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高中读后感 > 病隙碎笔读后感500高中 > 地图 > 病隙碎笔读后感500高中,2024病隙碎笔读后感500高中范文,病隙碎笔读后感500高中大全
病隙碎笔读后感500高中相关栏目
病隙碎笔读后感500高中热门栏目
病隙碎笔读后感500高中推荐
病隙碎笔读后感500高中

(共 738 篇)

  • 1、 向上的生存向度——《病隙碎笔》读后感

    向上的生存向度《病隙碎笔》读后感

    文/蔡云英

    谈及史铁生先生,我想大部分人涌上心头的是敬佩与怜惜之情。或许是天妒英才使他命运多舛,但毋庸置疑的是史先生仍是我国文坛中难以逾越的存在,接下来要谈论的便是他的《病隙碎笔》一书。

    《病隙碎笔》顾名思义是为在与疾病抗争的闲隙中所写下的零碎笔触。书中记录着他是如何看待两个自己一个被疾病缠身,一个拥有自由灵魂,也流露出作者以犹在另一个世界的角度对生活、人生的理解与思考。不得不惊服,非同寻常的生活阅历给了他卓越而深远的感悟与见解。

    书的开始便谈及约伯的信心是真正的信心。约伯的信心前面没有福乐作引诱,有的倒是接连不断的苦难,其中的约伯何尝不是史先生呢?他将自己生命的不幸,乐观地表述为追求约伯的信心。反观当下,有多少人能做到呢?苦难与福乐都是我们要接受的全部,不能仅活在被拿掉苦难的世界。

    人不是苟死苟活的物类,不是以过程的漫长为自豪,而是以过程的精彩、尊贵和独具爱愿为骄傲的,哪怕身陷囹圄,史先生也要努力地表达内心对生活的渴望,以及对向上的生存向度的追求。

    史铁生的伟大不单在于他个人的文学建树,更在于他热衷于以身试教向普罗大众发出号召。他以自己身临其境所特有的说服力去拯救那些迂腐以及死掉的思想。他所展现的不单是自己对命运的反抗,更是对大多数人的救赎。

    当然,囿于见识有限,想要完全读懂史先生对人生的参透还言过尚早,但哪怕我们所能读出的仅是皮毛,也已是极大的受益匪浅了。

    史先生在书中对生命这样解读,生命是一个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过程,这就是命运,任何人都是一样,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遭遇痛苦、超越局限,从而感受幸福。试问,有多少人能像他这般淡化苦难并且超然物外。大多数人缺少这份透彻地看待生活的能力,从而使他们走了弯路,甚至渐行渐远。

    在这个越发倾向于自我的时代,人们越发扩大地去捍卫自己的利益,没有人愿意去吃亏,于是不免沦落得更加物欲化,不免遗忘丢失掉幸福的真谛。

    我们要仰望星空,但我们也得脚踏实地,适当地放慢步伐去思考生命的意义,去扪心自问初心何在。是我们改变世界而不是世界改变我们,多一些理性思考,少一些急功近利,会让我们的人生路清晰很多。

    从这本书中获得的是超越文字的力量,是相见恨晚的领悟。

  • 2、 《病隙碎笔》读后感

    《病隙碎笔》读后感(一)

    这一本书里,史铁生老师不仅是以独特的视角注视着生命,更是用朴实无华的文字2020,书写着鲜活无比的道理。虽然他已经离开人世,但却将永远在精神的高度遥望我们。他的乐观豁达,他难以想象的意志力,与他亲手写下的这一些人生的体检记录,将是我们精神上的营养补给与坚实依靠。

    对于史铁生老师来说,写作不单单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他的写作,早已超越了生命、人性,是他历经世事洗练之后的一方净土,一片乐园。

    在他的笔下,文字2020总是乐观幽默的语调,他也时常调侃自己的病痛。这是一种勇敢的调侃,是一种坚强与释然的表现,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自己的软弱与缺陷。窃以为,人总是破碎的,因为破碎过的人,必定真正地活过。然而有的人,总是像祥林嫂一般向每个人哭诉自己的不幸,以为换取别人的同情便是对自己命运的救赎,试图用赚来的眼泪点燃自己灰败的人生;也有一些人,总以为藏起自己的缺陷,即能变身完美,就能够扞卫他们的尊严。前者将一生都活在破碎之中自怜自怨,而后者易碎的强势里包裹的仍然是自卑的骨架。但史铁生老师,显然具备足够的勇气与自信。不需要哭诉,更不用掩藏,他是人生真正的强者。

    毕竟,伤心并不是几滴眼泪就可以流出来的,尊严也不是几个口号就可以呐喊出来,最动人的汉语,就是把伤口变成智慧,然后从中汲取人生的梦想与真谛。

    而史铁生老师,正是这么做的,而《病隙碎笔》,正是这么做的。这些看似破碎实则连贯的文思,就是伤口经过治愈,成为了带着油墨香味的智慧。

    强者自救,圣者渡人。历经苦难的豁达,超越苦难的人格力量,尽在书中,这一本《病隙碎笔》为我建造了一座逃避人生几乎所有不幸的避难所。

    因此,哪怕世界是奥吉亚斯的牛圈,我也敢于坚守其中,更愿意担任清扫的苦役。因为历经人生谷底,犹如死了一回,但也会因此深入地活了一场。

    这是一份苦难,更是人类的福祉。

    读《病隙碎笔》,是感悟历经沧桑后的明彻和超脱,是找寻苦难中的光明与希望,是发现那份悲壮中的灵性,是一种人性最纯最美的光点。

    它将永远在我的精神世界,慰藉着在凡尘中疲于赶路的心灵。

    也许,它就是我的精神世界。

    《病隙碎笔》读后感(二)

    史铁生,一个他生前我曾经关注过,却从未读过其作品的人,却在他离世后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前些日子买了他的几本书来读,《病隙碎笔》是其中之一。

    很难想象,现在有多少人可以像他那样,对人类的终极问题作如

  • 3、 第一支笔读后感500字2020

    第一支笔读后感500字2020(一)

    第一支钢笔,我已经记不得了,但是第一支钢笔对于作者来说的意义却是我们无法体会的,因为我生活在21世纪,是不会因家里买不起一支钢笔而哭闹的。

    《第一支笔》讲的是一个小男孩,因为学校要求用钢笔写字2020,而他却没有钢笔。他看到别人都有一支新钢笔,有的同学甚至有两支,而自己却一支都没有,他很失落。回到家非得要母亲给自己买一支钢笔,母亲说没有钱给他买钢笔。他赌气哭着跑出家门他想要靠自己挣钱买一支钢笔,于是她想去帮拉货的手推车夫推车。等了许久,看见有一个手推车夫拉着装载着几层高高的木箱子,看得出,那人拉得非常吃力,腰弯得很低。他赶紧去帮那个手推车夫,用尽了全身力气,终于将手推车推上坡,他走到手推车夫面前,伸出手,说:给钱结果,他仰起脸,那个手推车夫居然是母亲。在那天,他得到了那支是梦寐以求的钢笔。

    现在的社会,不可能买不起一支钢笔。以前的社会我不知道,但是当我读了《第一支笔》这篇文章后,我知道了钱是来之不易的。现在的孩子可能体会不到,因为他们整天衣食无忧,吃的穿的都是父母买给他们的,他们看到父母拿钱出去买东西,好像钱来得很容易。但是他们有没有看到父母都只给我们买东西,而父母却舍不得给他们自己买东西。

    是啊,所有的父母没有不爱自己的儿女的。只要是儿女提出来的,他们哪怕自己竭尽所能,也要满足自己的儿女。在父母爱我们的同时,我们也应该体谅一下父母的心。当他们劳累时,我们也应该递去我们的一份爱,一份孝心。当然,爱是相互的,不是单一的,不要只是让父母来对我们好,我们还要多多关心一下父母。

    第一支笔读后感500字2020(二)

    这篇课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作者梁晓声在上小学五年级时有钢笔课,可全班就作者没有钢笔,只有用蘸水钢笔完成作业,终于作者折断了那只蘸水钢笔,和母亲吵了起来然后赌气跑了出去。当雨水淋醒作者的时候。作者体谅到了母亲的难处,就冒出了一个想法;要靠自己挣钱来买一只吸水钢笔,于是作者便去帮人推车,作者的母亲为了个孩子买一个吸水钢笔跑去拉车。最后母子在雨中相见就在那天,作者得到了那只梦寐以求的钢笔

    当我读到作者为了要一支吸水钢笔而和母亲吵起来时我就得作者太不懂事了,他那有尊严的母亲不得不向邻居借钱来维持生活,难道他就不能体谅一下母亲的难处吗?当我又读到作者说他要靠自己的努力去挣钱买一根吸水钢笔时我又不禁佩服其作者来。就得自己错怪了作者。

  • 4、 笔和墨水瓶读后感

    笔和墨水瓶读后感(一)

    我读了《笔和墨水瓶》这个故事,故事里讲了诗人家里的墨水瓶和笔互相吹嘘自己如何了不起,能够产生生动的故事、深切的感情、以及美丽的自然等。在诗人参加完音乐会后,笔和墨水瓶听了诗人的感想,才懂得真正创造这些美丽东西的并不是他们自己。

    笔和墨水瓶只会吹嘘自己的成就,这是多么傻呀,然而我们也常常会做这种傻事。稍微取得一点成绩,就认为自己十分了不起。总觉得自己比谁都强,别人做的任何事情,如果是我会比他做得更好。

    就像爸爸经常给我讲的一样:一棵树没法成就一片绿洲;一个人不能扮演一部戏中所有的角色。任何成绩的取得,都需要一个或者多个人的支持。真正的荣誉属于所有人,在取得成绩后我们都应该谦虚,不能骄傲。

    笔和墨水瓶读后感(二)

    今天我读了《笔和墨水瓶的》故事,在很久以前,一个墨水瓶被一位诗人放到了桌子上,它的肚子圆鼓鼓的,里面装满了黑色的液体,总爱炫耀自己的能耐。人们都以为是提琴自己发出的声音,忘记了那个音乐家的名字2020, 可诗人却记住了他真正的光荣应该属于大自然!我们自己并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东西。墨水瓶和鹅毛笔听后,都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的确,我们都要谦虚。一个人的力量始终是弱小的,大自然却用它神奇的画笔造出了无与伦比的美丽。在自然面前,人应该保持一颗谦虚的心。同样,生活中我们也不应该总为自己的一点成绩沾沾自喜,永远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才能一断朝前迈步!

    笔和墨水瓶读后感(三)

    今天,妈妈和我一起读了一篇童话故事《笔和墨水瓶》,使我深受启发,印象深刻。

    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一位诗人的桌子上摆放着鹅毛笔和墨水瓶,墨水瓶总是喜欢向别的东西炫耀自己的能耐。有一次他对那只鹅毛笔说道在我的身上可以产生出所有的作品,可以产生出英俊的白马王子,可以说凡是人们从纸上读到的东西都是从我这走出去的,鹅毛笔对它不满意,说你是一个不用头脑的大笨蛋,如果没有我,你只不过是一团黑乎乎的液体,什么东西也不能产生,墨水瓶听了很生气,它俩你一句我一句,争吵得非常激烈这时那位诗人回来了 ,刚参加了一场音乐会,听了一位小提琴家的演奏,非常成功 ,说道我们这些人就像提琴和它上面的弦一样,常常说自己有多么了不起,但实际上我们大家都只不过是大自然用来演奏的乐器罢了,真正的光荣应该属于自然。墨水瓶和鹅毛笔听后,都低下了头。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谦虚,不能骄傲自大,吹嘘自己的功劳,都只看到自己的

  • 5、 病隙碎笔的读后感

    病隙碎笔用生动而通俗甚至是优美的语言追寻和控索了关于我们人生的书籍和未知的道理:人生、命运、爱情、金钱、道义、信仰,健康的心态、成功的途径和价值、孩子的教育、家庭的纽带。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病隙碎笔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病隙碎笔的读后感【1】

    这一本书里,史铁生老师不仅是以独特的视角注视着生命,更是用朴实无华的文字,书写着鲜活无比的道理。虽然他已经离开人世,但却将永远在精神的高度遥望我们。他的乐观豁达,他难以想象的意志力,与他亲手写下的这一些人生的体检记录,将是我们精神上的营养补给与坚实依靠。

    对于史铁生老师来说,写作不单单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他的写作,早已超越了生命、人性,是他历经世事洗练之后的一方净土,一片乐园。

    在他的笔下,文字总是乐观幽默的语调,他也时常调侃自己的病痛。这是一种勇敢的调侃,是一种坚强与释然的表现,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自己的软弱与缺陷。窃以为,人总是破碎的,因为破碎过的人,必定真正地活过。然而有的人,总是像祥林嫂一般向每个人哭诉自己的不幸,以为换取别人的同情便是对自己命运的救赎,试图用赚来的眼泪点燃自己灰败的人生;也有一些人,总以为藏起自己的缺陷,即能变身完美,就能够扞卫他们的尊严。前者将一生都活在破碎之中自怜自怨,而后者易碎的强势里包裹的仍然是自卑的骨架。但史铁生老师,显然具备足够的勇气与自信。不需要哭诉,更不用掩藏,他是人生真正的强者。

    毕竟,伤心并不是几滴眼泪就可以流出来的,尊严也不是几个口号就可以呐喊出来,最动人的汉语,就是把伤口变成智慧,然后从中汲取人生的梦想与真谛。

    而史铁生老师,正是这么做的,而《病隙碎笔》,正是这么做的。这些看似破碎实则连贯的文思,就是伤口经过治愈,成为了带着油墨香味的智慧。

    强者自救,圣者渡人。历经苦难的豁达,超越苦难的人格力量,尽在书中,这一本《病隙碎笔》为我建造了一座逃避人生几乎所有不幸的避难所。

    因此,哪怕世界是奥吉亚斯的牛圈,我也敢于坚守其中,更愿意担任清扫的苦役。因为历经人生谷底,犹如死了一回,但也会因此深入地活了一场。

    这是一份苦难,更是人类的福祉。

    读《病隙碎笔》,是感悟历经沧桑后的明彻和超脱,是找寻苦难中的光明与希望,是发现那份悲壮中的灵性,是一种人性最纯最美的光点。

    它将永远在我的精神世界,慰藉着在凡尘中疲于赶路的心灵。

    也许,它就是我的精神世界。

    病隙碎笔的读后感【

  • 6、 关于《我以我笔写情思》读后感

    《我以我笔写情思》这本书是我们学校3-5年级的一本作文集。三(二)班任奕洁写的《骗妈妈喝高级饮料》,让我从中懂得了一个道理:妈妈并不在乎饮料的酸和甜,她在乎的是女儿对她的关心。三(八)班曹艺萌写的《笨蛋王》,语句十分有趣,能令人开怀大笑。。。。。。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四(八)班曹涵写的《我是一个小书虫》。

    文章大概意思是:曹涵很喜欢看书,有时甚至很痴迷。大家都叫她小书虫。曹涵向邻居借来一本《床边的小豆豆》,迫不及待的想打开书看。可妈妈让她写完作业再看,曹涵为了看书,想到了一个办法,装肚子疼逃避写作业,从而达到看书的目的。最后,还是被妈妈发现了。

    文中许多语句表达了曹涵对书的喜爱,竟然为了看书而不写作业,虽然喜欢看书,但也不能不写作业吧!还是妈妈说的对,写完作业再看书。我很佩服曹涵对书痴迷的精神,我要向她学习,以后一定多读书,长大当个有知识的人。

  • 7、 病隙碎笔读后感汇总

    温暖的书籍常常能够帮助人们执念困难。在阅读了作品后,我想您对于这个作品有了更深的了解,这时候我们可以写读后感来记录下这些方法。我们该如何开始写自己的第一篇读后感呢?下面是我们为大家整理的“病隙碎笔读后感”,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病隙碎笔读后感 篇1

    《病隙碎笔》记录了史铁生在尿毒症透析的间隙对人性、爱情、信仰、道德等诸多问题的思考。读之余,内心激荡,我的灵魂随着他的灵魂颤动、颤栗,追随之余也引发了我深刻的思索。

    “痛苦和幸福都没有一个客观标准,那完全是自我的感受。因此,谁能够保持不屈的勇气,谁就能更多的感受幸福。”史铁生,正如他的名字一样,铁生,像钢铁般的生长,他不屈的勇气和坚忍的意志,打动了无数的人。我相信,追求幸福是每个人都想要的,区别在于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不同。具体来说,由于每个人的相对价值观不同,而且没有一个绝对的价值观,就是还没有一个价值观可以得到大家绝对的认同。所以,不同的人对幸福的标准自然是不同的。叔本华认为,幸福和快乐是消极和虚无的,而痛苦则是永恒的。这点我很认同,我们能够改变的是对痛苦的态度,把人生视为历练的旅程,把痛苦视为理所应当的存在,这样我们不会被苦难打倒,反而会像破茧的蝴蝶,涅槃的凤凰,绚烂。

    “睁开白天的'眼睛,看到很多人很多事都可憎。睁开夜的眼睛,才发现其实人人都在苦弱的挣扎,唯当互爱。”生活本就不容易,只要在生活,痛苦便随之而来,而且还在不断延伸。你的痛苦,我也有,他也有,古人有,今人有,不同地域的人也都有。那只能是以我心,换你心,才不负这苦痛,才能不负来这人世走一遭。写到这里,主题也便明了了,爱是人类唯一的救赎。

    “死是一件无需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了的事,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史铁生对死有独到的看法,可能因为他离死神很近,比大多数人来得更近。他认为死亡的只是肉体,而灵魂是永恒的,在飘渺、虚无的境地里飞翔。灵魂不死,是人类最高级的猜想。现在还没有任何的科学证据证明灵魂不死,但是呢,也同样没有证据证明灵魂会随着肉体而死亡。我自己对这个问题并不执着,我不会因为希望灵魂不死,便就相信灵魂不死。所以,我对死亡的态度是以一颗平和、淡然的心来看,死亡不可避免,我相信肉体死亡之后便无意识了,所以不必害怕死亡之后的事,因为你不会有害怕的感觉了。既然如此,那就是轻轻的来,轻轻的走,在过程中享受精彩的人生。

    禅宗中有个词叫“明

  • 8、 史铁生《病隙碎笔》读后感

    导语:《病隙碎笔》讲述了平凡的人生,惊险不断的命运;质朴的爱情,意想不到的苦难。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恶毒关于《病隙碎笔》的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病隙碎笔读后感精选范文【1】

    许久没有把一本小说能从头到尾看完过,五一放假期间,偶尔的一个机会,从朋友处看到了史铁生的《病隙碎笔》,刚看了几页,已被作者那种写作与生命完全同构在一起的语言所吸引,竟用了能用的全部时间把这本散文随笔集看完,深深为他那深遂的思想和坚强的意志所感动。他,一个双腿瘫痪,双肾衰竭而停止工作,又患上了尿毒症,人生的苦难几乎都找上了他,而他,却在那轮椅上,用生的意志探寻着生命的终极意义;用理性的文笔,甚至是幽默的语调,述说着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疾病的抗争;他体验到的是人生的苦难,表达出来的却是存在的欢乐和充实。

    他在生病中,领悟出一种很现实的人生观: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之一种,甚或算得上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到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他后来患了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使他更加怀念起往日时光,他醒悟到,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我认为《病隙碎笔》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作者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与欢乐,在书中,他用睿智的语言,犀利的文笔,把自己的灵魂一一解剖开来,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这是一般人不能做到的,而他做到了,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他要为残疾的肉身续上一个健全的心途,为隔离的灵魂开放一条爱的通路,他的碎言碎语就是怀着这样一种崇高的理想开始的。作家韩少功评论《病隙碎笔》说:《病隙碎笔》几乎是一个爱好科普知识的耶稣,一篇可以在教堂管风琴乐柳中朗读的童话,是一种在尘世中重建天国的艰巨努力。

    当我把书的最末一页看完,轻轻地把书合上的时候,我觉得意犹未尽,此书的碎语拼凑起来不就是一部生命体验的百科全书吗,就好比一个漂亮而好吃的美食拼盘,给人视觉上的享受,精神上的愉悦,又有一定的实用性。当我把书的最末一页看完,轻轻地把书合上的时候,我已经被它感动了。

    病隙碎笔读后感精选范文【2】

    平凡的人生,惊险不断的命运;质朴的爱情,意想不到的苦难。史铁生的一生是惨淡的,双腿瘫痪,疾病缠身。但面对命运的玩笑,他是那样理智,直面命运的挑战。他那调侃的言语,让人觉得这仿佛不是一个身患

  • 9、 病隙碎笔(读后感大全)

    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了史铁生的《病隙碎笔》,刚看了几页,已被作者那种写作与生命完全同构在一起的语言所吸引,竟用了能用的全部时间把这本散文随笔集看完,深深为他那深遂的思想和坚强的意志所感动。

    他,一个双腿瘫痪,双肾衰竭而停止工作,又患上了“尿毒症”,人生的苦难几乎都找上了他,而他,却在那轮椅上,用生的意志探寻着生命的终极意义;用理性的文笔,甚至是幽默的语调,述说着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疾病的抗争;他体验到的是人生的苦难,表达出来的却是存在的欢乐和充实。

    他在生病中,领悟出一种很现实的人生观: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之一种,甚或算得上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到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他后来患了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使他更加怀念起往日时光,他醒悟到,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他在谈到“精神”时写道:精神,当其仅限于个体生命之时,便更像是生理的一种机能,肉身的附属,甚至累赘。但当他联通了那无限之在,追随了那绝对价值,他就会因自身的局限而谦逊,因人性的丑陋而忏悔,视固有的困苦为锤炼,看琳琅的美物为道具,既知不断地超越自身才是目的,又知这样的超越乃是永远的过程。这样,他就再不是肉身的附属了,而成为命运的引领——那就是他已经升华为灵魂,进入了不拘于一己的关怀与祈祷。他不甘心命运强加于他的苦难,把心灵托付给笔,把痛苦与烦恼凝聚在笔端,不断地叩问生命的意义,用支离破碎的身体阐述着健全而丰满的思想,呼唤光明的到来。他已经把写作融入了自己的生命,他已找到一种方式,以他残损的身体表达他美丽的心愿,可以为爱的祈告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乃至独领风流的语言。或者说,他已经把自己的生命融入了写作。

    我认为《病隙碎笔》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作者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与欢乐。在书中,他用睿智的语言,犀利的文笔,把自己的灵魂一一解剖开来,照亮读者的内心,这是一般人不能做到的,而他做到了,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他要为残疾的肉身续上一个健全的心途,为隔离的灵魂开放一条爱的通路,他的碎言碎语就是怀着这样一种崇高的理想开始的。一篇可以在教堂管风琴乐柳中朗读的童话,是一种在尘世中重建天国的艰巨努力。”当我把书的最末一页看完,轻轻地把书合上的时候,我觉得意犹未尽,此书的碎语拼凑起来不就是一部生命体验

  • 10、 《病隙碎笔》读后感1200字

    这篇文章是史铁生写于生病治疗间隙的片断随笔,篇幅很长,语言十分通俗易懂,主要涉及到了人生、命运、爱情、金钱、道义、信仰等方方面面的思考,没有繁琐的考证、推理或判断,也没有精彩优美的语词、段落或引文,只有作者于病痛的折磨中记录下的文字和思考,是平易的又是精辟的,是朴实无华的,又是鲜活无比的。

    文章开始的第一句话就谈到了命运,“命运,就是说,这一出‘人间戏剧’需要各种各样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以随意调换。”他把生活比作戏剧,诠释的那么准确,“要让一出戏剧吸引人,必要有矛盾、有人物间的冲突,矛盾和冲突的前提,是人物的性格、境遇各异,乃至天壤之异”然而生活何尝不是这样呢,生活就是由不同的人,不同的人生,不同的命运来组合的。每个人的命运不同造成了人生的差异,才显示出生活的五彩缤纷。所以每个人的命运都不可以随意调换,也不可能千般一律。正如他在《我与地坛》说的“就算我们连丑陋,连愚昧和卑鄙和一切我们所不喜欢的事物和行为,也都可以统统消灭掉,所有的人都一样健康、漂亮、聪慧、高尚,结果会怎样呢?怕是人间的剧目就全要收场了,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条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所以我们必须要承认生活存在差别的,必须接受上帝安排的命运,不要过于埋怨上帝对自己的不公。

    之所以喜欢他的作品,是因为他对生活的坦然豁达。“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面对命运的玩笑,他是那样理智,直面命运的挑战与不公。他那调侃的言语,让人觉得这仿佛不是一个身患残疾的人,而是一个在人生旅途中都十分顺利的成功人士。我们这些四肢健全的人都无法把人生的意义想得透彻,而史铁生却把人生的许多哲理问题阐析得那样简单明了。每个活着的人都害怕死亡,甚至不敢提及死亡,而史铁生却把死亡想得那么简单。

    史铁生以一种调侃的口吻说到“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之一种,甚或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经过了这么多的挫折,史铁生不再像《我与地坛》里描述的那样,为自己残缺的躯体而发愁,没办法接受身边发生的一切,而是以一种很平静的心态面对病魔,并为自己的生病冠上了另一种名称“生活体验”,曾经那些忐忑不安的想法早已灰飞烟灭,满腔的爱,让他重拾对生活的信心,他学会了以乐观的态度诠释自己的命运。然而试想如果换做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恐怕早已痛不欲生了,不可能还以笑脸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22-01-27

  • 2022-01-03

  • 2022-01-05

  • 2022-04-08

  • 2021-12-31

  • 2019-09-20

  • 2022-01-01

  • 2019-10-11

  • 2021-12-31

  • 2022-01-02

  • 2022-07-12

  • 2022-07-19

  • 2022-02-05

  • 2021-08-14

  • 2019-09-20

  • 2022-01-26

  • 2022-08-19

  • 2019-09-21

  • 2019-09-20

  • 2021-12-30

  • 2022-08-24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2-02-07

  • 2022-01-29

  • 2022-07-14

  • 2022-08-15

  • 2022-10-13

  • 2022-01-02

病隙碎笔读后感500高中
病隙碎笔读后感500高中栏目为大家提供优质的2024病隙碎笔读后感500高中,病隙碎笔读后感500高中范文,病隙碎笔读后感500高中大全等,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