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游褒禅山记读后感 > 地图 > 游褒禅山记读后感,2024游褒禅山记读后感
游褒禅山记读后感相关栏目
游褒禅山记读后感热门栏目
游褒禅山记读后感推荐
游褒禅山记读后感

(共 7842 篇)

  • 1、 分享范文:游褒禅山记读后感范文优选七篇

    多读书,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每个人在看完一本书之后,都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见解。我们就可以通过文字的方式把读书的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读后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一些决心和理想。怎么才能防止将读后感写的千篇一律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分享范文:游褒禅山记读后感范文优选七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游褒禅山记读后感(篇一)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此为志也;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此为志也;游山览水尚需有志,人又岂能无志也?

    读罢了《游褒禅山记》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像平静的湖面投进了一块石头泛起一圈圈的涟漪。作者独具慧眼,阐明了“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这个道理。想一想,在古今中外的名人哪一个不是有“志”才成功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玛丽。居里为了提炼“镭”,不怕失败,一次又一次地实验,取得了成功;童弟周为了努力学习,在路灯下刻苦努力,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爱迪生为了发明电灯,试了1000多种不合适的材料,当时有人取笑他,但他全不顾及这些,努力地坚持,才选用了钨丝;李时珍为了写《本草纲目》,自己试偿草药,花了27年才著成了这本书……

    然而想一想自己,做了一个又一个计划,却没有一个能够坚持下来的。就拿前几天的事情来说吧。我原本制定好了早上七点起来背单词,但因前一天多看了几眼电视,而一觉睡到天亮,妈妈叫我起床,我回了声“烦死了”便倒头就睡,这还不算什么,早上吃完饭,本应写作业,却看起了漫画书;下午补习后回家,本应该上网学习,却打起了游戏;晚上也应作题,可我却看了电视。一个“天衣无缝”的计划就这样被我的懒惰给“泡汤”了,比起那些名人,我真实无地自容啊。

    读了这篇文章,我深知无志者的后果,所以我要改正这些毛病,有志者事竟成。我会成功的。

    游褒禅山记读后感(篇二)

    古人云:“有志者事竟成”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们将其视为座右铭,为了不断地激励着自己。但是,是否只要有志气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实现自己的诺言而成功呢?

    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学生,都大胆的自称“我将来一定会成为.......”“我相信只要我有志气就会....”可是是否真正的会成功呢?我们应该去质问。

    “有志”固然重要,这是对于以后发展起根本作用的条件。没有“志”谈何成功与否?但是“有志”是不够的,“然力不足者”依旧不能够到达洞的最深处,

  • 2、 最新读书心得:山月记读后感(940字)

    读书之所以是一种乐趣,是因为读书使我们积极思考。观看一本书之后,我们对于作品每个人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可以写一篇读书笔记,用文字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读后感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那么,写读后感范文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最新读书心得:山月记读后感(940字)》,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山月记读后感(篇一)

    会看这本书,会知道中岛敦,是因为朝雾卡夫卡的“文豪野犬”。原本只是想拜读一下在一部夏目漱石、福泽谕吉、太宰治、江户川乱步、森鸥外、芥川龙之介、谷崎润一郎、中原中也、等等大文豪们都只能做配角的动漫中成为男主角的中岛敦的作品。读第一篇《月下兽》的时候还隐约记得自己是在读中岛敦的书,读着读着就完全被故事情节、故事中的人物的性格和行为举止深深吸引了,甚至忘记了作者本身和我读这本书的本意。读到“从前,我从未因我所做过的事情后悔过,总是只对自己没做的事情感到后悔。”才有点如梦初醒的感觉,因为在“文豪野犬”中的中岛敦曾亲口说出这句话(当时就很印象深刻)。但由于我读到这一句时已经完全沉浸在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的自白与叙述中,甚至无法分辨这句话究竟是史蒂文森说的还是中岛敦说的。

    总而言之,这是一本让我找回遗失许多年的沉浸于书中内容忘记时间的感觉、读有所思还仍然一页接着一页因全神贯注而读得飞快的书,感谢!

    很喜欢书末的作者年谱。目录式地看过作者的一生,轻描淡写、简短官方却依然可以想象到作者疾病缠身的痛苦,为天妒英才感到无比难过。

    山月记读后感(篇二)

    《山月记》读后感600字!

    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

    我读书的毛病是虎头蛇尾。好在这本书各篇的排序颇有意思,我对它们的喜爱程度逐篇递减,前几篇有多感觉惊为天人,《光风梦》就读得有多囫囵吞枣。

    悟净出世后拜访这么多所谓的哲人,听了各种各样的互相矛盾却正确的大道理,但是怎么过好这一生,还是看他自己的选择。“自己的病,还得自己来治”。

    李征与悟净有着微妙相似的懦弱,隐于自恃的一点天赋与才学之后,在自嘲之时不经意就流露出自卑。

    这便是我们,仗着一点点上进的心理,掩饰来源于同辈的压力与不安。

    似乎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会遇到无比自信的同辈。我们甚至没有打算成为那样的人,但是我们会纳罕,会叹异,他们活着的样子那么真实地摊开在你的面前,坦率而理直气壮。我们无从得知他们的自信来源于何处,总之

  • 3、 最新读书心得:《游褒禅山记》读后感作文汇总(4篇)

    多读书可以提升个人的气质和精神品质修养。好的作品会引起读者的共鸣,会被书中的情节所吸引。通过写一篇读后感来记录自己读过之后的所思所悟。读后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一些决心和理想。那么,您是否正在考虑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最新读书心得:《游褒禅山记》读后感作文汇总(4篇)”,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游褒禅山记》读后感作文(篇一)

    在我们的人生中,有很多的旅行,我们虽然从出生就就是有自由得,但是我们拥有者掌控自己命运的能力,甚至根本没有方向,所以我们根本无法感受到生命的美妙,我们大多数人都只是跟着旅游团,却都不敢独自去旅行。在《游褒禅山记》中,我非常敬佩王安石的一番话,是:“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世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道路平坦距离又近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道路艰险而又偏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没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辅助,也不能到达。”

    其实,我们应该努力的去探索这未知的道路,而不是在已知的道路上安逸享乐,这么做是不对的,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有意志力,力量和借助物,才能到达自己理想的境界,但是如果自己的力气明明可以达到但却没有达到,那这就太可惜了。如果自己尽力了也还是没有达到,那就没有什么可以感到可惜的了,因为至少我们还努力过。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也能够看到,如果我们要想看到奇丽的景观,就一定要有这种力图精进,永攀高峰的精神,也只有这样,我们的中国在会更加的强大!

    《游褒禅山记》读后感作文(篇二)

    北宋文学家王安石有一篇游记,叫《游褒禅山记》。这篇文章我很早以前就读过,是讲作者游褒禅山的所见、所闻、所想。前半部是记录当地的一些风景和山的来历,后半段讲自己游该山的经历和感想。这次读后仍有启发,尤其是后半段。

    前两天跟一个搞摄影的朋友聊天,聊起他们一行自驾西藏的经历,听来有点意思。

    十几年前,国内旅

  • 4、 最新精选: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读后感1570字

    通过读书我们能够提高自身的素养,还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在阅读作品后,心中感触颇多,会有一些独到见解。通过写一篇读后感可以把作品中的内涵精髓表达出来。读后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那么,您是否正在考虑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最新精选: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读后感1570字”,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读后感(篇一)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此为志也;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此为志也;游山览水尚需有志,人又岂能无志也?

    读罢了《游褒禅山记》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像平静的湖面投进了一块石头泛起一圈圈的涟漪。作者独具慧眼,阐明了“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这个道理。想一想,在古今中外的名人哪一个不是有“志”才成功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玛丽。居里为了提炼“镭”,不怕失败,一次又一次地实验,取得了成功;童弟周为了努力学习,在路灯下刻苦努力,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爱迪生为了发明电灯,试了1000多种不合适的材料,当时有人取笑他,但他全不顾及这些,努力地坚持,才选用了钨丝;李时珍为了写《本草纲目》,自己试偿草药,花了27年才著成了这本书……

    然而想一想自己,做了一个又一个计划,却没有一个能够坚持下来的。就拿前几天的事情来说吧。我原本制定好了早上七点起来背单词,但因前一天多看了几眼电视,而一觉睡到天亮,妈妈叫我起床,我回了声“烦死了”便倒头就睡,这还不算什么,早上吃完饭,本应写作业,却看起了漫画书;下午补习后回家,本应该上网学习,却打起了游戏;晚上也应作题,可我却看了电视。一个“天衣无缝”的计划就这样被我的懒惰给“泡汤”了,比起那些名人,我真实无地自容啊。

    读了这篇文章,我深知无志者的后果,所以我要改正这些毛病,有志者事竟成。我会成功的。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读后感【篇二】

    在我们的人生中,有很多的旅行,我们虽然从出生就就是有自由得,但是我们拥有者掌控自己命运的能力,甚至根本没有方向,所以我们根本无法感受到生命的美妙,我们大多数人都只是跟着旅游团,却都不敢独自去旅行。在《游褒禅山记》中,我非常敬佩王安石的一番话,是:“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世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

  • 5、 小编分享: 《游褒禅山记》教案范例4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是泥土,能生长万物之精。读书,可以让你掌握知识,而知识就像呼吸一样,吐纳之间,可以见人的气质与涵养。在读过一篇书籍之后人们内心都会有一定的收获和体会,关于读书心得我们应该怎么样动笔写呢?下面是小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小编分享: 《游褒禅山记》教案范例4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游褒禅山记》教案【篇一】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游褒禅山记》,这篇课文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二篇文言文。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这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

    文章语言难度适中,内容有很好的针对性,适合对高二学生进行文言文教学。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宋代散文,《游褒禅山记》与《石钟山记》编入同一单元,前者是教读课文,后者是自读课文。两者都是即事说理的游记。《游褒禅山记》的教学应是对《石钟山记》自读教学的引领和铺垫。

    (二)教学目标

    结合本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三个方面:

    1积累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知识。

    2学生结合实际领会处世治学皆须坚定意志、深思慎取的道理,借鉴本文即事说理的写法。

    3指导诵读,培养学生借助注解、依据上下文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参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确定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如下:

    重点:积累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知识。(积累“卒、道、极、观、得、悲”等实词,“以”、“其”两个虚词的意义与用法,以及文言特殊句式。)

    难点:领会文章所阐述的道理以及即事说理的写法。

    二、教法学法

    1.教法

    教学是一门艺术,因此,教师要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学生诵读、教师范读,整体感知的教学方法。

    2、点拨词句方面的一些知识,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教学方法。

    2.学法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会自主、合作、探究。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1、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

    2、参照注解,动口动脑,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

    3、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诵读

    3.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和多媒体辅助

    三、教学过程

    (一)准备阶段

    我主要

  • 6、 【精品】《游褒禅山记》教案范文2篇
    《游褒禅山记》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

    2、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3、学习作者“尽吾志”和做学问“不可不深思而慎取”的治学态。

    【教学重点】

    1、 积累重点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

    2、 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教学重难点:

    【教学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初中,我们学过《醉翁亭记》、 《岳阳楼记》,“记”是一种文体记,可说明、议论、描写、叙述。本文它一篇游记。那游记的共同点是什么呢?(明确: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游记,却不以表现山水之美为主,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议论,议论是文章的中心,而记叙只是一个引子。这篇游记就是北宋散文家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那么作者借助游褒禅山,阐发了怎样的道理呢?下面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

    1. 作者

    王安石(1021—1089),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现在江西临川)人。封荆国公,故世称“荆公。嘉祐六年(1061)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后司马光执政,废尽新法,王安石忧愤去世。卒谥文,故又称“王文公”。

    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2.背景资料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三十四岁时(1054年)从舒州判通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此山,三个月后以追记的形式写下此文。虽然是游记,但却是借记述游山来说理。

    三、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学生自由诵读课文,要求:边读边划出段落序号、读准字音和停顿

    2、指名两学生 诵读课文,是顺势正音

    褒bāo禅山 华huá山 庐冢(zhǒng) 有穴(xué)窈(yǎo)然

    怠(dài) 咎(jiù) 好游(hào) 仆(pū)碑

    无物以相(xiàng)之 深父(fǔ)

    3、疏通文意

    过渡语: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我们读也读了,现在就请大家依据课文注释,说说看,文章的每一段讲了什么内容,好吗?我们分组进行:男生负责一二自然段,女生负责三四五自然段。当然你们可以在翻译之前,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其他同学帮助解答。

    具体步骤:(1)先

  • 7、 2024《游褒禅山记》读后感悟汇总4篇
    《游褒禅山记》读后感悟(篇一)

    上来的整整一节课,我就让学生读书。要求很简单:多读,读熟。什么也没讲。

    第二节课,我问:哪些是重点段?学生说三、四段。那好,就从重点段讲。第四段很简单,一提而过。第三段怎么办?还是读背。我找读背好的学生示范,问:你们为什么背得快?他们说:“我是分几个层次背的。”我说:“具体说说层次。”下面就是他们说的大概意思。

    1、“于是余有叹焉。”这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2、主要写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写现在一般“世人”的做法: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4、重点阐述作者自己的观点:一个人怎样才能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呢?主要是“三有”:有志、有力、有物。为了加强论述的力度,作者用了很多否定的句子:非有志不能至,力不足不能至,无物相不能至。

    5、最后说:尽吾志,可无悔。

    学生说完了,我觉得老师就不用讲了。再有同学不理解,鼓励他们去读书、背书去就是了。

    第三段“讲”完,讲第二段。

    我让学生翻译第三段的第一个句子。问“于是”的“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在第二段中找“是”所指代的“这种情况”都包括哪些语句?学生最后找到了:从“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到“火尚足以明也。”找到了,一边让学生翻译,一边提炼要点,这层就解决了。

    我又问:这段写了作者游览的经过,那他和同伴游览的具体地点在哪?游览后的心情如何?学生说游的是后洞,后来的心情是“悔”。这样,第二段层次层意基本解决了。

    最后,我提问“其下平旷”中的“其”指代什么?学生说是华山洞。这样就过渡到对第一段的理解。一边读第一段,一边找出说明的几处主要景物:褒禅山,禅院,华山洞,仆碑。这样就差不多了。

    课后想想,这真是千古名文。第二段首句一“其”字紧紧承一段而来,第三段首句一“是”字又紧紧承二段而来。“其”说“禅院”,“是”说“游华山洞”。最后,第四段还没忘记把第一段中的“仆碑”也说上几句!真真难为作者如何想来!

    《游褒禅山记》读后感悟【篇二】

    “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这话我信。《游褒禅山记》在高中学过;读大学时,老师讲过;现在自己再读,和学生一起赏析,每次阅读、学习都有收获。

    有人说,“唐以前诗是长出来的,唐诗是嚷出来的,宋诗是想出来的,宋以后诗是仿出来的。”这话我更信。宋诗是想出来的,产生了大量的哲理诗,宋文何尝不是想出来的!宋文中的

  • 8、 国庆游莽山(精选范文)

    今年的国庆节我是在莽山度过的,我想大家都知道莽山吧!没去过的,就随我一同去游览吧!

    莽山位于湖南省郴州最南端,是我国南方面积最大,生物物种保存最完好的国家森林公园.莽山山奇、水秀、林幽、石怪,境内奇峰叠翠、溪涧纵横,"莽山壮美惊天下,原始生态第一山"便是它最真实和生动的写照!莽山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经典之作,森林覆盖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九!它拥有一片世界湿润亚热带地区面积最大、保存最好的森林,是最好的大自然"天然氧吧".它夏无酷暑、冬无冰雪、气候适宜、山清水秀、景色迷人,是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莽山还有许多名胜景区,如天台山、猴王寨、猛石坑、鬼子寨……但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哪鬼子寨.

    相传当年清军为了剿杀李自成的部队途经峡谷休息,突然起义军放水,又扮鬼神在峭壁缝隙伸头怪叫,吓得清军有的被水冲走,有的侥幸活着的说有"鬼"弄水,"鬼子寨"就这样传下来了.进入寨中,那百米高的绝崖处,一串飞瀑自天上喷涌狂泻,大有气吞、宇宙横扫千军之势.半腰又被几座突兀峭石斩断,瀑布迸社成白莲花,再形成各种雄姿的水柱夺石而下,有的如狂龙入海,有的如水枪击石,有的如银河天降.看上去只觉得瀑布云雾飞,清溪翠谷一色,令人产生虚幻飘渺如入仙境之感.

    天黑了,带着疲倦和满足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

  • 9、 山月记读后感800字

    此书收录了中岛敦写的十个小故事,其中最出名的就是以此命名的《山月记》。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及中式古典传奇,日式怪谈风,聊斋意味于一体,常年入选日本国语教材。我们可以在这本故事集里看到被国人熟知的《左传》,《论语》,《西游记》等经典如何用日式怪谈风来演绎。在古典与现代之间,唯有行动才能对抗虚无。

    《山月记》中有言:“我深怕自己本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深刻琢磨,却又半信自己是块美玉,故又不肯庸庸碌碌,与瓦砾为伍。于是我渐渐地脱离凡尘,疏远世人,结果便是一任愤懑与羞恨日益助长内心那怯弱的自尊心。其实,任何人都是驯兽师,而那野兽,无非就是各人的性情而已。”仅仅几句话,平庸至极的十几年和纠结挣扎的当下尽在眼前闪过,像是把深藏在内心角落的情绪开诚布公地展览。

    我不敢说人人都是孤芳自赏的,但纵观当下这个快节奏时代,大多数都是自视甚高,鲜有人自认不足。新时代青年都自诩与众不同,清高且孤傲,沉溺于自己的小小一方天地,而在与人相处时,又从心底里散发着些许自卑,宛如一个矛盾体。现在看来,这不过是源于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认知。

    后来,面前横亘两条路——往上,才华不足技艺不精,缺少与他人比肩的才情;往下,芸芸众生俗不可耐,更无与他人为友的谦卑。又因自恃有些情怀,终日一副“世界亏欠我,世人不懂我”的骄横模样。

    随着年岁增长,灵气和才气褪散,妄自尊大的傲气未改,混搭成了极其孤僻做作的文艺中年,自卑又自负,脆弱又敏感。相比大腹便便的油腻中年,更多了几分可怜可悲。

    杨绛先生早有诊断:“你的问题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这种思想上的“慢性病”往往是最致命的。纠结虚无的人,就在这现实与向往中痛苦挣扎,难以自恰。

    《山月记》中的李征说到:“我常卖弄什么‘无所作为,则人生太长;欲有所为,则人生太短’的格言,其实我哪有什么远大的志向,无非是害怕暴露自己才华不足之卑劣的恐惧和不肯刻苦用功的无耻之怠惰而已。”

    人间世,凡尘里,相比于浩瀚宇宙我们只是无比渺小的存在,经历了庚子年间的疫情,或许已经让大多数人从“探究虚无”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活着便是一种莫大的幸福。接受自己的平凡,正视自己的不足,或许一切已不再像从前那般苦恼了。

  • 10、 山月记读后感范文800字

    《山月记》讲述了李征因正直孤傲、两袖清风而无法融入环境,自持才高八斗,想成为诗人,但因各种原因,志不从心,胡想乱思,郁郁寡欢,最后化虎而去的故事。

    故事主要以李征化虎后与友人相遇后的交心交肺为主,在交心交肺之中,李征对自我的分析认知才是整个故事最引人深思的部分,文中有句话:“因为害怕自己并非美玉,而不敢刻苦琢磨,又因心存一丝希冀,而不愿与瓦砾碌碌为伍,遂远离时间疏避人群,结果在内心不断地用愤懑和羞耻饲育着懦弱的自尊心”。这句话让我陷入沉思,现实生活中有些许这样“写照”的人,时刻徘徊在内心的自卑与自傲之中,沉溺在自我认知之中,无法自拔,却往往忽略了一个最浅显易懂的道理,脚踏实地才是真,美好生活靠奋斗。

    “连理由都不知道就被强加在身上的事情也只能老实接受,然后再连理由都不知道地活下去,这就是我们这些生物的宿命。”看到这句话时我思绪万千,经过反复的思考得出了我的认知:这并不是对生活失去希望与热爱,反而是用平淡的语言去表现生活,让躁动不安变得沉稳踏实。正是用这种看似平淡的口吻给我们敲响警钟,去思考更为深层的价值与意义。

    “世界上每个人都是驯兽师,而那匹猛兽,就是每人各自的性情。”现实生活中,或许多数人内心有一头难以驯服的“野兽”,而那头“野兽”可能就是每个人内心最初的真实想法,不受客观因素的制约与干扰,正是这种真实的内心想法,没有结合实际,往往与世俗、现实不符甚至相悖。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兼顾驯服自己内心的“野兽”和保持内心最真实想法的驱动力,这个问题可以延伸理解为,人生如何与自己内心相处和与外界相处。如果像李征那样不顾现实一意孤行,可能最终的结局就是化虎而去,被世间所遗忘。

    一直以来我很喜欢“无所作为,则人生太长;有所作为,则人生太短。”这句话,通俗点说就是生命的“长度”我们无法掌控,我们能做的就是把握住现在,增加生命的“宽度”,使生命更加五彩缤纷。

    诚恳接受自己只是个普通人,勇于接受理想和现实的洗礼,认清自我、坚定信心、砥砺前行、不负韶华,同时保持内心的追求,做最真实的自己,过好属于我们的幸福生活。

  • 2019-11-16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3

  • 2019-10-17

  • 2019-10-16

  • 2019-10-09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21-08-31

  • 2019-11-16

  • 2019-11-08

  • 2021-09-18

  • 2019-10-19

  • 2019-09-20

  • 2021-06-26

  • 2023-06-04

  • 2019-10-24

  • 2019-09-23

  • 2019-09-22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09-25

  • 2019-09-21

游褒禅山记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游褒禅山记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游褒禅山记读后感、2024游褒禅山记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