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巴金百年的读后感 > 地图 > 巴金百年的读后感,2024巴金百年的读后感范文
巴金百年的读后感相关栏目
巴金百年的读后感热门栏目
巴金百年的读后感推荐
巴金百年的读后感

(共 8774 篇)

  • 1、 跨越百年的美丽读后感2024范文

    《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外表美,而在心灵和人格美,她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一名话是: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美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

    居里夫人生有动人的脸庞,可人的风姿,倾人的魅力,她也许也爱自己的容貌,终没有被容貌所牵绊,她明白当鸟翼挂上黄金就不再飞翔。

    既然选择蜕变,那就要付出和奋斗。面对男人都嫌弃的工作环境,她无所畏;面对枯燥的研究过程,她怡然自得;面对无数次的落空,她坚持不懈她有信念,有目标,所以她有动力。今天,行走在大街上的人,端坐在课堂上的学生,有多少人有明确的目标和责任?现代社会,信仰值钱吗?如果你问别人你的信仰是什么,他一定觉得莫名其妙。所以世界上能成功蜕变的人很少,没有了信仰如同车子没有了车轮,

    蜕变是寂寞的。有人说:世界上一切事情都是忙出来的,只有文艺实是闲来的。其实,人生必须有寂寞时光才会有内涵,给自己留白,给予自己无限的想象空间,以无为为大为,不是很好吗?

    理性的魅力是居里夫人蜕变的法宝,用中国的古话就是宠辱不惊吧。千千百百的打击,百百千千的荣誉,她始终保持那份端庄坚定。

    居里夫人花了三年零九个月,才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这0.1克镭,还使自己的肌体受到放射线的侵蚀,这就是美丽的生命了吧,还有这项成就地取得也是居里能够坚持探寻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的信念的结果,这才融入了一个美好的生命不屈的信念。

    这样我想起去年暑假去打乒乓球,妈妈去年暑假给我报了一个乒乓球班,一开始还觉得挺好,可后来就不想去了,最后还是放弃了,理由非常简单:太累了,很苦。比我年龄小的同学都坚持下来了,为什么我就坚持不下来呢?居里夫人为了从成吨矿渣中得到0.1克镭花了三年零九个月的时间,而我却坚持不下来。

    居里夫人用自己的生命,自己的美貌换来了科学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科学,难道我们不应该向居里夫人学习吗?

  • 2、 跌荡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7(上)读后感 读书赏析(3)篇
    跌荡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7(上)读后感 读书赏析 第(1)篇

    之前书币不足只看了试读部分,今天看见了天涯杨忠恕的房价神贴后想翻起来读读,然而已下架。不知因为吴作家近年商业的重视导致版权未谈拢还是其他原因。前几年看三部曲的时候觉得酣畅淋漓,现在觉得这种引发情绪的写史方式有些不够理性客观,也许没办法更深刻描述。历史本来就是重重疑云,难以拨开见日明,知道真相的成本和门槛却很高。其实,吴作家选择的这个主题真的很有价值,企业家的财产能得到合法保护,私有财产就受到合法保护,体制原因也将得到正视,三权分立的合理性就可以开始探究实施的可行性了。可惜,从唐朝以来的帝国主义到现在的威权主义,一直不过是人治而已,人性便无法逃避人性的弱点。一百年前的维新变法无法让西太后向自己的君权开刀,一百年后的今天仍是一样的局面,甚至不如。不得不站在主观个人角度感慨下,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而今也不过丛林社会,熙熙攘攘。

    跌荡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7(上)读后感 读书赏析 第(2)篇

    无论多么峥嵘的岁月,放到历史长河中,都是烟云,轻轻飘过直到了无痕迹,只有散落四下的烟尘碎屑在暗自咀嚼和回味。然而,岁月的魅力却在于曾经有人、有事、有物在时光中或快或慢或悲或喜或巅峰或沉潜的走过,留下的也许仅仅是一瞬,却也因为天时地利人异而可能永恒。泱泱大国,五千载悠悠岁月,辉煌浩渺却也灾难深重,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可能不过几百年,却承载和寄托了数千载华夏文明的光荣与梦想,也遗留和维系了民族文化的精彩与缺憾。代入感是历史的镜像读法,唯有以多维的视角体验,类似闭上眼睛,让文字用图景的方式还原,厮杀马鸣、煮酒牧童、琴棋书画、铁索桥横……才会明白烟尘袅袅中,何为跌荡、哪是真人。当然,跌荡只是长河的断面,更丰满的画面应是对长河烟幕后文化性、民族性的探究,了解那些偶然中的必然以及必然里的偶然,以史为鉴,明人智,知兴衰。推荐!

    跌荡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7(上)读后感 读书赏析 第(3)篇

    历史绝对是唯心主义的,一个政府的好坏跟他的领袖关系重大!谁都没办法确保领袖品格的善恶,更何况好人未必是好的领导,因此,只有民主,弱化政府的作用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n国进民退是时代的悲哀,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是大家看不到或者不愿意去看去想的是,30年的成就与党国并无多大关系!30年来,是增量改革,简单的说,就

  • 3、 致一百年以后的你:茨维塔耶娃诗选 读后感(3)篇
    致一百年以后的你:茨维塔耶娃诗选 读后感 第(1)篇

           【幻】

    蜡烛一吹灭

    屋子里什么都没了

    屋子也没了

    只剩下一眼万里的星空

    就像满池闪着光的湖水

    贴着冰冷的窗棂,仔细的听:

    听见,一缕青风,

    呼吸着

    湖面溅起的涟漪,

    飘进外婆家的桥

    听见,一粒微尘,

    呼吸着

    黏在草丛最深处

    微弱的一丝不苟

    听见,一颗星星,

    呼吸着

    悄无声息的闪烁

    落寞的无处藏身

    听见,你的声音,

    呼吸着,

    轻轻淡淡的痛苦

    吐出悲愁的气息。

    作为一个命定长逝的人 我从九泉之下亲笔 写给在我谢世一百年后 降临到人世间的你

    by angel. xj/27/01/2019

    致一百年以后的你:茨维塔耶娃诗选 读后感 第(2)篇

    我想和你一起生活

     ——茨维塔耶娃

    我想和你一起生活

    在某个小镇,

    共享无尽的黄昏

    和绵绵不绝的钟声。

    在这个小镇的旅店里——

    古老时钟敲出的

    微弱响声

    像时间轻轻滴落。

    有时候,在黄昏,自顶楼某个房间传来

    笛声,

    吹笛者倚著窗牖,

    而窗口大朵郁金香。

    此刻你若不爱我,我也不会在意。

    在房间中央,一个磁砖砌成的炉子,

    每一块磁砖上画著一幅画:

    一颗心,一艘帆船,一朵玫瑰。

    而自我们唯一的窗户张望,

    雪,雪,雪。

    你会躺成我喜欢的姿势:慵懒,

    淡然,冷漠。

    一两回点燃火柴的

    刺耳声。

    你香烟的火苗由旺转弱,

    烟的末梢颤抖著,颤抖著

    短小灰白的烟蒂——连灰烬

    你都懒得弹落——

    香烟遂飞舞进火中。

    另一个版本的翻译,相较来说更喜欢温柔一点的这版,大概是东方审美的影响吧……

    致一百年以后的你:茨维塔耶娃诗选 读后感 第(3)篇

    我们所有人都知道,人生 

    就是乌合之众——市场——病房…… 

    踏着这样的泥泞,我们孤单单 

    陷入了人生

    排版增加了诗集的雾气

  • 4、 韩国女婿是百年的客人
    我是从韩国来的留学生。现在在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学汉语。前几天在《高级汉语口语》课上学了一篇课文叫工作与休息。讲的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中闰小伙子,正在谈恋爱。每到星期日,就去女朋友家,拖地板,洗衣服,做饭,炒菜,刷锅洗碗,一忙一整天。 做这样的事,对韩国的男人来说,是根本想像不到的。如果韩国的女孩子要求她的男朋友这样做的话,他一定会和她分手的。 韩国有句俗语说:女婿是百年的客人。意思是女婿不仅是家里的人,而永远是客人。 韩国男人去女方的家,无论是谈恋爱的时候,还是结婚以后,他都永远是客人,什么都不做。只跟岳父聊天,下棋,或者跟别的家人谈话,一起看电视。 那时,岳母和他的女朋友(或妻子)在厨房煮鸡汤。韩国的鸡汤和中国人平时说的那种不一样,要将鸡的肚子剖开洗净,填人人参,红枣,栗子和糯米,然后加水炖煮,非常好吃。 这是过去的习惯,那时在农村,自己家里都养鸡,每当贵客来访,就会杀鸡煮鸡汤来招待客人。以前,鸡是家里最好吃的东西。为女婿煮鸡汤,也就是说女婿是最重要的客人。 现在有的家庭,不再煮鸡汤了,但女婿仍旧是最重要的客人。仍然会做很多好吃的菜来招待他。 韩国的这种风俗习惯,是自古而来的,一是由于在韩国男尊女卑,大男子主义盛行。所有的家务都是女人的。如果男人做家务的话,他们觉得丢面子。有的家庭夫妻俩都工作,回家以后,男人休息,看报纸,看电视,可是女人仍旧要做饭,做菜,洗衣服,经常忙不过来。结婚的时候,男人只准备房子,所有的家具都由女人带来。比如,冰箱,洗衣机,电视,录像机,床上用品等,都是由女人准备的。所以女人花在结婚上的费用比男人高。 二是因为岳母为自己女儿着想。女婿是女儿永远的伴侣。如果对女婿招待不好的话,他回自己的家以后,对她的女儿也不会很好的。所以岳母总是尽心尽力地招待女婿。 读了这篇课文,我真羡慕中国的女人。 我希望韩国男人能有所改变。韩国的经济发展很快,但愿人的思想也不再保守。

  • 5、 爱何必百分百的读后感作文范文

    在学习中同学们经常会因为缺乏素材而为写作文模板烦恼不已,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爱何必百分百的读后感作文模板,希望同学们可以从中学到一些写作技巧,祝大家阅读愉快。

    昨夜读完《爱,何必百分百》。

    刘墉先生的这本书是以平常生活为题材,讲的是一个简单的生活道理:爱是不需要百分百的。

    《爱,何必百分百》所表达的意思是让人们不要用生死关头这么迂的做法来考验我们的爱情,而是在乎对方今天的表现行为,即使对方是个像摩星钻石一样的假钻,我们也要当个真钻,快快乐乐地过一生足矣。不要总想着考验爱情,而是应该想着怎样如何去经营爱情。有一句话:人生不满百,相爱几十年,我们何必用许多假设,甚至设计各种方法去验证自己的爱人呢?

    茫茫人海中,两个人相遇是缘分,如若能相爱,就得要全心全意、十全十美了,爱当然就得百分百。不敢想象一个只顾自己的人是否爱你?不敢想象在没有经历过生死的人是否爱你?刘墉先生说的多好:不要用是否经历生死这样过程来考验我们的爱情,而是看我们现实生活中平常的点滴就够了,即使对方是个像摩星钻石一样的假钻,我们也要当个真钻,快快乐乐地过一生足矣。在现实的生活中,这样的爱已经不存在了。

    爱何必百分百的读后感作文模板就到这里结束了,同学们一定要认真阅读,希望能有所启发,对大家的学习和生活有所帮助。

  • 6、 百年通辽观后感3篇

    以下是百年通辽观后感3篇,与大家一起来见证科尔沁区不一样的历史伟绩!这部纪录片波澜壮阔,带我们走进了那个雄伟壮观的世界。历史的画卷不会停下来,相信在未来,科尔沁区一样可以蓬勃发展,不断创造出新的奇迹。

    1

    《百年通辽》专题片时长22分钟,内容通过塞外风云、中流砥柱、时代长歌、圆梦有时四个部分展开,作品以科尔沁区人的精神为主线进行架构,以民族团结为辅线进行辅助,从历史到今天,再到未来,写出科尔沁区的历史功勋、辉煌成就和美好未来。体现了通辽建县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科尔沁人民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的精神,展现了勤劳智慧的科尔沁人民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创造的一个又一个奇迹。

    专题片视角全面,既有恢弘的历史图景,又从农业、工业、医疗、教育、交通等多领域深刻广泛地反应了社会发展进步,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科尔沁区发展的画卷。

    2

    这部纪录片回顾了百年通辽建设的光辉历程,展现了科尔沁区百年发展的精彩画卷。观看后大家在纷纷感叹家乡变化如此巨大,感慨万千;同时大家也切身感受到了通辽的发展与变化给人们带来的幸福与快乐。

    通辽城崛起在辽阔的科尔沁草原上,已走过了百年的沧桑路程。秉承百年辉煌,书写奋进篇章。通辽的百年巨变离不开一代代通辽人凝心聚力、砥砺拼搏的干劲与勇气。在观看《百年通辽》后大家都决心,要为通辽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也祝愿这颗科尔沁大地上的百年草原明珠,未来能更加煜煜生辉。

    3

    一座老城就像一部史书,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通辽历经百年风雨,其故事可谓曲曲折折、跌宕起伏。今天,每当行色匆匆的人群从这里来来回回,或者从四面八方云集于此,穿梭在这座百年老城之中,亦如穿梭在历史时空里,必将勾起无限往事与回忆。当人们 回首往事的时候,也会自然而然地遐想未来。每一个当下都将成为过往,再过百年,那时的人们将怎样描述今天通辽的繁盛呢?

    通辽 演绎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故事。承载着城市一段又一段的历史,见证了昔日的繁华和变迁。也许有一天它们会被林立的高楼大厦所代替,从人们的眼光消失,但这些具有着草原特色的小城,难忘的生活经历,终将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 7、 百年潮中国梦的观后感

    百年潮中国梦的观后感1

    观看《百年潮·中国梦》也使我对“中国梦”的理解更为深刻,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鲜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一步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路径,指明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坚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注入了新的内涵,对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有着深远的意义。

    岁月长河将我们从刚刚的兴起带到现在的强大,所以面对的问题也从一开始的简单到现在的复杂化,所以中国梦的提出也正好符合当下的要求。只有自强不息坚定梦想的奋斗才会有当今强大的中国。总书记说过“让每个人人生出彩之梦,是每个人和祖国一起成长的梦。

    梦想是太阳,不像一个世纪那样遥远,甚至也不像甲子前可望而不可即,它已经从地平线上蹦出,万道朝霞正照耀在我们的眼前,激励我们勇往直前。

    百年潮中国梦的观后感2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来到国家博物馆,里面介绍了四大发明到北京奥运、沉沦与抗争交织、奋斗与崛起辉映,鲜活地再现泱泱华夏源远流长的文明史。

    习近平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来参观《复兴之路》凝神静思、探幽涉远,犹如在穿行一条长长的历史隧道,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海战到戊戌变法。

    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民,摧毁封建帝制,到毛主席领导中国共产和中国人民,摧毁日本帝国主义,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一代又一代党员,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路高岛宏略,波澜壮阔,回响着中国伟大复兴的铿锵脚步声。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踏上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殿堂,习近平向全世界庄严昭告了中国梦。

    实现中华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因为他凝聚了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华人民的整体利益。它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一种共同期盼。

  • 8、 穿越百年的情书的影评
    穿越百年的情书的影评

    昨天中午,无意间在中央6套电一影频道里看到了播放的电一影《百年情书》,影片看了给我的心灵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也为影片中英雄们的那颗赤子之心而由衷敬佩。今夜我特意在网上搜索文章《与妻书》来重读,读后我心里总想说点什么,下面我就谈谈观看电一影《百年情书》和读《与妻书》的一些感想跟朋友们交流交流。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这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觉民慷慨赴死前,留下的最后文字——---《与妻书》。记得我还在读中学的时候,就曾经读到过这篇文章。彼时我尚年幼,对于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的种种复杂情绪,当然是不懂的,只是被那文字音韵之美吸引,学过之后,一直都不曾忘记。之后许多年,随着年纪的增长,阅历的增加,今夜再重读《与妻书》,渐渐体悟到其中的真情,其中的胸襟,其中的情怀,更是忍不住击节赞赏,每读一次,都有新的体悟。

    影片以革命先驱林觉民从容就义前的绝笔与妻书禀父书为独特视点,讲述林觉民烈士在广州起义前后对爱情忠贞、对家人眷念、对理想执著舍生取义的传奇人生追求。电一影里林觉民与意映之间的爱情故事,与林觉民被影响而参加革命,成为影片的两条并行不悖的线索,爱情因为战争、动乱、自我牺牲而升华,而牺牲又为爱情添色不少,即使是在梦里遥望,依然低低切切,无悔无怨。

    影片将林氏夫妻间的真情与诀别置放在百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伟大变革背景之下,更突显出这种真情的可贵与伟大。革命与爱情,同样都是在樱花最烂漫的时候戛然而止的壮美,在最年轻的时候,最好的岁月中,想把这美丽永驻,让时光停止,就一往无前。因为爱情最美的时候,不是为此而受的羁绊,为此而小心翼翼,而是因为爱情,能够承受更多的痛苦,能够更无所畏惧地面对死亡。

    说实话,电一影拍得不咋地,可我还是流泪了。我哭的不是电一影,而是那种知道战必败身必死而依然去做的觉悟。我向来觉得自己是个人文主义者,所以很不喜欢没事就死啊死的,我常想我要是在动乱时期没准就是个贪生怕死之辈,乖乖地待在家里,保护妻儿老小,静静地挨过去。 现在想想如果静静地挨不过去呢。于是有人站出来,去死。很傻吧,是很傻(这电一影也把他们拍得

  • 9、 《躁动的百年:20世纪的教育历程》读后感

    《躁动的百年:20世纪的教育历程》读后感

    张双婷

    陆有铨先生,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

    《躁动的百年》这本书洋洋洒洒共70万余字,本书的特点不仅在于材料翔实与内容丰富,更重要的是在复杂多变的世界教育发展过程中理出各国教育理论演变的脉络及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走向。此外,作者各国教育发展做出了中肯的评价,发前人之所未发,值得我们深思。

    "躁动"一词既包括整个20世纪教育思想和教育思潮的变革,也包括教育制度和教育活动形态的变革。我国著名教育家黄济评价该书是"对近现代中国和西方教育发展的全面分析和总结。"下面我将从视角取向、结构逻辑与运思方式等对本书进行分析。

    一、视角取向

    本书力图在一个比较广阔的世界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的背景下考察20世纪教育的历史进程。而20世纪教育的一个最基本特征是,教育在不断地进行改革,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也就是"躁动"一词的含义。

    因此,作者采用纵横两个角度描述20世纪教育的百年历程。在纵向发展的角度中,作者以20世纪教育改革的三次浪潮为基,把20世纪教育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第二阶段是从二战结束到70年代初;第三阶段是从70年代初直到现在(20世纪末为限)。在横向的角度上,作者有意截取教育发展的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如教育思潮、终身教育思想、马克思主义下的中国教育等。最后,作者在回顾百年教育历程时,把教育发展纵向的几个特点概括出来:教育政治化、教育民主化、教育终身化、教育国际化这四个方向。

    这启示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关注教育实践与研究教育问题时,必须要及时关注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将教育史的研究与经济、历史、社会的研究相联系。

    二、结构逻辑

    在结构逻辑方面,针对教育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分别通过政治、经济、社会、历史等不同的面向,将每个时期教育发展的社会背景、产生原因、教育内容、主要人物、教育特点、教育影响及教育评价等方面详细地进行论述。

    例如作者分别用三个词语,概括教育三个阶段的世界大背景:"裂变"、"对峙双峰"、"多极".

    第一阶段从19世界末20世界初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一阶段教育的主要特征是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教育改革以及资本主义制度发生裂变后的其他形态的教育改革。在俄国十月革命以前,世界政治体制以资本主义制度为主,形成了以欧洲新教育运动和美国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改革

  • 10、 跨越百年的美丽读后感450字

    跨越百年的美丽读后感450字

    篇一:跨越百年的美丽读后感

    李思源

    今天,王老师教我们学习了《跨越百年的美丽》这篇关于居里夫人的文章,我学了之后感悟颇深。

    文章主要写了1898年12月26日,法国科学院的讲台上出现了一名女子,她是居里夫人,名:玛丽。居里。原来,居里妇夫发现了天然放射性元素镭。其实呢,居里夫人不是第一人,而她的发现是一个极大的飞跃。居里夫人对工作十分认真,一个平常的东西别人根本不看他都要仔细看看。她两年后发现了铂与镭。她开始提炼纯净的镭。她用工作废渣一锅一锅地冶炼,然后进行溶解、沉淀、分析。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提炼出0.1克闪着蓝光的镭。居里夫人变成了科学书里的名词"放射线",变成了物理学里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科学定律,变成了科学史上的里程碑。她获得了很多荣誉、名利,可她并不看重这些,她是一个没被名利宠坏的人。

    从居里夫人提炼镭中看出了她的坚定执著,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

    在去年寒假里,我因每天上午都要上"希望杯"数学能力知识竞赛的培训,所以寒假作业就没有怎么写。最后几天了,我狂补作业,写几个小时都不停,我的努力,我的汉水,换来了成绩,寒假作业写完了,我终于松了一口气。

    跨越百年的美丽》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做事要坚持、要努力,要淡泊名利,不要被盛名所宠坏。

    篇二:跨越百年的美丽读后感

    美是什么?有人会说:"有俊俏的容貌是美。"有人会说:"有华丽的容貌是美。"也有人会说:"有精美的珠宝是美。"我会说:"是,俊俏的容貌、华丽的衣裙、精美的珠宝是美,可他们都是会消失的,它们都不是永恒的美。永恒的美是心灵美。"

    这不正如居里夫人一样吗?居里夫人内在的那种高贵的品质,才是永恒的美。她坚定、刚毅、顽强,对科学事业执著追求,勇于探究,淡泊名利,视名利如粪土的精神品质,不就是永恒的美吗?

    当我读到居里夫妇提炼镭的那一段时,我的眼前浮现出了这样的画面:在院子里,一口大锅只在中央,玛丽·居里坐在这口锅旁边,滚滚浓烟直往她的鼻子里钻,呛得她直咳嗽,但是他没有放弃,仍然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在一旁的破棚子里,皮埃尔·居里也在忙碌着,忙着分析。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这样过了三年又九个月,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在成吨的矿渣提炼出了0.1克镭,这对夫妇靠坚韧的毅力,提炼出了镭。

    啊!这个片段不就是突出了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吗?突出了她对科学事业执着追求,勇于探

  • 2019-10-23

  • 2019-10-23

  • 2019-10-23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7

  • 2019-10-17

  • 2019-10-17

  • 2019-10-14

  • 2019-10-14

  • 2019-10-14

  • 2019-10-14

  • 2019-10-14

  • 2019-10-14

  • 2019-10-14

  • 2019-10-11

  • 2019-09-28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巴金百年的读后感
巴金百年的读后感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巴金百年的读后感,2024巴金百年的读后感,教您怎么写巴金百年的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