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初中读后感 > 初中科学名师工作室读后感 > 地图 > 初中科学名师工作室读后感,2024初中科学名师工作室读后感,初中科学名师工作室读后感范文
初中科学名师工作室读后感相关栏目
初中科学名师工作室读后感热门栏目
初中科学名师工作室读后感推荐
初中科学名师工作室读后感

(共 8925 篇)

  • 1、 《读书成就名师》读后感

    “在同化社区里,只有特定的一个人可以感受快乐、爱恋、饥饿、痛苦……如果可以选择,你会选择独自承受还是共同承担?”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记忆传授人》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样一个同化社区里。

    这本书的作者洛伊丝·劳里带给了我们一个引人入胜的冒险故事。它主要讲了在同化社区里,居民们的一切事情都早已被规划好:姓名、家庭、职业……这里没有颜色,没有天气,没有音乐、没有记忆、没有自由、更没有爱。社区中的一个小男孩儿乔纳思因为机智、勇敢,被选为新一任的记忆传承人——一项受人尊敬的职业。之所以受人尊敬,是因为就像书中所说,只有记忆传承人有真正的感觉,他们替人们封存记忆,让人们免受痛苦。在老记忆传承人的训练中,乔纳思渐渐对记忆有了认知,更对爱有了认知。他认清了这个社区的真面目,于是在和老记忆传承人商议后,他决定逃跑,因为只要离开社区,记忆就会返回到所有人身上,大家就不会再当没有感情的“机器人”。最后,他成功了,故事也结束了。

    听完这个故事,我想你一定会有一瞬间也想去同化社区生活吧。在那里,一切都被安排得“井井有条”,你不用为你的前途担忧,也不用担心会做错事,更不用想任何后果,因为你的一举一动,都在计划之中。这个看似完美的地方,背后却又有多少阴谋呢?这个地方看似自由,却又限制住了你的自由。

    人们不想要记忆,不想让它带来痛苦,于是有了“记忆传承人”这个角色。可他们忘了一点:没有经历过风吹日晒的麦子,是结不出麦粒儿的!没经过历练,太完美的人生才是最不完美的!正是这点,使它们变成了一群没有感情的“植物人”、“机器人”。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不能总回避一些困难和痛苦,因为只有经历过磨练和摔打的人生才是独一无二的、最完美的!

    无论怎么讲,这绝对是一本能让你感到无比震撼的书。所以,赶快翻开它吧!

  • 2、 工作室集中研修听课有感

    集体智慧闪光芒

    ——工作室集中研修听课有感

    陈龙美

    今日阳光无限好,我们来到了嘉兴三中参加工作室的培训。活动一开始,就为我们呈现了一堂精彩的高一物理观摩课,课题是"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超重失重".高林老师用微课引入航天飞机上的失重现象,让学生对失重初步有个感觉。然后让学生动一动,站在台秤上,如何做测得准重力,如何做测不准重力,然后得出台秤上的示数称为视重。与学生交流的时候她经常会用到"干得漂亮""恩谢谢",很有亲和力。随后小结把视重等于实重的状态称为平衡状态,不相等的即为非平衡状态,再得出何为超重,何为失重。在讲解时强调加速度向上是超重,加速度向下是失重。然后让学生思考小孩子站在升降机中的超重失重现象,再提出完全失重的概念。这里我想如果加一个小孩子在滑滑梯上加速下滑的例子是否妥当,让他们联系实际考虑是超重还是失重现象。

    然后是做一做的两个经典小实验,将装满水的侧壁有孔的可乐瓶竖直下落,然后竖直上抛,分别观察现象;两本字典中夹餐巾纸。其实这两个小实验我上课的时候也做过,第一个实验演示竖直下落和竖直上抛,我是让班里最高的男生站在凳子上放下来的,时间可以加长一点,也有老师是将水变成有颜色的利于观察。有时候我在想能不能用个装置把瓶子吊起来升高,再下落,保证足够长的观察时间,或者像沈正杰老师讲的一样做个微课,播放慢镜头。当吴老师提出竖直上抛之后何不用斜抛,距离时间都足够,瞬间感叹集体备课的魅力,确实集体对个人帮助很大。第二个实验其实一本字典就够了,只要将餐巾纸夹在后半本书中间,足矣拉破餐巾纸,而且一本字典比较方便(可以参考下面的实验视频截图)。吴老师特别注重细节,强调其实让字典下落之前,停留5-6s,待学生注意力都集中的时候,再释放,效果会更好。

    吴老师又从教材的分析入手让我领会了高手的境界,另外是对课堂思路的分析,高林老师主要采用理论演绎再实验验证的形式,吴老师推崇课改之后在演绎的基础上多引导,探究。同时吴老师对学生十分了解,的确很多同学会认为向上运动就是超重,向下运动就是失重,所以他会设计电梯升降的时候突破这个难点,超精准地把握了学情。

    每次上一节公开课是费时、费力、费心血的,但是上完之后又会有如释重负的感觉,自己的收获也不少。每次听一节公开课,对自己的反省也很多,尤其是听专家评课,是受益匪浅的。想起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不管一个人有才能,集体往往比他更聪明和更有力".

  • 3、 《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艺术》读书体会

    《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艺术》读书体会

    感悟潘小明老师的教学艺术

    在当当网输入小学数学几个关键字2024,立刻出现一串相关书目,一眼就看中了它《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艺术》,随即在第一时间买下它。怀着几许欣喜、几许期盼,我打开了这本书!随着阅读的不断深入,如身临其境,感受名师的精彩课堂。我越发觉得阅读此书若品茶,总有淡淡清香。

    书中讲述了刘可钦:追寻常态下的生命课堂;潘小明的课堂人生;华应龙:疯狂数学的和谐魅力;徐斌:课堂的朴素之美;林良富:在细节中体现课堂魅力;钱守旺:感受数学课堂的魅力;夏青峰的课堂追求以及田立莉:为学生所需而教。品读着八位名师匠心独具的教学案例,感受着他们对数学课堂和数学教学的独特理解与个性诠释,我深深地折服了。尤其潘小明老师的课堂人生更使我受益匪浅。

    潘小明老师的教学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

    一、研究学生,为学生学习心理把脉

    潘老师认为,教师在教学前只有十分清楚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尚未获得那些学习经验,才能开始新知识的传授;只有清楚起点在哪里,才能满载新知识的船停靠。但是教师不能停留在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还必须预见学生将会用怎样的方式去学习新知识。只有对学生会怎样学有所预见,老师的教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才能更好地促进学。

    二、诱发争议,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感悟真知

    顾汝佐这样评价潘小明老师喑于提供机会让学生在碰撞中自己求知求新。潘老师的又一亮点就是善于诱发争议,让学生潜在的错误想法得以充分暴露,在不同想法的碰撞中感悟真知。[/为您编辑]

    三、冷静敏锐,引导学生自拔其根

    潘老师十分重视在学生感受、体验之余,引导学生的认识上升到数学知识、数学思想的高度。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根,而让学生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教师必须提供合适的情景让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活动过程,并适时进行引导。潘老师认为在学生经过一番自主探究之后,引导学生回回头,看看走过的路,进行不同方法的比较,使学生深深体悟到策略比结果更重要,实现由关心题目结果向关注解题策略的转化。

    四、钝感激情,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教师在课堂的激情会感染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幽默的语言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有助于师生合作,共同探究知识,而老师适当的钝感,更能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潘小明老师在这方面是很有造诣的。

  • 4、 《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艺术》读书心得

    《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艺术》读书心得

    作为教师,能读到《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艺术》,我觉得也是很幸运的,读了这本书后对我帮助很大。一些疑惑也就在读书的过程中解决了。老师的职业可谓平凡而又伟大,对于我来说教书育人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欠缺的东西还有很多,这本书易懂而且实用。

    在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我看过许多热闹的课堂教学场面,也曾非常羡慕别人课堂环节设计的巧妙、课件演示的精妙、课堂气氛的火暴,甚至曾把眼中这些令我羡慕的元素统统的搬到了自己的课堂上,并为此沾沾自喜。但浮躁过后,待我冷静下来思考时,却发现除了当时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之外,留给学生的持久影响却很少。于是我常常思考,数学教学中我要追求的是什么?书中刘可钦老师的话语让我茅塞顿开。作为教师我们要关注重视的是能给学生持久影响的常态课教学,要着力提高常态课的教学质量。

    刘可钦老师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现任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四小学校长。大凡听过刘老师课的老师,都觉得刘可钦老师的课堂,不是我们想像的那种课堂气氛火暴,师生热情洋溢、激情似火;也没有设计得精妙绝伦,令人拍案叫绝。听刘老师的课,如沐浴春风,让人感觉清新自然。刘老师曾经也追求过那种令人拍案叫绝的设计,但现阶段的她,更注重的是在常态的教学中,给学生不同寻常的感受,并持久地影响学生。

    刘老师上课,并没有依赖精妙的课件,用的大多是传统的教育媒介,但她与学生的交流自然、流畅,给学生充分的发表风解的机会,关注每个孩子的心灵感受。比如刘老师认为某某同学说得很,谁能比他说得更好?这样的话传递给发言的学生的是何心情?谁能比他说得更好,看似把孩子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但恰恰忽略了发言孩子的心情。想想在自己的课堂上,不正是经常重复这样的错误吗?刘老师认为不妨换成这样的话语:某某同学读得相当好,还有谁也想试一试?这样才会真正起到效果。[/为您编辑]我想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用刘老师的这种方法,关注每一位学生。

    真实的课堂摈弃演练和作假。真实的课堂应该面对学生真实的认知起点。展现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真实的课堂不能无视学生的学习基础,把学生当作白纸和容器,随意刻画和灌输;真实的课堂不能死抱着教案,一问一答,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不敢越雷池半步;真实的课堂更不能课前操练,课中表演,少数参与,多数旁观。新授课好比是教师带领学生去掏河里的珍珠;练习课好比是将出来的珍珠擦亮,使它发感发光;复习课好比

  • 5、 科学名人故事读后感

    科学名人故事读后感(一)

    《中外名人故事》这本书精心挑选了古今中外非常有影响力的人物。其中有吟诗作画的文学家和艺术家,有发明创造的科学家,有胸怀万卷兵书的军事家,有腹藏治国良策的政治家,还有一些现、当代的中外名人。书中讲述了发生在名人身上一点一滴的故事,透过这些故事,我们看到了名人怎样对待困难和失败,名人怎样对待兴趣和学习,名人怎样对待亲人和朋友 我们从中可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中国卷科学家博学多才的张衡大发明家祖冲之伟大的科学家沈括才智超群的黄道婆呕心沥血修本草的李时珍中国铁路之父 詹天佑从小就有心计的孩子李四光情系祖国的钱学森 文学家和艺术家 爱国诗人屈原文学巨匠巴金的故事徐悲鸿早年艰苦学画张大干和毕加索的君子之交聂耳谱写国歌的故事梅兰芳蓄须明志 政治家和军事家飞将军李广诸葛亮拜师的故事虚怀纳谏的唐太宗抗金名将岳飞智擒鳌拜的康熙帝毛泽东的 责任田 一流的外交家乔冠华人民的好总理 周恩来传奇人物苏武牧羊不取到真经不回头的玄奘郑和七次下西洋郑成功收复台湾民族英雄林则徐舍生取义的谭嗣同推销员出身的华人首富李嘉诚航天英雄杨利伟外国卷科学家爱国的科学家居里夫人扞卫真理的殉道者 布鲁诺爱因斯坦曾找不到工作牛顿的生活趣事巴斯德不达目的不罢休诺贝尔不写自传文学家和艺术家音乐神童莫扎特

    这本书,让我知道,做人还要有坚强的决心和意志。这个道理我是从林则徐的故事中体会到的。

    科学名人故事读后感(二)

    哲学家培根说;书是人类的朋友。

    我是个书迷。闲暇时,我最爱翻阅的书要属《中国名人故事》了。里面的许多故事,震撼着我那幼小的心灵,引发我的思考。

    其中有一个故事,说的是有一次着名数学家华罗庚在阅读某教授写的文章时,发现了一处错误。他修改好以后,寄给了教授,得到了教授的表扬。由此,我想起了前几夭在数学课上发生的一件事。一天,听老师讲课,有一道题我认为老师讲错了。于是,我对老师提出了疑问。经过验证,结果证明我是对的。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要敢干向权威提出疑问。我们必须在读书的时候认真思考,只有这样,书中的东西才是真正属干白己的。我想,华罗庚先生正是因为拥有这种善于质疑的精神,刁使他成为了赫赫有名的数学家。我也将用这种精神时刻鞭策自己,使自己的学习方法更加完善。(读后感)

    还有一个就是陈毅喝墨汁的故事,讲的是有一次陈毅到亲戚家玩,看书时着了迷,竟把母亲送来的桩把蘸墨汁吃了,弄

  • 6、 读《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艺术》有感
    读《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艺术》有感 平日里不是埋头工作,就是忙于家务,根本无暇驻足回首自己在数学教学中曾经走过的路,也不曾思考自己前方的目标在哪里。 学校赠送的《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艺术》这本书,其实放在书桌前好久,都未翻过。有一天,百无聊赖,随便翻翻,这一翻,便碰到了刘可钦老师。嘿嘿,夸张地说,触动了我的心灵,拨动了我的心弦。 应该说是刘可钦老师"追寻常态下的生命课堂"标题吸引了我。说实话,一直来,我对"演戏"似的公开课心里比较抗拒,即便有时学着人家做了,也很别扭。 所以看到刘老师的"常态"二字,我就来了兴趣。我想,常态课不正是我们一线普通老师每天所经历的课堂吗?怎么和名师挂上号了呢? 带着疑虑,细读起来。不知不觉中,才让我认识到原来刘可钦老师的课堂,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种课堂--全堂火爆,师生热情洋溢,激情似火-------课前也没有设计得精妙绝伦,令人拍案叫绝。 但所有听过刘老师课的人都觉得如沐春风,清新自然,如甘泉入腹,沁人心脾;似品绿茶,余香萦绕。 再细品她的典型课例时,我还发现:刘老师上课,并没有依赖精妙的课件,用的大多是传统的教育媒介。 由此我想,我们的课堂又该是怎样的呢? 那些看似精彩的画面在课堂上是否真正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是不是一定要用上精美课件的数学课才算一堂好课? 我们应该追求"看上去很美",还是回到教学本身? 要答案,就要走近刘可钦。 于是,我找了更多关于刘老师的专着,边看边想。下面便是我阅读刘可钦时的一些零星思考。 1、如何对待常态教学?常态课如何上才好? 刘老师认为:教师应该关注常态教学,要提高常态课的质量。一节热热闹闹的课,看似激情四射,可是给学生留下的影响并不持久。教育家杜威曾经指出:在学生亢奋激情下实施的教育影响,并不是真实的,效果要打折扣。 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认识,刘老师追求一种自然的、弥漫着生活气息的课堂情景,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鼓励同伴间的合作交流。为了给学生多一些探索、猜测、思考的空间,她总是有意识地淡化自己"教"的角色,巧妙地把学生推向前台,智慧地藏在幕后。所以,就有了这样的课堂景观:学生与教师共同围绕一个生活问题,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 7、 科学名言读后感 (700字)

    谈起科技,那就必须和科学实践挂上钩。当今的中国也是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的国家,在社会的各行各业不断出现新的科技。但是,人们却常常只看到了它们问世时光辉的一面,而忽略了科研人员为此付出的心血和汗水。

    科技种类很多,其中航天科技工程是算规模较大的,而通讯科技的规模相对要小些。但不管是何种科技,都是科研工作者的智慧结晶。

    每一项新科技都要进行不同的科学实验,而实验不会一次就成功。它需要科研人员不断探索大胆尝试,以及具备坚定的信心和长久的毅力。正如徐特立老先生说的:科学常是在千百次失败后的最后一次成功的。是的,我们也许无法估测实验的次数,但是一定要坚信自己可以成功!

    记得三年级语文课本中的《第八次》一篇,当书中布鲁斯王子打了败仗失去信心时,却看到一只在大风中努力织网的蜘蛛,网刚刚织好就被吹破了,可这只蜘蛛却不灰心继续织,就这样断了织,织了又断,来来回回七次,直到第八次才结成完整的一张网。这只小小的蜘蛛给了他启示,重新点燃了他的信心。对,我也要干第八次!就这样,布鲁斯带领士兵们再次勇敢地与外国侵略者展开了输死拼搏,终于赶走了侵略者!

    其实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也要有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

    至今我还记得小时候第一次学画圆的情景。大胆尝试后竟发现自己画的像个打碎的鸡蛋;不服气再画却变成了一个多边形;到了第三次,在我紧握的笔下总算画出些许圆的模样一个小扁圆;还是不满意,我又慢慢画了第四个,哈!是个完整的大圆!我左看看,右看看,高兴的不得了

    是的,无论遇到任何挫折,都不要灰心,要相信失败是成功之母,要做那只努力织网的小蜘蛛,勇往直前,坚持不懈地织好你人生道路中每一张被风吹破的网。

    六年级:刘子荷

  • 8、 《名师谈班主任工作》读后感

    暑假期间有幸从表姐那里借到《名师谈班主任工作》一书,读过之后,感觉受益非浅。这对于我今后班主任工作的开展无疑会起到很大的帮助。

    本书将班主任工作分成了若干的专题,把名师的思想和做法融合起来分别做了展示,名师从素质教育的高度讲述了一个个鲜活的事例,目的是为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切实“提炼做法,提升想法”。

    通过阅读本书使我了解到:作为和学生朝夕相处、深度交流的班主任,与学生相遇的第一面至关重要。看了李镇西老师那样准备了“爱心礼物”,张万祥老师那样“知己知彼”,任小艾老师那样“即时鼓励”,刘沛华老师那样面对尴尬“延时发怒”,这一个个鲜活的例子无不证明了班主任是学生重要的精神关怀者,初相遇也可能是点亮学生心灵灯塔的瞬间。

    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须真挚地、科学地爱学生,集情感、科学、艺术于一身,从精神上推动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师爱”的氛围中成长。“母爱童心”的斯霞,“平民教育家”陶行知,都是爱的教育典范,也是真正教育践行者。

    在读到作为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严要严在该严处,爱要爱在细微间。爱不是迁就、纵容,当学生有问题时,该严就要严,同时还要加上认真耐心的帮助、教育,使其健康地发展。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换个心情常常是海阔天空,换种处理问题的方法,结局往往更出人意料。于是,我内心重新审视了一下自己以往在工作中的作法,的确正如上文所说,教育过程中有时难免会遇到学生顶撞老师的尴尬事情,而作为老师的立场觉得学生很不尊重老师,有时会采取冷漠的态度说教和处理,其实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学生真正的心理体验,而教师冷漠的态度会激化学生心中的抵触情绪,他们自然也就不会对老师敞开心扉了,而如果教师能将“冷“变为冷静地分析事情的缘由,不盲动,不急躁,找到事情的根源再做决策。改变一下自己的态度,利用一个温暖的微笑,一句温馨的话语,都会开启学生封闭的心灵。这一点,我在去年所代的班级学生身上也得到了充分的验证。面对一个当时很是让人头疼的班级和一群调皮的男孩子们,我正是用我的微笑、鼓励和一份真诚关爱的心赢取了孩子们的信任,走到了孩子们中间,成为了他们乐于倾诉的良师益友。也正是这样,使我后期的班主任工作开展的比较顺利。

    在扶持学困生这一部分,李镇西老师的《让每一个孩子抬起头来!》和《把更多的关爱给“后进生” 》两篇文章带给我很大的启示。

    作为班主任,教育过程中如何面对“困难学生”的确是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 9、 教师读书笔记《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艺术》

    平日里不是埋头工作,就是忙于家务,根本无暇驻足回首自己在数学教学中曾经走过的路,也不曾思考自己前方的目标在哪里。

    学校赠送的《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艺术》这本书,其实放在书桌前好久,都未翻过。有一天,百无聊赖,随便翻翻,这一翻,便碰到了刘可钦老师。嘿嘿,夸张地说,触动了我的心灵,拨动了我的心弦。

    应该说是刘可钦老师追寻常态下的生命课堂标题吸引了我。说实话,一直来,我对演戏似的公开课心里比较抗拒,即便有时学着人家做了,也很别扭。

    所以看到刘老师的常态二字,我就来了兴趣。我想,常态课不正是我们一线普通老师每天所经历的课堂吗?怎么和名师挂上号了呢?

    带着疑虑,细读起来。不知不觉中,才让我认识到原来刘可钦老师的课堂,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种课堂--全堂火爆,师生热情洋溢,激情似火-------课前也没有设计得精妙绝伦,令人拍案叫绝。

    但所有听过刘老师课的人都觉得如沐春风,清新自然,如甘泉入腹,沁人心脾;似品绿茶,余香萦绕。

    再细品她的典型课例时,我还发现:刘老师上课,并没有依赖精妙的课件,用的大多是传统的教育媒介。

    由此我想,我们的课堂又该是怎样的呢?

    那些看似精彩的画面在课堂上是否真正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是不是一定要用上精美课件的数学课才算一堂好课?

    我们应该追求看上去很美,还是回到教学本身?

    要答案,就要走近刘可钦。

    于是,我找了更多关于刘老师的专着,边看边想。下面便是我阅读刘可钦时的一些零星思考。

    1、如何对待常态教学?常态课如何上才好?

    刘老师认为:教师应该关注常态教学,要提高常态课的质量。一节热热闹闹的课,看似激情四射,可是给学生留下的影响并不持久。教育家杜威曾经指出:在学生亢奋激情下实施的教育影响,并不是真实的,效果要打折扣。

    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认识,刘老师追求一种自然的、弥漫着生活气息的课堂情景,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鼓励同伴间的合作交流。为了给学生多一些探索、猜测、思考的空间,她总是有意识地淡化自己教的角色,巧妙地把学生推向前台,智慧地藏在幕后。所以,就有了这样的课堂景观:学生与教师共同围绕一个生活问题,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对学习投入了那么多的热情和兴趣,学习对于他们而言变得如此诱人。课堂,成为师生共赴的心灵之约。无论是上课还是评课,刘老师关注的都是:是否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究的机会和空间?她凭借朴实无华的教学将主体教育的核心诠释得

  • 10、 办公室工作人员应具有八种意识

    办公室工作人员应具有八种意识

    办公室是一个单位的综合办事机构,是各项工作的“中心枢纽”,具有参谋助手协调服务等重要职能,承担上传下达的重要责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尤其是对新组建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随着监管体制的调整带来的职能增加、职工增多的情况下,如何让办公室发挥应有和更大的作用,才能最大限度地让群众满意、让上级满意、让职工满意,为这无疑对我们每个办公室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要做好办公室工作,办公室人员至少应具备八种意识。

    一是要有全局意识。发挥参谋作用是办公室的最本质也是最基本的要求,这就要求办公室的工作出发点不能仅足限于办公室或某一个单方面的工作,办公室的同志得牢固树立全局意识,要处处站在全局工作的高度,紧贴领导的思路,出主意、提建议都要从全局中去思考,去谋划,去衡量,做到想领导之所想,谋领导之所虑,办领导之所需,要参在点子上,谋在关键上。多出主意,多提建设性意见。

    二是要有责任意识。办公室工作质量的高低,对全局工作影响很大。做好了,会帮助领导提高决策水平,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和落实;做不好,则会贻误工作,造成损失和不良影响。作为从事办公室工作的同志,必须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增强责任感,提高自觉性,更加努力地做好本职工作。工作中责任是第一位的。责任意识就是角色意识,就是要知道自己这个岗位、这道工序、这个环节在全局中所处的位置和应发挥的作用,自觉地做好分内之事,优质高效地完成任务。办公室所处的地位和所承担的重要责任,决定了办公室的每一个岗位、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责任都是重大的。无论是辅助决策、督查决策实施的大事,还是校对一篇材料、接待一位基层同志的实事,每一件都可能牵动大局,关系到领导和机关正常工作的开展。因此,办公室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责任当头、职能优先,细节决定成败”的责任意识,做到工作认真、态度端正、处事果断,在任何人面前,在处理任何事上,都要从严要求,高标准、高质量、精益求精,确保万无一失。

    三是要有服务意识。办公室工作的宗旨就是服务,而且是全方位的服务,高效优质的服务,这是办公室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办公室人员,应做好五个方面的服务,即要为上级机关服好务、为领导服好务、为内部职工服好务、为基层单位服务好、为监管对象服好务。要做好这五个服务,从事办公室工作的同志首先必须具有奉献精神,没有奉献精神就搞不好服务,服

  • 2019-10-11

  • 2019-10-24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10-23

  • 2019-09-28

  • 2019-09-28

  • 2019-10-20

  • 2019-10-17

  • 2022-11-27

  • 2019-10-2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09-25

  • 2021-06-30

  • 2019-11-12

  • 2019-09-28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09-19

  • 2019-09-25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10-23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10-17

  • 2019-10-19

  • 2019-09-19

  • 2019-10-19

  • 2019-10-17

  • 2019-11-06

  • 2019-11-11

  • 2019-09-28

初中科学名师工作室读后感
初中科学名师工作室读后感栏目为您提供大量优质的初中科学名师工作室读后感,2024初中科学名师工作室读后感,初中科学名师工作室读后感范文等,带您走进初中科学名师工作室读后感的海洋,让您品味这里的文章。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