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环境读后感 > 地图 > 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环境读后感,2024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环境读后感
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环境读后感相关栏目
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环境读后感热门栏目
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环境读后感推荐
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环境读后感

(共 9987 篇)

  • 1、 读《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环境》有感
    徐婳 学校的图书馆里有数不清的书,我常常去借书看。有一次,无意中找到了一本书,随意翻了翻,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这本书的名字叫作《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环境》。 这是一本十分有趣的书,里面介绍了许多稀有动物,比如说机灵的狐猴、灵动的野马、憨态可掬的熊猫……看着看着,我仿佛身临其境,进入了宽阔的大森林,看到了狐猴从一棵树的树梢飞跃到另一棵树上,一群群奔驰的野马在辽阔的草原上快乐地奔跑,大熊猫若无其事地坐在那里咀嚼着新鲜的竹叶,敏捷的山猫迅速地扑向猎物…… 可是如今,像书中描写到的美好情景消失了:原本清澈的湖水变得越来越浑浊,小鱼翻起了白肚皮,嘴巴无力地呼吸着;由于人们乱砍滥伐,鸟儿们的家——森林越来越少,很难找到老虎那威风凛凛的身影了……我的心隐隐作痛,人们破坏了生态平衡,使这个绿色的星球日渐披黄蒙黑,黯然失色。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环境变得越来越糟,那么我们人类也就不能很好地生存了! 古言说得好:“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由于人们的过度索取,地下水位下降,土壤退化,渔业资源枯竭……如果人类继续砍伐森林,过度消耗资源,那么几十年后地球将真的无力背负几十亿人口这个巨大的包袱。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是地球的守护者。朋友们,一起行动起来吧!

  • 2、 我们与周围的环境

    地球上的生物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仅高等植物中就有近五千种濒临灭绝因此为了更好的保护我们的环境,绿化我们的家园,今天我就为环境的绿化与保护作了一个调查报告。

    我对身边的人们作了一个社会调查:

    调查内容,我做了一个综合的回答,综合的统计。

    请问你是怎样看待环保这个问题的?认为应该怎样做?

    答:环境是大家的每个人都有责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国家要立法,资金要加大投入,加大宣传人人自律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现在大家都发资金投入建设而忽略了身边的环境,现在环保意识虽然增强了,但还是远远不够的,随处可见随地吐痰。

    您是怎样做的?

    答:分类扔垃圾的,看见了及时捡,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我通过这个调查还是可以看出的,大部分的人民的环保意识还是比较强的,只有极少的人们还在破坏环境,人们已经意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

    我们要保护森林保护环境,为此我还给大家做了一份知识问答!

    损害城市绿化及其设施的行为有哪些?

    义务植树应遵循什么原则?

    住宅区项目建设需不需要绿化,绿化率应达到多少?

    我国有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我国的哪一类植物资源占据全 世界首位?

    这是一些简单的知识问答,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面,提高我们的回答能力。

    看了我的调查报告,大家的感触一定非常深刻吧!干净的环境和肮脏的环境大家想要什么呢?一定想在干净的环境里学习生活吧,如果我们不保护环境,随便得乱砍乱伐,不绿化家园,我们的环境能好么?德国人把大地当作母亲就给母亲穿上美丽的绿色外衣,他们说怎么能让母亲裸露着身体呢!所以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播种一片绿色,爱护我们的家园!

    同学点评:

    小作者写的很好, 地球上的生物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仅高等植物中就有近五千种濒临灭绝因此为了更好的保护我们的环境,绿化我们的家园,今天我就为环境的绿化与保护作了一个调查报告。这句很好,重点突出,小作者一定又会带来超乎想象的作品。

    你的文章写的非常好,把我们周围的环境写得非常细致,环境是人类生存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们要保护好环境!!!!

  • 3、 巨富与我们观后感

    《巨富与我们》是一部来自英国的纪录片,该片画()面精致,色彩鲜明,网友们对这部影片也是给出了不错的评价,一起来看看网友们是怎么说的吧!

    现在这个时代,贫富差距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随着商业的成熟,竞争越来越激烈,后来者想要进入分一杯羹已经越来越难。结果就是,穷人越来越难致富,一直被剥削。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中国、俄罗斯和中东的炒房团让英国的房价是当地市民收入的111倍,让英国变成租房的国家。巨富们购买珠宝等不单是消费,更多地是为财富保值。

    第一集:

    低税引进富豪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撒切尔)vs 他们只会买保值品,而不是促进经济

    富豪低税的坏处:

    房价飞涨,当地居民进入租房时代。

    因为钱生钱的各种方式,钱流入富豪,中下层人总资产下降。

    引进富豪的真相:

    政府让gdp好看,掩盖经济衰退的真相,从而维稳。

    这片子介绍英美的不平等状况。经济危机之后,不平等变本加厉。英国顶部1000人的收入不降反升,而中产阶级和穷人都在下降。前85个人拥有世界一半资产。以前讨论的是贫富分化,现在是中富分化。右翼思想者用trickle down来解释他们的重要性。但是,这个片子里面一个重要的信息是:富豪们自己都并不喜欢社会变得如此不公。

    片子里接受采访的富豪认为是政府不但不作为,反而为富豪提供他们自己都没想过的各种优惠。很多会计师楼雇佣政府税务局里的官员给富豪出主意。这些官员觉得自己是给富豪服务,但是连富豪都说政府官员干这种事儿属于不务正业。官员应该是想方设法为政府增加岁入来提供公共服务。现在基本上就是富人的仆人。有个超级富豪受访者说,他对此也并不满意,花盆里的花要有土壤才能长好,土壤贫瘠花也活不长。中产阶级是一个社会的土壤,现在英美的做法是拉大中产阶级和富豪的差距,他担心的是这种状况无法持续。

    有人说现在的情况不是trickle down而是trickle up。连富豪们都不想这样下去了,反而是政府使劲往他们手里塞钱。原因是吸引多少富人现在成了政客的形象工程。他们把自己的城市吸引了多少富豪当作政绩来宣传。

    看看那些给差评的评论,随随便便就说是左派言论。但是呢,说这些话的人不是那电视台的记者,是富豪们自己。这个片子给人一个警示,给极右捧臭脚的人恰恰需要看到,巴结了半天富豪,人家根本就看不上你的人品。

    啧啧啧。一边看这节目,我一边羡慕嫉妒恨啊。怎么才能让自己幸福起来呢?看这些富豪的活动

  • 4、 我们与周围环境

    我首先来到南门桥上,一组画面进入眼帘,让我大吃一惊,这就是我们的环城河吗?河面上许多东西随波逐流,是鱼虾吗?不,不是,是几百只五彩的塑料袋。哗,哗的声音不时传入我的耳际,是河水在流淌吗?不,不是,是旁边居民楼正在排放污水。桥上弥漫着浓重的气息,是清爽的空气吗?不,不是,是阵阵恶臭,我随后来到附近的另一座小桥上,抬眼望去,河面成了绿洲,杂草在河面上长得可茂盛了,只在桥下才露出不足一平方米的小水洼,这是在这段河道唯一能看见的一点河水,尽管它是污浊的.

    远看,河道十分狭窄,原来是两岸的居民非法霸占了河道,他们在河道上建房。在桥下,垃圾堆积如山,大多是生活垃圾,如塑料袋,一次性饭盒,菜叶、鱼胆、香蕉皮等等,甚至还有天花板之类的废弃的建筑垃圾。垃圾山上蚊蝇滋生,臭气熏天。行人路过此地都皱着眉头,捂住鼻子,逃避似的快步走过。我沿着河道向东走,寻找护城河的源头。在河的中游,河道比下游宽多了,河水是黄绿色的,在河道中间,长出了少许杂草。岸边,有一名妇女正洗衣服,河岸上,堆着一些垃圾。继续往前走,河道越来越宽,河床越来越深,河水越来越清。最后我找到了环城河的源头。在马尾山附近,源头的河水绿波荡漾,我走到河边洗洗手,惊喜地看见一群群小鱼儿在河水里畅游、嬉戏。河岸上是茵茵草地,有几头牛在草地上悠闲地吃草。几只白色的水鸟不时飞快地掠过水面,欢快的鸟叫声一直萦绕在耳边。回到家里,我采访了我的爷爷。爷爷说,他像我这么大时,也就是五十年前吧,那时的环城河绕城一周,河道有四五十米宽,河床有两三米深,河水绿得像一块翡翠,清极了,河里常年有鱼虾。全城的居民都饮用环城河的水,河水喝起来还满口生津呢。最后,爷爷沉重地说,现在的环城河已面目全非了,早已看不出当年的模样,让人十分痛心。调查结束了,我的思考才刚刚开始,我想起了我不久前看过的一则公益广告: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了。这个广告一点也不夸张,如果水资源污染的现象不加以治理,这个广告就要变成为现实。我从《十万个为什么》上看过如下的报道:英国第二大河流泰晤士河被污染后成了一条污浊的死河,后来,经过人们几十年的努力,泰晤士河又重新变清了。环城河是我们黄梅镇的母亲河,她养育了几代人。让母亲河再现昔日的风采,这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我们要亡羊补牢,从点滴小事做起,不乱放垃圾,不乱排污水,珍惜水资源,相信总有一天,我们的环城河一定能够摘掉被蒙上的黑面纱,重

  • 5、 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读后感

    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读后感(一)

    贾晔萱妈妈

    首先,我要感谢郭老师和各位推荐此书的家长们,让我们有机会放下手机,放下“快餐式”的生活方式,有机会沉浸在书的世界中,将这本书慢慢研读,同时,也有时间静下心来,读一些自己买了很久却一直未能读完的书。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总会不由自主的想起木心先生的那首诗《从前慢》:从前的日子过得慢,一辈子只够爱一个人,一生只能做一件事。

    而父母这个称谓,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终一生”的“职业”,曾几何时,我们都想让自己变成希望中的那个爸爸妈妈,但是走着走着,在面对许多突发情况时,往往却变成了孩子们乃至自己都很讨厌的样子,谢谢郭老师,谢谢各位组织读书的家长们,让我有机会能继续以一个好妈妈好朋友的身份继续陪伴孩子成长。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问了贾晔萱一个问题:你对妈妈有什么意见或者不满意,说出来我改正。悠悠仔细想了想,回答:妈妈,我觉得你很完美了,我对你没有意见,我很爱你。如果说在听到答案之前,心情是忐忑不安的话,听到答案之后,我更多的是汗颜,孩子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宽容多了,而且远比想象的要爱我们多了。

    尽管如此,我仔细拜读了文中的第二章,发现作为妈妈来说,我还是会不由自主的犯以下几种错误:

    1.责备,表现的最多的是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上反复责备孩子:你怎么吃饭又把油点子弄到衣服上去了?

    2.命令,比如:帮我扔个垃圾,帮我拿个碗,去帮我倒点水,并没有真正把孩子放在一个相对平等的位置上,而是不由自主的在以父母的身份去命令孩子做一些事情。

    3.说教,比如:你怎么能不写完作业再看电视呢,今日事要今日毕,诸如此类很多。

    回想与孩子生活日常,综合书上所提出的解决办法,我更倾向于把责备转化成描述或者提示,比如在对待孩子把衣服弄脏这件事情,我完全可以描述:“衣服上又多了几个小油点”,也可以尝试提示:“衣服油点太多,妈妈很难洗干净”。

    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我认为这两种更容易让她接受。在命令孩子之前,尽可能的把孩子放在一个与你对等的地位,比如帮我倒垃圾,可以转化成“请帮妈妈倒一下垃圾”或者“妈妈现在有点忙,拜托帮我把垃圾倒一下”,始终把孩子放在一个朋友的位置上,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把她看做自己的附属品。

    想象一下,如果孩子说出,“妈妈,稍等,我现在有点事”,我完全可以像书上应对的一样“大概多长时间”,“一会吧?”“15分钟可以吗?”“可以!”或者,干脆拿

  • 6、 哈利波特与我们同在

    哈利波特与我们同在

    我是一个多么喜爱友爱、和平、团结的人啊,惜乎现实中好像永远只有我一个人如此而已。

    我们这些地球的孩子曾被归之于游戏一代,因为我们愿意把大部分时间花在键盘鼠标或者电视屏幕前,而不是花在读书上。

    好在我终于发现了那么一个可爱的家伙哈利波特(harrypotter),这个出自英国女作家jk罗琳笔下的小子,他的不凡经历却在历史与现实之外为我们创造出一个独特的魔法世界。

    归类于儿童文学的《哈利波特》根本就不是社会纪事作品(早有有研究人员作了结论)。但它能够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善恶分明、神奇无比的魔幻世界。

    了不起啊,jk罗琳!

    当然,jk罗琳营造的这个虚构的世界远比现实世界简单。因此,《哈利波特》这套丛书所持的鲜明的道德立场和是非观念等,增强了作品的吸引力和可读性。

    哈利波特和他的朋友们与邪恶的巫师进行着卓绝的斗争,就如在第四部中提到伏地魔复活了,与被他带进来的哈利波特进行搏斗,虽然哈利波特不及伏地魔法厉害,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校长邓不利多的帮助逃出来,但是哈利波特勇于面对邪恶的伏地魔并与之决斗,毫不畏惧,敢于亮剑。

    天呀!哈利波特真勇敢!

    记忆中有这样的印象,曾经有文章这样写道:如果一个外星人在20世纪90年代末来到地球,他会发现:一套关于寄宿学校中的魔法男孩的系列丛书抓住了地球人孩子的心。这套风靡全球的丛书讲述的是,魔法世界里的好孩子和朋友们如何对抗邪恶的成人魔法师及其随从的故事,而男主人公的名字叫作:哈利波特。

    正基于此,我们如此孜孜不倦、如饥似渴地阅读《哈利波特》,也许是因为我们这游戏一代愿意认为这世界上除了惊心动魄的奇迹和变换莫测的魔法空间以外,什么都不是真的。

    《哈利波特》不仅抓住了全世界孩子的心,甚至是许多成年人也趋之若鹜(我看到的消息)。不仅父母们出于对孩子所产生的浓厚兴趣来读它们,据说不少年轻的职业人士出于自己的兴趣也开始读这些书,正是这些促使《哈利波特》的出版商制作出特制封面的成人阅读版本。虽然,这些版本的销售量明显地低于儿童版,但是乐于承认阅读过这套丛书的成年人比例还是相当惊人的。

    不论男女老少都热衷读书的原因,正是由于jk罗琳是一个埋设这个本来就是奇异故事伏笔的高手,她往往在故事发展的关键处停笔且听下回分解,让我们读者为哈利波特的命运牵肠挂肚,为众多情节挖空心思,都急切地想看下一本。正因此,我老爸知道我是真正意义上的超级哈迷,他便在去年

  • 7、 责任与我们同行观后感

    责任与我们同行观后感(一)

    责任就是对自己所负使命的忠诚和信守,责任就是对自己工作出色的完成,责任就是忘我的坚守。责任心又是什么呢?责任心是一种精神,在智力和实际经验相近的情况下,责任心就表现出专业精神来。责任心是一种动力,是聪慧,悟性和实战经验的高度结合,是需要加以修炼的,责任心更多的是敬业精神和对专业态度在许多情况下,敬业精神能补救许多能力的不足,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所以,我们无论做什么事。若没有责任心,必定是做不好的,因为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并不是说一件事,只要用心去做就不难了,所以责任心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要怎样才算是有责任心呢?就是要每位员工在自己的岗位上竭尽全力。因为不尽职,事绝对做不好。我们工作做不好,就直接影响到工作效果,甚至前程。

    责任心是一种担当,一种约束,一种动力,一种魅力。一个人只有有了责任心,才能够实现自己的承诺,只有有责任心,才能够正视困难,勇往直前,只有有责任心,才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树立高尚人格。我们每个人的工作都应该看作任重道远。

    责任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有,责任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又各有不同,有的人有大责任,有的人有小责任,大的责任体现在对国家,民族的义务,小的责任,体现出个人的爱好及不同的志趣。

    只有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实现自我管理,才能坚持原则,才能积极主动地工作,这样对所承担的工作和达到组织所设定的目标才更有意义,克服困难和战胜挫折才更有勇气。

    数学14b2班

    安燕玲

    责任与我们同行观后感(二)

    通过上星期有关责任感的主题班会,让我深刻的学习到责任感反映着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和思想品德,是刻苦学习,努力攀登的强大动力,是不懈奋斗,追求卓越,将才学奉献给社会的重要保证。

    每个学生都应肩负着对自己,对他人和集体,对家庭,对社会与国家等的责任。在众多优良品质中,责任感是那样朴素而又十分可贵。但从学生的日常行为来看,存在着种种不良表现;对自己学习要求不高,成就需求低,纪律意识淡薄,生活自强能力差;遇事只求自己合适;很少考虑到他人和集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自己生活的环境不爱护,破坏公物等等。责任感日益淡薄。因此,我们应该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

    我们作为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我们的道路任重而道远,唯有树立责任感,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才能拥有更好的发展。就让我们从捡起自己脚下的纸屑开始,从每天的清晨开始,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脚踏实地,拼搏奋斗

  • 8、 请保护我们的环境吧 (2000字)

    《低碳贝贝》观后感

    今年的六一节目精彩纷呈,其中我深受感动的就是这个表演唱《低碳贝贝》,这还是三年级的同学们表演的呢。

    节目一开始,有四位同学扮演大树,每人一手一只纸做的小鸟。然后,有一位可恶的猎人将他们打死了,又有几位伐木工把树砍倒了,还有几位不懂事的人把纸扔到了垃圾桶外面,那纸和垃圾桶也就有一步之遥呀!还有几位开着车跑来跑去,这也太污染环境了吧!

    之后一个声音就与同学们开始了对话,那个声音好像就是地球吧!再然后地球就倒下了,同学们也唱起了歌:地球爷爷已经很累,默默承受人类的罪,地球爷爷意冷心灰,每天留下伤心眼泪她们还把亲手做的保护环境的卡片送给了观众。还有人把树扶了起来,给每只小鸟做了个窝,把垃圾也扔进了垃圾桶,好几个人坐一辆公共汽车。最后,她们深情合唱完《低碳贝贝》,这个表演就结束了。

    表演结束了,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们都是人,可为什么人与人之间竟有如此的差距!如果人人都破坏环境,地球终将会灭亡。如果人人保护环境,地球就不会那么快灭亡。

    假如世界上每人每天乱扔1张纸,那么一天地球上会增加60多亿张废纸,每月大约增加1800亿张废纸,每年大约增加21900亿张废纸。那一百年,一千年,一万年呢?地球也会被废纸所笼罩,地球上的万物也将暗无天日。假如每人每天砍掉一棵树。不出一年,地球上也不会再有植物,人们也不会呼吸到新鲜空气喝到纯净的水,人们也只能住在沙漠里

    这不过只是两个常见的现象,如果我们不知悔改,一味地破坏环境,还有许多未知的灾难要降临,地球也会把我们赶出去,我们也会因为走投无路而死去。因此,我真诚地向全世界的人民说一句:请保护我们的家园吧!

    一个节目,让我沉思!

    六年级:子文学校

  • 9、 《党的十八大与我们的未来》观后感
    《党的十八大与我们的未来》观后感 古一小 五年(4)班 黄昭钦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在首都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这个周末,我和家长一起全神贯注地观看了《红领巾心系党——党的十八大与我们的未来》少年儿童版漫画宣传片,当看到未来社会中我们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时,我不禁兴奋不已。 在宣传片里出现次数最多的就是“小康”了,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小康”,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在《诗经·大雅》中,指百姓的生活到了衣食无忧的程度,社会保障完善了,城市和农村的差距消除了,我们有了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高的收入,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邓小平爷爷曾在“十二大”上说,要实现小康社会要分三步走,我们现在已经实现了前两步,但实现最后一步还差些。 接着,我们搭乘时光列车回顾过去的十年。比如说,抗击非典、载人航天、高铁、北京奥运、汶川抗震、上海世博、蛟龙探海、神九飞天、辽宁号航母等,2011年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跃升到第二位,我国实行义务教育,免除了我们的学杂费,还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医保和社会网络……这些成就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 当我们展望未来,飞往未来十年,2020年的中国已是一个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生态良好的小康社会了。 看完这部动画片,我更加热爱我的祖国妈妈,我决心从现在开始努力拼搏,勤奋学习,长大后做社会的有用之才,为祖国妈妈的长期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 10、 海洋与我们——读《走向海洋》有感

    中国国土面积是多少万平方千米?如果我突然问你这个问题,那你会怎样面对我的回答?960万平方千米?呵呵,不仅是你,还包括我、近100%的中小学生,近98%的大学生会这样回答。但是我告诉你,这样的答案是错误的。我也是看了崔京生写的《走向海洋》一书才知道,我们中国还有300万平方千米的蓝色国土海洋!如果一个海军军官知道了,一定会非常生气地说:我们洒血拼命好不容易才拼出来的300万平方千米海域,难道是说没有就没有的吗?

    《走向海洋》一书分三章来叙说。作者崔京生首先详细地叙述了海洋与人类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文明的起源,是蓝色的宝藏,也是人类最终的归宿;然后他讲述了海洋与中华民族的关系,讲述了中国悠远的海洋历史;最后,他展望未来,呼吁全世界的人们携起手来,共同高歌,与海洋同行,走向深蓝,再创历史的辉煌。

    平心而论,我们生活的地方其实不能算作地球,因为人们目光太短浅了,我们生活的地方有70.8%的面积都是海洋,简直就是一个大水球,怎么能说是地球呢?

    从古至今,我们人类就和海洋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渔民们世世代代以大海为生,捕鱼,养殖海洋动植物,享用大海为我们提供的丰富的海鲜产品。我们食用盐也是从海水中提取的。如果大陆上的资源被开采光了,就可以到蓝色聚宝盆海洋中去开采资源。现在很多沿海的国家都已经将一些油气田的钻探井架矗立在大海之上,向大海要能源。尽管潮汐发电站、海水温差发电站、海浪发电站目前还都在研究开发之中,但不远的将来,相信这都将会为我们人类提供丰富的电力资源。

    我们在开发利用海洋的同时,我们也一定要保护海洋。我们不掩随手扔垃圾在海洋中,这样会污染环境,工厂中不要把污水废渣排放到大海中,不要进行白色污染、电池污染、核污染等,因为只有保护海洋,海洋中的生物才能免遭侵害,才能旺盛生长,海洋才会乐意为我们做出无私的奉献。读书名言大全:/dushu/

    我在中央电视台节目上看到过一个记者专访,说的是现在人们已经在浅海的海面上安了一个小镇,这个小镇当然是以水产养殖为生的。这个小镇有机关、医院、学校、银行、超市、网吧、电影院等等,勤劳的人们生活在这里,尽情地呼吸着海洋的气息,从不为生活所烦恼。不过,在这个小镇上旅行只能靠自行车或者小船哦,目前还没有汽车。尽管如此,我也能想象,这样的生存环境一定也是很美的吧,我觉得就像陶渊明笔下的现代版的世外桃源啊。

    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

  • 2021-04-30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10-17

  • 2023-01-12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09-23

  • 2019-10-24

  • 2019-09-20

  • 2023-05-11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04

  • 2022-04-04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10-16

  • 2021-04-07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10-23

  • 2019-11-11

  • 2021-09-11

  • 2019-09-21

  • 2021-09-11

  • 2019-11-04

  • 2022-05-17

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环境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环境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环境读后感、2024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环境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