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600字 > 诸葛亮传读后感600字 > 地图 > 诸葛亮传读后感600字,2024诸葛亮传读后感600字范文
诸葛亮传读后感600字相关栏目
诸葛亮传读后感600字热门栏目
诸葛亮传读后感600字推荐
诸葛亮传读后感600字

(共 6938 篇)

  • 1、 《诸葛亮传》(读后感范文)

    《诸葛亮传》主要写了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平生经历,以及魏蜀吴三国的争斗。

    在人们的眼中,诸葛亮是一个神通广大的人。在《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中,都有对诸葛亮的称赞。诸葛亮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这几点:

    一、他会用人。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蜀国的败落是因为诸葛亮不会用人,但事实证明诸葛亮一直是蒙冤受屈的。比如说得到诸葛亮赏识的姜维,原只是一个小官位,但诸葛亮一眼看出姜维的能力,以至于发挥了姜维不但骁勇善战、而且足智多谋的这块金子。再比如说赵云,诸葛亮同样看到了他的能力,以至于赵云成为诸葛亮今后最好的合作对象。

    二、诸葛亮有智慧。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利用吴国的孙权和大将周瑜、鲁肃等人的疏忽,巧占荆州。周瑜和孙权大怒,周瑜又让孙夫人出嫁,来杀刘备,但诸葛亮派赵云前去,成功避开锋芒。

    三、他战斗经验丰富。正是因为诸葛亮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才抵挡得住司马懿的团团进攻,好几次让司马懿吃了败仗。

    四、礼贤下士,法道兼济(法律、道德兼用),懂得治国安邦。吴蜀再次联合以后,进入了短暂的和平期。而这时,诸葛亮减税增收,减少百姓税收,打击贪官,大批生产蜀锦,建设诸葛堰、煮制井盐。短短数月,这些资源已经为蜀国支起了巨大的护盾。之后,诸葛亮又立“宪法”制定“八务”“七诫”“六恐”“五惧”其目的在于使一切制度化,不需要特别努力,大家就能遵从。

    诸葛亮的哲学,人们至今还在研究,我们要向诸葛亮学习,学习他的成功之道。

  • 2、 大谋小计五十年:诸葛亮传(珍藏版大全集)读后感1500字(3)篇
    大谋小计五十年:诸葛亮传(珍藏版大全集)读后感1500字 第(1)篇

    君子:心存良善的好人,上以赤心报效国家,下以孝心敬事父母,人家不理解他,他不恼恨不怨嗔,人家夸赞他谄媚他,他不倨傲不凌人。哪怕身处为难之中也能独善其身,不改远志,谦和而不自卑,包容而不怯懦,虽千万人吾往矣。

    在远古的五丈原,蜀军的军帐之中,一个一身白衣,满头花白的老人,躺在卧榻之上,垂死之前,用尽平生最后一丝气力在做最后无力的挣扎,他再也无力拿起妻子在他出仕时相送的羽扇了,那双曾经炯炯有神的眼睛,在油灯微弱的灯光下,依稀还能看见反射着光亮的泪水,他在怀恋,怀恋大汉江山、先主刘备、家中的妻儿,叔父诸葛玄,怀恋这一生无法忘却的一切,仿佛这一切只是一瞬,但又是那么遥远...

    那是平常的不能在平常的一天,年幼的诸葛亮同伙伴们玩耍后归家,看着家里走进走出的达人们,每个人脸上都有着抹不去的阴霾,虽不懂发生了什么,但心里还是有一种不安的感觉,叔父诸葛玄抱起他,走到奄奄一息的父亲床头。他已经有一段日子没有见过父亲了,只知道父亲外出办事,为何如今再次相见竟是这般情景,他只记得父亲临终前把自己与家人拜托给叔父照看。从此叔父诸葛玄带着一家人颠沛流离,大哥诸葛瑾与后母顾氏在曹操屠城的乱军中辗转流亡到了东吴。那里,对于年幼的诸葛亮来说,是一个遥远的地方,深深的思念,只能埋藏在心中。后诸葛玄被人害死,少年诸葛亮便带领家人来到了荆州,投奔叔父故友蒯越,蒯越曾与叔父为大姐定下姻缘。这一来,便在隆中居住了下来,以农耕为生。

    多年后,他已娶妻黄月英,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淡生活。他深知在这种兵荒马乱的年月,虽自己现在可以偏安于此,但谁又知道未来还能否过着这样平淡的日子,况且这一身报复投放何处。此刻他已经在心里为自己选择了一位认可的主公,只待时机的到来。

    隆中对

    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刘备被诸葛亮的远谋深深折服,遂请诸葛亮出山辅佐。对于诸葛亮来说,他已经做好了随时出发的准备,他等待的只是这一天这一人。但他可能不知道,这一走,便是一辈子。面对着刘备携手诸葛亮离去的背影,水镜先生司马徽叹了口气,说道:“孔明虽得其主,但不得其时啊”。

    赤壁大战

    时间如白驹过隙,曹操平定北方后,挥师南下,直取荆州。而此时的荆州,刘表已经亡故,大权已落入次子刘琮之手,刘琮知道,自己能有今天的位置,是靠舅舅蔡瑁的权势得来的,而自己虽有荆州之主之名,但大权却不在自己之

  • 3、 《诸葛亮传》读书笔记

    《诸葛亮传》主要写了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平生经历,以及魏蜀吴三国的争斗。

    在人们的眼中,诸葛亮是一个神通广大的人。在《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中,都有对诸葛亮的称赞。诸葛亮上知天文,下识地理,料事如神,在刘备三顾草庐时,按当时的局势就能布出三分天下战略目标,是古代中凤毛麟角的顶尖智者之一,虽然他并没有能帮蜀统一全国,但这丝毫不能动摇我对他的崇敬。

    军中他不能武,但给他几千士兵就能擒获一员武艺高强的敌军大将。诸葛亮为蜀国创下了一个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神话借东风、排八掛阵、草船借箭让无数智者自叹不如,在徐庶离开刘备时也不住赞美孔明,说:此人比我胜百倍,陆逊说:我不如孔明,周瑜说:既生瑜,何生亮,这一个个事实无不表明诸葛亮的才。

    在文学方面他更为出色,一个《前出师表》陆游就赞不绝口说: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出师表里流露他那颗赤胆忠心,我最敬佩孔明的忠,他的忠集中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刘备的忠贞不渝,二是对匡复汉室的理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即对国家的忠诚不二。诸葛亮这篇表文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赞扬,被视为表中的代表作,不仅在当代辉煌,就是现代也是无懈可击的真理,值得后世思考。

    诸葛亮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这几点:

    一、他会用人。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蜀国的败落是因为诸葛亮不会用人,但事实证明诸葛亮一直是蒙冤受屈的。比如说得到诸葛亮赏识的姜维,原只是一个小官位,但诸葛亮一眼看出姜维的能力,以至于发挥了姜维不但骁勇善战、而且足智多谋的这块金子。再比如说赵云,诸葛亮同样看到了他的能力,以至于赵云成为诸葛亮今后最好的合作对象。

    二、诸葛亮有智慧。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利用吴国的孙权和大将周瑜、鲁肃等人的疏忽,巧占荆州。周瑜和孙权大怒,周瑜又让孙夫人出嫁,来杀刘备,但诸葛亮派赵云前去,成功避开锋芒。

    三、他战斗经验丰富。正是因为诸葛亮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才抵挡得住司马懿的团团进攻,好几次让司马懿吃了败仗。

    四、礼贤下士,法道兼济(法律、道德兼用),懂得治国安邦。吴蜀再次联合以后,进入了短暂的和平期。而这时,诸葛亮减税增收,减少百姓税收,打击贪官,大批生产蜀锦,建设诸葛堰、煮制井盐。短短数月,这些资源已经为蜀国支起了巨大的护盾。之后,诸葛亮又立宪法制定八务七诫六恐五惧其目的在于使一切制度化,不需要特别努力,大家就能遵从。

    诸葛亮为人正直,至亲的人违法也决不徇私,马谡不听王平之谏乱扎营,导致蜀

  • 4、 《诸葛亮传》读后感
    《诸葛亮传》读后感 《诸葛亮传》主要写了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平生经历,以及魏蜀吴三国的争斗。 在人们的眼中,诸葛亮是一个神通广大的人。在《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中,都有对诸葛亮的称赞。诸葛亮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这几点: 一、他会用人。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蜀国的败落是因为诸葛亮不会用人,但事实证明诸葛亮一直是蒙冤受屈的。比如说得到诸葛亮赏识的姜维,原只是一个小官位,但诸葛亮一眼看出姜维的能力,以至于发挥了姜维不但骁勇善战、而且足智多谋的这块金子。再比如说赵云,诸葛亮同样看到了他的能力,以至于赵云成为诸葛亮今后最好的合作对象。 二、诸葛亮有智慧。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利用吴国的孙权和大将周瑜、鲁肃等人的疏忽,巧占荆州。周瑜和孙权大怒,周瑜又让孙夫人出嫁,来杀刘备,但诸葛亮派赵云前去,成功避开锋芒。 三、他战斗经验丰富。正是因为诸葛亮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才抵挡得住司马懿的团团进攻,好几次让司马懿吃了败仗。 四、礼贤下士,法道兼济(法律、道德兼用),懂得治国安邦。吴蜀再次联合以后,进入了短暂的和平期。而这时,诸葛亮减税增收,减少百姓税收,打击贪官,大批生产蜀锦,建设诸葛堰、煮制井盐。短短数月,这些资源已经为蜀国支起了巨大的护盾。之后,诸葛亮又立“宪法”制定“八务”“七诫”“六恐”“五惧”其目的在于使一切制度化,不需要特别努力,大家就能遵从。 诸葛亮的哲学,人们至今还在研究,我们要向诸葛亮学习,学习他的成功之道。
  • 5、 诸葛亮传读后感

    诸葛亮传读后感(一)

    《诸葛亮传》主要写了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平生经历,以及魏蜀吴三国的争斗。

    在人们的眼中,诸葛亮是一个神通广大的人。在《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中,都有对诸葛亮的称赞。诸葛亮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这几点:

    一、他会用人。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蜀国的败落是因为诸葛亮不会用人,但事实证明诸葛亮一直是蒙冤受屈的。比如说得到诸葛亮赏识的姜维,原只是一个小官位,但诸葛亮一眼看出姜维的能力,以至于发挥了姜维不但骁勇善战、而且足智多谋的这块金子。再比如说赵云,诸葛亮同样看到了他的能力,以至于赵云成为诸葛亮今后最好的合作对象。

    二、诸葛亮有智慧。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利用吴国的孙权和大将周瑜、鲁肃等人的疏忽,巧占荆州。周瑜和孙权大怒,周瑜又让孙夫人出嫁,来杀刘备,但诸葛亮派赵云前去,成功避开锋芒。

    三、他战斗经验丰富。正是因为诸葛亮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才抵挡得住司马懿的团团进攻,好几次让司马懿吃了败仗。

    四、礼贤下士,法道兼济(法律、道德兼用),懂得治国安邦。吴蜀再次联合以后,进入了短暂的和平期。而这时,诸葛亮减税增收,减少百姓税收,打击贪官,大批生产蜀锦,建设诸葛堰、煮制井盐。短短数月,这些资源已经为蜀国支起了巨大的护盾。之后,诸葛亮又立宪法制定八务七诫六恐五惧其目的在于使一切制度化,不需要特别努力,大家就能遵从。

    诸葛亮传读后感(二)

    三国志是一本历史书,三国里我最佩服的人物就是诸葛亮,读完《诸葛亮传》之后我更佩服他了。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蜀国的丞相,他字2020孔明号卧龙。记得在刘备三顾茅庐时曾说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说我有了孔明,就像鱼有了水。因此更加说明了诸葛亮在当时的地位。

    为什么我那么欣赏诸葛亮呢?是因为诸葛亮是一个国家统治需要的忠臣,是一个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并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他火烧新野,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巧摆八阵图,七擒七放孟获,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这些都是令人叹服叫绝,意想不到的。如果当年刘备听了他的劝告没有伐吴,也许三国之后不是晋,而是刘备复兴的汉朝。

    诸葛亮他又远大的志向,他聪明过人,他爱民如子,他是刘备的得力助手,他忠诚于主,他奖罚分明,他用兵如神,他深得军心、深得民心,深得民心者得天下。

    诸葛亮,后人都把它比作榜

  • 6、 诸葛亮诫子书读后感

    【篇一:诫子书读后感】

    诫子书虽然写于两千多年前,但仍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诫子书强调静与俭,是学习,才干和志向的基础,是自我修养,自我砥砺,自我提高的关键。那什么是真正的静呢?静在身体外部的表现,可以理解为泰然,稳重,礼节,娴静,含蓄等等。静在身体内部的表现,可以理解为满足,专注,快乐,充实,激情,乐观,向上等等,凡能够使身心达到积极和谐状态的一切,都应称之为静。

    在小窗幽记中讲多躁者,必无沉潜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笃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多躁,多畏,多欲,多言,多勇都将影响身心达到静的最佳状态。

    我认为诸葛亮写的很对,我们只有认真学习,多读书,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如果现在不好好学习,多看书,长大就是一个没用的人。我长大相当老师或医生,要实现目标,只有把大目标分成小目标,通过刻苦努力学习,一定可以达到。

    【篇二:诸葛亮诫子书读后感】

    儿子上初一年级,周末带回老师大人布置的作业,一张4a纸的正面复印着诸葛亮寥寥百余字的传世之作《诫子书》,背面是儿子歪歪扭扭写上的感想两个字。并且特别说明,这是给你的作业,快点写好,我周一要交给老师。

    怎么写呢,这不是出难题吗?我问儿子,幸亏你老爸还看得懂这几个常用字组成的文言文,要是有的家长看不懂,怎么写读后感?儿子说,老师给我们全都讲解了,如果老爸看不懂,可以问我们。

    无言,苦思,老婆在旁边窃笑。

    三国群雄逐鹿,除了曹操及其后人之大名传于后世外,其他好象没几个老子英雄儿好汉的例子。随便问一下,诸葛亮的儿子是谁,你知道吗?由此可见诸葛亮的《诫子书》在当世当时也没起到多大作用,千百年后还想教育我的下一代成为风云人物?我看有点悬。

    但文章不能这么做,读后感也不能这样写,何况儿子还眼巴巴的盼着老爸写好一点以便他能够在同学中出点风头挣点面子俺老爸虽然没钱但还有点文化吧?!嘿嘿。

    于是提起若干年来少有握过的钢笔,郑重写下读后感的标题

    一纸诫子书,千载为父情。

    然后从做人、立志、治学等几个方面结合现代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因素,既深入又浅出的谈了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一篇纸写完,居然有意犹未尽的意思。

    儿子拿去看了半天,说我没看懂,不过老师肯定看得懂。

    老婆说,你也应当能看得懂,只是你爸的字写得难看了些。

    我说,老婆,你知不知道我读《诫子书》的真实感想?教育下一代这样伟大的工程,诸葛亮一百多个字

  • 7、 诸葛亮《诫子书》读后感1000字

    导语:《诫子书》全文不足百字,言近旨远,含意隽永,是诸葛亮处世立身的智慧结晶。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诫子书》的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诫子书读后感【1】

    《诫子书》全文不足百字,言近旨远,含意隽永,是诸葛亮处世立身的智慧结晶。对我们而言,今天仍大有裨益,富有启迪。

    一、勤于开卷,敏于探索。

    《诫子书》中说: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在今天学习不仅意味着多读书、读好书,同时也是一种责任,一种必备的素养。一般而言,一个肯读书、肯学习的人,总会给人以彬彬有礼、豁达雅量、涵养深厚的印象。一个不学习的人,决不可能做到理论上和行动上的清醒与坚定,决不可能在复杂多变的形势面前明辨是非、把握自己,决不可能在不断涌现出来的新情况、新问题面前思深虑远、处变不惊。有些人之所以 翻身落马,不注重学习,导致信念上的动摇、意志上的衰退以及人生道路上的迷航是重要原因。

    二、立于清廉,致于高远。

    清廉是人的立身之本,高远是人的境界所在。《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内心宁静才能戒骄戒躁,内心淡泊才能含英咀华,内心开阔才能登高望远。人如果没有一种清明清廉、自律自控的大修养,没有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大襟怀,那么,他就不可能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清代学者胡达源说:简默沉静者,大用有余;轻薄浮躁者,小用不足。人要用一种超然的心态对待眼前的一切,少一点计较、多一点大度,少一点浮躁、多一点务实,少一点杂念、多一点公心,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羁,用超越功利的境界,踏踏实实地干一番事业。俗话说:高飞之鸟,死于美食;深水之鱼,亡于诱饵。面对灯红酒绿的诱惑,面对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人不能心态失衡,以身试法。要时刻坚守道德防线。

    三、勇于开拓,敢于作为。

    《诫子书》中说得好:怠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有为才有位,有为才有威。肩负改革发展光荣使命的各级领导干部,不管处身于何种工作环境、何种工作岗位、何种工作条件,不管自己的年龄、资历、经验、水平如何,都不能放松对自己能力方面的严格要求。一是要创新执政理念。为政一方就是要对一方的民生负责,对一方的资源负责,对一方的发展负责,既要立足当前求发展,努力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要着眼长远谋发展,为子孙后代留下足够的生活和发展空间。二是要坚持集思广益。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

  • 8、 读后感700字:读《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有感

    2011年5月份的《新语文学习》刊物,我仔仔细细地阅读了很多遍,文章中有十条俗语传奇。其中第二条《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就有他真正的来历。

    一天,诸葛亮到东吴访客,为孙权设计了一尊报恩寺塔。其实,这是诸葛亮先生要掂掂东吴的份量,看看东吴有没有能人造塔。那宝塔要求可高啦!顶上形似铜葫芦,足有五丈高,四千多斤重。孙权被难住了,急得面黄肌瘦。后来找到了一位铜匠,但没有设计铜葫芦模型的人,便在城门上贴起招贤榜。时隔一月,仍然没有一点儿消息。诸葛亮每天在招贤榜下踱着方步,高兴得直摇鹅毛扇子。那城门口有三个摆摊子的皮匠,他们面目丑陋,又目不识丁,大家都称他们是臭皮匠。他们听说诸葛亮在拿东吴人的开心,心里很不服气,便凑在一起商议。他们足足花了三天三夜的工夫,终于用剪鞋样的办法,剪出个葫芦的样子。然后,再用牛皮开料,再一锥子、一锥子地缝成一个大葫芦的模型。在做铜水时,先将皮葫芦埋在砂里。这一着,果然一举成功。诸葛亮得到铜葫芦做好的消息,立即向孙权告辞,从此再也不敢小看东吴了。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的故事,就这样成了一句寓意深刻的俗语。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三个普通的人智慧合起来要顶一个诸葛亮。其实,臭皮匠和诸葛亮是有丝毫联系的,皮匠实际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是第副将这句俗语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后来,在流传过程中,人们竟把裨将说成了皮匠。

    说到这里,在当今现实生活中就有许多这样的事情,比如有时遇到很困难的题目我们几个同学在一起商量讨论也会得出正确结果。老师会奖励我们说一句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不管做什么事情的时,人多智慧多,有事情经过大家的商量,就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来解决。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同时也和三人行,必有我师成为不少人的口头禅。

  • 9、 《诸葛亮传》读后感精选7篇

    或许"《诸葛亮传》读后感"是你正在寻找的内容。读一部名著,品一生坎坷,阅读作者写的作品之后,对生活又有了新的感悟。如果你的内心在阅读作品后有很多想法不妨记录一篇读书感悟。希望能帮助到你的学习和工作!

    《诸葛亮传》读后感 篇1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传》序言里记录着杜甫的这句诗。它道出了世人对诸葛亮的钦佩,对他英年早逝的遗憾。是的,纵观神州大地,上下五千年,诸葛亮确实是个中第一人。

    看了这本书,我认为,诸葛亮主要有两点值得钦佩。

    第一:他非凡的智慧。刘备三顾茅庐,他分析了天下大势;赤壁之战,他使曹操含恨败北;三气周瑜,六出祁山。这些历史上有名的故事,把诸葛亮的才智表露无遗。其中的空城计、反间计等谋略的运用,也让后人敬服。直到星落五丈原,他的一生终结时,五十多年里,他只尝到过偶尔的失利,甚至在他死后,还计退敌军。

    第二:他对主的忠心。孔明先生的忠诚一直是世人的美谈,自南阳草庐内效忠刘备始,到病逝中原,无论形势多么凶险,他都无怨无悔。白帝城玄德托孤,他泪尽血下,誓死护主。《出师表》里鞠躬尽痒,死而后已的词句动人肺腑,蜀中臣民无不落泪。可见诸葛亮忠心的程度了。

    今天,科技飞速发展,我们仍要借助智、忠二字;不过,我们并非针对于人,而是对事。每一件事,都要经过大脑的思考,反复的思索能使事物变得清晰。看清事物本质后,就要想对策应付了。另外,做事情一定要做到底,其间遇到困难,挫折是在所难免的,如果你中途放弃了,你就永远和成功无缘,只有忠于它,永不言败才可以成就一番事业。

    《诸葛亮传》描绘出了诸葛亮传奇的一生,他为何受人敬仰?为何智计绝世却饮恨五丈原?这些问题书中都作了详尽的叙述,他的名字之所以能流传千古,就是因为他能坚守智、忠二字。就让我们也紧握这二字,在明日的各领域里腾飞吧!

    简评:

    本文由流传千古的名句生发开去,紧扣智、忠二字,并由此联系到作为二十一世纪成功人士的我们应具备的素质。全文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诸葛亮传》读后感 篇2

    我读了三国志-----诸葛亮传后,有很多感受。

    这一章主要写了诸葛亮的许多故事。他的确是一个有志之士,他以自己出色的才华描写了一次次不败神话。

    开始,刘备只是一个地方豪杰,投奔各方,一个小沛几失几保,却有光复汉室的远大理想。开始只有曹操、袁绍、孙权他们三个势力处于鼎立状态,而有了诸葛亮之后,刘备的势力迅速壮大,终于可以名正言

  • 10、 诸葛亮—智慧的化身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风云万千的三国会让人感叹万千!我将分享一位传奇人物他就是智慧的代表,家喻户晓的孔明。

    刘备三顾草庐,不顾关羽和张飞的反对,只为了可以让传说中的卧龙先生--诸葛亮出山帮助自己共成大业。诸葛亮也没有辜负刘备,帮助了一个寂寂无闻的人,最后成为了帝王,成就了辉煌的霸业! 诸葛孔明的计谋非常高超,刘备十分器重、尊敬他。他足智多谋,屡立战功。火烧新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取汉中、七擒孟获、智收姜维的等精彩纷呈的典故耳熟能详,让所有人很佩服,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孔明非凡的军事才能,刘备因为有了他,因此可以和曹操、孙权三分天下。

    刘备对孔明非常信任。刘备因为不听诸葛亮的劝告所以兵败,在退守白帝城托孤时对孔明说:如果自己的子嗣刘禅没有治国的能耐,孔明可以取而代之称为蜀国的君主。孔明在刘备心目中的到位是至高无上的,愿意把大汉的基业交给他。刘备逝世后,虽然刘禅无能,但孔明仍然一直全心全意辅佐,并没有取而代之,由此可见孔明也是一个十分忠诚的人。

    孔明也用他的才能和忠诚奠定了三国时蜀国的地位。风流人物虽然已随滚滚大江而去,但却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那页,久久回荡在我们的记忆深处。

  • 2019-11-11

  • 2019-09-20

  • 2019-11-11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1-11

  • 2019-10-16

  • 2019-09-20

  • 2023-01-28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10-29

  • 2023-03-17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09-20

  • 2019-10-20

  • 2023-05-01

  • 2023-01-29

  • 2019-10-19

  • 2019-10-11

  • 2019-09-20

  • 2019-11-11

  • 2022-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9

  • 2021-09-20

  • 2022-11-18

  • 2019-10-29

  • 2019-09-21

  • 2019-10-19

  • 2022-09-24

  • 2019-09-26

  • 2022-09-21

  • 2019-11-11

  • 2019-09-28

诸葛亮传读后感600字
诸葛亮传读后感600字栏目为大家提供优质的诸葛亮传读后感600字,诸葛亮传读后感600字范文,2024诸葛亮传读后感600字等,为大家撰写诸葛亮传读后感600字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