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林汉达读后感 > 地图 > 林汉达读后感,2024林汉达读后感
林汉达读后感相关栏目
林汉达读后感热门栏目
林汉达读后感推荐
林汉达读后感

(共 4969 篇)

  • 1、 林汉达读后感600字汇总

    读完作者写的作品,心里顿时产生许多感悟,重新梳理思绪,将作品中感悟到的整理成一篇读后感,作品的读后感究竟该如何写呢?读后感大全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林汉达读后感”,可能你会喜欢,欢迎分享。

    林汉达读后感【篇1】

    今年暑假,我从图书馆借回一本书,书名叫《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这是一本我十分喜欢的书。我每天清晨都会坐在书桌旁,阅读这本书。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这本书主要讲述了春秋战国时期以来中国古代历史典故,是由我国著名教育家林汉达编写的。书中有很多典故是家喻户晓的,如《管鲍之交》、《一鸣惊人》、《卧薪尝胆》等,也有很多典故是我阅读,如《合纵抗秦》、《悬梁刺股》等。这些典故配图生动有趣,读起来浅显易懂。我一打开这本书就被深深的吸引住了。

    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一个典故是《一鼓作气》,这个典故主要讲的是春秋鲁庄公时,齐国攻打鲁国,鲁人曹刿协助鲁庄公指挥迎敌,等齐军打过三遍鼓后,曹刿才请鲁庄公下令出战,把齐军打的落花流水。战后曹刿解释道:打第一遍鼓时,军队士气最旺盛,第二遍时,就慢慢衰退了,第三遍时士气则消失殆尽。这时出战,我军勇气正盛,敌军士气却已衰退,所以能战胜对方。

    我读完这本书的感悟是:正因为曹刿使用了一鼓作气的计谋,才能大获全胜。生活中也是如此,我也有深深的体会。有一次,我在做数学应用题,有道题比较难,我就想:先放在一边吧,过一会儿再去做,第二次没读完题我又不想做了,等我玩一会儿再做。结果我花了半个多小时才做完。我想:如果当时我一鼓作气,认真思考,一次性做完,也许用不了十分钟就能完成。所以我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学习一鼓作气的精神。这样学习才能事半功倍,如果半途而废,就会事倍功半。

    林汉达读后感【篇2】

    我非常喜欢历史,在寒假里我读了《岳飞传》、《三国演义》、《孙子兵法》、《水浒传》、《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等。其中最好看的是《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春秋》、《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正史”。让我受到启发的是“千金一笑”这个小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二千七百多年以前,那时周朝的周幽王光讲究吃喝玩乐、沉迷于酒色。不顾国家大事。有个大臣叫褒珦,他劝周幽王好好管理国家大事,周幽王反而大怒,把褒珦下了监狱。褒家人为了替褒珦赎罪,就买了一个顶好看的乡下姑娘,献给幽王。周幽王把褒珦放了,就整天跟美

  • 2、 关于林汉达读后感

    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不读书就完全不可能了解人。作品这本书当中的故事情节已经让很多人感动了。写完该书籍的读后感,可以让我们再次重温这些美好的情节。最近是否在寻找一些作品读后感范文?读后感大全小编经过整理,为你编辑了林汉达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林汉达读后感 篇1

    盼望已久的暑假到了,两个月的暑假生活让我有了充足的时间来看书。老师推荐的的课外书很多,例如《不一样的麦小朵》《开满蒲公英的地方》等,它们都是我喜欢读的。

    不过,最近我读了《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其中让我最难忘的是“张良拜师”这篇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叫张良,有一天,他一个人悠闲自在地在桥上走着,突然遇见了一位老人。老人的鞋子掉到了桥下,他便让张良下桥帮他捡鞋子。虽然老人再三地要求他,但张良还是帮助老人把鞋子捡了上来,并且帮助老人穿好了鞋子。老人觉得张良很有出息,便收他为徒。他让张良五天后来这里见他,前两次都是老人先到,这让老人很不高兴。第三天,张良为了不迟到,提前一天晚上就到了,老人准时到了,看到张良早已在此等候,他很高兴,便传给了张良一本兵书。张良从此专心致志地钻研,刻苦学习,后来成为了一位著名的军事家!

    我喜欢“张良拜师”这篇故事,因为它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让我懂得做人要有热心,要尊老;而且它还教会了我做事的道理。我要像张良一样,虚心接受别人的教诲,帮助他人快乐自己;如果遇到困难,一定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因为做任何事都要锲而不舍,这样才有机会获得成功。

    林汉达读后感 篇2

    读《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有感

    这个寒假,老师让我们看三本《林汉达》但我只买到了一本《林汉达中国历史帮事集》,这本书很有意思,不防我来说几个帮事:

    先是春秋故事中的《千金一笑》,大家应该都熟悉,它讲的是一个周朝时期的君王---周幽王,为了博美人儿褒姒一笑,点燃了烽火台上的峰火,结果可想而知。其实它和《狼来了》的故事是一个道理,但我要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褒姒的身世,她其实不是褒家的人,她只不过是褒家为了救褒珦而从乡下找的一个姑娘,其实她真实姓名了是叫褒姒,这也只不过是褒家人胡乱编造的罢了。

    其次是战国故事中的《起死回生》,大家应该也并不陌生,讲的是一个叫秦越人的大夫,人很好,医术也很高,大家都叫他“扁鹊”,他周游列国,替老百姓治病。一次,扁鹊见了桓公午,看了看,对他说:“主公有病,病在皮肤,要是不及时医治

  • 3、 《悉达多》读后感_500字

    《悉达多》读后感500字

    读完这本书我最想问的是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吗?

    奈何我比较愚昧,虽有想法却不敢乱说, 遇到这种情况我总是选择去看看前人怎么说的。我又找来了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读了读,比起上学那会儿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加之又联想到前段时间读黑塞的《生命之歌》,我觉得年轻人,起码是年轻人,不应该问这个问题,也没资格问。意义这种东西应该产生在你的行为之后,而不是之前。在行为之前的应该有的是希望,就是那种给人感觉很“假”而你却信以为真的东西,虽然事实也许会证明你最初的希望的确很假,但你肯定不会徒劳无获,内心仍会有一种满足,填满你内心空虚的就是你行为的意义。

    生命的意义应该留给晚年去思考,年轻人该做的就是不要害怕,去经历你想经历的,去爱你想爱的,去做你该做的。

    我这个人吧,也说不清楚是偏感性多一点还是理性多一点,上面写的自我感觉挺感性的,读完又有了理性的思考。如果说意义产生在行为之后,那也就是说人人都可以收获自己的意义了呗,(毕竟人怎么可能什么都不干呢,又不是植物人)那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觉得没有意义呢?

    我不乱说,或许我再经历一些事情,再读一些书才会有肯定的答案吧。

  • 4、 《悉达多》读后感_2100字

    《悉达多》读后感2100字

    【悉达多,你是谁?】 无论我再怎么想回避,都无法做到熟视无睹:siddhartha,悉达多,就是佛,是菩萨,是一个符号,是一种虔诚,是一种宗教,是即使你不认识耶稣不认识阿拉,也还是会听过见过的那尊,佛。如果不信的话,你可以四处走走,这个地球上没有教堂没有清真寺的地方很多,但是完全没有寺庙没有供奉菩萨的地方,我看,应该没有...... 宗教是什么?按我的想法,跟政治一样,最好把它当成哲学的一部分,不然走火入魔起来,很是辛苦的。好在几天前看到培根他老人家在《论人生》里也这么说:“我们要心平气和,仅把属于信仰的东西归之给信仰,这样才是适宜的。 ”—— 换句话说,各路大神,敬而远之,善哉善哉..... 然而,《悉达多》,却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德国作家 hermann hesse,郝尔曼·黑塞的重要作品之一。既然热爱文字的你,看看有何妨呢? 只是,接下来,当悉达多开始出现时,出乎意料地事情接踵而至…… 平时,我有几本书同时看的习惯。但是他来了,不行了。其它书打开,都又放下了。按理说,悉达多,那么短,那么正经的一本书,看看就能分分钟睡着的书,它,竟然有一种魔力,让你见过他,就再也不会忘记了。 很简单,从第一页起,每看一页两页,我就会举着这本书,睡着。本来对要抓紧时间看书的人来说,这是最糟糕的一种现象了,但是,我发现,我没有觉得这种入睡有什么不妥,相反,每次忽然醒来时,异常平静与安宁。这种感觉很奇妙,像是沐浴在阳光灿烂空气清澈无比的状态下,中文里的一个“沁”字可以解释。这种可以说是单纯肉体上的感应,让我觉得很好奇,我想知道为什么,这种感觉是从哪里来的,我,为什么会有如此这般的反应。 难道就是因为这是难得的一本书,里面说的我都同意吗?难道就是因为这是一本终于说可以特么地不用没事感这个天动那个地的书吗?难道我仅仅就是被悉达多,他做出了离开亲情、师训、友情、佛教(教,第一声那个教)、情欲和财富这种选择来拯救自己而感动了吗? 当然,书里,悉达多的美貌与思想是迷人的;他有一个govinda那样忠诚与信赖的朋友是令人羡慕的;他能够见到gautama,佛陀的微笑与光辉并且不卑不亢地回拒对方之路也是痴颠醉人的;当然,书里,悉达多,就是那个“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的那个僧...... 你挖过土吗?比较深的那种?以前地理课上有关地质分布层的

  • 5、 《悉达多》读后感_1500字

    《悉达多》读后感1500字

    这本书是有魔力的。 睡前翻开看了五十页,悉达多在沙门生活中刚听说了佛陀,于是很困了关灯睡觉。然半睡中,悉达多的名字像闪电一样,不断流窜在神经元里,时不时还令心脏惊惧一把。知道不能睡了,开灯仔细读完这本书。 看完困意丧失,这本书让人思考的太多,千头万绪却又被一个“唵”字轰隆隆的,席卷了脑中所有的想法。读后感几乎也写不出。 悉达多的旅程太真切,完全不像一部小说。他的旅程百转千回,给人的思考却是深刻而凝重的。每一回,以为他达到了心中所想的时候,实际上却是令自己的一部分死亡。 在他出生于印度最高种姓阶级,受到最好的教育而出类拔萃,却坚定的要追随沙门的时候。我以为,这个抛弃掉荣华的贵族,度过三年清苦禁欲的流浪生活,定是要悟了。结果他不满足,佛陀的圣光只震撼了他,没能笼罩他。佛陀的仁慈和教义,只让他心中的困惑更清晰。 在悉达多衣衫褴褛的沙门生活中,为抛弃自我,在斋戒中摈弃吃的欲望,在动物濒死的躯体中投入的灵魂,在克己的修炼中磨练意志,当这些行为完成后,悉达多发现他还是他,他的自我还在,仍在轮回的痛苦里。佛陀的教义能使他臣服,却不能改变他的发心。悉达多研读了无数经典,履行了常人不能承受的修行,却不能了解自己。于是在和佛陀的谈话中领悟到他要追求的空无,要放弃自己“我”,其实是千方百计的逃避“自我”。这是他的第一次死亡。 追随佛教义的悉达多消失了。 这促使他开始探寻内心深处的愿望。开始正视以往害怕的,逃的远远的东西。悉达多遇到了爱情和财富。 在他真切的追随内心,积极的入世发挥所能,却丝毫不在乎钱财,只是把它当作获得爱情的必要条件来运作时。我以为他这种“活在世间又不属于它的态度”定是要悟了。结果他迷失了。他沉在欲望的深处,颓废落败痛恨自己,投河寻死的时候被隐约传来的“唵”声警醒,我又以为他要悟了。 结果是一个残败腐朽的“悉达多”死去了。 此时的悉达多是迷茫的,即使知道佛不能拯救他,罪恶又是自己成佛的必经之路,但前路仍是漫漫长夜。 当悉达多遇到摆渡人,了解了河水的沉默和宽容,铅华洗尽戾气尽除,我以为他终于了悟了。然他遇到了最大的难关,亲情一他的儿子。 不肖的儿子勾起了他最深沉浓郁的感情,甚至从来不会真正爱别人的悉达多,彻底妥协了自己。他无法放弃。儿子逃走,给悉达多的心灵造成难以磨灭的伤痕。多次偷偷接近儿子曾生活的地方,想把儿子带回自己身边。在经历漫长的痛苦,河水

  • 6、 《佛罗里达乐园》影评1000字

    《佛罗里达乐园》影评 2017年有很多值得看的欧美电影,北美颁奖季上这四大热门电影:《佛罗里达乐园》、《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伯德小姐》、《三块广告牌》,后三部电影的导演和演员凭此在金球奖上斩获许多奖项。这四部作品中我最喜欢的是《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青年演员甜茶的表演十分抓人眼球,简直妥妥的翩翩美少年,他在《伯德小姐》中的客串也表现得很优秀。甜茶的脸有一种只是看着他就让人觉得幸福无比的魔力,配上充满感染力的迷人演技,未来可期。 我想要讲的作品是在金球奖上只得到了最佳男配角提名的《佛罗里达乐园》。相比较其他作品这部电影难免会显得过于小咖,但是不影响作品的优秀。导演肖恩贝克在接受采访时说:在拍摄这部影片之前,我从来不知道美国居然还有这样的事情,但我觉得应该把这个事情拍成一部电影,让大家知道这样的情况在美国还存在。所以这部影片描述的是美国的边缘人物居住在廉价旅馆里的底层民众的生活现状。演员中除了被金球奖提名最佳男配角的鲍比饰演者威廉达福外,全是找来的素人演员,他们在影片中大放异彩,为我们呈现了这样优秀的作品。 比较特别的是影片将镜头放低,用仰拍的视角,全片借小女孩莫尼的眼睛展现了一个特别的世界美国边缘人的现实生活。当我开始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一开始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吸引人的,只觉得这些走来走去的大人非常无聊,小孩子们跑来跑去也没什么可看的,反而很让人烦躁。然而影片完美的构图和让人极其舒适调色,以及不经意透露出来的童趣让我渐渐沉浸其中。故事中心发生地在一所离迪士尼乐园很近的旅馆,旅馆墙壁被刷成了粉紫色,还有橘红色的卡通房子,搭上明媚的阳光和湛蓝的天空,在莫尼的视角中,这个地方一切都充满了活力与美好,似乎这里也是一个梦幻的乐园。只是在这美好的表象之下,是另一个俨然不同的世界。旅馆中的住客鱼龙混杂着各色人物,但他们都是社会底层人士,有着同一个特点:穷。他们对未来已不抱希望,对生活也丧失了热情,咒骂上帝不公的同时努力活着。 电影的主角是一对居在这个梦幻旅馆的母女,浑身刺青的海莉看起来像个不良少女,然而她是6岁莫尼的妈妈。海莉没有正经工作,每天都在为交不起房租填不饱肚子发愁。她带着莫尼去隔壁公寓附近向富人推销假香水、倒卖偷来的手环等不正当的手段挣钱,但是这些手段风险极高而且成功率极低,赚来的钱根本不够交房租,所以在物业管家鲍比一次又一次催促威胁说要将她们母女赶出旅馆后,
  • 7、 读《林汉达》有感

    读《林汉达》有感

    朱苏杨

    《林汉达》的全称叫做《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它是从春秋到三国的历史故事合集。全书共有八百二十页,一共有五个系列。

    这本书里的每一个故事都非常耐人寻味,它们都有着各自不同的道理。我非常喜欢一个叫做“韩信拜将”的故事,讲的是:韩信没成名时,平常出门喜欢随身佩戴一把宝剑,可有人看着韩信文不文、武不武的样子,觉得很不顺眼。一天,一个屠夫的儿子对韩信说:“你敢和我打一架吗?敢,就拿你的剑刺我;不敢,就从我的裤裆底下钻过去。”韩信端详了他一会儿,就趴下去,从他的裤裆底下爬了过去。

    看到这里,我不禁沉思起来。在学校里,我们有时为了一点小事斤斤计较、吵架甚至告到老师那里去,一连几天闷闷不乐,心中想堵了个东西一样,无法专心读书。想想韩信的肚量,这样做有意义吗?韩信为什么不和侮辱他的人拼个你死我活呢?不是说“士可杀不可辱”吗?项羽不就是为了他所谓的气节,兵败垓下之后自刎于乌江了嘛。因此,我们不应该为了一点小事就停下自己前进的步伐,应胸怀宽广,和同学友好相处,只有这样才能成就大事。

    读了这本书,我了解到中国的一些历史和典故,丰富了课外知识,同时也懂得了许多道理,更让我在写作方面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

    所以,我感觉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历史故事书,希望大家抽时间也去读读这本有意义的书。

  • 8、 《悉达多》读后感1500字

    《悉达多》读后感1500字:

    我在《箱庭疗法》一书中读到了“自性化”这个心理学名词,刚好手头上黑塞的《悉达多》一书也读近尾声。在我看来,黑塞书中描写的主人公悉达多,他就是在追求和实践着他的“自性化”。

    我在网络上查询自性化的解释,如下:一个人最终成为他自己,成为一种整合性的,不可分割的,但又不同于他人的发展过程。主人公悉达多正是如此,年少离家、追随过佛陀、沉浸过人世,后来在摆渡人的指引下思索追寻,最后也成为了一个摆渡人,成为了他自己。书中这样描述他与佛陀的相遇和相离:“这位佛陀夺走了我的一些东西,悉达多想,他是剥夺了我什么,可赐予我的更多他夺走了我的朋友,这个朋友原来听我的,现在却信奉了他。然而他把悉达多送给了我,把我自己送给了我”,在我看来,悉达多的这番悟道十分精妙,他不是一个盲目追随他人的人,他听从着自己内心,即使与自己一同修行的朋友信奉了佛陀,即使千万人跋山涉水来求教于佛陀,悉达多也没有因此被敬仰蒙上双眼。他说道“我无权对别人的生活做出评判!我只需要为我,对我自己一个人做出判断,做出选择,做出舍弃”。

    悉达多是坚定的,从离开家庭走上苦行僧式的生活开始,他没有动摇过自己的心,虽然不曾清晰地呐喊出“我要什么”,但是在修行的过程,他清楚“我不要什么”。反观自身,我是一个内在修行“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人。大学时,我才开始懵懂地去认识自我。我在心理被试的经历中漫想,在友谊、爱情、亲情的建立和破碎中探求,在初入社会、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中思考,和悉达多一样,我离开家庭后,才开始了自己的修行。但我的修行却很飘忽,很容易跟随,很容易放弃,有点像悉达多对商人迦玛斯瓦弥的评价_“他和我一样聪明,可他心里没有归宿”。是的,我缺乏自己的思想体系,记得曾经在朋友圈转发过一句话,核心意思就是一定读书,否则自己的思想只能来自于亲戚朋友了。原句很犀利,直戳心脏。那时候是四年前的冬天,我刚签完工作,意气风发,但直面内心也会意识到思想水平不高的残酷现实。

    从我开始真正生活的时候,我就像一个搭积木的小孩,曾经和父母一起搭好的那个城堡被推翻了,或者是我的建造材料出现了改变,我要以不同以往的方式自己搭建了。但是在搭建的过程中,我原有的思维方式和新接触的观点产生了碰撞,我频频回头寻求父母亲人的指导,

    我前年夏天阅读过《自卑与超越》一书的部分章节,其中提到“真正的生命意义在于个人与他人的交互作用中”,“生

  • 9、 玛蒂尔达读后感400字2024

    玛蒂尔达读后感400字2024

    寒假里,我读了一本书叫《玛蒂尔达》,这本书的作者是英国远近闻名的作家罗尔德.达尔,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名叫玛蒂尔达的女孩的故事。她很神奇,很爱看书,在她刚出生的时候就可以说话,一岁时就能够阅读,五岁时就已经把大多数知名作家的作品读完了。但是这个女孩的父母非常庸俗势利,从来不关心她。在她上小学时,遇到了恶毒暴力的校长,不过她有一套对付他们的办法。在与校长特朗奇布尔小姐斗争的过程中,玛蒂尔达又结识了善良的亨尼小姐,并且与她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校长特朗奇布尔小姐的课堂上,玛蒂尔达被校长惹生气了,于是,她就发出了一种超能力。这种超能力能举起东西,放下东西。她把桌子上的水移倒了,撒到了校长的身上,校长气呼呼的离开了教室,读到这里的时候,我捧腹大笑,终于让邪恶的校长气冲斗牛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应该爱动脑,想办法,这样才能打败比自己强大的人。同时故事又让我想起了:手越用越巧,脑越用越灵。也让我知道了做题时一定要细心,不会的题要思考。要多看书,多积累,这样才能像玛蒂尔达一样神奇。

  • 10、 罗达搬家400字作文400字

    在一个叫鲍尔斯尼罗卡分克德的国家里有一个公寓,大约是3层的地方住着一个叫作罗达的人。

    罗达的公寓很富有,尤其是楼顶阁楼的地方,有数不清的金银财宝;这个公寓的名字也很长,叫做首地尔卡胡克风凯炫公寓,其他国家把鲍尔斯尼罗卡分克德起了个外号叫“长国”。

    罗达的公寓离山很近,山快要塌了,山上的走兽飞禽都逃到了公寓附近。谁知那危险离首地尔胡克风凯炫公寓也近了,楼开始颤动,阁楼上的金银财宝还没有收拾好,罗达一家六神无主,之好傻呵呵的等着灾难来临。

    忽然从窗外飞来了一只草蛇,自告奋勇的说:“我愿意把你拖会安定的地方!”家里的人对罗达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就让他试一试。”草蛇说一声“变”就成了一个大花盘的月季花,把罗达一家人都吸进了大月季花,顺着花杆滑了下去……

    一家人都滑到了一个海洋里,这个海洋无边无际,却突然一道强烈的光射进来,原来那是海洋的出口。

    出口外是一个富有的城市,竟然找到了跟原来的公寓一模一样的公寓,家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等于一次奇幻大搬家。

  • 2019-10-16

  • 2019-10-16

  • 2019-10-16

  • 2019-10-16

  • 2019-10-16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10-23

  • 2022-01-05

  • 2021-10-04

  • 2022-12-04

  • 2019-10-23

  • 2019-10-16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2

  • 2019-10-16

  • 2019-10-16

  • 2019-10-16

  • 2019-09-28

  • 2019-09-22

  • 2019-09-20

  • 2019-10-19

林汉达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林汉达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林汉达读后感、2024林汉达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