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高中读后感 > 湮没的辉煌读后感 > 地图 > 湮没的辉煌读后感,2024湮没的辉煌读后感范文,湮没的辉煌读后感大全
湮没的辉煌读后感相关栏目
湮没的辉煌读后感热门栏目
湮没的辉煌读后感推荐
湮没的辉煌读后感

(共 1188 篇)

  • 1、 湮没的辉煌读后感

    湮没的辉煌读后感

    《湮没的辉煌》一书是两年前与朋友在书店闲逛,朋友推荐我买的。这本书放在我的床头,我时不时地拿来翻看,说不上爱不释手,但它确实很经得看,它是那种值得你再三玩味的书。作者夏坚勇凭此散文集获得了首届鲁迅文学奖。

    它的特点是借历史之酒杯浇现实之块垒,也就是说作者去到某地,就联想到此地历史上知名或不知名的人物,然后就历史事实发表其看法和评论,难得的是作者才华横溢、情辞并茂、观点非常独到有见解。你在看其文章时,经常被其拉入历史的情境中与作者一起唏嘘不已。如果在现实生活中缺乏激情或过于平庸,不妨看一看这本书,也许也如我一般为作者描述的历史人物或事件感慨万千。

    如其中的一篇散文《英雄赋》我是印象很深刻的。作者对毛泽东的描述尤为有意思:最伟大的英雄都是具有诗性的人,而真正的诗情都是藐视法则的。毛泽东有一次对斯诺说过,他是一个打着破伞云游世界的孤僧。为什么要打伞?因为中国有句俗语:和尚打伞无法无天。但外国人却无法体味汉语品格的丰富性,他们只能似是而非地翻译为:一个喜欢打着一把伞到处乱跑的人。

    毛泽东把自己形容为打着一把破伞云游世界的孤僧,其中还包含着一种人类最普通的生命体验:孤独。如果说有所谓人人平等的东西,那么孤独就是其中之一。对于每个人来说,孤独与喷嚏一样无法避免。但孤独有真孤独,也有小孤独。有些孤独只是个体柔弱的人在自然伟力面前的一丝颤动,或是人与人隔绝后的一种惶然,或干脆只是小园香径独徘徊那样的闲适无聊。有的孤独则如陈子昂所体会的那样: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涕下。这是孤独的极致。

    作者对成吉思汗也极为推崇。唯大英雄能本色。普通人的本色也许并不太难,那只是一种生命力从容自信的笑容。但对于大人物来说,却需要自身具有足够的分量和高度。本色的反面是矫情和自饰,历史上真正能作到这一点的大英雄其实并不多,在我看来,拿破仑可以算一个,毛泽东也是。在他们的身上,矫情和自饰的成分较少。

    还有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的本色,就是蒙古大草原的本色。

    那是怎样一片神奇旷远而又奔腾着生命激情的大草原!中国历史上那几个素称强悍的民族:匈奴人、鲜卑人、契丹人、女真人,当然还有蒙古人,都是从那个摇篮里长大的,又都是在那里度过了他们历史上的青春时期。对于整个民族来说,辽远而苍凉的牧歌只是他们忧郁的吟唱,长啸如风、马鞭如雨,那才是他们创造史诗的光荣和骄傲。曾经的金戈铁马接天盖

  • 2、 美国电影《湮没》观后感700字

    美国电影《湮没》观后感 开年就在北美上映的这部科幻大片《湮没》,由科幻小说《遗落的南境》三部曲的首部小说改遍。虽说没看过这部小说,但是可以想象电影应该比较合格的展现了那些剧情与场景,因为电影里的画面、景象的奇幻程度足以达到文字描述可以产生的想象空间了。 第一遍看时感觉基调是沉闷的,也难怪,毕竟描述的是人类面对外星生物入侵后所产生的绝望与恐惧,应该准确地说,是人类的无助感,对未知的、高维事物的不可战胜的无助感。 这个基调也全程影响着女主的情绪与心理,为了查清丈夫在进入闪光这个秘境里所遭遇的一切,从而找到帮助丈夫脱离生命困境的方法,她勇敢的自愿加入另外四位女科学家组成的探险小组,进入那个神秘的,前人有去无还的区域。 闪光是个什么样的神秘区域?一座海边灯塔被外空坠落的莫名物质击中后,产生一道道闪着光芒的流体屏障,所到之处变异一切生物,三年来一直推移吞噬大片区域,派去查实、探秘的各类人全都一去无返,除了女主莉娜的丈夫凯恩,但回来时他已经全无正常意识,并在饮水后开始大量喷血,变成半死之人。 剧情不觉特别新颖,还有老套之感。一个小组进入秘境,在探秘的过程中遭遇各种恐怖经历,一个个相继死去,最后有一个人成功脱险,如此剧情是不是有似曾相识之感,而且不止出现在一部电影里。所以就剧情本身来看并不突出,那么,这部电影值得看的是哪些呢。 首先是画面里出现的那些场景。湖泊、森林、树木、木屋、塔、花、草、藤、光线、色彩,等等元素合成在秘境里时,用一种幻丽手法构成的超现实的空间感,奇幻极了,一种特殊的美感,令观众眼里生辉。 然后是关于恐怖事物的奇思妙想。比如一头变异的熊在杀死一位成员后,吸纳了那个人死前绝望的呼救声,于是它一张嘴叫时,发出的就是那个女人最后的呼叫声,非常恐怖。又比如前军方人员剖腹后蠕动的肠子最后全面变异,将其身形固定在墙上形成巨幅的受难像,那一幕也是非常恐怖的。还有活人身体上长出叶子、蔓藤、花朵,最后定住全面变异成立体的植物人,等等,一些极恐怖的物种变异情节,脑洞大开。 还有就是电影最后的高潮部分,那充满极致奇幻的情节。莉娜终于到达灯塔,那个变异的起源地,并进入塔内。她看了录像带以及亲眼见证队长文崔斯的整个变异过程,自己也陷入被复制、重生的境地,最后她机智摆脱必死境地,将整个变异的源头毁灭,闪光全部消失不见。达极致奇幻时,观者会有出戏而入真幻境的错觉,感觉十分奇
  • 3、 苦难的辉煌读后感

    苦难的辉煌读后感(一)

    这几天,我认真通读了金一南教授的《苦难辉煌》,这是一本把中共早期历史放在国际大背景下解读的书,是第一本用战略思维点评历史的书。它以两万五千里长征为主线,以独特的视角真实地再现了革命前辈们在重大关头,义无反顾承担起挽救国家、挽救民族的历史使命,经历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在这一命运形成之初,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联共与共产国际、日本昭和军阀集团这四大力量,以中国大地为舞台发生了猛烈碰撞。内外矛盾冲突空前尖锐,各派力量的策略转换空前迅速复杂。外部的围追堵截,内部的争论与妥协、以及不尽的跋涉,中国共产党人正是经历了如此的地狱之火,带领中华民族最终完成了中国历史中最富史诗意义的壮举,中国革命也由此成为一只火中凤凰,从苦难走向辉煌。

    这样一本书需要我们细细品读、慢慢回味,才能理解其中的真谛: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是毛泽东同志《长征》中的诗句,在读完金一南的《苦难辉煌》后,这其间的千辛万苦、悲壮激烈、九死一生的场景又一次浮现在眼前,长征是红军胜利的重要一笔。毛泽东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有不屈不挠的共产党人,长征是不屈不挠的解放事业。毛泽东在四败后,总结出没有句句是真理,只有步步实事求是。毛泽东不是万无一失的神,而是一位随时准备坚持真理,随时准备修正错误的实事求是的人,毛泽东的伟大与非凡,并不在于那种充满佛光神意的被神化的计划或预言,而在于它的实践,不屈不挠的,百折不回的实践。这是共产党人最为鲜活的灵魂。红军的四渡赤水之战,最令人惊叹的不仅是领袖人物的领导艺术和指挥技巧,更是中国工农红军空前顽强战胜死亡的决心和寻求胜利之意志!书中说到,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是天赐良机,而是来自千千万万的人的英勇献身。给我们印象深刻的是这些光芒不是在共产党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最辉煌的时候迸射出来的,是在共产党人最困难的时候,在前景最黑暗这种情况下,共产党人还是坚守自己的信仰。像红军20师师长胡天陶被俘,让国民党方大吃一惊的是一位红军师长在冰天雪地中身上只有几件打满补丁的衣服,而在国民党的威逼利诱下,胡天陶始终只有一个字2020不!这就是共产党的信仰,这样的人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脊梁。他们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在艰难困苦中唤醒一个灾难深重民族的自尊、自信和自强,在一穷二白中支撑起一个历史悠久国度持续的繁荣发展。

    然而在当代社会我们最缺少的

  • 4、 苦难辉煌的读后感

    以史为鉴,延续辉煌

    读《苦难辉煌》有感

    天地阔大,世事渺远,掩卷凝思时,几度物换星移,再叱诧风云的人物业已化作历史的背景。穿越悠悠岁月,唯有文字不会生锈,唯有思想永恒璀璨。透过纸上山河干戈了将近一个世纪的烽火狼烟,我想仔细地看看,那些自苦难岁月中走过来的人们,那页永不会褪色的历史,那片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旗帜,向后人昭示了一笔怎样珍贵的精神财富。

    祖国,我愿饱览你的足迹,解读你山重水复疑无路之际,如何在风雨如晦的长夜走出一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开篇《苦难辉煌》就用激情澎湃地笔触描绘了一个属于进步青年们的激情时代,那时候的中国,已经没有能力倒叙千年前的金粉繁华富贵无匹,昔人只能用悲愤难抑的神情喟叹风光不再的荒烟蔓草疮痍满目。对于一些爱国青年和进步志士来说,最激动人心的话题莫过于救国与革命,最震撼人心的使命莫过于使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变为东方巨龙、从百年沉沦走向百年复兴。亘古不变的肤色是承袭自炎黄始祖烙印下的图腾,血脉里奔腾的黄河长江是华夏子孙生而为龙的倔强,面对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局面,不认输的中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推翻了那个腐朽到了骨子里的清王朝统治。这一次登上历史舞台大放异彩的人物是孙中山。然而,孙中山也有困惑,原先以为阻碍民族进步的封建王朝消灭了,为什么中国这片土地上还是一片群魔乱舞,而且各路人马各自为战,搅得天下生灵涂炭,看不到壮丽的未来。此时,遥远的俄罗斯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十月革命成功地实现了无产阶级专政!西伯利亚平原上的社会主义之光温暖了古老中国沉沉的黑眸,中国又拥有了一条新的、充满了生机的出路!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萌芽在这片土地上,革命的种子冲破重重阻碍,破壳而出。

    诚如书中所言,那是一个狂飙突进的时代,也是一个年纪轻轻就干大事、年纪轻轻就敢丢性命的时代。艰难形势的步步紧逼迫使年轻人有轰轰烈烈地为国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激情!翻开史书,数风流人物,且看无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瞿秋白36岁时从容走向刑场,沿途高唱俄文《国际歌》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慷慨赴死。周恩来29岁主持南昌起义,英雄城举英雄事。毛泽东34岁点燃井冈山燎原之火,烧尽压迫,博古24岁出任中共临时中央负总责的人,邹容18岁写就《革命军》成就一夕烈士之名。这些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没有一个人老态龙钟,没有一个人研究长寿,没有一个人醉心名利,经历的人生都是奋斗、牺牲、救亡。果真是天行健,君子自强以

  • 5、 《苦难辉煌》读后感:苦难铸就辉煌

    苦难铸就辉煌

    ——《苦难辉煌》读后感

    曹萍

    几年前就知道有一本《苦难辉煌》,总想找来看看,但总在所谓的忙碌中忘记了。另外,主观感觉可能是一本“说教”类的书,也没有激发我的兴趣主动取读。前段,单位要购买经典书籍,我看了看书单,《苦难辉煌》赫然其中,我提笔勾选,也带着好奇心想看看,一本书多年经久不衰,必有它的独到之处。书来后,撕掉外膜,一股清淡的书香扑面而来,“苦难辉煌”四字遒劲有力地刻在封面上。我先看了看“第一版前言”,这个前言我不陌生,早在其他书的引用中见过。按我读书的习惯翻翻目录,目光再也不想从书本离开,心灵有种触电似的震撼,惊心动魄的情节,大无畏的革命精神,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一个个鲜活的英雄人物,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让我贪婪的阅读,目光也在字里行间“急行军”,每每读至凌晨。厚厚的500面的书,我三天时间吸吮完,还爱不释手地边翻边感叹。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这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各方都力图破解,包括苏共、国民党、日本,也包括了斯大林、蒋介石。最终给予解答的还是伟大领袖毛泽东。

    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各方势力群雄竞起,共产党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国民党人以三民主义、日本昭和军阀集团精英以法西斯主义,在中国展开了一场舍生忘死的较量,皆宣称自己的主义救国救民,皆为实现自己的主义在所不惜。在革命早期被称为“匪”的共产党和红军最不被看好,一度也被国民党中央军挤于西南一隅,岌岌可危。然而,顽强的党和军队,凭着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斗志、英勇的奋战,绝地重生,如火中凤凰,涅槃重生。

    伟大的斗争,产生了伟大的长征。这是一条蜿蜒二万五千里的铁血洪流。后人沿着红军的足迹真的走完长征全程也觉艰辛不己。历史的真相更让我们感叹不己。红军在行军途中,每日上空有飞机侦察轰炸,地上有数十万国民党大军左右跟随,围追堵截,缺衣少粮,缺医少药,在这种环境下翻雪山、过草地,血战湘江,四渡赤水,飞夺卢定桥,抢渡金沙江,中国共产党又领导红军以无与伦比的英雄气概走完了长征,创造了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铸就了人民军队的苦难辉煌,定格了永不消逝的“地球上的红飘带”。

    红旗是用坚定的信仰打出来的。在革命最艰苦时期,是铸就英雄的大时代,也是产生大叛徒的时代。意志动摇,让一些党的高级干部,曾经的战斗英雄,甚至党的缔造者也丧失革命信心,投敌叛变,对党和军队造成严重损伤。张国焘分裂党终而脱党投敌,孔荷宠叛变被蒋

  • 6、 《世纪的辉煌》的读后感

    《世纪的辉煌》这本新书。看完这本书后,让我深深了解到昔日的中国是那样的辉煌灿烂。而随着世纪的发展,人类文明的推进,全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这见证了中华人民正向前挺进。特别是近20年,国内实行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现代化建设。今天我国不仅已跃居为世界第七大经济体系,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二位,而且在政治、文化、外交、国防等多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抚今追昔,我为中华民族的奋发崛起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我们正处于一个令人振奋的时代,一个迅速发展的新世纪。时代在变,国际社会竞争十分激烈,在这竞争中,中国也加入了世贸组织(既wto),这象征着中华人民在国际社会里迈出了巨大的一步,了中华儿女坚强不屈、永不服输的心声,中国的市场将更为开放,对外经济贸易将会朝着更高层次和更大规模的方向发展。

    奥运会已经在筹措中了,我们中华人民齐心协力,举全国之力在申奥会中表现得力压群雄,终于取得了申奥的成功,当成功的喜讯传来,全国人民群情振奋,万民同呼,我们赢了!中国赢了!

    《七子之歌》想必大家也一定听过,在大家的盼望下,被帝国主义强占下的香港、澳门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这不正说明了海峡两岸浓浓的亲情是永远也不能分割的,这种神圣的爱是不能被帝国主义玷污的。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是以民族魂魄谱就的雄壮旋律。越是遇到艰难险阻,这旋律就越发激扬高亢。面对非典型肺炎这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灾害,这旋律又一次在人们心中涌动,在祖国大地回荡。非典一场没有硝烟的特殊战斗,已经取得了胜利;一座抗击非典的伟大长城,终于巍然矗立起来。今天,抗击非典的伟大精神,又为民族精神增添了一笔新的宝贵财富,这是今年来取得的有目共睹的最辉煌的成就。

    在这“信息时代”里,不懂电脑的人等于半个文盲,所以,电脑在我们生活中有着不言而喻重要性。计算机的发展犹如下山猛虎一般迅速,一款款别致新颖的电脑推陈出新,这可都是人们智慧的结晶啊!

    三峡水利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自从三峡水利工程实现蓄水后,严格的环保要求及服务质量,使这里成为服务的形象大使,这又了结了一个长期以来的心愿。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我们的祖国真是太伟大了,我为祖国取得了这么多的辉煌成就而被感动着,看到了这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为祖国而感到十分骄傲、自豪发。但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所以让祖国更加繁荣富强的任务

  • 7、 《苦难辉煌》读后感:回顾苦难正视辉煌

    《苦难辉煌》是第一本把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放在国际大背景下解读的书,是第一本用战略思维、战略意识点评历史的书,是第一本可以作为大散文欣赏的历史图书。这本书必须细细品读,慢慢回味,不可以一蹴而就,一目十行。因为,字里行间的信息量太大了,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历史事件犬牙交错,是非对错翻云覆雨。

    《苦难辉煌》读后感:回顾苦难 正视辉煌

    第一油矿采油108队 魏强

    首次将这本书拿在手中的时候,我并没有急于打开它,我对这本书产生了深深的好奇与期待,好奇它的内容,期待在阅读中它能带给我全新的感受。苦难、辉煌,这本来就是不相干的两个词,当看到它们写在了一起的时候,我的心里冒出的第一个想法是——凤凰涅槃。凤凰就是在浴火的苦难中重生而辉煌的。在封皮的简介中,我看到了这样一段文字“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我脑海中立刻想起了《毛泽东选集》中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这篇文章。书中所写与毛选中的文章,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这更增添了我对这本书的期待值。

    正如书中所言道:日本是中国最新的老师。中国革命者从日本译来了《共产党宣言》。很有意思的是,除了毛泽东在1928年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却没有任何日本人或共产国际的革命者写一篇《日本的红色政权为什么不能够存在》。进而再写一篇《为什么法西斯主义能够在日本存在并疯狂发展》。是啊,为什么呢?让人深索,让人浮想联翩,很有意犹未尽之感。这不仅仅是对中国革命的思考,这也可以说是对我们近邻日本的一次剖析。同样的苦苦探索,走出的道路却可以说是相背的。

    一直读来,在我印象里出现最多的,就是“中国革命的特殊性”,其特殊在哪里?一直都有特殊性吗?结合现在的实际情况,国际形势,我们又应该有什么样的思考呢?确实,我们可以说是“白手起家”——既没有理论支撑,也没有实践经验,这就是我们中国革命的特殊性,且一直都是在摸索中行进着。书中对“为世界革命开创了一条‘毛泽东道路’”提出了笔者的认识评价——仅此一点,功在千秋。不错,这是我党在革命征途上探索出的一条适合中国“特殊性”的道路,这就是足以彪炳史册、功在千秋的。

    书中笔墨最多的,除了共产党,自然是国民党。尤其是军中人士,哪怕将才,越是“将才”,越是摆脱不了“愚忠”二字!陈诚便是这两个字的最好注解。他除了执行命令,头脑中还有思想吗!?

    我又想起了那句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开国十位元帅,在南昌起

  • 8、 辉煌读后感

    辉煌读后感(一)

    这几天,我认真通读了金一南教授的《苦难辉煌》,这是一本把中共早期历史放在国际大背景下解读的书,是第一本用战略思维点评历史的书。它以两万五千里长征为主线,以独特的视角真实地再现了革命前辈们在重大关头,义无反顾承担起挽救国家、挽救民族的历史使命,经历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在这一命运形成之初,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联共与共产国际、日本昭和军阀集团这四大力量,以中国大地为舞台发生了猛烈碰撞。内外矛盾冲突空前尖锐,各派力量的策略转换空前迅速复杂。外部的围追堵截,内部的争论与妥协、以及不尽的跋涉,中国共产党人正是经历了如此的地狱之火,带领中华民族最终完成了中国历史中最富史诗意义的壮举,中国革命也由此成为一只火中凤凰,从苦难走向辉煌。

    这样一本书需要我们细细品读、慢慢回味,才能理解其中的真谛: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是毛泽东同志《长征》中的诗句,在读完金一南的《苦难辉煌》后,这其间的千辛万苦、悲壮激烈、九死一生的场景又一次浮现在眼前,长征是红军胜利的重要一笔。毛泽东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有不屈不挠的共产党人,长征是不屈不挠的解放事业。毛泽东在四败后,总结出没有句句是真理,只有步步实事求是。毛泽东不是万无一失的神,而是一位随时准备坚持真理,随时准备修正错误的实事求是的人,毛泽东的伟大与非凡,并不在于那种充满佛光神意的被神化的计划或预言,而在于它的实践,不屈不挠的,百折不回的实践。这是共产党人最为鲜活的灵魂。红军的四渡赤水之战,最令人惊叹的不仅是领袖人物的领导艺术和指挥技巧,更是中国工农红军空前顽强战胜死亡的决心和寻求胜利之意志!书中说到,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是天赐良机,而是来自千千万万的人的英勇献身。给我们印象深刻的是这些光芒不是在共产党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最辉煌的时候迸射出来的,是在共产党人最困难的时候,在前景最黑暗这种情况下,共产党人还是坚守自己的信仰。像红军20师师长胡天陶被俘,让国民党方大吃一惊的是一位红军师长在冰天雪地中身上只有几件打满补丁的衣服,而在国民党的威逼利诱下,胡天陶始终只有一个字2020不!这就是共产党的信仰,这样的人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脊梁。他们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在艰难困苦中唤醒一个灾难深重民族的自尊、自信和自强,在一穷二白中支撑起一个历史悠久国度持续的繁荣发展。

    然而在当代社会我们最缺少的就是这

  • 9、 苦难辉煌读后感3000字:苦难辉煌读后感

    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没有经历过战争,没有经历过饥荒,少年时读着课本上革命小英雄的故事,看着革命教育电影,也许是年纪太小,只记得当时被老师要求,要读出感情,要抱着无比崇敬的情绪去缅怀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献出生命的革命先辈们。但是当时的自我真的不太能深刻了解那其中的情感。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生阅历的增加,知识的充沛,让我能够更加深入的去了解那段历史,能够让我从中学习到更多,体会到更多。并且能够在我自我的人生道路上指明方向,帮忙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最近看了战略问题专家金一南新著《苦难辉煌》,跟随着作家的笔墨去追寻中华民族的人民军队在历史重大关头不畏艰险,勇于承担救国使命,突出重围,杀出血路,最终夺取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为中华民族带来了新的期望。

    辉煌往往与苦难相伴,只有历尽艰难,才能像凤凰涅盘,重获新生。我们的人生道路也是如此,从牙牙学语的孩提时代,到能够独当一面的社会公民,这其中的道路绝对不可能一帆风顺,甚至也许会遇到很多坎坷挫折。然而,正如书中所描述的一样,1921年,中国共产党刚刚成立时没有多少人相信,这个小小的政党能够赢得中国的未来,很少有人想到,在崇山峻岭、江河草地中那个弱小被无数困难挫折所围绕的部队能够完成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长征,没有人明白为什么应对如此多的苦难,中国共产党人还能继续前进,答案就应只有那些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们明白,他们正背负着这个世界上最大国家和民族复兴的全部期望。

    他们是历经百年风雨的中国人民的期望,正是他们那种百折不挠坚持前进的决心预示着他们的光明前途和辉煌未来,正是这些革命先辈们的不懈努力,我们的新中国才能扬眉屹立在世界东方,才能取得这天的巨大成就,这天的中国早已不是百年前的东亚病夫,这天的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成功举办奥运会,世博会赢得无数国际赞誉的强大国家,是不畏任何苦难,关心人民生命财产的负职责的大国。这一切都是无数共产党人不懈努力,艰苦奋斗的伟大成果。就像书中说的,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是天赐良机,不是机缘巧合,而是来自千千万万的革命先辈用不怕牺牲,英勇献身的精神创造出来的。共产党人的光芒不是在于他能够不断取得胜利,从而证明其自身的强大,而是在共产党人最困难的时候,在中国革命前途命运最黑暗的时候,共产党人还是坚守自我的信仰。即使被敌人俘虏,即使在国民党的威逼利诱下,我们的共产党员们都只有一个字不!这就是共产党的信仰,无论应对

  • 10、 苦难辉煌读后感700字:苦难辉煌读后感

    《苦难辉煌》深刻地剖析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错综复杂、恢宏壮阔的历史进程;全景式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战争的正义、艰辛和伟大;清晰地再现了一幅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下,引导中国革命历经磨难挫折,最终走向辉煌胜利的历史画卷。翻阅了这本书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近百年来中国人民苦难中挣扎、觉醒中抗争、自立中图强的道路是如何走过的,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是历史和人民最终选取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坚实迈向民族伟大复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毛主席对长征的一番评价: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好处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先有真人,后有真理。一种强烈的职责感,使我必须要写出这批真人。他们不爱财,不为官,不怕死,就为这个事业,为心中的主义。要立足本职,为地税事业再上新台阶尽自我的一份力。《苦难辉煌》一书引导人们在风云变幻的当今世界持续内心的平静,在追求物质丰富的同时坚持对理想信仰的守望。我想这种理想信念不能仅仅停留在思想认识层面,更应当体此刻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当中。作为成长于和平时期的青年地税工作者,我们务必立足本职,进一步弘扬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一丝不苟地完成好自我的本职工作。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与困难,这些虽然跟前辈们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所经历的艰难险阻没法比,但也需要拿出那份百折不挠、英勇无畏的精神去克服、去战胜。新时期,地税工作面临着历史性的机遇,作为年轻地税人我们要抓住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牢固树立真实可信、科学严谨、创新进取、服务奉献的地税核心价值观,勇于肩挑重任,用我们自我的行动共同开辟地税事业完美的未来。

  • 2019-09-21

  • 2019-09-22

  • 2019-09-25

  • 2019-09-25

  • 2023-04-13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3-05-30

  • 2019-10-22

  • 2019-10-28

  • 2019-09-28

  • 2019-09-20

  • 2019-09-25

  • 2023-06-0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11-06

  • 2019-10-22

  • 2019-09-23

  • 2019-10-17

  • 2019-10-22

  • 2019-09-25

  • 2019-10-11

  • 2019-10-17

  • 2022-04-1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3-01-28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10-29

  • 2022-01-03

  • 2019-10-19

  • 2019-09-20

湮没的辉煌读后感
湮没的辉煌读后感栏目为大家提供优质的2024湮没的辉煌读后感,湮没的辉煌读后感范文,湮没的辉煌读后感大全等,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