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超乎想象的宇宙观后感 > 地图 > 超乎想象的宇宙观后感,2024超乎想象的宇宙观后感
超乎想象的宇宙观后感相关栏目
超乎想象的宇宙观后感热门栏目
超乎想象的宇宙观后感推荐
超乎想象的宇宙观后感

(共 1241 篇)

  • 1、 纪录片《超乎想象的宇宙》观后感

    纪录片《超乎想象的宇宙》观后感 我开始喜欢上科学了,它并不是我们教科书上的语气,毋庸置疑地告诉你答案,而且答案唯一。正相反,它的每一个论点都是从一个问题开始,然后提出一个猜想,然后想办法验证的过程,如果有更新的论点或证据出来,原来的认识就可能被更新,而且很可能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猜想,都没问题,你按照自己相信的去验证就是了。正是这样的科学态度,才有了这部纪录片里的各种研究,让人脑洞大开。 你的时间可能不等于我的时间 我原来以为,全世界甚至全宇宙都用一样的时间,就算是时差也都是建立在同一套时间标准里的,爱因斯坦却发现,时间不是恒定的,而且时空并不是相互独立的两个部分,他们是有联系的,空间里的运动会影响到时间的流动。这么说,如果有两个时间一样的电子钟,一个放到飞机上去绕地球飞一圈,一个放在原地不动,你猜飞机上的那个钟时间会有差别吗?会的!飞机上的钟会慢一点点,这一点点就是运动造成的。除了运动会影响时间,重力也会影响时间,重力的拉扯力度越大,时间的流动速度约慢。就像《星际穿越》电影里的男主角去一颗外星只有几个小时,他呆在太空舱里的队友已经老了二十三岁了,因为他去的那颗星球重力比较大。 有没有回到过去,时间倒流的可能?理论上时间往前往后走都是可以的。但影片里说现在我们还没有见到从未来回来的时空旅行者,所以暂时看是不可能。可是这样的说法我挺难信服的,也许身边有未来回来的人,只是我们没认出来呢。《星际穿越》里探讨了这样的可能性,我们以为的天启有可能是未来的自己。 那有没有去未来旅行,预见未来的可能?片里只给出一种说法,宇宙中的一切都是从有序变为无序,无序的话就更难预测。就像宇宙大爆炸设定了一种程序,其后的事物发展都是这种程序的重复。 空间不是空无 时间看不见摸不着,它并没有一种形体,那空间呢?我们的空气也是看不见摸不着,你说有没有空气这种物质?是有的,而且我们还可以分解出空气里的成分。我们的空间也很奇特,它好像一个有生命力的架构,可以伸缩、延展、扭曲,也一样含有成分,只是里面占大部分的成分科学家还不知道它是什么,先叫做暗能量。爱因斯坦说,我们的引力正是空间本身想象一张平坦的大网,地球往上一放,网就凹下去形成凹槽,这个时候放个月球上去转一下,月球就会顺着凹槽转动,于是就有了月球围着地球转了。 我们是唯一吗 之前就知道我们很幸运,因为地球距离太阳的距离刚刚
  • 2、 人类宇宙观后感

    《人类宇宙》是一部由布莱恩考克斯主演的纪录片,网友们对这部纪录片也是给出了一致的好评,一起来看看吧!

    the gods themselves are later than creation诸神生于创世后

    so who knows truly whence it has arisen?谁人知晓洪荒初

    就像河流在太阳系中总有相同的规律一样,万物皆有规律,不论是河流 岩石 地表还是生物,即使外来的和最复杂的生物也不例外

    即便板球比赛规则未曾有大的变化过,但没有一场板球比赛的结果可以预测(--宇宙本身也有一些自然规则,但由于许多不确定变量因素存在,导致结果随机不可预测的,())所以并不是原来的规则使结果不可测

    宇宙创造我们的这一行为,并不单由规则所决定,偶然性的成分也很大

    单纯因为机遇,我们人类才得以存在

    教授头发更花白了,看着有点儿揪心。开篇的太空站,黑曜石,东非,灵长类动物族群,真是非常2001太空漫游啊!

    理工男的情怀片。无数次让主持人处于镜头和阳光之间制造眩晕效果未免矫情,而且主题过泛,大多数内容蜻蜓点水,毫不严谨,用情怀稀释科普片该有的知识含量是我不喜欢的。

    看得数次都要感动得哭出来了

    有情怀 五集连看略有重复 第四集真空实验

    优点:大量精美珍贵的画面,帅气教授带你腾空下海看遍世界美景。从多个角度探讨了我们是谁,我们从哪来,我们的未来,我们和宇宙的关系。 不足:比喻很多,有些过于文艺,导致情节有些冗长,而有些有意思的地方点到即止,系统性不强。

    看了第二集,感觉科学内容少,类比内容太多。不过最后提到了宇宙的无中生有和多重宇宙,满意了。

    暴胀理论。人类宇宙不可避免。你存在是因为你必须。如果智慧在宇宙中极端罕见,人类有责任保留火种:我的梦想是星辰大海(其实就是殖民,像《基地》一样殖民银河系...)。这个系列人本精神很重。cox教授还是好可爱^ ^

    黑曜石放在航天飞船前的那一幕我的泪眼婆娑了。复活节岛再一次激起我的智利梦!

  • 3、 《宇宙与人》观后感

    《宇宙与人》观后感

    前几天,我们观看了一部科普片《宇宙与人》,在经历了60分钟惊心动魄的视觉享受,1个小时荡气回肠的心灵震撼之后,真叫人感慨万千。

    应该说,宇宙的诞生是一个奇迹,但生命的诞生更是一个奇迹,一个纯粹的物质世界,却能创造出智能,创造出了人类去反思这个宇宙,这也许就是哲学的真正根源所在。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150亿年前,一个温度高得不可思议的能量奇点突然爆裂,造就了这个充斥着大大小小星际物质的浩瀚宇宙。而且,这一爆炸过程至今仍在进行着,因为一旦宇宙停止向外运动,它必将会被自身的引力所灭亡。所以说运动是绝对的,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答案。宇宙的万物,大至一个星体,小至一粒尘埃,都是由原子所组成的,只不过是在原子的数目上的差异。而原子又由一些更小的微粒因受到微妙的力平衡而构成,微粒再由更小的微粒构成,究竟有没有最小的不可分的微粒以构成这个宇宙,至今科学尚未发现。但可以相信,只有未被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终究有一天,科学必将揭示整个宇宙的奥秘。

    如果这个世界只存在物质,而没有一个更高级的形式去意识到这个物质世界,那么这个世界的存在将毫无意义。宇宙选择了生命、然后又选择了人。地球的环境是那么的适宜,有不远又不近的太阳在源源不断提供着生命所需的光和热,液态水为生命诞生提供了温床,时刻不停绕着地球转动的月球给了生命的运动规律,还有那些为我们阻挡外来行星入侵的地球行星伙伴们。这种种的一切,促使生命产生了。

    人类产生的又是那么的恰到时候,上一代的地球统治者??恐龙为我们承担了一次毁灭性的打击,人类从此走进地球的统治。在发现了自然规律这一宝藏之后,人类按着宇宙事先制定的法则,一步步将地球改造成按人类意志发展的生机勃勃的世界。而今,人类已有能力采取措施来避免恐龙的悲剧,也许人类会永远在这个星球上生存下去。然而,事物是辩证的,人类在改造自然、向自然索取的同时,也在破坏着自然,并且促使着这个自然向着不利于人类发展的环境转化。环境污染、人口膨胀已经让人类吃够苦头,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去遏制这个势头,恐怕将来毁灭地球的,不是一颗行星,而是人类自己了。宇宙已经把物质智能交给了我们,但是精神的道德准则却要靠我们自己来建设,否则,文明的级别越高,毁灭的概率也就越大,我们应该感谢这个宇宙,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奇迹,爱护好自己和自己的同类,让这个宇宙为这个地球而骄傲!

    比起整个宇宙的历史,

  • 4、 宇宙与人观后感
    《宇宙与人》观后感一 让我感到很以外的是,中国在二十世纪末就拍出了不错的片子,总感觉中国的纪录片跟世界上好的片子有很大的差距,但是看到这个片子之后我在将来对中国的还是抱有希望的。因为我们平常看到更多的是bbc拍摄的,设计效果以及教育意义都很不错。 让我深入思考的是我们人类的渺小与宇宙的浩瀚。人类历史只有短短的那么一段,可是宇宙的历史却是很是久远,从我们人类诞生到现在,人类经历了很多的劫难,但是我们幸运的活了下来。就像犹太民族一样,虽然是历经劫难,但是百折不挠的坚持,并且在努力改造自己的生活环境。当然这期间人们也犯过很多的错误,其中不乏对自然的破坏和对自然的过度崇拜,人们会因为时代的局限,而作出了很多现代人不了解的事情或者什么,这需要我们设身处地的去了解当时的具体情况,而不是妄加判断。在人类的进化史的过程之中,有很多生物已经以为不能经受环境变化的考验,渐渐的离开了我们的视野,甚至是灭绝,这可以作为我们人类生命顽强的一个表现,但是我们最好还是从中悟出一些值得我们借鉴的事情来得更好一些。 我们暂且把片子中的有些数据认为是确切的,我相信就像圣经预言的那样,人类会灭亡,而不会有所谓的诺亚方舟。这看起来没什么,因为我始终相信,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的东西中有灭亡的那一天,不是我悲观。因此,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不要过度的计较一些事情,我们更多的时间是生活在现实之中而不是生活在梦想之中不是吗? 其实,每个人都看出了我们这个社会浮躁的一面,我不是危言耸听,改革开放有可能是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也有可能是人们精神陷入极度的空虚,而愤然离世。无论是看过还是听过自杀现象的人,或许都有一个想法,怎么会那么傻,其实我们内心都住着这样一个我们自己,放弃生命,放下社会的羁绊。 悲观的思想说了一通,我们更多的还是随大流的展望一下未来,未来我们能做什么?我认为在伟大的人,也是平凡的人,只不过有些人占到了天时地利人和。我们不要抱怨社会的不公平,其实整个宇宙就是不公平的不是吗?就拿我们太阳系来说,为什么就只能地球上有生命(当然只是现在的局限,或许别的星球也有),别星球为什么就不能有?就想思考我们人生一样,我们在做事情还是出事的时候要考虑很多的情况,即使我们能做到跟大程度的理性,其实我们更多的还是感性占上风,因为我们对世界的了解或者是多我们自己的了解都还只是很少
  • 5、 想象猫观后感影评

    《想象猫》是一部由俞承豪、朴哲民和韩艺璃等主演的电视剧,网友们对这部剧的评价却并不算好,这是怎么回事呢?一起去看看吧!

    对主题讲人与动物的影视作品一般不怎么感兴趣,非要说的话,几部这类的电影还能接受,电视剧是真的一部没看过,前两年都在看的神犬奇兵,一眼都没看过,之所以来看这部剧,完全是冲着俞承豪的颜和演技来的。

    刚开始真不能忍福吉的配音,觉得满满的违和,一度以为编剧是来搞笑的么,后来觉得配音还是挺赞的,有猫咪那种慵懒的感觉,而且配音也是必要的,要不全程看俞dd对着一只猫叨叨叨,不明所以的人内心os肯定是,这tm有病啊,分分钟弃剧的节奏。

    豪在这里面的设定是他所有角色中我感觉最适合他的一个,阳光温暖的画家,有一个安乐的小窝,一只肥肥的喵,一个不离不弃真心相交的朋友,比起他以前演的那些总是被虐的角色,不论是男主还是男配,这个角色,活得简单自由,快乐单纯。

    宗贤在雨夜捡到淋得惨不忍睹的小福吉的那一幕,真的很感动,女友抛下他选择了离开,福吉走进了他的生活,很多人说这部剧为什么没有交代清楚宗贤初恋为什么要跳楼,一向很追求剧情的我,却没有同样的疑问,我觉得,每一个人的初恋,都是美好的,真正爱过的,但是初恋往往不能走到最后,因为种种原因,大都会各分两路,这里的初恋跳楼,其实就只是一个两人分开的事实,主题是治愈,当然重点不在于讲男主和她的初恋因为误会或者缘无分而错过,而在于男主经历伤痛如何得到救赎的过程。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剧情有些单薄,毕竟从头到尾的主角只有一个网络漫画家和他的猫,而且场景仔细数一数只有十六个,另外女主的脸也是众人吐槽的对象,说女主的脸比男主大两倍,但我想说的是,这部迷你剧只有8集,一集也只有三十几分钟,本身的设置就不是一个正剧,没有拖沓冗长,所以也就没有剧情单薄一说了,至于女主,这不是一部偶像剧,没必要非得从男一女一到男n女n都得高颜值,女主不漂亮,但是这个角色真的很善良很温暖,无微不至地照顾体谅男主,对他的顽固淡漠从不生气,尤其是给男主系围巾那里,作为女生,我都觉得这样的女生真的好温暖,作为男生,我也一定会喜欢这样的女孩,剧外的我们觉得男主很帅女主不漂亮,但是在剧中,男主的帅气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实际性的好处,而女主,照顾他心疼他包容他,作为颜控,第一次觉得,外表有时候真的没那么重要。

    工作的不如意,女友去世的阴影,是男主心上的伤口,已经结了痂,但是却一直没有

  • 6、 《宇宙与人》观后感精选

    在生活中看看电视剧已经是非常稀松平常的事情了,为了回味这个作品,我们可以将观看作品之后有感而发的内容写成观后感,写观后感时一定要将自己真实的感受表达出来才具有感染力,您是否对写作品名的观后感有所疑问呢?以下内容主题是“《宇宙与人》观后感”,是读后感大全为您分享的,希望您分享本页内容与您朋友!

    《宇宙与人》观后感 篇1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上教师放映了《宇宙与人》这部影片,这部影片是一部科普教育片,生动形象的讲述了宇宙的演变和人类的起源以及人类对宇宙奥秘进行探索的过程。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150亿年前,一个温度高得不可思议的能量奇点突然爆裂,造就了这个充斥着大大小小星际物质的浩瀚宇宙。并且,这一爆炸过程至今仍在进行着,因为一旦宇宙停止向外运动,它必将会被自身的引力所灭亡。所以说运动是绝对的,从那里我们能够得到答案。宇宙的万物,大至一个星体,小至一粒尘埃,都是由原子所组成的,只可是是在原子的数目上的差异。而原子又由一些更小的微粒因受到微妙的力平衡而构成,微粒再由更小的微粒构成,究竟有没有最小的不可分的微粒以构成这个宇宙,至今科学尚未发现。但能够相信,仅有未被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终究有一天,科学必将揭示整个宇宙的奥秘。

    宇宙选择了地球作为生命的载体,供给地球源源不断的光和热,供给生命生存所必需的水,时刻不停绕着地球转动的月球给了生命的运动规律,还有那些为我们阻挡外来行星入侵的地球行星,种种条件促使了生命的诞生。生命的出现带来了意识,这使得地球不再仅仅是个物质球体,而变为了物质与意识共存的球体。如果这个世界只存在物质,而没有一个更高级的形式去意识到这个物质世界,那么这个世界的存在将毫无意义。

    在人类出现之前,恐龙曾统治世界,可是这样一个庞大的物种最终消失在这个世界上,也许这也说明了必将有更高级的生命来统治世界。之后人类便出现了,之后人类学会了运用自然规律,学会了耕种,学会了把自然的改造为适合人类的,人类的智慧就这样不断地被开发。地球也慢慢的按照人类的意志被改造的越来越生机勃勃。人类已然学会了趋利避害,也许恐龙灭亡的杯具绝不会在人类身上上演。可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都应当辩证的去看待。

    人类在改造地球、向自然索取的同时,也在破坏着地球环境,并且促使着这个自然向着不利于人类发展的环境转化。环境污染、人口膨胀已经让人类吃够苦头,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去遏制这

  • 7、 《神秘的宇宙》观后感400字

    今天,我和同学们观看了《神秘的宇宙》,让我深深地感动了.

    当天晚上我写完作业,天上忽然吵闹起来.我开门出去一看,噢,原来是月亮和星星爱吵架,吵得还真凶.

    月亮说:你们这些小东西,竟敢和我比亮.星星也不甘示弱地说:怎么,你不就是比我大一点吗 但是,如果我们合起来,就是一个大集体,可比你亮多了.……你们这些坏东西,竟用这种口气对我说话,真是吃了豹子胆了.月亮气愤地说.怎么不敢 星星也愤怒地说.

    说完,星星就叫来许多小伙伴,组合到一起,组成一条银河.这条银河又明又亮,在深蓝的天空中像一条美丽洁白的玉带.

    月亮被吓得缩到乌云后面去了,白月亮马上变成了灰月亮,像辉煌灯火中的一个暗淡的小灯泡.什么,我认输 不可能……不服气的月亮说着又出来了.它又开始争论起来.你……你们等着瞧吧!愤怒的月亮说.

    这时,太阳公公问明情况,语重心长地说:你们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没有看到自己的短处.月亮和星星听了,沉默了好一会儿,都惭愧地低下了头.

    从此,月亮和星星再也不争了,他们和睦相处,共同把天空打扮得更加美丽无比!

    点评: 自古英雄出少年,这句话一点不假,作者通过观看《神秘宇宙》就如此大胆而具体的理想,真不简单.

  • 8、 宇宙与人观后感范文

    5月6日下午第一节课,我们全班同学都津津有味地看着一部电影《宇宙与人》。这几十分钟里,我们在无比地享受,也让我们更深地体会到了世界的奥秘。 应该说宇宙的诞生是一个奇迹,但生命的诞生更是一个奇迹,一个纯粹的物质世界,却能创造出智能,创造出了人类去反思这个宇宙,这也许就是哲学的真正根源存在。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150亿年前宇宙诞生、50亿年前太阳系诞生、500万年前人类诞生、400年前人类发现日星碎片、公元2000年前人类进入高度发达文明。 木星是世界上最大的星系,是地球的300多倍。而月球离地球大约三十八点多公里。有一个月球质量为地球的八十分之一。大约6千万年前,地球充满活力是因为地球在转动。液态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在常温状态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人类在内生命存在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部电影让我重新认识了宇宙,也重新认识了人类世界。宇宙太空的浩旷神秘,让我感觉到人类的渺小;人类的生命历程,让我感到生命的可贵。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多学习点宇宙的历史来充实自己的生活。 四(2)班 许梓婷
  • 9、 宇宙与人观后感笔记
    宇宙与人观后感 6月7日下午第一节课,我们全班同学都津津有味地看着一部电影——《宇宙与人》。这几十分钟里,我们在无比地享受,也让我们更深地体会到了世界的奥秘。 应该说宇宙的诞生是一个奇迹,但生命的诞生更是一个奇迹,一个纯粹的物质世界,却能创造出智能,创造出了人类去反思这个宇宙,这也许就是哲学的真正根源存在。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150亿年前宇宙诞生、50亿年前太阳系诞生、500万年前人类诞生、400年前人类发现日星碎片、公元2000年前人类进入高度发达文明。 木星是世界上最大的星系,是地球的300多倍。而月球离地球大约三十八点多公里。有一个月球质量为地球的八十分之一。大约6千万年前,地球充满活力是因为地球在转动。液态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在常温状态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人类在内生命存在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部电影让我重新认识了宇宙,也重新认识了人类世界。宇宙太空的浩旷神秘,让我感觉到人类的渺小;人类的生命历程,让我感到生命的可贵。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多学习点宇宙的历史来充实自己的生活。
  • 10、 《宇宙与人》观后感二

    《宇宙与人》观后感二

    浩茫的宇宙充斥着未知与神秘,人这一小小而又奇妙的生物的诞生也揭开了探索宇宙的序幕。从上古描述天空的神话到“地心说”,从哥白尼的“日心说”到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了解到自己是如此渺小地生活在一个奥妙无穷的物质世界中。马克思主义不但向我们介绍了一个物质的世界,也帮助我们去认识这个宇宙与自身。

    一、宇宙是物质的,是客观存在的。

    从影片中,我们清楚的地了解到宇宙的本原是物质。150亿年前,一个温度高得不可思议的能量奇点突然爆裂,造就了这个充斥着大大小小星际物质的浩瀚宇宙。而且,这一爆炸过程至今仍在进行着,因为一旦宇宙停止向外运动,它必将会被自身的引力所灭亡。所以说运动是绝对的,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答案。宇宙的万物,大至一个星体,小至一粒尘埃,都是由原子所组成的,只不过是在原子的数目上的差异。而原子又由一些更小的微粒因受到微妙的力平衡而构成,微粒再由更小的微粒构成。正是这些运动着微粒构成了一个纯粹的物质世界。

    在探索宇宙的过程中,学者们各抒己见,大致可分为唯心论与唯物论。唯心论更加倾向于意识,认为物由心生,不去想,那个物体就不存在了。可是我们试想一下,先闭上眼睛,那么我们对接下来会接触的事物并没有印象,这样就符合唯心论的条件了。然后去触摸一只小兔子,这时实验者会很清楚的意识到自己在抚摸一只兔子。按照唯心论的说法,既然心里没有想到这只兔子,它就不会存在,那么也是感觉不到的。很显然这是错的。同样,唯心论也暗含了没有人类也自然没有物质的观点,而《宇宙与人》正说明了这一点的错误性。在150亿年前,也就是人类还不存在的时候,宇宙就已经确确实实的存在了。

    因此宇宙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二、宇宙是可以被认识的

    宇宙的诞生是一个奇迹,但生命的诞生更是一个奇迹,一个纯粹的物质世界,却能创造出智能,创造出了人类去了解这个宇宙。

    上古的神话给宇宙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使宇宙因无法被认识而更加神秘。但是,科学家们并没有停止过对宇宙的探索,他们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告诉我们宇宙是可以被认识的。哥白尼所阐述的“日心说”虽然在当时被视为谬论,但是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用实践证明了他认识的正确性。宇宙正是在这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再到认识的过程中慢慢被揭示的。而且这个过程一直反复延续着。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西西里岛观测站、德国天空巡警队以及各国的射电、红外、光学望远镜

  • 2019-10-28

  • 2023-04-20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1-04

  • 2023-02-10

  • 2019-10-28

  • 2023-01-24

  • 2023-02-15

  • 2019-10-28

  • 2023-03-03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1-03

  • 2023-05-10

  • 2023-04-21

  • 2023-06-10

  • 2019-11-04

  • 2023-02-08

  • 2023-06-15

  • 2023-04-26

  • 2019-11-04

  • 2023-02-10

  • 2019-11-04

  • 2023-03-13

  • 2023-05-03

  • 2023-01-11

  • 2023-06-18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1-03

  • 2019-09-20

  • 2019-11-04

  • 2019-11-03

  • 2019-09-22

  • 2023-05-14

  • 2023-05-04

  • 2023-07-01

  • 2023-05-28

超乎想象的宇宙观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超乎想象的宇宙观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超乎想象的宇宙观后感、2024超乎想象的宇宙观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