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我给儿子做球粉读后感 > 地图 > 我给儿子做球粉读后感,2024我给儿子做球粉读后感
我给儿子做球粉读后感相关栏目
我给儿子做球粉读后感热门栏目
我给儿子做球粉读后感推荐
我给儿子做球粉读后感

(共 5158 篇)

  • 1、 读《我给儿子做球粉》后感

    我们都是儿子的球迷

    ——读《我给儿子做"球粉"》后感

    前天看了恒大对战巴萨的半决赛。这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比赛,甚至我也没有任何过分的期待,很轻松的开场,很放松的过程,很平静的结果。但转头回味一番,不免有些许激动,一种由心而生的乐观:给中国足球足够的时间,中国的小伙子们一定能踢出更好的成绩!

    没有梅西和内马尔上场的巴萨,攻击力可以说减去了一大半,但是这个对手对于恒大来说仍旧是不可逾越的山峰。也许愚公移山、滴水穿石在今天看来着实愚笨了,但是我们却真的在时间的流逝中看到了中国足球的改变。整场比赛中,出彩的自然是巴萨,是苏亚雷斯的帽子戏法。但是恒大的小伙子们没有乱阵脚,一直在争取进攻,也在积极的防守。苏牙在造梅开二度之际,冯潇霆紧随其后却还是差了一步,这一步确是中国足球需要扎扎实实走出的一步,而场上的每个球员也让我们感到了中国足球正在走出这一步。

    今天,又是小宇练球的日子。我和好多家长一起顶着寒风站在训练场外,关切认真地看着场内发生的一切。其实每次不管我穿得怎么暖和,在场边站足两小时还是会冻得全身发抖。可是我们心中不仅有孩子,还有足球!

    就像大壮爸爸说的:"曾经我是巴乔的球迷,是巴蒂的球迷,但从此后我就是孩子的球迷!"这是很让人动容的一句话。我们许多人都是因为喜欢某个球星然后爱上了足球,可是球星会老去、会结束运动生涯,我们面对足球的激情将如何延续呢?这个问题在我看见克雷斯波离开世界杯时就问过孩子爸爸,他回答:"也许激情就不再了吧!"可是今天的我有了答案:从今天起我就是儿子的球迷!

    是的,看着训练场上认真严格的教练和专注训练的孩子们,觉得生命一瞬间就会释放出感动,这种感动不是流星的瞬间即逝,而是持久的。就像小宇的教练说的,中国足球必须踢出样来,因为有很多人在认真做足球!其实小宇的这群教练就让我看到了希望,他们踢过职业足球,他们还在继续求学,他们也在把孩子的足球教学当成自己喜欢的事情在用心投入。他们不仅在用智慧踢球,更是在踢球这项运动中用心阅读人生,领悟做人的道理!他们就是中国足球的希望,他们影响下的孩子们更是中国足球的希望!

    孩子们,勇敢冲吧,我们都是你们的球迷!

    文:小宇妈妈

  • 2、 《给儿子的信》读后感
    《给儿子的信》读后感 (一)、关于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把“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基本原则贯穿在劳动教育过程中。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渗透了情感教育和理想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的第一封信是在儿子初上大学时写的,也是他给儿子写的第一封信。他由信中告知托人给儿子送面包一事教育儿子要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信中说:“儿子,你不要忘了,面包这个最起码的生活物资。我不相信上帝,但是我说面包是神圣的,愿面包的神圣永远伴随你一生吧!你要记住,你是什么人,是从哪里来的。要知道,获得这几片面包是多么来之不易!不要忘记你的爷爷奥梅里柯·苏霍姆林是一个农奴,他是受扶着篱笆死在庄稼地里的。任何时候都不要忘本,不要忘记,此时此刻当你学习的时候,有人正在劳动,正在为你提供生活资料。即使你学完了,当上了老师,也不能忘记这块面包。面包——这是人类的劳动,是未来的希望,它永远是衡量你和你的子女们的良心的一个尺度。” 这段话让我思考了很多。首先,作为一个大学生,我接受着科学的教育,知道要热爱劳动。但我所接受过的全部的劳动教育对我的影响,远远没有这一段话这么贴切,这么深刻。读过这些话,我立刻感到很惭愧。因为我想到学习的机会很珍贵,它是父母辛苦劳动,为我提供物资和生活资料而得来的。以前,每次收到父母打到卡里的钱,我第一个想到的是去买早就想吃的美食或添置几件衣服。而没有像苏霍姆林斯基在信中写的那样,想到父母为了这些钱而付出的辛苦劳动。我把给我的钱和学习的机会,这些父母辛苦劳动的所得看作理所当然。因此,我没有好好利用大学时光。转眼大四毕业在即,面对招聘会上众多的竞争者,我没有自信能过五关斩六将最终取得成功。这个时候看到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封信,感慨自己忘了本,感慨如果早点读到这封信该多好。时刻怀着对父母的感激,怀着对大学时光的珍惜,这样度过大学四年的我肯定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我不是抱怨学校没有告诉我这些道理,而是感慨劳动教育对于学生学习动机的养成如此重要,但它的重要性从没有被重视。在我的同学中,收老师喜爱的永远是学习成绩出众的同学,即使他们霸道、孤傲,即使他们在打扫除中对别的同学颐指气使,自己只在一旁观看。老师似乎在他们身上看不到缺点。成绩不好,劳动积极的同学只有在劳动时,老师才会想到他们。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学生的成长环境越来越优越,他们的劳动不是
  • 3、 我给儿子当孙子观后感800字

     我看了一个家庭伦理视频,很特别。讲的是快60岁的老子养着已经大学毕业的儿子和儿媳妇的事情。不过视频中的心理师并没有从心理学上来引导儿子,而是从道德上来指责。作为心理学范例,这个片子是不合适的,但为思考怎样帮助这个家庭留下了话题。 有人问我:如果我是心理师或主持人,该怎样做?我认为,对于这个事例,心理师或主持人应具有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法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才能去引导和帮助这个家庭。下面我讲5个观点。 、把父亲养活已经大学毕业的儿子看作是一种家庭生活方式。家庭生活方式很多,有老养小的,有小养老的,有互相支撑的,有aa制的,有雇用型的,有契约型的,等等。为什么就不能把父亲养活已经大学毕业的儿子看作是一种正常的生活方式呢?下面我从哲理上分析。对耕牛你不觉得可怜吧,但对于养宠物牛的人来说,人与耕牛生存方式对牛是残忍的。在事例中的这个家庭,成员内部都接受父亲去养育已经成年儿子,没有觉得不合理。但是,在外人看来,儿子太不像话了,父亲太可怜了。这如同一些人看耕牛很可怜一样。而耕牛呢?它愿意卖力气,直到死亡,它满足了。说的再明白点吧,父亲愿意养活已经成年的儿子,你指责儿子干吗?我这样分析,并不意味着我提倡这个家庭模式,而是把这种模式看作是正常的家庭生活方式,尽管它不普遍。 ,从心理学上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结果呢?是儿子的心理处于幼年期所致。一个人的心理要经历幼年期、成年期、老年期,一般随着年龄而同步。在这个事例中,看20多岁儿子说话的语气,显然是个10岁左右的孩子,心理还未成熟。有的人到了60岁,心理还是20岁的。但不要误会,心理与智力两会事,看儿子与别人的交流,智力成熟了,符合其年龄。一个心理未成熟的大人,行为就是一个孩子,并能理直气壮地一直向父母索要。同样,事例中的父亲快60岁了,心理也没有向老年期转化,有供养儿子一直到自己死为止的心理趋势。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这个家庭儿子的社会角色转变得很晚,社会化程度和家庭化程度不够。父子的角色定位模糊和不准确。父亲定位在照顾的角色,儿子定位在被照顾的角色。不过这不用担心,再过一段时间,这个角色会进化的,只是比其他家庭要进化得晚些。 、从法学角度怎么看这个事例呢?我认为,儿子要爷爷留给老子的房屋补偿款的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为什么合理,这涉及一个理论问题,就是,儿子出生后是否占有家庭财产?黑格
  • 4、 给儿子的一封信读后感

    给儿子的一封信读后感(一)

    这篇文章是一位父亲写给儿子的备忘录,记载了作者经过惨痛失败得回的体验,为儿子的成长带来了许多经验。

    文章主要表达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任天上云卷云舒;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莫作有情痴;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求人不如求自己;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春去无消息,春去无痕迹,寄语有情人,花开当珍惜九个观点。

    读了这篇文章,我的感触很深,这篇文章表达了下个父亲对儿子的关心,我十分赞同先生最后的一个观点。

    人的一生总是会有尽头的,每个人都是要死的,亲人是只有一次的缘份,无论这辈子会在一起相处多久,都应该珍惜。

    我曾多次见过人们在亲人的棺木上哭的死去活来,那些没有好好孝敬过父母的儿女,那些对父母恶语相向的子女们,一个个扑在棺木上,哭着喊着,早知如此,他们当初为什么不珍惜与父母在一起的时光呢?

    又想起了《目送》里的那段话,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份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所以,请珍惜身边的亲人朋友,珍惜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妙,人不会永生,要好好珍惜这共聚的时光,等到他们离去了,才会后悔,那就太晚了。

    这几天认真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该书由三部名着构成:一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它涉及的是小学儿童阶段的乐学生活;二是《公民的诞生》它涉及的是中学少年阶段的和谐发展;三是《给儿子的信》它涉及的是大学青年阶段的成才修养。而在这个三部曲中对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给儿子的信》。这二十二封信中让我们充分体验到一位父亲对儿子的爱,那朴实的文字2020中意蕴深刻。苏霍姆林斯基跟儿子谈及的话题涉及到生活、学习、劳动、理想、做人、真理、爱情、友谊等,值得我们做家长的好好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儿子的第八封信中告诫儿子:没有战胜过困难,没有负过重荷的人,不能成为真正的人。他要求儿子学会在今天的蜂房里酿出比昨天更多的蜜,要珍惜劳动的乐趣才能更加体验到生活的幸福。从这儿我不由的想到当今社会上不少的孩子从小在蜜罐中长大,只知道一味地索取与享受,对父母、社会的依赖性很强。因此作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要让孩子们明白劳动的重要性,首先把孩子们培养

  • 5、 《成长的滋味》之《给儿子的信》(读后感)

    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个爸爸给儿子的一封信,写得十分的真实,也十分的贴近生活,这件事好像就在我们周围发生的一样!这篇文章我读后让我看见了自己和爸爸的生活!这让我很感动!

    内容主要:一个爸爸老去后希望儿子做的事情,比如对新技术一无所知的时候给一点时间来慢慢了解,等等等等!

    这篇文章有一小段是这样的:要是我不想洗澡,你不要羞辱我,也不要责骂我。你小时候,我也曾编出许多许多理由,只为了哄你洗澡。

    这一段是我感觉深的一段,现在我也是很不喜欢洗澡,觉得洗澡是浪费时间,我的爸爸也同样编出很多理由,比如说:如果你再不洗澡你就会变成一个小脏东西,没有人和你玩!还有,我爸爸装作闻一下我的味道,说:天啊!你不洗澡会把我给臭晕的,就是这些十分平常的话,可是现在想一想将来我爸爸不洗澡时,我会不会责骂他,嫌弃他。也许会的,也许不会!

    我想将来我看了这篇文章之后就肯定不会了,我想这不仅仅是这位爸爸的希望,我还相信这是我爸爸的希望,这些看似平常的话语,其实包含了他们的希望!当我不去洗澡的时候,我爸爸可能有些伤心,也同时有些失望,这种感觉肯定就像自己的希望落空!这可能是我无法理解的!我将来会不会说和我爸爸曾哄我洗澡时同样的话,我相信肯定是会的!

  • 6、 《我是你儿子》读后感

    小说中杨帆虽年轻时不懂的父爱的深沉、伟大,何尝不同我们一样呢?但在父亲重病时翻然醒悟,意识到岁月的无情,父亲已经老了。

    看完了《我是你儿子》感触颇深。想想自己,二十多年了自己又何常不是呢?他们默默的为我付出着,而我呢做过什么,有的也只是不够理解,不懂的关怀。我们的爸妈和我们是有代沟的,当我们在交流中产生障碍时,不要急着自私的去抱怨他们,先回头想想自己,说话前考虑考虑他们的感受。看看文中的爷俩,时而赌气时而欢快的像兄弟。青春期的叛逆心理人人都有,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小说中杨帆虽年轻时不懂的父爱的深沉、伟大,何尝不同我们一样呢?但在父亲重病时翻然醒悟,意识到岁月的无情,父亲已经老了。

    止不住的岁月,停不住的年轮。长者不在奢求什么,记得常回家看看。在外在忙也要记得常打个电话和他们唠唠。每个人都害怕孤单,千万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在,到那时后半生留给自己的将是良心苦苦的煎熬!又是一阵胸闷心疼,无尽的思念啊。想想他们伟大无私的爱,我想我只有低头的份。再看看小说中爷俩的人生经历,偶尔父亲的爱会让人难以接受:小时候,时尔为男人尊严打打骂骂,偷偷看儿子日记,反反复复的叮嘱,还常常冷战。总归来说都是小大小闹。看看这位父亲,真令人佩服、敬仰,他证明了父爱的伟大。也不多夸夸其谈了,给自己定个目标,好好的爱他们。《我是你的儿子》值得我们当子女的从中总结学习!

  • 7、 《我的儿子皮卡》读后感

    《我的儿子皮卡》读后感

    从《我的儿子皮卡》里,我认识了许多人物,比如好奇的皮卡,写书的爸爸,妈妈,皮卡的四个姑姑,皮卡的哥哥皮达,爱捣蛋的矮鬼,贫穷的草环,爱抓鱼的花儿,控制不住自己的马飞,还有油麻地的伙伴们......

    我还认识了许多动物:一头叫皮三的牛,河里漂泊而来的橘猫,屋顶上的两只鸽子等等等等。

    皮卡非常好奇:有一次,为了探究倾听的真面目,爬上了树枝上,还差点掉进河里。还有一次,为了知道河里有没有鬼,跳进河里,差点被波涛汹涌的大浪打翻淹死。好奇还真是一个小杀手啊!

    皮卡还是一个很有活力的孩子,好像有用不完的活力似的,让家人不能安静一分钟,一秒钟。整天从床蹦到地上,从地上蹦到桌子上,从桌子上蹦到沙发上。就这样周而复使。

    皮卡还是一个十分有爱心的人,有一次,遇见一只灰狗,把自己的香肠面包给这只灰狗,最后还收养了它。可是一只与这条灰狗极其相似的狗,二度咬人。居委会误以为咬人的狗是灰狗,就无情地把他带走了,最后又被一家人领养了。皮卡一家知道了事实,想把狗领回来,可是看到一名男盲牵着灰狗时,却不再领来了。

    看完了《我的儿子皮卡》我懂得了什么是爱,我要珍惜身边的爱,去付出爱,付出对动物的爱,付出对人的爱,付出为别人打抱不平的爱,付出对世间万物的爱!

  • 8、 我的儿子皮卡读后感

    我的儿子皮卡读后感(一)

    今天,我怀着高兴的心情读完了曹文轩写的《我的儿子皮卡影子灰狗》这本书。文中的主人公皮卡、皮达、何自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书主要写了皮卡一家人之间发生的故事以及皮卡与好友何自达的那份深厚的情谊。全文分三章,第一章裸睡。主要是写爸爸与皮卡的哥哥皮达关于怎样睡觉这个问题发生的争论,从这一对父子俩的争吵中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最近,我也是经常为了一点小事就和妈妈争吵不休,有时气得妈妈偷偷地掉眼泪。仔细想想,妈妈每天为了我的生活、学习而操劳不休,可我不但不感恩,反而惹妈妈生气。鸦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而我又做到了什么?

    第二章笛子与笛子。主要讲的是何自达想在爸爸四十岁生日时,送给爸爸一只花篮作为生日礼物。可他的零花钱远远不够买一只花篮。无奈的情况下他和皮卡情不自禁地来到池塘边偷起花来。被巡逻队人员发现,何自达不小心掉进了池塘里。皮卡见势不妙,背起花拼命地逃跑。最终被抓到了保卫部。只好通知爸爸,交上罚款,皮卡才得以释放。可皮卡没有向爸爸做过多的解释,竟背起花直奔向何自达家。他们一起度过了一个美丽而浪漫的夜晚。人生难得一知己!真为何自达有皮卡这样的朋友而高兴。

    第三章影子灰狗。皮卡把一只流浪狗领回了家,接下来发生了好几起灰狗咬人事件。大家一致认为是灰狗灰灰所为。灰灰被送到了收容所,然而灰狗咬人事件并未平息,这时皮卡一家人才幡然醒悟,他们错怪了灰灰。皮卡和哥哥为了给灰灰洗刷不白之冤,费尽心思找到了咬人的灰狗,并让抓狗行家逮捕了它。可灰灰已有了新的主人,永远回不来了。可怜的皮卡把自己变成了一只狗,汪!汪!汪汪汪!叫个不停。令人心酸!

    通过读这本书我深刻的明白了世上没有一个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都有优点、缺点。每个人都应虚心接受自己的缺点并极力改正。每个人都应让自己的优点无限扩大。

    我的儿子皮卡读后感(二)

    皮卡皮卡,真是个怪名字2020,《我的儿子皮卡》这一套书就是讲述的一个叫皮卡的小男孩的故事。

    皮卡生下来就很怪,好像不愿意来到这个世界,卡在那里怎么也不愿意出来,医生索性直接把皮卡拔萝卜似的拔了出来,皮卡的爸爸因为他卡着不愿出来,所以才给他取了这个名字2020。皮卡在家里,就像杀猪一样的,不停地在哭呀嚎呀,他的哥哥给他听撕报纸的声音,奇怪的是皮卡听到这种声音竟然停止了哭闹,但这种声音一停下来皮卡又开始哭了,他的爸爸妈妈都是很重要的工作人员,受不

  • 9、 给月亮做衣裳作文优选

    让文字流淌情感作文是我们表达内心的方式,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写完作文后要多修改让作文更完美,你是否正在收集一些优秀的作文?本文聚焦于与“给月亮做衣裳作文”相关的主题,相信您能从本文找到帮助!

    给月亮做衣裳作文 篇1

    月亮姑姑要做一件新衣裳。她的身子弯弯的,又瘦又小。

    过了几天,衣裳做好了。月亮姑姑一穿,哟!身子变胖了,这件衣裳没法穿,月亮姑姑心里很难过。裁缝师傅对月亮姑姑说:“月亮姑姑,要不您再做一件吧!”又过了几天,衣裳又做好了。月亮姑姑一穿,哎哟,月亮姑姑又变瘦了!这件衣裳又没法穿了,这下月亮姑姑心里更难过了。裁缝师傅又对月亮姑姑说:“再给您做一件吧,行吗?”又过了几天,衣裳又做好了。月亮姑姑再把衣裳一穿,哎呀!月亮姑姑的身子怎么又变瘦了?这件衣裳又太大了。月亮姑姑伤心极了。这时,裁缝对月亮姑姑说;“月亮姑姑,要不您这样,我给您做了这么多衣裳,您胖的时候穿大一点的,瘦的时候就穿小一点的,非常瘦的时候穿最小的衣裳。这样不就好了吗?你自己选着穿吧。”月亮姑姑听了裁缝师傅的话,高兴地说:“对呀!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月亮姑姑一会儿胖,一会儿瘦,一会儿穿这件,一会儿穿那件,终于又快活起来,她非常感谢裁缝师傅告诉她的这个好方法。

    给月亮做衣裳作文 篇2

    在冬天的一个夜晚,月亮看到在地上的人们都穿着暖和的大衣,特别羡慕,而月亮却什么都没有穿。于是,月亮请住在月亮上的商人给自己做一件又暖又好看的衣裳。住在月亮上的商人同意了。

    住在月亮上的商人开始给月亮量身高和宽度,商人量好之后,让月亮两个月后来拿衣裳。两个月之后,月亮去商人那里拿衣裳,回去之后,穿上身感觉特别小,月亮去找商人生气地说:你不是给我量好了尺寸了吗?怎么我穿上那么小?商人回答:我估计你是长胖了吧,我给你做第二件吧。月亮同意了。

    商人重新给月亮量了一次尺寸,又让月亮两个月以后再来拿他的第二件新衣裳。

    两个月后,月亮又去商人那里拿衣裳。月亮又穿上试了试,又太大了,都可以当长裙了!月亮唉声叹气地说:唉,商人,谢谢你的好意。正当月亮要走的时候,商人把第一件衣裳也给了月亮说:第一件,你瘦的时候穿,第二件,你胖的时候穿。

    月亮特别感谢商人,从此月亮和商人经常来往,成了最好的朋友。

    给月亮做衣裳作文 篇3

    冬季到了,鹅毛大雪掩盖着地面,-特别到了黄昏,就非常地冷。

    天天黄昏,月亮密斯都要外出工作。一阵北风吹来

  • 10、 我的“球球”作文集锦

    一提到写作,我总是充满了激情,因为写作对于我们来说就像是一盏灯塔,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在成长与变革的道路上,写作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当我们在写作文学时,要善于运用描写和议论等表达方式,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另外,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方面,比如如何进行文章的逻辑结构的安排等。今天编辑为大家推荐一篇讲述“我的“球球”作文”的好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并收藏本页,以便未来阅读。

    我的“球球”作文 篇1

    一个乒乓球砸在我头上。虽然我不是牛顿,砸中我的也不是苹果,但我也像被砸中的牛顿一样,脑袋里灵光一闪,只不过牛顿想到了万有引力,我想到了和妈妈打乒乓球。

    来到乒乓球场,我和妈妈就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对决。我把乒乓球一扔,然后用球拍一推,球向妈妈飞去。妈妈没有接住,可妈妈也不是吃素的,她把球往桌上一扣,球弹了起来,飞到半空中。唉,都怪我身高不够,没接住。于是我拿起球拍再次向妈妈发起猛烈的攻击。就这样你来我往,比分打到了9比9。谁输谁赢?就看这最关键的一分了。妈妈的球飞快地向我飞来,我没反应过来:球撞在球拍上,然后会掉到地上?no!no!no!这种事根本不可能发生。乒乓球又被弹了出去,与球网擦肩而过,掉在桌子上又弹了起来,但是妈妈没接住。耶!我赢得了这场对决的胜利。

    第二场的对决还在继续,我们打得热火朝天。爸爸拿出手机拍了一张照片,把我的快乐定格在这一刻。

    我的“球球”作文 篇2

    昨天晚上,妈妈新买的羽毛球拍终于到了。弟弟就立马对我说:“哥哥,你往常有时间吗?”“我正在读英语呢!要不等我一下,快读完了。”

    “行,那我先下楼等你。”他说完便噌噌地人家里跑了进来,那速度可真似一阵风,转眼之前就不见了。

    过了十几分钟,我英语读完了,换了身衣服便下去了,显然弟弟曾经准备了很久,他的衣服被汗水给打湿了,头发湿漉漉的,像被一盆水给浇过一样。他一看见我就把球拍递过来,说道:“哥哥,赶紧过来同我打几场球。”我笑了笑,小样儿,等会不把你打趴下才怪呢!我右手拿拍,左手拿球,把球往上一抛,再把球拍一挥,一个漂亮的远球就胜利地打进来了。只可惜弟弟没有接中,他用力过猛,把球拍给甩到草丛中了,真奇葩!不过他发的球我也没有接中几个,这使得我们似乎在各打各的,而不是在打来回。打了十五分钟,都还是这种状况,这可怎样办呢?我不时地想着,忽然,我的脑海里闪过一丝精光,呵呵,我有主见了。

    我跟弟弟首先在地上划定了一条线来

  • 2019-09-25

  • 2019-10-29

  • 2023-07-04

  • 2022-02-26

  • 2022-11-18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09-25

  • 2023-02-25

  • 2019-10-29

  • 2019-09-21

  • 2019-09-20

  • 2023-04-17

  • 2019-10-24

  • 2019-09-28

  • 2019-10-24

  • 2019-10-29

  • 2023-02-27

  • 2019-10-24

  • 2019-09-20

  • 2021-09-01

  • 2023-02-16

  • 2019-11-1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2-07-01

  • 2023-05-08

  • 2019-10-24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04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1-06-16

  • 2023-05-29

  • 2019-10-24

  • 2019-09-20

我给儿子做球粉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我给儿子做球粉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我给儿子做球粉读后感、2024我给儿子做球粉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