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高中读后感 > 盛夏的方程式读后感 > 地图 > 盛夏的方程式读后感,2024盛夏的方程式读后感
盛夏的方程式读后感相关栏目
盛夏的方程式读后感热门栏目
盛夏的方程式读后感推荐
盛夏的方程式读后感

(共 383 篇)

  • 1、 盛夏的方程式读后感

    盛夏的方程式读后感

    by 如夏晓暖

    读《盛夏的方程式》之前我只读过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铺》,当时看《解忧杂货铺》的时候,读的过程中一直没搞懂,看到结局才恍然大悟然后觉得好厉害,但在读的过程中却是很有兴趣读下去的,所以一天就看完了。但是这次看《盛夏的方程式》却不太一样,不知道是我自己心浮气躁还是开头的内容不够吸引人,读完前六章花了我两个星期的时间,每天晚上只能看一两页,感觉开头的剧情太过冗长杂乱不知道想说什么,可是等读完了之后又发现这些介绍都是必需的。

    小说的第一章是以一个小学五年级名叫恭平的孩子为第一视角开始的,他的父母忙于生意,让他去乡下海边的姑父家过暑假,他带着地图独自坐火车前往。恭平的姑父家是一家三口,姑父重治,姑母节子,还有一个堂姐成实。

    故事的一开头就是拥挤的火车车厢,恭平在找空座的过程中看着车厢里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的人想不通可以去海边有什么可让他们兴奋的,似乎心里挺看不起别人的热闹。或许是因为,别人有可以倾诉的对象,而他却只有一个人吧。故事中描述恭平和父母间的对话的时候,母亲担心他一个人行不行,他嘴上回答着恩,心里却想着,就算父母担心他也不可能带上他一起,还是会让他去姑父那边的。所以也许是他内心的孤独导致了故事的一开始,他在心里讨厌别人的热闹,或者说是羡慕吧。

    在火车上,恭平认识了我认为是这本小说的主人公——汤川学,一个大学教授,物理学家。他们两个人的目的地相同,都是去往恭平的姑父所在的乡下小镇——玻璃浦。

    恭平与汤川学结实是因为在火车上,汤川学替恭平解了一个小围。

    恭平的姑父重治是开旅馆的,但是玻璃浦在乡下,位置偏僻,镇上的旅馆或是餐馆的生意大都不太好,重治的旅馆也不例外。他们家的旅馆是从父辈手上继承下来的,有好几十年的历史,但是重治却自接手旅馆以来许多年了从来没有修葺过旅馆,所以他们家的旅馆从外形上看起来也是比较惨淡的。

    在火车上的时候,汤川学看到了恭平在看前往重治家的旅馆的地图,所以后来他也预约了这家旅馆。在他之前还有另一个客人预约了这家旅馆——冢原先生。平时重治家的旅馆最多都只会有一个预约客,一下子有了两个客人,倒算是多的了。整个小说可以说是围绕冢原先生展开的,但是在一开始提到冢原先生的时候倒是用了一笔带过的方式,所以在开始看到的时候并没有给我留下什么特别的印象。

    汤川学到玻璃浦是为了参加一个关于开发玻璃浦的大海的研讨会的,他是被想要开发大海底下

  • 2、 《盛夏的方程式》读后感作文
    南京接连的几天雨,宣告了夏天的结束,天气不在热了,是这个盛夏方程式的“解”么?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盛夏的方程式》是我看过的不同于《福尔摩斯》的推理小说,主人公汤川教授是日本东京大学的物理教授,跟福尔摩斯一样有着异于常人的洞察犯罪的嗅觉。小说大概讲的是一个女孩杀害了勒索她的人,她的生父为了保护自己的女儿顶替女儿入了狱,但是破案的刑警一直觉得事有蹊跷,但是苦于证据。多年后,这位老刑警照顾着出狱后患了脑癌的这个老爸,想让他的亲生女儿在他死前来看她(他女儿不知道他是她亲生父亲),在老刑警找到这个女孩子的时候,女孩子的继父以为是旧账重算,借他上小学五年级的侄子恭平的手,杀害了这个老刑警。汤川教授一开始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如果这件事处理不好,就会改变某人的人生轨迹”,直到最后我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让一个孩子背负一个杀人犯的包袱?我能看出这一出爱的悲剧,父亲守护女儿的未来,有正义感的汤川教授守护着恭平的未来。我们蓝天如此的清澈,是因为大人们用双手为我们拨开了乌云。雨后,总是阳光明媚,晒在皮肤上一点也不热,但是心里暖暖的,阳台上那盆吊兰,伸出一枝,随风摇曳着~~~

  • 3、 盛夏的方程式读书笔记1000字

    五年级的恭平在暑假期间独自一人乘坐火车去位于海边小镇的姑妈家,车上第一次遇到了大学物理教授汤川学并为他解决了困境. 恭平的姑妈家位于玻璃浦,一个逐渐没落的旅游小镇。姑妈节子和姑父重治经营着一家旅馆,表如成实则是一各对周围这片海非常热爱的人。 由于和恭平的一面之交,汤川选择了恭平的姑妈所经营的旅馆居住。恭平很喜欢汤川教授,他的数学作业也是由教授来辅导的,教授带他去海边通过将手机绑在火箭上发射出去的方法来看到了玻璃浦的海底美丽的景色,并且经常通过方程来解答恭平的问题. 然而不久,旅馆的一位客人消失了。经过寻找后被发现死在海底下方的乱石上,当地的警局初步判定为喝酒后不慎跌落,本想着就此结案,但是,死者冢原的好友警视厅的管理员多多良却认为存在疑问,于是他决定组织人手单独调查。法医提供了死者的死亡原因是饮酒后服用安眠药,然后一氧化碳中毒死亡。这样,案情就变的复杂了。于是多多良找到了警视厅的草薙警官来秘密调查。草薙警官通过调查发现死者冢原是一位刚退休的警察,他来到玻璃浦似乎是为了一件十六年前的杀人案。在那起杀人案中,一名叫仙波英俊的男子杀死了一名女子后被冢原逮捕。然而,随着草蕹警官的调查层次深入却一点点的发现了位于东京的仙波、冢原与位于玻璃浦的节子、重治之间的交集与关联。最终,谜底被揭开。 原来,十六年前,已婚的仙波喜欢上了做服务员的节子,两人发生了一夜情,随后怀孕的节子又嫁给了重治。而这个秘密却被三宅伸子发现,当她去节子家准备敲诈钱财时,被十五岁的成实杀死,而仙波了解到这一切后决定替自已的女儿顶罪。服完牢狱的仙波出狱后穷困潦倒、身患绝症,一直对当年案件耿耿于怀的冢原帮助了他,也得知了他的隐衷。为了帮仙波见一下自己的女儿,冢原来到了成实居住的旅馆。当他说起仙波时,却被旅店老板重治无意听到。重治不想自已的家庭得到破坏,于是借着帮自己侄子恭平放烟火的由头,利用恭平堵住烟囱,通过燃煤炉一氧化碳泄露杀死了冢原。汤川教授了解了这一切,并暗示给了仙波和成实,但他并没有完全的揭穿,毕竟,十六年前的杀人罪已经由行将就木的仙波担负了,成实当时还是个孩子而这次的杀人案中,恭平无意中成了帮凶,对于这样的小孩子来说,心理的恐惧与沉重或许会影响他的一生。 至此,回顾书籍的题目,盛夏的方程式,便可理解了方程式的含义,方程式的两边,一边是法制,一边是人情,如何在两者之间取得最终

  • 4、 《博士的爱情方程式》观后感

    《博士的爱情方程式》观后感

    文/都信

    《博士的爱情方程式》是一部集温馨,友爱,哲思于一体的描述爱情的电影。

    往往我们对爱情的理解是它狭义的方面,但爱情还有另一个定义是:人与人之间的强烈的依恋、亲近、向往,以及无私专一并且无所不尽其心的情感。这里的爱情指的是广泛意义上的爱情,包括家人之间的爱情,朋友之间的爱情。而影片中主角们的微妙关系就是一种自然而生的广义爱情,营造了温馨,淳朴,纯美的画面。

    影片中的男主角是一位17年前因车祸而导致大脑损伤的数学博士,但幸存的他对新事物只能维持80分钟的记忆。他的记忆永远只停留在17年前车祸发生之前,所以他经常以为他还是17年前的年轻的他,即使有时候他知道了这个痛苦的事实,但他痛苦的时间也只有80分钟,因为,80分钟以后,他就会把这段80分钟的短暂的记忆忘掉。这对于一位曾前途无量的数学博士来说,是一种不幸,也是一种幸运。

    不幸的是,数学博士只能维持80分钟的记忆,对于他研究数学理论存在很大的阻碍,一个数学理论的证明或推导,是需要长时间的潜心研究的。可是,记忆的局限并没有扑灭他热爱数学的真挚之情,数学像是他心爱之物,他们形影不离。他习惯于用数字来形容一件事物的联系,例如,220与284是奇妙的亲和数,各自全部的约数和等于对方,它们并非仅有数学上的意义,而且跨进了他的生活,他用220与284来描述了一种朋友之间亲密的关系,就像他与受雇佣照顾他的女主角的关系一样,朋友般的亲近与理解。

    我一直相信,数学,在某种意义来说,它并等于各种各样的符号的推导,它是有其生命的,一旦找到了了解它的知音,它就会展现出无穷的魅力。数学,里面隐含的生命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可以说是微妙和有趣。着名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过他对数字的独特的理解:1表示理性,因为它是万物不变的本原;2表示意见,因为它包含了对立与否定;4和9是正义与公平,因为它是相等的数对相等的数,即22=4或33=9;7是死亡,因为它既无因数,又非倍数。

    也许,在行外人看来,这些是很难理解,甚至会觉得莫名其妙,生搬硬套,我曾经也有过同样的感受,但是自从接触了数学,让它走入我的生命以后,我对数学的理解就有了本质上的改变。作为一个信仰者,我不会承认数学是一门工具之说,因为数学在我心中,它不是一种工具,而是一种伟大的信仰。特别是当我看到《博士爱情方程式》这部电影时,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博士和新

  • 5、 《稻盛和夫成功方程式》读后感

    《稻盛和夫成功方程式》读后感

    成功=思维方式能力热情。在读此书之前,我就有对于思维方式的理解。思维方式的确会影响人的一生,并一定程度上决定能力和热情。我理解的思维方式是指人看待事物的角度、对问题的看法、对现状的态度,思维方式是由人的知识与性格决定的,其中性格是天生的,知识是后天的,思维方式更多受环境的影响。教育,传授知识不应该只以单纯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应以培养思维方式为目的。

    纵观整个家族的分枝,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质量,我们都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经济基础却决于什么呢?思维方式。其实上一辈人、刚开始的时候、人与人的差距很小很小、没有人会比别人有多很多的钱。同样的环境、有的人选择随波逐流、甘于平淡,有的人始终在坚持自己的理想、天天都在积累知识和人脉,有的人有钱就花、有的人有钱就存银行、有的人有钱就去做生意,这都是思维方式决定的。存不住钱的人,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只会存钱的人、生活质量也不会很好。我们该如何理财呢?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能力一般的人会把钱用于吃喝玩乐、买房买车、供养孩子、天天朝九晚五、做着流水线一般的工作、总是抱怨工作很累、工资不涨、时间过的很快、羡慕有钱人的美好生活、自己的银行卡里也没有多少存款;能力高的人、依靠自己的技术、关系、口舌、管理等能力、有着经商、升官、研究等的追求,不断地往提升自己。能力高的人、在奋斗的过程中、热情不够的人、会因为遇到的困难或是感觉会遇到困难而放弃在理想的路上前行;热情足够的人、则会想尽一切办法去解决、实验失败的换个方法或是材料再来过、资金缺乏的找银行贷款找亲友借钱、没人诬陷则想尽一切办法去找出证据、最终成功的人都是在很高的风险下走过来的。

    那是上一代人的情况、而到我这一代人,方程式仍然成立、只是解释的前提假设会略有改变。因为人与人的差距从一开始就千差万别了、以至于同一代人的成功与否受到了外界更多的因素的影响。实习回来、我对社会、对行业、对技术、对能力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为了什么要上的大学、剩余一年的大学时光应该如何度过、我的答案经已明确、至于最后能否算得上是成功、就交给时间来给出答案吧。我要时刻牢记自己的初衷并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 6、 2024稻盛和夫哲学成功方程式心得体会

    读后感是写阅读作品后感受最深的一点,它不是书评。在作者钟放写的《稻盛和夫经营哲学》中,我沉浸其中非常吸引人的情节中,我们也经常会从其他人的读后感中领略到作品的奥妙!优秀的《稻盛和夫经营哲学》读后感怎么才能够写出来呢?考虑到您的需要,读后感大全小编特地编辑了“2024稻盛和夫哲学成功方程式心得体会”,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2024稻盛和夫哲学成功方程式心得体会【篇一】

    后金融危机时代,当大家回首国家、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的过冬术的时候,无非是财政刺激、信贷扩展、投资驱动、促进消费、节流缩食等关键词,而稻盛和夫却是有着独特的过冬术。寒冬是危机,更是契机,稻盛和夫把危机看做企业创新和发展的契机,视为新的转折点,从不同角度寻找突破困境,安然过冬的办法。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是开发新产品的最好时机;节减经费;绝不裁员;管理者和员工都要转变意识(每个人都要善于思考,只有这样智慧火花和克服危机的热情相结合才进行创造性的经营。当我们深层次思考稻盛和夫在寒冬的突围和努力时,我们发现他始终是由“以心为本”的经营哲学根基的,这种回归到心灵和本性来思考危机,转化危机的心灵力量才是不可战胜的!而这正是国内企业家所缺失的!

    接触稻盛和夫,来源于张瑞敏、马云的问道,此后系统看了《活法》系列,其核心理念“敬天爱人”、“利他”给我带来了很大的震撼!我理解的当代民众是没有信仰的,这是传统意义上讲,但是从现实讲,国人还是有信仰——拜金,一切围绕“钱”展开社会活动,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虚荣心”!当然谈不上好与坏,这是一种选择而已。然而,社会发展及文明程度不仅仅取决于物质财富,还要有精神文明,这种在信仰层面的支柱才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因此,现今社会的主流,即以企业家为代表的“精英”的信仰和心灵世界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他们是标杆,是模范,是旗帜。从这个意义上讲,本书非常适合“精英”们(包括所谓的中产阶级)阅读。人为什么活着?实际上就是包含了对世界的认识,以及对人生的信念,诸如勤奋、敬业、诚信、责任心等方面,支撑着一个人在社会立足的基本信条。

    “并非只有失败才是考验,成功同样也是一种试炼”,国内很多知名企业家,就是能够克服艰难险阻,就是不能在成功后保持清醒的头脑,经受同样来自成功的磨难。稻盛和夫认为,人生和经营活动都是相通的,做企业实际上就是做人!“小公司发展靠“钱”,大公司发展靠“道”

  • 7、 读《盛夏的相遇》有感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读《盛夏的相遇》有感

    请允许我再次表达对青龙偃月的仰慕,不是因为其它,而是在历经种种磨砺和现实的诱惑之后,年近不惑之年的他,对待生活,对待人生,仍能保持一颗最真诚的心,仍有梦想,仍有爱,这是当今物欲横流时代最难能可贵的品质。

    文:白月光

    "故乡是用来怀念的,青春是用来纪念的。"

    我和青龙偃月同岁,这个年龄,青春已离我们越来越远。望着即将逝去的青春背影,我想纪念它的最好办法,莫过于写一篇记录青春美好年华的小说了。

    只在我脑子里闪现这个念头的时候,青龙偃月以异于常人的毅力、执行力,排除一切干扰,又一次将理想变成了现实,于是我对他的敬仰,又如涛涛江水,连绵不绝了。

    《盛夏的相遇》描写了70后那代人面对爱情时的迷茫、迟疑、错过、成长和最后的释然。

    盛夏相遇在高中,高中时代的爱情是最纯最真的,丝毫不掺杂任何杂质,然而那时太年轻的他们,显然不明白也把控不了这样的感情,于是他们错过了。

    18年后的再相遇,彼此发现仍深爱着对方,面对18年的念念不忘,盛夏暂时抛开一切,发展了一段极为浪漫的爱情,然而已成家立业、拥有稳定生活的他们,为了爱,又不得不选择了离开,相约来世。

    相信高中时恋爱过、暧昧过、暗恋过的同学们都会多多少少因相似的回忆而感伤的微笑或流泪吧,盛夏不圆满的结局,其实恰恰反映了70后一代人的爱情观,他们相对传统,有时候不得不接受现实,委屈自己,成全他人。

    然而,比起某些人,盛夏今生能拥有刻骨铭心的爱情,没有白白浪费美好的青春年华,他们无疑又是幸运的。

    记得张小娴曾经说过:"人这一辈子,不是为了追求圆满而来,而是为了一次又一次明白圆满的不可能,虽然这一生这一世不可能圆满,甚至最后一切也会成空,但我这辈子有过你。"

    是啊,我这辈子有过你,有过你的欢笑,你的眼泪,你的付出,你对我的好,我们的爱曾经绽放过,你将永远留在我的青春记忆里,留在我的心里,这就是青春。

    之所以喜欢《盛夏》,还源于它不仅仅是一部爱情小说,除了爱情,它还记录了70后一代人从农村到城市,为了追求美好生活的不懈奋斗。

    盛城历经初到大城市的窘迫、毕业求职困难、试用期陷阱、职业转型,到最后成长为对工作、事业得心应手的成熟男人,每一步累积了他多少孤独、无奈、心酸和艰涩,身为生活平顺的我无从得知,但相信孤身到大城市打拼的那代人或多或少有类似的经历和感受。

    面对生活的种种磨难,他们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

  • 8、 那年盛夏作文

    写作文是为了更好地准备演讲和辩论,因此应使用通俗易懂的简洁句子。你是否常常为写作文而烦恼呢?今天编辑为您整理了关于“那年盛夏作文”的文章,希望您能认真阅读!

    那年盛夏作文 篇1

    又一年槐花盛开,只是多了几分落寞……

    记得那年盛夏……

    骄阳似火,知了懒洋洋的叫喊着,似乎是抱怨夏太炎热,微风吹来,夹杂着一股热浪和夏的味道,我躺在分叉的树枝上,眯着眼,享受着。阳光透过交错的树枝凌乱的洒在我身上。

    “丫头,你喜欢什么季节啊?”“你都问好几遍了……”我小声嘟囔着。“夏天。”“为什么啊?”“因为……可以来看你啊。哈哈。”你只笑笑,只是眼神却不再像以前我说这个答案时那么有神。花白又稀疏的眉毛皱在一起,我疑惑的望着你,好几次我都想问你怎么了,最终还是欲言又止。

    “回家吃饭喽。”我麻利的跳下来,甩着衣服,笑容在脸上绽放。

    …………

    那天,我眼睁睁的看着他被推进了手术室。妈妈告诉我说,他得了一个很严重的病,可能……我知道妈妈后面想说什么,我没有回答。他住院那段时间,我经常到那棵槐树下祈祷,因为我生病时,他也这么做。

    笑容就这样被夺走,再也没出现过。经过三个月零四天的斗争,他还是抛下了我。病房里,他躺在床上,很安详。眼泪真的是个不听话的小孩,我叫它不要出来,它非得出来,一脸全是它来的痕迹。

    从那以后,再也不会有人笑眯眯的问我:“你喜欢那个季节啊?”再也不会有人叫我“丫头”,再也不会有人为了我,半夜去摘别人家的槐花,只为了让我吃一顿蒸槐花;再也不会有人在树下陪我玩弹珠;再也不会有人故意让我揪他的耳朵,然后装作打我;再也不会有人因为我发烧而急的像天塌了一样,再也不会有人坐在电话旁专门等我的电话;再也不会……

    那年盛夏,我一个人躲在房间,哭的撕心裂肺。回想往事,脑海中总会第一个浮现他笑眯眯的脸庞。

    “丫头……”是你吗?我猛然挣开眼,笑笑,老头(我外公),你想我了啊?我也想你……

    槐花依旧飘香,只是,少了个人……

    那年盛夏作文 篇2

    混沌的橘灯下,《盛夏的眼泪》在耳畔细语呢喃,轻声低述着匍匐的生命与哀伤的灵魂。蓦然回首,原来已走了那样长的路。盛夏,那年盛夏所有的欢乐、忧伤以及沉淀的青春,都在这个深夜,膨胀,宣泄。

    ——引子

    那年的盛夏,迷失了的盛夏。

    那年的我,安静地看着妈妈远走,颌首着认真答应她会好好学习,不让她担心。九月暑气还未消,一个人平静地跨入初二。很自信自己的坚强,却在内心的空

  • 9、 盛夏观后感

    《盛夏》是一部来自俄罗斯的音乐传记电影,影片首播于今年的5月份,剧情引人入胜,耐人寻味,小编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网友们对这部电影的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那是80年代的列宁格勒,这群摇滚歌手身在红旗下讨生活,物质条件已经窘迫,而又有很多规矩束缚。观众需要正襟危坐,歌词也要俱乐部审查。既不能讨论正直,只好悠闲地讨论虚无。片中最令人感慨的就是他们想追求一个既不是苏联又不是西方的地方。能在一起唱摇滚,就是他们在红旗下最接近乌托邦的时候了。几处mv都有这种戏谑地小小反抗,也是他们的高光时刻。

    不过,导演是不是觉得在摇滚这么high的题材方面加入叙事太过不自由了?居然从头至尾只是用一场无疾而终的婚外恋串起情节。而且这场恋情好像没头没尾,远不如几处mv的设置更花心思。

    没有电影就无法生存吗?答案就如同世界上如果缺席了诗歌、音乐、绘画,会变得如何一样。

    诗歌或许无法改变世界,世界也不会因为诗人的死亡而停止运行,那电影呢?本次first影展的闭幕影片《盛夏》,其中激昂的摇滚乐给了一股当下大环境中所缺失、急需的炽热力量。

    影片根据维克多崔的真实原型改编,讲述的是在八十年代初期,列宁格勒的盛夏,地下摇滚正盛。和许许多多为齐柏林飞艇和大卫鲍伊所疯狂的人一样,年轻的维克多崔渴望着在摇滚乐坛扬名立万。当他遇到了他的偶像麦克和他美丽的妻子娜塔莎时,他的命运从此改变。自此,他们共同谱写了维克多崔不朽的传奇。

    作为黑白影片的叙事,导演谢列(kirill serebrennikov)在段落中加入了自己彩色的超现实幻想和歌词手稿的书写,并以街头的音乐演唱幻想共同书写了传奇人物维克多崔的罗曼蒂克史。当时的苏联社会视西方摇滚为精神毒物,在维克多崔决定拿起吉他被学校开除的那一刻,就注定了他无法被体制和规则所规训。

    《盛夏》传递出的精神力量是充满着摇滚乐的热枕和反抗意志,在极权体制下诞生的摇滚乐就像是无法被规范式的蓬勃生命和自由诗歌。正如维克多崔的自由意志一样,不愿消沉在生活的虚无、集体主义的机械、集权体制下的陈腐之中。在导演谢列的极具浪漫化的镜头语言下,打破了以往对平庸日常的桎梏,理想的灵魂得到舒展,他们在大巴上欢唱、在演出现场呐喊、在海滩上奔跑,配合着手绘的粉笔画,浪漫的世界大门向我们打开,我们投入并沉浸在摇滚乐中,像是在撒野、我们也脱去庸常生活的沉重外套,原来生命青春的原始状态可以是这个模样。

    苏联的年

  • 10、 盛夏作文500字

    盛夏的清晨是宁静的。太阳公公早早地起了床,将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我望着阳光折射出七彩的光环,漫步在公园的小路上。绿绿的柳条垂在静谧的小河上,栀子花和茉莉花的幽香飘散在公园的四周栀子花的叶子上还滚动着露珠,晶莹剔透。这一切仿佛一个个婀娜多姿的舞者,是那样的轻盈柔美。

    盛夏的午后,骄阳似火,变化多端。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大地仿佛被一个巨大的笼子罩住,让人透不过气来。小朋友的脸也是通红通红的,一个个就像那熟透了的红苹果。这午后的天气更是变幻莫测,刚才还是白云朵朵,一刹那就电闪雷鸣,狂风暴雨这夏雨来得粗犷、豪爽,去得干净、利落。几场暴雨之后,树木郁郁葱葱,都不知不觉地长了一截。

    盛夏的傍晚又是那样的迷人。天边的夕阳变得火红了,云彩也不断地舞动着,变幻着,像可爱的小狗,像威猛的狮子,像温柔的小绵羊真是千变万化,美不胜收!我被眼前的景色陶醉了,不敢发出一点声音,生怕一出声会打碎它,这幅盛夏晚景图就这样深深地烙在我的心里。

    盛夏的夜晚也是生机勃勃的。那一颗颗星星就像调皮的小孩子,明亮的眼睛一闪一闪的,真美!忽然传来一阵歌声,咦?是谁在唱歌呢?哦,原来是蟋蟀和小青蛙在合唱,呀!真好听!咦,那一点一点亮晶晶的飞来飞去的又是什么呢?仔细一看,哦,原来是萤火虫在伴舞呢!看到这幅图画呀就觉得夏天活力无限,有一种力量从心底悄然滋生。

  • 2019-09-20

  • 2023-05-22

  • 2019-09-20

  • 2019-11-06

  • 2022-11-13

  • 2019-10-29

  • 2019-11-11

  • 2019-09-20

  • 2023-03-07

  • 2019-10-28

  • 2019-11-12

  • 2021-05-08

  • 2019-09-25

  • 2022-04-19

  • 2022-06-03

  • 2019-10-12

  • 2019-09-20

  • 2021-09-11

  • 2021-10-01

  • 2019-09-28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1-0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21-09-04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28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0-28

  • 2019-11-08

盛夏的方程式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盛夏的方程式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盛夏的方程式读后感、2024盛夏的方程式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