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湮没观后感 > 地图 > 湮没观后感,2024湮没观后感
湮没观后感

(共 5425 篇)

  • 1、 美国电影《湮没》观后感700字

    美国电影《湮没》观后感 开年就在北美上映的这部科幻大片《湮没》,由科幻小说《遗落的南境》三部曲的首部小说改遍。虽说没看过这部小说,但是可以想象电影应该比较合格的展现了那些剧情与场景,因为电影里的画面、景象的奇幻程度足以达到文字描述可以产生的想象空间了。 第一遍看时感觉基调是沉闷的,也难怪,毕竟描述的是人类面对外星生物入侵后所产生的绝望与恐惧,应该准确地说,是人类的无助感,对未知的、高维事物的不可战胜的无助感。 这个基调也全程影响着女主的情绪与心理,为了查清丈夫在进入闪光这个秘境里所遭遇的一切,从而找到帮助丈夫脱离生命困境的方法,她勇敢的自愿加入另外四位女科学家组成的探险小组,进入那个神秘的,前人有去无还的区域。 闪光是个什么样的神秘区域?一座海边灯塔被外空坠落的莫名物质击中后,产生一道道闪着光芒的流体屏障,所到之处变异一切生物,三年来一直推移吞噬大片区域,派去查实、探秘的各类人全都一去无返,除了女主莉娜的丈夫凯恩,但回来时他已经全无正常意识,并在饮水后开始大量喷血,变成半死之人。 剧情不觉特别新颖,还有老套之感。一个小组进入秘境,在探秘的过程中遭遇各种恐怖经历,一个个相继死去,最后有一个人成功脱险,如此剧情是不是有似曾相识之感,而且不止出现在一部电影里。所以就剧情本身来看并不突出,那么,这部电影值得看的是哪些呢。 首先是画面里出现的那些场景。湖泊、森林、树木、木屋、塔、花、草、藤、光线、色彩,等等元素合成在秘境里时,用一种幻丽手法构成的超现实的空间感,奇幻极了,一种特殊的美感,令观众眼里生辉。 然后是关于恐怖事物的奇思妙想。比如一头变异的熊在杀死一位成员后,吸纳了那个人死前绝望的呼救声,于是它一张嘴叫时,发出的就是那个女人最后的呼叫声,非常恐怖。又比如前军方人员剖腹后蠕动的肠子最后全面变异,将其身形固定在墙上形成巨幅的受难像,那一幕也是非常恐怖的。还有活人身体上长出叶子、蔓藤、花朵,最后定住全面变异成立体的植物人,等等,一些极恐怖的物种变异情节,脑洞大开。 还有就是电影最后的高潮部分,那充满极致奇幻的情节。莉娜终于到达灯塔,那个变异的起源地,并进入塔内。她看了录像带以及亲眼见证队长文崔斯的整个变异过程,自己也陷入被复制、重生的境地,最后她机智摆脱必死境地,将整个变异的源头毁灭,闪光全部消失不见。达极致奇幻时,观者会有出戏而入真幻境的错觉,感觉十分奇
  • 2、 湮没的辉煌读后感

    湮没的辉煌读后感

    《湮没的辉煌》一书是两年前与朋友在书店闲逛,朋友推荐我买的。这本书放在我的床头,我时不时地拿来翻看,说不上爱不释手,但它确实很经得看,它是那种值得你再三玩味的书。作者夏坚勇凭此散文集获得了首届鲁迅文学奖。

    它的特点是借历史之酒杯浇现实之块垒,也就是说作者去到某地,就联想到此地历史上知名或不知名的人物,然后就历史事实发表其看法和评论,难得的是作者才华横溢、情辞并茂、观点非常独到有见解。你在看其文章时,经常被其拉入历史的情境中与作者一起唏嘘不已。如果在现实生活中缺乏激情或过于平庸,不妨看一看这本书,也许也如我一般为作者描述的历史人物或事件感慨万千。

    如其中的一篇散文《英雄赋》我是印象很深刻的。作者对毛泽东的描述尤为有意思:最伟大的英雄都是具有诗性的人,而真正的诗情都是藐视法则的。毛泽东有一次对斯诺说过,他是一个打着破伞云游世界的孤僧。为什么要打伞?因为中国有句俗语:和尚打伞无法无天。但外国人却无法体味汉语品格的丰富性,他们只能似是而非地翻译为:一个喜欢打着一把伞到处乱跑的人。

    毛泽东把自己形容为打着一把破伞云游世界的孤僧,其中还包含着一种人类最普通的生命体验:孤独。如果说有所谓人人平等的东西,那么孤独就是其中之一。对于每个人来说,孤独与喷嚏一样无法避免。但孤独有真孤独,也有小孤独。有些孤独只是个体柔弱的人在自然伟力面前的一丝颤动,或是人与人隔绝后的一种惶然,或干脆只是小园香径独徘徊那样的闲适无聊。有的孤独则如陈子昂所体会的那样: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涕下。这是孤独的极致。

    作者对成吉思汗也极为推崇。唯大英雄能本色。普通人的本色也许并不太难,那只是一种生命力从容自信的笑容。但对于大人物来说,却需要自身具有足够的分量和高度。本色的反面是矫情和自饰,历史上真正能作到这一点的大英雄其实并不多,在我看来,拿破仑可以算一个,毛泽东也是。在他们的身上,矫情和自饰的成分较少。

    还有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的本色,就是蒙古大草原的本色。

    那是怎样一片神奇旷远而又奔腾着生命激情的大草原!中国历史上那几个素称强悍的民族:匈奴人、鲜卑人、契丹人、女真人,当然还有蒙古人,都是从那个摇篮里长大的,又都是在那里度过了他们历史上的青春时期。对于整个民族来说,辽远而苍凉的牧歌只是他们忧郁的吟唱,长啸如风、马鞭如雨,那才是他们创造史诗的光荣和骄傲。曾经的金戈铁马接天盖

  • 3、 观后感:《活着》电影观后感

    《活着》的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了富贵的一生,由少爷变成穷人,由好赌变得恋家。第一人称的叙述让观众感到自己更像是在讲述自己的经历。那么你知道《活着》的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有关于《活着》电影观后感,希望你喜欢。

    更多优质读后感请您参考读后感大全网,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活着》电影观后感1

    合上书本已是深夜,闭上眼睛,冥思、遐想。《活着》这部小说中的主人公福贵一生的命运在脑海深处层层涌现,撞击着藏在深处的灵魂,《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命运之间的友情,他们相互感激,同时也相互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他同时还讲述了眼泪的宽广和丰富,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在讲述主人公富贵如何承受生活巨大苦难时,也令我从中深受启发。

    福贵年轻时贪图享乐,以致倾家荡产,父亲不久便被气死,母亲也相继离世,原以为命运到这里便会有一些的好转,但往往事与愿违,几年平静生活过后,接踵而来的是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外孙的相继死去。最后,只剩得福贵与一头老牛在世上相依为命。那么多的灾难都一一发生在福贵与他的家庭身上,但当厄运来临时,福贵并没有自哀自怜,只是在稍许的麻木后,又开始迎接生活的挑战,以一己之力承担着照顾这个破败家庭的重担,他始终没有放弃生命的想法,即使在这个世上他仅有一头牛,几亩田与破茅房。所以当这部沉重的小说结尾时,我沉沉的感受到活着的意志,是福贵身上唯一不能被剥夺走的东西。

    我已经被这坚强的意志所打动,我明白了无论遇上多大的困难,只要有一颗坚强、乐观的心,世上没有迈不过的坎。每次深陷困境时,只要想起有一位老人在世上仅与一头牛相依为命,但他那活着的意志超乎于常人,我们更会精神抖擞,充满这斗志。

    《活着》以简单的美丽和朴素的力量,召唤着我不断前行。有人会认为福贵的一生是苦熬的一生,但对于福贵自己,我相信他感受到了幸福。

    《活着》体现了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人不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活着。

    《活着》电影观后感2

    书香流淌在生命的河流中,书的影子也一直存在于我的记忆中。从小时候开始,我就被一本本童话书充斥得满满的,书上那些栩栩如生的形象成了我最好的伙伴,白雪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睡美人、丑小鸭、都是我的好朋友。童话那些中幸福快乐的结局使我幼稚的心灵中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也促使着我从书中汲取更多的知识,而我一直也没有停下读

  • 4、 观后感:电影圆明园观后感

    圆明园,这是一个闭塞国家最终的结局值得我们反思的不仅仅仅是一个园林,而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你知道电影圆明园观后感有哪些内容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电影圆明园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更多优质读后感请您参考读后感大全网,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电影圆明园观后感1

    今天我观看了爱国主义电影〈火烧圆明园〉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来.我想当可恶的八国联军即将把这座万园之园的烧毁时清朝政府哪里去了?为什么没有一个中国人站起来奋起反抗呢?

    从影片中我了解到圆明园是万园之园它是人类最宏伟﹑最壮观﹑收藏最多奇珍异宝的园林.圆明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有精致的的楼台亭阁还有价值连城的历史文物.令我引以为荣……可这一切都不存在了.1860年10月18日英法联军发动了震惊世界的火烧圆明园事件他们疯狂的掠夺园里的珍贵瓷器﹑珠宝玉器﹑经典书卷甚至还在大庭广众之下拍卖这些赃品为了销毁罪证他们用一把大火把圆明园烧了整整三天三夜大地在颤抖人们在哭泣举世闻名的_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变成了一片废墟……看到这里我心中的怒火油然而生对这群帝国列强咬牙切齿!现在我们看到圆明园只剩下几根残缺不全的大石柱孤零零的躺在那里了.这是中华民族的耻辱所有炎黄子孙都为此感到痛心.

    为什么帝国列强敢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5000年文明_科技_历史的国度上这样肆无忌惮的践踏_破坏?为什么我们的祖国这样软弱?我觉得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致使我们国家科学技术落后国家贫穷民不聊生.而外国人有洋枪洋炮一个顶俩清政府无力抵抗又不敢抵抗.以致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这是多么的可恨可悲啊!

    看看过去想想现在我们的国家强大了!我们中华民族像条巨龙腾飞在世界东方经济_科技飞速发展.外国人再不敢侵略我们了这还不归功于我们的党我们所有中国人的不懈努力吗?虽然我们强大了但是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这段耻辱的历史!我们更应该为振兴中华而努力拼搏﹑奋斗更应该不停的发展科学技术.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在学校里要好好学习不忘国耻长大后报效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献出一份力量!

    电影圆明园观后感2

    看完《圆明园》这部电影,我的脑海中浮出了许多不同的画面,不一样的感受。

    在我看来,英法联军坏的不能再坏了,在他们的眼中,财富比什么都重要,在圆明园中放肆地抢劫,被抢的宝物数不胜数,还有些是价值连城的宝贝。这时,我的心头隐隐作痛,这些宝物都是中国的,他们和盗匪有什么区别?拿不走的,强盗就把它们

  • 5、 观后感:圆明园电影观后感600

    圆明园见证了大清帝国的繁盛与衰败。也让后人领悟到清帝国的命运已不仅仅是其自身的命运,而是代表着更为宏观更为深层的整个中华古代文明的命运。那么你知道《圆明园》的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有关于圆明园电影观后感600,希望你喜欢。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很多的读后感模板,希望对您有帮助。

    圆明园电影观后感6001

    公元1644年,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满族落户紫禁城。这不仅仅意味着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帝国——大清的开始,也昭示着一座旷世园林的诞生。

    圆明园从雍正登基起,几经扩建达至其最鼎盛的规模。如此浩大的规模,不仅仅凝聚着雷氏家族的心血,也是帝国建筑艺术的最高峰,饱含了无数工匠的智慧与汗水。圆明园的设计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积淀了几千年的审美情趣,不仅仅模仿了中国南方迷人的自然风景,也再现了中国诗歌与绘画中的意境,是自然风韵和艺术加工的完美融合。它不仅仅体现了雍正在艺术上的深厚造诣,更处处铭刻着雍正的理想和意志。这个渴望权利的帝王将自己的理想,深深地烙在了圆明园上,使得圆明园变成了一个充满了政治象征的帝国缩影。

    据史料记载,18世纪中期的大清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帝国拥有世界1/3的人口,粮食产量和工业产值也占到了世界的1/3。然而正是这样的盛世,将乾隆笼罩在一种空前的自豪感中,藐视科学、盲目自大、制度僵化、政治腐败、闭关锁国,所有这一切使得大清帝国在鼎盛的外表下,潜藏着巨大的忧患和灾难,也注定了帝国不可逆转的衰落。

    当乾隆还在圆明园中大兴土木时,英国工业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当乾隆陶醉于自己的丰功伟绩时,以科学为先驱的西方礼貌却蒸蒸日上;当东方的大清帝国依旧按照2000年前的模式运转时,剧烈的变革在西方正发生着:美国独立、法国爆发资产阶级大革命、英国开拓全球殖民地……变革接踵而至,然而圆明园中的乾隆却并不明白,世界已经变了。

    从秦始皇到乾隆,中国走过了整整两千年的历史,保守和自大正在蚕食着这个庞大的帝国。然而仅仅距乾隆逝世40年后,英国就用武力强行敲开了中国的大门,开始堂而皇之的倾销鸦片。从此,西方列强开始了一次又一次对中国的入侵,大清帝国陷入了风雨飘摇之中。

    不得不说,西方列强的入侵给予了大清帝国一次深刻的觉醒,并且从长远而言,着实是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程。然而这样的觉醒与进步,却是以自我牺牲为代价的。当然,圆明园也未能幸免于难。当我们叹息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时

  • 6、 观后感:电影姜子牙观后感简短

    作为在《哪吒》之后的又一神作。《姜子牙》大胆地改变了我国的历史神话,并以“坚守自我”我主题,塑造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东方英雄形象。那么你知道《姜子牙》的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有关于电影姜子牙观后感简短,希望你喜欢。

    希望读后感大全的优质读后感能够给您带来灵感。

    电影姜子牙观后感简短1

    故事起源于商朝末年,妖狐九尾降世,祸乱人间,人、神、妖三界大战一触即发。姜子牙最终擒得妖狐,一举封神。在斩杀九尾之际,太公无意间看到的元神,揭开了一场埋藏在洁白新雪下,罪孽滔天的阴谋。

    那一个无辜的元神是真实的存在,还是十二天尊口中的幻境,姜子牙被困在了两者交织的囹圄中。这关系到他最终做出的选择是向着善,还是站在了恶的身边。一个初心为守护苍生的神,师尊告诉他“圄于一人的善便是恶”,可“不救眼前一人,何护天下苍生”。

    一场天机,让幻境中的元神真实地来到姜子牙的世界。为了给自己一个交代,更给天下人一个交代,他走向了秘密的深渊。

    可一条路越走到后面,当新雪下的伤疤再次被揭开,早已烂溃发脓,越发丑恶得不可直视。原来一切都是师尊布下的局,为了一统三界,祂以天下做盘,苍生当棋,就连作恶多端的九尾也在算计之内。太公深陷局中,抬头望天,未几的枯骨冤魂上,是一片要掩盖所有罪恶的新雪。高高在上、发色纯洁的神,心怀慈悲地坐在被血色染黑的乌云上,面色讽刺地注视人间。姜子牙用力地想要更加接近真相,却不知他终生所追逐的善恶,早已成为上位者游戏人间的武器。

    大战后,天地间没有阳光。一眼望去,世间只剩望不到尽头的烟雾,和永远下不完的雪。岁月在等一束光的出现,来刺破这场虚伪的黑暗。

    于是,就有了姜公一步步踏进深渊。一个场景故事的结束,马不停蹄地迎来下一个开场,似乎谜题永远是破不完的。高大巍峨的古战场遗迹,太阳照不进来的地方终归阴冷,人置身其中更是渺小如蚁;郁郁葱葱森林尽头的山洞里,又是阴谋揭开的起点;象征新生的归墟中,却爆发了故事的结局。连环一样的场景,一个接一个无比的顺畅。没人注意为何地点的设置如此巧妙,这究竟是师尊的推波助澜,还是天道的暗中安排。幕后的主使究竟是不是师尊?而天道穷究到底想干什么?主角姜公没有观众的上帝视角,他如今面临的难题是挚友和爱宠的离去。

    影片的最后,太公一路兜兜转转,经过了无数纠结,终究又回到了原点——选择向善还是向恶。向着表面的善吧,可师尊是所有罪孽的源头;选择世人眼中的恶吧,

  • 7、 观后感:电影姜子牙学生观后感

    《姜子牙》的主人公是姜子牙,他骑着神兽四不相,右手握着打神鞭,左手托着镇魔宝印,过关斩将,上天入地,呼风唤雨,英雄盖世。他是一位真正勇敢的英雄。那么你知道《姜子牙》的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有关于电影姜子牙学生观后感,希望你喜欢。

    想查看更多读后感敬请关注读后感大全网。

    电影姜子牙学生观后感1

    我和爸爸第一次去看电影,因为我是个小吃货,贪吃美食,所以导致看电影迟到了。进了影厅后,黑压压全是人,电影已经开始了。

    我们急忙找地方坐下。电影的内容是围绕申公豹和姜子牙展开的。姜子牙在河边钓鱼,申公豹来了,申公豹说:“姜子牙,你不要再钓了,钓鱼有什么用啊?”姜子牙说:“我自有安排。”申公豹说:“要不然咱们去酒馆吧。”酒馆里有一些特别奇怪的怪物,他们看见姜子牙来了,纷纷跪地求饶要求释放,因为这些怪物已经被困千年,样子很是丑陋。

    这时候,酒馆老板过来了,手里拿了一瓶红酒。就在这时,一个穿着红色衣服的小女孩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个袋子,她说里面都是钱,但是必须用一个地图跟她做交换。老板同意了。他把后面的布掀开,里面脏兮兮的,有一些喝过的酒,还有一些收藏的酒,他找啊找啊,终于找到了一个地图。他对小姑娘说:本店的规矩是先验货再给东西。小姑娘把袋子递给他,哇塞!里面竟然都是石头,根本都没有钱,他们被坑了。那个老板气的直瞪眼。冲上去抢地图,姜子牙看到后用法力把老板打跑,拿回地图。小女孩很是感谢,她跟姜子牙说她叫小九,她的右脚上有一个红色的锁,是九尾狐给她锁上的,限制了她的自由,只有去黑山找到黑花才能脱离苦海。

    可是没有人愿意和她去,因为路途险恶。但是有一只叫嗯的宠物愿意跟她去。这个小宠物是一只很大的犬,是一个精灵。他们遇到石头怪物阻挡,但被女孩打败了,她们不分昼夜的前行,跨越,就这样走呀走呀,终于走到了黑山,那里面有九尾狐的声音。他们俩被好多九尾狐攻击,但是经过一场大战,他们最后还是到达了黑山后面,看见了很多黑花,并发现了一个锁,是跟他妻子锁在一起的。他就不敢动了。黑花想杀死小九,姜子牙和申公豹也跟在后面,和九尾狐打了起来,小九被九尾狐打死了。

    姜子牙觉得她很可怜怕,想让小九重生,他去祭拜了天神。悄悄地站在了一旁把冤魂都敲了上来,我心里很是兴奋,小九终于活了回来。

    电影姜子牙学生观后感2

    今早我很兴奋,因为要和家人一起去看电影了,电影的名字叫《姜子牙》。姜子牙我很喜欢的一本故事

  • 8、 观后感:高中电影活着观后感

    从前,有一个少爷(葛优)叫徐福贵,他家很有钱。不这怎么回事,他爸爸爱上了赌博。他也随着爱上了赌博,他们徐家的三家院子被他爸爸赌的只剩下一家了,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电影活着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读后感大全中有很多优质读后感范文为您提供!

    电影活着观后感1

    这位少爷曾经向他的夫人家珍许诺过,如果他夫人又怀了一个孩子,他就戒掉赌瘾。现在,他的夫人又真的怀了一个孩子,可是他还没有戒掉赌瘾。而且当着他的夫人面前赌了一场,当他夫人看着他的时候,他还让他的夫人马上滚蛋。

    他夫人马上回家,带上她的孩子凤霞,打了一个包袱。在福贵的面前说了几句话,拍拍屁股就走了。

    家珍在外面流浪了很久,当找到安顿的地方时,她肚子里的儿子已经出生了。

    家珍一直没有工作,多亏镇长好心,给她了一个送水的活干。可送水的活可不是好干的,因为早上要水的人多,凤霞也帮着妈妈送水。终于,福贵在外面流浪找回了家,他们才团聚。我想,尽管现在的福贵不富,但他们家人团聚了是最富有的。

    福贵因为没活干,整天在家里闷得慌。最后,龙二便给了他唱皮影戏的东西,让他去唱皮影戏。天大的祸说来就来了,那天福贵和春生再唱皮影戏时,国民党的军队突然来了,把福贵从老家带走了。我想,福贵现在没了老婆没了孩子的,肯定不想再活了。但是,他活下去了。

    当福贵再次回到家的时候,他遇见了凤霞。风霞光冲着他笑,不说话。最后福贵一问家珍才知道,一场延续了七天的高烧夺去了凤霞的声音。看到这里,我心里暗暗的流眼泪,这么痛苦地事情,谁受得了啊!可是福贵坚持着。

    接着,福贵的小儿子死了。凤霞嫁出去后生孩子大出血也死了。现在,福贵只有妻子女婿和孙子,但他很快乐。

    看完活着这篇电影后,我突然感觉到,世界上有很多比我们生活更悲惨的人,我们能到现在,应该感谢生活。不管怎么样,你经受了今晚的风雨,明天的太阳也会一定升起。在这部电影里面,福贵给他的儿子和孙子讲过同样的一句话:“鸡长大了是鹅,鹅长大了是羊,羊长大了就会是牛。”日子会一天比一天过得好。

    电影活着观后感2

    看完余华的小说《活着》再看张艺谋的电影版《活着》,深深觉得张艺谋就是上帝派来拯救小说《活着》残酷结局的天使,洒满温暖在人间,满满的正能量。小说相比电影更加残忍,让人痛心。电影的结尾是福贵祖孙一家人其乐融融坐在一起吃饭的画面,香火得以保留,亲情得以延续,这样的结局处理显得更加温暖,留有温情,给人希望。

    我谈“赌”

  • 9、 观后感:冰河世纪电影观后感

    《冰川时代》该片描述在冰河纪这个充满惊喜与危险的蛮荒时代,因为一名突如其来的人类弃婴,让三只性格迥异的动物不得不凑在一起,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冰河世纪电影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优质好文章,如转载请标注来源。

    冰河世纪电影观后感1

    今天,我看了一部电影《冰河世纪》,真好看也很感动。讲的是冬天的时候有一群猎人住在一个小帐篷里,来了一群老虎想夺走猎人的孩子。一只老虎去通知大伙来打仗,另一只老虎就一直追着小孩和他的母亲不放,实在没办法母亲抱着孩子跳进了瀑布,他们飘到了一头大毛象那儿。

    大毛象和一只树赖经过一路的灾难,费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把孩子送到了他父亲手里。猎人们很感激就搬走了。他们觉得不应该再捕杀动物了。

    我觉得猎人做得对,动物和人类是朋友应该互相帮助,不应该互相打仗,我们要爱护和平。

    冰河世纪电影观后感2

    早听说《冰河世纪》是一部可爱、有趣的动画片,但是一直没有看。因为我总觉得现在是大孩子了,还要去看动画片实在有点幼稚。但是当我真正观看《冰河世纪》我才发现,原来它真的不仅仅是一部动画片。因为《冰河世纪》,我彻底的改变了对动画片的认知,原来不管是否是电影、电视剧,只要故事情节好,用真情打动人心,动画片只是一种表现形式而已,而相对于故事情节,形式何足挂齿?只要它打动了你的心……

    故事讲的是一只树櫴、一只老虎与一只大象为了救一个人类的小孩在途中所遇的种种,影片的故事背景,很适合在这样一个炎炎夏日来欣赏:这是一个发生在冰河时期的故事,因此所有的场景都是一片白雪皑皑,冰天雪地,看着这样的画面,如同身临其境,仿佛你就处在那样一个纯净、凉爽而唯美的冰河世纪……,当然画面只是构成这部影片之所以成为佳作的一个因素,故事情节才是重中之重:人类为了生存,杀害了几只老虎,而老虎为了复仇,决定生擒人类的一个小孩,几番争斗之后,孩子的妈妈为了保护小孩,勇敢的跳入了瀑布下面,并顺流直下漂到了河边,恰好遇到了大象文辉与树櫴森仔,森仔决定把小孩安全护送到人类手中,这时老虎大阿哥也追了过来,看着身强体壮的大象文辉,老虎不敢轻举妄动,于是决定跟随其行,趁机把它们引入老虎圈,那里埋伏着一群急于报仇及饥饿过度的老虎。可是在追赶人类的途中,它们途经一个火山,老虎不小心差点掉下去,扒着冰沿吊在空中,而身下就是滚烫的熔焰,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大象文辉为了救老虎大阿哥,不顾身下是摇摇欲坠的薄薄冰

  • 10、 电影观后感:电影《活着》观后感

    《活着》的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了富贵的一生,由少爷变成穷人,由好赌变得恋家。第一人称的叙述让观众感到自己更像是在讲述自己的经历。那么你知道《活着》的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有关于电影《活着》观后感,希望你喜欢。

    希望读后感大全的优质读后感能够给您带来灵感。

    电影《活着》观后感1

    合上书本已是深夜,闭上眼睛,冥思、遐想。《活着》这部小说中的主人公福贵一生的命运在脑海深处层层涌现,撞击着藏在深处的灵魂,《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命运之间的友情,他们相互感激,同时也相互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他同时还讲述了眼泪的宽广和丰富,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在讲述主人公富贵如何承受生活巨大苦难时,也令我从中深受启发。

    福贵年轻时贪图享乐,以致倾家荡产,父亲不久便被气死,母亲也相继离世,原以为命运到这里便会有一些的好转,但往往事与愿违,几年平静生活过后,接踵而来的是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外孙的相继死去。最后,只剩得福贵与一头老牛在世上相依为命。那么多的灾难都一一发生在福贵与他的家庭身上,但当厄运来临时,福贵并没有自哀自怜,只是在稍许的麻木后,又开始迎接生活的挑战,以一己之力承担着照顾这个破败家庭的重担,他始终没有放弃生命的想法,即使在这个世上他仅有一头牛,几亩田与破茅房。所以当这部沉重的小说结尾时,我沉沉的感受到活着的意志,是福贵身上唯一不能被剥夺走的东西。

    我已经被这坚强的意志所打动,我明白了无论遇上多大的困难,只要有一颗坚强、乐观的心,世上没有迈不过的坎。每次深陷困境时,只要想起有一位老人在世上仅与一头牛相依为命,但他那活着的意志超乎于常人,我们更会精神抖擞,充满这斗志。

    《活着》以简单的美丽和朴素的力量,召唤着我不断前行。有人会认为福贵的一生是苦熬的一生,但对于福贵自己,我相信他感受到了幸福。

    《活着》体现了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人不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活着。

    电影《活着》观后感2

    书香流淌在生命的河流中,书的影子也一直存在于我的记忆中。从小时候开始,我就被一本本童话书充斥得满满的,书上那些栩栩如生的形象成了我最好的伙伴,白雪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睡美人、丑小鸭、都是我的好朋友。童话那些中幸福快乐的结局使我幼稚的心灵中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也促使着我从书中汲取更多的知识,而我一直也没有停下读书的脚步。

  • 2022-03-02

  • 2022-02-19

  • 2022-07-08

  • 2022-02-25

  • 2022-02-26

  • 2022-03-01

  • 2022-03-03

  • 2022-12-03

  • 2022-12-13

  • 2019-11-04

  • 2022-03-01

  • 2022-02-28

  • 2022-08-30

  • 2022-03-22

  • 2022-07-01

  • 2019-09-20

  • 2019-10-29

  • 2022-02-14

  • 2022-04-06

  • 2022-04-06

  • 2022-04-02

  • 2022-04-05

  • 2022-03-31

  • 2022-03-31

  • 2022-02-23

  • 2022-02-25

  • 2022-02-28

  • 2022-03-03

  • 2022-07-05

  • 2022-07-13

  • 2022-02-15

  • 2022-02-17

  • 2022-02-17

  • 2022-02-18

  • 2022-02-21

  • 2021-08-11

  • 2022-06-17

  • 2022-04-18

  • 2022-04-18

  • 2022-04-18

湮没观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湮没观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湮没观后感、2024湮没观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