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1000字 > 阅读一本书读后感 > 地图 > 阅读一本书读后感,2024阅读一本书读后感
阅读一本书读后感相关栏目
阅读一本书读后感热门栏目
阅读一本书读后感推荐
阅读一本书读后感

(共 582 篇)

  • 1、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范文(汇总9篇)

    阅读好书就是从人类文明的智慧中摘取发光的星星,在认真品味了作品,相信您的收获一定不少。要想更好的去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内容,不妨将自己的读后感悟记录下来。《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范文的内容均为读后感大全编辑收集和整理的,希望本文能给您提供借鉴!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范文 篇1

    用最近学到的scqa框架解析这本书

    s(情景):书读得断断续续,读了就忘,书中的知识难以应用到实际,读书不能形成系统思考

    c(冲突):浪费了时间却一无所获,心智与技能成长速度缓慢跟不上实际需求

    q(问题):如何改变现状

    a(答案):《如何阅读一本书》

    《如何阅读一本书》核心内容:读懂一本书的前提是主动阅读,而阅读的目的应当是获取资讯,求得理解。

    有主动读书的意识,方法论才可奏效。

    (阅读前)主动阅读的核心:提出四个问题

    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读什么

    2、作者部分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3、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阅读的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基础阅读——认字,这个句子在说什么

    第二层次:检视阅读——略读,这本书在谈什么

    1、有系统的略读,了解本书框架

    书名、序、目录、索引、出版者的介绍、结语、挑选跟主题相关的篇章

    2、粗读

    从头到尾读一遍,不要停下来,了解全书内容

    3、速读

    眼睛跟着手指移动

    第三层次:分析阅读——咀嚼与消化一本书

    1、确定书籍种类及主题

    2、了解书籍框架及作者主张

    3、客观评论书籍好坏及认知作者

    第四层次:主题阅读——比较阅读,阅读同一主题的多本书,进行比较分析,形成自己的框架。

    一、确定与主题相关的章节内容

    二、将所有作者的语言翻译成属于自己的语言。

    三、提出你的问题,从主题书中找到答案。

    四、界定议题。确保所有作者都参与进议题的讨论中

    五、分析讨论。

    且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

    回到最开始,本书作者提出,读书前应提出四个问题,前面的内容是对前两个问题的作答。现在将进行后两个问题的作答。

    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本书讲得很全面且深入,但内容过于冗长,且结构不够清晰,我是一边阅读一边做笔记,读完整本书后,回头看笔记才将整本书的内容框架梳理出来。如果没做笔记,现在这本书估计又进入了读了就忘系列。

    凡是经过9年义务教育的同学,建议只读第一篇阅读的层次及第四篇阅读的最终目的。为什么?基础阅读

  • 2、 阅读一本书读后感1000字系列12篇

    常言道:“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我们在上学时也会去读一些书,语文老师会在我们读完一本书后布置一篇相关作文,这样可以将我们阅读时的感触记录下,如何在读后感中全面的总结自己的心得呢?以下为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阅读一本书读后感1000字系列12篇,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阅读一本书读后感 篇1

    本书从认识阅读的重要性入手,颠覆了随意阅读的普遍认知,指出阅读就如同作者与读者的对话,整个过程需要读者不间断的主动努力。阅读时越主动,对于提升读者理解力就越有好处。接着带领我们学习阅读的四个层次,再对症下药地说明在阅读不同类型的作品时候如何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一、阅读目标决定阅读动力。

    问问自己,你阅读的目标主要是什么,是单纯吸收资讯,还是希望能增进理解?

    吸收资讯的阅读一般来说没有理解的问题,只有记不记得住的问题。增进理解的阅读是指,读者需要主动努力,靠增进理解力来领会作者的深意。在书里有这样一段话:“只有一种方式是真正在阅读。没有任何外力的帮助,你就是要读这本书。你什么都没有,只凭借内心的力量,玩味着眼前的字句,慢慢地提升自己,从只有模糊的概念到更清楚地理解为止。这样的一种提升,是在阅读时的一种脑力活动,也是更高的阅读技巧。这种阅读是让一本书,向你既有的理解力作挑战。”要达到之前未达到的理解层次,犹如登山,需要付出努力,磨练意志,才能最终到达目的地。阅读的目标越高,就需要读者具备更强烈的动力。

    二、巧妙利用阅读的四个层次,可以节省时间并且提高阅读效率。

    阅读一共包括四种渐进的层次,分别是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除了基础阅读以外,其余三种层次都是需要分解步骤并进行刻意练习的主动阅读方式。

    基础阅读是最基本的阅读方式,在阅读层次里是最低的,只要掌握了语言和文字就能进行。可以概括为“这个句子在说什么?”,是结合语境就能理解的字面意思。汉语四六级搞笑考题里有这么一道::“小明,今天上课要不要带笔呀?”小明回答说:“带毛笔啊!”提问:小明的意思是带不带笔?大概就是这个难度了,基本上只要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都可以顺利完成这个层次的阅读。

    第二个层次是检视阅读。检视阅读是指在开始阅读一本书之前,应该对书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对书中的重点部分进行快速阅读。可以概括为“这本书在谈什么?”或者是“这本书包括哪些部分的内容?”读书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不知道的新

  • 3、 阅读一本书读后感1000字(精选10篇)

    优秀的书籍总是值得我们反复品读,相信作品这本书在阅读后为读者带去了更多的生活想法。我们可以撰写一篇读后感,抒发自己对作品的看法。一份优秀的作品读后感需要我们从哪些方面着手呢?推荐你看看以下的阅读一本书读后感,可能你会喜欢,欢迎分享。

    阅读一本书读后感 篇1

    《如何阅读一本书》是美国作家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合著的一本教授阅读方法的书籍,被许多读者奉为阅读圣经。

    本书的开篇指出了任何一种阅读都是一种活动,因此必须要有一些主动的活力。很多人在阅读的时候,常常没读多久就开始出现双眼停滞、头脑昏睡的状况,这种精神不济的状态根本无法将阅读进行下去。作者认为,人们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阅读缺乏主动性。

    完全被动的阅读只会越读越疲惫,越读越乏味,直至放弃阅读。所以,预备开始阅读的人首先要认识到的是:阅读是一件主动的事情,阅读越主动,效果越好。

    既然阅读是一种活动,那么也必有活动的目的。阅读的目的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为获得资讯而读,第二种是为求得理解而读。

    阅读与自身知识水平相当的书,那么阅读的目的就只是为了获得这本书所载录的信息而已。阅读高于自身知识水平的书,并试图读懂读透它,向自己现有的理解力发起挑战,则是阅读的另一种目的——提升理解力。

    这本书所针对的读者就是那些想把读书的主要目的`当作是增进理解能力的人而写。在没有任何外力的帮助的情况下,只凭着内心的力量,玩味着眼前的字句,慢慢地提升自己,从只有模糊的概念到更清楚地理解为止。以一己之力来提升自我,从粗浅的了解推进到深入的理解,认知自我破茧而出。

    好的阅读者应该具备敏锐的观察力、灵敏可靠的记忆、想象的空间,以及训练有素的分析、省思能力。然而并不是所有阅读的人都拥有这些阅读能力,但好在这些能力和技巧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而获得的,答案和秘诀就藏在这本阅读圣经里。

    阅读一本书读后感 篇2

    随着现代传媒方式的兴起,阅读的作用看似在被不断地弱化,但是实际上阅读恰恰是无法被排除的一种能力与素质。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借本次街道年轻干部培养,让我有机会静下心来阅读、沉下心来感悟。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明确地提到了阅读的重要性,并且指导我们如何正确读书。阅读是一个人基础的能力与素养。从前读书时,往往会发现自己并不太能从书中获得太多,往往读完一遍后里面的内容也忘了大半。而这本书中的阅读方法却让我感触良多,对阅读这

  • 4、 读懂一本书

    书籍是滋润我们心田的甘露;书籍是照亮我们人生的明灯;书籍给我们安上了双翅膀,让我们在奇妙的世界里自由翱翔;书籍赐给我们一双鱼鳃,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得以畅游。

    人的一生缺少不了书籍,她是我们终生的导师。但是书籍是贵在精不在多,一本好的书籍就足矣我们品味一辈子。每个人家里都有个属于自己的书柜。书柜里,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的书有多少本是曾经影响过读书人的。我家的书柜上只摆放着寥寥的几本书籍,其中那本《菜根谭》最让我收益良多。

    触摸着褶皱的纸张,光滑的封面不复存在,那是本陪我走过多少个岁月的书籍啊。从我懂事时,爷爷就把这本书赠送给了我,并在第一页后面留下一行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那是毛主席曾说过的话。翻过几页,泛黄的页面上一字一句依旧清晰可见

    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修德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时埋在鸩毒中矣。

    人们常说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身处在青少年时期的我们对于某些事情还不能很好的做出判断。对于别人的赞美,会觉得高兴;对于别人的批评,会觉得愤怒。其实,批评才是世上最好的赞美。在我求学的道路上,我的启蒙老师会三天一小评五天一大评这样对待我。起初,我是不能理解的,甚至对老师渐生出一种厌恶。但领悟这句话后,我开始明白老师的用心良苦。在如今,我很感谢当初老师对我的批评,因为她的批评才会有今天从蚕蛹蜕变成蝴蝶的我。

    伏魔先伏自心,驱横先平此气,降魔者先降自心,心伏则群魔退听,驱横者先驱此气,气平则外横不侵

    这句话用在考试场上再适合不过了。还记得在中考数学考试中,学校外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了,争吵声一直回荡在原本死寂的教室里。看着密密麻麻的数字,听着嗡嗡嗡的吵声,同学们的心情变得烦躁。有的人搔起头发,有的人转着铅笔,更甚者扭动着身子。到了收卷时,他们一个个慌张的脸容,让我每每一想起时都很兴庆自己有读过这句话,全靠它我才能在考试里不受外界的影响,顺利完成答卷。所以,我们在做任何事之前要平定下自己静躁不一的情绪,这样判断一件事物时就不会被外来因素所影响。

    书籍能够影响人的一生。《菜根谭》影响了我,你呢?其实读得书多,读得书广并不称之为真正的读书,读书的精髓莫过于读的精,就算一本不出名的书籍,只要你读得透彻,也能从中悟出道理,而不是广泛地无目的阅读。因此,读懂一本书才是我们目前所必须要做的一件事!

  • 5、 一本书作文

    每个人的作文本都留下了自己的美好时光,作文的内容来源于我们对生活的观察。写作平时要多读书,好的文章要背下来,精彩的词句段应抄下来。写作文的思维怎么去培养?小编特地为你收集整理“一本书作文”,欢迎你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一本书作文【篇1】

    同学们,相信你们一定都看过很多书吧,我也不例外,如果你要问我最喜欢看的书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是《安徒生童话》,今天,我就要把这本好书推荐给大家。

    这本书有好多个版本,封面也各不相同。我看的书封面非常漂亮,小美人鱼坐在岩石上,天空中彩云在缓缓地流动,海鸥在她身边掠过。小美人鱼静静地注视着远方的船只,似乎在思念远方的亲人……让人忍不住要翻开书一探究竟。

    这本书一共100多个故事呢,里面的每个故事都很好看。我常看的有《小美人鱼》、《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拇指姑娘》等。这里,我就给大家讲讲《皇帝的新装》这个故事吧。许多年前有一位国王,他最喜欢新衣服了,每天都要换上好几件。有一天,两个骗子吹嘘他们可以做出世界上最漂亮的衣服,可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却看不见。爱慕虚荣的国王听说,赶紧让骗子给他做。大臣们为了证明自己都是称职的,也纷纷夸赞骗子的衣服是最漂亮的。最后,愚蠢的国王穿上了一件根本不存在的新装,光着身子在大街上游行……

    说到这里,你是不是有一种想读的冲动?可别急,书里的故事有好多呢。你一定要细细品味哦。

    一本书作文【篇2】

    寂静的夜里,月亮爬了上来,伴着秋天的小风,一片片小叶缓缓飘荡,我和几位小伙伴躺在草坪上,心旷神怡,望着浩瀚的星空,我心头一亮,想到了那本——《梦想天空》。

    在这浩荡的宇宙中,如此之广阔,而我们在这繁星闪烁的地方。因为梦想,我们才能发光发热,追求梦想,奋斗努力,任其他星碰撞,始终不动摇,才会变成那颗最大的恒星。

    《梦想天空》这本书写了顾家家族在几年来上下老小的梦想,主人公顾小麦与我年龄相仿,可他却已有了自己的梦想,有了奋斗的目标。在那次班会上,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目标,面对同学们的质疑、弓铁索的嘲笑、以及老师的疑惑,他的内心毫无波澜,他对飞机的热爱,对飞行员的喜爱到达了痴迷的程度。

    那次班会让他耿耿于怀,他会放弃吗?不,不会!他已将那声音转化成了一种动力,而我们也应有梦想,有目标,像顾小麦一样,坚持自己,并向着目标冲刺,胜利就在前方,有梦你就有希望,梦想不是空

  • 6、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书评

    《如何阅读一本书》是一部由美国作家莫提默j. 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共同著作的书籍,网友们对这本书的评价是怎样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不该将每本书逐字从头读到尾这件事,我们已经在别的书评里提到过,这里就不再重复。

    但是除了喜欢一字不落地通读以外,我还有个毛病更难改。

    那就是,不喜欢在书上做笔记。

    一直认为自己是爱惜书籍的人,这点可能跟我小时候经常借书看有关。不仅珍视书籍,而且有不弄脏弄旧别人书的自觉意识。当然了,也不希望别人破坏我自己的书。

    每次被小伙伴弄丢藏书,或有了折页、划线、损伤,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都会有不完美的小疙瘩。

    现在看来,可能内心深处,也受到了圣人著书立说的传统观念影响,认为书是一种神圣不容侵犯之物。

    因此,直到如今,我也会口头谴责那些破坏公物,把图书馆的书当做自己家的书乱做标记的人。而且这种人还不再少数。

    可是这一次,有趣的事情发生了。第一次,我居然没有讨厌这些干扰阅读的标记,反而顺着别人的笔记,高效地读完了这本书《how to read a book》,也算完美践行了本书的指导思想。

    这些打桩般的标记,真tm太有用了!节省了后来者的大量时间。

    这也是这本书以及很多本讲述读书技巧的书共同强调过的一点:读完书,要留下阅读的痕迹。不仅加深记忆,也有助于回顾要点。

    当然,这次毕竟是特例。我还是希望,公共图书,看的人能多些自觉,少些乱写乱画,多替没读过的人着想一下。且不说你划的重点未必是别人认为的重点,也许只会干扰别人的阅读,对于有?洁癖?的读书人也会造成感官上的不舒服。尤其是那些学习类图书,你说你都把答案给填上了,人家还怎么做题啊?

    言归正传,有基础阅读水平的,不建议读这本书。人云亦云的好书不一定值得每个人看。

    读到这本书以前,我以为一句话写出一本书这种本事只有日本人才有。

    然而,时间资源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稀缺,挑选书籍前不妨先看看别人的评论,也许可以避开很多弯路。这本书最有价值的也许就是后面附录部分的目,基本涵盖了西方人文经典著作,有时间不妨系统地给自己补补课。

    本书围绕着应该如何阅读一本书以提高自身的理解力来展开,作者认为大部分的读者都对阅读的目的不加区分,阅读主要两个目的,一是吸收信息,一是提高理解力,前者固然重要,但后者才能促进个人真正的成长。吸收信息只是知其然,增进理解则要知其所以然,因此,本书作者认为我们应当做一个主动地读者,通过阅读与作

  • 7、 《如何阅读一本书》(优质读后感)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800字

    美国教育学家埃德加·戴尔研究出的“学习金字塔”表明,阅读能够记住学习内容的10%;而通过做报告等亲身体验能够记住90%,因此思考和实干才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这和目前我们所接触的主流学习方式是很不同的,单纯的阅读,恰恰是信息留存率最低的,其优点仅是信息获取的速度和数量。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作者莫提默·j.艾德勒指出,“所谓吸收资讯,就只是知道某件事发生了。”然而,知道某件事发生,并不是我们读书的本质目的。我们会停留于自己已经拥有了这段知识的错觉之中,并未加入任何自己的斟酌、取舍和判断。而且,即使我们已经多次阅读,也无法在脑袋中留下过多的印记。我想,有过相关阅读经验的人,都会了解这种情况。分享一个我的懒人笔记法:关键点截图→关键字标注→回忆召回。这个方法花费时间极少,使用方便,具体方法如下:阅读电子书或纸质书时,遇到陌生的知识点、新颖的观点、论证过程等,在看书的间隙,①使用手机截图(电子书)或拍照(实体书),注意图片需要包含页码②截图后可以标记简介概要的关键词,传输到微信“文件传输助手”便于记忆和查找③在需要时,不需要去找大段完整的阐述和论证。而是通过查找关键字或翻看图片,成为这一部分知识点有效的触发键,主动召回记忆,这样理解会更深刻。主动召回,意味着记忆和理解的加固。如果仅仅停留在重新阅读段落之上,不过是重新吸收了作者所介绍的知识和观点,不假思索地“吸收资讯”,是低效的读书。而关键词或关键图片的有效信息查找,会真正做到对此段内容的融会贯通。材料和观点,会在需要用到的时候呈现或调用,做到灵活运用。在标注出关键词,读后感以及此段观点、素材以及可做何种思考之后,一切交付于大脑,它自会建构出错综复杂的思维网络。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对每一处观点认真思考,主动建构出关联性。如果单纯做笔记,停留在记忆的层面,而不是被启发、主动理解的层面,读的书也不会被真正理解和使用。相对单纯的看书,更立体的学习方式能够帮助我们获得更大的长远收益。读书是学习,思考也是学习。读书的目的是学以致用。思考的目的是学以自审。读书是一个吸取精华、丢弃糟粕的过程,而做笔记、思考、实践是巩固这些精华的方法,也即是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的途径。
  • 8、 她是一本书作文

    当我们还是学生的时候,我们经常写作文,写作文就是展现自己的生活,用文字来记录美好的生活。写好作文是需要我们平时的积累和练习,优秀的作文通常具备哪些特征呢?或许你需要"她是一本书作文"这样的内容,建议你收藏本页和本站,以便后续阅读!

    她是一本书作文 篇1

    书是一把钥匙,打开了一扇通往知识之城的大门。书是一对翅膀,带着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遨游。书是一座灯塔,给我们这条小船指明前进的方向。书给人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快乐。

    我想推荐一本十分有趣的书,这本书的名字是《西游记》。西游记主要写了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这本书情节精彩,引人入胜。我最爱看的是《大战盘丝洞》这个小故事。一心寻找食物的唐僧走进了盘丝洞,这里有几位十分美丽的女子,唐僧向她们化缘,可是她们却想吃掉唐僧就抓住了唐僧。这个故事非常有趣,看得我如痴如醉,在妈妈百般催促下才恋恋不舍地放下书上床睡觉。梦中,书中的这些情节竟然变成了画面上演了起来。

    这本书不仅情节精彩,里面的人物也具有不同的个性。沙僧勤勤恳恳、吃苦耐劳。唐僧心软善良、持之以恒,猪八戒看起来笨笨的,善于交际,孙悟空本领高强,嫉恶如仇。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孙悟空了,他是整本书的顶梁柱,没有他的一路斩妖除魔,唐僧无论如何也到达不了西天。

    你们还想了解《西游记》中其他有趣的故事吗?那就赶快来看一看这本书吧!

    她是一本书作文 篇2

    我常常站立在学校图书馆门口,对着窗户呆想着那本我日思夜想的书。

    我家里穷,日常的生计只靠母亲一点微不足道的工资来维持,那本书价格虽然不是很贵,但于我而言,我总不希望为了满足自己的心愿就给这本不宽裕的家庭带来负担,于是我那用手捧着这本书的梦想从此变成了我在窗外痴想。

    然而,有一次,幸运降临到了我的头上。那是一个星期三的下午,我偶然听说班里有个同学有这样一本书,我高兴地直跳起来,稍后我便央求他将这本书借我看几天,同学的慷慨让我如愿以偿。得到书后,我几乎与它形影不离。

    直到有一天,我突然看到那本书翻倒在地,中间还缺了几页,往外一看,弟弟正在高兴地玩着纸飞机,那时的我气极了,不过看着年幼的弟弟,想着打他也不会有太多作用,我便只身伤心起来,那几天,为着偿还同学的那本书,我焦头烂额、苦闷了好久好久……

    可是,正当我愁眉苦脸的时候,妈妈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问我为什么,我不敢回答,然而弟弟告诉了母亲,当

  • 9、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
    终于读完《如何阅读一本书》了。这本书是美国艾德勒和范多伦一起所著。内容艰涩难懂,耗尽我的所有精力。现针对这本书所学写下了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阅读分成四个层次:一、基础阅读。二、检视阅读。首先对本书进行了检视阅读,看目录,看重要片段,学习了粗浅阅读。在这个层次中,我学习了阅读者要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什么?2、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3、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学了三种做笔记的方法:结构笔记、概念笔记、辩证笔记。这部分的阅读我兴趣盎然,读得懂也读得感兴趣,自我感觉进步也较快,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三、分析阅读。这是最难受的最煎熬的一部分阅读了。读得痛苦莫名。读完这一章节后的一个总结,我倒是看懂了,现记录下来:1、第一阶段: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规则。(1)依照书的种类与主题来分类。(2)使用最简短的文字说明整本书在谈些事什么。(3)将主要部分按顺序与关联性列举出来。将全书的大纲列举出来,并将各个部分的大纲也列出来。(4)确定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2、第二阶段:诠释一本书的内容规则。(5)诠释作者的关键字,与他达成共识。(6)由最重要的句子中,抓住作者的重要主旨。(7)知道作者的论述是什么,从内容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再重新架构出来。(8)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没解决的。再判断哪些是作者知道他没解决的问题。3、第三阶段:像是沟通知识一样地评论一本书的规则。(9)除非你已经完成大纲架构,也能诠释整本书了,否则不要轻易批评。(10)不要争强好胜,非辩到底不可。(11)在说出评论之前,你能证明自己区别得出真正的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批评观点的特别标准(12)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13)证明作者的知识错误。(14)证明作者不合逻辑。(15)证明作者的分析与理由是不完整的。 看完这一个小结,我恍恍惚惚对分析阅读有了一些了解。但就是不明白作者花了那么大的力气说这么做的理由令人读着很困难。另外其实自己心里很明白,这么多的书,优劣不等,我需要花那么大的力气去读一本书吗?后来,作者又介绍了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读不同种类的书有不同的方法,比如读小说,强调的是快;读诗,大声读出来;读数学,像读一种语言。心里因这些关照而放下一颗心,看来并不是所有的书都要用分析阅读,接着往下读的时候作者又告诉我,一本
  • 10、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读后感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读后感

    1 读书 不仅仅是 读书。读书是生活,应记录全过程。

    2 读书,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保证 长久的读下去。

    2.1 读书不用追求完整性一本书不必全部读完

    2.2 读书应有正反馈成就感,即看得见的成果记笔记。而记笔记,第一要保证长久的记录下去,可以非常精简,甚至一句话,但是必须保持记录。

    2.3 可以由浅入深、可以摘抄、剪报,有很多方法。

    2.4 营造特定、舒适的读书环境。

    2.5 很少有人愿意花费同第一遍阅读的精力,重读一本书。你要明白的知道这点。那么读书记录与笔记,就很重要了。应能够记录甚至记忆下 需要的 框架 + 细节。

    3 笔记本一元化记录法

    4 我感兴趣的几个小技巧

    4.1 笔记中,原文用〇打头,自己的感悟用☆打头。

    4.2 专门名词用□框选,关注句段用下划线,重要的句段用波浪线,重点词汇用〇圈起来。

    4.3 通读第一遍觉得不错,用上折,以利于读第二遍。第二遍读完,仍觉得不错,用下折,以备后用(笔记、翻阅等)。

    4.4 精读一本书,可以采用 书签 + 彩色便签,颜色区分 + 记录。

    4.5 书架、书桌,有建议:应按照阅读过与否、书籍是否含金量高、读书笔记区域来划分区域。

    4.6 关于笔记本编号、读杂志的撕读建议、笔记本外做好标记等建议也挺有特点。

    5 活用

    5.1 以教为学,以输出为学。效果最好!

    5.2 体验与现实/具体化。

  • 2023-01-27

  • 2019-10-29

  • 2019-10-09

  • 2023-01-18

  • 2023-03-11

  • 2021-09-03

  • 2023-03-08

  • 2023-04-05

  • 2019-09-20

  • 2019-10-24

  • 2023-01-21

  • 2023-04-06

  • 2021-05-27

  • 2019-11-16

  • 2023-01-20

  • 2019-09-23

  • 2019-10-11

  • 2019-09-30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09-21

  • 2023-02-02

  • 2023-03-31

  • 2023-04-04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11-16

  • 2022-04-09

  • 2019-10-29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0-29

  • 2019-11-16

  • 2023-01-23

  • 2023-02-19

  • 2023-05-26

  • 2023-06-01

  • 2019-10-20

阅读一本书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阅读一本书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阅读一本书读后感、2024阅读一本书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