟就可以读完的书中,某些小角落却深藏玄机,不指明甚至还会似懂得非懂得。如何把深藏玄机充满奥妙的绘本让有一定学习能力的宝宝懂得更多,学得更多?很多问题都需要我们去思考。

    要让宝宝能乖乖的和你一起阅读,一起交流。聪明的爸爸一妈一一妈一们要会选对时机,在宝宝开心的时候,以鼓励的形式叫孩子来读书,他会很自愿的(这种自发一性一只能10分钟左右),所以阅读的中间你要与他互动,不要只是说教,要充分地调起他对阅读地兴趣。

    在我和程程一起阅读伯纳德·韦伯的《勇气》时,给我带来了极大的收获。

    第一遍,从第一页开始,一字不落

  • 9、 团圆绘本读后感

    一团一圆绘本读后感(一)

    这是一本很好的绘本,孩子自己读了一遍,我和儿子一起又读了一遍,读完总感觉眼眶湿湿得,好想流泪的感觉!生活总有悲欢离合!为了让妻子女儿的生活更美好!爸爸不得不远离妻儿,一年中只能春节才相聚,由于爸爸的长年不在,女儿甚至记不清楚爸爸的模样,感觉是那样的陌生!看着好心酸!

    书中的爸爸带着女儿上到屋顶看女儿从未看到的世界,让孩子感觉到有爸爸的保护,女儿才能登高俯瞰世界,白鸽群飞,人龙共舞,让女儿看到的新年的最热闹的一幕。这在女儿心里父亲的角色是多么重要!爸爸在家女儿心中是多么温暖和幸福!

    当爸爸要走了,看着书中的画面,爸爸在穿鞋子,一妈一一妈一背过身去擦一拭眼泪,而小女孩这时倚在门口一吮一吸着棒一棒粮,仿佛在静静地一舐一食着一份即将消失的甜蜜。当女儿把幸运硬币交给爸爸,什么玩具都不要,只要爸爸下次回来把这枚幸运币再包到饺子里,这里有小女孩的祝福,祝福爸爸下次平安归来。

    母女二人目送了爸爸的远去,离他们越来越远,越来越远

    感人的一本书,感人的亲情故事

    一团一圆绘本读后感(二)

    很早就听说过绘本,图画书,适合小朋友阅读,有名的如几米的作品。

    这次学校通过图书经费购得了一批制作一精一良的绘本,每位语文老师有幸先睹为快。

    我挑选了这本富有浓郁中国风情的【一团一圆】。书名红底黑字,封面上一家三口同睡一间房,一张床,温馨之情溢于言表。

    绘本【一团一圆】2008年1月第1次印刷,2011年1月第5次印刷,可见此绘本在图书市场上的销量,可以说是长销书。

    曾几何时,春运成了上海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外来务工人员、在沪求学的莘莘学子,出国深造的海归,他们都希望能赶在除夕前回到自己的家,与家人过一个一团一圆年。

    作者本人也有着这样的情结:小时候时常盼望着能与出门在外打工的爸爸一团一圆。正因为这样,我们才得以欣赏到【一团一圆】中含蓄而隽永的亲子之情。

    作者文字一精一炼,富有童趣,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将爸爸与我们一团一圆时的种种场面浓缩在2001年1月23日除夕至1月27日的4天内。四天里,一枚好运硬币是贯穿全文的线索。除夕夜,爸爸将好运硬币包进汤圆里,第二天故意让我吃到,当我举着好运硬币时,爸爸比我还开心。初一拜年的路上,我遇到同学大春,他向我炫耀手里的红包,我觉得这没什么稀奇,反而从兜里掏出好运硬币,它可是寄托了爸爸对我的一爱一。初三打雪杖后,我一模口袋,好运硬币不见了,我

  • 10、 绘本阅读《团圆》读后感

    绘本阅读《团圆》读后感

    文/萌妈

    《团圆》是一本感动世界的图画书,昨日陪萌宝读了这本书,无论是从图画还是内容,看了之后都令人感动。

    陪萌宝读完这本绘本,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团聚、分别;再团聚、再分别……大大小小的团聚和分别构成了我们的人生。

    小时候生活的穷山僻壤的山村里,八十年代的农村,农民的生活都不富裕,大部分农民都是靠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田生活过日子,除此之外几乎没有别的什么收入来源了。我家在我们那个村子了来说是生活较为好点的家庭,由于爷爷是医生,在我刚刚出生没多久爷爷就带着奶奶,叔叔姑姑们离开了农村,到县城里去安身了。由于爸爸在家里排行老大,爷爷孩子多没有能力供养很多孩子上学,爸爸初中毕业后就担任了家里的重任,爷爷他们离开村子后把爸爸一个人留在了老家镇守家业。从我记事开始我几乎很少见到爸爸在家,我的童年生活里也几乎没有爸爸的身影,爸爸几乎常年在外打工,只有到春节的时候才会在家里休息几天。小时候最喜欢过的节日就是过年,是因为不但可以一家团圆,而且整个村子也热闹了,不像平常那样安静祥和的让人觉得冷清。

    每年到了过年爸爸都会早早的回来,帮妈妈做些家里的农活,准备过年的年货,每年腊月二十三年小年之后,各家各户都在准备年货,做各种好吃的,帮大人们贴对联,包饺子也是我们最喜欢做得事,整个村子洋溢着热闹的气息,飘荡着过年特有的味道。时间总是给予我们短暂的幸福,年很快就过完了,过了大年初六家里基本走亲访友的事情已经结束,又开始了新一年的生活。爸爸又要出去打工了,小时候每次看到爸爸早早的离家出去打工,我只是有些不舍,希望爸爸能在家里多呆上几天。直到后来长大了,我才体会到爸爸的艰辛,我的爸爸和《团圆》中的爸爸一样,也是在外面盖房子,爸爸是做土建活的,常年在外帮别人做房子修公路,吃得住的都是临时的帐篷。记得上中学的时候,由于家里经济紧张,妈妈没有了钱,我上学需要钱,可爸爸又不在家里,我只好亲自到爸爸工地去拿钱。那是我第一次到爸爸工地去,我到的时候他们正在吃饭,当我看到他们的时候,我的心一下子就被刺痛,那种痛直到现在回忆起来我的心还犹如针扎一样。那是炎热的夏天,外面三四十度的高温,一群农民工都端着大黄瓷碗,蹲在路边的城墙外大口大口的吃着白色的捞面条,碗里几乎没有菜,那一刻我的泪水如潮水般一下子涌出了眼睛,第一次痛痛的体会了爸爸的艰辛。后来离开了家上了大学,每到一个地方看到有农民工吃

  • 2019-09-28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10-11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09-25

  • 2019-10-16

  • 2019-10-29

  • 2019-11-06

  • 2019-09-28

  • 2019-10-16

  • 2019-10-29

  • 2019-10-16

  • 2019-09-21

  • 2019-10-29

  • 2019-10-16

  • 2019-10-29

  • 2021-04-15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16

  • 2019-10-16

  • 2019-10-16

  • 2019-09-23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16

  • 2019-10-16

  • 2019-10-19

  • 2023-02-01

  • 2019-10-29

  • 2022-07-09

  • 2019-10-16

  • 2019-10-29

  • 2023-04-24

  • 2019-10-24

  • 2019-10-29

好奇的小鱼绘本读后感
好奇的小鱼绘本读后感栏目为大家提供2024好奇的小鱼绘本读后感,好奇的小鱼绘本读后感大全,好奇的小鱼绘本读后感2024,更多好奇的小鱼绘本读后感在本栏目,欢迎大家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