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资本论读后感1000字 > 地图 > 资本论读后感1000字,2024资本论读后感1000字范文
资本论读后感1000字相关栏目
资本论读后感1000字热门栏目
资本论读后感1000字推荐
资本论读后感1000字

(共 9834 篇)

  • 资本论

    《资本论》(全称《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是德国思想家卡尔·马克思创作的政治经济学著作,首版出版于1867年9月14日的德国汉堡。

    《资本论》全书共三卷,以剩余价值为中心,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第一卷研究了资本的生产过程,分析了剩余价值的生产问题。第二卷在资本生产过程的基础上研究了资本的流通过程,分析了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第三卷讲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分别研究了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这一卷讲述的内容达到了资本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的高度统一,分析了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

    查看本书相关读后感 >
  • 1、 《资本论》读书笔记1000字

    《资本论》读书笔记1000字

    资本的周转时间愈长,为维持再生产的预付资本就愈大

    3、可变资本周转的次数愈多,创造的剩余价值愈多

    4、商品生产必需以商品流通为前提。商品流通又以货币流通为前提,货币流通是第一推动力

    5、货币资本不是扩大生产规模的唯一选择,可以通过提高劳动强度或劳动时间来扩大生产规模

    6、通过提高劳动生产力来使商品便宜,使工人本身便宜,是资本内在的冲动和经常的趋势

    所以可以解释为什么只关心生产交换价值的资本家总是力求降低商品的交换价值

    7、如果资本在购买价段停顿下来,就凝结为储存货币

    8、如在生产价段停顿下来,就会造成生产资料的闲置和劳动力失业

    9、如在售卖阶段停顿下来,就造成商品积压

    10、在劳动生产力和劳动强度已定下,只有通过延长工作日才能榨取更多剩余价值

    11、在劳动工作日已定又以提高劳动生产力和劳动强度来榨取

    12、商业资本是产业资本中的商品资本的独立化形式

    13、生息资本不是职能资本,是在职能资本运动中游离出来的闲置货币资本转化来,

    14、银行资本是货币资本的独立化形式属于职能资本的范畴

    15、信用制度促使少数人拿别人的财产来进行冒险,信用发展使社会财富愈来愈为少数人占

    有,使少数资本家拿社会的财富来进行冒险

    16、信用制度固有的两重性;

    一方面用剥削别人劳动的办法来发财致富,发展成为最纯粹最巨大的赌博欺诈制度并且使剥削社会财富的少数人的人数愈来愈少

    另一方面,又是转到一种新生产方式的过渡形式

    17、必要劳动时间是工资的来源,剩余劳动创造了利润、地租

    18、分配关系受生产关系决定,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关系

    19、资本只有生产剩余价值才能成为资本,虚拟资本是生息资本发展的必然结果

    20、国债是虚拟资本,是消灭掉的资本的纸制复制品

    21、股票也是虚拟资本,是现实资本的纸制复制品,股票价格=股息/利息率

    22、在萧条阶段,借贷资本过剩与产业资本收缩,在危机阶段,借贷资本奇缺与产业资本过剩

    23、地理位置对其级差地租具有决定性影响,土地所有者具有明显的被动性,建筑地段的所有者具有完全的寄生虫特征

    24、土地投机也会使土地所有者任意提高地租,建筑投机的对象是地租不是房屋,投机者不过是通过建造房屋在地租的上涨中发财罢了

    25、传统经济危机主要是生产过剩的危机,当代经济危机主要是过度膨胀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严重脱节,既金融泡沫

    《资本论》读书笔记100

  • 2、 《资本论》读后感1000字

    《资本论》是马克思耗尽毕生心血的结晶。《资本论》把高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在一起,是一部系统的、逻辑严密的经济学著作。它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成分,深刻地论证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的历史必然性,肯定了它的历史地位,揭示了它内部不可克服的矛盾及其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客观规律。它不仅是一部经济学巨著,而且是一部哲学巨著、一部科学社会主义巨著,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是工人阶级的圣经。

    关于《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目的,马克思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

    关于《资本论》的内容,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开篇时指出;在第一卷,我们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作为直接生产过程考察时呈现的各种现象,而撇开了这个过程以外的各种情况引起的一切次要影响。但是,这个直接的生产过程并没有结束资本的生活过程。在现实世界里,它还要由流通过程来补充,而流通过程则是第二卷的研究对象。在第二卷中,特别是把流通过程作为再生产过程的媒介来考察的第三篇指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就整体来看,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至于这个第三卷的内容,它不能是对这个统一的一般的考察。相反地,这一卷要揭示和说明资本运动过程作为整体考察时所产生的各种具体形式。资本在自己的现实运动中就是以这些具体形式互相对立的,对这些具体形式来说,资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采取的形态和在流通过程中采取的形态,只是表现为特殊的要素。因此,我们在本卷中将要阐明的资本的各种形式,同资本在社会表面上,在各种资本的互相作用中,在竟争中,以及在生产当事人自己的通常意识中所表现出来的形式,是一步一步地接近了。这是马克思对《资本论》前三卷研究对象、内容和理论结构的概括和说明。

    《资本论》的体系是一个艺术的整体,它的结构是科学的辉煌成就。《资本论》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为研究的基础,以资本作为研究的主体,以剩余价值作为研究的中心,以资本内在矛盾发展作为研究的主线,以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规律作为研究的目的。在抽象范畴上升到具体范畴的科学叙述方法的指导下,整个理论体系通过矛盾形态演化、范畴演进和规律转化,揭示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特殊的社会历史性质及其发展的历史趋势。

    《资本论》问世后,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成为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的必读

  • 3、 《资本论》读后感1000字范文

    《资本论》是马克思的代表作,作者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

    从资本的总公式看,剩余价值不可能发生在货币本身上,因为货币作为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只是实现商品的价格。它如果还是采取货币形式,价值量也就不能增大。剩余价值也不可能发生在商品的出卖上,因为这个行为只是价值的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

    因此,剩余价值只可能发生在第一个行为g—w中所购买的商品上。不是发生在所购商品的价值上,而是发生在所购商品的使用价值上。因为互相交换的是等价物,不可能因交换而发生价值变化,只能从所购商品的使用上发生。“要从商品的使用上取得价值,我们的货币所有者就必须幸运地在流通领域内即在市场上发现这样一种商品,它的使用价值本身具有成为价值源泉的特殊属性,因此,它的实际使用本身就是劳动的物化,从而是价值的创造。货币所有者在市场上找到了这种特殊商品,这就是劳动能力或劳动力。”

    “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这句话指出了三点:

    (1)劳动力是在“活的人体中存在的”,它既不能离开人体,又不等于人体。

    (2)劳动力是“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它只能在运用时,即在劳动时才表现出来。

    (3)劳动力是“体力和智力的总和”。不能把劳动力等同于体力。一个白痴和疯子即使有体力,也不能算劳动力。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历史条件

    第一个基本条件是:在商品交换本身除了包含由它自身的性质产生的从属关系以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从属关系的前提下,劳动力只有被它的所有者自己当作商品出卖,它才会出现在市场上。第二个基本条件就是:劳动力所有者只有自己的劳动能力可以当作商品出卖,没有别的东西可卖。其实,不仅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历史的产物,而且前所考察的商品、货币这些“经济范畴”也都带着历史的痕迹。资本的出现,标志着社会生产过程的一个新时代,这个“资本主义时代的特点是,对工人本身来说,劳动力是归他所有的一种商品的形式,他的劳动因而具有雇佣劳动的形式。另一方面,正是从这时起,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才普遍化”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作为商品的劳动力,同其他商品一样具有价值。“劳动力的价值也是由生产从而再生产这种特殊物品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决定劳动力价值的要素有三个:

    第一,因为劳动力只是活人的能力,所以劳动力生产要

  • 4、 资本论读后感1000字

    资本论这本书给世界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下面小编整理了资本论读后感1000字,欢迎阅读!

    资本论读后感1000字(一)

    从资本的总公式看,剩余价值不可能发生在货币本身上,因为货币作为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只是实现商品的价格。它如果还是采取货币形式,价值量也就不能增大。剩余价值也不可能发生在商品的出卖上,因为这个行为只是价值的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

    因此,剩余价值只可能发生在第一个行为g—w中所购买的商品上。不是发生在所购商品的价值上,而是发生在所购商品的使用价值上。因为互相交换的是等价物,不可能因交换而发生价值变化,只能从所购商品的使用上发生。“要从商品的使用上取得价值,我们的货币所有者就必须幸运地在流通领域内即在市场上发现这样一种商品,它的使用价值本身具有成为价值源泉的特殊属性,因此,它的实际使用本身就是劳动的物化,从而是价值的创造。货币所有者在市场上找到了这种特殊商品,这就是劳动能力或劳动力。”

    “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这句话指出了三点:

    (1)劳动力是在“活的人体中存在的”,它既不能离开人体,又不等于人体。

    (2)劳动力是“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它只能在运用时,即在劳动时才表现出来。

    (3)劳动力是“体力和智力的总和”。不能把劳动力等同于体力。一个白痴和疯子即使有体力,也不能算劳动力。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历史条件

    第一个基本条件是:在商品交换本身除了包含由它自身的性质产生的从属关系以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从属关系的前提下,劳动力只有被它的所有者自己当作商品出卖,它才会出现在市场上。第二个基本条件就是:劳动力所有者只有自己的劳动能力可以当作商品出卖,没有别的东西可卖。其实,不仅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历史的产物,而且前所考察的商品、货币这些“经济范畴”也都带着历史的痕迹。资本的出现,标志着社会生产过程的一个新时代,这个“资本主义时代的特点是,对工人本身来说,劳动力是归他所有的一种商品的形式,他的劳动因而具有雇佣劳动的形式。另一方面,正是从这时起,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才普遍化”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作为商品的劳动力,同其他商品一样具有价值。“劳动力的价值也是由生产从而再生产这种特殊物品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决定劳动力价值的要素有三个:

    第一,因为劳动力只是活人的能力,所以劳动力生产要以

  • 5、 资本论读后感1000字范文

    学会阅读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下面小编整理了资本论读后感1000字,欢迎阅读!

    资本论读后感1000字(一)

    从资本的总公式看,剩余价值不可能发生在货币本身上,因为货币作为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只是实现商品的价格。它如果还是采取货币形式,价值量也就不能增大。剩余价值也不可能发生在商品的出卖上,因为这个行为只是价值的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

    因此,剩余价值只可能发生在第一个行为g—w中所购买的商品上。不是发生在所购商品的价值上,而是发生在所购商品的使用价值上。因为互相交换的是等价物,不可能因交换而发生价值变化,只能从所购商品的使用上发生。“要从商品的使用上取得价值,我们的货币所有者就必须幸运地在流通领域内即在市场上发现这样一种商品,它的使用价值本身具有成为价值源泉的特殊属性,因此,它的实际使用本身就是劳动的物化,从而是价值的创造。货币所有者在市场上找到了这种特殊商品,这就是劳动能力或劳动力。”

    “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这句话指出了三点:

    (1)劳动力是在“活的人体中存在的”,它既不能离开人体,又不等于人体。

    (2)劳动力是“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它只能在运用时,即在劳动时才表现出来。

    (3)劳动力是“体力和智力的总和”。不能把劳动力等同于体力。一个白痴和疯子即使有体力,也不能算劳动力。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历史条件

    第一个基本条件是:在商品交换本身除了包含由它自身的性质产生的从属关系以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从属关系的前提下,劳动力只有被它的所有者自己当作商品出卖,它才会出现在市场上。第二个基本条件就是:劳动力所有者只有自己的劳动能力可以当作商品出卖,没有别的东西可卖。其实,不仅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历史的产物,而且前所考察的商品、货币这些“经济范畴”也都带着历史的痕迹。资本的出现,标志着社会生产过程的一个新时代,这个“资本主义时代的特点是,对工人本身来说,劳动力是归他所有的一种商品的形式,他的劳动因而具有雇佣劳动的形式。另一方面,正是从这时起,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才普遍化”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作为商品的劳动力,同其他商品一样具有价值。“劳动力的价值也是由生产从而再生产这种特殊物品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决定劳动力价值的要素有三个:

    第一,因为劳动力只是活人的能力,所以劳动力生产要以这个活人

  • 6、 暑假《资本论》读后感1000字

    读书使人进步,下面小编整理了暑假《资本论》读后感1000字,欢迎阅读!

    暑假《资本论》读后感1000字一

    偶然的机会,在一个网站里发现了《资本论》的电子书,于是便把它保存到了自己的电脑中。我喜欢这种阅读方式,多读点书总没有什么坏处。两周之后,我把它大致读完了,感觉这本书不适合在这样寒冷的季节里研读。其间一些黑暗面的描述真的可以让人不寒而栗。尽管如此,我还是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起码知道了,原来钱可以是那么复杂的东西!以后的几天,我一直试图把我从它那里得到的知识整理出来,好让自己的头脑中有个比较直观、清晰的印象,便于记忆和思考。我不打算专业研究资本和经济,所以只要有个印象就足够了。

    从《资本论》里,我似乎可以看出一个古怪的植物状社会体系来。这个体系的顶端是些厚厚的叶子,遮蔽了所有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投下无尽的阴影在根部。占整个体系绝大部分的根盘在深深的泥浆中,拼命地吸收可供系统利用水分和养料,通过枝杆送至叶片上,而叶片将它们几乎全部用于再生产,于是植物体便不断长大。

    无需解释,根代表的就是广大的劳动人民,他们不停地把各种自然资源转化成社会财富,通过市场交换或租金枝或杆,财富最终落到资本家叶子的手里,财富变成了资本,被重新投入再生产过程。为了吸取更多的养料和水分,根只有往地下越扎越深;叶子要得到充分的阳光和空气,也只好拼命向上伸展;枝杆亦随之长粗,变长。原本小小的丑陋植物逐渐成为一棵棵参天大树!植物不能没有根也不能没有叶,社会不能失去上层的资本阶级,更不能失去下层劳动大众。

    问题在于,植物是一体的而人不是,由人构成的社会不可能像植物那样安静地生长。社会要发展,方向是平等,但照这种模式下去是行不通的!差距只能越拉越大。怎么办?不知道。由科技发展带动的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关系发展的基础推动力,生产力的提高意味着产品的增多,不能作为再生产原料的产品就必须被消耗掉。但劳动人民无力消耗太多的奢侈品,而资产阶级为了尽量提高社会的再生产率也不倡导铺张浪费,植物形的社会其实就是节约的社会。

    可是,科技的发展不会因此止步,生产效率的升级也是必然,若不考虑自然资源的枯竭及大规模毁灭性的战争或灾难,这个社会体系早晚要被自己生产的产品撑死!树木不可能无限制地长高,并非因为时间不够;相似结构的社会体系也不能永久存在,不是由于敌人太强!

    暑假《资本论》读后感1000字二

    二十多年前,萧灼基教授送我一部

  • 7、 《资本论》读后感

    《资本论》读后感

    《资本论》是一百多年前德国著名思想家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创作的经济政治著作,其全称为《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其第一卷则是整个《资本论》的基础和开端部分。这个寒假,我有机会接触到了这本著作,一点一点地了解学习到了一些宝贵知识。下面给大家简单分享心得体会。

    有人说,阅读一本著作,最好的方法是,首先了解它的创作背景,了解它的作者。

    《资本论》的作者是广为人知的德国思想家、政治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和社会学家卡尔马克思,通过《资本论》,他确立了自己的阐述原则,即政治经济学批判,通过这本书,他创造了一个崭新的思想体系,提出了一种研究世界的新方法,有人说,《资本论》实际上是一种方法论 ,我同意这种书法,而且,这种研究世界的方法源于德国哲学、早期社会主义理论和政治经济学,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社会的迅猛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下的固有矛盾愈发明显。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他们之间的斗争日益尖锐,呈现出复杂化的趋势。马克思看到了事态的严峻性,于是,为了给无产阶级提供强大的理论武器,他开始着手研究政治经济学。1857年,世界爆发了一场巨大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附带的很有可能会是一场革命,马克思深刻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为了在洪水到来之前,把一些基本问题搞清楚,好给工人阶级提供强有力的科学理论武器,便20年如一日地坚持到英国博物馆查阅各种资料,完成这本思想巨作。

    马克思在文中提出,在第一卷中,我们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作为直接生产过程考察时呈现的各种现象,而撇开了这个过程以外的各种情况引起的一切次要影响。所以,换种说法就是,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主要研究的是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并通过对此过程的分析,揭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剩余价值的秘密、资本的本质、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以及其发展的历史趋势。马克思在文中还提出:资本积累以剩余价值为前提,剩余价值以资本主义生产为前提,而资本主义生产又以商品生产者握有较大量的资本和劳动力为前提,并且在资本主义积累之前有一种原始的积累,它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果,而是它的起点。

    从任何角度来讲,马克思都是个天才,读第一卷,不仅了解到了马克思的经济学思想,更学到了一种辩证的分析方法,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事物,这样更客观,更全面,全书对经济的分析体现着辩证唯物主义哲学,马克思善于利用的黑格尔否定之否定规

  • 8、 读资本论有感

    对于*员来说资本论也是一本圣书吧,对于资本论我放暑假的时候把他研究了一下,发现有了很多新的感慨,让我受益匪浅。

    对于*员来说资本论也是一本圣书吧,对于资本论我放暑假的时候把他研究了一下,发现有了很多新的感慨,让我受益匪浅。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

    劳动价值论是指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批判地吸收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价值论的合理内容,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可高度概括如下:一是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是不同商品进行交换的比例的基础,它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二是创造价值的要素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其他任何生产要素都不是价值的源泉,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抽象劳动,即无差别的人类脑力体力的耗费,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但它不是价值的源泉;三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活劳动,即正在进行的生产过程中耗费的抽象劳动,物化劳动作为过去劳动的凝结物,在新的商品生产过程中只能转移自身的价值,而不能创造价值,商品价值中不包含任何一个自然物质的原子。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彻底的一元价值论。

    二、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必要性

    (一)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客观历史条件与现时代存在巨大的差别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任何科学原理都是对特定条件下的特定问题的分析。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产生于130多年前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机时代,而当时的生产方式、劳动形态、商品形式和财富构成等都与当今有着巨大的差别。因此,分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能脱离对那个特定时代特点的分析,概括地讲,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客观历史条件主要如下。

    第一,劳动形态主要表现为体力劳动。工业化初期,社会生产主要集中在物质生产领域,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比例相对较小,劳动形态主要表现为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生产中的体力劳动。因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以物质生产领域的体力劳动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虽然马克思也涉及到对非物质生产领域(服务贸易行业)的分析,但由于当时这些部门在整个社会生产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影响力微乎其微,所以当马克思在谈到服务贸易时说:“资本主义生产在这个领域中的所有这些表现,同整个生产比起来是微不足道的。因此,可以完全置之不理”。

    第二,劳动过程的知识含量不高。工业化初期知识、科学、技术不够发达,劳动过程的脑力支出、知识含量不高,简单的、以体力

  • 9、 资本论读书心得

    当我们想把心里的感悟表达出来的时候,不妨将获得的感悟收获,总结成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心得体会是一种自我进步,自我提升的方式。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资本论读书心得”,供你参考和使用,请收藏和分享!

    资本论读书心得(篇1)

    今天我读了《资本论》这本书。

    第一卷从商品货币谈起,讲了什么是商品,交换过程及商品货币流通,货币的资本化,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工资及其蓄积过程等内容。从中可以看到资本是逐利的,而且最开始都是通过很血腥和暴力的方式开始,像英国的圈地运动,“羊吃人”很形象的描述了那样的场景,还有殖民活动。

    第二卷谈到资本的形态变化及循环,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是如何循环的,资本的周转,最后说到了社会总资本的在生产与流通。资本因为其逐利性,所以会不断的投入再生产、不断获取更多的价值,就像我们一般人都希望花同样的钱做更多的事情一样。资本可以通过提高周转率来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

    第三卷谈到了利润及利润率,平均利润,生息资本,地租等内容。利润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其最高限度就是全部剩余价值,所以说,利润率是小于剩余价值率,小于剥削程度率的。很佩服犹太人很早就发现了利息这一个神奇的东西,金钱是有时间价值的,排除通货膨胀的因素,借一笔钱就占用别人用这笔钱,最后还款的时候是不是应该付个使用费呢?利息可以说就是这个使用费了。

    资本论读书心得(篇2)

    以后的几天,我一直试图把我从它那里得到的知识整理出来,好让自己的头脑中有个比较直观、清晰的印象,便于记忆和思考,我不打算专业研究资本和经济,所以只要有个印象就足够了。 从《资本论》里,我似乎可以看出一个古怪的植物状社会体系来。这个体系的顶端是些厚厚的叶子,遮蔽了所有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投下无尽的阴影在根部。占整个体系绝大部分的根盘在深深的泥浆中,拼命地吸收可供系统利用水分和养料,通过枝杆送至叶片上,而叶片将它们几乎全部用于再生产,于是植物体便不断长大。 无需解释,根代表的就是广大的劳动人民,他们不停地把各种自然资源转化成社会财富,通过市场交换或租金——枝或杆,财富最终落到资本家——叶子——的手里,财富变成了资本,被重新投入再生产过程。为了吸取更多的养料和水分,根只有往地下越扎越深;叶子要得到充分的阳光和空气,也只好拼命向上伸展;枝杆亦随之长粗,变长。原本小小的丑陋植物逐渐成为一棵棵参天大树! 植物不能没有根也不能没

  • 10、 《资本论》读后感1000字精选

    如何正确的书写作品的读后感呢?每当看完作者写的作品,总能在书里学到新的知识,写读后感是个人理解能力的一种体现。经过收集,小编整理了《资本论》读后感,仅供参考,我们来看看吧!

    《资本论》读后感 篇1

    《资本论》是卡尔马克思用毕生心血考察和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写成的科学巨著。它不仅是一部经济学巨著,而且是一部哲学巨著、一部科学社会主义巨著,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工人阶级的圣经!

    通过阅读《资本论》第一卷,我了解到了什么是劳动价值学说、剩余价值学说及资本积累学说。第一卷从生产过程中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到最后必然消亡的客观规律。再把思绪转向今天的中国,我认为我们又能从这部经典中汲取到许多精髓。

    (一)按商品经济规律办事,推动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

    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探索采取什么样的手段来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是走了弯路、犯了错误的。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总结,我们最终选择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应该牢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属于社会化商品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商品仍然是社会产品的普遍形式和细胞形式,货币仍然是一般等价物,货币流通规律和价值规律仍然在全社会范围内发挥作用。既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它的生产过程同样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社会主义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的区别,不在于价值是否增殖,而在于这种价值增殖体现的社会生产关系,即价值增殖部分归谁占有,是归少数资本家所有,还是归最广大劳动者所有。社会主义的价值增殖意味着以更少的劳动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生产更加丰富的社会财富。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商品生产、货币流通、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作用的方式、特点和途径,按照商品经济运行的规律办事,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二)重视资本的积累,更要重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资本积累意味着资本家不断利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扩大资本的规模,扩大对工人的剥削,以便继续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所以,资本积累的结果,一方面导致财富日益集中到少数资本家手中;另一方面导致广大劳动者日益贫穷。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财富的积累一方面是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主要源泉,另一方面也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物质基础和根本保证。因此,社会主义要重视必要的积累,同时更要重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充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

  • 2019-10-29

  • 2019-10-22

  • 2023-03-14

  • 2019-10-22

  • 2023-04-25

  • 2021-04-18

  • 2022-03-10

  • 2023-04-29

  • 2019-09-20

  • 2019-10-28

  • 2023-02-02

  • 2019-11-06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23

  • 2019-10-29

  • 2019-11-12

  • 2023-04-08

  • 2019-09-20

  • 2023-01-17

  • 2023-01-27

  • 2023-04-16

  • 2023-05-01

  • 2023-01-04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10-12

  • 2023-04-3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10-11

  • 2019-10-20

  • 2023-02-16

资本论读后感1000字
资本论读后感1000字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资本论读后感1000字,2024资本论读后感1000字,教您怎么写资本论读后感1000字,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