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满庭芳·汉上繁华读后感 > 地图 > 满庭芳·汉上繁华读后感,2024满庭芳·汉上繁华读后感
满庭芳·汉上繁华读后感相关栏目
满庭芳·汉上繁华读后感热门栏目
满庭芳·汉上繁华读后感推荐
满庭芳·汉上繁华读后感

(共 9969 篇)

  • 1、 《满庭芳·汉上繁华》读后感赏析

    《满庭芳·汉上繁华》读后感赏析:

    公元1274年(咸淳十年),元兵从襄阳南下,第二年攻陷岳州(岳阳)。徐君宝死于战乱,其妻被俘,又因美色被献于元军将领。

    因为徐君宝妻太美,元军将领一心要得到她,也因此让她得以活着。从岳阳到杭州,元军将领带着她千里同行,威胁、利诱、挑衅,都被她沉着冷静,机智巧妙地化解。到了杭州,徐君宝妻被扣押在南宋著名将领韩世忠的大宅中,但她深知自己难逃此劫。当元军将领进一步强逼时,她便不动声色地要求先祭祀先夫亡灵,再与之完婚。信以为真的元军将领答应了她的请求。于是徐君宝妻焚香沐浴,祭拜先夫,然后在墙上题下这首绝命词,投水自尽。

    《满庭芳·汉上繁华》_徐君宝妻

    汉上繁华,江南人物,尚遗宣政风流。

    绿窗朱户,十里烂银钩。

    一旦刀兵齐举,旌旗拥,百万貔貅。

    长驱入,歌台舞榭,风卷落花愁。

    清平三百载,典章人物,扫地俱休。

    幸此身未北,犹客南州。

    破鉴徐郎何在?空惆怅,相见无由。

    从今后,断魂千里,夜夜岳阳楼。

    大意是说繁华富裕的南方都市,人们还保持着宋徽宗时的流风余韵。“绿窗朱户,十里烂银钩”形容当时人们生活环境的优渥。但一旦元兵如百万貔貅南下,便长驱直入,繁华落幕,一句“风卷落花愁”,表达了词人对国破家亡之恨和自身被掳之辱的无限伤悲。

    南北两宋三百年的灿烂文化,有多少典章人物,却扫地俱休。其中“典章人物”四个字,凝聚着词人对大宋历史文化的反思和珍惜。“幸此生未北,犹客南州”说自己有幸未被送往北方,却来到了临安,但就其深层意蕴而言,则是庆幸自身在死节之前犹未遭到玷辱,保全了清白。

    “破鉴徐郎何在?空惆怅,相见无由”借用南朝陈国灭亡时徐德言与其妻乐昌公主破镜重圆的典故,表达对丈夫最后的深挚怀念。生死茫茫,多少惆怅,再也没有相见的理由。

    “从今后,断魂千里,夜夜岳阳楼”,说从今以后,我的魂魄要越过千里,回到岳阳故土,回到丈夫身边。女词人在全篇词中对自身被掳艰危之现实,着墨不多,而在回忆和反思中,从历史文化悲剧写起,寄之以对祖国的深深情怀,对国家沦亡亲人永别深致哀悼。词中表明自己死节之心,将祖国和个人的双重悲剧融汇,意境极为崇高。绝笔之词从容绝决而又固执不舍,那种凄凉哀怨,让人不忍卒读。

    读后感赏析:

    徐君宝妻的这篇《满庭芳》能从南北两宋的浩如繁星的词作中脱颖而出,与一众名家大作比肩,除了它的文化内蕴,更多的还是因为其声之情,其声之哀,其声之绝,它是数千年历史

  • 2、 《夏之庭》读后感

    本书从三名小学六年级的男童观察一名独居老人的生活开始,三名少年最早的动机,是想抓住死亡的的瞬间,透过监视,好细看一名看起来如行尸走肉般的老人,是如何「死」的。 没想到,在「监视」与「被监视」的过程中,小孩与老人渐渐发展出一段特殊的情谊,在不知不觉中成了莫逆之交。他们时时相约于「夏之庭」,并透过晾衣服、油漆粉刷、为庭院种花……等生活琐事,互为彼此的生活注入生机。

    然而,在夏天快结束时,「夏之庭」内外的那股温暖空气,以及来自于这群「老小」的幽默对话,竟因老爷爷的死亡,而宣告消失了。孩子们达到最初的目的——「观察死人」,但是他们得到的不是「人是如何死的知识」,而是尝到了失去亲爱的人的痛苦。老人不只是他们童年最后的记忆,因为从老人身上得到的一切,将陪伴他们度过往后漫长的人生。

    老人与小孩,看起来处在两个遥遥相望的世界,但事实上,并不全然。似乎,只有让这两组人跳脱他们孤独、乏味的日常世界,让他们秉真相遇,我们才比较有可能看到这两组原本有趣,却屈居于狭小世界的人,因为碰撞,而有了很不一样的发展。孤独的老人,从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小孩身上,再次感受到生命向上成长的喜悦;而小孩,则可以从一个不虚掩个性、充满人生经验的老人身上,学习到他长年所累积下来的智慧,甚至,也从老人衰老、迎向死亡的过程中,稍稍解开他们「对死亡一知半解」的困惑。

  • 3、 御繁华 读后感(3)篇
    御繁华 读后感 第(1)篇

    御繁华 读后感 第(2)篇

    我读过的古言不多,这本应该是目前为止我最喜欢的一本,即使《一手遮天》都难以超过。阅读中,全程动情,垂泪若干次,痛哭若干次,终于看完了这个故事。其实再回想,也许故事并没有什么特别,只是韩维桑和江载初这两个人物太鲜活也太虐心了。

    作者的文笔曼妙却不繁复,读罢沁人心脾,成文行云流水,不多一字,不少一句,真是难得。无论是细节还是格局,真的是无懈可击,每个情节巧妙设计,翻转、伏笔没有生硬之处。若不是因为工作,恐怕会不眠不休看完,终究也熬了两个通宵哭着看完。

    我也曾灰心丧气,想无欲无求,凉薄一生。可看完这样的故事,我觉得韩维桑说得对,也许我们会做很多让自己难过的事情,但是再选择一次的话,还是会义无反顾。只管去爱,只管向前,这样大抵就不会后悔。

    “承君深意无以报,望君此生御繁华。”

    御繁华 读后感 第(3)篇

    承蒙深意无以报,愿君此生御繁华;[啤酒]n本以为是悲剧收场,帝王一生后悔迷离;n且看到最后那一刻!n江载初,韩维桑n还是遇见了,终究应了作者的名字“无处可逃”n人生苦短,及时行乐!n爱别离苦,那就紧紧相拥[拥抱]n真正的爱情,就算是山河支离破碎;江山风雨飘摇,也依然相信你,爱你胜过恨你!n我感慨人世间有如此纯粹的感情!n两个陌生人,因为一些多巴胺、荷尔蒙的分泌;就可以良久一生;从此平安喜乐为伴……n我不求遇到的多完美,多帅气,多浪漫;n只求他能接受我的所有,让我舒服自在!n六一快乐!n亲爱的未来的老公;n一想到你现在在和别的小姑娘你侬我侬;我就似一摊子陈醋……n你好好谈恋爱吧!因为你以后还会遇到我的!n咱不着急,来日方长……[微笑]n

  • 4、 满井游记读后感

    满井游记读后感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我读完袁宏道的《满井游记》,就想起这首《春天在哪里》。

    袁宏道一生酷爱山水,幸好他当时担任的职务又比较清闲,因此有空就想外出走走,《满井游记》就是记叙他在北京做学官时,一次寻春的经历。

    文章通过描绘北京近郊满井一带初春的美好景色,显示了早春蓬勃的生机,曲折的表现了作者厌倦都市官场生活和寄情于山石林泉的情怀。

    文章开篇就写北京早春天气的恶劣,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而作者呢,只能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渴望出游而天气又不允许,就象关在笼子中的天鹅,闷闷不乐。

    到了第二段,作者就变成了脱笼之鹄,从笼子中跑出来,飞向美丽的满井,飞向广阔的华北大平原。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比喻冰皮始解那一刹那间的湖光惊艳的情景,既表现出湖水的明净见底,又表现出它的冰凉宜人。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把静态且无生命的山色比作动态有生命的美女。那美丽的少女刚洗过脸,梳洗过秀发,(.org)美目顾盼,令人神魂颠倒!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作者由物及人,排比构句,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早春郊游图。汲着新鲜泉水,煮着刚出的新茶,那该是须髯飘飘的老者;举着酒杯,在春风中畅饮,引吭高歌,那该是青春派文人;骑着小毛驴,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不是回娘家的少妇,应该是专来寻春的少女,北方的姑娘就是这样的大气、爽气,给春天画上一个耀眼的惊叹号!

    鸟在沙滩上慵懒的晒着太阳,鱼在水中轻快的吞吐着细浪,明媚的春光照得天地万物喜气洋洋。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大自然何尝没有春色,只是局促于一室之内的人不知道春在哪里罢了。这也揭示一个哲理:这个世界上不缺乏美,只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满井!春天在哪里,春天在爱美的人的足迹中!春天在哪里,春天在一切爱美的人的心中!

  • 5、 《梅兰芳》读后感

    中国历史上的名人千千万万,如天上的繁星多得数不清,每个名人身上都有闪光点,他们的名誉背后是一段段激励人心的感人故事,其中梅兰芳身上有着令我敬佩的事迹。

    梅兰芳于(1896~1961),年仅8岁的他拜师学戏,晚上,他偷偷跑进院子里,把一桶桶水洒地上,天气极冷,水一会就结冰了,他踩在冰上,练习唱戏的步伐,冰面很滑,年幼的梅兰芳不知多少次重重的摔在奇冷无比的冰块上,身上不知撞出了多少青块块,他还是坚持忍着痛学戏,几年后,梅兰芳的步伐基本功着实了得,台面不是冰面,他的步子很稳,正因为他的艰苦,他的步伐稳健、天籁之音、刻苦不懈,最后名扬海外创作了京剧:《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虽然,梅兰芳学的是唱戏,但他那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每一个人学习,我们学习也要像梅兰芳一样,要做就做做好,绝对不要做一半就放弃,那样的人不会有任何收获,想想世界上的任何一位名人,哪个不是在事业上一心一意、不放弃才成功的吗?所以,有一个坚持不懈的精神是每一个成功者必不可少的。

    我们要向这些成功者学习,学习他们的坚持不懈、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 6、 残狼灰满读后感

    残狼灰满读后感 这几天我读完沈石溪的《残狼灰满》以后,这让我懂得了许多人生的道理。读完里面的《牝狼》后让我看到了狼的温情,读完《残狼灰满》后让我懂得了坚持不懈就是生命真谛,读完,《乌凤和赤莲》后让我懂得了团结力量大。这书使我我受益匪浅。 其中的《残狼灰满》让我感触最深,故事简述了一只名叫灰满的残狼曾经是一统天下的狼酋,可是却在一次狩猎中意外被猎人打断了一条腿,可怜的是它灰满本就是一条跛脚狼,三减一等于二,现在,灰满就真的是一条废狼了。天无绝狼之路,曾经被他一句话功夫就救出来的小母狼黄鼬对它一片死心最终它与黄鼬用默契的配合再次登上了狼王的宝座,可以这样说,没有了黄鼬就没有今天的灰满,为了当上狼王,灰满牺牲了色相与黄鼬结合。在最后一次狩猎中,他会满为了狼群后代的兴旺,与那固执的藏羚羊一同摔下了悬崖。 这是多么惊心动魄的故事啊!这就是真正的动物小说啊!只有沈石溪才能写出这么动人心弦的故事啊!

  • 7、 春满燕园读后感

    春满燕园读后感(一)

    我喜一爱一季羡林先生的散文是从1962年末读高三时开始的。那时任语文课的杨志翔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朗读了【春满燕园】这篇散文,并且说,季羡林是北京大学的著名教授。后来我把【春满燕园】抄在笔记本上,反复诵读,背如流水。重读这篇一精一品散文,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这位国学大师、文学泰斗已经逝世近4个月了。今天推荐【春满燕园】、【春归燕园】,以表示对他由衷的怀念。

    【春满燕园】,是季羡林老先生在1962年创作的,表达了对北大新面貌、新气象的由衷赞美之情。这是一篇只有一千多字的散文,它由燕园的暮春写起,进而写到郑板桥的诗,转而联想到北大师生心中也有一个春天。

    接下来,文章描写了教师们在灯光下潜心备课,伏案苦读的情景;早晨学生们在校园里朗读外语,在图书馆里全神贯注做功课的场面。

    最后,文章这样写道:这个春天是不怕时间的。即使到了金风送爽、霜林染醉的时候,到了大雪漫天、一片琼瑶的时候,它也会永留心中,永留园内,它是一个永恒的春天。

    文章寓情于景,感情真挚,语言华美,自然流畅,不失为一篇散文一精一品。

    作者用动人的笔调,写出了美丽的春天,万紫千红、生机盎然,使人陶醉。然而大自然的春天又是短暂的。作者用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往这句诗形象地说明了春的短暂,但又如何让这短暂的春常驻人间呢?作者用燕园中教师和学生全神贯注,如饥似渴地汇作和学习的情景为我们做了答案。特别是文中的伏案苦读、全神贯注、鸦雀无声可以深刻地看出老师、学生对待工作和学习的态度。我们只有心中充满对生活的热一爱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用辛勤的劳动去美化生活,回报生报。作者通过老师的备课和学生的用功,突出了学习中的春天更加美丽,即使到了金风送爽,霜林染醉的时候,到了大雪漫天,一片琼瑶的时候,它也会永留在心,永留在园中,它是一个永恒的春天。季羡林先生自己对这篇散文也很满意,他说:这是我比较喜欢的一篇东西,一写出来,我就知道,我个人感觉,它的优点就在真字。一发表,就获得了好评和强烈的反应。许多中学和大学课本选它当教材。

    春满燕园读后感(二)

    季羡林,一个从鲁西北走出的普普通通、穷苦贫寒的农村孩子,由于他的天分和机遇,更由于他的勤奋与努力,使他从一个农民的儿子成为享誉国内外的学界泰斗。他是著名的学者、教授,被称为东方学大师、印救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化学家、民族学家、佛教学家、敦煌学家,同时又是著名的

  • 8、 言叶之庭影评
    言叶之庭影评 少年秋月与神秘女性雪野在6月的一个雨天相遇,“隐约雷鸣,阴霾天空,但盼风雨来,能留你在此。”然后言叶之庭的标题浮现,动画于此开始。 第一部分 进入梅雨时节,下雨更频繁了,下雨天里,两人都会在这小亭子相聚。这小亭子像隔绝了世俗一切烦恼的伊甸园,在这个属于两个人的小角落里,秋月可以暂时忘却掉学习上的不如意,生活费带来的困扰,工作上的繁琐,只专注眼前的自己喜欢的事情,把心里的话自己重要的事慢慢地对雪野说,而此时,秋月根本对雪野一无所知,因为后者从来不迈出那一步。秋月慢慢地喜欢上在下雨天与她相遇的生活,也祈祷着下雨天的到来。月夜在这说道“只有做鞋,才能把我带到只属于自己的地方”。故事到此为止都是以男方为视角,独白也都是月夜内心的话。末尾,趁着月夜睡着了,雪野说出自己袒露心扉的话“你说,我还不要紧吧”。 第二部分 天气就是贯穿这故事的线,因为过了梅雨季节,天气转晴,故事开始了转折。因为男主说过的只在下雨天会到小亭子,所以,在没有雨的日子,只有雪野还来到小亭子。好天气一直持续到9月,而故事到这,两人终于在除小亭子以外的世界相遇了。他们在学校相遇,这时他知道了她是他的老师,和她被流言中伤没有勇气上班的事。 第三部分(高潮) “隐约雷鸣,阴霾天空,即使天无雨,我亦留此地”,知道了一切的男主,来到了公园与雪野相遇,说出了一开始雪野留下那句短歌的下半句。然后下了这场很久没下的雨,故事的高潮部分是秋月与雪野在楼梯上的对峙,秋月:你就一直那样什么重要的事情都不说,一直这样什么事都与自己无关的样子,一直这样一个人度过一生吧!雪野迎着突破云层的阳光哭泣着奔向秋月,相拥:我每天早上穿得整整齐齐地要去上班,可是一直都不敢迈出第一步,在那里,我从你这获得了前行的力量。于是,雨过天晴。 第四部分(结局) 雪野搬走了,秋月想,到了能走得更稳更远的时候,就去见她吧……故事的结尾虽说有点淡淡的哀愁,对于都是渴求完好结局的观众似乎有点遗憾,细想这也是再好不过的结局了,两人已有心心相依的默契,就不苛求形式上的配合了。毕竟,故事还能继续,爱的心,还能前行。
  • 9、 “梅兰芳蓄须”读后感
    《梅兰芳蓄须》读后感 今天我在《走进书里去》里看到了一篇文章便读了它,这篇文章的名字叫《梅兰芳蓄须》。 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是这样的:梅兰芳老先生是一位举世闻名的京剧大师,他在舞台上演的是旦角,为了演出需要,他总是把一胡一子剃干净了再上台演出。但是,他一生中却有八年是蓄着一胡一须的,那几年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抗日时期,但是日本侵略者总是变着法子让梅兰芳上台演戏。在上海,日本侵略军见梅兰芳不演戏,就让流一氓头子来威胁梅兰芳,梅兰芳坚决不演,为了安全,他逃到了香港,不久后,等到香港也被日军占领后,驻港司令官亲自出马,一逼一梅兰芳演戏,但是梅兰芳还 是不演,他借口剧一团一不在香港,逃过了一劫。香港的生活费很高,梅兰芳只好回到了上海。一回到上海,梅兰芳就把在北京的房子卖了。许多戏院的老板一听说梅兰芳要买房子都来劝阻,给他开出丰厚的条件,让他登台演出,可梅兰芳不管条件多丰厚就是不肯登台。一天,剧一团一的一位演员来找他,要求他必须要去演出,如果不演出就以军法论处。对此,梅兰芳只说了一句话:“我连普通演出都不去,还 会去这种大型宴会吗?”可是梅兰芳又想到:不演出归不演出,总要有理由推掉的吧! 于是他找到了一个做医生的好朋友,请求他给他找一个可以让他生病的方法。那个医生被梅兰芳的一爱一国一精一神感动了,给他打了一针“伤寒预防针”并对梅兰芳说:“这是伤寒预防针,它可以让你发高烧。”梅兰芳很高兴的回了家。(看到了这,我有点担心梅老爷爷了,我既担心他会生病,又担心他万一瞒不过日本侵略者的鹰眼。)不久后,梅兰芳果然发了高烧,他叫一个小演员给他向日本侵略者请假,日本侵略者不相信,特意找了个日本军医给梅兰芳看病,结果一测体一温一,四十多度,日本军医还 不死心,但奈何看不出一点端倪,只好走了。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消息传来,梅兰芳当天就剃了一胡一须,高兴地向大家宣布:“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我该登台为我们中国人演出了!”来看他演出的人太多了,没有座位就站着看。大家敬佩他的高超演技,更敬佩他的民族气节。 看完这篇文章,我觉得这篇文章使我觉得我国的一爱一国人士是多么令人敬仰。就是因为他们的存在,中国才得以崛起,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小学生要努力学一习一本领,将来振兴中华。我也觉得梅老爷爷很有骨气,我想到了《梅花魂》里外祖父给莺儿讲的那些有气节的
  • 10、 黄昏何其芳读后感

    黄昏何其芳读后感(一)

    何其芳的《黄昏》,尽管有着细致的场面感,通篇却是一种暗淡的色彩,宛如一部灰色调的电影。从前到后,从后到前,作者似乎什么也没有说,除了某些情绪。一种淡淡的忧伤,一种幼稚的伤感,年轻时候的孤独(抑或寂寞),莫名的伤感,看不清前路的茫然。

    马蹄声永远是那么的单调,它不会孤独也不会忧郁。街道,它就在那里,沉默也好,热闹也罢。所有的情绪,都来自人,那个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少年。

    作者叩问宫墙,其实是在叩问自己:我到底在寻找什么?这个问题当然不会有答案,否则他就不会写出《黄昏》。

    那个始终无法到达的小山巅的亭子是一个隐喻。也许那里就是作者所寻找的所在,也许那里有的仅仅是另外的一些孤独和忧郁。重点在于它的不可到达。在我们的生命里,无疑都有那么一个亭子存在,差别只在于有些人发现了它,有些人没有发现。

    黄昏何其芳读后感(二)

    读了何其芳的《黄昏》这篇富有诗意的散文后,感触极深。在里面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感觉,一种感伤的沉郁,一种大的苦闷。作者有极高的文字2020驾驭能力,这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满贮感情因子的语言风格也给读者留下探寻和想象的余地。

    90后的一代,大多数青少年是沉郁、感伤的。我们的青春狂傲不羁,会叛逆,会放荡,会去寻找自己的爱情。无论是苦涩的暗恋,还是青涩的初恋,都是春雨洗涤后爱情的朝露,容易消失,容易破碎。

    在大多时候我们会感到寂寞,不知不觉中有种莫名的感伤。而当我们的梦想在现实面前无能为力的时候,却是一种苦闷感到现实无法超越梦想,只能在幻想的国度里踱步。时常会问幸福是什么?也许那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情缘,或黯淡时光里一个无法触及的微笑,很甜,却是在梦里

  • 2019-10-24

  • 2019-09-20

  • 2019-11-03

  • 2019-09-20

  • 2019-10-16

  • 2019-10-16

  • 2019-11-02

  • 2019-09-20

  • 2022-03-16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3

  • 2019-10-29

  • 2021-06-10

  • 2019-09-20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3-01-06

  • 2019-09-28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0

  • 2021-04-03

  • 2019-11-16

  • 2019-09-28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08

  • 2019-09-25

  • 2019-10-29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5

  • 2022-12-16

  • 2019-10-16

  • 2019-10-29

  • 2021-10-29

满庭芳·汉上繁华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满庭芳·汉上繁华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满庭芳·汉上繁华读后感、2024满庭芳·汉上繁华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