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战火中的青春-邱少云读后感 > 地图 > 战火中的青春-邱少云读后感,2024战火中的青春-邱少云读后感
战火中的青春-邱少云读后感相关栏目
战火中的青春-邱少云读后感热门栏目
战火中的青春-邱少云读后感推荐
战火中的青春-邱少云读后感

(共 2665 篇)

  • 1、 读《战火中的青春-邱少云》有感作文
    前些时候,妈妈给我买了《战火中的青春——邱少云》这本书,在书中我了解了邱少云的苦难生活。在8岁和11岁的时候父母相继去世后,他担负起照顾弟弟的重任,一日三餐只能挖野菜充饥,13岁给地主当雇工,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白天放牛,晚上推磨到深夜,就这样还要受到地主的打骂。长大后的邱少云参加革命,他一直把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作为榜样,1950年他参加了抗美援朝,参加了“391”高地的侦查工作,从10月11日深夜到12日中午,他和战友克服闷热、忍受虫子的叮咬等困难,最后邱少云为了不暴露目标,被敌人投下的燃烧弹烧着紧要牙关至死也没动一下。由于他的坚持,使解放军发起攻击到战斗结束,总共只用了二十分钟。看到这,我想起自己平时做的一些事,有些不好意思了。记得每到冬天的早上,我总是为了多在温暖的被窝里赖上几分钟,让妈妈操心。妈妈为了让我多睡会,总是先将牙膏挤在牙刷上,把刷牙的水杯接满水,再把洗脸盆、毛巾摆放好。由于妈妈的照顾,节省了我的时间。就这样,我还为了早饭不合口和妈妈生气。有一次,我刷完牙,洗完脸,晃晃悠悠的来到饭桌前,一看早饭是白米泡饭,当时我就皱起眉头不高兴了,把筷子放到桌上,闹起情绪来。妈妈看我这样,急急忙忙重新做起早饭。后来,我知道那天早上妈妈为了我连自己的早饭都没来得及吃,饿着肚子工作了一上午。这件事后,我心里挺难过的,想想妈妈又要上班,又要照顾我,可我为了一些小事不体谅妈妈,真是不应该啊!看了《战火中的青春——邱少云》这本书,知道邱少云和我一样大的时候,就担负起照顾弟弟的任务,而我还要妈妈照顾,并且生活的那么幸福,真是不好意思。读了这本书,让我懂得了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是许多的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今后我们也许不会像他们一样,去流血、去牺牲,但他们的精神一定会教育、激励我们长大。

  • 2、 《战火中的青春》读后感1500字

  • 3、 战火中的将军读后感

    战火中的将军读后感

    最近读了《战火中的将军》,感触真的很深!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提到的左权将军。

    左权出身贫寒,但勤奋好学,考取黄埔一期生,继而留学莫斯科中山大学和伏龙芝军事学院(与刘伯承同班同学),学成回国后先后任红一军团参谋长、红一军团代军团长、八路军副参谋长、八路军前方总部参谋长等职,指挥了突破湘江、夜袭山城堡、百团大战、黄崖洞保卫战等著名的战役战斗,1942年在日军“扫荡”中为掩护八路军总部机关撤退亲自殿后,不幸壮烈牺牲,为八路军在抗战中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是我军确认的在建国前牺牲的6名军事家之一。从童年时代起,左权就受到了仇恨日本帝国主义的教育,当时的东北,是一个活的大课堂。在奉天街头,到处响彻着提倡国货的声浪,一些爱国的店铺里展销着老火车头牌牙粉、惠临火柴、吴春如墨汁、五味素、土纱、土布……这使左权回想起在姚家坝、板杉铺、青安铺那些家乡的小镇上,曾贴着自己写得歪歪扭扭的“常怀国耻,莫用日货”的白话报。闭锁的小镇,就凭着孩子们稚嫩的爱国之声,东洋绸、洋官纱、洋伞、洋油、洋钉、洋火等一切应柜日货,就被禁绝。想不到15年之后,这一幕又在奉天重演。左权看得出来,日本人大体上已在执行“田中奏折”中拟订的计划,经营东北的价值在于将来。他们不但独霸了市场和资源,还切断了苏联与中国、朝鲜的联系,向北虎视苏俄,向南鹰瞵中原。对于日本武夫们来说,现在就发动对中国的战争不仅是一种实际的需要,而且也是一种逻辑的要求,因为他们已经占据了征服者的“发祥地”。

    因为具有较高的知识素质,使左权具有历史学家善于剖析各种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的特殊才能,并惯于对现实进行严肃的周密的军事思考。

    读了《战火中的将军》使我仿佛来到了那炮火连天的时代,与革命先辈一起经历那浴血奋战的历程,接受血与火的洗礼,使我深切的感受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一切,同时感到我们今天的人们在遇到挫折和困难的时候应该向革命先烈学习,学习他们与困难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信念与决心,向革命先烈学习,还应该学习他们不怕吃苦勇于拼搏的精神,兢兢业业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

  • 4、 战火中的芭蕾观后感

    战火中的芭蕾观后感(一)

    电影《战火中的芭蕾》是一部在芭蕾舞的世界中极度唯美,充满浪漫,抒发情怀,在战争的硝烟下,中俄两国军民英勇无畏,携手并肩的誓死抗击负隅顽抗的日本军人的残酷战争的电影。电影中很巧妙的用芭蕾舞作为情感的纽带,来维系中俄两位年轻人的情感,用浪漫的舞姿去营造爱情的唯美。但最终的硝烟弥漫、血流成河的惨状,让观众从内心深处深深的感受到了何为敬畏,何为伟大的真正意义。

    在中国东北边陲的一座小镇中,几千日本军人肆意横行,他们想残暴的利用毒气弹来摧毁这片白雪皑皑的黑土地。但在这座隶属于中俄边境的小镇中,在这样被战争的硝烟,被日本人占领的小镇中,每个有骨气的中国人都在利用着自己的方式与他们抗争,无论是心中充满责任感的中年大叔,还是不经世事的年轻女孩,又或是年幼的孩子,在他们每个人心中都对日本人充满了憎恨,都把民族大义,保家卫国放在了首位。

    电影《战火中的芭蕾》中再一次为大家讲述了爱情是没有国界的这一事实,当一位普通人家的中国女孩鹅儿(曹舒慈饰演)与一位执行秘密任务的苏联侦察兵安德烈(伊戈尔?克洛斯科夫饰演)相遇时,从最初的鹅儿的好心帮助,到经过慢慢的疗伤过程,再到最后他们相互之间产生的暧昧情愫,都成就了这对跨国恋情。在面对日军地毯式的疯狂搜查,到想方设法为安德烈拿回可口的食物,再到对他的伤势细微的照顾以及积极的找寻药品,这些都充分的体现了这位朴实的东北女孩,她内心中的善良,她的真情,也许正是因为这样,也深深地打动了安德烈对鹅儿深深的爱。

    在镜头的表现下,东北的这座小镇是那样的富有魅力,冬天白雪皑皑,玉树银花,春天寸草春晖,玉树琼枝,到处都散发着如同油画般的美景,在自然界的美丽的氛围中,再加之鹅儿与安德烈浪漫唯美的爱情色彩的渲染,让这部电影《战火中的芭蕾》充满了和白色相互对冲的暖色调的明媚的色彩。

    其实,电影中绝不仅仅光是有美人、美景演绎的舞蹈与爱情。这部电影最深刻的主题还是战争的残酷,被称作为抗日战争发生在黑土地山的"最后一站"的这场生死战役,在影片的结尾处演绎的是那样的真实。在抗战已经全面胜利,在日本已经无条件投降后居然还有几百的日本军队不愿意面对他们已经全面战败的现实,拒不投降,让东北抗联部队以及苏联红军以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剿灭了这股日军。触目惊心的场面,深深地震撼着现场的每一位观众。

    同样是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而作的献礼片,你完全可以感受得到这部电

  • 5、 战火中的芭蕾电影观后感

    战火中的芭蕾电影观后感(一)

    《战火中的芭蕾》通过男女主人公在抗日烽火中的芭蕾情缘,讲述一段跨越国界的凄美恋情,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凶残与伪善、顽固不化与背信弃义,展示了中俄两国军民患难与共、携手并肩共同抗击法西斯侵略的战斗友谊。

    这部影片最大的特色还是中俄两国电影艺术家们的合作,导演董亚春,曾拍摄过《冲出亚马逊》《八路军》《爱在战火纷飞时》《周恩来在重庆》等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并获得第28届飞天奖优秀导演奖,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等奖项。同时该片有幸请来俄罗斯著名导演,电影家协会主席尼基塔·米哈尔科夫担任总监制。米哈尔科夫被誉为俄罗斯的"斯皮尔伯格",他执导的《蒙古精神》荣获1991年威尼斯金狮奖、欧洲电影奖最佳影片,《烈日灼人》曾获1995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所以,从影片的很多镜头里,你足可以看到这其中的前苏联情节,像在东北边境小镇里的俄罗斯妈妈的面包房,有特别强烈的地域特色,那里有东北特色的原生态人文风貌,冬储大白菜,地窖,杀猪,还有滑雪板,过年时的烟花,东北大炕等特有的习俗场景,食物和语言。而这里恰恰又是中俄边界,所以俄罗斯妈妈在这里开面包房也颇具当地特色,这不禁也让人联想到学生时代课本里常常提到的英雄母亲的形象。而音乐和白桦林,以及女主角在白桦林中翩翩起舞,男主角拥抱和飞舞的场景,则让人一下子回到了那个革命年代。这也是中俄全拍片最精彩之处。

    女主角曹舒慈为专业芭蕾舞演员,曼妙的舞姿和精湛的演技为影片增添了一抹亮色。男主角为俄罗斯演员伊戈尔·克洛斯科夫,颜值爆表不输"小鲜肉".两个人在电影中的表演,非常搭,尤其是女主角形象非常的清纯,而土生土长东北妞的打扮,也非常招人喜爱。而两个人的浪漫情节,则让人感受到了爱情的美好。而这种美好,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生活在那样一个战争年代,更重要的是,他们为自己的理想,为打败帝国主义而欢呼雀跃,这样的青春总能带给人激情澎湃。而在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以后黑土地上"最后一战"的残酷与悲壮,也让人看到了老一辈人的青春和爱情的凄美与不朽,那种铭记比起我们现代人的爱情来,更刻骨,更纯情。

    和很多的主旋律电影不同,《战火中的芭蕾》主要是讲述的那种在特殊背景下的爱情,没有八路,没有口号,更没有说教。而是将战争带给普通老百姓的不幸与灾难描述的淋漓尽致,这一点,非常巧妙,也很细腻。像女主角弟弟的死,则让人看到了日本兵的残酷,而日本投降后,日本小女

  • 6、 《烈火中永生的邱少云》读后感

    他是一块烧不化的真金;他是一座顶天立地的大山;他是一位舍身救人的勇士;他就是----邱少云.,咬紧牙关,任凭烈火烧死,为部队发起突然攻击创造了胜利的条件。

    1952年10月,邱少云所在部队担负攻击金化以西联合国军前哨阵地391高地的任务。为缩短进攻距离,便于突然发起攻击,11日夜,部队组织500余人在敌人阵地前沿的草丛中潜伏。12日12时左右,美军盲目发射燃烧弹,草丛立即燃烧起来,火势迅速蔓延到他身上。邱少云身后就是一条水沟,只要他退后几步,就势一翻,就可以在泥水里将火苗扑灭。但是为了不暴露目标,确保全体潜伏人员的安全和攻击任务的完成,他放弃自救,咬斤牙关,任凭烈火烧焦头发和皮肉,坚持30分钟,直至壮烈牺牲。年仅26岁。实践了他在入党申请书中所写:为了世界革命,为了战斗的胜利,我愿意献出自己的一切的钢铁誓言。

    读了这篇文章,邱少云的伟大形象刻在我的脑海里。邱少云为了不暴露目标,放弃自救,活活让烈火烧死,以自己的生命挽救了500多名战友的生命;这种精神是多么伟大啊!使我懂得了新中国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我们要学习烈士们献身为国的精神,要有面队任何困难的勇气,好好学习,奋发图强,做英雄人物的接班人,将来能够回报祖国。

    邱少云在烈火中永生!

  • 7、 读《烈火中的邱少云》有感

    我读过许多关于革命烈士的书,可对我影响最大的是《烈火中的邱少云》。

    邱少云是一位勇敢、顽强的战士。他在一次战役中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那次,邱少云所在的队伍要潜伏在敌人出没的地方。当时,敌人走到这片地区,而且这片地方到处不是草堆就是树枝,这让敌人感到这个地方极不安全,于是就放了几个燃烧弹,打算把这片地方烧光再安全过去。读到这我不禁想杀日本人,他没为了走过去竟然放了燃烧弹,难道他们不怕引火烧身吗?他们为了侵占中国,不仅残害了中国的老百姓,现在又开始放火。他们不怕草丛中埋伏的是日本人吗?他们让老百姓害怕,让老百姓的心灵受到创伤!这几个然但正巧落在了邱少云的背上,草丛被点燃了,可是这个坚强的邱少云竟然一声不吭地像个木头然一样趴在地上。当战友发现他时,他已经被烈火烧焦了。可是,他依然表现出他趴着的样子,手插进了很深的泥土中。他的旁边还有一个水桶只要滚动就能得救可是没有他为了战友没有这么做。

    由此可见,少云叔叔是多麽顽强,用自己超强的毅力为战友换回了战斗的胜利和战友的安全。我可以想象得到他当时是多麽的痛苦,连动也不可以动,如果动一下,作战计划全毁了,所有的行踪也都暴露了,那么就会有更多的人因此丧失生命,他为了战争的胜利连续这麽长时间被火烧,这是极大的痛苦,即使有再大的能力的人也不能坚持。如果换成我,我还没碰到火就被吓的把手缩回来。

    读了《烈火中的邱少云》我被邱少云的顽强、不屈的精神所感动,面对狂妄的敌人,面对侵略者的野蛮屠杀,英勇不屈的邱少云献出了生命。我要说:英雄的中国人民不可欺侮,英雄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 8、 战火中的芭蕾观后感2篇

    战火中的芭蕾观后感(一)

    看到这片名,第一感觉是在战争中玩芭蕾,就像蹲战壕里写诗一样,淡淡的装十三。而看了片之后,就觉得自己错了。此片的确有芭蕾,却是十足的接地气,片中有东北黑土地的满满的人文风情,他们生活的环境、习俗、食物、语言都让人觉得亲切,我们看过无数抗战片,有激烈对打的有平缓的谍战,甚至还有裤裆里藏手榴弹这样的奇葩情节。和它们比起来,此片绝对是剧情完整不雷人,唯美大气且独辟蹊径。

    电影里最让人纠心的"最后一战"据说是根据真实的故事改编的,战斗发生在日本宣布投降后的第28天,一组日本军人拒不投降,东北抗联部队和苏联红军一举剿灭这股日军,中苏两国联手进行最后共同抗日的这段故事被传为了佳话。在这样一段主旋律的故事里,因为包含着一段跨越国界的诗意爱情而别有风味。

    前两天看吴宇森的《太平轮彼岸》时,就在感慨他把乱世里的爱情拍的太美,不过他是群戏,讲述了很多女人爱情,或深或浅,但都爱的死去活来,让人心生羡慕。《战火中的芭蕾》同样是乱世中的爱情,瞄准了这东北大妞和苏联小伙的跨国恋情,忠实的记录了他们爱情中的每一个细节。

    和《泰坦尼克号》里,用女主老去后回忆独白的形式拉开这个故事。就能预感这个爱情必定凄美大气。女主鹅儿穿着大花袄梳着小辫,是典型的东北妞,它从外面捡回来个歪果仁。在日本侵略军的残酷统治时期,让这样的一个人呆在家里,就等于放了个定时炸弹在家里。还好,凭着爸爸的机智,躲过了日本兵的搜查。日渐好起来的苏联人,也恢复了体能,投入抗战工作,两人日久生情。这段战火间的感情特别弥足珍贵,男主也通过女主通过芭蕾找回了失散多年的亲人,真是天生的缘份拆也拆不散。

    她冒着被抓起来的危险,去给他偷面包。他带她感受地下室里雪飘进来的美妙景象,她为他跳起了最动人的芭蕾舞,他为她挡下了即将到来的子弹。美丽可人如她,英俊帅气如他,战争让他们与家人分离,战争也让为他们跨越国界来相恋。越是乱世,越能看到人性的本真,坚守的爱情也显得弥足珍贵!后来她完成了自己的梦想,登上了大舞台,可是她的眼神始终充满了忧伤,再也看不到在森林里穿着红裙为恋人起舞的笑容了。

    当女孩穿着黑布鞋踮起脚尖时,让人感觉这部抗战片与众不同的气质,芭蕾舞看似与战争无关,在战火之上起舞的场面,还不多见,女孩在树林里、在家里还有在舞台的独舞都被处理的美妙的绝伦,与战争联在一起就像刀尖上舞蹈,既赏心悦目又让人胆战心惊,这种带着故事带着情

  • 9、 《敌后武工队》读后感_战火中的明星

    暑假里,我在图书馆里借了一本《敌后武工队》。打开书,沉浸在跌宕起伏的小说中,我情不自禁地被书中一个个精彩的抗日故事吸引了。

    小说主要描写了抗日战争时期,潜伏在敌后根据地的以魏强为首的武工队牢记党的指示,深入敌后,发动群众与日本鬼子、日伪军们展开了一次次的战斗:奇袭南关火车站、巧夺黄庄、火烧梁家桥,以及智擒松田、刘魁胜……武工队的队员们凭借机智勇敢,与敌人斗智斗勇,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战斗胜利。武工队,这支骁勇善战、勇敢坚强的队伍,成了日本鬼子的心头大患,令他们闻风丧胆。不过在老百姓口中,这支队伍却成了神一样的队伍,保护了人民群众的安全。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我们中国人不是好欺负的!

    而当我看到像哈叭狗那样吃里扒外的汉奸和在我们华夏民族的土地上烧杀抢掠的日本人时,我就恨得咬牙切齿!

    读了这本《敌后武工队》后,我受益匪浅,它让我知道了抗日战争的艰苦,也让我知道了在抗日战争中还有许多像敌后武工队一样的队伍,像魏强一样的共产党人,像河套大伯一样的人民群众,他们都是战火中的明星!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现在幸福五彩的生活!

    合上书,里面的精彩片段时常会浮现在我眼前,也让我更明白要珍惜现在的时光,好好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

  • 10、 战火中的女孩——观影片《红樱桃》有感

    是那场突如其来的战争出卖了她。

    她是一朵啼血的玫瑰,绽放在战火纷纭之中,她脆弱,但更坚强。她有一个如花的梦想,那就是开在血泊之上,用芬芳驱走纳粹,用坚强迎接投降。她是一颗用爱和生命浸泡的红樱桃,流丹欲滴,分外妖娆。她稚嫩,但决不羸弱,她是一位处世丰富的仙女,给天地带来吉祥。

    妈妈睡了,小声点,别把她吵醒,这个孤独凄清的声音里载住了多少的希冀与无奈。她大概是饥渴多时了,可为何接受面包时却又一口一口不肯下咽呢?她也肯定知道妈妈走了,但她为何又不说呢?凌乱的小屋凌乱了她的心,原来美易老去但老不去回忆。她的印象里还有爸爸吗?定会有的,否则何知阴阳结合呢。那她记得爸爸模样吗?那大概是不能够了吧,所以她自认了爸爸。抛开了小屋,但抛开的更是痛苦的回忆,她是勇敢的,他敢于创造生活,即使跟一个完全陌生的男人。

    战争没有因一坚强女子而停止嚣张,一封又一封噩耗接连不断。她是智慧的,即使是谎言,也美得让人不可分辨,她带去的是真正的平安,是在纷战中经受得住狱火考验的心灵平安,世界上的一切死掉了的时候,哪怕留一句善意的谎言也好啊,而她本身就是个美丽的谎言。她太善于伪装了,但她伪装的是美好,暴露的是更好。战争,面对这样一个超脱的女子,你有何脸面肆虐呢?

    生于乱世行不乱,她毕竟太单纯、太可爱了,以至于可爱得让人心疼,让人为之流泪。外面的轰炸声不断,里面却是她步步铿锵的舞点,如果那可以称得上舞的话,那一定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舞蹈。简直得不能再简单的动作几乎人人都能走出,但那时法西斯猖獗的年代,那是一个小女孩在失去父母时依然泰然的心舞啊!什么也玷污不了小女孩的心情,而最美的往往最令人心酸,最柔弱的往往最多情。她定不是来自人间,人世的污点浑浊不了她,世俗的激流缠绕不住她,她是一只无脚燕,只肯歇息,只肯恋爱而不能和这个世界结婚。

    可她为何又牵绊进红尘了呢?爸爸领她走时,她抓起一大把的石子,这与其说是一种镇静,不若说是一种大恨大爱。神仙不可相爱,但却长着一根爱之弦,她也会抱不平,她也会用颤抖的手描下一个又一个正,她会单纯地认一个祖父,然后看爸爸在烈火中永生。何为少不更事?何为女子无才便是德?那无疑是时代的凄凉铸定了她的悲哀。

    战争最终还是结束了,俄国也胜了,但不是因为她。她现在只配当一个流浪女,举目四望,唯有泪眼迷蒙方向,最后一声凄惨的爸爸像冥灵之手将她拉离人间,但这次的归路不是原路线,而是通往地狱的荆棘丛林

  • 2019-10-29

  • 2019-10-28

  • 2019-11-03

  • 2019-09-20

  • 2019-11-12

  • 2019-10-23

  • 2019-10-1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12

  • 2019-10-23

  • 2019-10-0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2

  • 2019-09-23

  • 2021-08-03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10-11

  • 2022-02-27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2-12-28

  • 2023-05-28

  • 2019-10-19

  • 2019-09-19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11-04

  • 2019-09-20

  • 2022-12-02

  • 2023-01-23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09-20

  • 2019-09-20

战火中的青春-邱少云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战火中的青春-邱少云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战火中的青春-邱少云读后感、2024战火中的青春-邱少云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