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走出印度的勇士读后感 > 地图 > 走出印度的勇士读后感,2024走出印度的勇士读后感
走出印度的勇士读后感相关栏目
走出印度的勇士读后感热门栏目
走出印度的勇士读后感推荐
走出印度的勇士读后感

(共 9773 篇)

  • 1、 《走出印度的勇士》读后感1000字

    一个熟悉的身影在印度的沙漠中走过,是谁?原来是我国著名的旅行家——潘德明。为了一种神圣的使命,他孤身一人跋涉在原始森林中。一天,潘德明一觉醒来,发现在休息的树下卧着一只斑斓的猛虎,他该如何赶走猛虎呢?他正在沙漠中行走,突然飓风大起,沙丘滚滚而来,他会不会被埋没?他累了,支起帐篷准备休息,不慎触动了蜂窝,骤然,成千上万只黄蜂向他袭来,他会不会被蜇伤呢?带着好奇、猜疑,我津津有味地看了下去……

    一天早上,当潘德明一觉醒来,一只斑斓猛虎正躺在树下,他随机应变,拿出随身带着的锣锤“当,当,当”击了击,那斑斓猛虎立刻溜之大吉了,正是那面锣锤,他以后遇见百兽之王也不怕了;当他来到了一片沙漠不久, 遇到了一次冲天而起的飓风,千百吨黄沙被它轻轻地卷起,“噼噼啪啪”地打在潘德明的帽子上、脸上、手上,直打得青一块,紫一块,可是,他并没有停止不前,而是更坚强地向前行走;当潘德明在一次艰辛的征途中休息的时候,不慎绳子拉得过紧,“啪”一声触动了树上的黄蜂,霎时,一大群黄蜂成团成团地向他冲来,潘德明乘势一滚,用雨布遮住头和身子,经过一番周折,黄蜂停止就攻击。第二天,他又一步一个脚印地向西走了。一路上,他脑海里萦绕着古希腊人在埃佛勒斯峰上的格言:“如果你想强壮,那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正是这句名言,使他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的困难,我打心底里佩服他。

    记得一个晚上,我有一道数学题不会做,没多加思考就请爸爸帮忙。呵,说也怪,爸爸偏偏不那么”热心”,朝我一本正经地说了两个字“画图”,我撇着嘴,咕噜着“画图能解决?”我将信将疑地画了图,也别说,这画图还真管用,果然没用多长时间,难题被我解决了。

    以前的我就是这样,一碰到困难就缩手缩脚,怪不得我的成绩经常不如我愿,我想,也许就是我知难而退的原因吧。

    俗话说得好“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真是一点也不错,要是我每次能像潘德明那样遇到困难和挫折能勇敢面对,主动想办法克服,不去依赖别人的话,我想到最后应该是困难害怕我,而不是我害怕困难了。

    生活、学习、工作中,有哪个人不会遇到挫折和困难呢?那关键得看我们有没有潘德明那种勇敢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正如人们常说的“勇者必胜”吧。

    想到此时,我顿时觉得眼前一片明朗,谢谢你——潘德明,是你给了我启迪,给了我力量,我会永远记得你的

  • 2、 小说《阿难:走出印度》读后感600字

    小说《阿难:走出印度》读后感600字:

    虹影这位作家我是第一次听说。百度之后查到这是一位相遇文坛的著名华裔英籍女作家。这次读到这本《阿难》,多少也有些偶然因素。前两天的中午,11点多进了图书馆,还没准备好在书架前查找,就听到管理员说,同学们下午再来吧,该闭馆了。于是我匆忙走进一排书架,匆匆扫了几眼,挑了一本还算“顺眼”的书,就是《阿难》。

    看完后我觉得这不算是一本“名门正派”的书,它的内容不像是我之前接触过的--要么都市,要么乡土,甚至玄幻,我觉得这是一本野路子的书,有着说不清的主线。小说的前半段像是旅行作家的游记,中段突然所有人都加了第二层身份,一次旅记突变成了跨国追寻逃犯;结尾部分又是“我”的心灵独白和思考。

    大段的心灵路程,心里独白,作者追寻的就不再是大多数人的共鸣,你懂我就是懂,不懂就算了。这样的小众文学题材是我第一次读到。

    作者是一个很纯粹的文人。其实大部分人年少时或多或少都做过“当作家”的梦吧。看了这部作品,我才发现其实我与“文青”真的差得很远,我的青春真的不文艺。越早建立世界观的人活得越明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我却是单纯混沌到几乎大学才开化的人,大部分的轰轰烈烈,一波三折我都没有经历过,所以在如今这样的后青春期里,我在努力体验着。所以如《阿难》一样的小说,无论是作者本身的生活还是小说中的内容,我都了解甚少,所以共鸣甚少,不过这样的非主流文学往往代表着文学的先锋不是么?这样非主流文学中的内容也有一些我们不熟知的、被课本忽略的、不是大众普及的历史内容。也许我如今学识不够,达不到共鸣这样小众文学的高度,但是这样的作品不应当被束之高阁,读各种题材的作品才能丰富自己、提高自己。作者:黄

  • 3、 向勇士致敬——观《勇士》后感
    蔡宇皓 想必大家都知道《七律长征》这首诗吧。近日,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与这首诗有关的电影《勇士》。《勇士》以红军长征途中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英雄史实为原型,展现了勇士们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中大智大勇,挑战生死关口的非凡经历,剧情感人至深。 影片讲了1935年,红军在长征路上奋勇杀敌的故事。当时红军被敌人包围了,只有拿下泸定桥才可能有希望继续与敌人对抗,因此红军嘴里总是喊着:“跑完二百四,拿下泸定桥!”红军们奇迹般地用一天一夜跑了二百四十里。跑二百四十里的途中,有敌军不断地骚扰、有许多战士被累死和被敌军打死的场景,但是红军还是在前进。红军到了泸定桥才发现,敌人为了阻止红军攻打泸定桥,竟然把桥上的木板拆掉了。但是他们想错了,红军战士除了带武器,每人还带一块木板,一边前进一边铺桥,中途有许多战士都掉落到江中,但是红军不屈不挠,仍迎着困难继续前进,最终夺取了泸定桥。 看了《勇士》这部电影,我想到了很多,红军用了一天一夜的时间跑完了二百四十里,创造了奇迹;而我们有的同学在体育课上跑一会儿就喊“累死了,累死了”,而且还是气喘吁吁的。我们跟红军比差得远呢。现在我们有牛奶喝,有面包吃,有好床睡,有车接送。但我们还抱怨牛奶不够甜,面包不够好吃,床不够舒服,车不够快……跟红军战士相比,我们就是生活在天堂啊!我们是幸福的,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我们现在的生活,都是红军战士用生命换来的。我们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电影的结尾出现了一条河,这是一条血河,是红军的鲜血染成的。清明节到了,我为各位“勇士”献上一束花,向各位“勇士”敬礼!少年强则中国强,我们一定要学习红军战士不怕艰苦、不屈不挠的精神,珍惜来之不易的今天,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让祖国的未来更强大,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 4、 走出孤独读后感

    《走出孤独》是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所著的孤独十五讲,该书从人的社会性特点开始,认为人不同于其他动物,人必须群居。而人生活在社会中,人生的意义在于人必须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同时为他人做贡献。该书十五讲都以这一论点展开,每一句话都如此真实,没有一点点浮躁,都是真知灼见,体现了作者严谨的工作作风以及对事物真实体验后的总结。该书从每个人的人生目标,社会感,孤独、虚荣、性格、伤感、家庭、儿童时期、自卑、优越感,人生的问题,分析人的方法进行阐述,以及孤独引发的犯罪,继而引发作者为预防犯罪所作的努力-----增强合作能力。无不感受到作者的伟大,感受到作者身为人类的一员认识到:消除犯罪这种人间悲剧,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努力。人类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卑。而“自卑是一种十分正常的情绪,是人类改善自身环境的原动力。正因为人类知道自己的无知,又对未来充满期待,才会努力探索自然、宇宙,科学才得以诞生和发展。可以说,一切文明都是在自卑情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就个人而言,因为自卑,我们才会努力超越自己,追求成功,实现自己。超越自卑的途径之一,是学会合作。没有学会合作的孩子,会陷入悲观和自卑情结之中难以自拔。在生活中,即使是擅长合作的人,仍然要在各种困境中辗转沉浮。没人能完全控制自己的命运,生命如此脆弱,必须终生努力。”

    作者认为,人生中所有的问题都与社会有关,都体现在不愿意与人合作这一因素,这些不合作产生失败的环境,其实从孩子早年的家庭已经开始了。父母必须认识到这点,努力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是让孩子在以后的人生中远离一切人生问题和疾病的唯一保障。而当你有了一个有崇高的理念,一个崇高的孩子就是你对这个世界的贡献。

    总之,作为父母和作为正在培育孩子的父母值得一看。

  • 5、 走出院子的母鸡读后感

    篇一:走出院子的母鸡读后感

    走出院子的母鸡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走出院子的母鸡》这本书。让我最为感动的还是那只叫叶芽的母鸡。 故事的主要意思是这样的:在一个农家的鸡场里,有一只叫做叶芽的蛋鸡。它渴望和住在院子里的母鸡一样,能在窝里下蛋孵蛋,身边还有一只威风凛凛的公鸡保护更多相干范文走出院子的母鸡读后感今天我读了《走出院子的母鸡》这本书。让我最为感动的还是那只叫叶芽的母鸡。故事的主要意思是这样的:在一个农家的鸡场里,有一只叫做叶芽的蛋鸡。它渴望和住在院子里的母鸡一样,能在窝里下蛋孵蛋,身边还有一只威风凛凛的公鸡保护着。但这个愿望一只没有实现,终究有一天,它被当作病鸡扔出了鸡场。当它成功的从黄鼠狼的嘴里逃回院子里时,却又被赶了出去。因而它开始了流浪的生活。后来是一颗没有母鸭的庇护的鸭蛋,改变了它的一生。它那一颗布满母爱的心让我感动的流泪。当它的孩子找到了自己的同类时,这位鸡妈妈固然依依不舍,不想让它的鸭孩子离开,但还是忍着分离的悲痛和伤心,玉成了它的孩子。当送走孩子的时候,它忽然又开始后悔,非常希望孩子能守候在它的身边,但它渐渐平静下来后,它知道自己老了,不能再像之前一样保护它的孩子了。它的身体在雪花中渐渐的僵硬了。后来它变成了黄鼠狼的食品,它的灵魂渐渐的飞向了蓝天。我想这类母爱是伟大的,它成绩了孩子的快乐,它是非常值得敬佩的。这位鸡妈妈永久意味着伟大的母亲与母亲的爱。

    篇二:走出院子的母鸡 读后感

    《走出院子的母鸡》

    读后感

    十亩园小学

    牛康倪

    6.2

    12号

    寒假里,我读了一本外国名著,名叫《走出院子的母鸡》。它的作者是韩国著名作家黄善美。这是一本以动物为主角的童话书。

    书中也向我们介绍了两种不同的母鸡:一种是在院子里成天和小鸡、公鸡过着满足的生活的母鸡,如,住在院子里可以抱蛋的母鸡;一种则是生活在养鸡场里本应该乖乖生蛋给主人却怀有孵小鸡的梦想,最终实现梦想的母鸡,如,“废鸡”叶芽。

    书中也向我们介绍了两种不同的鸭子:一种是惧怕公鸡,刁难叶芽的鸭子,如,生活在厩舍里的鸭子们;一种是心怀大爱,乐于助人的鸭子,如,多次帮助叶芽,深爱着白毛鸭的绿头鸭。

    叶芽,一只极其平凡的蛋鸡,却有着不平凡的梦想——有一天能真正抚养一只属于自己的宝宝,可是,生活在养鸡场里的她,下的蛋无一例外的被主人拿走。 为了那个梦想,叶芽拒绝在养鸡场下蛋,很快,她被当成“废鸡”,被主人扔进了死鸡坑,并

  • 6、 勇士的风范
    怀着一份悬念,一份崇敬,一份感伤,我读完了《知荣辱树新风》这本书。心绪不停地随着每个情节波澜起伏。月夜下,仰望着星空。仿佛又呈现出了那感人至深的画面——一位位勇士用壮烈终结了他们的生命,但他们的精神却留在了中国13亿人民的心中。在历史的长廊里划下了一道道耀眼的光芒。最令人义愤填膺的,无非就是那些贪生怕死的日寇走狗,他们用耻辱勾勒了他们的一生,是令人唾弃的。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的耻辱根本看法和态度。它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八荣八耻”就是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最好诠释。千千万万的前辈已为我们做好了榜样,黄继光、邱少云用鲜血换来了民族的胜利。从小饱受骗磨难的雷锋长大后一心一意为人民;掏粪工人时传祥甘当人民的勤务员;“两弹元勋”邓稼先为研制“两弹”鞠躬尽瘁,立下了汗马功劳……回想古代的哲人志士。他们同样将荣辱放在与人格一样重要的地位,坚守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坚持自己的信念。文天祥被俘后,宁死不屈,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壮语。陆游临死不记恢复中原,怀着真挚的爱国情感,写出了“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千古名句。 现代社会需要时代精神的推动,在回眸历史的同时,我们也在享受着现今纷纷涌现出来的“时代勇士们”的精神品质的陶冶。“神舟六号”一飞冲天,奏响了中国太空探索的号角,更凝聚了几代航天人无私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与报效祖的拳拳爱国之情;北京军医华益慰,一辈子不要患者一分钱,不出一个错,对病人不分老幼贵贱,他以洁白的心灵,赢得患者“只能用磕头”来表达敬意;大学生洪战12岁起扛起家庭重担,在贫困中求学,在艰辛中自强,在背起妹妹上大学的故事里感动了世人,感动了中国……五千年来又在多少心系天下。爱国爱民的志士仁人,多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义之士,多少勤劳质朴,古道热肠的普通百姓……他们都是民族传统的化身!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古人云“知之惟艰,行之更艰”。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要“真知”,更要“真行”。让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以“八荣八耻”为准绳,为镜鉴,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聚沙成塔,集滴成海,就能汇集起知荣辱、树新风的强大力量,一个更加风清气正的社会就离我们不远。勇士之路就在我们脚下,勇士的风范就在我们手中,沐
  • 7、 走出院子的母鸡读后感800字:走出院子的母鸡读后感

    我有很多不一样类型的书,其中《走出院子的母鸡》最令我感动,书中母鸡的梦想与辛酸相伴,梦想与幸福相连,爱与被爱,生命与职责母爱。

    这本书讲的是一只叫叶芽的母鸡在农场生活,她梦想着有一天拥有自我的鸡宝宝,能够真正的孕育,孵化。但是命运却好像执意要与叶芽作对,每当叶芽下了蛋,农场的主人会无一例外的拿走。梦想让叶芽不安、惊喜、无助、奋斗叶芽为了使梦想成真,拒绝下蛋,很快它就被当成了废鸡。命运还是坎坷的,她被农场主人驱逐出自我心爱的农场,之后又不幸的被宠物们赶出了院子,但是,故事才开始她出了院子后显得无助极了,困境中,一只绿头鸭子帮忙了她,帮她摆脱了黄鼠狼。就这样,走出院子的母鸡叶芽开始了全新的,独立的生活。叶芽喜欢着绿头鸭子,在绿头鸭子失去伴侣后,绿头鸭子和绿头鸭宝宝与叶芽组建了一个怪异而又幸福的家庭。可悲的是,厄运再次降临,绿头鸭子为了守护鸭宝宝和母鸡叶芽亦与黄鼠狼大干了一个月,当两排利齿咬住了她的脖子时,叶芽带着无私的母爱,飞向蓝天。不幸的是,绿头鸭为了保护叶芽被黄鼠狼咬死了

    一个多么伟大的母亲才能在自我濒临死亡的同时,为自我敌人的孩子这般着想,是的,叶芽就是这种伟大的母亲,而让叶芽成为这种母亲的原因,正是因为她也有绝望的时候,她也有亲眼看着一个刚出生的小家伙是如何与死神擦肩而过。她也是母亲,一个有失败经历的母亲,被敌人追着的每一刻,她都害怕了,但是害怕并不是恐惧,而是明白了自身的弱小,正因为明白了自我的弱小,才有勇气逃跑。其实每个妈妈都一样,都能够在孩子坠落的时候接住;在地震时充当保护层;在危险时替孩子们挡下重重的一击。母亲永远会在最危险的时刻,在最危险的角度。就像叶芽,替孩子应对死亡。这就是只有人世间才有的母爱,不是用金钱能买来的,不是任何东西能够阻挡的。母爱,这个词看似普通,但是却蕴含强大的魔力,能够使命运改变;能够使一条小生命不受伤害;能够让春夏秋冬顺序改变;甚至能够让枯死的万亩树林一夜间复苏。母爱就是如此强大,虽然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是,光听到这个词,就足以让人感到强大的力量。

  • 8、 印度暴徒影评

    因为是米叔的电影,所以还是很值得期待的,但是这样的一部电影却在印度遭遇了滑铁卢的失败,而阿米尔汗本人也亲自道歉了,那么这部耗资将近3亿软妹币的印度暴徒究竟还值不值得我们去电影院一看呢?回答当然是肯定的。

    最近几年中国在引进印度电影的力度上增加了不少啊()。就今年就引进了10部,不过口碑都还行。说起在反讽自己国家又昭示着它在发展的电影,印度的可谓是神作!还有每一部印度电影都要融入的唱跳还是挺值得期待的,毕竟这也是印度电影的一大特色。那么话说回来,这部电影有什么期待的呢?

    首先就是米叔的造型吧,妥妥的加勒比海盗船长的翻版,还是有着浓浓的英国殖民地服装特色的,因为故事的背景就是反抗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这一开始的两艘大船,就反映了殖民时期的航海的扩张和侵略场景,当然令我眼前一亮的还有印度梅兰加尔古城堡,这个城堡真的看起来很精致!而且这部电影的特效和动作都是国际知名的团队打造的,冲着这花的3亿,也要去看看这个特效!

    在电影的情节方面,过多的就不透露了,但是还是很具有反讽意思的。比如米叔骑着小毛驴喊驴子主人,还有弄巧成拙替船长女儿挨了一枪的故事,都是有点反转,而且具有一定的特殊含义的。

    我们也看过米叔以前的很多电影,基本上都是反映一个比较大的点,具有很强烈的社会意义,那么在这部电影中,它最主要的大概就是讲爱国。没有那个国家的人民愿意被压迫的,即使是印度现在还保留着一定的英殖民地文化,但是占领国家领土的行为本身就是每个国家都不能忍的。故事还有的就是米叔饰演的这个角色本身是一个混混,这也是值得思考的。

    好啦。这部电影还是可以去看看的,不过面对印度市场的扑街,大家还是自己思量吧!就个人而言,支持米叔!

  • 9、 《走出非洲》读后感1500字

    借的书。契机,宝贝对非洲好奇。

    作者凯伦不里克森,丹麦女作家。1914旅居肯尼亚。1931年农场大火返回丹麦。

    译者的序里面说,看这本书,可以看到非洲的昔日乐土。

    卷一

    土著们是非洲的血肉化生。不畏惧死亡,你永远别想在这一领域掌控土著,而且要是你能放弃这种掌控的念头,反而可以给自己省去很多麻烦。因为土著宁可去死,也不愿做出改变。

    他们发自内心对我们的恐惧,其实是恐惧我们的故意卖弄。落在一个呆子的手里,他们死不瞑目。

    土著和移民者。卡芒提是仆人,穆萨布是主人。穆萨布是有善意的。

    她见过最原始的森林,没破坏的非州。平原。花豹。射箭。骑马。狩猎。

    卡芒提是她自己医治,医治不了送到教会医院救活的。完美的仆人、厨子、喂养动物。可以从别人的嘲笑中目不斜视的走过。可以从土著变成基督徒。可以做一些土著不会做的事情。

    露露是一只羚羊。被买回来的。有与生俱来的优雅。长大后离开了,回到森林。结婚了。生小孩了。还是会回来。但是不允许抚摸。卡芒提会准备好碎玉米。回来了很多年。认为像是女王回家省亲。比喻成像法国国王路易菲利普加冕后,宣称他被流放为奥尔良公爵的旧怨一笔勾销。

    离开非洲了。卡芒提写信说。他失业很长时间了。他说全部的仆人都不再高兴。农场对黑人来说是好地方。现在什么都没有了。现在所有的坏人心里高兴。

    穆萨布的农场可能是给了黑人机会。

    卷二

    走火,枪走火。很惨。生日聚会,一声枪响。死了一个孩子、重伤一个孩子、逃跑了肇事的孩子(逃跑的结局也是死了)。这件事怎么处理?赔羊。赔40只羊。赔羊的爸爸也失去了儿子。

    还记录了很多琐碎的事。土著的养子去世的时候。土著只有伤心,忘记了不是自己亲生的孩子这件事。孩子或者的时候无人过问,死后来了三个人争夺赔偿(25只羊)。

    还提到了文字的意义。提到了对信件的虔诚。

    逃跑的孩子没有被鬣狗咬死。去了姐夫的部族。

    受伤的孩子的祖母、母亲用巫术让牛变成瞎子。最终以赔付母牛➕牛犊,在头人见证下,结束这五年的走火事件。

    卷三

    终于写到了土著大舞祭。农场找到一千五百到两千人。

    白天晚上都在跳舞。而且是在月圆的晚上举行。篝火不是用来照明的。火用来营造效果。人的颜色是用浅红色赭石粉涂抹。不是动物的颜色也不是植物的颜色。年轻的舞者看上去像石化了。

    索马里少女、女眷。这些女人依附某个男性。父亲、兄长、丈夫。两方都认为,索马里女人从她们的男人那里榨取丝绸、黄金、琥珀和珊瑚是一种

  • 10、 《走出孤独》(读后感参考)

    提到孤独,相信每个人都不会感到陌生。不管古今还是中外,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会有孤独存在。不管是高处不胜寒还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那种孤独,孤独这种情感我们终究是无法摆脱的。从字面意思来讲,孤独就是一种主观自觉与他人或社会隔离与疏远的感觉和体验,而非客观状态;是一个人生存空间和生存状态的自我封闭,孤独的人会脱离社会群体而生活在一种消极的状态之中。

    可以说孤独基本上就是一种伤感的负面情绪,但是我们又不得不面对它。如何能够在深陷孤独这种情绪之中不能自拔之时还能够顺利走出孤独,这就是我为大家带来的这本由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美国亚历桑那州大学人际关系学博士科里·弗洛伊德编著的《走出孤独》一书就以一个拥抱为引为我们揭开了关于情感饥饿这一新名词的神秘面纱。

    本书共分为三大部分,在第一部分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如何为我们阐明关于孤独是如何产生的爱和孤独究竟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作者在其情感实验室的研究中为我们讲述了很多我们日常没有关注到的细节,如“触摸对儿童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研究表明,经常被触摸和拥抱的孩子比缺乏触摸的孩子长得更快,发育得更好,免疫力更强”。相信这对于众多年轻家长而言是能够想得通的。

    我们为什么爱?在本书中作者用了不少的篇幅来阐述这个问题。在作者笔下我们可以看到爱对于人类而言,意味着物种的延续。如果没有爱的情感体验有没有同样强大的力量来取代它,在作者看来人类终将灭绝。作者为此给出了五点理由,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去分析揣摩甚至可以提出质疑,这里就不再赘述了。随着对爱的深入探讨,紧接着而来的情感饥饿现象也产生了。与情感饥饿相对应的亲密行为的优缺点,时机的适当性在书中也得到了详尽的讨论。

    只有我们了解了情感饥饿和不恰当的亲密行为的危害之后,我们才能够意识到我们作为你人类对于情感的需求是多么的旺盛,情感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我们才能理解如何克服孤独并找寻出克服孤独的策略。在最后一部分的六个章节的篇幅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如何给我们提出六种克服孤独的策略。通过作者给出的六种策略我们在对付孤独这个强大敌人的时候也就有了强有力的武器。

  • 2019-10-11

  • 2019-11-16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8

  • 2019-10-23

  • 2022-02-03

  • 2019-10-23

  • 2019-11-04

  • 2019-09-30

  • 2019-10-19

  • 2023-01-27

  • 2023-01-20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1-05-25

  • 2019-11-04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10-16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04

  • 2019-09-20

  • 2019-10-17

  • 2019-09-21

  • 2019-10-29

  • 2019-10-16

  • 2019-11-06

  • 2019-09-19

  • 2019-10-29

  • 2019-11-03

  • 2019-09-20

走出印度的勇士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走出印度的勇士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走出印度的勇士读后感、2024走出印度的勇士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