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鲁迅先生有感500字 > 地图 > 读鲁迅先生有感500字
读鲁迅先生有感500字相关栏目
读鲁迅先生有感500字热门栏目
读鲁迅先生有感500字推荐
读鲁迅先生有感500字

(共 203 篇)

  • 1、 读汪汪先生读后感300字

    昨天,我读了一本书《汪汪先生》,作者:德国保罗马尔。

    汪汪原来是一条小狗,后来因为舔食了一种蓝色的液体,眨眼间变成了汪汪先生。值得庆幸的是,不论他是狗还是人,他的主人玛克斯都一如既往的爱着他。可是烦恼的事情还是一件接一件,他习惯把又手搭在对方的肩上、伸出舌头去舔人家的脸表示友谊好,却遭到斥责;他半夜跑到街上对着一群狗狂叫(其实是想和它们交朋友),确被抓到了警察局;还有,他得学会用马桶,而不能在街边随便找棵树就当然,最大的烦恼是他爱上了住在楼上的丽希布鲁夫人,因为她在他做狗的时候对它不错,可丽希布鲁夫人心仪的是玛克斯的爸爸

    看到这本书后,我明白了小孩子不能吃陌生人的东西。

  • 2、 推荐:鲁迅先生 800字作文

    莽原上的草,烧不尽,岁月的荣枯磨灭不了它们,一季又一季,它们青葱在漫山遍野,翠绿在石缝边,古道旁,就像先生一样。

    自从先生东渡日本求学,就走上了他人生的坚守之路。

    先生坐在学校一片沉寂的礼堂,前面的幕布上在投放电影,虽然有电影里的人声,可是对于先生来说,是死寂的。幕布上,俄国人在残忍地屠杀中国人,一群国人拖着丑陋的长辫,麻木地观看,拍手……先生的目光凝固了,怎能这样?不,不!应有新的精神和生活!先生坚定了忧国忧民的心,他要把国人从麻木中拯救!

    后来啊,先生坐上了一条没有归路的船。

    月色正浓的夜,潺潺的水在脚底船周流淌。先生不眠,站在宽宽的甲板上,听见了哗哗的水声,船边还泛起白沫,他想,一生与故乡故人,就这么越行越远了,幼时与友人的亲密已鞭长莫及,万恶的封建礼教挖了一条深深的鸿沟,让他们天涯两隔,冥冥中,海边碧绿的沙地,离他越来越远……不,不,面对这一切先生怎能麻木!对,要有新的精神,新的生活,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时光漂流到一个弥漫着白色恐怖的时代。

    国民党在国内大肆围剿“共匪”。那个大雪飘满世界角落的冬天。先生收到一封信和一束文稿,署名方志敏——那是一封凝聚着共产党人鲜血的信,米汤写就的文字上,承载了太多的重量。先生谨慎地将信收在自己身边,承担起了一份重量,没有什么,他担得起。在他的生命垂危,巨星即将陨落的时刻,先生将信交给了共产党。他守住了!

    其实先生并没有必要以近乎生命的代价来坚守,他什么都不缺,他有娇妻爱子,他有富足的生活,但是先生更有一颗忧国忧民的心,他不只为生活。

    先生坐在伸出两个枝丫下的藤椅上,穿着长衫,留着一字胡,目光坚定而深邃,他用一生去坚守这目光的含义:国家不能贫弱,国民不能麻木,要有新的精神与生活!

    先生坚守住了忧国忧民的心与人格。他把部分坚守成了那城墙,那草,在心中最美的地方,灵动而永恒。世界记住了先生的名字——鲁迅!

  • 3、 读汪汪先生有感范文100字

    篇一:《汪汪先生》读后感

    《 汪汪先生》的大概意思是:玛克斯找到了一条狗,给它取名叫汪汪。汪汪一不小心喝了一种药,使它变成了人,不过,它还有一些狗的习惯。玛克斯和他爸爸为这事很烦恼。后来,在玛克斯和他爸爸的帮助下,汪汪先生终于变成了一个完完整整的人,没有狗的习惯了。最后,汪汪先生还和一位叫爱德里娜冯艾森海姆的女士结了婚。

    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动物也是有感情有思想的,我们要关心、爱护动物。动物也能给我们很多帮助。人和动物也可以建立友谊,也可以成为很好的朋友。

    篇二:《汪汪先生》读后感

    在寒假里,我读了一本名叫《汪汪先生》的书。写的是一条叫汪汪的狗因为舔食了一种蓝色的液体,变成了汪汪先生。它虽然变成了人,却还有很多狗的习惯,所以给他的主人玛克斯一家带来了很多麻烦

    这本书里的很多故事都十分搞笑,常常把我逗的前仰后合。这个汪汪先生真是太可笑了!我非常喜欢这本书。

    我还从书中得到了一个道理:来路不明的东西是不能吃的,免得遭遇和汪汪先生一样的下场。

    篇三:《汪汪先生》读后感

    《汪汪先生》这本书我已经看完了,我觉得很有意思。主要内容简述如下:

    汪汪是一条流浪犬。一次偶然的机会,玛克斯看见了汪汪,并收养了它。有一天夜晚,玛克斯的爸爸去参加音乐会了,不在家,汪汪和玛克斯闯进了实验室,汪汪误把速效肥料当可口饮料喝下了,变成了人。烦恼一步步逼近,故事也一步步展开,庆幸的是,他的主人玛克斯一如既往地爱他

    我相信你也会喜欢这本书,并认真地阅读,体会书带给你的快乐。

    篇四:《汪汪先生》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汪汪先生》,我很喜欢这本书。

    书的内容是:有一条狗喝了一杯蓝色药水变成了一个人,我们叫他汪汪先生。后来他爱上了丽希布鲁夫人,可是丽希布鲁夫人爱的是玛克斯的爸爸。然后蓝色药水失效了,汪汪先生又变回了汪汪。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动物也是很聪明的,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它们,友好相处。

    篇五:《汪汪先生》读后感

    这段时间,我班同学正在阅读《汪汪先生》,汪汪是一条狗,因为舔食了一种蓝色的液体,就变成了汪汪先生,尽管他外形上变成了一个人,但还保持了很多狗的习性,如爱用手扒在别人的肩膀上,爱去吻别人的脸等等。

    通过汪汪先生的故事,使我认识到一个人的习惯很难改变,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包括生活和工作习惯。

  • 4、 读《五柳先生传》有感

    书香酒香墨香读《五柳先生传》有感

    五柳先生,一个飘逸得如同仙人一般的人物。他,便是《五柳先生传》中那个不慕荣利的主角。

    《五柳先生传》开篇便是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单单只介绍他名字的来历,就令人生出几分羡慕之感。是真的没有名字?大概是忘了吧,连自己的名姓都记不得,又怎会记得混浊的尘世中纷杂的琐事,心中太澄净,太沉静,便也装不下许多事了,自然不必为功名利禄所烦恼。如此洒脱、如此自在之人,世间少有,如何不令人羡慕?

    五柳先生好读书,但读书的方法却与别人大相径庭,只求领会其要旨,从不一字一句细细琢磨。重在体会到书中的精髓,对于能这么做的人,我的心里实在很钦佩,可能是因为在我们自己读书时,必须要一字一字地解释,并且我们自己的理解,不能跟书上的注释差一分一毫,只因为在我们这个年代,有种东西叫考试,我说的这些话,在旁人看来也许有些大逆不道了,但没有办法,事实就是这个样子。有时真的是一种悲哀。

    不过还好,酒是个好东西。我们至少还能够伴五柳先生畅饮,喝个尽兴,醉个酣畅淋漓。五柳先生嗜酒,这是我们所熟知的,可是他又为何独爱饮酒?是以此浇愁?但我不这么认为,一个连自己名字也忘了的人,又怎会记得世间的愁事?惟一的可能是他用喝酒来灌醉自己,以此来发泄对这浊世的不满,在某种程度上,他醉了,我们是清醒的,但也许事实上,我们一直是醉着的,他才是最最清醒的那个人。他用朦胧的醉眼以最清明的心态冷眼旁观这世界。有句话叫做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如此超然之境,惟有他立于其上,不知他可曾孤独?

    不,他不会孤独,永远不会,尽管他孑然一身,可他依旧著文章以自娱。他在自己的文章中开辟自己的世界,宣泄自己的情感,他可以尽情地在文学之间遨游,忘怀得失、忘怀自我。彼时天地无声,只有杨柳依依与漫天桃花夭夭。

    五柳先生便是这样一个人,他清高、他洒脱、他不在乎、他藐视天下,只愿流连山水之间,远离这喧嚣尘世。悠然自得地过着与世无争的隐世生活。此人烈如酒、清如茶、淡如水、潇洒自如、看穿生死、望破红尘。即使贫穷,也依然高贵。

    不由得喟然长叹,这样淡泊之人注定不能得到社会的接纳,所以说,五柳先生又是一个伟大的悲剧,一个清高的隐士是无数追名逐利的世人所衬托出来的。但这又不会是个悲剧,正因为这个世风日下的世道,磨砺出了五柳先生淡泊名利与豁然乐观的性子。唉,这纷杂的世事,又岂是我等世俗人可以参

  • 5、 初读安子介先生《解开汉字之谜》

    香港爱国学者安子介先生以深沉的爱国热情,撰著了《解开汉字之谜》这部汉字研究著作。这部集科学性、趣味性于一炉,充满机智幽默的汉字研究新著,对于弘扬中华文化,使汉字更好地为当代世界所理解,让汉字更好地传播,必将产生良好的影响。

    汉字是中华民族创造的宝贵文化财富,它在中华文明史上、乃至世界文明史上作出了巨大贡献;今后,也必将继续发挥其应有作用。也许会像安先生所预见的:廿一世纪是汉字发挥威力的时代。这是有可能的。对于我们祖先创造的这份极宝贵的文化财富安先生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的财富,建国40多年来,研究得很不够,特别是在深度上、创新方面,有更大的欠缺。面对新世纪,我们必须加强汉字的研究,使它能发挥更大的威力。安子介先生《解开汉字之谜》在这方面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安先生这部研究汉字的新著着意在创新,但他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安先生对《说文解字》、《正字通》、《玉篇》等经典字书,对甲骨、金文等均有深湛的研究。他在创新时常借助于传统,借助于前人研究的成果。如第十七章解释得字时,还原为小篆得,这样,再解释为钱(贝)到手为得,就很自然,容易理解,也容易被接受。此种情况在《解开汉字之谜》中所在多是。

    当然,《解开汉字之谜》主要的贡献在于创新。安先生认为汉字创制虽有六书(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之说,但大部分是会意字,。然而,他的会意字并不囿守传统的会意,而是通过丰富、合理的想像,会出新意来。安先生的想像力很丰富,通过想象去会出来的新意,是对汉字的新的解释。这些新解释有它的根据,有某种合理性。如在解释帆字时,安先生解释为在汛滥的水上挂着一条长布使漂浮的船行驶快速。又如解释利字时,安先生解释为用手将刀加于禾谷茎时,人们除了想到好之外,不会再期望有其他,这就是有利。这些新解,同传统的字书解释不一样。这是安先生的创新。这种情况安先生自谦曰杜撰,但应该说这是研究汉字的一种很有特色的创新。他的会意并不作过多的考证,而多是采用拆字的方法。安先生认为只求在逻辑上能说得过去,我就采用我的解释。这是他研究汉字的新方法。这种研究方法,在方法论上也许能形成新的系统,在汉字研究领域能给人以新的启示。

    自然,因为是创新,就必然会有不够完善的地方,有些解释虽有新意,但似乎与字的原意距离太远,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去完善它。例如前字,这是比较复杂的字,很难解释为什么写成这个样子。安先生说:有一个独特的方法,把

  • 6、 读鲁迅先生的《阿Q》

    鲁迅先生自己后来就对阿q进行过相当精到的阶级分析。鲁迅先生在《寄戏周刊编者信》中这样说:阿q该是三十岁左右,样子平平常常,有农民式的质朴,愚蠢,但也沾了一些游手之徒的狡猾。在上海,在洋车夫和小车夫里面,恐怕可以找出他的影子来的,不过没有流氓样,也不像瘪三样。只要在头上戴一顶瓜皮小帽,就失去了阿q,我记得我给他戴的是毡帽上海乡下,恐怕还有人戴。从鲁迅先生这段话里,我们不是可以明白地看到:在鲁迅先生看来,阿q首先是一个农民;然而,阿q又是一个流浪雇农,因此身上沾染了一些流氓无产者的习气。但他毕竟还是一个流浪雇农,而不是流氓无产者,所以要给阿q戴一顶流氓相十足的瓜皮小帽,就不是阿q了。由此可见,阿q身上的性格,实际上只是概括了他所属的时代阶级辛亥革命前后的流浪雇农的某些性格,而绝对不是什么超阶级、超阶级的典型。

    既然阿q是一个落后的流浪雇农的典型,阿q的性格只是概括了他所属的阶级的性格特征,那末,为什么曾有一些小政客和小官僚疑神疑鬼,以为是在讽刺他们,为什么阿q这个共名又最先流行在知识青年中?正是由于这样,何其芳同志才认为的确似乎并非一个阶级的现象,而另一些同志才认为是超出了一个时代、一个阶级的东西。这是坚持共名说的同志的一个很主要的论据,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入的探讨。

    应该如何解释这些现象呢?我想这些现象不外是由于下列原因造成的:首先,这是人们常说的作品的客观效果大于形象本身这一规律的反映。毛泽东同志告诉我们: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文学艺术中的典型也是这样,它在客观效果上也更带普遍性。像阿q那样,虽然他是一个流浪雇农的典型,但就其社会美学意义来说,又不只是限于其所属阶级了。文艺作品的社会美学意义与典型本身有关联,但终究不是一回事;不能因典型在社会美学意义的范畴上不仅属于其所属阶级,就说典型是什么超出一个时代、一个阶级的,并非一个阶级特有的现象。当《阿q正传》发表时,许多小官僚、政客们惴惴不安,许多知识青年也以阿q这一形象相互批评,就是属于社会美学意义这一范畴的现象。其次,上面说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的阶级性。当然,在阶级社会里,阶级与阶级之间并非绝缘的,而是处于刘立统一的关系之中。在这种关系里,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统治阶级的思想就是统治的思想。阿q生活在半封建

  • 7、 读秦似先生诗词

    秦似无意作诗人,诗词之作只占他创作生活中很小一部分,但由于他深厚的文化修养、丰富的生活体验以及深刻的思想,所以偶有诗作,常臻较高的境界,获得人们的赞赏。今存《秦似文集》中的两居间诗词共150多首,这自然不是秦似诗词的全部,但可说是大都在这里了。这是秦似留给后人一笔值得宝贵的遗产。

    秦似诗词最大的特色,一如其为人,以率真感情吸引读者,使人好像看见他那赤诚的心。诗人游苏州寒山寺,有诗曰:昔日姑苏夜半钟,居然飘海久无踪。如今膺品悬廊下,竟说高情感海东。这首咏寒山寺诗感受可谓独特。人们由于对张继的《枫桥夜泊》诗境吸引,在游寒山寺时,总爱就眼前景或写景或抒情。而秦似却对钟大发感慨。原来寒山寺的大钟,抗日期间被日寇盗去,现在存于日本。解放后,日本按原来的钟铸了一座,送回寒山寺。这分明是一种不公正的行为,而现今却有人称赞感激我们的邻邦。秦似此诗,直数此事之不当,表达了对此种行为的不满之情。这是秦似强烈的爱国热情的抒发。没有率真性格,是写不出这样的诗的。

    秦似论诗很讲真情。他论及襟抱时说:但称得上第一等襟抱者,要之乃诗人之内在美质所流露,且必须出于真情,一有伪饰,即成庸劣。(《秦似文集》)这是确论,他自己的诗就是如此。

    秦似的诗词在艺术上不作雕琢,而追求一种纯朴自然的艺术风格。诗人年轻时,曾在香港战斗生活过,隔几十年后,重返香港,自有许多感慨。他的《重到香港》似乎写得很平淡:浅水湾前旧地游,萧江墓冷矗高楼,沧桑人世凭谁说,回首方惊四十秋。但细细读来,以一种自然笔调,把几种最能表达诗人感情的意象组成意境,在朴素之中浸透了一种世事沧桑的深沉感慨。又如《西南剧展座谈会上旧友重逢》一诗:四十年前文化兵,今朝重聚桂林城。相看白发知多少,回首风霜又几经。梦里啼鹃余血泪,座中老骥说征程。壮志未已君须记,花落花开事岂轻。西南剧展,是秦似年青时参加的大型戏剧活动,党领导下的进步文化人的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大集会。秦似是当年西南剧展评论组的成员,西南剧展,在颠倒黑白的年代,被四人帮诬为黑会,投降主义,扣上种种罪名。然而,历史是人民写的,历史是不容篡改的。西南剧展终于恢复了它的真面目。

    四十年后,旧友重逢,该是何等使人激动的事。但作者并没有用夸张的笔墨,渲染激动的感情。而是以朴素的笔调平直地抒写。然而在对仗工整的诗句里,蕴含着诗人多么浓烈的感情。秦似的诗词多是这样,写来似乎不经意,平淡自然中却有不平淡

  • 8、 读陈鹏举先生的《凤历堂题记》后感

    前言:读后感的内容,来源于我们对书记的领悟,因此,小编收集整理了大量的读后感,供大家学习阅读!

    读陈鹏举先生的《凤历堂题记》后感

    《凤历堂题记》是陈鹏举先生的一部新著,他送给我后,便匆匆翻过一遍,本想请熟悉书画金石的鸣华兄写篇书评,但他忙,就搁了下来。这次趁国庆休假之际,又翻出来读了一遍,对鹏举兄的艺术才华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我于上世纪70年代末曾在《解放日报》文艺部当过一年编辑,后来报考进了《新民晚报》社,同年陈鹏举则进了《解放日报》。我们虽未同过事,但他后来主编的文博版,我是常读常看的。一个版面编得好坏,往往与责编的文化艺术素养有关。承他送过我一册《黄喙无恙集》的旧体诗词集,我对唐诗宋词一直非常偏爱,我认为沉浸于古典诗词之中的人,其文必然精炼而有韵味,柯灵先生就是这样的文学大家。陈鹏举的题记也写得短而精简,颇有古人之风。鹏举兄除攻古诗词,还擅长书法。这本《凤历堂题记》上的题记,都是他用毛笔书写的,其书法自成一家,别具风范。因此读者读这本书,至少有三点可读之处,一是品评作者的题记是否有道理;二是欣赏作者的书法(还有一些画作)是否精妙。值得一提的是,陈鹏举的书法也是文人字,与正宗的书法家有所不同,或者说更能显出文人的个性。第三呢,书中还收集了其他书画家的一些作品,如林曦明的《牧歌图》、张大根的山水画、袁拿思笔下的牡丹、黄阿忠的水墨风景、韩天衡的金石总之,这本书很有看头,我一边饮茶,一边细细品味,很佩服作者在编文博之中,滋长了他的书画才情。同样,他的艺术品位,提升了文博版的艺术质量。

    《凤历堂题记》的装帧很典雅又很有书卷气。一个编辑把编一个版面,当作一份事业来做,那是一件快乐的事。米舒

  • 9、 读鲁迅文章有感500字:孤独的鲁迅

    作为一代伟人,他弃医从文,决定用笔唤醒人们的良知,他的文章犀利的抨击了那个吃人的社会,你读他的文章有什么感悟?下面小编带来的是读鲁迅文章有感500字:孤独的鲁迅。

    鲁迅以笔为器,刺穿了整个民族的血污,苦难和彷徨;用生命的全部光芒,划亮了充塞天地间的黑暗与寂静。

    但人无完人,他同样也有着不为人知的一面。重读鲁迅的文章,我看到了一代顶天立地巨人身后的孤独和寂寞。

    鲁迅是孤独的。回想当年,钓虾偷豆看戏放牛,一众伙伴玩耍,与闰土谈天聊海边。可是如今,一声老爷拉开了彼此的距离。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同,是造成这个局面的源头。纵然鲁迅一代文豪,可却找不到一人与他畅聊童年时光。长大后的人都会忍不住想起过往,可鲁迅身边再也找不到当初的人,物,物是人非,多么孤独。

    鲁迅是孤独的。儿时故乡多热闹,碧绿的豆麦田地,潺潺的小溪流水。现在却只剩下萧索荒村。俗话说:人死后都要重归故土。可鲁迅的故乡还剩下什么?熟识的,承载着童年的回忆都不在了。在外漂泊多年,如今连归处都不知尚在何方,这,又怎么不孤()独?

    鲁迅是孤独的。在日本留学时,他就目睹了那个年代人们的麻木冷漠。他愤然,可无人在乎他的感受,这当然是孤独的。而后他弃医从文,孤军奋战,想唤起这个社会的良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滋味同样令他深感孤独。

    鲁迅这一生,路过烟雨楼台,走过江南小镇,去过异国他乡,踏过太多的风景。最后的最后,旧时烟柳仍如旧时雨。可是不经意间,不知几时风气,吹散了几许童年放人,陌生了几处熟悉故乡。成长了,却也孤独了。

  • 10、 为梦想去努力——读《波普先生的企鹅》有感

    每个人都有梦想,当然这本书的主人公波普先生也不例外。这本书的主角波普先生是一个狂热的南极探险爱好者,可惜他只是一个油漆匠,但是有一天,他意外地收到了一个礼物一只企鹅,库克上校一开始很高兴,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就变得不开心了,波普先生又去海洋馆要了一只叫葛雷塔的企鹅来陪伴它,后来葛雷塔生了一群小企鹅。企鹅们跟着波普先生、波普太太到处去演出,渐渐地,波普先生发现企鹅不能跟人类住在一起,应该去南极。于是,他们踏上了去南极的路

    波普先生为了自己的梦想,那样的执着,这是我们每作文个人都应该学习的,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梦想去努力,就像波普先生一样,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鞋匠,而且家庭也不富裕,但他可是爱极了这些企鹅,花大量的费用去购买新鲜活鱼,巨大冰块,为的就是让这些企鹅一天天开心、快乐,如果换成一个对梦想并不执着,而且并不那么喜欢,那么他一定觉得为这些企鹅的快乐而去花费大量的资金,真的是不值得的。

    在生活中我们遇到了一点点困难,就常常因为苦和累而放弃,有的时候也会觉得老师或者家长要求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知难而退了,我们要向波普先生学习,为梦想去努力。

  • 2019-11-04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8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3

  • 2019-10-23

  • 2019-10-23

  • 2019-10-23

  • 2019-10-23

  • 2019-10-23

  • 2019-10-20

  • 2019-10-12

  • 2019-09-27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1

读鲁迅先生有感500字
读鲁迅先生有感500字栏目为大家提供2024读鲁迅先生有感500字,读鲁迅先生有感500字大全,读鲁迅先生有感500字2024,更多读鲁迅先生有感500字在本栏目,欢迎大家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