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我那“叽喳”妈妈读后感 > 地图 > 我那“叽喳”妈妈读后感
我那“叽喳”妈妈读后感相关栏目
我那“叽喳”妈妈读后感热门栏目
我那“叽喳”妈妈读后感推荐
我那“叽喳”妈妈读后感

(共 7991 篇)

  • 1、 读《我那“叽喳”妈妈》有感400字

    今天做完作业,我津津有味地看了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超级作文》。

    在这里,我看了一篇《我那“叽喳”妈妈》,感觉很有趣。她说她的妈妈很爱讲话,整天像小鸟一样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每天早晨起床,上学,放学回家,晚上睡觉前,都要“叽叽喳喳”,而且每天的内容基本都一样,很烦人。她的哥哥有个同学住在他们楼下,但他爸妈经常要出国公干,家里常常剩下他一个人,妈妈就会对她哥哥“叽喳”起来:“把我刚烘的蛋糕拿给你同学!”“你快点到他家和他作伴去,记得早点睡觉!”但是当她妈妈去外婆家时,家里清静得让他们难受,她才醒悟到,原来他们已经习惯了妈妈的“叽喳”声,因为这“叽喳”声中包含了妈妈对他们深深的爱。

    读了这篇文章,我觉得我的妈妈也和这位妈妈很像。我妈妈的身体不好,但她还是每天要来看我的作业,纠正我的写字姿势,发现我做错的地方还要在我的脑袋上轻轻地敲两下,要我以后注意。同时在生活上也一直关心着我的身体,要我注意冷暖。当然,她说的话也经常一样,我知道妈妈说我是为了我好,我也深深感受到妈妈对我的爱。我以后要好好学习,同时做一个诚实,善良,自信,敢于向困难挑战的好孩子来回报妈妈。

  • 2、 介绍《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我的妈妈就是一本故事书,书名叫<<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由中国农村出版社出版,印刷时间是1980年。

    空闲时间,我便捧起这本故事书津津有味地品尝起来。

    第一章:七里中心小学

    简陋的平房是教室,十五六间组成一圈,中间铲平的泥土空地作操场。早自学结束后,学生在操场上做第七套广播体操。到上课时间,老师便会拉响上课铃,那是个大铃铛,中间用一根长长的绳子系着,手拉一下绳子,铃铛便响一声。同学们便蜂拥而入,在教室里等待老师的到来。第一课通常是语文课。穿着深蓝色中山装的语文老师不紧不慢地走进教室。老师一声:"上课"。班长便喊:"起立"。同学们便唰的站起来:"老师好"!"同学们好""坐下"。只听"呯"的一声,"哎哟",原来有位同学的板凳倒了,砸到后面同学的脚,大家哄堂大笑。安静下来后,老师正在黑板上写粉笔字。不知是那位同学的火炉(那时候是冬天,学校允许带小火炉)"嘣嘣"发出响声。老师寻着声走了过来,没收了火炉。原来,那位同学没上课之前在火炉中埋了几粒黄豆。45分钟的语文课结束了,下课响了。同学们忘记了课堂上的烦恼,有的在走廊里踢键子,有的在跳皮筋,有的在滚铁环,还有几个调皮的男生手拿扫把当兵器在相互过招;甚至还有同学用小刀在课桌上划分界线,这边是我的楚河,那边是你的汉界????????????

    第二章:小孩子是只馋嘴猫

    农村的孩子平时没什么零食。当菜园的西红柿稍微有一点点红,就被偷偷摘下吃了。只要是能吃的都不放过,那嫩嫩的黄瓜也在劫难逃,摘下一根往衣服上擦两下,就直接放入口中。等大人傍晚来,总会听到叹气声。

    农村的孩子,最盼望的就是过年。快过年了,家家户户都会杀猪、切米糕。妈妈也会扯上几尺布料给孩子做新衣服。平时吃不到的,过年总能吃上。大人们准备了年货,用大竹篮子把烧熟的鸡、鸭、鱼装起来,挂在房屋的阁楼下,因为小小的碗柜里放不下,又怕老鼠偷吃(那时候的老鼠很多)。小孩子便会趁大人不在时,拿两张板凳叠起来,站在板凳偷吃。大人总爱把切好的米糕还有冰糖、密枣、鸡蛋糕(准备拜年送的礼品)放进大木柜里。小孩便会偷偷打开木柜,把装枣干的袋子钻个小洞,一粒粒往嘴里送。等大人发现,只剩下小半袋了。

    第三章:快乐时光

    孩童时的快乐,那才叫爽。春天,绿草青青,溪水潺潺。当油菜花开遍田野,孩子们穿梭在花丛中,这头进那头出,全身都粘满了黄色花粉,手上捉着一只小青蛙。夏天,小河清澈见底,鱼儿虾米成群结队

  • 3、 《那树》这篇课文让我感动_那树读后感600字

    阳光透过树,波光粼粼的洒落在我的手上,呼吸着山间的纯净空气,不由想起了王鼎钧的《那树》,使我深深的为之感动。

    无数的人曾从它的身边走过,却不知道它经历了些什么。它曾看过万千的社会,在第一辆车经过它的时候;它曾延伸着它的手臂,在烈日炎炎中荫庇着人群的时候;它曾给人类带来希望,在台风到来却屹立不倒的时候。

    那树,生长。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天空是蔚蓝的,它和很多树栽种在一起,这儿总是有很多人类,但是从来没有人伤害它。它也尽心尽力的帮助人类,用自己的根茎叶去回报人类带给它的生命。

    那树,长大。它渐渐看到了很多人类的陋习,四周的大树倒下了,天空不再蔚蓝,一根根的烟囱竖立。它从不感到怨恨,它呼吸着人类带来的肮脏空气,改善这受污染的环境,用自己的力量去努力。

    那树,苍老。它老了,连根须都被压路机碾进灰色之下,它知道自己有一天会被人类所砍伐。它从不说话,沉默的走过它生命的尽头,它还一厘米一厘米的伸展着它的手臂,只为了人们那一片清凉。

    那树,死去。在车轮扬起的滚滚黄尘里,在一片焦躁恼怒的喇叭声里,那一片清阴不再有用处。在蚂蚁国搬走以后,人类终于找到它的价值让路。它仅在倒地的时候呻吟了一声,那树死去了

    在历史这条长流里,它是无数事物的见证者,它为人们在夏日中带来阵阵清凉,它在城市中被沙尘吞没。

    那树,没有抱怨,没有怨恨,没有后悔。《那树》这篇文章,深深的让我感动,让我们去感谢那树。

  • 4、 《那河那船那人》读后感
    《那河那船那人》读后感 宋甜甜 文章提到了一条小河,那是小镇人与外面的唯一通道;一条小船,是小镇人唯一的交通工具;一位老人,是这个小镇上唯一的摆渡人。文章之所以使我感动,是因为那生性丑陋、又聋又哑的摆渡人。 他,细小无神的眼睛,瘪塌的鼻子,蓬乱的头发,一张丑脸。他确实很丑,丑得使大家不想看他。可他默默无闻,每天风里来雨里去,一趟趟的接送乡亲们,从不间断。他没有任何报酬,却受尽了人们的鄙视和侮辱。一次,他为了抢救一个落水儿童,用尽了全力,静静的安息在小河里…… 掩卷沉思,我想了很多很多,想到了一个人的外表和心灵,想到了什么是丑,是美。一个丑陋的外表和美丽的外表,人们无法选择,而惟有美好的心灵,才是最可宝贵的。美丽的外表,人们都喜欢,它只有和美好的心灵结合,才是最美的东西。 现实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的人外表很美,但他的语言、行为和思想却令人讨厌,这就使人无法感受到他的美,而只感到丑陋无比;有的人虽然外表丑陋,但内心却很美,他能时时处处替别人着想,舍己为人,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大家都赞赏他,对他肃然起敬。 读完这篇文章,使我真正懂得了世间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使我懂得了什么是外表美内心丑,什么是外表丑内心美,使我懂得了该去评判一个人。这篇文章对我的教育实在是太深刻了!
  • 5、 介绍《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1200字)

    我的妈妈就是一本故事书,书名叫<<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由中国农村出版社出版,印刷时间是1980年。

    空闲时间,我便捧起这本故事书津津有味地品尝起来。

    第一章:七里中心小学

    简陋的平房是教室,十五六间组成一圈,中间铲平的泥土空地作操场。早自学结束后,学生在操场上做第七套广播体操。到上课时间,老师便会拉响上课铃,那是个大铃铛,中间用一根长长的绳子系着,手拉一下绳子,铃铛便响一声。同学们便蜂拥而入,在教室里等待老师的到来。第一课通常是语文课。穿着深蓝色中山装的语文老师不紧不慢地走进教室。老师一声:"上课"。班长便喊:"起立"。同学们便唰的站起来:"老师好"!"同学们好""坐下"。只听"呯"的一声,"哎哟",原来有位同学的板凳倒了,砸到后面同学的脚,大家哄堂大笑。安静下来后,老师正在黑板上写粉笔字。不知是那位同学的火炉(那时候是冬天,学校允许带小火炉)"嘣嘣"发出响声。老师寻着声走了过来,没收了火炉。原来,那位同学没上课之前在火炉中埋了几粒黄豆。45分钟的语文课结束了,下课响了。同学们忘记了课堂上的烦恼,有的在走廊里踢键子,有的在跳皮筋,有的在滚铁环,还有几个调皮的男生手拿扫把当兵器在相互过招;甚至还有同学用小刀在课桌上划分界线,这边是我的楚河,那边是你的汉界????????????

    第二章:小孩子是只馋嘴猫

    农村的孩子平时没什么零食。当菜园的西红柿稍微有一点点红,就被偷偷摘下吃了。只要是能吃的都不放过,那嫩嫩的黄瓜也在劫难逃,摘下一根往衣服上擦两下,就直接放入口中。等大人傍晚来,总会听到叹气声。

    农村的孩子,最盼望的就是过年。快过年了,家家户户都会杀猪、切米糕。妈妈也会扯上几尺布料给孩子做新衣服。平时吃不到的,过年总能吃上。大人们准备了年货,用大竹篮子把烧熟的鸡、鸭、鱼装起来,挂在房屋的阁楼下,因为小小的碗柜里放不下,又怕老鼠偷吃(那时候的老鼠很多)。小孩子便会趁大人不在时,拿两张板凳叠起来,站在板凳偷吃。大人总爱把切好的米糕还有冰糖、密枣、鸡蛋糕(准备拜年送的礼品)放进大木柜里。小孩便会偷偷打开木柜,把装枣干的袋子钻个小洞,一粒粒往嘴里送。等大人发现,只剩下小半袋了。

    第三章:快乐时光

    孩童时的快乐,那才叫爽。春天,绿草青青,溪水潺潺。当油菜花开遍田野,孩子们穿梭在花丛中,这头进那头出,全身都粘满了黄色花粉,手上捉着一只小青蛙。夏天,河流清澈见底,鱼儿虾米成群结队

  • 6、 那山那人那狗读后感

    那山那人那狗读后感(一)

    这位老人,他不想失去这份工作,但支队不再让他做了,于是,这根伴随了老人几十年的扁担,来到了一个陌生人的肩上----老人儿子的肩上。这是老人最后一次走这条对充满回味,充满感情一条的路啊。

    待我看完这文章之后,我发现,我的眼睛热热的,鼻子酸酸的。这真感人呀!窗外的树披着金色的夕阳,绿油油的树,变成了黄绿色。老人的事业就像黄昏的落日,绚丽,五彩缤纷,遥远,平静,但会慢慢被黑暗吞没,老人心中一定很凄凉,很悲伤吧。我心理也不是滋味,这个邮包,这个职业毕竟陪伴了老人几十年啊!老人想:大山里的树仍然是郁郁葱葱的,还一个劲儿的往上窜,可我呢?却已经慢慢衰老了。

    老人和儿子走在前面,狗紧随其后老人看着风景,心想:说不定它没有意识到自己就要换主人了,它想:明天,邮包就要到主人肩上了吧!老人想呀,想天天都与儿子这条路啊!可不行啊!以后就是儿子走了呀!想到这,老人不禁鼻子一酸,眼睛一热,只好默默的向前走去

    老人坐在石板上,看着山下,哟!那高大的树,层层叠叠的像一块无止尽的地毯,老人想着以前的事,他想:大概我以前也像这棵树这样充满活力,充满生机吧!儿子看着树木,大概也在想:我现在像这棵树,如果我老了怎么办?于是,父子俩默默地收拾起邮包,又踏上了漫长旅途

    老人非常敬业,很热爱工作,他把这个事业当作他生活中的一部分,很轻松的完成了它。可我们做事总把它当任务来完成,所以做事要把心态放轻松。

    老人责任心很强,把一件事做得完好无损,做错了,就会很内疚。

    老人良好的品德值得我们学习。

    那山那人那狗读后感(二)

    昨天,领着学生观看了影片《那山那人那狗》,影片情节简单,但片中那山那人那狗,那淳朴的乡情,那浓厚的父子亲情,那一路美丽的景色深深的打动了我。

    一条在今天这充满浮躁与喧嚣的时代显得那么乏味与孤独的邮路,书写着老邮员的一生和即将开始的儿子的人生。老邮员陪着儿子走过曲折而漫长的邮路,父子俩于邮路上完成了彼此的认识和理解,儿子终于读懂了父亲和这条邮路的意义。一条狗,两代人,寂静的山路,洒下一路无声的爱。那被风刮起的书信,儿子紧紧抱住邮包,父亲和老二扑向那书信的情景,父子的责任感无不令人肃然起敬。看望孤苦伶仃的五婆,念着无字2020的书信,善意的谎言寄托着五婆对孙子无限的牵挂,也表现一对父子拳拳的爱心,虽然天各一方,但关爱相连。纯朴善良的车娃,用自己最直接的方式表达自己最真挚的爱

  • 7、 那人那山那狗的读后感

    那人那山那狗的读后感(一)

    电影的名字2020叫《那山 那人 那狗》,从开场我就一直被影片中的湘西风景所吸引,不自已地说了好多句好绿,好美。青山绿水,农舍人家,小桥流水,驿路山乡,穿过寂静的小巷,踏着湿漉漉的青石地板,阶阶步步盘山而上,沉重的邮包压不慢的脚步,青石板上留下一个个大大的脚印,记录初行的踪迹。脚印后面,是忠心懂事的老二狗,和抬着头看着前面那高大身影会心微笑着的父亲。

    父亲在大山深处送了几十年的信,老了,该他来接-班了。这是他的第一次,父亲不放心,要带他走一次。

    从小没有多少时间相聚在一起,他们父子之间有着莫名的距离感。父亲有些嫉妒似的抱怨他妈,妈,叫的亲。路上,他们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话。他走在前面,父亲在后面跟着。年轻的脚步在初行的兴奋中显得快了几许,父亲是老了,跟不上儿子的大脚步了。

    年轻的脚步突然停下了。因为他意识到,父亲不见了。焦急地等了片刻,他慌了,扔下邮包,向来路赶了回去。来路上,只有狗还在,他问狗,我爸呢?狗没听懂,只晃了晃身子。正当他不知如何是好时,父亲慢悠悠地从山路上走下来了。他的心终于放稳妥了。他担忧的是父亲的安全,父亲却担忧邮包的安全,对他发了脾气。他说,他很少见父亲这么急过。

    挡在他们前面的是一条河,河水不深,刚没小腿。但水很急,河很宽。河上没有桥,他们需要下水涉足。父亲教他把邮包顶在头上,挽起裤腿,脱下鞋子。他先淌水过了河,将邮包放好,回头去背父亲过河。他听村里的老人说,背得动爹,儿子就长成了;小时候觉得父亲特高大,还担心自己什么时候才能背得动他,结果小学没毕业,个子就比父亲高了。他背着父亲,一步一步地淌着河水。背上的父亲想起了小时候自己背儿子的情景,再看看自己现在所处的位置儿子的背上,结果眼泪就不自主地涌出来了。

    上一秒,我还在跟予苏聊说影片拍摄河水的角度,使得河水壮丽美观不已。下一秒,我流泪了。我问予苏,奇怪,怎么我也流泪了。予苏看着我,笑了一下。

    几分钟后,一个美丽如画般的镜头出现在了我的眼前:夕阳里,大山深处,密林参天,田埂上映出片片金光,一狗两人依序而行。一个本来黑暗的画面,有了几束阳光的关怀,天空中飞翔的一群蜻蜓也如夜空中的繁星,闪烁着忽隐忽现。面对这样一幅动态的油画,我竟不知怎地,只觉得眼前的画面变得渐渐模糊起来,一摸,却是清泉浸湿了双眸。

    很久没有流过泪了,更没有流过真诚的心甘情愿的泪了。一部电影,不是什么大制作,

  • 8、 《那山、那人、那狗》读后感300字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一座山、一个人、一条狗的故事。

    那那一个人是一位邮递员,他的家就在山脚下。每天早晨天一亮他就出发了。他有一条狗叫阿欢,每天上山的时候,他都会把这条狗绑在自己的皮带上。这样他和狗就上山发邮件收邮件了。上山的时候要过一条湍急的大河,而且水下的鹅卵石非常滑,通过的时候要非常小心,稍不注意就会连人带狗摔到河里。每次过河他们都会胆战心惊。上山下山要用三天的时间,经常都是风餐露宿,十分辛苦。这样过去了几十年,大明老了,走不动了。他就让儿子接班,经常带他熟悉路线,还把自己最心爱的狗给了儿子。儿子从此就担当起了父亲的责任。

    这本书还有两位主人公就是一匹骆驼和老于。老于是一个诚实憨厚的人。有一天,来了一个陌生人,把自己的骆驼送给了老于,并且叮嘱他要疼爱这匹。后来这匹骆驼有了份工作,每天用嘴巴修剪树叶,而老于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它。人与动物就这么和谐的相处着。

    看完这本书,我觉得很感动,书里的每一个人都是那么朴实善良。他们有高尚的品格,永不磨灭的舍己为人的精神。

  • 9、 那声音,甜在我的心里

    在我童年的时候,有两个母亲:一个是我生身母亲,另一个是我的小学老师。

    我是在母亲的呵护下愉快、健康成长的。幼稚的记忆中,我感觉母亲的话语里充满着关爱。当我悲伤时,母亲耐心地劝我,安慰着我。说我是听话的孩子,很乖,不闹人、很可爱。生病时,母亲说我是个勇敢、坚强的宝贝。我在她无微不至的关爱中,逐渐长大懂事。度过幸福童真的幼儿时代。

    我很高兴的是我要上小学了,我清楚地记得,在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妈妈把我带到马老师面前,说她是一位慈祥、和蔼可亲的老师,说把我交给她很放心,可我还是有些胆怯,很不情愿的进了马老师的班。开始上课了,马老师的声音悦耳动听,她讲话的语气,读课文的情调,深深地感染了我,我陶醉其中,于是就很认真的听她讲课,渐渐的我喜欢上了马老师,感觉她很亲切、很温柔、很值得信任,她就就像我的母亲一样。

    在马老师的精心栽培下,我的成绩越来越好,马老师对我作文更是器重,我也开始得意忘形起来。有一次,我依仗马老师对我的关爱,欺负弱小的同学被马老师发现了。我心想这回要挨批评了,马老师不会再对我好了。她把我叫到办公室,我知道错了,心里害怕不敢面对马老师。她没有批评我,拉着我的手亲切地说:孙奕,你知道吗?同学之间要团结,和睦相处,你今天做的事有损于你可爱的形象,同学们今后会怎样看待呢。你很听话,老师相信你以后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了。我走出了办公室,在回家的路上,心里久久不能平静,马老师的教导不就像母亲这样吗?我深深地感受到:她就是我的第二个母亲。三尺讲台记录着马老师的汗水,一支粉笔刻画着着她的辛劳,老师用爱温暖学生,用言语滋润祖国的花朵,使花儿更加美丽地绽放。她的心灵是多么美好,她的境界是多么高尚啊!

    后来我常想,母亲的叮咛,老师的劝导,对我今后的影响是多么大呀,听着她们的声音,想着她们对我的好,我就这样慢慢幸福地长大。

  • 10、 关于那人那山那狗的读后感

    那人那山那狗的(一)

    电影的名字叫《那山 那人 那狗》,从开场我就一直被影片中的湘西风景所吸引,不自已地说了好多句“好绿,好美”。青山绿水,农舍人家,小桥流水,驿路山乡,穿过寂静的小巷,踏着湿漉漉的青石地板,阶阶步步盘山而上,沉重的邮包压不慢的脚步,青石板上留下一个个大大的脚印,记录初行的踪迹。脚印后面,是忠心懂事的“老二”狗,和抬着头看着前面那高大身影会心微笑着的父亲。

    父亲在大山深处送了几十年的信,老了,该他来接班了。这是他的第一次,父亲不放心,要带他走一次。

    从小没有多少时间相聚在一起,他们父子之间有着莫名的距离感。父亲有些嫉妒似的抱怨他“妈,妈,叫的亲。”路上,他们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话。他走在前面,父亲在后面跟着。年轻的脚步在初行的兴奋中显得快了几许,父亲是老了,跟不上儿子的大脚步了。

    年轻的脚步突然停下了。因为他意识到,父亲不见了。焦急地等了片刻,他慌了,扔下邮包,向来路赶了回去。来路上,只有狗还在,他问狗,我爸呢?狗没听懂,只晃了晃身子。正当他不知如何是好时,父亲慢悠悠地从山路上走下来了。他的心终于放稳妥了。他担忧的是父亲的安全,父亲却担忧邮包的安全,对他发了脾气。他说,他很少见父亲这么急过。

    ……

    挡在他们前面的是一条河,河水不深,刚没小腿。但水很急,河很宽。河上没有桥,他们需要下水涉足。父亲教他把邮包顶在头上,挽起裤腿,脱下鞋子。他先淌水过了河,将邮包放好,回头去背父亲过河。他听村里的老人说,背得动爹,儿子就长成了;小时候觉得父亲特高大,还担心自己什么时候才能背得动他,结果小学没毕业,个子就比父亲高了。他背着父亲,一步一步地淌着河水。背上的父亲想起了小时候自己背儿子的情景,再看看自己现在所处的位置儿子的背上,结果眼泪就不自主地涌出来了。

    上一秒,我还在跟予苏聊说影片拍摄河水的角度,使得河水壮丽美观不已。下一秒,我流泪了。我问予苏,奇怪,怎么我也流泪了。予苏看着我,笑了一下。

    几分钟后,一个美丽如画般的镜头出现在了我的眼前:夕阳里,大山深处,密林参天,田埂上映出片片金光,一狗两人依序而行。一个本来黑暗的画面,有了几束阳光的关怀,天空中飞翔的一群蜻蜓也如夜空中的繁星,闪烁着忽隐忽现。面对这样一幅动态的“油画”,我竟不知怎地,只觉得眼前的画面变得渐渐模糊起来,一摸,却是清泉浸湿了双眸。

    很久没有流过泪了,更没有流过真诚的心甘情愿的泪了。一部电影,不是什么大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0-11

  • 2019-09-20

  • 2019-11-03

  • 2023-06-22

  • 2019-10-29

  • 2019-09-23

  • 2019-10-11

  • 2019-10-19

  • 2019-10-29

  • 2019-09-23

  • 2019-09-21

  • 2019-09-22

  • 2023-06-15

  • 2019-09-23

  • 2019-09-22

  • 2023-04-28

  • 2019-09-22

  • 2019-10-29

  • 2019-09-20

  • 2023-06-02

  • 2019-10-28

  • 2019-10-28

  • 2021-04-26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1-09-25

  • 2022-02-25

  • 2019-11-08

  • 2019-09-20

  • 2019-10-01

  • 2019-10-29

  • 2019-11-06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10-23

  • 2019-11-08

我那“叽喳”妈妈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我那“叽喳”妈妈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我那“叽喳”妈妈读后感、2024我那“叽喳”妈妈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