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之华观后感 > 地图 > 之华观后感,2024之华观后感
之华观后感相关栏目
之华观后感热门栏目
之华观后感推荐
之华观后感

(共 6261 篇)

  • 1、 必备!芳华观后感精选(5篇)

    世界上的作品多若星辰,总有那么一些经典让人们不断地鉴赏。您也许正在观看作品,也为演员的演技所赞叹,我们可能会有特别丰富的感情包含在这个作品里面,我们需要将这些感悟梳理出来,以加深我们对作品的理解。您抓住了作品的哪些精髓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必备!芳华观后感精选(5篇)”,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芳华观后感(篇一)

    《芳华》虽已是去年的老电影,可再次观看时,心中还是五味杂陈,有着说不出的滋味。

    这部电影实属良心作品。它包含着文工团中文艺兵们一起训练一起生活时的愉快;包含着何小平翩翩起舞时的优美和战场上救助战士们时的勇敢无畏;它有着战场上战争的冷酷无情,也有战士们的坚毅与誓死守卫;还有着六七十年代人们最美的年华。

    当然,它包含了令人向往的美好回忆,但也带着让人避之不及的阴暗一面。何小萍初到文工团时遭人排挤,烂好人刘峰最终落得残疾、受人欺负的结局。我不禁地想:为什么好人总得不到好报呢?反而是那些存有私心,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人过得滋润呢?难道正应了"坏人吃香的喝辣的爽死,好人吃糠咽菜的穷死”这句俗语?但其实啊,不是说好人做不得,但也需有个度,像刘峰这“烂好人”,大家都把他的好当做了理所应当,也就造成了如今的情况。

    在电影的最后,刘峰和何小萍相互依偎在一起,衣着虽简朴面容却带笑。这也许就说的是好人看穿了虚名,得到了真正平淡的幸福吧!不信,那你瞧:一代人的芳华已逝,面目全非,虽然他们谈笑如故,可还是不难看出岁月给每个人的改变。倒是刘峰和何小萍显得更为知足,话虽不多,却待人温和。

    仅以此谈,献给我心目中的《芳华》。

    芳华观后感(篇二)

    “善良的人不必须都被善待,可是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识别和珍惜善良。”这是《芳华》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坚持善良很容易,可是一生善良却很难。

    《芳华》中刚刚来到歌舞团的何小萍以为自我脱离了不接纳自我的家庭,就是脱离了苦海,孰不知她又进入了另外一个苦海。整个歌舞团的人都拿她当笑话看待,大庭广众之下嫌弃她有异味,团体翻她的东西,还要撕她的衣服……

    可是自卑而又敏感的何小萍全都忍了,因为自卑,因为敏感,更因为没人了解和爱戴自我,可是除了刘峰。正因为如此她才最明白刘峰的善良,当刘峰被处理走掉时仅有她来相送。

    这又何尝不是我们的青春呢?以排挤嘲笑他人为乐,看到别人落荒而逃,满脸囧迫的样貌时一齐哈哈大笑,仿佛这就是我们的笑料。孰

  • 2、 秋之白华观后感
    秋之白华观后感(一) "秋白之华,秋之白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这是我看了这个影片最记忆尤深的,在多少个午夜梦回之际,那对深情相拥的身影仍徘徊在脑海。 影片开始就展现了一个唯美画面,杨之华坐于船头,绿水古屋缓缓而过。前半部分是杨之华的《回忆秋白》,叙述了两人从相遇、相识、相知到相守。后半部分则是瞿秋白的《多余的话》,叙述了瞿秋白从被捕到就义的过程,还插叙了回忆了两人婚后生活,其中有甜蜜但更多的是心酸。 特别喜欢剧中优美画面,仿佛为了渲染两人那得之不易,相守亦难的爱情。青郁的水乡小镇、原味的传统戏曲、静谧的林间小湖、苍劲的中华书法、屹立的跨海大桥、飘飞的祭奠纸花、漫山的刑场花丛,每个镜头都是一幅画,又胜似一幅画。略带磁性的吴侬软语传达着两人爱情的缠绵悱恻,仿佛天上人间。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人这一辈子,能遇到真正的"知我者",实在是一件太不容易的事,而能和"知我者"共度一段岁月,携手走过一段时光,就已是难得至极的福分了,至于和"谓我心忧"的人白头偕老整个一生,那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高度,能攀附至最高峰者,不是没有,而是太少。太多的人和"不知我者"共度了人生,没有交汇出绚丽的火花,但却平淡而真实;太多的人和"知我者"遇见了却错过了,或是遇见了相守了却最终分开了,但却将那一段曾经携手的日子活出了足以点亮全部生命的光芒,这是在与"知我者"白头到老的神话之下,可期的能触碰到的最美最珍贵的故事,而"秋之白华"的故事,就是这样一段摸得到的美丽的历史,它不是神话,却是传奇,是经典。 在那动乱的革命年代里,他们的爱情是那么纯,纯的让我想起都会一阵心痛,痛他们相守的时间那么短,痛他们为革命牺牲的精神。一个老师,一个学生,一个有妻,一个有夫,却偏偏遇上了,尽管是错的时间但却遇上了对的人。整部影片围绕两人的爱情展开,因为爱情,一切只为了爱情,秋白的儒雅、帅气、绅士,之华的温柔、美丽、大方,这是一个堪称经典的爱情故事。 革命者也是人,他们也有七情六欲,若不是动荡的年代选择了他们去做时代的先行者和真理的殉道者,他们本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体会人生的各种滋味。但是,生命的短暂或是精力的有限,从来都不是情感的对手,而这正是情感的伟大之所在。所以,革命者的爱情,才能在残破的山河间,在朝不保夕的危机中,在
  • 3、 你好,之华观后感范文欣赏

    《你好,之华》是一部由岩井俊二导演的爱情电影,由周迅、秦昊等主演,讲述了一个关于错过的故事。影片剧情丰富,耐人寻味,网友们是怎么评价的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岩井俊二是我最喜欢的日本导演,从知道他要拍华语电影开始,我就一直期盼着,期盼着这部电影快点播出,在它上映的那天,我满怀期待的走进了电影院。

    《你好,之华》满足了我一直以来的期待,我很喜欢它,因为它很岩井俊二,干净文艺的城市画景,缓慢的叙事风格,悠长的钢琴曲,以及那些埋藏在时光深处的少年情愫

    有人说,如果这个世界上有人是一直活在青春里的,那这个人一定是岩井俊二。我很赞同这个说法,因为岩井俊二的每一部作品几乎都在叙说年少,叙说暗恋,以及那些回不去却依然美好或残酷的青春时光。岩井俊二身上仿佛有一种执念,一种对于青春的执念,观看他的电影作品:《情书》,《花与爱丽丝》,《四月物语》,《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和《梦旅人》,几乎所有故事都与青春有关,就连这次的《你好,之华》也不例外。

    《你好,之华》大概是岩井俊二执念最深的电影,他的执念藏在电影中的每个微妙细节,城市背景的选择,钢琴曲的创作,以及电影角色的设定等等。

    《你好,之华》的城市背景是大连,一个美丽的中国北方城市,细细观察你会发现,它像极了日本的小樽,同样的纯净而带着几分萧瑟,像是所有美好或残酷的故事要在这样的城市发生才()合理。

    这次的电影插曲依旧是岩井俊二自己亲手操刀的,舒缓而空灵,我明明是看了一场电影,却像看了一场音乐剧,美妙极了。而这样优美的伴乐,总会让人回想起《花与爱丽丝》中美好的少女跳芭蕾舞的画面,美丽极了。

    岩井俊二对于青春的执念大部分体现在《你好,之华》的角色身上,他是真正活在青春里的人,所以他歌颂青春,叙说美好,把发生过的年少故事用诗化的镜头呈现给观众看。

    岩井俊二制造了一个关于青春的梦境,他游荡在里面一遍一遍的回忆少年心事,这种执念是落魄小说家尹川对初恋女友的执著。他活在有之南的梦境里,三十年来只写了两部小说,都是关于之南,所以在初中同学聚会上见到被大家误认是之南的之华,他不拆穿,他毅然走向前去叫住之华,假意她就是之南,发信息告诉她自己三十多年如初的爱恋,保持与之华的信件来往,在听之华描述鸡毛蒜皮的小事里一遍一遍重温与之南的回忆。

    尹川是错过爱情的失意人,他这样做无非是抱着一丝执念罢了,他不在乎对方是谁,他只是想倾诉自己的感情,想他对之南的思念

  • 4、 你好,之华观后感1000字

    你好,之华观后感 影片开始便是一种极其压抑之感,葬礼、拿骨灰的过程,没有人失声痛哭,甚至正常的像往常一般,一脸平静,没有过多表情。之南的自杀是所有回忆的开端。老一辈的人年轻时的喜欢,老套却也正常,妹妹之华喜欢上尹川,尹川却喜欢上姐姐之南,大学时期,姐妹有些许生分,尹川与之南在一起了,最后仍没有走到最后妹妹之华是一个古灵精怪的人,所以他冒充姐姐去了30周年的同学会,再次遇到了尹川,其实尹川早就知道她是之华而非之南,却没有揭穿,互留了联系方式。之华的丈夫的暴脾气把之华的手机摔了,因看到了尹川发来的三十年了,我一直喜欢你,这也让电影的发展之后变得唯美,之华继续冒充之南向尹川用写信的不属于我们当代年轻人的方法描绘着自己的生活,抱怨的同时也体现出了之华夫妻之间的恩爱,这也让尹川哭笑不得,虽然之华让其不要回信,但尹川还是回了愿意做她的倾诉人的信至之华的老家。其实信真的是一个神奇的东西,还记得《北京遇上西雅图2》中也是这样,意外的信是开端。在《你好,之华》中,信,是之华与尹川的开端,是尹川与之南的开端,是睦睦与尹川的开端,是奶奶与扈老师的开端 其实孩子的心思都很细腻,就像之华在影片中所说,觉得飒然长大了。三个孩子,睦睦、飒然、晨晨都长大了或许睦睦是在懂事之后就长大了,醉酒便打人的父亲的阴影下,她主动去寻找希望,把把妈妈之南给写在书上的男人尹川当成能把自己带出这黑暗生活的希望;或许飒然是在12月份觉得自己开始喜欢同桌的时候长大了,模糊的懂得了世间的情爱中对异性的爱,并且在了解长辈之事后愿意去勇敢的面对这份感觉;或许晨晨是在母亲死后长大了,感受到了死亡与家时的茫然,当他放飞绑着他写给已逝母亲的希望,希望她能保佑奶奶早日康复的鸟儿时,死亡与家的真正定义其实并没有懂得,但是仍旧想逃离现实 恋爱 尹川是之华的初恋,所以即使是在自己已嫁为人妇、成为人母之后见到尹川还是会抹上口红,以最好的形象去面对他;丈夫是之华的依靠,所以之华总是能知道丈夫会如何对待假想敌,丈夫也总是能以自己的方式向之华道歉,传话筒是他们俩的暗号,有且只有他俩懂;扈老师是奶奶的大学老师,可能是那时就有的萌芽,成长为如今的夕阳红,以信、以英文、以旅游来寻找两个老人独有的浪漫 每个人的恋爱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一样。 自杀 之南是自杀死的,对外一致说是病死的。面对尹川,之华和睦睦都说出了实话,是因为抑郁症而
  • 5、 秋之白华观后感汇总

    快乐来自于视觉,观影即是如此,观赏作品的同时也是与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共鸣,观看完的以后,你会被作品描绘的情景吸引,印象深刻,通过写观后感的方式,我们在不知不觉是成长。为什么我们不能产出一篇自己的观后感分享与他人呢?小编特地为你收集整理“秋之白华观后感汇总”,在此提醒你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秋之白华观后感(篇1)

    秋白之华,秋之白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瞿秋白和杨之华的爱情故事堪称经典:一个是老师,一个是学生;一个单身,一个已婚。两人在大时代的浪潮中相知相爱,为了与杨之华的丈夫沈剑龙商谈离婚事宜,三人关在房里谈了差不多一整夜,于是几天后报纸上一天登了三条启事:一条是瞿秋白与杨之华确立恋爱关系,一条是沈剑龙与杨之华离婚,还有一条是沈剑龙与瞿秋白成为朋友。这三条启事在封建氛围浓厚的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也传为佳话。影片基本上真实地还原了瞿杨这段传奇的爱情,但由于该片表现的是瞿杨一生的爱恋,并且为了给国庆献礼,加入了革命的部分,使得影片的战线拉的有点长,表达得有点跳跃,有些仓促,好像一句话未完又说下一句,不是点到为止的意犹未尽,而是缺少零碎部件的不完整。

    为了渲染秋白之华的爱情,影片画面唯美:青郁的水乡小镇、原味的传统戏曲、静谧的林间小湖、苍劲的中华书法、屹立的跨海大桥、飘飞的祭奠纸花、漫山的刑场花丛,每个镜头都是一幅画,又胜似一幅画。略带磁性的吴侬软语传达着两人爱情的缠绵悱恻,仿佛天上人间。

    影片前半部分用了杨之华《回忆秋白》的回忆,顺叙了两人从相识到结婚,后半部分用了瞿秋白在狱中撰写的《多余的话》的回忆,顺叙了瞿秋白被捕到就义的过程,其中还插叙了两人婚后的生活,有甜蜜,更多的是心酸。在大革命的浪潮中,杨之华革了自己的命离婚,她勇敢地选择了志同道合的革命者瞿秋白,因为爱情,只为爱情,那是个相信爱情的时代,与之相比,今天的择偶标准房子、票子、车子是否过于庸俗,不知道有些人会不会为之羞愧。瞿秋白在党内的历史一直是被低调处理的,不能说他是政治的牺牲品,但他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确实处于不利地位,有着浓厚的悲剧色彩。导演有意淡化了那段不能不说的沉痛历史,最悲剧的地方不是跳过,就是用字幕表示,否则该片的悲剧程度将超出观众的承受能力,而现在,观众的注意力从瞿的死因转移到瞿的死,更多的人记得的是瞿死在了鲜花丛中,浪漫伤感,杨通过纽扣辨认出瞿的尸骨,心碎万般,这样不仅避免了触及敏感

  • 6、 电影你好,之华观后感1000字

    《你好,之华》这部电影由周迅、秦昊主演,正在热映,大家有没有看过这部电影?下面小编带来的是电影你好,之华观后感1000字,一起来看看。

    距离我上次去影院看爱情类的电影应该很久了。为了保证记忆的真实可靠,我翻了翻近三年保存下来的票根,确定,我已经有三年没有去影院里看爱情电影。熟悉我的人,大概都知道为什么:我的空窗期已经超过了三年。

    上回去影院里看爱情电影还是堕胎、车祸、撒狗血的《同桌的你》。感动得不要不要的,当下就决定跟前任不要像戏里的男女主角一样,渣来渣去,不论经历什么挫折磨难也要天长地久地在一起。也可能是《匆匆那年》,我记忆力不好,时间又太过久远。哪部电影其实现在看来并不重要,在14年,中国流行的堕胎青春片里根本就没有我们普通人所拥有的爱情。当然,14年的时候,我对电影的也没有啥鉴赏能力,就胡乱看,胡乱感动着。其中,最为讽刺的事情还在后头,待会述说。

    昨天看完《你好,之华》,一直就在想:应该怎样向诸位推荐这部电影。这是今年又一位大师--岩井俊二执导的电影。说他是大师,是因为豆瓣的人都这么说,而我仅仅看过他的《情书》,并不怎么熟悉岩井俊二。难以从大师自己特有的风格、手法出发,深入浅出地解释这部电影藏了那些独属与大师的风格或者彩蛋。

    幸运的是,这部电影关于爱情的话题,可以刺激大部分人的思考,思考爱情的同时又想一下,()啊,人生究竟是个什么模样,为什么这么地变化无常,令人落寞、无奈与惋惜。

    之南说:在人生的岔路口,我看不清梦想与目标,这样也好,说明我们每个人的未来都是丰富,充满无限可能的。多年以后,胡歌饰演的张超向所有人宣告:人生不是你扒拉扒拉,随便就能写清楚的。嗯,电影真好,台词也是。

    之南是之华的姐姐,张超是之华的前姐夫。而电影中秦昊饰演的尹川则是跟之华、之南两姐妹各有纠葛往事的作家。剧中的人物关系还有很多,但不复杂。最为令人遐想的是作为电影最为主要的人物之南,从未真正地出现过。这大概就是我所能说的剧情了,至于其他细节情境还待愿意走进影院的观众们去发现。按照习惯,贴一下豆瓣的简介概述:

    这是一个关于错过的故事。有人慌张地见面,有人简单地告别。姐姐袁之南离世的那个清晨,只匆匆留下一封信和一张同学会邀请函。妹妹之华代替姐姐参加同学会,却意外遇见年少时的倾慕对象尹川。往日的记忆在苏醒,但再次相见,已物是人非。

    至于影片里的爱情,与我们平常人的一样,总是在失去,在错过。但总

  • 7、 电影你好之华观后感2000字

    《你好之华》这部电影是一部关于回忆的青春电影,由书信展开,讲述了两姐妹、三世代之间交相缠绕的故事,是对我们青春的一种怀念,大家有没有看过这部电影?下面小编带来的是电影你好之华观后感2000字,大家一起来看看。

    人到中年的之华的,替刚刚离世的姐姐之南、去赴初中毕业三十周年同学聚会,说是为了告诉同学们姐姐逝世的消息,却在聚会上代表曾是学生会主席的之南作了一个极简的发言之后,找一个借口匆匆离场。同学们都把她当成之南,没有认出她是之南的妹妹之华,她没有解释。她不想停留,因为她注意到一位男生,那位男生也注意到她。

    在她匆匆离开的时候,男生追了出来,加了她的微信,留给她名片。明眼人都看得出,男生是之南的初恋。之华一回到家,男生就给她发来约聚的微信,本来对她不言明自己的真实身份感到不满的丈夫,暴怒中毁了她的手机。她于是根据名片上的地址,以姐姐的名义给男生写信,诉说生活中的小烦恼,说的却是自己的故事,如丈夫的脾气不好,如果丈夫发现她和别人私约,会用程序侵入别人的手机,丈夫弄来两条狗折腾她,丈夫的妈妈要来一起住这些她日常平和地接受的种种,却在姐姐的初恋那里把抱怨尽情地释放。

    看到这些,相信很多人会在心里面想:她为什么要这样?要这样冒充逝世的姐姐,与姐姐的初恋男友尹川地下往来?她想干什么呢?

    随着之华与尹川的通信,很多旧事被记忆唤醒,也随着之南和之华的女儿整理之南的遗物,一些尹川与之华不曾经历的细节补充进来。因此了解到,在初中的时候,转学来的尹川爱上了学生会主席之南,而尹川妹妹的同学之华深深地爱上了尹川。她找各种借口接近他,谎称给尹川和姐姐传递情书,自己却截留偷看了尹川给姐姐的情书。那时候她就在开始为爱冒充冒充姐姐接受尹川的爱慕。

    这个让人爱也不是、恨也不是的情窦初开的少女,当她大胆地当面向尹川递上自己的表白,得到的是尹川不可能的干脆拒绝时,那痛苦的眼神与眼泪,让人再也不忍心去责怪她。而她在被拒绝之后,还能够把尹川的信交给了之南,把成全给自己心爱的人,而把悲伤留给自己,又让人感到欣慰。

    三十年后,已经拥有美满家庭的之华,还是情不自禁地以姐姐的名义,向自己少年时代心中的男神倾诉,如三十年前一样,不求有何回应,更不求有何结果,只因为曾经刻骨铭心地爱过。看到这些,还有什么理由对之华的行为表示怀疑与鄙薄?三十年长情的珍藏,已然让人为之掬一捧同情泪。

    尹川,一名末流作家,唯一一部成

  • 8、 你好之华观后感影评2300字欣赏

    《你好之华》这部电影由岩井俊二执导,周迅、杜江、秦昊等主演,这是一部将青春回忆的电影,在青春时期,我们会做错事,会有遗憾,这应该就是青春吧。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你好之华观后感影评2300字欣赏,大家一起来看看。

    当我在看《你好,之华》的时候,脑袋里无数次闪过《情书》的画面。所以我想试着谈谈二者的共性与独立性。

    首先是情节。两部电影都是以葬礼开头,小提琴简单而直接地拉开沉重的序幕,奠定了整部电影的基调。曾经听说,在日本的文化里,死的尊严比生的光鲜还重要。死要是寂静的,要是极美的。这顺便解释了为什么在岩井俊二的设定里,之南的家人对外都称之南是病死的,而不是自杀。死对于死者是生命的终结,对于身边的人却是无数故事的开始。此外,岩井俊二没有给我们看到成年后的藤井树和袁之南的机会,大概是电影里的一种留白艺术。

    接着是一些阴差阳错。《情书》里渡边博子寄给在天堂的男友藤井树的信,却意外落入了女藤井的手里;《你好,之华》里之华替之南参加同学聚会,同学却大多没有认出来。人生究竟有多少巧合和似曾相识啊,我们不得而知。

    岩井俊二反复使用着那些他最擅长的意象,勾起我们心中最柔软的记忆。弥漫着古香的图书馆,有雪飘落的冬天,信件邮筒还有邮递员,嘎吱作响的自行车,胶片相机或是拍立得,厚厚一沓的相片簿。还有倒叙的手法,时光的交错女藤井写信铺展开她和男藤井的校园生活,去学校照相然后寄给渡边博子;尹川写信给睦睦和飒然时回忆起他和之南之华三人的校园时光,把装满校园角落的相片簿送给之华。

    就连视觉设计都如出一辙。偏粉紫色的色调是复古是纯澈更是浪漫,是朦胧是隐晦更是悲伤。虽然一个在日本一个在中国,但场景都选在了远离尘世喧嚣的小镇。

    最后一点即是反复出现的台词。纵然《情书》里经典的你好吗?我很好在《你好,之华》里只出现了一次飒然给已故的妈妈之南写信时,但取而代之的是出现了三次的之南在中学动员会上的讲稿。

    打住,到此为止。你一定发现了,这些共性不过是视觉上的相似,是表象,是看了电影的第一印象。

    整部《情书》只聚焦于男女藤井和渡边博子三个人,讲述的是一代人的故事。成年后的女藤井在偶然的机缘巧合下不断追忆逝去的校园时光,最终看清了自己的内心,揭开了朦胧美好的暗恋面纱,让人感到遗憾唏嘘的同时感叹青春的洁白纯澈。

    而《你好,之华》显然要复杂得多。它涉及了之南之华尹川张超四个人的少年和成年阶段,涉及了他们的下一代飒然睦睦和晨

  • 9、 你好之华观后感:情书,见字如面

    人生太过沉重,我们将会成为别人记忆中的回忆。这一部影片展现出了太多的美丽,但是也还太多的无奈。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你好之华观后感:情书,见字如面,这一部电影你们都看过了嘛?

    昨晚去看了《你好之华》,不是延续岩井俊二的青春,它更多是人生的执着。有人说,它是《情书》的延续,我也想知道离开了小樽,离开了雪景,没有了藤井树以后的人生,该如何用一纸书信去描述呢?

    以葬礼作为开头,加上大提琴的低沉的声响,缓缓地拉开序幕。葬礼之后,人们离去,进入了空境,镜头慢慢地以俯视的角度拉近距离,北方寒冷地气息扑面而来。我们不禁想起《情书》中渡边博子在雪地上走了很远的路,也是同样去参加未婚夫藤井树的三周年祭日活动。

    镜头很远,一步一个脚印,慢慢远去,也将故事娓娓道来。

    还是岩井俊二的风格,我知道开头的空境不会让我们失望,那是一个上帝视角,仿佛带着悲天悯人的角度,却又无法诉说。所以在《情书》中,它需要下一场雪来传达厚重的思念。在《你好之华》中,葬礼之后是回到家中,所有亲人都出现的大团圆,以一封三十年后的同学会邀请函作为故事的开场白。

    影片中之华也是在图书馆工作,我们不禁想起藤井树也是在图书馆工作,原本《情书》就是在图书馆开始了一场暗恋的交集。我想谁都不会忘记白色窗帘在阳光下飞舞时,站在窗边看书的那个少年,那是光和盛世美颜的交集,也是心动的开始。

    当我们在《你好之华》中再回到图书馆这个场所,它已经缺少了少年少女们的身影。影片的色调更多的是偏向于长大后,人们成熟的内心。你不可能在书本的借阅卡中再发现那样的秘密每一张借阅卡上都写着藤井树,也许你会在其中的某一张,发现背面画着少女的肖像。直到最终也没有说出口的告白,在许多许多年以后,再被一群可爱的少女发现这个秘密。

    没有说出口的暗恋,或许成了遗憾,可是最终知道了这个秘密,她笑得举足无措,真好啊,那是《情书》最美的落幕吧。

    《你好之华》由三代人展开书信的往来,感觉很特别,可以看见岩井俊二在努力地融入中国的风格。通过那些信我们看见了年少的回忆,尹川是那个反复写了好几遍情书的男孩子,而之南是站在讲台上闪闪发光的学生会主席。当毕业来临,之南请尹川帮忙修改毕业致辞,她说,你以后一定可以当作家。当尹川静静地坐在台下,听她做毕业演讲时,我仿佛看见了青春最美好的样子,那样大的讲台,窗外阳光温柔,喜欢地女孩子缓缓地走来,站在他面前,笑着问他还有什么需要修改的

  • 10、 电影你好之华观后感:你好吗?我很好

    近日,由周迅和秦昊等主演的爱情电影《你好,之华》正在各大院线上映,不知道各位小可爱们有没有去看呢?影片主要讲述了一个关于错过的爱情故事。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网友们是怎么评价这部电影的吧!

    这是一个告别的故事。

    岩井俊二对告别有一种特别的情愫。在他的成名作影片《情书》里,当博子看到单车上回头的藤井树,愕然发现这个和自己的恋人拥有同一个名字的女人,竟然和自己长的极其肖似,大约就是那一刻,博子在心里完成了对故去恋人的告别。

    那是一场远赴恋人故乡、对恋人少年时代的发掘,所有属于十几年前那对少男少女的回忆,让博子一步步拨开云雾,清楚的觉知了到在恋人的世界里,当下的自己到底是谁,又身处哪里。面对这些回忆,博子在影片结尾对着雪山大声的问候着恋人,用尽最后一次的思念,告别其中的自己。

    回忆是岩井俊二的恋人。

    岩井俊二认为回忆是推动一个人当下的一大原动力。过往的回忆,会像一个潜伏多年的病毒,在某个时机,牵连出一串的关系,让人们重新认识自己,解构自己,与此刻的自己告别。

    《你好,之华》,也是这样一部用回忆来影响当下,用回忆向当下告别的故事。

    电影中回忆的主角是因抑郁症而自杀的姐姐袁之南,她的妹妹,子女,初恋,甚至暴虐成性的丈夫,都在对她的回忆中完成了对各自人生某个阶段的告别。

    周迅扮演的妹妹袁之华,少女时代里,身边是白天鹅一样美丽的姐姐,连自己暗恋已久的男生,也是姐姐忠诚的爱慕者。三十年后,之华偶遇当年的男生,她将错就错的用姐姐的名义给这个男人写信,试图用这种方式实现始终萦绕在她回忆里却从未完成过的场景,那些曾被姐姐轻而易举的获取、而她费尽力气也得不到的东西,是多年来与姐姐平淡疏离的情感里横亘的一根针。

    她在信里用姐姐的语气轻描淡写的提及自己,却未料想对方见到她的第一眼,就已经认出她不是姐姐。三十年的岁月,尽管同学会上姐姐的同()窗认不出她是妹妹,但对一个曾经付出真心的男人,眉眼的相似永远只是眉眼,与爱过的那个人无关。

    男人找到了她躲着写信的地方,被揭穿的冒名并没有太多尴尬,之华开始淡淡的跟这个男人讲姐姐的抑郁症,姐姐在婚姻中遭遇的家暴,姐姐多次的自杀直到最后一次成功,毫无感情的语调像是在谈论一个和自己毫无关系的人,直到脱口而出的一句:姐姐如果当初嫁给了你,也许就不会这样了,原本似乎是为自己欠妥的玩笑话自嘲的笑容,却突然间淌出了泪。

    面对眼前这个多年前让自己对姐姐的情感陷入困境的男人

  • 2022-12-01

  • 2019-11-06

  • 2019-10-28

  • 2019-11-06

  • 2022-12-03

  • 2021-04-29

  • 2019-11-06

  • 2022-06-03

  • 2022-07-05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11-04

  • 2023-01-28

  • 2019-11-06

  • 2023-01-04

  • 2019-11-06

  • 2019-11-06

  • 2022-07-21

  • 2022-09-24

  • 2019-11-04

  • 2023-01-21

  • 2023-05-03

  • 2019-10-28

  • 2022-06-07

  • 2019-11-06

  • 2022-12-02

  • 2022-11-28

  • 2022-11-29

  • 2022-12-02

  • 2019-11-06

  • 2019-11-06

  • 2019-10-28

  • 2022-07-18

  • 2022-07-21

  • 2019-11-03

  • 2023-03-04

  • 2019-10-28

  • 2022-12-20

  • 2022-10-07

之华观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之华观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之华观后感、2024之华观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