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资本论读后感3000字 > 地图 > 资本论读后感3000字

资本论读后感3000字

发布时间:2019-09-19 来源:互联网

资本论读后感3000字。

常言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们在平常要多读一些具有知识含量的经典书籍。阅读过一本书之后人们内心多多少少都会有所感悟,为了加深印象,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把心中感受写出来。该怎么才能把自己对于作品心得更好的记录下来呢?小编现在推荐你阅读一下资本论读后感3000字,请马上收藏本页,以方便再次阅读!

资本论是一本值得我们去研究的书,下面小编整理了资本论读后感3000字,欢迎阅读!

篇一:

以后的几天,我一直试图把我从它那里得到的知识整理出来,好让自己的头脑中有个比较直观、清晰的印象,便于记忆和思考,资本论读后感。我不打算专业研究资本和经济,所以只要有个印象就足够了。

从《资本论》里,我似乎可以看出一个古怪的植物状社会体系来。这个体系的顶端是些厚厚的叶子,遮蔽了所有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投下无尽的阴影在根部。占整个体系绝大部分的根盘在深深的泥浆中,拼命地吸收可供系统利用水分和养料,通过枝杆送至叶片上,而叶片将它们几乎全部用于再生产,于是植物体便不断长大。 无需解释,根代表的就是广大的劳动人民,他们不停地把各种自然资源转化成社会财富,通过市场交换或租金枝或杆,财富最终落到资本家叶子的手里,财富变成了资本,被重新投入再生产过程。为了吸取更多的养料和水分,根只有往地下越扎越深;叶子要得到充分的阳光和空气,也只好拼命向上伸展;枝杆亦随之长粗,变长。原本小小的丑陋植物逐渐成为一棵棵参天大树! 植物不能没有根也不能没有叶,社会不能失去上层的资本阶级,更不能失去下层劳动大众。问题在于,植物是一体的而人不是,由人构成的社会不可能像植物那样安静地生长。社会要发展,方向是平等,但照这种模式下去是行不通的!差距只能越拉越大。

由科技发展带动的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关系发展的基础推动力,生产力的提高意味着产品的增多,不能作为再生产原料的产品就必须被消耗掉。但劳动人民无力消耗太多的奢侈品,而资产阶级为了尽量提高社会的再生产率也不倡导铺张浪费,植物形的社会其实就是节约的社会。可是,科技的发展不会因此止步,生产效率的升级也是必然,若不考虑自然资源的枯竭及大规模毁灭性的战争或灾难,这个社会体系早晚要被自己生产的产品撑死!hh

树木不可能无限制地长高,并非因为时间不够;相似结构的社会体系也不能永久存在,不是由于敌人太强!

《资本论》为何要写那么长?

我一生最大的错误,就是读了《资本论》。如果不读《资本论》,我就会一直觉的马克思很伟大,很正确,也就可以很顺心地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上生活,没有了那么多的烦恼。

要读《资本论》的初衷,是觉得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灵魂,马克思的理论一定很伟大,很正确,很严密,通过学习,可以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提高自己对社会的正确认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然而读过之后,才觉得马克思这个人很不公平,有许多理论都是很没有道理的,我说他的理论是强盗的哲学,一点都不过分,有了这种思想,对有些事就看不惯,就想说,而说了又有许多本本主义者的反对,就给自己增加了许多烦心的事。

当然也有人认为《资本论》那么长,很厚重,很严密。这些人或者根本没有看过《资本论》,或者看不出他的欺骗性,或者就是为了自己的即得利益而昧着良心瞎吹捧。

那么《资本论》为何要写那么长?我的感觉是:因为他的许多理论没有道理,又想把他说成是有道理的,又要让人相信这种没有道理的理论是有道理的,就需要编造许多的理由,就需要编造许多骗人的鬼话,就必然要把文章写长了。

为了证明我说的正确,就让我们来看看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率这个理论的论述。

要说明剩余价值,就要先说明总价值,于是马克思给出一个产品总价值的公式:

C=c+v+m

在这个公式中,Cˊ是在生产过程中完成的产品总价值,c是资本家预付的不变资本即生产资料的价值,v+m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实际新生产的价值,其中v是工人生产的并用来补偿劳动力耗费的价值,即工资;m是由工人生产而被资本家无偿地占有了的剩余价值。大家应当注意到:这个公式中只包含工人的劳动,而不包含资本家的劳动,是因为马克思不承认资本家也是劳动者,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没有付出任何的劳动,是完全的不劳而获。请问这是符合客观实际的吗?

在平时的辩论中,也有许多马克思的支持者,也是认为资本家是劳动者,而不是完全的不劳动。我也写了《论资本家也是劳动者》这样的文章,但是这篇文章并没有引起人们的争议,就说明绝大多数人对资本家的劳动都是认可的。可是马克思就不认可,所以在这个公式中也不考虑这个因素。这个事实,能够说明马克思这个人是很公正的吗?能够说明马克思这个公式是很严密的吗?显然不是!!

再来看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率的理论,他又给出这样一个公式:

剩余价值率= m v=剩余劳动必要劳动。

并且着重说明:剩余价值率是劳动力受资本剥削的程度或工人受资本家的剥削程度的准确表现。按照马克思的这种说法,因为v+m全部是由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生产的新增价值,所以应当全部归工人所有,而资本家的所得只能为0,而不能留下任何一点点的剩余,如果留下了,那怕只留下1分钱,那也是对工人的剥削。

那么资本家预付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呢?马克思说这个部分应当为0,这就更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在商品总价值中,马克思已经把资本家的劳动完全否定了,在这里,马克思还要把资本家预付的生产资料在价值增值中的作用完全否定。其理由是:只有人的劳动才创造价值,而包括劳动工具在内的所有的生产资料都不会创造价值,在价值形成中不起任何作用。既然如此,那工人为什么还要到资本家那里去工作呢?

所以按照马克思的理论,资本家就应当白白地为工人准备好了一切生产条件,然后由工人在这种生产条件下进行生产,而生产的结果全部由工人拿走,不允许资本家留下那怕1分钱的剩余,只要留下了,那就是剥削。请问世界上还有这么不讲道理的理论吗?这不是强盗的哲学,又会是什么样的哲学呢?

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劳动工具的认识已经逐步地清晰起来,认为使用生产工具的本质就是人对自然力的利用,包括风力、水力等等自然形成的自然力和科学技术这些人造的自然力。所以就是人力与自然力共同创造价值,而且在现代生产活动中利用自然力的比重越来越大,利用人力的比重越来越小。而且这里的人,即包括工人,也包括资本家。所以剩余价值的来源是自然力的结果,而不是对人的剥削。这一事实,更进一步证明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剥削论是多么的荒谬。

如若不信,请大家去看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七章:剩余价值率。

在那里,大家可以看到,马克思为了否定生产资料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是多么的费尽心机,竟然为了这个错误的理论而写了12200多字,而其中关于最后一小时的论述,更是无聊的扯淡,就难怪他的这部书会是这么长。但是因为理论本身是站不住脚的,所以无论怎么长,怎么论述,都会是漏洞百出,自相矛盾。其实他自己也是做贼心虑,所以自己就说:乍一看来,假定不变资本等于0是很奇怪的。这种方法虽然很简单,但他所依据的看法对读者并不习惯等等。

篇二:

《资本论》,是马克思的著作,是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 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使唯物史观 得到了科学的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资本论》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 法,将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从而证明了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作为一种结合生产关系解释分配关系的学说, 不仅对 剥削问题作了科学分析, 也为科学解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各阶层人民的实际 作用和应得利益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目前它面临着来自两个 方面的挑战,一个是一些人试图借助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分配理论,否定剩余价值 论的学术成就; 另一个是一些人将剩余价值理论看成是不需要随社会经济条件变 化而发展的自然科学理论,从而窒息了剩余价值理论的发展路径。因此,针对上 述挑战做出回应, 深化对剩余价值理论的认识, 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对于剩余价值论的本质解释,马克思在分析商品价值形成结构时,曾经提出 过一个非常著名的公式:C+V+M 。C 是指生产资料包括设备、原料等的价值, V是以工资形式出现的劳动力的价值,M是以企业主利润形式出现的剩余价值。马 克思认为,C 作为投入资本,只是把所购买的设备、原料等的价值转移到新的商 品中去,并没有增加新的价值量,只有工人付出的活劳动的价值V,才是创造出 新价值 M 的唯一因素。马克思由此说明,企业主的剩余价值或利润,是由雇佣 工人的劳动创造出来的,而这种创造过程并没有得到任何工资补偿。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剥削现象的描述实际上是实证和抽象两种方法并用的, 虽然剩余价值理论未能确立,但并没有影响《资本论》成为工人的圣经,原因在 于:

第一,剥削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是工人切身体会到的。马克思把工人劳动创 造的价值形象地说成,一部分是为了弥补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劳动,另一部 分是为资本家创造的剩余劳动, 非常直观而且简单明了, 很容易使工人接受。 第二,马克思虽然不是凭借严密的逻辑力量证明了剥削现象的存在,但在《资本 论》中列举了大量骇人听闻的事例,描述了资本家对工人进行残酷剥削的事实, 这种实证方法的巨大力量弥补了他的抽象思维方法的缺陷, 甚至使许多虔诚地信 奉他的理论的人,对剩余价值理论的科学性,从来没有产生过丝毫的怀疑。也就 是说,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虽然失败了,但他用实证的方法对剥削现象的描述 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最终还是实现了写作《资本论》的根本目的。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家总能获得剩余价值或利润,资本家永远是资本家,而 工人只能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只能绝对贫困下去,工人永远是雇佣工人,两者 之间不存在转化的条件,他没有为劳资关系互相转化提供理论依据,不能解释资 本主义社会矛盾的逐步缓和以及工人阶级相对贫困化的现象。按照琼?罗宾逊的 理论,财产的私人垄断导致剥削的产生,垄断条件如果发生改变,既可能使有的 资本家因为破产而沦为雇佣工人, 也可能使有的工人因为劳动成果的积累而发展 成为资本家, 她的理论既可以解释劳资关系的对立, 又可以解释劳资关系的转化。 在我国现实生活中,资本所有者与劳动者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劳动者 同时也可能是股票持有人,许多人已经具有劳动者和资本所有者双重身份。琼? 罗宾逊从垄断或不平等竞争的社会关系中解释剥削现象, 其理论具有广泛的适用 性, 不仅能够说明以资本为手段的剥削, 还能说明以其它垄断条件为手段的剥削, 尤其是可以解释贪官污吏凭借手中的权力来攫取社会财富的权力剥削行为。 剥削是以一定社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确立起来的经济范畴。 在市场经济条件 下,剥削现象的产生虽然以不等价交换为前提,但不等价交换现象不都是剥削现 象。 这是因为, 在决定市场价格的垄断和竞争的诸多因素中, 包括自然垄断因素、 历史形成的垄断因素、人为的垄断因素、社会制度造成的垄断因素、商品交换过 程中偶然出现的垄断因素、供求关系变化引起的垄断因素,等等。市场主体利用 这些垄断条件参与竞争就会出现不等价交换, 显然不能把这些不等价交换现象都 当成剥削现象。由于经济行为都包含着对垄断条件的利用,因而从利用垄断条件 进行竞争这一点上,不能区分剥削与非剥削两种不同的经济行为。 社会主义承认市场经济中价格机制的调节作用, 就必然承认在一定范围内和 一定程度上的不等价交换的合理性, 亦即承认市场主体利用价格通过正当的垄断 和竞争获得一定利润的合理性,并在法律制度上予以保护。利润作为商品的成本 与收益之间关系的表现,同时也体现着市场主体之间的收益分配关系,是市场经 济的特有现象,不是资本主义的特有现象。

如果消灭了利润,市场经济就不存在 了。无须否认,肯定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不等价交换的合理性,就包含着 承认劳动市场在一定程度上的不等价交换的合理性, 从劳动市场本身就存在着买 方垄断因素的事实来看,这就等于承认一定程度的剥削现象存在的合理性,因而 历史地、发展地看,社会主义是限制和逐步缩小剥削范围直至最终消灭剥削现象 的长期发展过程。按照现行的法律规范来衡量,社会所允许的劳动市场以及其他 市场的不等价交换现象,在性质上不属于不正当竞争的行为,也就不属于剥削现 象, 只有超出法律限定范围和程度的不正当经济行为, 才属于不合理的经济行为。 由于剥削是包含着道德标准的经济范畴, 只有根据不同的社会状况或历史阶段才 能作出准确的解释,因而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不能把利润完全看成是 剥削的结果,而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赋予不同时代的剥削概念以不同的涵义。

传统意义上的剥削是指买卖劳动的不等价交换关系, 只要是以劳动市场的买 方垄断为基础的不等价交换,就是对卖方劳动成果的剥削或侵占,只要劳动作为 商品来被动地出卖,本身就意味着剥削。从这个意义上说,解决劳动不该成为商 品的问题,彻底消灭剥削现象,是社会主义社会长期的历史任务。剥削作为对我 国现实的一种经济现象的理论描述, 是以承认劳动买卖关系存在着不等价交换为 前提的,是指买卖劳动超过一定限度的不等价交换关系,劳动的买方垄断不直接 构成剥削,只有利用垄断条件超过了规定的界限才构成剥削,这是现阶段判断剥 削行为的客观标准。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消灭一切剥削现象,包括利用劳动市 场的垄断条件进行剥削的现象,使劳动不再具有商品的属性,劳动者真正成为社 会的主人,成为名副其实的社会主体。社会主义现阶段的目标,是把传统意义上 的剥削现象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承认劳动市场一定程度的垄断具有合理性,把 超过规定界限的劳动市场的垄断视为剥削现象,并依法予以取缔。这就决定了我 们所说的消灭剥削现象,不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而是把理想与现实辩证统 一起来的实际运动和发展过程。在这一点上,我们不仅把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先进 的社会制度去实行,将其看作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而且更重要的是,把社会主 义当作一个从初级阶段逐步发展到高级阶段的渐进的历史发展过程, 不可能短期 内就能达到理想的目标, 最终消灭剥削现象必然要经过相当漫长的历史阶段和艰 难困苦的奋斗历程。 我国经济学界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五十年间的五次讨论, 留给人们的思考 和关注是深刻隽永而又经久不息的。

总的来说, 尽管每次争论的主题不完全相同, 但争论发展的方向是一致的, 即在遵从科学指导思想的基础上, 跟随时代的变化,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从取得的成就来看,劳动外延的扩大得到了越 来越多学者的认可。第三产业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科技人员的劳动是否创造价 值,企业主的劳动是否也有创造价值的一面,这些问题从马克思的有关社会劳动 和管理劳动的二重性的论述中都可以找到支持的证据。 而且从逻辑的推演和历史 演进的角度,这些劳动成为价值的源泉并不真正构成问题。几十年来关于马克思 劳动价值论的争论取得的重大进展。为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指明了 方向,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理论财富,为创新劳动价值论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读《资本论》有感3000字


读《资本论》有感3000字

刚刚接触《微观经济学》宋承先主编时,就纯粹微观经济学中的概念、理论分析、图表分析等等来说,还能接受,但书中大量引用《资本论》中的话来分析微观中的概念、理论合理与不合理的成分时,感受到的是自己完全的无知。一句话,一段话读再多遍,头脑中还是一片空白,在此情况下,不得不放弃对微观的学习,下定决心看一看《资本论》第一卷,花了一个半月,除了书中描述资本家对工人,特别是儿童、妇女的剥削的残酷感到愤怒外,应该说再没有其他任何感受,因而,在边看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每个字都认识,为什么它被马克思组合在一起,对我来说就变成了一本天书?这种从读《资本论》中的深切感受文科的知识不是只要努力去背,就能学好的。而是有着严密的思维逻辑过程,并且是一种比理科更加自由,更有发挥空间的抽象思维。原因在此也就出来了作为理科生,抽象思维能力严重缺乏。因而当务之急就是培养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应该没有那个学科比哲学更加抽象呢?因而,我选择了哲学,由一种习惯的、长期的思维方式转向一种很陌生的思维方式,其中的困难也是可想而知的,它有一个很长的磨合过程,对我来说,初始阶段维持了两个月,在这两个月里翻了许多关于哲学知识的书,但没有看懂任何东西,每次都是看得自己不知不觉的爬在了桌子上,当有几天看书时,竟然没有睡觉,我知道,我能够看下去了,这是一个不小的进步吧,当时,是这样认为的。为了使这种进步继续下去,我想一直维持到大学毕业。

由物化劳动是否创造价值开始,这是一位许多问题想不明白的研究生(自己这么说的)向我们提出的问题,从什么是物化劳动,一直到能发表自己的一点观点总共用了一个半月,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并不在于把这个问题想清楚了,而是借签了别人分析问题的方法、思维。让自己也具有一点抽象分析问题的能力,这又是我当时感到的一个不小进步。更重要的是肤浅的感受到了《资本论》的不朽和对马克思的敬仰,只有认真阅读过他的著作的人才会感到这一点。那些高呼马克思理论过时了的人都怀着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他们在这位巨人面前实在是太渺小了,只有马克思倒下了他们理论才可站起来。任何一种理论必是时代的产物,适应某一特定的时代,世界上没有永恒的理论,也不可能有永恒的理论,但理论背后所承载的人类思想却是永恒的,而《资本论》承载的恰恰是人类几千年光辉思想的结晶,马克思的某些理论也许是过时了,但因此而拒斥马克思,除了可以表现自己的无知,再没有别的了。其实,高傲的现代人并不比几千年前的哲人高明多少,人类思想的框架他们早已为我们设好,后人更多的是在框架内修修补补罢了。试问从古到今,又有谁曾跳出过亚里斯多德的三段论呢?拒绝前人光辉的思想,就等于是慢性自杀。

现代西方许多不错的经济理论,就完全超出了《资本论》呢?我想并不是,正如牛顿所说,站在巨人的肩上看得更远些罢了。换句话说,一些现代西方经济理论有着《资本论》思想的痕迹,试以自己感觉比较明显的两例以作说明。

马克思在简短的论述超额剩余价值的产生时,提出了社会价值与个别价值(后来又提到了国际价值),超额剩余价值就是社会价值与个别价值的差额,但由于资本家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随着新技术的普遍化,超额剩余价值又要小于这个差额,直到这个差额为零,即超额剩余价值为零,马克思只是指出了可以归结为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超额剩余价值的存在,由于时代的限制,问题论述到此,但若在此问一下,为什么是社会价值与个别价值的差额,社会价值与个别价值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既由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结果追溯到了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原因,而这样一追问产生了现代西方经济许多理论的理论基础。为此,举个例子来说明,如果我要向某一衬衫生产厂商进一批货,根据衬衫生产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情况为每件10元,而作为要进货的我必想低于10元一件购货,而只有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平均劳动生产力的厂商才能满足我的要求,而厂商为了赢得客户,压跨竞争对手也愿意低于10元向客户供货,基于这两方面的原因,超额剩余价值要小于社会价值与个别价值的差额,接下来的问题是超额剩余价值比差额要小多少呢?这逻辑的推理必然是取决于客户对生产厂商个别价值的掌握情况,对于社会价值每件10元,这是厂商与客户都十分清楚的。不会存在太大的误差,而个别价值,厂商是完全了解的,但客户并不知道厂商的个别价值到底是多少,厂商为了尽可能接近差额,在交易中占尽可能接近差额。在交易中占尽优势,会全力隐瞒自己的个别价值,由于客户对厂商的个别价值不是完全掌握,因而根据不完全信息。猜测想一个个别价值作为参考,9元一件。因此,给自己规定了进货的波动范围9.49.6元一件,对厂商而言,清楚知道自己的个别价值是8.9元一件,厂商也不会不断的根据客户的不完全信息,猜想客户猜想个人别价值。(厂商与客户利润的分成应是假设不变的),假设厂商的判断为9.1元,这样生产厂商与客户都高估了个别价值,对客户的估计,厂商取得了优势,同时,客户对厂商的估计客户占了优势,在交易中,两种优势趋于抵消,以社会价值为标准,以对个别价值的水完全判断为基础。厂商与客户很可能以偏离9.45元一件不大的价格成交(假设厂商与客户名义利润分成是1:1,取决于社会生产水平)由于厂商与客户都认为自己占了优势,因而厂商与客户之间的交换是愉快的,公平的。若厂商实际个别价值为9元,厂商猜想客户猜测想的个别价值也为9元。因而交易时为9.5元,谁也没有吃亏,也没有占便宜,说不上愉快,但公平,这样我们可以根据假设的个别价值列出无数种情况,看到厂商与客户悲伤、欢乐、公平与不公平各种排列组合情况,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每一次交易是那一种组合情况,取决于厂商与客户猜想的个别价值的值的组合情况,而个别价值的组合情况又取决了厂商与客户根据对方不完全信息的判断情况,而不完全信息的判断情况,又取决于对信息的掌握情况,一句话谁了解的信息多,谁就能在交易中取胜,显然,就一般情况而言,生产厂商总是掌握着更多的信息。

一种新理论的产生,绝不是某个人的凭空创造,而是总有一定的问题根源、思想根源,对0超额剩余价值社会价值-个别价值的分析,它完全可以作为住处不对称原理的问题根源与思想根源。

如果说把超额剩余价值与信息不对称原理联系起来还有一定的难度的话,那么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与马克思货币资本的循环第一阶段G,在这一点上,我们不仅把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去实行,将其看作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而且更重要的是,把社会主义当作一个从初级阶段逐步发展到高级阶段的渐进的历史发展过程,不可能短期内就能达到理想的目标,最终消灭剥削现象必然要经过相当漫长的历史阶段和艰难困苦的奋斗历程。我国经济学界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五十年间的五次讨论,留给人们的思考和关注是深刻隽永而又经久不息的。

总的来说,尽管每次争论的主题不完全相同,但争论发展的方向是一致的,即在遵从科学指导思想的基础上,跟随时代的变化,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从取得的成就来看,劳动外延的扩大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可。第三产业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科技人员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企业主的劳动是否也有创造价值的一面,这些问题从马克思的有关社会劳动和管理劳动的二重性的论述中都可以找到支持的证据。而且从逻辑的推演和历史演进的角度,这些劳动成为价值的源泉并不真正构成问题。几十年来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争论取得的重大进展。为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指明了方向,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理论财富,为创新劳动价值论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读《资本论》有感3000字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

劳动价值论是指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批判地吸收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价值论的合理内容,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可高度概括如下:一是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是不同商品进行交换的比例的基础,它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二是创造价值的唯一要素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其他任何生产要素都不是价值的源泉,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抽象劳动,即无差别的人类脑力体力的耗费,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但它不是价值的源泉;三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活劳动,即正在进行的生产过程中耗费的抽象劳动,物化劳动作为过去劳动的凝结物,在新的商品生产过程中只能转移自身的价值,而不能创造价值,商品价值中不包含任何一个自然物质的原子。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彻底的一元价值论。

二、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必要性

(一)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客观历史条件与现时代存在巨大的差别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任何科学原理都是对特定条件下的特定问题的分析。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产生于130多年前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机时代,而当时的生产方式、劳动形态、商品形式和财富构成等都与当今有着巨大的差别。因此,分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能脱离对那个特定时代特点的分析,概括地讲,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客观历史条件主要如下。

第一,劳动形态主要表现为体力劳动。工业化初期,社会生产主要集中在物质生产领域,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比例相对较小,劳动形态主要表现为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生产中的体力劳动。因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以物质生产领域的体力劳动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虽然马克思也涉及到对非物质生产领域(服务贸易行业)的分析,但由于当时这些部门在整个社会生产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影响力微乎其微,所以当马克思在谈到服务贸易时说:资本主义生产在这个领域中的所有这些表现,同整个生产比起来是微不足道的。因此,可以完全置之不理。

第二,劳动过程的知识含量不高。工业化初期知识、科学、技术不够发达,劳动过程的脑力支出、知识含量不高,简单的、以体力支出为主的、按时间计算的劳动是主要的劳动形式。因此,马克思还不可能对科技创新劳动在创造价值中的独特作用加以系统论述。

第三,指挥、管理劳动还不能作为独立的劳动形态。工业化初期,随着产业革命和生产力发展,一边是资产者财富的积累,另一边是无产者贫困的加深,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创立之初,面对的就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尖锐斗争,劳动价值论创立的使命就是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不合理性和被新社会制度取代的必然性。在当时,指挥、管理主要还是资本家的职能,而资本家行使指挥、管理的职能与剥削目的是结合在一起的,而绝大部分劳动者是被指挥、被管理、被剥削的。因此,马克思就不可能把指挥、管理劳动作为创造价值的独立劳动形态来研究。

(二)当代劳动特征的变化向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提出了挑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新情况、新问题涌现出来,社会劳动出现了许多新特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有了新的实践土壤。但是,按照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服务性劳动、科学研究劳动、生产精神产品的劳动、经营管理劳动,由于都不直接创造物质产品,都不创造价值。这一原创含义,与现实经济活动存在着巨大的矛盾,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遇到了一系列挑战。

第一,服务性劳动。第三产业又被称为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从事的劳动可称为服务性劳动。第三产业问题,是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时为了研究的方便而抽象掉的经济现象。第三产业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的迅速发展,则是马克思未曾预料到的经济现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程度已成为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据统计,在西方发达国家和亚洲的一些新兴国家,第三产业产值所占的比重已达60%~70%。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产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已占到GDp的1/3以上,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大大提高,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比重日益增大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向理论界提出了一系列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服务性劳动是否是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是否都创造价值?

第二,科学研究劳动。当代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在进人知识经济、新经济时代更是如此。科研人才的多少和水平的高低、科技创新能力的大小、科技对生产的装备应用程度和在经济生活的普及程度,早已成为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大小的重要因素。科学研究工作作为劳动的重要形式,在生产经营中通过提高已有产品的生产效率或发明出新的产品,可以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使全社会的商品价值总量大大增加。如果坚持认为所有科学研究方面的劳动都不创造价值,就会严重压抑和打击这些人员的积极性。

第三,生产精神产品的劳动。与当时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相适应,马克思重在研究和论述物质生产劳动。马克思也提过精神生产力这一概念,但没有进一步研究和论述。现代经济条件下,人们物质生活的消费得到了较大的满足,消费结构从温饱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转变,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文化生活上的满足和享受,精神产品的生产部门得到很大发展,也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生产任务,生产精神产品的劳动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精神劳动是一种艰辛的、探索性的复杂劳动,它创造了精神产品,而这种精神产品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精神文化的僻求。对于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中国来说,应当把生产精神产品的劳动作为重要的课题来研究和探讨。

第四,经管管理劳动。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生产范围扩大,产品日益精细、丰富,就越来越需要科学的组织与管理,经营管理劳动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特别是在现代高科技时代,对管理的要求更高.,现代经济社会的管理者,必须具备专门化的知识储备。同普通工人的简单劳动相比,管理活动是管理人员从事的复杂劳动,管理劳动不是一般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而是高级的脑力劳动。因此管理劳动不仅创造价值,而且随着社会进步,其创造的价值会远远高于普通劳动者的劳动。

三、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现实可行性

(一)劳动价值论中的经济范畴会随着现实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马克思同历史上的经济学家,特别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在方法论上的重要分水岭在于:马克思认为,经济范畴是经济现实关系的科学抽象,而随着经济的现实关系的变化,经济范畴也应当相应发生变化。马克思指出,从方法论的角度看,经济生活、社会经济结构、生产方式都不是结晶体,而是一个变化的机体。因而,人们认识社会生产方式和经济变化规律的范畴,也不是永恒的,而是处在不断变化发展和否定的过程中。有些经济范畴的内涵,会随着经济现实的变化不断更新其内容和性质,有些经济范畴只说明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现象,随着历史的发展,实质上它已不再适用,这时它只会作为人们认识经济现象的历史痕迹保留下来,而一些新的经济范畴会代替旧的经济范畴。

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是立足于商品经济社会的,劳动价值论是对商品经济现实关系的一种理论反映。没有商品经济社会的存在,就不可能有劳动价值论。我们应该看到,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是长期的、有阶段性的,这一发展过程必然决定着劳动价值论要随着历史发展不断地向前推进。所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体系,创新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对商品经济现实关系的一种确切反映,是科学体系发展的必然途径。

(二)马克思为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和创新留下了广阔的理论空间

马克思有关生产劳动的论述对我们有很重要的启示,为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留下了广阔的理论空间。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如果整个过程从其结果的角度,从产品的角度加以考察,那么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他接着说,这个从简单劳动过程的观点得出的生产劳动的定义对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绝对不够的。马克思指出,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扩大。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现在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他所属的某一种职能就够了。马克思又同时指出,但是,另一方面,生产劳动的概念缩小了。资本主义生产不仅是商品的生产,他实质上是剩余价值的生产。上面论述表明: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范畴的内涵也是随其研究问题的发展而不断扩大的,生产劳动这一概念的含义不是固定不变的。在社会化大生产总体劳动中,生产劳动的范围不只是直接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还包括不一定要自己动手的科研、管理工作等。

马克思认为,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这种区分本身,即同劳动独有的特殊性毫无关系,也同劳动的这种特殊性借以体现的特殊使用价值毫无关系。马克思在考察服务劳动时,曾明确指出,服务是以劳务形式存在的消费品,服务有一定的使用价值(想象的或现实的)和一定的交换价值。在今天社会主义条件下,随着第三产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含义也应当有所发展和变化,必须探讨和重新认识服务性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三)我国学术界的五次争论为劳动价位论的发展和创新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建国以来的五十多年,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大范围讨论有五次,包括涉及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规律和生产劳动等劳动价值论基本内容的前三次讨论,以及20世纪90年代初期关于价值创造源泉问题、世纪之交由深化劳动和劳动价值论认识再掀热潮的后两次讨论。

我国经济学界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五十年间的五次讨论,留给人们的思考和关注是深刻隽永而又经久不息的。总的来说,尽管每次争论的主题不完全相同,但争论发展的方向是一致的,即在遵从科学指导思想的基础上,跟随时代的变化,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从取得的成就来看,劳动外延的扩大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可。第三产业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科技人员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企业主的劳动是否也有创造价值的一面,这些问题从马克思的有关社会劳动和管理劳动的二重性的论述中都可以找到支持的证据。而且从逻辑的推演和历史演进的角度,这些劳动成为价值的源泉并不真正构成问题。几十年来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争论取得的重大进展。为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指明了方向,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理论财富,为创新劳动价值论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资本论读后感3000字2020


资本论读后感3000字2020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

劳动价值论是指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批判地吸收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价值论的合理内容,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可高度概括如下:一是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是不同商品进行交换的比例的基础,它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二是创造价值的唯一要素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其他任何生产要素都不是价值的源泉,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抽象劳动,即无差别的人类脑力体力的耗费,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但它不是价值的源泉;三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活劳动,即正在进行的生产过程中耗费的抽象劳动,物化劳动作为过去劳动的凝结物,在新的商品生产过程中只能转移自身的价值,而不能创造价值,商品价值中不包含任何一个自然物质的原子。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彻底的一元价值论。

二、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必要性

(一)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客观历史条件与现时代存在巨大的差别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任何科学原理都是对特定条件下的特定问题的分析。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产生于130多年前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机时代,而当时的生产方式、劳动形态、商品形式和财富构成等都与当今有着巨大的差别。因此,分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能脱离对那个特定时代特点的分析,概括地讲,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客观历史条件主要如下。

第一,劳动形态主要表现为体力劳动。工业化初期,社会生产主要集中在物质生产领域,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比例相对较小,劳动形态主要表现为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生产中的体力劳动。因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以物质生产领域的体力劳动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虽然马克思也涉及到对非物质生产领域(服务贸易行业)的分析,但由于当时这些部门在整个社会生产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影响力微乎其微,所以当马克思在谈到服务贸易时说:资本主义生产在这个领域中的所有这些表现,同整个生产比起来是微不足道的。因此,可以完全置之不理。

第二,劳动过程的知识含量不高。工业化初期知识、科学、技术不够发达,劳动过程的脑力支出、知识含量不高,简单的、以体力支出为主的、按时间计算的劳动是主要的劳动形式。因此,马克思还不可能对科技创新劳动在创造价值中的独特作用加以系统论述。

第三,指挥、管理劳动还不能作为独立的劳动形态。工业化初期,随着产业革命和生产力发展,一边是资产者财富的积累,另一边是无产者贫困的加深,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创立之初,面对的就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尖锐斗争,劳动价值论创立的使命就是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不合理性和被新社会制度取代的必然性。在当时,指挥、管理主要还是资本家的职能,而资本家行使指挥、管理的职能与剥削目的是结合在一起的,而绝大部分劳动者是被指挥、被管理、被剥削的。因此,马克思就不可能把指挥、管理劳动作为创造价值的独立劳动形态来研究。

(二)当代劳动特征的变化向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提出了挑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新情况、新问题涌现出来,社会劳动出现了许多新特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有了新的实践土壤。但是,按照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服务性劳动、科学研究劳动、生产精神产品的劳动、经营管理劳动,由于都不直接创造物质产品,都不创造价值。这一原创含义,与现实经济活动存在着巨大的矛盾,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遇到了一系列挑战。

第一,服务性劳动。第三产业又被称为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从事的劳动可称为服务性劳动。第三产业问题,是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时为了研究的方便而抽象掉的经济现象。第三产业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的迅速发展,则是马克思未曾预料到的经济现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程度已成为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据统计,在西方发达国家和亚洲的一些新兴国家,第三产业产值所占的比重已达60%70%。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产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已占到GDp的1/3以上,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大大提高,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比重日益增大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向理论界提出了一系列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服务性劳动是否是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是否都创造价值?

第二,科学研究劳动。当代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在进人知识经济、新经济时代更是如此。科研人才的多少和水平的高低、科技创新能力的大小、科技对生产的装备应用程度和在经济生活的普及程度,早已成为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大小的重要因素。科学研究工作作为劳动的重要形式,在生产经营中通过提高已有产品的生产效率或发明出新的产品,可以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使全社会的商品价值总量大大增加。如果坚持认为所有科学研究方面的劳动都不创造价值,就会严重压抑和打击这些人员的积极性。

第三,生产精神产品的劳动。与当时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相适应,马克思重在研究和论述物质生产劳动。马克思也提过精神生产力这一概念,但没有进一步研究和论述。现代经济条件下,人们物质生活的消费得到了较大的满足,消费结构从温饱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转变,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文化生活上的满足和享受,精神产品的生产部门得到很大发展,也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生产任务,生产精神产品的劳动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精神劳动是一种艰辛的、探索性的复杂劳动,它创造了精神产品,而这种精神产品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精神文化的僻求。对于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中国来说,应当把生产精神产品的劳动作为重要的课题来研究和探讨。

第四,经管管理劳动。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生产范围扩大,产品日益精细、丰富,就越来越需要科学的组织与管理,经营管理劳动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特别是在现代高科技时代,对管理的要求更高。,现代经济社会的管理者,必须具备专门化的知识储备。同普通工人的简单劳动相比,管理活动是管理人员从事的复杂劳动,管理劳动不是一般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而是高级的脑力劳动。因此管理劳动不仅创造价值,而且随着社会进步,其创造的价值会远远高于普通劳动者的劳动。

三、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现实可行性

(一)劳动价值论中的经济范畴会随着现实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马克思同历史上的经济学家,特别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在方法论上的重要分水岭在于:马克思认为,经济范畴是经济现实关系的科学抽象,而随着经济的现实关系的变化,经济范畴也应当相应发生变化。马克思指出,从方法论的角度看,经济生活、社会经济结构、生产方式都不是结晶体,而是一个变化的机体。因而,人们认识社会生产方式和经济变化规律的范畴,也不是永恒的,而是处在不断变化发展和否定的过程中。有些经济范畴的内涵,会随着经济现实的变化不断更新其内容和性质,有些经济范畴只说明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现象,随着历史的发展,实质上它已不再适用,这时它只会作为人们认识经济现象的历史痕迹保留下来,而一些新的经济范畴会代替旧的经济范畴。

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是立足于商品经济社会的,劳动价值论是对商品经济现实关系的一种理论反映。没有商品经济社会的存在,就不可能有劳动价值论。我们应该看到,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是长期的、有阶段性的,这一发展过程必然决定着劳动价值论要随着历史发展不断地向前推进。所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体系,创新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对商品经济现实关系的一种确切反映,是科学体系发展的必然途径。

(二)马克思为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和创新留下了广阔的理论空间

马克思有关生产劳动的论述对我们有很重要的启示,为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留下了广阔的理论空间。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如果整个过程从其结果的角度,从产品的角度加以考察,那么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他接着说,这个从简单劳动过程的观点得出的生产劳动的定义对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绝对不够的。马克思指出,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扩大。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现在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他所属的某一种职能就够了。马克思又同时指出,但是,另一方面,生产劳动的概念缩小了。资本主义生产不仅是商品的生产,他实质上是剩余价值的生产。上面论述表明: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范畴的内涵也是随其研究问题的发展而不断扩大的,生产劳动这一概念的含义不是固定不变的。在社会化大生产总体劳动中,生产劳动的范围不只是直接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还包括不一定要自己动手的科研、管理工作等。

马克思认为,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这种区分本身,即同劳动独有的特殊性毫无关系,也同劳动的这种特殊性借以体现的特殊使用价值毫无关系。马克思在考察服务劳动时,曾明确指出,服务是以劳务形式存在的消费品,服务有一定的使用价值(想象的或现实的)和一定的交换价值。(.org)在今天社会主义条件下,随着第三产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含义也应当有所发展和变化,必须探讨和重新认识服务性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三)我国学术界的五次争论为劳动价位论的发展和创新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建国以来的五十多年,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大范围讨论有五次,包括涉及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规律和生产劳动等劳动价值论基本内容的前三次讨论,以及20世纪90年代初期关于价值创造源泉问题、世纪之交由深化劳动和劳动价值论认识再掀热潮的后两次讨论。

我国经济学界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五十年间的五次讨论,留给人们的思考和关注是深刻隽永而又经久不息的。总的来说,尽管每次争论的主题不完全相同,但争论发展的方向是一致的,即在遵从科学指导思想的基础上,跟随时代的变化,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从取得的成就来看,劳动外延的扩大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可。第三产业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科技人员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企业主的劳动是否也有创造价值的一面,这些问题从马克思的有关社会劳动和管理劳动的二重性的论述中都可以找到支持的证据。而且从逻辑的推演和历史演进的角度,这些劳动成为价值的源泉并不真正构成问题。几十年来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争论取得的重大进展。为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指明了方向,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理论财富,为创新劳动价值论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资本论读书笔记3000字


资本论读书笔记3000字(1)

刚刚接触《微观经济学》宋承先主编时,就纯粹微观经济学中的概念、理论分析、图表分析等等来说,还能接受,但书中大量引用《资本论》中的话来分析微观中的概念、理论合理与不合理的成分时,感受到的是自己完全的无知。一句话,一段话读再多遍,头脑中还是一片空白,在此情况下,不得不放弃对微观的学习,下定决心看一看《资本论》第一卷,花了一个半月,除了书中描述资本家对工人,特别是儿童、妇女的剥削的残酷感到愤怒外,应该说再没有其他任何感受,因而,在边看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每个字都认识,为什么它被马克思组合在一起,对我来说就变成了一本天书?这种从读《资本论》中的深切感受文科的知识不是只要努力去背,就能学好的。而是有着严密的思维逻辑过程,并且是一种比理科更加自由,更有发挥空间的抽象思维。原因在此也就出来了作为理科生,抽象思维能力严重缺乏。因而当务之急就是培养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应该没有那个学科比哲学更加抽象呢?因而,我选择了哲学,由一种习惯的、长期的思维方式转向一种很陌生的思维方式,其中的困难也是可想而知的,它有一个很长的磨合过程,对我来说,初始阶段维持了两个月,在这两个月里翻了许多关于哲学知识的书,但没有看懂任何东西,每次都是看得自己不知不觉的爬在了桌子上,当有几天看书时,竟然没有睡觉,我知道,我能够看下去了,这是一个不小的进步吧,当时,是这样认为的。为了使这种进步继续下去,我想一直维持到大学毕业。

由物化劳动是否创造价值开始,这是一位许多问题想不明白的研究生(自己这么说的)向我们提出的问题,从什么是物化劳动,一直到能发表自己的一点观点总共用了一个半月,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并不在于把这个问题想清楚了,而是借签了别人分析问题的方法、思维。让自己也具有一点抽象分析问题的能力,这又是我当时感到的一个不小进步。更重要的是肤浅的感受到了《资本论》的不朽和对马克思的敬仰,只有认真阅读过他的著作的人才会感到这一点。那些高呼马克思理论过时了的人都怀着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他们在这位巨人面前实在是太渺小了,只有马克思倒下了他们理论才可站起来。任何一种理论必是时代的产物,适应某一特定的时代,世界上没有永恒的理论,也不可能有永恒的理论,但理论背后所承载的人类思想却是永恒的,而《资本论》承载的恰恰是人类几千年光辉思想的结晶,马克思的某些理论也许是过时了,但因此而拒斥马克思,除了可以表现自己的无知,再没有别的了。其实,高傲的现代人并不比几千年前的哲人高明多少,人类思想的框架他们早已为我们设好,后人更多的是在框架内修修补补罢了。试问从古到今,又有谁曾跳出过亚里斯多德的三段论呢?拒绝前人光辉的思想,就等于是慢性自杀。

现代西方许多不错的经济理论,就完全超出了《资本论》呢?我想并不是,正如牛顿所说,站在巨人的肩上看得更远些罢了。换句话说,一些现代西方经济理论有着《资本论》思想的痕迹,试以自己感觉比较明显的两例以作说明。

马克思在简短的论述超额剩余价值的产生时,提出了社会价值与个别价值(后来又提到了国际价值),超额剩余价值就是社会价值与个别价值的差额,但由于资本家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随着新技术的普遍化,超额剩余价值又要小于这个差额,直到这个差额为零,即超额剩余价值为零,马克思只是指出了可以归结为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超额剩余价值的存在,由于时代的限制,问题论述到此,但若在此问一下,为什么是社会价值与个别价值的差额,社会价值与个别价值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既由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结果追溯到了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原因,而这样一追问产生了现代西方经济许多理论的理论基础。为此,举个例子来说明,如果我要向某一衬衫生产厂商进一批货,根据衬衫生产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情况为每件10元,而作为要进货的我必想低于10元一件购货,而只有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平均劳动生产力的厂商才能满足我的要求,而厂商为了赢得客户,压跨竞争对手也愿意低于10元向客户供货,基于这两方面的原因,超额剩余价值要小于社会价值与个别价值的差额,接下来的问题是超额剩余价值比差额要小多少呢?这逻辑的推理必然是取决于客户对生产厂商个别价值的掌握情况,对于社会价值每件10元,这是厂商与客户都十分清楚的。不会存在太大的误差,而个别价值,厂商是完全了解的,但客户并不知道厂商的个别价值到底是多少,厂商为了尽可能接近差额,在交易中占尽可能接近差额。在交易中占尽优势,会全力隐瞒自己的个别价值,由于客户对厂商的个别价值不是完全掌握,因而根据不完全信息。猜测想一个个别价值作为参考,9元一件。因此,给自己规定了进货的波动范围9.49.6元一件,对厂商而言,清楚知道自己的个别价值是8.9元一件,厂商也不会不断的根据客户的不完全信息,猜想客户猜想个人别价值。(厂商与客户利润的分成应是假设不变的),假设厂商的判断为9.1元,这样生产厂商与客户都高估了个别价值,对客户的估计,厂商取得了优势,同时,客户对厂商的估计客户占了优势,在交易中,两种优势趋于抵消,以社会价值为标准,以对个别价值的水完全判断为基础。厂商与客户很可能以偏离9.45元一件不大的价格成交(假设厂商与客户名义利润分成是1:1,取决于社会生产水平)由于厂商与客户都认为自己占了优势,因而厂商与客户之间的交换是愉快的,公平的。若厂商实际个别价值为9元,厂商猜想客户猜测想的个别价值也为9元。因而交易时为9.5元,谁也没有吃亏,也没有占便宜,说不上愉快,但公平,这样我们可以根据假设的个别价值列出无数种情况,看到厂商与客户悲伤、欢乐、公平与不公平各种排列组合情况,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每一次交易是那一种组合情况,取决于厂商与客户猜想的个别价值的值的组合情况,而个别价值的组合情况又取决了厂商与客户根据对方不完全信息的判断情况,而不完全信息的判断情况,又取决于对信息的掌握情况,一句话谁了解的信息多,谁就能在交易中取胜,显然,就一般情况而言,生产厂商总是掌握着更多的信息。

一种新理论的产生,绝不是某个人的凭空创造,而是总有一定的问题根源、思想根源,对0超额剩余价值社会价值-个别价值的分析,它完全可以作为住处不对称原理的问题根源与思想根源。

如果说把超额剩余价值与信息不对称原理联系起来还有一定的难度的话,那么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与马克思货币资本的循环第一阶段GW的分析联系起来,后者只能相当于体力劳动。实在没有太多比马克思的思想高明之处,或者说是对马克思思想的抄袭,当然,这是值得鼓励的一种抄袭。

从内容来看,GW是表现为GW,货币额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购买劳动力,另一部分购买生产资料,一个属于真正的商品市场,另一个则属于劳动市场GW际事表示G所转化成的商品额有这种质的分割之外,还表示一种最具有特征的量的关系。这种是的关系实际上指:生产资料的数量,必须是以吸收劳动量,是以通过这个劳动量转化为产品。

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即理性的经济行为主体,将怎样选择一定的资产组合(资产结构)以实现利益的极大化,比如1000美元的资产怎样分配于持有货币和持有其他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

前者是实现剩余价值最大化,后者是实现利益最大化,前者涉及的是能创造价值的生产过程,后者是能通有对资产怎样占有获得最大价值的非生产过程,前者论述的只是怎样分割货币来实现剩余价值最大化,后者论述人是资产,不仅包括货币,而且还有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通过三者的分配情况来实现利益最大化。总之,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比前者有了很大发展,解决的问题也不同了这天是为了适应时代需要修改性的理论创新,而思想上,完全没有何独到之处。

此处需要说明一点即是,马克思对货币分割的分析是以实现剩余价值最大化为基础的,这一思想本身也可能是从前人那继承过来的,并不是对托宾的偏见,主要在于说明《资本论》的思想性。

对此两个问题的分析是对《资本论》第一卷第二遍阅读之后的一点感受,第一遍阅读明显比第一遍有了很大进步,不但可以看下去也知道自己在看什么,但是还是由于思维的缺陷,还有许多看上去不流畅之处,思维跟不上文字所需要的思维速度。我想也坚信。通过第三遍、第四遍的阅读,问题一定会慢慢的解决。

以上是本人读《资本论》第一卷的一点感受,不仅获得了知识,更一步体会到了怎样阅读,仅仅为了读一本《资本论》,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也增加了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

马克思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经济学家,更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没有一定的哲学基础,去读《资本论》,或是只把它当作一本经济学巨著来读,相信不会有大的收获。

资本论读书笔记3000字(2)

《资本论》,是马克思的著作,是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使唯物史观得到了科学的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资本论》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将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从而证明了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作为一种结合生产关系解释分配关系的学说,不仅对剥削问题作了科学分析,也为科学解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各阶层人民的实际作用和应得利益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目前它面临着来自两个方面的挑战,一个是一些人试图借助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分配理论,否定剩余价值论的学术成就;另一个是一些人将剩余价值理论看成是不需要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发展的自然科学理论,从而窒息了剩余价值理论的发展路径。因此,针对上述挑战做出回应,深化对剩余价值理论的认识,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于剩余价值论的本质解释,马克思在分析商品价值形成结构时,曾经提出过一个非常著名的公式:C+V+M。C是指生产资料包括设备、原料等的价值,V是以工资形式出现的劳动力的价值,M是以企业主利润形式出现的剩余价值。马克思认为,C作为投入资本,只是把所购买的设备、原料等的价值转移到新的商品中去,并没有增加新的价值量,只有工人付出的活劳动的价值V,才是创造出新价值M的唯一因素。马克思由此说明,企业主的剩余价值或利润,是由雇佣工人的劳动创造出来的,而这种创造过程并没有得到任何工资补偿。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剥削现象的描述实际上是实证和抽象两种方法并用的,虽然剩余价值理论未能确立,但并没有影响《资本论》成为工人的圣经,原因在于:

第一,剥削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是工人切身体会到的。马克思把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形象地说成,一部分是为了弥补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劳动,另一部分是为资本家创造的剩余劳动,非常直观而且简单明了,很容易使工人接受。第二,马克思虽然不是凭借严密的逻辑力量证明了剥削现象的存在,但在《资本论》中列举了大量骇人听闻的事例,描述了资本家对工人进行残酷剥削的事实,这种实证方法的巨大力量弥补了他的抽象思维方法的缺陷,甚至使许多虔诚地信奉他的理论的人,对剩余价值理论的科学性,从来没有产生过丝毫的怀疑。也就是说,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虽然失败了,但他用实证的方法对剥削现象的描述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最终还是实现了写作《资本论》的根本目的。在马克思看来,资本家总能获得剩余价值或利润,资本家永远是资本家,而工人只能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只能绝对贫困下去,工人永远是雇佣工人,两者之间不存在转化的条件,他没有为劳资关系互相转化提供理论依据,不能解释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逐步缓和以及工人阶级相对贫困化的现象。按照琼?罗宾逊的理论,财产的私人垄断导致剥削的产生,垄断条件如果发生改变,既可能使有的资本家因为破产而沦为雇佣工人,也可能使有的工人因为劳动成果的积累而发展成为资本家,她的理论既可以解释劳资关系的对立,又可以解释劳资关系的转化。在我国现实生活中,资本所有者与劳动者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劳动者同时也可能是股票持有人,许多人已经具有劳动者和资本所有者双重身份。琼?罗宾逊从垄断或不平等竞争的社会关系中解释剥削现象,其理论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不仅能够说明以资本为手段的剥削,还能说明以其它垄断条件为手段的剥削,尤其是可以解释贪官污吏凭借手中的权力来攫取社会财富的权力剥削行为。剥削是以一定社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确立起来的经济范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剥削现象的产生虽然以不等价交换为前提,但不等价交换现象不都是剥削现象。这是因为,在决定市场价格的垄断和竞争的诸多因素中,包括自然垄断因素、历史形成的垄断因素、人为的垄断因素、社会制度造成的垄断因素、商品交换过程中偶然出现的垄断因素、供求关系变化引起的垄断因素,等等。市场主体利用这些垄断条件参与竞争就会出现不等价交换,显然不能把这些不等价交换现象都当成剥削现象。由于经济行为都包含着对垄断条件的利用,因而从利用垄断条件进行竞争这一点上,不能区分剥削与非剥削两种不同的经济行为。社会主义承认市场经济中价格机制的调节作用,就必然承认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的不等价交换的合理性,亦即承认市场主体利用价格通过正当的垄断和竞争获得一定利润的合理性,并在法律制度上予以保护。利润作为商品的成本与收益之间关系的表现,同时也体现着市场主体之间的收益分配关系,是市场经济的特有现象,不是资本主义的特有现象。

如果消灭了利润,市场经济就不存在了。无须否认,肯定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不等价交换的合理性,就包含着承认劳动市场在一定程度上的不等价交换的合理性,从劳动市场本身就存在着买方垄断因素的事实来看,这就等于承认一定程度的剥削现象存在的合理性,因而历史地、发展地看,社会主义是限制和逐步缩小剥削范围直至最终消灭剥削现象的长期发展过程。按照现行的法律规范来衡量,社会所允许的劳动市场以及其他市场的不等价交换现象,在性质上不属于不正当竞争的行为,也就不属于剥削现象,只有超出法律限定范围和程度的不正当经济行为,才属于不合理的经济行为。由于剥削是包含着道德标准的经济范畴,只有根据不同的社会状况或历史阶段才能作出准确的解释,因而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不能把利润完全看成是剥削的结果,而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赋予不同时代的剥削概念以不同的涵义。

传统意义上的剥削是指买卖劳动的不等价交换关系,只要是以劳动市场的买方垄断为基础的不等价交换,就是对卖方劳动成果的剥削或侵占,只要劳动作为商品来被动地出卖,本身就意味着剥削。从这个意义上说,解决劳动不该成为商品的问题,彻底消灭剥削现象,是社会主义社会长期的历史任务。剥削作为对我国现实的一种经济现象的理论描述,是以承认劳动买卖关系存在着不等价交换为前提的,是指买卖劳动超过一定限度的不等价交换关系,劳动的买方垄断不直接构成剥削,只有利用垄断条件超过了规定的界限才构成剥削,这是现阶段判断剥削行为的客观标准。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消灭一切剥削现象,包括利用劳动市场的垄断条件进行剥削的现象,使劳动不再具有商品的属性,劳动者真正成为社会的主人,成为名副其实的社会主体。社会主义现阶段的目标,是把传统意义上的剥削现象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承认劳动市场一定程度的垄断具有合理性,把超过规定界限的劳动市场的垄断视为剥削现象,并依法予以取缔。这就决定了我们所说的消灭剥削现象,不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而是把理想与现实辩证统一起来的实际运动和发展过程。,在这一点上,我们不仅把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去实行,将其看作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而且更重要的是,把社会主义当作一个从初级阶段逐步发展到高级阶段的渐进的历史发展过程,不可能短期内就能达到理想的目标,最终消灭剥削现象必然要经过相当漫长的历史阶段和艰难困苦的奋斗历程。我国经济学界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五十年间的五次讨论,留给人们的思考和关注是深刻隽永而又经久不息的。

总的来说,尽管每次争论的主题不完全相同,但争论发展的方向是一致的,即在遵从科学指导思想的基础上,跟随时代的变化,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从取得的成就来看,劳动外延的扩大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可。第三产业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科技人员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企业主的劳动是否也有创造价值的一面,这些问题从马克思的有关社会劳动和管理劳动的二重性的论述中都可以找到支持的证据。而且从逻辑的推演和历史演进的角度,这些劳动成为价值的源泉并不真正构成问题。几十年来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争论取得的重大进展。为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指明了方向,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理论财富,为创新劳动价值论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资本论读后感600字:资本论读后感


一次偶然,我发现了《资本论》这本书,于是我便把它买了回来。我喜欢读着实体书的感觉,多读点书总没有什么坏处。

两周之后,我把它大致读完了,感觉这本书不适合在这样寒冷的季节里研读。其间一些黑暗面的描述真的能够让人不寒而栗。尽管如此,我还是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起码明白了,原先钱能够是那么复杂的东西!以后的几天,我一向试图把我从它那里得到的知识整理出来,好让自己的头脑中有个比较直观、清晰的印象,便于记忆和思考。我不打算专业研究资本和经济,所以只要有个印象就足够了。从《资本论》里,我似乎能够看出一个古怪的植物状社会体系来。这个体系的顶端是些厚厚的叶子,遮蔽了所有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投下无尽的阴影在根部。占整个体系绝大部分的根盘在深深的泥浆中,拼命地吸收可供系统利用水分和养料,透过枝杆送至叶片上,而叶片将它们几乎全部用于再生产,于是植物体便不断长大。

无需解释,根代表的就是广大的劳动人民,他们不停地把各种自然资源转化成社会财富,透过市场交换或租金――枝或杆,财富最终落到资本家――叶子――的手里,财富变成了资本,被重新投入再生产过程。为了吸取更多的养料和水分,根只有往地下越扎越深;叶子要得到充分的阳光和空气,也只好拼命向上伸展;枝杆亦随之长粗,变长。原本小小的丑陋植物逐渐成为一棵棵参天大树!植物不能没有根也不能没有叶,社会不能失去上层的资本阶级,更不能失去下层劳动大众。问题在于,植物是一体的而人不是,由人构成的社会不可能像植物那样安静地生长。社会要发展,方向是平等,但照这种模式下去是行不通的!差距只能越拉越大。

资本论读后感


我今天下午看了《资本论》,感触也是比较多的,他主要的特点是汇集了各家之所长,再加上他理解的东西,通过学习,给我的理解带来了帮助。

一、劳动价值论

(1)价值

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是不同商品进行交换的比例的基础,它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量决定的。作者从商品入手,阐述了价值,他认为商品一方面满足了自己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做为交换商品的筹码,等价交换其他所需要的东西。他还分析了价值的形式和货币,认为从他的交换形式是从个别的偶然现象到一般的价值形式,而它的最高形式就是货币,货币可以使商品流通更加便捷,更加直接,它表明社会生产的不同阶段。

(2)剩余价值

随着技术、劳动力和工具的发展人们制造商品已经满足自己的生活,还有剩余的商品可以换成货币,货币积蓄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就形成了资本。资本是从劳动力、合作分工、工具的革新等等来的,他说增加剩余价值可以有两种方法,就是延长工作时间和缩短必要的劳动时间,但是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延长工作时间的方法已经不适合了,现在国家的劳动时间已经规范化,但是我们资本家可以提高劳动者的效率,来榨取他们的剩余价值,还可以用工具革新,新的生产方式、管理组织形式、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等等来提高工人们的劳动效率。

(3)资本的积累

资本积累就是把一部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它不是满足资本家自己的嗜欲,他是为了投入资本来赚的钱,投入新的生产,剩余价值可以分为生产资料和可变资本,不是像《国富论》把剩余价值都可以转化为可变的资本。

资本的积累造成阶级两极分化的社会现象,一方造成生产过剩,另一方则造成生存的压力,他说:“对直接生产者的剥夺,是用最残酷无情的野蛮手段,在最下流,最卑鄙和最疯狂的贪欲的趋势下完成的。”可见他对资本家深恶痛绝,但是我们为这本书是为资本家写的,对资本家怎样剥削工人有指导作用。

二、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学说

他主要对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进行分析,将社会生产分为:生产资料的生产和和消费品的生产,他认为全部商品的价值总量是同价格总量相符的,然后价值(社会的)可以变为价格(个别的),这要经过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

三、关于地租

由于土地资源有限,大多数土地由少部分人占有,所以土地资源面对工业化浪潮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项,现在农民把一部分工资交给资产阶级,自己却当一个田户,这是小块土地所有制占统治地位的国家的谷物价格低于市场价格所造成的,在资产阶级社会制度下,小块土地所有制,不断的衰退,它排斥了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的社会形式、资本社会的积聚和大规模的畜牧和科学的不断扩大等等。

他的著作指导着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道路,也为我们公民指导着我们自我价值实现的目的。

《资本论》读后感


《资本论》读后感

《资本论》是一百多年前德国著名思想家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创作的经济政治著作,其全称为《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其第一卷则是整个《资本论》的基础和开端部分。这个寒假,我有机会接触到了这本著作,一点一点地了解学习到了一些宝贵知识。下面给大家简单分享心得体会。

有人说,阅读一本著作,最好的方法是,首先了解它的创作背景,了解它的作者。

《资本论》的作者是广为人知的德国思想家、政治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和社会学家卡尔马克思,通过《资本论》,他确立了自己的阐述原则,即政治经济学批判,通过这本书,他创造了一个崭新的思想体系,提出了一种研究世界的新方法,有人说,《资本论》实际上是一种方法论 ,我同意这种书法,而且,这种研究世界的方法源于德国哲学、早期社会主义理论和政治经济学,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社会的迅猛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下的固有矛盾愈发明显。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他们之间的斗争日益尖锐,呈现出复杂化的趋势。马克思看到了事态的严峻性,于是,为了给无产阶级提供强大的理论武器,他开始着手研究政治经济学。1857年,世界爆发了一场巨大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附带的很有可能会是一场革命,马克思深刻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为了在洪水到来之前,把一些基本问题搞清楚,好给工人阶级提供强有力的科学理论武器,便20年如一日地坚持到英国博物馆查阅各种资料,完成这本思想巨作。

马克思在文中提出,在第一卷中,我们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作为直接生产过程考察时呈现的各种现象,而撇开了这个过程以外的各种情况引起的一切次要影响。所以,换种说法就是,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主要研究的是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并通过对此过程的分析,揭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剩余价值的秘密、资本的本质、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以及其发展的历史趋势。马克思在文中还提出:资本积累以剩余价值为前提,剩余价值以资本主义生产为前提,而资本主义生产又以商品生产者握有较大量的资本和劳动力为前提,并且在资本主义积累之前有一种原始的积累,它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果,而是它的起点。

从任何角度来讲,马克思都是个天才,读第一卷,不仅了解到了马克思的经济学思想,更学到了一种辩证的分析方法,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事物,这样更客观,更全面,全书对经济的分析体现着辩证唯物主义哲学,马克思善于利用的黑格尔否定之否定规律,令人顿开茅塞。

查阅资料的时候,看到了这样一句话像《资本论》这样的书籍,只有党员会认真看吧?,现在读《资本论》有时会被看作异类,我反思了一下自己以前有些雷同的愚蠢想法,不免觉得有些滑稽,现在想来,向学术前辈和大师学习难道不是学术后辈应有的态度吗?汲取先进的知识财富不应该是一个学习者最基本的态度吗?

读完第一卷,可以说,无论是党员还是群众,《资本论》第一卷都是非常值得一看的,不仅仅因为它是对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全面阐释,逻辑严谨,线条清晰;更重要的是它与恩格斯整理出来的理性分析相比,马克思自己反复修改的第一卷显得更有性格和战斗力。我们可以不同意他的观点,但是没有人会不叹服在这文字下面隐藏着的无数工人的血泪和控诉。其实,在很多时候,情感的冲击往往比理论来得更加酣畅淋漓。

总的来说,马克思留给我们的《资本论》只是特定历史阶段,历史时期的产物,它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适合所有情况的,我们对此,要用辩证的眼光和态度看待,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实践中,我们应不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合理借鉴与反思,不能照抄照搬,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运用和发展。当然,对于其中不合理、不适合社会发展进步的思想要敢于剔除,实践出真知,让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而不断前进发展进步。

我相信,结合本国国情地发展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和理论,是发展国家和马克思最好的方法。

读资本论有感


对于*员来说资本论也是一本圣书吧,对于资本论我放暑假的时候把他研究了一下,发现有了很多新的感慨,让我受益匪浅。

对于*员来说资本论也是一本圣书吧,对于资本论我放暑假的时候把他研究了一下,发现有了很多新的感慨,让我受益匪浅。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

劳动价值论是指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批判地吸收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价值论的合理内容,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可高度概括如下:一是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是不同商品进行交换的比例的基础,它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二是创造价值的要素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其他任何生产要素都不是价值的源泉,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抽象劳动,即无差别的人类脑力体力的耗费,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但它不是价值的源泉;三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活劳动,即正在进行的生产过程中耗费的抽象劳动,物化劳动作为过去劳动的凝结物,在新的商品生产过程中只能转移自身的价值,而不能创造价值,商品价值中不包含任何一个自然物质的原子。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彻底的一元价值论。

二、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必要性

(一)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客观历史条件与现时代存在巨大的差别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任何科学原理都是对特定条件下的特定问题的分析。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产生于130多年前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机时代,而当时的生产方式、劳动形态、商品形式和财富构成等都与当今有着巨大的差别。因此,分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能脱离对那个特定时代特点的分析,概括地讲,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客观历史条件主要如下。

第一,劳动形态主要表现为体力劳动。工业化初期,社会生产主要集中在物质生产领域,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比例相对较小,劳动形态主要表现为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生产中的体力劳动。因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以物质生产领域的体力劳动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虽然马克思也涉及到对非物质生产领域(服务贸易行业)的分析,但由于当时这些部门在整个社会生产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影响力微乎其微,所以当马克思在谈到服务贸易时说:“资本主义生产在这个领域中的所有这些表现,同整个生产比起来是微不足道的。因此,可以完全置之不理”。

第二,劳动过程的知识含量不高。工业化初期知识、科学、技术不够发达,劳动过程的脑力支出、知识含量不高,简单的、以体力支出为主的、按时间计算的劳动是主要的劳动形式。因此,马克思还不可能对科技创新劳动在创造价值中的独特作用加以系统论述。

第三,指挥、管理劳动还不能作为独立的劳动形态。工业化初期,随着产业革命和生产力发展,一边是资产者财富的积累,另一边是无产者贫困的加深,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创立之初,面对的就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尖锐斗争,劳动价值论创立的使命就是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不合理性和被新社会制度取代的必然性。在当时,指挥、管理主要还是资本家的职能,而资本家行使指挥、管理的职能与剥削目的是结合在一起的,而绝大部分劳动者是被指挥、被管理、被剥削的。因此,马克思就不可能把指挥、管理劳动作为创造价值的独立劳动形态来研究。

(二)当代劳动特征的变化向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提出了挑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新情况、新问题涌现出来,社会劳动出现了许多新特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有了新的实践土壤。但是,按照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服务性劳动、科学研究劳动、生产精神产品的劳动、经营管理劳动,由于都不直接创造物质产品,都不创造价值。这一原创含义,与现实经济活动存在着巨大的矛盾,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遇到了一系列挑战。

第一,服务性劳动。第三产业又被称为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从事的劳动可称为服务性劳动。第三产业问题,是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时为了研究的方便而抽象掉的经济现象。第三产业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的迅速发展,则是马克思未曾预料到的经济现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程度已成为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据统计,在西方发达国家和亚洲的一些新兴国家,第三产业产值所占的比重已达60%~70%。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产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已占到GDp的1/3以上,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大大提高,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比重日益增大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向理论界提出了一系列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服务性劳动是否是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是否都创造价值?

第二,科学研究劳动。当代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在进人知识经济、新经济时代更是如此。科研人才的多少和水平的高低、科技创新能力的大小、科技对生产的装备应用程度和在经济生活的普及程度,早已成为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大小的重要因素。科学研究工作作为劳动的重要形式,在生产经营中通过提高已有产品的生产效率或发明出新的产品,可以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使全社会的商品价值总量大大增加。如果坚持认为所有科学研究方面的劳动都不创造价值,就会严重压抑和打击这些人员的积极性。

第三,生产精神产品的劳动。与当时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相适应,马克思重在研究和论述物质生产劳动。马克思也提过“精神生产力”这一概念,但没有进一步研究和论述。现代经济条件下,人们物质生活的消费得到了较大的满足,消费结构从温饱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转变,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文化生活上的满足和享受,精神产品的生产部门得到很大发展,也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生产任务,生产精神产品的劳动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精神劳动是一种艰辛的、探索性的复杂劳动,它创造了精神产品,而这种精神产品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精神文化的僻求。对于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中国来说,应当把生产精神产品的劳动作为重要的课题来研究和探讨。

第四,经管管理劳动。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生产范围扩大,产品日益精细、丰富,就越来越需要科学的组织与管理,经营管理劳动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特别是在现代高科技时代,对管理的要求更高.,现代经济社会的管理者,必须具备专门化的知识储备。同普通工人的简单劳动相比,管理活动是管理人员从事的复杂劳动,管理劳动不是一般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而是高级的脑力劳动。因此管理劳动不仅创造价值,而且随着社会进步,其创造的价值会远远高于普通劳动者的劳动。

三、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现实可行性

(一)劳动价值论中的经济范畴会随着现实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马克思同历的经济学家,特别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在方法论上的重要分水岭在于:马克思认为,经济范畴是经济现实关系的科学抽象,而随着经济的现实关系的变化,经济范畴也应当相应发生变化。马克思指出,从方法论的角度看,经济生活、社会经济结构、生产方式都不是“结晶体”,而是一个“变化的机体”。因而,人们认识社会生产方式和经济变化规律的范畴,也不是永恒的,而是处在不断变化发展和否定的过程中。有些经济范畴的内涵,会随着经济现实的变化不断更新其内容和性质,有些经济范畴只说明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现象,随着历史的发展,实质上它已不再适用,这时它只会作为人们认识经济现象的历史痕迹保留下来,而一些新的经济范畴会代替旧的经济范畴。

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是立足于商品经济社会的,劳动价值论是对商品经济现实关系的一种理论反映。没有商品经济社会的存在,就不可能有劳动价值论。我们应该看到,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是长期的、有阶段性的,这一发展过程必然决定着劳动价值论要随着历史发展不断地向前推进。所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体系,创新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对商品经济现实关系的一种确切反映,是科学体系发展的必然途径。

(二)马克思为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和创新留下了广阔的理论空间

马克思有关生产劳动的论述对我们有很重要的启示,为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留下了广阔的理论空间。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如果整个过程从其结果的角度,从产品的角度加以考察,那么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他接着说,“这个从简单劳动过程的观点得出的生产劳动的定义对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绝对不够的。马克思指出,“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扩大。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现在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他所属的某一种职能就够了。”马克思又同时指出,“但是,另一方面,生产劳动的概念缩小了。资本主义生产不仅是商品的生产,他实质上是剩余价值的生产。”上面论述表明: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范畴的内涵也是随其研究问题的发展而不断扩大的,生产劳动这一概念的含义不是固定不变的。在社会化大生产总体劳动中,生产劳动的范围不只是直接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还包括不一定要自己动手的科研、管理工作等。

马克思认为,“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这种区分本身,……即同劳动独有的特殊性毫无关系,也同劳动的这种特殊性借以体现的特殊使用价值毫无关系。”马克思在考察服务劳动时,曾明确指出,服务是“以劳务形式存在的消费品”,“服务有一定的使用价值(想象的或现实的)和一定的交换价值。”在今天社会主义条件下,随着第三产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含义也应当有所发展和变化,必须探讨和重新认识服务性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三)我国学术界的五次争论为劳动价位论的发展和创新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建国以来的五十多年,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大范围讨论有五次,包括涉及“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规律”和“生产劳动”等劳动价值论基本内容的前三次讨论,以及20世纪90年代初期关于“价值创造源泉”问题、世纪之交由“深化劳动和劳动价值论认识”再掀热潮的后两次讨论。

我国经济学界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五十年间的五次讨论,留给人们的思考和关注是深刻隽永而又经久不息的。总的来说,尽管每次争论的主题不完全相同,但争论发展的方向是一致的,即在遵从科学指导思想的基础上,跟随时代的变化,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从取得的成就来看,劳动外延的扩大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可。第三产业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科技人员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企业主的劳动是否也有创造价值的一面,这些问题从马克思的有关社会劳动和管理劳动的二重性的论述中都可以找到支持的证据。而且从逻辑的推演和历史演进的角度,这些劳动成为价值的源泉并不真正构成问题。几十年来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争论取得的重大进展。为“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指明了方向,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理论财富,为创新劳动价值论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关于资本论读后感


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大凡成功的人士,他们都和书籍有着不解之缘,阅读了作品之后,我们一般对于这个作品都会有自己的感悟,我们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有所获益。那么作品读后感怎么才能写好呢?或许你正在查找类似"关于资本论读后感"这样的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的学习和工作!

资本论读后感(篇1)

刚刚接触《微观经济学》宋承先主编时,就纯粹微观经济学中的概念、理论分析、图表分析等等来说,还能接受,但书中大量引用《资本论》中的话来分析微观中的概念、理论合理与不合理的成分时,感受到的是自己完全的无知。一句话,一段话读再多遍,头脑中还是一片空白,在此情况下,不得不放弃对微观的学习,下定决心看一看《资本论》第一卷,花了一个半月,除了书中描述资本家对工人,特别是儿童、妇女的剥削的残酷感到愤怒外,应该说再没有其他任何感受,因而,在边看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每个字都认识,为什么它被马克思组合在一起,对我来说就变成了一本天书?这种从读《资本论》中的深切感受文科的知识不是只要努力去背,就能学好的。而是有着严密的思维逻辑过程,并且是一种比理科更加自由,更有发挥空间的抽象思维。原因在此也就出来了作为理科生,抽象思维能力严重缺乏。因而当务之急就是培养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应该没有那个学科比哲学更加抽象呢?因而,我选择了哲学,由一种习惯的、长期的思维方式转向一种很陌生的思维方式,其中的困难也是可想而知的,它有一个很长的磨合过程,对我来说,初始阶段维持了两个月,在这两个月里翻了许多关于哲学知识的书,但没有看懂任何东西,每次都是看得自己不知不觉的爬在了桌子上,当有几天看书时,竟然没有睡觉,我知道,我能够看下去了,这是一个不小的进步吧,当时,是这样认为的。为了使这种进步继续下去,我想一直维持到大学毕业。

由物化劳动是否创造价值开始,这是一位许多问题想不明白的研究生(自己这么说的)向我们提出的问题,从什么是物化劳动,一直到能发表自己的一点观点总共用了一个半月,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并不在于把这个问题想清楚了,而是借签了别人分析问题的方法、思维。让自己也具有一点抽象分析问题的能力,这又是我当时感到的一个不小进步。更重要的是肤浅的感受到了《资本论》的不朽和对马克思的敬仰,只有认真阅读过他的著作的人才会感到这一点。那些高呼马克思理论过时了的人都怀着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他们在这位巨人面前实在是太渺小了,只有马克思倒下了他们理论才可站起来。任何一种理论必是时代的产物,适应某一特定的时代,世界上没有永恒的理论,也不可能有永恒的理论,但理论背后所承载的人类思想却是永恒的,而《资本论》承载的恰恰是人类几千年光辉思想的结晶,马克思的某些理论也许是过时了,但因此而拒斥马克思,除了可以表现自己的无知,再没有别的了。其实,高傲的现代人并不比几千年前的哲人高明多少,人类思想的框架他们早已为我们设好,后人更多的是在框架内修修补补罢了。试问从古到今,又有谁曾跳出过亚里斯多德的三段论呢?拒绝前人光辉的思想,就等于是慢性自杀。

现代西方许多不错的经济理论,就完全超出了《资本论》呢?我想并不是,正如牛顿所说,站在巨人的肩上看得更远些罢了。换句话说,一些现代西方经济理论有着《资本论》思想的痕迹,试以自己感觉比较明显的两例以作说明。

马克思在简短的论述超额剩余价值的产生时,提出了社会价值与个别价值(后来又提到了国际价值),超额剩余价值就是社会价值与个别价值的差额,但由于资本家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随着新技术的普遍化,超额剩余价值又要小于这个差额,直到这个差额为零,即超额剩余价值为零,马克思只是指出了可以归结为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超额剩余价值的存在,由于时代的限制,问题论述到此,但若在此问一下,为什么是社会价值与个别价值的差额,社会价值与个别价值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既由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结果追溯到了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原因,而这样一追问产生了现代西方经济许多理论的理论基础。为此,举个例子来说明,如果我要向某一衬衫生产厂商进一批货,根据衬衫生产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情况为每件10元,而作为要进货的我必想低于10元一件购货,而只有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平均劳动生产力的厂商才能满足我的要求,而厂商为了赢得客户,压跨竞争对手也愿意低于10元向客户供货,基于这两方面的原因,超额剩余价值要小于社会价值与个别价值的差额,接下来的问题是超额剩余价值比差额要小多少呢?这逻辑的推理必然是取决于客户对生产厂商个别价值的掌握情况,对于社会价值每件10元,这是厂商与客户都十分清楚的。不会存在太大的误差,而个别价值,厂商是完全了解的,但客户并不知道厂商的个别价值到底是多少,厂商为了尽可能接近差额,在交易中占尽可能接近差额。在交易中占尽优势,会全力隐瞒自己的个别价值,由于客户对厂商的个别价值不是完全掌握,因而根据不完全信息。猜测想一个个别价值作为参考,9元一件。因此,给自己规定了进货的波动范围9.49.6元一件,对厂商而言,清楚知道自己的个别价值是8.9元一件,厂商也不会不断的根据客户的不完全信息,猜想客户猜想个人别价值。(厂商与客户利润的分成应是假设不变的),假设厂商的判断为9.1元,这样生产厂商与客户都高估了个别价值,对客户的估计,厂商取得了优势,同时,客户对厂商的估计客户占了优势,在交易中,两种优势趋于抵消,以社会价值为标准,以对个别价值的水完全判断为基础。厂商与客户很可能以偏离9.45元一件不大的价格成交(假设厂商与客户名义利润分成是1:1,取决于社会生产水平)由于厂商与客户都认为自己占了优势,因而厂商与客户之间的交换是愉快的,公平的。若厂商实际个别价值为9元,厂商猜想客户猜测想的个别价值也为9元。因而交易时为9.5元,谁也没有吃亏,也没有占便宜,说不上愉快,但公平,这样我们可以根据假设的个别价值列出无数种情况,看到厂商与客户悲伤、欢乐、公平与不公平各种排列组合情况,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每一次交易是那一种组合情况,取决于厂商与客户猜想的个别价值的值的组合情况,而个别价值的组合情况又取决了厂商与客户根据对方不完全信息的判断情况,而不完全信息的判断情况,又取决于对信息的掌握情况,一句话谁了解的信息多,谁就能在交易中取胜,显然,就一般情况而言,生产厂商总是掌握着更多的信息。

一种新理论的产生,绝不是某个人的凭空创造,而是总有一定的问题根源、思想根源,对0超额剩余价值社会价值-个别价值的分析,它完全可以作为住处不对称原理的问题根源与思想根源。

如果说把超额剩余价值与信息不对称原理联系起来还有一定的难度的话,那么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与马克思货币资本的循环第一阶段GW的分析联系起来,后者只能相当于体力劳动。实在没有太多比马克思的思想高明之处,或者说是对马克思思想的抄袭,当然,这是值得鼓励的一种抄袭。

从内容来看,GW是表现为GW,货币额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购买劳动力,另一部分购买生产资料,一个属于真正的商品市场,另一个则属于劳动市场GW际事表示G所转化成的商品额有这种质的分割之外,还表示一种最具有特征的量的关系。这种是的关系实际上指:生产资料的数量,必须是以吸收劳动量,是以通过这个劳动量转化为产品。

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即理性的经济行为主体,将怎样选择一定的资产组合(资产结构)以实现利益的极大化,比如1000美元的资产怎样分配于持有货币和持有其他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

前者是实现剩余价值最大化,后者是实现利益最大化,前者涉及的是能创造价值的生产过程,后者是能通有对资产怎样占有获得最大价值的非生产过程,前者论述的只是怎样分割货币来实现剩余价值最大化,后者论述人是资产,不仅包括货币,而且还有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通过三者的分配情况来实现利益最大化。总之,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比前者有了很大发展,解决的问题也不同了这天是为了适应时代需要修改性的理论创新,而思想上,完全没有何独到之处。

此处需要说明一点即是,马克思对货币分割的分析是以实现剩余价值最大化为基础的,这一思想本身也可能是从前人那继承过来的,并不是对托宾的偏见,主要在于说明《资本论》的思想性。

对此两个问题的分析是对《资本论》第一卷第二遍阅读之后的一点感受,第一遍阅读明显比第一遍有了很大进步,不但可以看下去也知道自己在看什么,但是还是由于思维的缺陷,还有许多看上去不流畅之处,思维跟不上文字所需要的思维速度。我想也坚信。通过第三遍、第四遍的阅读,问题一定会慢慢的解决。

以上是本人读《资本论》第一卷的一点感受,不仅获得了知识,更一步体会到了怎样阅读,仅仅为了读一本《资本论》,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也增加了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

马克思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经济学家,更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没有一定的哲学基础,去读《资本论》,或是只把它当作一本经济学巨著来读,相信不会有大的收获

资本论读后感(篇2)

该书详细描写了社会不平等的起源、发展和壮大的过程,解释了不平等的原因和解决措施,从中可以看到作者对当今社会不平等的深深担忧。

分别定义了资本和收入,解释了资本和收入的增长模式,资本主要通过遗产继承并通过高增长率确保自身每年迅速增长,相对而已收入增长的途径很少且很低,读后感通过教育能有效提高收入增进资源公平分配。比较了资本相对收入的增长率,19世纪到21世纪资本相对于收入的增长率表现为U字行,20世纪一战二战倒是资本严重受损,资本增长率一度低于收入增长率,但维持不了多久,资本增长率远远超过收入增长率,到目前为止看不到这个模式的改变。

这就导致资本分配不均,有钱的更容易增加财富,社会不平等一直扩大。作者建议采用累进税进行缴纳税收,也就是富有的人交税的比率要大于不那么富有的人,他认为这是平衡不平等最有效的形式。作者的理想模式是对全球进行征收累进税,构建有效的世界银行,确保有效征税和经济良好稳定运转。

资本论读后感(篇3)

“人人与生俱来而且始终自由与平等,非基于公共福祉不得建立社会差异”这句话无不体现了公平,但资本却处处体现差异。那么让我们来看《21世纪资本论》究竟说了什么。

《21世纪资本论》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每个人都应该警惕任何关于财富和收入不平等的经济决定机制,而且财富分配的动态变化表明,有一个强大的机制在交替性地推动着收入与财富的趋同与分化。这说明了机制的重要性。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一定的规矩,也就是机制。比如学校有校规,也就是学校建立了管理机制;比如企业、医院、行政部门等等,都有相应的机制。

诚然机制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可是财富分配的历史总是深受政治影响,是无法通过纯经济运行机制解释的。就像有人借口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将公共资本转为私人资本借此暴富一样。因此有些官员运用手中权力进行受贿,对国家、人民不负责,忘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以机制的完善与进步是必需的。

那么如何去完善机制,这就需要调査了。目前的经济学科不惜牺牲历史研究,牺牲与其他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而盲目地追求数学模型,追求纯理论的、髙度理想化的推测,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书中作者花大量的精力去收集不平等的动态变化的历史数据,从而得出更具说服力的结论。所以我们也应该学会收集数据才能言而有实,并正确地完善机制。

有了完善的机制,还要什么呢?资本收入和劳动收人的不平等问题会引起强烈的情绪,它与我们关于什么是公正、什么是不公正的普遍认识是冲突的,但我们可以不断改进机制向公平靠近,可是长期存在的促进不稳定和不平等的力量并不会自动减弱或消失,所以坚持很重要。的确,它们不会自动消失,但我们可以主动去改变、削弱,正所谓坚持就是胜利。

是的,就像经济机制一样,医院中“医患问题”的消除也需要一定的机制。现实中这样的机制是存在的,可是这样的机制不能解决出现的问题,所以需要完善机制。首先,我们要选择一些出现这类问题频繁的医院,对不同科室都进行调查,看看哪些科室更易出现这类问题。然后,对这些科室进行调査以及数据收集,比如哪个医生更容易造成问题,比如不同医院对医患的态度,比如医生行医的方式。有这么一句话,“随着医学仪器越来越先进,医生离患者越来越远”,因为随着医学仪器的先进,冰冷的仪器代替了“望闻问切”,医生与患者的沟通少了,患者对医生的不信任感增加了,医患问题因而越演越烈。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最后,再将数据进行处理、对比,就可以进行机制的改进和完善了。当然,没有什么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完善的机制需要坚持才会执行得更好,才能解决问题。

机制存在的重要性是我从书中所收获的,机制的完善以及对解决问题的坚持是我的感悟。这也和人一样,要有梦想,要不断完善自己去追逐梦想,更要坚持对梦想的追求。如此,才会成功。正如,梦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资本论读后感(篇4)

曾经在大学图书馆看到整套资本论,落满了灰尘,找了一本简易读本。擦掉灰尘,坐在图书馆书桌上粗略读过。

读马克思资本论,其中主要一个基本理论就是剩余价值路,这也是马克思在十九世纪原创理论。剩余价值理论在政治经济学中也有详细阐述,也包括马克思对商品经济的定义,资本主义本质的阐述等。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主要内容之一,也就是说,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也就是剩余价值。

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提出剩余价值论,马克思认为,劳动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并把剩余价值分为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马克思对剩余价值理论进行了详细阐述,也可以在政治经济学相关书籍中读到剩余价值理论的有关阐述,很抽象。

举个例子,剩余价值就是资本家所占有的那部分,比如工人用生产劳动工具创造了10元的产品,但是资本家只给了工人7元工资,剩下3元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这就是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是劳动价值论,马克思这个理论本质上是尊重劳动和人的劳动产品,体现了以人为本。

马克思以19世纪英国为研究对象,通过人与人之间生产与分配关系的研究,对劳动者贡献和应得利益做了分析,奠定了马克思剩余价值论的理论基础。剩余价值理论是研究人与人的生产和分配关系的社会科学,必然也会随着社会经济关系发展而逐步发展。

马克思认为,资本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三种资本,即: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剩余价值要在生产中创造出来,在流通过程中才能实现,通过资本循环和周转,实现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一部分转为投资,成为资本积累,实现扩大再生产。

资本家雇佣劳动工人,做两种劳动,一部分工作时间用来偿还资本家所支付的工资,这一部分劳动,马克思称为必要劳动,劳动者继续工作,生产出的利润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这部分称为资本家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生产。读这部分内容非常抽象,但也可以更好地理解马克思对于剩余价值的阐述。

资本论读后感(篇5)

重拾书本,让心灵回归

读完这本书已有半月多了,确切的说是在去新疆出差途中读完了这本书,始终萦绕在脑海里忘不了的是:饥荒瘟疫战争与永生幸福神圣,科学与宗教,人文主义与数据主义,智人与智神,算法与意识,人工智能与生物技术……这些词汇。

总的说来,读罢全书总有种脑洞大开的感觉,未来进入"数据主义"时代,人类会充分享受人工智能及数据科技带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我当信不疑;但书中一些观点难免自圆其说,譬如"资本主义没有消亡,是因为资本家看了马克思的《资本论》后自我进行了修正后,才避免了危机";"只有一小部分智人进化后变成智神,未来99%的芸芸众生将沦为无用阶层"等。

然而,读完这本烧脑的大作后,我心里突然多了一丝恐惧,这恐惧不是对到2050年手机被植入我身体的那种恐惧,也不是对未来人和人之间就是冰冷的数据的那种恐惧,而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恐惧,一个是读,另一个是写。

曾几何时,我已然忘了书本才是最好的老师,已经彻彻底底的把阅读给扔了出去。我突然感觉自己与书的距离是那么的遥远,就像那茫茫戈壁和广袤沙漠一样一眼望不到头。读过的书除了专业还是专业,头脑里留下的除了会计那点东西,好像没有沉淀下来多少精神财富,显得苍白极了。

每天忙的不亦乐乎,不是预算就是决算,不是审计就是会计……看上去还蛮有成就感,自认为实现了自我价值,如今细细想来,其实多半是会计人的自娱自乐;自打手机更新为智能手机后,每天俨然已被手机所绑架,成了它的奴隶,沉浸在碎片中不可自拔。

曾经也下过决心,重拾书本,坚持阅读,坚持写体会,可就是因自己不知道哪来的那么多虚构的借口越来越占了上风,始终没有坚持到今天。看来,读书还真是个长期的需要付出辛劳的过程。

"学习需要沉下心来,贵在持之以恒,重在学懂弄通,读书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不求甚解,而应当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水滴石穿";莎老先生也说过"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家里的长者曾对我谆谆教导"在以后的生活中一定要多读书,读杂书,会读书";家里的小大人也对我说"爸爸,你不要总看手机,给我念念书";领军读书会的"地主"也说"再不交体会,下个月交租子".这么多人的鞭策背后,如今才真正理解这些话的意义,再加上那份恐惧带来的警醒,离开集训后,在一年中较忙的会计人的7月,我仍然坚持完成了读书任务。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感谢领军读书会,把我从堕落的边缘拉了回来,重新拿起书本,认真做读书感悟。相信今后的日子里读书会成为习惯,不再受意识的任性支配;书写会成为常态,而不是为了完成任务。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资本论读后感3000字”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资本论读后感3000字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