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高中读后感 > 直到世界的尽头读后感 > 地图 > 直到世界的尽头读后感,2024直到世界的尽头读后感
直到世界的尽头读后感相关栏目
直到世界的尽头读后感热门栏目
直到世界的尽头读后感推荐
直到世界的尽头读后感

(共 8160 篇)

  • 1、 读直到世界尽头有感范文500字

    古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我们上学时,语文老师也会要求我们多读一读书籍作品。我相信每个人看了不同的作品之后,内心也一定会有所触动,这时候,我们可以去写下一篇读书笔记来记录自己的感悟,怎么写好一份优秀的读书笔记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读直到世界尽头有感范文500字”,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暑假,我读了羽毛球世界冠军林丹的书——《直到世界尽头》。我受益匪浅,从中懂得:从平凡到伟大,需要的是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林丹十三岁进入八一队——军校,既受军训,也练羽毛球。后来他被选拔进国青队,可是没有拿到好名次,又回到八一队。在这几年里他极其刻苦的训练,最终进入国家队。然而2004年奥运会,林丹在小组赛就惨遭淘汰。“2008年的我,不得不为奥运金牌置之死地而后生。那些日子,我练得十分投入。”林丹凭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终于拿到奥运金牌。读到这里,我才明白:金牌的获得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它是用汗水和辛劳换来的。

    今年暑假高温异常,下午的羽毛球馆像一个大蒸炉,刚打几个球就已汗流浃背,连坐着吹风扇,头上都冒汗。于是我一门心思想偷懒:有时躺到椅子上休息,有时以上厕所为借口溜出去透透气,有时跑到旁边喝水。教练批评我不刻苦,我却觉得训练太辛苦,教练太严格!晚上躺在床上,我想:怎么不让我们在家吹空调、吃冰棒?多好啊!终于放了两天假,假期结束后我赖在沙发上,是爸爸把我拽起来拖着走的。结果近期代表湘潭参加省比赛止步八强。赛后反思,就是因为我怕苦怕累,才会失败。不过林丹告诉我,失败不要紧,只要不怕苦不怕累,就能从失败走向成功。我热爱打羽毛球,以后我要刻苦训练,像林丹一样战胜困难。

    感谢你——《直到世界尽头》,是你教会了我:勤奋刻苦是成功的秘诀。

  • 2、 《直到世界尽头》读后感(一)

    《直到世界尽头》读后感

    《直到世界尽头》是林丹首次出书述说自己的成长之路。林丹,5岁练习羽毛球,18岁进入国家队。2002年8月,不满19岁的林丹登上国际羽联排名第一的位置。2004年至2008年,林丹获得各类比赛冠军,长时间占据世界排名第一,并成为世界首位至今也是唯一一位获得羽毛球全满贯的选手,被称为“超级丹”。

    在这本书中,林丹除了剖析自己的心路历程外,他更书写了自己与教练,队友,对手的相处以及与妻子谢杏芳的感情。给读者呈现了一个真是的,立体的林丹。林丹,能够成为获得如此殊荣的,获得如此之多的人们的喜爱与敬佩,并不单单是因为他为我们国家取得了好的荣誉,更在于他在国家队的这些年里,早已学会了什么是宠辱不惊,早已不是刚开始那个青涩,懵懂,不知道如何去更好地处理与队友之间,教练之间的关系,懂得了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本书不仅仅是在介绍他的成就,更是给与了我们更多在面对困境时如何更好地处理,如何学会坚强,尤其是在任何地方,总有一个自己或现实,或假象中的竞争对手,有时为了成功,常常与自己较劲,自身疲惫不说,大家都会很难受。而林丹,在他的职业生涯之中,陶菲克,李宗盛,既是他的竞争对手,而更是他最好的朋友,从他们身上,获得的东西更多,是其他地方永远得不到的最珍贵的情谊。

    “对,我更愿意称它为“纪念册”。我不想高高在上地说教,也不想让人把我当作范本,造物主造就了不同的你我,就一定预设了无数种成功的可能。我只希望在有限的文字里,纪念我们走过的荣辱与共。”

    这就是这本书的精华,不仅仅是一个世界级优秀运动员的一次简简单单的自传,而更是大家的一次共同的回忆.

    读后感:其实,喜欢林丹,是因为他每一次,不论是小型的比赛还是具有影响意义大的比赛,林丹,在赛场上总是感觉那么的淡定从容,不急躁,不焦虑,即使是有时分数下降,他依然在用他强大的内心来表现的乐观,几乎看不出他的着急,这是最吸引我的地方。知道他出书,倒是第一时间没有想着去看,但在听到书名叫《直到世界尽头》,立马有种冲动想着去看他的心路,去了解作为这个星球上唯一一个拿到羽毛球大满贯的中国运动员是如何处理这些年的内心压力。

    “不是你今天感觉不好,就可以随随便便输掉的”

    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简简单单的就能做到的,也许大多数人都觉得林丹的一生是传奇的,他是幸运的。可是我想说,人的幸运都是有条件的,如果自己不努力,不求上进的话,即使有再多

  • 3、 直到世界尽头读后感
    起航——《直到世界尽头》 作者/葛铭淇 思绪的一切都从这里启程,未来的梦想为我指引方向,木舟在水中漂浮,那里载满了书。 我读着《哈利·波特》,我忆着《绿山墙的安妮》,我有着《外公是颗樱桃树》,我看着《海蒂的天空》……但唯有一本书让我扬起了理想的风帆,扬帆远航。是它——《直到世界尽头》。 在我迷离之际,是你一语点破了我的悲观,让我重拾球拍,回到那熟悉的地方。面对教练一次次地责骂点评,我没有像原先一样一走了之,而是在心里积满了刻苦与奋斗。 还记得那日,我和平常一样去打球,哪知来了一位新教练,为了了解大家的情况,让我们打比赛,可怜我才去了不到两周呀!但是教练一声令下,只得硬着头皮上了场。三局下来,我以大比分之差输掉了比赛。虽然,此时的我已经大汗淋漓,精疲力尽了。但教练仍黑着脸狠狠地训斥了我,他的神情好像一头雄狮,似乎随时可以把我吞噬,他的眼神如七月的暴雨打在了我的身上,他的动作像八月的暴风,骤然喷发了——随手拎起球拍,朝我背后就是一击,打得我踉跄了两步,委屈的泪水夺眶而出……并声色俱厉地说:“去做100个蹲步并步转体,50个仰卧起坐。真丢人!”虽然教练的最后几个字,说的比较轻,但我仍听了个一清二楚。内心煎熬着我,面对这样的折磨,我无力反抗,只能机械地做着一个个动作,泪水汗水混合着流淌,脸憋得通红,再也忍不住了,我喊出了你的那句经典“不是你今天感觉不好,就可以随随便便输掉的”,话一出口,我觉得舒畅了许多,猛一抬头,看到了教练那充满些许鼓励的眼神…… 经历了那次伤痛之后,我似乎一下子成长了许多,教练说,我有球感了,动作到位了,坚强了……我知道这都源于你的支持、教诲,我此时真正起航了,梦想的航船正披荆斩棘地驶向——《直到世界尽头》! 太原市理工大实验中学初121班
  • 4、 《直到世界尽头》读书笔记
    《直到世界尽头》读书笔记 林丹,我最初知道他时,是2006年。在看羽毛球赛中,我弟说他是世界第一,超级丹。然后就一直关注下来,理所当然的认为他就应该在比赛中拿冠军,从来没有想过他在背后的辛勤努力,也没有想过他是经历过怎样的挫折才来到这个高度。这一年,我12岁,他23岁。也许是我太过年轻,不懂得。 我一直把林丹的成功归结于他的霸气,他与生俱来的霸气,然而,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真正的了解林丹如何从蹒跚不稳到健步如飞。他曾经被国青队开除,被称为林一轮,还有雅典的梦一场。他受到打击后,反思,克服,最后不断成长。从04年的年少轻狂、08年的世界之巅直到12年的高处不胜寒。张扬的背后不断自省,在跌倒中不断成长。 不用感概我们没有林丹那样的运气,其实是我们没有他那么努力。谁都羡慕领奖台上的风光,但不是每个人都能付出应当的汗水。只有自己流过的血和汗,不会欺骗你。成功的背后有多少的辛酸,我们不知道,但他们痛并快乐着。人总要有所敬畏,才不至于太浮夸,才能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走得稳当。人生不能无所敬畏,不管是普通凡人还是世界冠军,都应该脚踏实地。从成长角度来看,失败或许是好事,漫漫行路客,我们能做的就是一路不断的积累经验。 林丹是无与伦比的,注定成为世界羽毛球史上的传奇。在林丹之前,羽毛球界没有“王”,只有“诸侯”。不论是早前的四大天王,还是后面的陶菲克和李宗伟。成绩上没有人超越林丹,气质上没有人可以比林丹更霸气,所以,羽毛球的世界里,林丹是“王”,王者林丹。林丹之后,未来的王者在哪里还看不见。林丹会选择坚持到里约么?不打球的林丹会做什么?商圈?娱乐圈?继续体育界?29岁的林丹已将生命中最光彩的礼花绽放,下一站的精彩在哪里?所有喜欢他爱他的球迷会一直注视着他。 在自序中,他说:“我没有华丽的辞藻,有的只是真诚、坦然与从容。”你可以在这本书中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他的情感。直到世界尽头,因为他们实实在在地存在过、灿烂过,我们一起走过的岁月、那些共同的记忆,还会延续下去,直到世界尽头。
  • 5、 直到世界尽头读后感500字

    暑假,我读了羽毛球世界冠军林丹的书——《直到世界尽头》。我受益匪浅,从中懂得:从平凡到伟大,需要的是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林丹十三岁进入八一队——军校,既受军训,也练羽毛球。后来他被选拔进国青队,可是没有拿到好名次,又回到八一队。在这几年里他极其刻苦的训练,最终进入国家队。然而2004年奥运会,林丹在小组赛就惨遭淘汰。“2008年的我,不得不为奥运金牌置之死地而后生。那些日子,我练得十分投入。”林丹凭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终于拿到奥运金牌。读到这里,我才明白:金牌的获得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它是用汗水和辛劳换来的。

    今年暑假高温异常,下午的羽毛球馆像一个大蒸炉,刚打几个球就已汗流浃背,连坐着吹风扇,头上都冒汗。于是我一门心思想偷懒:有时躺到椅子上休息,有时以上厕所为借口溜出去透透气,有时跑到旁边喝水。教练批评我不刻苦,我却觉得训练太辛苦,教练太严格!晚上躺在床上,我想:怎么不让我们在家吹空调、吃冰棒?多好啊!终于放了两天假,假期结束后我赖在沙发上,是爸爸把我拽起来拖着走的。结果近期代表湘潭参加省比赛止步八强。赛后反思,就是因为我怕苦怕累,才会失败。不过林丹告诉我,失败不要紧,只要不怕苦不怕累,就能从失败走向成功。我热爱打羽毛球,以后我要刻苦训练,像林丹一样战胜困难。

    感谢你——《直到世界尽头》,是你教会了我:勤奋刻苦是成功的秘诀。

  • 6、 《直到世界尽头》高中读后感

    “不是你今天感觉不好,就可以随随便便输掉的。”这是世界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超级大满贯羽毛球冠军林丹的自传《直到世界尽头》封面的一句话,也是他多年羽毛球生涯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

    稍微知道羽毛球的人都不会不认识林丹。12年的国手生涯,林丹创造了属于他的不可撼动的王朝: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汤姆斯杯、苏迪曼杯、全英赛、亚锦赛、亚运会冠军集一身的“超级大满贯”,多达17项的世界冠军头衔,唯一一位卫冕奥运会男单羽毛球冠军的选手……这一切注定了他是一部传奇。

    传奇是表面的,林丹在这部自传中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写出了自己在传奇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历程,告诉我们他只是一个普通小伙子,种种的成功都和苦与痛密不可分。

    “就在我思考着与你们说这些话的时候,队医正在“蹂躏”我身上的每一块肌肉。每天训练后的放松时间几乎都在一小时以上,有时疼得我不得不停下来喘口气。这些年,最了解我的就是这副身板了,因为是‘超级丹’,所以它也被要求像外星人一样无坚不摧。”这是书中的一段原话,也道出了“超级丹”这名号下所背负的身体上的极大负担,同样地也折射出其精神上的压力非同一般。

    书中对其成就一般都是在照片及附录展示得比较详细,文字中多数一笔带过,更着重的是事件过程以及林丹本人的心路历程。这本书的架构以及文笔看起来应该不是一个专业运动员能达到的水平,但是这不妨碍我们去了解林丹。相反地,或许这种文笔才能更好地将林丹心中想说给读者听的话完美地表达出来。

    不管怎么说,林丹带给我们的不仅有战场上拼杀的精彩与激情,还有对羽毛球的热爱与追求,这些只有他能给予,只有经历了12年国手生涯的风风雨雨的他才能给予。他,代表了一个时代,代表了一种精神。他,无可替代!

  • 7、 林丹直到世界尽头读后感
    林丹直到世界尽头读后感 吴润祎 我并不是一个热爱羽毛球运动的人,也并非是林丹的铁杆粉丝,但本书却深深引起了我的共鸣。 林丹在自传中写了他从小到大的学习羽毛球历程,到辉煌和低谷并存的职业生涯,也写了自己的爱情,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些人。而对我而言,第3部分深深打动了我的心。 作为一名运动员,青春是唯一的资本。对于中国的绝大部分运动员来讲,他们赌的就是4年一次的奥运会。可以说,这是中国竞技的最大残酷之处。难道只有奥运冠军才是成功吗?正如林丹,他一生打了无数场好球,大多数人们对他的印象却只有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单决赛在巅峰对决中击败李宗伟,甚至连他决赛前的几场球都不知道。“难道我的职业生涯就只有这一场球吗?”林丹如此自问。“我拿到大满贯,水平提升,但留给我的空间似乎只有那不到一平方米的领奖台,那正是太可悲了。”全满贯林丹尚且如此,更别提很多默默努力的运动员了。 要去做的,如同他所说,去珍惜自己所热爱的,。直到世界尽头。因为对我自己来讲,我的围棋又何尝不是如此? 自初二开始的学业繁忙,我放弃了学围棋,也就从此失去了大量比赛机会。甚至连网络围棋也不下了。而遥想起曾经和队友并肩战斗的时光,我只能去怀念,去追忆,无可奈何。 而今年,学校给了我一个参加比赛的机会。这并不是什么重量级的比赛。放在以往,这种不提供午餐,冠军没奖金的比赛我肯定不屑一顾。但这次,我却空前珍惜和别人面地面手谈(下棋)的机会。如同林丹,他必定会去珍惜职业生涯最后时光的每一场球。去追寻自己生命中的挚爱,无怨无悔。 林丹在最后特别写了一路上陪伴他的重要的其他人——对手和恩师。而这次,我也在赛场意外遇见了我曾经的围棋老师和昔日的对手。心中所充满的尽是美好和感激。有的跟我一样,已经早不再学期。有的跟我走了截然不同的道路,打职业努力成为一名职业棋手。其实正是他们,让我从前的生活多姿多彩,让我下比赛时更有动力,让我更加热爱围棋。 一名运动员是幸运的,他会得到很多呐喊与激情。但也同样不幸,因为青春只有这些年。选择了什么,只要是自己的挚爱,相信再艰苦也会坚持。哪怕如同世界上羽毛球冠军数量最多的林丹,也曾经遭遇职业生涯的瓶颈,遇到各种矛盾与迷茫,但如同他自己所说,珍惜每一个美好的镜头,珍惜自己的挚爱。 职业竞技,本应如此。  
  • 8、 直到世界尽头读后感模板

    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作品,才能写出“真材实料”。我们可以经常去读一些经典的书籍作品来丰富自己,在阅读了作品后,心中感慨万千,不禁为作品所深深折服,其实最好的阅读收获,是将心得写成读后感分享给周边的人,您是否正在想怎么样才能写好作品的读后感呢?小编特别为你收集的“直到世界尽头读后感模板”,请收藏并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直到世界尽头读后感 篇1

    思绪的一切都从这里启程,未来的梦想为我指引方向,木舟在水中漂浮,那里载满了书。

    我读着《哈利·波特》,我忆着《绿山墙的安妮》,我有着《外公是颗樱桃树》,我看着《海蒂的天空》……但唯有一本书让我扬起了理想的风帆,扬帆远航。是它——《直到世界尽头》。

    在我迷离之际,是你一语点破了我的悲观,让我重拾球拍,回到那熟悉的地方。面对教练一次次地责骂点评,我没有像原先一样一走了之,而是在心里积满了刻苦与奋斗。

    还记得那日,我和平常一样去打球,哪知来了一位新教练,为了了解大家的情况,让我们打比赛,可怜我才去了不到两周呀!但是教练一声令下,只得硬着头皮上了场。三局下来,我以大比分之差输掉了比赛。虽然,此时的我已经大汗淋漓,精疲力尽了。但教练仍黑着脸狠狠地训斥了我,他的神情好像一头雄狮,似乎随时可以把我吞噬,他的眼神如七月的暴雨打在了我的身上,他的动作像八月的暴风,骤然喷发了——随手拎起球拍,朝我背后就是一击,打得我踉跄了两步,委屈的泪水夺眶而出……并声色俱厉地说:“去做100个蹲步并步转体,50个仰卧起坐。真丢人!”虽然教练的最后几个字,说的比较轻,但我仍听了个一清二楚。内心煎熬着我,面对这样的折磨,我无力反抗,只能机械地做着一个个动作,泪水汗水混合着流淌,脸憋得通红,再也忍不住了,我喊出了你的那句经典“不是你今天感觉不好,就可以随随便便输掉的”,话一出口,我觉得舒畅了许多,猛一抬头,看到了教练那充满些许鼓励的眼神……

    经历了那次伤痛之后,我似乎一下子成长了许多,教练说,我有球感了,动作到位了,坚强了……我知道这都源于你的支持、教诲,我此时真正起航了,梦想的航船正披荆斩棘地驶向——《直到世界尽头》!

    直到世界尽头读后感 篇2

    在暑假里,我读了很多的好书,其中有一本叫《直到世界尽头》。

    这本书的作者是林丹,主要描写他的成长经历。林丹出生于1983年,执拍24年。在他xx年的国手生涯中,林丹横扫一名男单选手所有能赢得的大赛

  • 9、 [参考]直到世界尽头读后感(精选9篇)

    下面读后感大全小编给大家分享直到世界尽头读后感,在读作品时我们应该更加沉浸其中。读后感是带有强烈个人色彩和个人倾向的文体,欢迎阅读并参考!

    直到世界尽头读后感(篇1)

    暑假,我读了羽毛球世界冠军林丹的书——《直到世界尽头》。我受益匪浅,从中懂得:从平凡到伟大,需要的是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林丹十三岁进入八一队——军校,既受军训,也练羽毛球。后来他被选拔进国青队,可是没有拿到好名次,又回到八一队。在这几年里他极其刻苦的训练,最终进入国家队。然而2004年奥运会,林丹在小组赛就惨遭淘汰。“2008年的我,不得不为奥运金牌置之死地而后生。那些日子,我练得十分投入。”林丹凭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终于拿到奥运金牌。读到这里,我才明白:金牌的获得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它是用汗水和辛劳换来的。

    今年暑假高温异常,下午的羽毛球馆像一个大蒸炉,刚打几个球就已汗流浃背,连坐着吹风扇,头上都冒汗。于是我一门心思想偷懒:有时躺到椅子上休息,有时以上厕所为借口溜出去透透气,有时跑到旁边喝水。教练批评我不刻苦,我却觉得训练太辛苦,教练太严格!晚上躺在床上,我想:怎么不让我们在家吹空调、吃冰棒?多好啊!终于放了两天假,假期结束后我赖在沙发上,是爸爸把我拽起来拖着走的。结果近期代表湘潭参加省比赛止步八强。赛后反思,就是因为我怕苦怕累,才会失败。不过林丹告诉我,失败不要紧,只要不怕苦不怕累,就能从失败走向成功。我热爱打羽毛球,以后我要刻苦训练,像林丹一样战胜困难。

    感谢你——《直到世界尽头》,是你教会了我:勤奋刻苦是成功的秘诀。

    直到世界尽头读后感(篇2)

    我并不是一个热爱羽毛球运动的人,也并非是林丹的铁杆粉丝,但本书却深深引起了我的共鸣。

    林丹在自传中写了他从小到大的学习羽毛球历程,到辉煌和低谷并存的职业生涯,也写了自己的爱情,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些人。而对我而言,第3部分深深打动了我的心。

    作为一名运动员,青春是唯一的资本。对于中国的绝大部分运动员来讲,他们赌的就是4年一次的奥运会。可以说,这是中国竞技的最大残酷之处。难道只有奥运冠军才是成功吗?正如林丹,他一生打了无数场好球,大多数人们对他的印象却只有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单决赛在巅峰对决中击败李宗伟,甚至连他决赛前的几场球都不知道。“难道我的职业生涯就只有这一场球吗?”林丹如此自问。“我拿到大满贯,水平提升,但留给我的空间似乎只有那不到一平方

  • 10、 “超级全满贯”是这样炼成的——读林丹《直到世界尽头》

    “超级全满贯”是这样炼成的——读林丹《直到世界尽头》 岳靓

    1比2,2比2……比分让我心惊肉跳。伦敦奥运,“林李大战”再次上演。79分钟鏖战,林丹摘下金牌,以全满贯问鼎世界。

    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妈妈买的林丹自传《直到世界尽头》终于到货了。为了这本书,我和老妈大打出手,我好不容易抢到了书,迫不及待地翻开,正当我看得兴致勃勃时,书又被老妈拿去了。我气得啊,第二天,哈哈,书又归我了。

    上杭县的人绝对想不到这个叫林丹的小屁孩,居然会是未来的世界冠军,五岁练羽毛球,十二岁进入八一队,十八岁进入国家队,不满十九岁就登上了世界羽联排名第一的位置,天天接受超负荷的训练,面对强大的各方面压力,从“林一轮”到“super dan”的蜕变……。在这辉煌的背后有多少不为人知的心酸。

    照片上经常可以看到林丹身上满是[敏感词]的伤膏药,运动员早就把生命和青春全赌上,他们都希望上奥运,成为世界冠军。

    说到奥运,大家都应该知道林丹在雅典奥运第一轮就出局,据说奥运会前,国家队组织去韶山旅游,临走时林丹对着[敏感词]的雕像开玩笑说:主席,你热不热?结果主席也跟他开了一个玩笑,成为“林一轮”。而张宁很虔诚地给主席点了三支烟,成为女单卫冕冠军。孔令辉在衣服里面别了一枚主席像章,获得了大满贯。看到这里我狂笑不止,我对爸爸说,如果我去韶山,我也给主席点烟,考试我也别个主席像章,考试也一定会考好。爸爸严肃地说,这种行为只是一种精神寄托,如果人不踏实不努力,就是上帝也救不了你。我仔细一想,是啊,只要我那阵子踏踏实实,考试就没有问题;但是如果我浮浮躁躁,干什么都不顺利,看来要想得到成绩,还是必须靠自己的努力,再加上良好的心态。

    经过雅典奥运会的洗礼,林丹脱胎换骨,更加踏实,自信,霸气。截止2012年,林丹共计获得53个男子单打冠军头衔,是全世界唯一及奥运会、世界杯、汤杯、苏杯等冠军于一身的“超级全满贯”选手。

    “千万不要忘了,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小伙子,通过自己的坚持和努力,是可以做到让别人刮目相看的。我们都很平凡,但是我们都可以做成一些不平凡的事情。”林丹的这番话,让我终身受益。

  • 2019-09-20

  • 2021-04-26

  • 2019-10-29

  • 2019-10-24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2-12-31

  • 2019-11-06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09-20

  • 2022-06-17

  • 2022-03-07

  • 2019-11-11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2

  • 2023-06-20

  • 2019-11-04

  • 2019-09-20

  • 2022-10-10

  • 2019-10-19

  • 2019-11-06

  • 2019-10-12

  • 2019-11-12

  • 2019-11-06

  • 2019-09-25

  • 2019-10-29

  • 2023-06-11

  • 2019-11-04

直到世界的尽头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直到世界的尽头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直到世界的尽头读后感、2024直到世界的尽头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