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永生的眼睛读后感300字 > 地图 > 永生的眼睛读后感300字,2024永生的眼睛读后感300字范文大全
永生的眼睛读后感300字相关栏目
永生的眼睛读后感300字热门栏目
永生的眼睛读后感300字推荐
永生的眼睛读后感300字

(共 7914 篇)

  • 1、 莫奈和他的眼睛读后感2000字(3)篇
    莫奈和他的眼睛读后感2000字 第(1)篇

    每次看到印象派大师莫奈的作品,都禁不住会在心里面发出许多感叹。奥斯卡-克劳德·莫奈,这位伟大的画家拥有一双多么的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眼睛啊。

    他在创作每幅画之前脑子到底是用一种什么样的思维来面对眼前的景物?用什么样的色彩把眼前的景物热情洋溢地表现出来呢?又是如何在色彩斑斓、光影变幻中演绎了他穷困潦倒而又传奇辉煌的一生呢?

    他一生所崇尚的理念就是“只画眼前看到的”。为了画到真实的光影,他一生都在研究光、影、风、海水。几十年间几乎不停地奔波在室外写生。“直接在现场画出的东西,总有一种力量,一种笔触的生命力——这是画室里找不到的。”为此他甚至专门造了一艘船,一家人住在船上,每天游弋于水面上。莫奈在船尾像个渔夫一样席地而坐,挥画阿让特伊的水面,卡米耶在船舱里看,俨然一对渔夫渔婆。

    “如果画一个东西不能给我乐子,我画来干吗呢?” 这双已经被训练过的、看得清一切色彩、不被任何其他色彩和成见所迷惑的眼睛,看到了19世纪到20世纪的阳光与风雪,并用他的大笔点石成金,给这一切赋予了灵魂。

    读完这本《莫奈的眼睛》,作为同是绘画爱好者的我来说,莫奈的这种舍生忘死、户外安家,痴画至此的精神没法不让人感动。本书不仅记录了莫奈从出生到去世跌宕起伏的一生,更是将当时法国的文化界作为大背景,着重分析介绍了19世纪印象派各路画家的发展历程和风格及他们创作的背景和心路。

    作者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将晦涩难懂的绘画专业知识巧妙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展现给大家。即使不懂绘画的人也能够学会怎样去欣赏一幅美的作品。文中对风景的描写也是如此的细腻传神,让人耳目一新。

    “风景无非就是印象,它只是转瞬即逝之物……我在勒阿弗尔的窗口完成了一幅画,太阳在雾中,一些船钉在前景上……他们问我这画该叫个什么题目……于是我说:就叫‘印象’吧。” 

    《日出·印象》诞生了,这幅举世闻名的画作是印象派画家的里程碑,开印象派之先河。是对当局艺术沙龙的一次推动与撼动,这股新鲜的血液初闻之让人惊魂不定又弃之如敝。但是这股有强大生命力的新画派新理念,仍然顽强的一点点的渗透进来,慢慢的占居了主流画派的地位并被人们所接受。

    新生事物的接受总要经过一个痛苦漫长的过程,总是会被人质疑,不被人接受,甚至会遭遇残暴的嘲讽和打击。但是这一切都挡不住莫奈那一颗追求梦想和寻找灵魂的脚步。他的作画速度非常惊人,能在极短

  • 2、 《烈火中永生的邱少云》读后感

    他是一块烧不化的真金;他是一座顶天立地的大山;他是一位舍身救人的勇士;他就是----邱少云.,咬紧牙关,任凭烈火烧死,为部队发起突然攻击创造了胜利的条件。

    1952年10月,邱少云所在部队担负攻击金化以西联合国军前哨阵地391高地的任务。为缩短进攻距离,便于突然发起攻击,11日夜,部队组织500余人在敌人阵地前沿的草丛中潜伏。12日12时左右,美军盲目发射燃烧弹,草丛立即燃烧起来,火势迅速蔓延到他身上。邱少云身后就是一条水沟,只要他退后几步,就势一翻,就可以在泥水里将火苗扑灭。但是为了不暴露目标,确保全体潜伏人员的安全和攻击任务的完成,他放弃自救,咬斤牙关,任凭烈火烧焦头发和皮肉,坚持30分钟,直至壮烈牺牲。年仅26岁。实践了他在入党申请书中所写:为了世界革命,为了战斗的胜利,我愿意献出自己的一切的钢铁誓言。

    读了这篇文章,邱少云的伟大形象刻在我的脑海里。邱少云为了不暴露目标,放弃自救,活活让烈火烧死,以自己的生命挽救了500多名战友的生命;这种精神是多么伟大啊!使我懂得了新中国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我们要学习烈士们献身为国的精神,要有面队任何困难的勇气,好好学习,奋发图强,做英雄人物的接班人,将来能够回报祖国。

    邱少云在烈火中永生!

  • 3、 《永生之水》读后感

    这是一个男孩带领着他的几个朋友小龙女蓝琦、精灵阿布、法师桑多拉一起打败魔王的故事,名叫《永生之水》。

    在一个静寂的夜晚,古老的大魔王乔伊魔焰重燃。能熄灭魔焰的精灵之水被毁,永生之水是剩下的唯一能够永远熄灭魔焰的东西,可如果被魔王得到,他将得永生。而且永生之水需要极其珍贵的物品做成。罗西(前面说的小男孩)和蓝琦、阿布、桑多拉不畏惧魔王的邪恶,勇敢地用一颗正直的心去挑战邪恶,费尽千辛万苦终于熄灭魔焰,战胜魔王,让世界和平起来。

    从这里我感受到了,做任何事情,只有坚持,不受到任何的威逼利诱,才能胜利。不管敌人有多么强大,只要你怀有一颗正直而无所畏惧的心,就没有什么可以打倒你了。

    生活中也是这样,抗日时期,中国红军不受日本天皇的威逼利诱,宁死不屈,为了正义,绝不低头折节,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这种精神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呀!

    正义是光明的,邪恶是黑暗的,我们要主持正义,压倒邪恶,每个人都拥有一颗无所畏惧的心!

  • 4、 《永生的眼睛》读书笔记700字
    《永生的眼睛》读书笔记700字

    直到小学三四年级时,我还是不喜欢《红楼梦》。那时的我,更愿意将大把的时间花在《水浒传》和《西游记》上,更喜欢梁山水泊的壮阔无垠和齐天大圣的神通广大,单只看到《红楼梦》封面上那个弱不禁风的林黛玉便将它毫不犹豫地丢了开去。

    当孙悟空和梁山好汉终于让我百读生厌时,我跑去了爸爸的大书房,于是便看到了爸爸书架上摞在那里的好几种版本的《红楼梦》,凑巧的是最上面的一套很旧,封面上也没有任何图案,便被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拖了去。花费了些时日看完前四十回,我认为这本书看来倒也不大费事。除了那些那时读来极无聊的诗被跳过外,这确实是本有意思的书。即便是琐事,写来也颇为生动。于是一口气读完一百二十回,我对黛玉之死、宝玉出家颇感惋惜。

    刚刚读罢,还没有与同学交流多少,便被即将到来的考试冲淡了,书也暂时被搁置一边。考试总和假期结伴而来,考试之后便是长长的假期,于是我重新捧起了《红楼梦》。我喜欢湘云的爽朗,赞赏宝钗的大方,怜惜香菱的苦命……同时,我也渐渐对黛玉产生了不满,不满她的小性儿,不喜她的多愁多病……

    到了六年级,尽管时间紧了些,可我还是经常读《红楼梦》。渐渐地,我在黛玉的伶牙俐齿中看到了她的天真,也在宝钗的大方中看出了少女不该拥有的虚伪,我的心中更是充满了疑惑:八十回后的真正结局到底是什么?谁,才是宝玉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六年级的暑假,带着大考后的轻松和满腹疑问我开始读一些红学论著,才发现从前所知所想不过沧海一粟。红学家们也各有见解,针锋相对。我不知所措地翻完了几本,心中却有了更多的问题。

    又读了一些书后,终于恍然:其实在作者心中,金陵十二钗,每一个都是心血所聚;红楼人物,每一个都血肉丰满,有缺点亦有优点。也许,这才是真正的生活!哪里像《水浒传》中好则一好到底,坏则一坏到家,仿佛天下好人坏人一眼便可看出。

    无数人为《红楼梦》穷尽毕生之力,却仅求得皮毛。曹雪芹果然大家风范,令后辈望尘莫及。

  • 5、 永生的眼睛课文读后感400字

    永生的眼睛课文读后感

    今天,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非常有意义的课,使我深受感动,以后我也要向他们学习。 这篇课文的作者是美国的琳达。里弗斯,书名叫《永生的眼睛》。这篇课文讲述了琳达在14岁的时候母亲去世了。当天下午,有几位警官来到了达琳的家里,问她们是否愿意捐赠母亲的眼角膜,琳达本以为父亲不会愿意,但是父亲居然毫不犹豫的答应了要捐赠母亲眼角膜的要求,琳达大声对父亲说:“母亲完整地来到这个世上,也应该完整的离开。”但是最后父亲还是捐赠了母亲的眼角膜,当时的琳达十分心痛,后来父亲给她讲了其中的道理,使琳达明白到原来能够帮助别人是一件非常有意义事情,而且她也决定要向父亲学习,将来有一天自己也要将眼角膜捐献出去。这篇课文让我学会了奉献是一种美德,能够帮助别人其实是一件可以令自己快乐的事情。 在这个社会里,在我们身边其实也有很多无私奉献的人,像警察叔叔、教育我们的老师、清扫马路的阿姨等等,他们都是在我们身边默默无闻地奉献的人。而我也要向他们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 6、 课文永生的眼睛读后感
    课文永生的眼睛读后感 今天,唐老师布置我们回家把前天学的18课永生的眼睛,写一篇读后感。 这篇课文讲述了,作这在14岁的时候,一场疾病夺走了她母亲的生命。她那天内心里非常伤心。那天,一位警官来到她们家,对爸爸说:“先生,您同意医院取用你夫人的眼角膜吗?”“当然可以。”父亲说。我被他们的对话惊呆了。我不明白那些医生为什么要妈妈的眼角膜给予被人,我冲着爸爸哭喊,“妈妈完整的来到人世也该完整的离去。”“琳达。”父亲坐在我身边,平静的说;“一个人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上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认为,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有助于被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过去很久,我终于长大了,有你自己的家庭。父亲也老了,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我为了照顾父亲我把她接来同住。他对我说;“死后也要捐赠所有的器官。我把父亲捐赠器官的心愿告诉温迪。温迪热泪盈眶,他跑到外公的身边,紧紧地抱着他。父亲与世长辞后,我把父亲的眼角膜捐了。温迪说;”我死后,也有学外公把眼角膜捐给失明人,让他们重见光明。”在这一刻,我真正领悟到父亲留下的远非一副眼角膜。 读了一篇文章,给予也是一种美德。
  • 7、 《永生的眼睛》读后感
    《永生的眼睛》读后感 最近我们学习了《永生的眼睛》这篇课文。第一次读完全文,我就被深深感动了。我也仿佛看到了那双充满爱的眼睛。 你设想过什么也看不见有多痛苦吗?试着闭上双目,就能体会到如果一个人失去了双眸,那么他的眼前就是一片黑暗,不会有光明。而如果能让失明的人重见光明,哪怕只有一半的视力,他也一定会非常满足的。如果文中父亲的眼睛角膜真的让两位昔日的盲人重新拥抱光明,他们一定会非常感谢帮助自己的人。 其实,在我们身边就有许多遭遇不幸的人,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也需要我们的关心。有一部分人已经做出了具体的帮助或者已经有了帮助的计划,值得我们好好学习。我曾经听家里的老人说起过,等到自己去世后,要把完好的器官都捐献给那些需要的人,或者用于科学研究。我觉得这样的想法真是特别伟大,一个人离开世界之后还能为这个世界创造价值,那样的生命是多么有意义呀。 要是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伸出援手,尽自己所能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那么世界会变得多么美好啊!爱充满了我们的世界。爱围绕着每一个人,爱的灯火永不熄灭,有爱的世界最美丽!
  • 8、 永生的眼睛读后感4篇

    篇一:永生的眼睛读后感

    上个星期,我们学了《永生的眼睛》,它给我上了珍贵的一课,让我看到了生命的意义。 这篇课文是讲琳达的父亲将她去世的母亲的眼角膜捐赠给别人,琳达为此痛苦难忍。在父亲的劝慰下,琳达终于明白了父母亲的心愿。父亲去世后,琳达尊重他的遗愿捐赠了他的眼角膜,这一举动让琳达14岁的女儿感到骄傲与自豪,并立下了学习外公捐献眼角膜的志愿。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人生的价值不是索取,而是奉献。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将世代相传,永不泯灭。 学完这篇课文,我想到了自己。记得有一次美术课,我小心翼翼地用着新买的蜡笔,生怕一不小心就折断了笔尖。同桌小芳没带蜡笔回来,就向我借。我心里想:凭什么借给她呀?这可是我的新蜡笔,如果她把蜡笔弄断了怎么办啊!于是我就吞吞吐吐地说:“我还在用,等一会吧。”过了一会,小芳又向我借,我心里满是不乐意,就说:“再等等吧……”下课铃响了,望着那盒新蜡笔,望着小芳的黑白图画,我不停地在心里问自己:“我这样做对吗?” 琳达一家用眼睛角膜传递着爱心,让盲人重见光明。可我连一盒蜡笔也不肯借给同学,我知道自己错了,我的心里盛满了愧疚。 只要人人的心里都藏着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那世界将会更美好! 篇二:永生的眼睛读后感 读了《永生的眼睛》,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乐于帮助有困难的人的好处。 《永生的眼睛》记录了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有一个家庭,这个家庭里的一位成员--母亲在她女儿14岁的时候去世了。一天,一位警察来到我们家,对父亲问:“可不可以把夫人的眼睛角膜献给医院呢?”父亲听了,迫不及待地答应了,但热爱着妈妈的女儿感到了不满和惊讶,后来,父亲告诉了她其中的道理…… 平时,大家都乐于帮助别人,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记得有一次,我忘带了橡皮,同桌的小智送给了我一块未开的新橡皮,我连忙谢了他。这一件事让我感受到,这个世界是充满欢乐和乐于助人的好人的! 读了这篇课文,我想去世以后,把自己无损的器官捐给需要的人,让他们来创造奇迹。因为伟大的雷锋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篇三:永生的眼睛读后感 这个星期,我学了《永生的眼睛》这篇文章,文章讲了琳达父亲将她去世的母亲的眼睛角膜捐赠给别人,琳达

  • 9、 永生的眼睛读后感范文

    永生的眼睛,主要讲的就是奉献,看看下面的永生的眼睛读后感吧!

    篇一:永生的眼睛读后感范文

    我喜欢读书,因为他能让我明白许多。

    读了《永生的眼睛》,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红橙黄绿青蓝紫,这绚丽的七彩颜色,这美好的大千世界,都是眼睛给予我们的。

    可对于那些盲人,这世界却是昏暗漆黑的,他们没有光明和白天。

    《永生的眼睛》的作者是美国人琳达。

    讲述的是里弗斯一家三个人捐献角膜的感人故事。

    文中的伟大的父亲说:你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你自身的一部分。 因为自身的器官确确实实是属于自己的,而不是身外之物。

    这位父亲把自己和家人的角膜捐献给他人,让盲人看见了世界的真实模样。

    这说明他们具有的是一种无私的奉献精神,这里的珍贵之处不仅是物更是人品,琳达一家人的事迹将永远激励和感动着后人。

    我不禁想起了一段往事,它让我记忆犹新: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我放学回家写完作业,兴高采烈地跑出去玩耍。

    忽然,我看到一位约摸六七岁的小姑娘正在焦急地在路边走来走去,时不时地还抹去额头上淌下的汗水,我一问才知道她在等父母接她,已经等了快一小时了。

    因为她平日都上课外班,今天临时有变化不上了,而父母不知道。

    我心里很清楚自己带了手机,完全可以帮助这位小姑娘,让她拿我的手机给爸妈打个电话,但又一想还要费我五角钱的手机费,算了吧。

    于是我没有帮助她还故作同情安慰她说:哎,你可真倒霉,你就在这老老实实地等着你爸妈来接你吧!没想到那位小姑娘却说出让我大吃一惊的一句话谢谢你!大姐姐,你快回家吧,不然你的爸爸妈妈该着急了,我没事的!

    在回家的路上,我不停地想这件事,想起小姑娘甜美的笑容,我的眼泪掉下来了!读了《永生的眼睛》,我明白了多帮助别人并不是坏事。

    真的,虽然在帮助别人时会有付出或者损失甚至牺牲,但当被你帮助的人对你由衷地绽放笑脸说声谢谢的时候,你收获了多少幸福!我现在深深地认识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懂得了奉献精神,我会在今后尽我所能去帮助一切需要帮助的人!

    篇二:永生的眼睛读后感范文

    今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一遍又一遍地阅读了《永生的眼睛》这篇课文。

    课文讲述了一件令人眼泪淌下、极致悲伤的故事:

    琳达14岁那年,一场疾病夺走了她的母亲。

    当天下午,警官来到他们家,问是否可取用她母亲的角膜,爸爸居然答应了。

    琳达极至爱她的母亲,她冲动地认为,妈妈完整地来到世上,也应完整地离去,一根毫毛也不能丢,何况是

  • 10、 《永生的战士》读后感550字

    读了《永生的战士》这篇文章,我很受感动,受益匪浅。事迹的大意是这样的:在 2008年2月14日的下午,周波叔叔在执行部队实弹射击的警戒任务时,发现在不远处窑坑里滑冰的两个男孩不幸掉进了冰窟窿,他奋不顾身,第一个跳下冰窟,与另一名战友一道,救起了两名落水儿童,自己却献出了年轻的、宝贵的生命。“别管我,先救孩子!”成了周波叔叔的最后遗言,牺牲时年他仅21岁。

    一个真正的战士,在和平年代为人民献出的是一颗善良的心。而无数个像周波叔叔一样的英雄还是会在关键时刻站出来奉献自己。

    这样的时刻,我们不仅需要的宣传和教育,更需要有一种对人性的反思: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它是多么珍贵!我们应该如何来面对和握的生命,我们应该如何来避免不必要的牺牲?我们也需要通过这样的事件,来考虑儿童监护人的责任!作为儿童,我们也应该牢记学校和家长对我们的安全教育,不要铤而走险,给大人和社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牺牲!

    周波叔叔用自己辉煌的陨落换回了另外两个幼小的生命。别去问值与不值,生命的价值从来不用交换去体现。周波叔叔的奉献与牺牲,让我们懂得:我们生活的这个国度,人的思想境界是高尚的,人的精神境界是高尚的!周波叔叔走了,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我们这个社会的主流和正气,为我门大家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周波叔叔人走了,但他的精神永存!做为小学生的我们,应该要好好珍惜生命!应该更加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为祖国效力!

    周波叔叔,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 2019-10-23

  • 2019-10-23

  • 2019-10-23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19

  • 2019-10-17

  • 2019-10-16

  • 2019-10-16

  • 2019-10-16

  • 2019-10-16

  • 2019-10-16

  • 2019-10-16

  • 2019-10-16

  • 2019-10-16

  • 2019-10-16

  • 2019-10-16

  • 2019-10-16

  • 2019-10-16

  • 2019-10-16

  • 2019-10-16

  • 2019-10-16

  • 2019-10-16

  • 2019-10-16

  • 2019-10-16

  • 2019-10-16

  • 2019-10-16

  • 2019-10-16

  • 2019-10-16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永生的眼睛读后感300字
永生的眼睛读后感300字栏目为大家提供2024永生的眼睛读后感300字,永生的眼睛读后感300字大全,永生的眼睛读后感300字2024,更多永生的眼睛读后感300字在本栏目,欢迎大家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