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斯巴达300勇士观看心得 > 地图 > 斯巴达300勇士观看心得
斯巴达300勇士观看心得相关栏目
斯巴达300勇士观看心得热门栏目
斯巴达300勇士观看心得推荐
斯巴达300勇士观看心得

(共 4268 篇)

  • 1、 斯巴达300勇士观后感
    斯巴达300勇士观后感(一):为了家园和自由而战 没有敢战的将军,就没有决死的士兵。决定战争胜负的,不是武器的先进,不是人数的众多,而是战士的意志,是统帅的精神。电影《斯巴达三百勇士》用生命和鲜血给我们诠释了战争的法则。 公元前480 年,不可一世的波斯国国王王薛西斯一世统率五十万大军( 号称500 万之众) 、战舰千余艘,大举进攻希腊。并一路南下逼近德摩比利隘口,胜利在望的薛西斯一世还向希腊各城邦发出劝降书,希望小邦们不战自降,这其中自然也包括斯巴达城。 结果,薛西斯的使者在众多希腊人的反抗热潮中吃尽了苦头。此时,为了抵御强敌,勇猛的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斯亲率由各处集结而来的希腊联军约7000 人,率先赶到温泉关,扼守住地势险要的关隘之地。 电影《斯巴达三百勇士》整个场景都是围绕温泉关战役展开的,观众们却丝毫感觉不到疲沓和缓慢。整个电影的全过程,给人一种扣人心弦的紧张和压抑,一种大兵压境的沉闷,一种面对死亡从容不迫的淡定。 古希腊人,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不管是自由民还是奴隶,都始终把死亡看成是一种荣耀,把为了信仰的奥林匹斯山上的诸神而战,为了自由家园而战看成天经地义的事情,把死亡作为一种荣耀和精神。这种精神,支撑了希腊千年来的文明和发展,并且深深的影响了后来的罗马,成为人类视死如归精神发源的源泉之一。 我们在整部电影中,看到的都是希腊人的勇敢,为了捍卫他们世世代代生存的家园不惧强敌的英雄主义气概,看到的是训练有素的勇猛顽强。 温泉关战役中,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斯带领希腊联军一次又一次打败了波斯军队,波斯军队尽管尸骨累累,却始终无法逾越希腊人的防线,无法向前迈进一步。电影中,特技镜头、3d 科技的运用,为我们最大限度的还原了2400 多年前的那场旷世大战,血腥的场面,特写镜头,更是让我们看到了战争的残酷。 希腊人以一当十、以一当百、以一当千,面对波斯人的疯狂进攻,一次次的奋力还击。再勇敢的战士都有他倒下的那一刻。我们看到希腊士兵中,那对父子兵的场景,令人感慨万千。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父亲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儿子倒在了波斯人的屠刀下,瞬间就变成了一个嗜血、杀人、狂暴的魔鬼。战争,把善良的人变成魔鬼,对那些发动战争的人而言,就是魔鬼。 因为议会没有批准,英雄的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斯不能
  • 2、 《斯巴达300勇士》观后感800字

    《斯巴达300勇士》观后感 首先要向这位勇士致敬,向编剧致敬,向导演致敬。 不同于中国的冷兵器战争片,这部影片色彩更加鲜亮,细节刻画得更多些,台词少了中国影片的晦涩,整个影片又保留了外国电影点到为止的优点。 看了这部影片,知道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大气(还是影评)。像春战时期千军万马踏尘而来,硝烟弥漫的剧照不叫大气,而这种光与影的结合,人物细腻的描绘才是真正的大气。 进入观后感吧。 貌似是头一次看这么震撼人心的冷兵器片子。刚开始还对片中残酷的士兵训练和此起彼伏的战事感到反感,因为刚刚看过余秋雨《没有例外的衰落》中对文明衰落原因的叙写,远征和失序着实影响了人类进步。不过既然这影片讲的就是温泉关这场战役,那还是排除一切干扰情绪看电影吧。 斯巴达,属于希腊,与雅典有着长年的政治内耗,外部有波斯的入侵。这部影片讲述的就是斯巴达国王利欧率领名勇士与波斯百万大军对抗的故事。我有种想像小学生一样写观后感把故事讲一遍的冲动,因为它太经典了,太伟大了,太令人触动了,而且这毕竟是古代,古希腊,它的历史可能不是每个人都懂的。但是我不能,只是在这里推荐大家看一下这部影片。 以少胜多的战役看来已经不足以让我们激动了,而这勇士的全体阵亡却令我们热血沸腾。是的,他们败了,但这是有史以来最漂亮的一次失败。当这些勇士还是孩子的时候,就受到了魔鬼般的训练,如果不这么做,斯巴达就只能是死路一条。为何只有个勇士迎战不便多说,不过在前线真打起来的时候你就会觉得,斯巴达派出的人并不少,个个都是项羽啊,而且他们有良好的战术,团队意识非常强,战斗力绝对赶上千军万马了。 斯巴达的法律是只许前进,宁死不投降,这与我国古代的气节相通,文天祥不向元兵投降,留下的《过零丁洋》脍炙人口。片中运用了很多对比手法,全部反衬勇士的勇敢与强大,正义与威严。按照当时社会的规定,国王无权派出军队,而下达神圣命令的长老们又受外族的贿,阻止国王行动,国王为了自己的国家、人民,能够无视法律,破除陈旧观念,这其实已经展现出影片的先进性了。 有人说这部影片传递给我们的是勇敢二字,告诉我们对待事情要勇敢,但我真没什么受教育的感觉,每个电影都有它自己的特点和目的,这部影片最大的特点还是震撼吧,不光是视觉上的,还有心灵上的。说到勇敢,不是别人让你勇敢你就能勇敢的,我们可以破除心理的一些障碍,使自己更加主动,但真正的内在素质还得慢慢磨
  • 3、 《斯巴达三百勇士》观后感
    《斯巴达三百勇士》观后感 没有敢战的将军,就没有决死的士兵。决定战争胜负的,不是武器的先进,不是人数的众多,而是战士的意志,是统帅的精神。电影《斯巴达三百勇士》用生命和鲜血给我们诠释了战争的法则。 公元前480年,不可一世的波斯国国王王薛西斯一世统率五十万大军(号称500万之众)、战舰千余艘,大举进攻希腊。并一路南下逼近德摩比利隘口,胜利在望的薛西斯一世还向希腊各城邦发出劝降书,希望小邦们不战自降,这其中自然也包括斯巴达城。 结果,薛西斯的使者在众多希腊人的反抗热潮中吃尽了苦头。此时,为了抵御强敌,勇猛的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斯亲率由各处集结而来的希腊联军约7000人,率先赶到温泉关,扼守住地势险要的关隘之地。 电影《斯巴达三百勇士》整个场景都是围绕温泉关战役展开的,观众们却丝毫感觉不到疲沓和缓慢。整个电影的全过程,给人一种扣人心弦的紧张和压抑,一种大兵压境的沉闷,一种面对死亡从容不迫的淡定。 古希腊人,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不管是自由民还是奴隶,都始终把死亡看成是一种荣耀,把为了信仰的奥林匹斯山上的诸神而战,为了自由家园而战看成天经地义的事情,把死亡作为一种荣耀和精神。这种精神,支撑了希腊千年来的文明和发展,并且深深的影响了后来的罗马,成为人类视死如归精神发源的源泉之一。 我们在整部电影中,看到的都是希腊人的勇敢,为了扞卫他们世世代代生存的家园不惧强敌的英雄主义气概,看到的是训练有素的勇猛顽强。 温泉关战役中,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斯带领希腊联军一次又一次打败了波斯军队,波斯军队尽管尸骨累累,却始终无法逾越希腊人的防线,无法向前迈进一步。电影中,特技镜头、3d科技的运用,为我们最大限度的还原了2400多年前的那场旷世大战,血腥的场面,特写镜头,更是让我们看到了战争的残酷。 希腊人以一当十、以一当百、以一当千,面对波斯人的疯狂进攻,一次次的奋力还击。再勇敢的战士都有他倒下的那一刻。我们看到希腊士兵中,那对父子兵的场景,令人感慨万千。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父亲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儿子倒在了波斯人的屠刀下,瞬间就变成了一个嗜血、杀人、狂暴的魔鬼。战争,把善良的人变成魔鬼,对那些发动战争的人而言,就是魔鬼。 因为议会没有批准,英雄的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斯不能调动军队,只能以个人名义,带领300名
  • 4、 《勇士》观后感300字

    《勇士》观后感 东关小学 602 汪天琦 今天,我们学校三到六年级去电影院看电影,这次我们看的电影是一部战争片《勇士》。 《勇士》讲的是: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中间有许多著名的事,例如:湘江战役、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这不电影是说强渡大渡河和飞夺泸定桥的故事。 在红军长征中,红军来到了大渡河河畔,红军在那驱赶敌人,敌人走后,给红军留了一条船,红军商量了几天后,决定分四路出发,红军让六个红军上个小船。强行渡过大渡河,小船在河流中摇晃着,到了对岸后,五个红军跳下水,从水中游到对岸,把对岸的敌人打得打败。 赶往泸定桥的红军从安顺场出发向泸定桥前进,三天到达,全程三百二十里,不对用二天走了八十里,接下来红军用一天一夜跑完二百四十里路到达了泸定桥,接下来等待红军的是什么。是光秃秃的铁索和一场生与死的战争,红军用铁锅做的盾牌向前爬去,最后敌人被迫在泸定桥上点火。红军战士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两个红军冲进了敌人的碉堡,最终,红军胜利了,可是却有二十多名战士死在了这场战争中 大家都知道,如果没有红军的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生活,红军对我们的恩是无限大的,我们是用什么也报答不了的,如果我们再不好好学习,我们对得起红军战士吗?
  • 5、 读《斯巴达克斯》有感

    我读《斯巴达克斯》,虽然我经常翻阅有关罗马的历史的书,但却对被世人啧啧赞叹的凯撒一点也不崇拜,尽管他是个百战百胜的战士,仿佛是罗马的“战神”,但我只欣赏那位代表奴隶的英雄——斯巴达克斯,他,以战神的名义,杀向自由。

    每一个腐败的王朝,都会产生一群大无畏的英雄,这些英雄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就我国的秦朝而言,刘备、项羽所建立的起义军至今仍是美谈,但吝啬的人们啊,为什么不称赞那虽然失败,却留下永恒精神的陈胜、吴广呢?他们也是英雄,一群当之无愧的英雄。

    至今仍不忘斯巴达克斯的那番话:“这是我无法抗拒的命运。现在我明白了什么是叫命运,它并不神秘,不是冥冥中的安排。而是一个人身处于某种形势下,四周许许多多人有意无意体现出来的意志,它们变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着你,使你身不由己,使你无法抗拒、无法逃避,这就是命运。”

    没错,就在斯巴达克斯带领角斗士和奴隶们进行反抗时,他就知道自己会输,起义不是角斗,不是单凭力气和武艺就能战胜的,当他们砸碎铁链的时候,也就砸碎了他们未来的生命。强大的罗马,他们是无法打垮它、消灭它的,他们只是一次又一次地打击它,打得它低头、打得它疲劳。在这过程中,他们注定要失败。

    但是,他们已经点燃了火炬,已经高举起旗帜。他们会牺牲会死亡,但火炬不会熄,旗帜不会倒下,自有另一批受压迫的奴隶会接过他们的火炬和旗帜,会起来造**。他们只是召唤,他们不是为了自己的自由,是为了别人的自由而战,自由万岁!

    素来,对勇敢的将士,总是称赞他们:不要性命、不顾生死。不对,只有爱惜生命的人才是真正的战士。角斗士、奴隶,除了生命,就一无所有。他们就格外理解生命的价值,生命对他们是世上顶宝贵的东西。所以,他们打起仗来特别地狠,因为只有杀死敌人,他们才能活下来,才能拥有生命,才能享用生命带给他们的自由。斯巴达克斯率领的就是这样的一支军队。

    世上有过无数的军队,为国家、为城市、为财富、为战利品、为权力、为统治这个那个地方而战斗的军队。可是,这是一支为人的自由与尊严而战斗的军队。这支军队并不认为哪个国土、哪个城市是它自己的,因为这支军队里的兵士是来自一切国土、一切城市和一切部落的。他们生来就是奴隶,自小就是被别人统治的,他们永远不会去想统治别人、统治城市、统治国家。他们生来一无所有,从来没有拥有过财富,他们也不想利用这些东西过什么奢侈的生活,权力、野心更是离得他们远远的。他们只是

  • 6、 读《狼牙山五勇士》有感300字

    【第1篇】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读完《狼牙山五壮士》这本书,我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这是一本很很感人的少年红色经典,每个人读了都会有所触动,我也不例外。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抗日战争时期,日寇拉开大网,对狼牙山抗日根据地进行了残酷的铁壁合围大扫荡。我八路军一团七连二排六班的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和胡福才为了掩护主力部队和群众突围,把上千名日寇、伪军打得落花流水、尸横遍野,又将其引入狼牙山上的棋盘陀绝壁上,用石头砸死了数十名日伪军,将最后一颗手榴弹引爆,将手上的枪支摔碎,纵身一跳,跳入万丈深渊。

    后人这样称赞他们: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北岳狼牙耸,边疆血火红。捐躯全大节,断后竟奇功。西畴农家子,今朝八路雄。五人三烈士,战火壮高风。望狼牙巍巍之高峰,谁不为之赞叹之忠贞,坚信我民族之不可战胜也。五壮士为了掩护大部队和群众,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让我们向英雄致敬,他们是好样的!五壮士不仅得到了国人的尊敬,也得到了敌人的尊敬!让我们向他们学习,用一颗爱国之心,用满腔的热血和实际行动去回报生我养我的祖国,让荣耀洒满祖国的大地!

    【第2篇】

    读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我感到无比的悲伤。

    文章说,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主力知道后把掩护任务交给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他们负责把老百姓的安全转移去龙王庙。主力临走前对马宝玉说:掩护任务完成后,不能走最右边的路,那是通往狼牙山顶峰的绝路,可能会丧失你们的性命。马宝玉点了点头。当五位战士成功地完成了掩护任务,他们就立即跑到主力和连队走的地方,马宝玉停了下来说:同志们,敌人还在背后,我们去追赶部队,就会引狼入室。四位战士点点头。马宝玉看到了狼牙山,说:我们要把敌人击退,才回部队。大家说:好。他们在狼牙山顶峰和敌人打了一起激烈的仗。最好,由于寡不敌众,英勇跳崖,壮烈牺牲。

    读了这篇文章使我想到了利比亚战争时期的那些军人,他们保卫了自己的家园,为了家园不受到侵犯,也壮烈牺牲了性命,他们很伟大。

    日本帝国、美国、英国等八国联军过去对中国的侵略,也令我感到无比的愤怒和永不磨灭的悲伤。

    【第3篇】

    狼牙山五壮士的名字,多少年来在中华大地作为民族不可征服的英雄楷模而广为传扬。在抗日战争胜利120周年的特殊日子里,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认真地阅读了《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

  • 7、 向勇士致敬——观《勇士》后感
    蔡宇皓 想必大家都知道《七律长征》这首诗吧。近日,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与这首诗有关的电影《勇士》。《勇士》以红军长征途中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英雄史实为原型,展现了勇士们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中大智大勇,挑战生死关口的非凡经历,剧情感人至深。 影片讲了1935年,红军在长征路上奋勇杀敌的故事。当时红军被敌人包围了,只有拿下泸定桥才可能有希望继续与敌人对抗,因此红军嘴里总是喊着:“跑完二百四,拿下泸定桥!”红军们奇迹般地用一天一夜跑了二百四十里。跑二百四十里的途中,有敌军不断地骚扰、有许多战士被累死和被敌军打死的场景,但是红军还是在前进。红军到了泸定桥才发现,敌人为了阻止红军攻打泸定桥,竟然把桥上的木板拆掉了。但是他们想错了,红军战士除了带武器,每人还带一块木板,一边前进一边铺桥,中途有许多战士都掉落到江中,但是红军不屈不挠,仍迎着困难继续前进,最终夺取了泸定桥。 看了《勇士》这部电影,我想到了很多,红军用了一天一夜的时间跑完了二百四十里,创造了奇迹;而我们有的同学在体育课上跑一会儿就喊“累死了,累死了”,而且还是气喘吁吁的。我们跟红军比差得远呢。现在我们有牛奶喝,有面包吃,有好床睡,有车接送。但我们还抱怨牛奶不够甜,面包不够好吃,床不够舒服,车不够快……跟红军战士相比,我们就是生活在天堂啊!我们是幸福的,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我们现在的生活,都是红军战士用生命换来的。我们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电影的结尾出现了一条河,这是一条血河,是红军的鲜血染成的。清明节到了,我为各位“勇士”献上一束花,向各位“勇士”敬礼!少年强则中国强,我们一定要学习红军战士不怕艰苦、不屈不挠的精神,珍惜来之不易的今天,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让祖国的未来更强大,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 8、 读《斯巴达克斯》有感800字

    我读《斯巴达克斯》,虽然我经常翻阅有关罗马的历史的书,但却对被世人啧啧赞叹的凯撒一点也不崇拜,尽管他是个百战百胜的战士,仿佛是罗马的“战神”,但我只欣赏那位代表奴隶的英雄——斯巴达克斯,他,以战神的名义,杀向自由。

    每一个腐败的王朝,都会产生一群大无畏的英雄,这些英雄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就我国的秦朝而言,刘备、项羽所建立的起义军至今仍是美谈,但吝啬的人们啊,为什么不称赞那虽然失败,却留下永恒精神的陈胜、吴广呢?他们也是英雄,一群当之无愧的英雄。

    至今仍不忘斯巴达克斯的那番话:“这是我无法抗拒的命运。现在我明白了什么是叫命运,它并不神秘,不是冥冥中的安排。而是一个人身处于某种形势下,四周许许多多人有意无意体现出来的意志,它们变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着你,使你身不由己,使你无法抗拒、无法逃避,这就是命运。”

    没错,就在斯巴达克斯带领角斗士和奴隶们进行反抗时,他就知道自己会输,起义不是角斗,不是单凭力气和武艺就能战胜的,当他们砸碎铁链的时候,也就砸碎了他们未来的生命。强大的罗马,他们是无法打垮它、消灭它的,他们只是一次又一次地打击它,打得它低头、打得它疲劳。在这过程中,他们注定要失败。

    但是,他们已经点燃了火炬,已经高举起旗帜。他们会牺牲会死亡,但火炬不会熄,旗帜不会倒下,自有另一批受压迫的奴隶会接过他们的火炬和旗帜,会起来造**。他们只是召唤,他们不是为了自己的自由,是为了别人的自由而战,自由万岁!

    素来,对勇敢的将士,总是称赞他们:不要性命、不顾生死。不对,只有爱惜生命的人才是真正的战士。角斗士、奴隶,除了生命,就一无所有。他们就格外理解生命的价值,生命对他们是世上顶宝贵的东西。所以,他们打起仗来特别地狠,因为只有杀死敌人,他们才能活下来,才能拥有生命,才能享用生命带给他们的自由。斯巴达克斯率领的就是这样的一支军队。

    世上有过无数的军队,为国家、为城市、为财富、为战利品、为权力、为统治这个那个地方而战斗的军队。可是,这是一支为人的自由与尊严而战斗的军队。这支军队并不认为哪个国土、哪个城市是它自己的,因为这支军队里的兵士是来自一切国土、一切城市和一切部落的。他们生来就是奴隶,自小就是被别人统治的,他们永远不会去想统治别人、统治城市、统治国家。他们生来一无所有,从来没有拥有过财富,他们也不想利用这些东西过什么奢侈的生活,权力、野心更是离得他们远远的。他们只是为

  • 9、 观看《基石》心得
    篇一:学习党教片《基石》心得体会 《基石》介绍了王辉同志作为一名组工干部为党的事业甘当基石,爱岗敬业、埋头苦干、无私奉献,坚持原则、公道正派、清正廉洁,默默无闻地在平凡岗位上争先创优的先进事迹;展现了一名优秀组工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时代风采,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人生价值! 《基石》选题从身边的基层党组织入手,通过各地、各部门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典型事迹,展现了新时期农村、社区、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国企、教育、机关、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等基层党组织在党的领导下和党员的带领下取得的巨大成就,阐明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片中的先进典型事迹让我深受教育,下面结合本支部的具体情况,谈谈我的感受。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诫我们基层工作很重要。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我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特点。中国共产党正是靠着一个个像牢固基石的基层组织,铺就了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道路,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从战争岁月走向和平年代,从封闭落后走向繁荣富强,从小米加步枪走向神十进天宫。做好支部的党建工作,发挥好社区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对社区乃至地区的生产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是社区不断发展壮大的基础之源。面临着市场的竞争,社区人才如何挖掘、培养,人才如何稳定,新一代人才队伍如何建设?是当今社区发展亟需思考及解决的问题。我们就要通过加强党的建设,通过思想工作使大家树立一种为国企、为党的事业做出奉献的一种精神;通过关心、解决社区居民的切身问题和困难,为群众做实事,同时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从而带动地方政策创新、服务创新和体制创新,创造出更好的地方经济效益,推进社区更好更快发展。 篇二:观看《基石》记录片心得体会 今天例会结束后,支部组织党员进行观看和学习电教片《基石》。《基石》电教片对广大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点教育片,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的优秀电视片。观看中,片中一个个有影响力的典型事迹和人物让全体党员教师深受启发,并从中得到深刻的启迪,对本人来讲起到一个很好的教育作用。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认真查找不足之处,从现在做起,进一步增强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不懈奋斗的自
  • 10、 《狼牙山五勇士》不雅后感300字

    我非常喜欢看电影,从懂事起至今看过的有几十部,但我感受最深的还是战斗故事片《狼牙山五壮士》。今天我和同学一起又看了一遍。这部电影中的五壮士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六班班长马宝玉。

    有一次,六班为了掩护部队和老乡转移,和鬼子交上了火。他们边打边后退,在班长马宝玉的指挥下,给了敌人沉重的打击。后来为了牵制敌人,他们上了棋盘陀,这是狼牙山的主峰,是条有去无回的绝路。

    有我们的英雄把守,敌人冲不上棋盘坨,就用动了飞机。几架战斗机在主峰上空盘旋着,嘶叫着,投下许多炸弹。顷刻间,狼牙山上硝烟滚滚,弹片纷飞。战斗更激烈了,六班战士的子弹打光了。在这关键时刻,怎么办?他们搬起大石头向敌人砸去,砸得鬼子哇哇直叫。鬼子发现我们的战士没有子弹了,就像洪水般冲来。情况相当危急,只听鬼子乱叫:抓活的,抓活的

    班长马宝玉高声喊:战友们,我们死也不做俘虏。为了祖国,为了人民,我们宁愿跳崖!说着,他带头跳进了峡谷,四名战士也紧跟着跳了下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口号声在山谷中回响

    看到这里,我掉下眼泪:一是被英雄们不拍牺牲的精神感动,二是我感到十分惭愧。每次打预防针,我都吓得直哭。五壮士死都不怕,可我却被一支针吓得直哭,这不是太没出息了吗?我暗暗下决心,下次打针我一定不哭,我要让老师和同学们知道,我向康瑞也是一条好汉。

  • 2019-09-20

  • 2021-08-31

  • 2019-09-23

  • 2019-10-17

  • 2019-09-28

  • 2019-10-23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10-23

  • 2023-03-12

  • 2019-09-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21-09-01

  • 2019-09-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3

  • 2019-09-20

  • 2019-11-03

  • 2019-10-28

  • 2023-03-16

  • 2019-09-28

  • 2019-10-28

  • 2021-08-24

  • 2023-04-10

  • 2023-06-05

  • 2019-10-28

  • 2019-10-23

  • 2019-10-28

  • 2021-08-30

  • 2019-10-28

  • 2019-11-06

  • 2019-11-04

  • 2023-04-13

  • 2022-06-18

斯巴达300勇士观看心得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斯巴达300勇士观看心得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斯巴达300勇士观看心得、2024斯巴达300勇士观看心得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