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我懂你的知识焦虑读后感 > 地图 > 我懂你的知识焦虑读后感,2024我懂你的知识焦虑读后感
我懂你的知识焦虑读后感相关栏目
我懂你的知识焦虑读后感热门栏目
我懂你的知识焦虑读后感推荐
我懂你的知识焦虑读后感

(共 5783 篇)

  • 1、 《我懂你的知识焦虑》(精选范文)

    《我懂你的知识焦虑》读后感700字

    互联网,就好像打开了一道道闸门,让多样且真假难辨的信息从四面八方涌来,犹如信息爆炸般让人有读不懂、跟不上的无奈,随之而来就产生了知识焦虑。读了《我懂你的知识焦虑》,跟着作者学习切换思维,通过升级认知,缓解知识焦虑。

    求知欲推动社会发展,促进人类文明,而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信息的增多,让富有求知欲的人类面临焦虑。

    伦纳德·姆沃齐诺曾经在其著作《直立的思想者》中指出:“人类的高贵在于我们的求知欲。”不能因为对知识的焦虑丧失了对于知识的渴求,也不能失去探寻事实本质的动力。

    这个时代,缓解知识焦虑的最有效办法就是思维没有定式,因时而变,因事而动。作者认为,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越来越自由,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的禀赋和优势发挥出来,而唯一限制我们的是什么?是认知。身处同样的时代,产生巨大的认知差距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能不能顺应时代发展,切换思维,升级认知。

    补足经济学思维,是升级认知的关键。经济学思维可以运用到纽约的犯罪率为何会突然下降的分析中来,也可以用到日本相扑运动的独特分析中,还可以运用到寻找坏人的分析中,作者通过这些丰富的例子,向我们展示了经济学思维的神奇魅力。

    作者认为,如果你的认知仅仅是一个普通人根据愿望对世界作出的那种直觉的判断,那么你就在知识的囚笼中。其实我们只要带着经济学思维,尽可能地去认知更多的事实,不关注愿望,我们就能在认知上成为聪明人。

    在书中,作者还指明了未来个人和企业的成长方向,那就是只做一件事,把它做好、做绝,“一针顶破天”。这不就是我们现在一直崇尚和弘扬的“工匠精神”吗?企业创新和持续发展需要认真做好一件事的决心,我们认知升级也需要与时俱进、求真笃行的决心。

    切换思维,升级认知,让知识焦虑不再焦虑。

  • 2、 《我懂你的知识焦虑》读后感

    《我懂你的知识焦虑》读后感

    火山鱼

    这本书的书名吸引了我,内容却不尽然。但作者是个有文化的臭奸商,书名可能只是为了吸引你,但细看总能学点什么,即便他不太懂我的知识焦虑。

    现在谈谈这本书。开篇三章,我最喜欢的是张泉灵写的一节,只有改变才能看见未来。个人认为奇葩说无法将她的个性尽情展现,看此节发现,这个女人真有魅力。魅力在于,她就像会自然的优秀。不断变化自己的角色,改变对世界的认知,尝试全新的领域!质疑自我到改变自我以及丰富自我的立体人生。

    罗胖说的经济学思维和创新工具对个人认知的升级,有一些观点不能苟同,但许多的故事提供新鲜的观点,解释原本误以为的东西,难能可贵。经济学思维是融合融化、细致坚持,以及运气。印象深刻的是认知升级和摆脱困境的创新工具。个人念念不忘的创业,这部分内容有了更多启发。互联网时代的产业生态使得事物的发展非常快,创新的金点子在融资后可以迅速成长,甚至避开大公司的并购。以前的创业,需要长期的发展和努力,自己做完整个产品线,还要把自己的专利藏成独门绝技。现代社会的发展,快速公开,一个创新的点子要快速告知世界,才能说明你是那只勇敢的螃蟹;且迅速占领市场,取得前期垄断利润。毕竟,谁知道下一秒钟,这点子会不会在别人的脑子里跑出来。

    在这一节另一个点很启发我,关于协同创新以及对中国制造业的看法。在协同合作的美国,一家公司要搞一个特别厉害的产品,这里面可能需要的技术特别多,需要的专业板块也很多,那么就找人协同。可能十几家公司合作一起搞这样一个产品出来,一台飞行汽车,机翼都要专门让协同公司来专业负责。高度协同能够让创新产业化,把点子带上市场。中国的制造业,是协同的重要部分,大规模的高科技制造生产,中国是很强的。国外可能生产得比我们好,可实现大规模量产,中国的能力很唯一。把国外先进的制造技术学过来,不断学习汲取、进步开发,获取独特的大规模制作能力,也获得分蛋糕时的话语权----这点很重要。谈到研发,以及围绕研发,协作到生产的阶段,中国很弱小。高校技术出不来,企业无法把高校技术加风投搞几年搞成产品----这是大问题。随着中国高校的发展,逐步提高创新研发能力。那么有勇气有底气的公司,协同风投,就能够开始搞事情。虽然不一定会成功,但牛逼的大学教授和牛逼的企业家,以及足量的资金投入能够十足提高成功的可能性。当这种协同成为一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惯性模式时,中国的自主创新时代就不远

  • 3、 《我懂你的知识焦虑》读后感800字

    通过浅读罗辑思维系列丛书中《我懂你的知识焦虑》这本书,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作者罗振宇带给我们的创新性认知。

    创新性认知存在于任何维度,时间、空间,工作、家庭,各行各业等都离不开创新性认知,顺应潮流,我们需要切换思维,升级认知,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顺利切换得过去,而我们能否完成思维的切换,就带来了认知上的差距。我们很容易从固有的惯性思维,去思考、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因为这种思维没有办法了解事实的真相,容易出错,所以面对新环境、新困惑就容易陷入焦虑、不安之中。所以,多些理性思维,升级认知,以便我们能洞悉事物本质,高效解决现有矛盾。

    联想到政工办工作。以前在别的部门或者县公司岗位上,总觉得政工办是个清闲的科室,只有到了这个部门后,才切身感觉到事多且杂,整天忙得焦头烂额,有时还忙不到点上;和同事也有因为工作而发生争执、焦虑和困惑,甚至产生畏难情绪,有打退堂鼓的念头。但是后来经过和领导、同事、亲戚朋友多沟通,多交流,改变了原有对人对事的认知,自己也努力学习政工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创新工作思路,逐渐把政工办工作捋顺,正常开展工作。

    例如2018年底迎接省公司党建考核时,虽然准备资料的时间较长,并且资料也比较全面,但都是按照上一年度的考核标准准备的,造成省公司考核小组按照新的标准考核时工作比较被动。吸取了这个教训后,年后迎接市里意识形态工作考核时,按照考核标准规定的六大项、25小条,逐项逐条结合日常开展的各项工作,经过认真准备,最终取得较好的考评结果。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面对知识焦虑,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处理方法。《我懂你的知识焦虑》给了我们一个建议升级认知。希望我们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知识焦虑应对良方,享受知识乐趣。人生一切难题,知识给你答案。

  • 4、 《我懂你的知识焦虑》读后感2000字

    《我懂你的知识焦虑》一书由罗振宇所著,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个全新的观点,让我们对这个社会有不一样的认知。这里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我懂你的知识焦虑》读后感2000字,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

    用了一周左右的时间读完了《我懂你的知识焦虑》这本书,很有收获。

    当前,我内心充满了知识焦虑和本领恐慌。繁忙的工作,匆匆的脚步,斗转星移的时光,慢慢地觉得时间越来越快,信息量越来越大,分析处理起来()越来越捉襟见肘。

    遇到了问题总是想立即问问度娘,可是搜索到的答案却总是引出更多的知识盲点,带来更多的茫然。不停地刷新着朋友圈和头条,幻想着哪位大牛大咖的观点和方法能让自己醍醐灌顶般地顿悟,可是满篇的心灵鸡汤和相互冲突的观点、立场造成更多的无所适从!面对繁杂的经济分析,字里行间夹杂的cpi、ppi、m1、m2让人炫目,该怎么面对有限收入和超额开支之间的矛盾,又该如何面对基本生存保障和通胀率?如何自我成长并教育孩子?这一切都让人焦虑!充满了知识恐慌!

    其实我知道,所有的焦虑和恐慌都是来自于心态,面对繁杂的信息和光怪陆离的现象,内心失去了平和,充满了浮躁和不安,才会使心绪出现了慌乱,行为呈现了乖张。而心态的平和来自于认知上的迭代,要在更高一个层面来看待当下,也就是常说的跳出问题看问题。

    而《我懂你的知识焦虑》这本书中提到了几个视角或者叫观点给我提供了很好的启发。

    要把信息模块化,主要掌握住接口。两千多年前的庄子就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社会发展到今天,穷尽一个人的一生都不能把一个细分领域的知识和信息窥其万一,比如说非理工科背景的人,对手机的通信原理及其制造过程,要详细掌握它的工作原理,即使一个信号发射功能如何实现的都是非常困难的。而每个人的生活和工作又需要各方面协作,所以要掌握一定方法,把这大协作的社会看成无数个封装好的模块,通过专家结论尽量把接口简单化处理,就好手机、微波炉等生活电器,买来会用就行了。所谓经验丰富,在我看来,就是封装的模块比较多。

    以开放的心态不断的通过实践和再学习实现知识的迭代和认识升级。要对繁杂的信息进行迅速的识别和转化,对已有的封装模块进行补充或迭代。比如说要关注量子通信研发进展,结合已掌握的通信知识,比较其优劣,然后再做一个新的接口放在那里,知道一旦量子通信技术突破必将对通信领域产生颠覆性影响。在比如说要把供给和价格波动的原理掌握并封

  • 5、 【读后感分享】《我懂你的知识焦虑》读后感

    【读后感分享】《我懂你的知识焦虑》读后感

    浅读《我懂你的知识焦虑》,印象最深的就是作者罗振宇带给我们的创新性认知。

    创新性认知离不开经济学思维,经济学思维为我们打开了认知的新世界。作者认为,经济学思维代表着人类正在进行的一次缓慢而又坚定并且作用极大的思维切换。

    顺应时代,我们需要切换思维,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切换得过去,而我们能否完成思维的切换,就带来了认知上的差距。我们很容易偏向文科生的思维,文科生思维带有形象化、情感化的特点,缺乏用数字描绘世界真相的能力,所以这种思维没有办法了解世界的真相,面对知识狂潮时容易陷入焦虑、不安。所以,多些理科生的经济学思维,以便我们能洞悉事物本质,升级认知。

    创新性认知带动创新性实践。中国需要创新,中国式创新具有挑战,也有机会和优势。发挥我们制造业的优势,再结合开放性创新特点,我们的创新之路将越走越宽。

    创业是现在的热门话题,关于创业,作者也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他强调,创业是整合周边所有的资源,包括自己团队内的资源,去构建一个全新的商业系统。这提升了创业者对于创业本质的理解,也提升了创业者的大局观。他也强调,创业者不是去做孤胆英雄,而是要让所有人在你的事业中都能看到自己发展的希望。

    联想到现在中国的优秀企业,不论是阿里巴巴、百度、腾讯还是华为,在企业发展的同时,都主动调动员工积极性,提升参与感和获得感。员工成就企业,企业塑造员工,员工和企业自身发展,互利共赢才是长久健康发展之道。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面对知识焦虑,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处理方法。《我懂你的知识焦虑》给了我们一个建议——升级认知。希望我们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知识焦虑应对良方,享受知识乐趣。

    文/ 陈商阳

  • 6、 《罗辑思维:我懂你的知识焦虑》读后感_1100字

    《罗辑思维:我懂你的知识焦虑》读后感1100字

    笔记

    ●怎么说服家长,让他们相信孩子学编程并不会染上网瘾。当时,我们想了一个办法。我们跟很多家长进行交流之后,告诉他们:其实,会编程的孩子反而不会沉溺于网络,因为他们有了上帝视角,知道这个游戏是怎么编出来的,所以就不会再被游戏骗去消费了。

    ●你得重视你的竞争对手。你得认知你自己。

    ●在西方宗教观念中

    【6】被认为是缺憾数字,

    【7】则被认为是完美数字。

    777代表完美全知全能的上帝,相应的666代表魔鬼。

    ●质疑:走出图书馆,走进实验室,往圣先贤写的所有书我都将信将疑,我只相信在实验室里得出来的确切数字。

    ●在互联网时代仍然热爱阅读的人的优势,别人只知道什么是对的,而热爱阅读的人可以往下看,不仅知道什么是对的,而且知道它是什么时候才变得对的。这就让我们一边品尝知识的果实,一边可以避免知识带来的傲慢。

    ●相扑运动

    ●这个世界上的事实远比我们看到的要复杂,社会结构、社会协作和人心的复杂度远超我们的想象。

    ●怎么当一个好的创新者?就是以上讲的三招:第一,持续地做;第二,系统地做;第三,死磕地做。这就是所谓的匠人精神。

    ●创新方法:

    第一种叫给予。(观点等)

    第二点,借用和移用。(把别人的好东西拿过来使。)

    第三点叫杂交。(新旧结合,我他结合)

    第四点叫发明。(应运而生)

    第五点,叫互动。(对手,观众)

    ●积木式创新:大学生,产销。

    ●自主创新不如谈对创新产业链的控制。

    ●不要轻视小事物的崛起。

    ●公司在招聘的时候,一定要对员工坏一点,要告诉他在这个公司工作不容易,事情特别难做,有时候还会遇到屈辱,别人会误解你,而且咱们公司加班是常事。但是,我们要一块儿改变世界,你愿意加入吗?

    问员工问题:①你打算干一辈子吗?不能够招要干一辈子的人。

    ②你下个目标是哪家公司?”凡是有目标、有理想的人,才会珍惜眼下的工作,好好地工作。

    员工想留下→问ta不想去看看世界?打算接着干多少年,目标。

    员工想跳槽→放ta走,并请求ta帮忙培养新人,并给ta福利。

    员工想创业→投资(最好是了解的同事)

    让员工有归属感!

    ●你的价值不是取决于老板给你多少钱,而是取决于你创造了多少价值、你的能力有没有得到提升。

    一个人一定要学会沉浸在自己的工作中,快乐地去享受它。

    ●不管你要不要创业,都得有创始人心态。

    书中书●《文明是副产品》《机械宇宙》《魔鬼经济学》《另

  • 7、 切换思维升级认知_《我懂你的知识焦虑》读后感

    切换思维升级认知——《我懂你的知识焦虑》读后感

    互联网,就好像打开了一道道闸门,让多样且真假难辨的信息从四面八方涌来,犹如信息爆炸般让人有读不懂、跟不上的无奈,随之而来就产生了知识焦虑。读了《我懂你的知识焦虑》,跟着作者学习切换思维,通过升级认知,缓解知识焦虑。

    求知欲推动社会发展,促进人类文明,而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信息的增多,让富有求知欲的人类面临焦虑。

    伦纳德·姆沃齐诺曾经在其著作《直立的思想者》中指出:“人类的高贵在于我们的求知欲。”不能因为对知识的焦虑丧失了对于知识的渴求,也不能失去探寻事实本质的动力。

    这个时代,缓解知识焦虑的最有效办法就是思维没有定式,因时而变,因事而动。作者认为,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越来越自由,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的禀赋和优势发挥出来,而唯一限制我们的是什么?是认知。身处同样的时代,产生巨大的认知差距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能不能顺应时代发展,切换思维,升级认知。

    补足经济学思维,是升级认知的关键。经济学思维可以运用到纽约的犯罪率为何会突然下降的分析中来,也可以用到日本相扑运动的独特分析中,还可以运用到寻找恐怖份子的分析中,作者通过这些丰富的例子,向我们展示了经济学思维的神奇魅力。

    作者认为,如果你的认知仅仅是一个普通人根据愿望对世界作出的那种直觉的判断,那么你就在知识的囚笼中。其实我们只要带着经济学思维,尽可能地去认知更多的事实,不关注愿望,我们就能在认知上成为聪明人。

    在书中,作者还指明了未来个人和企业的成长方向,那就是只做一件事,把它做好、做绝,“一针顶破天”。这不就是我们现在一直崇尚和弘扬的“工匠精神”吗?企业创新和持续发展需要认真做好一件事的决心,我们认知升级也需要与时俱进、求真笃行的决心。

    切换思维,升级认知,让知识焦虑不再焦虑。

    作者:陶琦

  • 8、 《罗辑思维:我懂你的知识焦虑》读后感_1400字

    《罗辑思维:我懂你的知识焦虑》读后感1400字

    看罗胖的书像是在听故事,有种欲罢不能的感觉,开了头就停不下来。故事娓娓道来,在一段平实的叙述之后,时不时会抛出一个颠覆性的观点,让你脑洞大开。对罗胖的感觉,有的听众或许会觉得佩服——他的大脑是由什么材料组成的,就好比“哆啦a梦”的口袋,里面装着永远掏不完的东西;有的听众或许会觉得震撼——他抛出的很多观点颠覆了自己以往的认知,原来建立的价值体系和思维架构居然是错的?如果不能用心去品悟,小心会让你怀疑人生;有的听众或许会感到危机——当接触到自己未知事物的时候,大多数人会产生本能的恐慌,害怕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以更大的加速度甩离圆心消失泯灭。

    阅读的唯一目的是提升自己的认知。看完这本书对这句话也有了更深的感触:

    在知识大爆炸时代,如果不坚持学习充电,你可能会感到焦虑。在这个信息膨胀的时代,如果仅仅靠接受学校的正规流程化教育而想一劳永逸受用终身,这已经是痴人说梦了。终身教育的观念现在已经成为全社会的一种共识,越来越多的人在工作之余都在找各种方式来进行“充电”,跟不上知识的更新换代,可能会被时代抛弃,甚至连焦虑的资格都没有了。书中这段话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充电的一种方法或可能:在现代社会,我们怎样做一个更好的自己,完成自己的认知升级,做一个更聪明的人、一个站在更高处的人?我将自己在经济学的智慧中得到的启发,总结成了十六个字:承认代价,比较权衡,不问是非,只争高下——凡有选择,必有代价,再也没有绝对的是与非,一切坚固的东西都会被打破,一切神圣的东西都将被亵渎,没有一个单一的答案,承认代价,权衡利弊,不问是非,只争高下。

    在知识大爆炸时代,如果不思考总结提升,你可能会感到焦虑。这是一个“知识”和“干货”漫天飞的时代。许多人受困于“知识焦虑”和“恐慌”,满世界看了诸多干货,也听完了一堆大神大牛们的分享,嚼了不少别人提炼出来的“营养鸡汤”,结果还是发现自己没有任何改变。我没有关注过罗胖的公众号,但听别人介绍,他每天都会讲一段话并推荐一本书,这份坚持,并把思考作为一种习惯,这样的人让人感到敬佩和恐惧。他在书中对历史事件和当前热点现象的分析思考中,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和方式,更彰显出了思考的力量。通过阅读拉长思维的长度,已发展的眼光看今时今天;拓宽思维的宽度,从多角度去认识和思考问题;拓展思维的深度,去探究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

  • 9、 升级认知——《我懂你的知识焦虑》读书笔记2000字

    升级认知——《我懂你的知识焦虑》读书笔记

    第一次读逻辑思维出品的书,读的很快,一口气酣畅淋漓。

    全书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是“知识焦虑的时代”。第一篇文章《只有改变才能看见未来》,作者张泉灵,从投资人的角度,讲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以直播平台为例,指出“改变”,传播方式的改变,让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认知观点,我们觉得无意义的事情,或许对特定的人群是有意思的。二是讲到融资的本质是助推,提到“速度”,落脚点是这是个足够快的时代,我们必须不断改变思维模式,而且还得改变的足够快。第二篇文章《现代世界的诞生》,以牛顿为切入点,讲了牛顿的贡献以及贡献的背景,引入了一个词“观念地层”,指出人类文明的发展伴随观念的生成,新的观念是在老的观念上层层累积的,而现代生活构建在特定的观念地层之上,结论就是阅读的唯一目的是升级自己的认知,我们不仅要知道什么观念是对的,还得知道它们累积在多少观念之上,在什么时间才变成对的。这里提到了两本书,《机械宇宙》与《文明副产品》。

    第二章是“从经济学开始升级认知”。包括三篇文章,《聪明人怎么看世界》,《认知差距的本质》,《经济学改变世界》。这里提到“经济学思维”以及《魔鬼经济学》的作者史蒂芬列维特,通过书中的例子分析相扑运动、点球、恐怖分子袭击等来说明现代世界是极其复杂的,结构复杂,协作复杂,人心复杂,而聪明人就是能够利用经济学思维,看到更多的事实。人与人认知差距的本质就是能否完成经济学思维的转换,具体又涉及机会成本的概念,并且必须权衡,没有什么是值得不顾代价地去追求的。作者总结了十六个字“承认代价,比较权衡,不问是非,只争高下”。随后,又用德索托对秘鲁政治的影响为例分析了经济学对现代社会深入骨髓的影响,再次阐释了“保护产权”以及“自由市场”的重要性。这里提到了张五常的《经济解释》,《卖桔者言》。

    第三章是“创新,升级认知的工具”。第一篇文章,《创新就是这么简单》,提到葛文德的两本书《医生的修炼》和《医生的精进》,利用里面的医学例子来阐述只要坚持做、持续做,系统做,用死磕的工匠精神去做事情,也是创新,这是普通人都可以做到的。第二篇文章《创新:是树,也是网》,讲了阿什顿《创造》里的观点,创新也好,创造也好,两点,一是解决自身具体的问题;二是全人类形成一个新创造的线,再连接成网,一个巨大的创新就出现了。由此衍生出现代社会的创新已经完全不是单个人,单个点,以诺贝尔奖

  • 10、 我懂你作文(分享15篇)

    相信作文大家都不陌生吧,作文,通常考察学生们的日常事物和文学的积累程度。写作文时应当采用通俗易懂、简洁明了的句子,您知道写好作文的要点吗?有请阅读读后感大全编辑为你编辑的我懂你作文,为防遗忘,建议你收藏本页!

    我懂你作文【篇1】

    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我们迎着晨风来到荷花亭,嗬!荷花已经开了,一张张深 绿色的荷叶像一个个大圆盘似的,非常青翠,荷叶上面滚动着小水珠像透亮珍珠一样, 美丽 极了。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 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 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 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 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那荷叶,像撑开的张张绿伞,亭立在碧波 之上,似层层绿浪,如翠玉。湖面上碧绿的荷叶,托出“少女”粉红的面颊。荷花的花瓣 儿洁白如玉,花里又托着深绿色的莲蓬,随风舞动。 再细看。荷花千姿百态,洁白无暇,像水晶一样纯洁。有的才只有一个青里泛白的花 苞,娇羞欲语,含苞欲放;有的只开了一半,一些花瓣散下去,另一些簇拥在花蕊旁,犹如 一位衣衫未整的美人;那些全开了的,像一个个穿着洁白素净的衣服的姑娘在翩翩起舞;还 有些,花瓣都掉光了,露出碧绿碧绿的莲蓬,莲子上面的小孔,似乎是一张张小嘴巴,正放 开喉咙大喊着:“我成熟了,快来摘啊!”荷花散发出清新淡雅的芬芳,引来花蝶飞舞,嬉戏 其间,令人赏心悦目。而那调皮的蜻蜓,扇动着翅膀,从那朵花飞到另一朵花,与荷花快乐 地嬉戏着。我陶醉了,觉得眼前的荷花

    是一位位风姿绰约的荷花仙子在翩翩起舞。 荷花的姿态各不相同,有的像在睡觉,躺在宽大的荷叶上进入了梦乡;有的弯着身 子,像在给夏哥哥招手,给太阳公公问好;还有的挺直细细的腰,像在聆听着大自然的声音。 有的花瓣张开了自己美丽的笑脸,似乎在告诉我们:“看看我的小脸蛋吧!”而有的还是花骨 朵。看那含苞待放的花骨朵,有的傲然挺立在水面上,有的藏在叶子底下,它们都在耐心地 等着根的喂养,阳光的抚育,时刻盼望着出人头地的那一天…… 梅花、茉莉花等虽美,但荷花更美,因为它代表纯

  • 2019-10-28

  • 2019-09-25

  • 2019-11-16

  • 2023-06-26

  • 2019-09-20

  • 2021-03-27

  • 2022-01-06

  • 2019-11-12

  • 2019-09-21

  • 2023-06-02

  • 2019-10-09

  • 2021-08-11

  • 2021-09-13

  • 2019-10-01

  • 2023-05-08

  • 2019-11-11

  • 2019-09-23

  • 2019-10-01

  • 2021-05-01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09-28

  • 2023-01-25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19

  • 2023-04-21

  • 2019-11-16

  • 2019-09-23

  • 2023-05-21

  • 2019-10-09

  • 2019-09-21

  • 2019-10-19

  • 2021-09-16

  • 2019-10-19

  • 2019-09-20

我懂你的知识焦虑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我懂你的知识焦虑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我懂你的知识焦虑读后感、2024我懂你的知识焦虑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