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信仰我们的故事观后感 > 地图 > 信仰我们的故事观后感,2024信仰我们的故事观后感
信仰我们的故事观后感相关栏目
信仰我们的故事观后感热门栏目
信仰我们的故事观后感推荐
信仰我们的故事观后感

(共 489 篇)

  • 1、 信仰我们的故事观后感

    信仰我们的故事观后感(一)

    由中央组织部、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我们的故事》在播出后,引起广大党员群众热烈反响。该片以党的91年辉煌历程为背景,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感人故事,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是一部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点教育片。它告诉我们曾经有一批又一批的人是如何去选择自己的额信仰又是如何去坚守、实践自己的信仰,并且将这种信仰贯穿于革命、建设和改革三个大的历史时期。

    在中国近代那个动乱的年代,怀着各种主义和信仰的政党,似乎都相信自己拥有未来,为什么恰恰是中国共产党掌握了未来呢?因为,在信仰的碰撞交锋中,共产党人信仰的不仅是真理,还在于他们能够前赴后继、舍生忘死地去实践自己的信仰,就像著名的夏明翰烈士在他的就义诗中说的那样:"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共同的信仰使一批又一批的"夏明翰们"凝聚起来舍身奋斗,勇往直前以赴之,断头流血以从之,殚精竭虑以成之。散尽家财的彭湃、义无反顾的方志敏、视死如归的刘胡兰……,他们在牺牲前,或受尽酷刑折磨,或被许诺高官厚禄,敌人的目的只有一个:背叛中国共产党,背叛自己的信仰。但他们都毅然决然的选择用生命来捍卫自己的信仰。荣华富贵、高官厚禄、锦绣前程,这是自古以来很多人孜孜追求的梦想,但被这些虽然年轻却找到了信仰真谛的革命者弃之如敝履。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为什么先烈们能够视死如归,义无反顾?因为他们是顶天立地的人,信仰就是引领他们前进的天,人民就是支撑他们奋斗的地。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才使信仰不再只是纸上的文字,不再只是口头上的声音,不再只是思想中的空中楼阁。

    他们是一群有着信仰的人,正如我们的革命导师马克思一样,这些有着信仰的人永远走在前进的路上。

    马克思在青年时就是一个有着远大理想的人,他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对一个人的志向以及选择合适自己的职业的重要性做出了广博而又相当有文采的论述:"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的、永恒发挥作用的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撒下热泪。"这让我想到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句话"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

  • 2、 信仰我们的故事观后感800字

    信仰我们的故事观后感800字(一)

    九十多年前,它点燃了一个民族的激情;六十多年前,它缔造了一个国家的精神;三十多年前,它开创了一个伟大的时代;今天,它与我们同行。这就是我们屹立不倒的精神支柱——共产党人的"信仰".

    在这里讲述了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故事;也讲述了我们的党革命、建设、改革的故事;在这里讲述了我们令人敬佩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不怕流血牺牲、视死如归;不怕艰难困苦、迎难而上;不怕复杂多变、开拓创新的故事。从我们的党的故事,我们党员的故事中看到,我们的党、我们的党员为什么会取得这样举世瞩目的成绩,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不同于其它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党员不同于其它政党党员。在这个组织章程中,在这些党员日常行为中,有着与众不同的动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观看《信仰》,让我感到,能够坚持这个信仰,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这个难,有多少人可以体会到。当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朝鲜人民的反侵略和保卫世界和平,伟人毛泽东牺牲了包括妻子在内至亲至爱的六位亲人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难;当年仅15岁的刘胡兰面对铡刀,宁肯选择光荣的牺牲而不选择卑鄙的"自白"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难;当钱学森放弃优厚待遇,不畏艰难险阻,毅然返回祖国,创建中国的导弹航天事业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难;当常香玉献身艺术,爱党爱国爱人民,关注豫剧未来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难。还有很多很多的中国共产党员,他们能够坚持这个信仰,也就是意味着他们选择了一种常人不能理解的难,不能做到的难。

    弹指一挥间,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已经建党91周年,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建国63周年。在我们的党领导下,我们的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巨变,可以从人民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看出来。看到这种巨变,我以能够成为中国共产党这个组织中的一员,感到无尚光荣;但是当我的所作所为不能够达到这个组织的全部要求,又让我感到有愧于她;当我看到有些人为了个人私利而加入这个组织,最后放弃信仰、背叛她,给她光辉伟大的形象抹黑时,我又为她感到忧虑。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跟着共产党,继续建中国。正是各行各业中成千上万个共产党员的默默无闻和成绩斐然的付出,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齐心协力,才使我们党的事业不断向前,使我们中国的发展不断向前,使我们人民的生活不断得到改善。虽然在党内,我是一名普通的党员;在企业,我是一

  • 3、 大学生《信仰我们的故事》观后感

    大学生《信仰我们的故事》观后感

    曾明星 长沙理工大学经管学院人资1302团支部

    信仰,是一种精神动力,是我们坚持理想的力量源泉。这部纪录片以朴实的手法、清晰的脉络讲述了中国人选择信仰、坚守信仰到发扬信仰的过程。

    1919年,一名叫陈望道的年轻人翻译出了《共产党宣言》,这本薄薄的小本子只有两万八千多个汉字,至此这种先进的思想在中国大地上蔓延开来,它确立了中国人民自己的信仰,它引导广东青年澎湃从一个富家子弟走上革命之路,它成为了中国共产党人创造信仰故事的思想起点。毛泽东、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都是在读了《共产党宣言》后树立起了马克思主义的坚定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人实践信仰的奋斗脚步经历了革命、建设和改革三个大的历史时期。

    19世纪中页,在中国签订1000多个不平等条约后,已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时有亡国的危险。无数仁人志士开始了救国的各种探索,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但却始终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了,虽然当时只有区区50人,但通过无数共产党人不怕牺牲、永不叛党这种内心坚定的信仰坚守,我们打败了蒋介石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1949年,在新中国建立后,一群留美学生毅然舍弃国外优越的生活,回到了百废待兴的祖国。是什么使他们这么做,我想是内心对祖国的热爱,是一种爱国信仰支持着他们。在战争中千疮百孔的鞍钢已是满目苍夷,一位日本人曾说过要鞍钢出钢至少要用20年。但中国人再次展现出了信仰的力量。已离开鞍钢两年的老工人孟泰被军代表请了回来,并由他带领鞍钢的老工人从一颗螺丝、一件零件的收集到出钢仅仅用了16个月。在新中国的建设中,张秉贵、雷锋、钱学森、邓稼先等无数的劳动者通过自己的劳动、自己的智慧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大门。改革开放丰富了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逐步让人民富裕起来是中国共产党新时期的信仰。靠着改革创新,建立了经济特区和各项试验的重要窗口,突破传统计划经济体质,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许许多多的共产党人来说却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通过改革创新来践行自己的信仰。安徽省小岗村支书沈浩,正是因为他爱民、为民的信仰,获得了人民的尊重和爱戴。大爱无私的郭明义用自己省吃俭用的钱资助了180多名贫困学生,而自家却住在不到40平米的旧房子里。点点滴滴,无数的普通人用普

  • 4、 纪录片《信仰我们的故事》观后感

    纪录片《信仰我们的故事》观后感

    刘宇凤长沙理工大学经管学院人资1302团支部

    影片《信仰》讲述了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故事;也讲述了我们的党革命、建设、改革的故事;在这里讲述了我们令人敬佩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不怕流血牺牲、视死如归;不怕艰难困苦、迎难而上;不怕复杂多变、开拓创新的故事。从我们的党的故事,我们党员的故事中看到,我们的党、我们的党员为什么会取得这样举世瞩目的成绩,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不同于其它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党员不同于其它政党党员。在这个组织章程中,在这些党员日常行为中,有着与众不同的动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观看《信仰》,让我感到,能够坚持这个信仰,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这个难,有多少人可以体会到。当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朝鲜人民的反侵略和保卫世界和平,伟人毛泽东牺牲了包括妻子在内至亲至爱的六位亲人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难;当年仅15岁的刘胡兰面对铡刀,宁肯选择光荣的牺牲而不选择卑鄙的“自白”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难;当钱学森放弃优厚待遇,不畏艰难险阻,毅然返回祖国,创建中国的导弹航天事业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难;当常香玉献身艺术,爱党爱国爱人民,关注豫剧未来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难。还有很多很多的中国共产党员,他们能够坚持这个信仰,也就是意味着他们选择了一种常人不能理解的难,不能做到的难。

    弹指一挥间,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已经建党91周年,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建国63周年。在我们的党领导下,我们的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巨变,可以从人民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看出来。看到这种巨变,我以自己能成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感到无尚光荣;但是当我的所作所为不能够达到这个组织的全部要求,又让我感到有愧于她;当我看到有些人为了个人私利而加入这个组织,最后放弃信仰、背叛她,给她光辉伟大的形象抹黑时,我又为她感到忧虑。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通过观看《信仰》,我要坚定自己的信仰。因为只有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只有她才能把中国建设好,把人民的生活建设好。我要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因为只有不断学习这些理论,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认识水平。我以为我们不仅要当好信仰者、学习者,还要当好解说员、宣传员。把共产党好,伟大祖国好,社会主义好,民族团结好,改革开放好,向身边的人进行解说和宣传。我要增强服务意识。在

  • 5、 《信仰》观后感
    篇一:《信仰》观后感 员坚持理想信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感人故事,深刻阐述了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是对广大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点教育片。中国共产党人实践信仰的奋斗脚步,经历了革命、建设和改革三个大的历史时期。 中国革命历史上,一批先行者很多都是出身于富有的家庭,知识分子,他们舍弃了“小我”,为了实现一个“大我”,去寻找信仰,去践行信仰,他们为了整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和振兴而选择了共产主义。没有实践的信仰是空想,在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所有奋斗,都为了一个目标,那就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在中国近代史上,怀抱各种主义和信仰的政党,似乎都相信自己拥有未来,但恰恰是中国共产党掌握了未来。因为,在信仰的碰撞和交锋中,共产党人信仰的不仅是真理,还在于他们能够前仆后继、舍生忘死地去实践自己的信仰。因此,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奋斗的共产党,得到了人民群众全心全意的支持。 解放后,围绕社会主义建设这一中心任务,中国共产党人开始在自己的信仰之旗上,抒写新的传奇。从此,信仰中融入了自强不屈的精神,信仰凝聚出了创业精神,信仰铸就了公仆本色,信仰中承载着爱国之情。 新时期,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践共同富裕的理想成为共产党人信仰的本质。在这一信仰的支撑下,涌现出了一大批一心为公一心为民的好党员好干部。他们一辈子坚守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坚定信仰,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和事业观,他们在岗位上的自觉奉献,辛勤付出,经受住了长期、复杂、严峻的考验,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他们在人民心中建立起来的一座座丰碑诠释着他们的坚定信仰,那就是,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得牢;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得好。 无论历史如何变迁,对信仰的丰富和完善,对信仰的忠诚和实践,保持先进、纯洁和优秀,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如磐的根,不变的魂。 篇二:《信仰》观后感 通过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的观看,我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光荣、正确的党,在这样一个先进的、坚强的集体中,始终有无数马列主义的信仰者,为了追求人类最美好的共产主义事业不辞劳苦甚至不惜牺牲。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我要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首先要缅怀先辈们的丰功伟绩,从他们身上找到前进的信心、榜
  • 6、 《信仰》观后感:坚定自己的政治信仰
    《信仰》观后感:坚定自己的政治信仰 最近收看了央视综合频道的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信仰》诠释了中国人是如何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历史选择毛泽东和蒋介石代表各自的阶级和政党,用手中的枪杆和心中的信仰,用对历史的感触,和对未来的预测,在饱经风霜的中国大地上,在进行一次猛烈的碰撞,中国的命运也就取决于这两种信仰的博弈。这种信仰成了中国人寻找一条民族独立和现代化的道路的力量之源。 《信仰》讴歌了几代共产党人肩负使命,将中国从积贫积弱带向富强民主的伟大历程,这部纪录片让我重新认识了我们伟大的党,以及那始终引导我们坚定不移的坚定的旗帜。 穿越那血与火的烟云,我们见证了一个民族的抗争;走过那苦与汗的大道,我们目睹了一个民族的崛起;跨过那光与爱的江河,我们迎来了一个民族的复兴。 九十年前,**澎船里的仁人志士悄然酝酿着时代的蓝图。开天辟地慨而慷。《共产党员宣言》确立了中国人民自己的信仰,在这种力量的支持下,民族先锋队开始了救亡图存的伟大探索,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看完影片,我感触颇多。是什么造就了我们的党?是什么支撑着我们的党走过了这风风雨雨的91年?为什么在各个时期会涌现出一批批优秀的共产党员?答案就是信仰。 通过电视片《信仰》的观看,认为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所需要一生坚守的是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一个人有了自己的政治信仰,就有了为之追求的目标,就会为追求真理而奋斗,为人民谋利益而感到自豪。那么,又如何坚定自己的信仰呢? 首先,要把信仰永久的刻印在脑海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始终牢记党的宗旨,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带头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更好地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兢兢业业、任劳任怨、鞠躬尽瘁。他们是党的骄傲,民众的楷模。 第二,要把信仰融入到平凡的工作中去。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作为医院财务一名普通党员,要忠诚党的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到敬岗爱业,勇于探索,锐意进取,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用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为
  • 7、 《我们的故事》观后感450字

    《我们的故事》观后感 浮躁的生活环境很难能看到这样清新的作品,《我们的故事》是新加坡拍摄的小人物传记,画面质量可以鄙视所有五毛特效。确实是一部比较难的文艺片,画面有质感,勾起人沉甸甸的回忆。 现在的电影很少有把故事讲好,让我想起早期香港有一个类似题材的电影《桃姐》,一放映就效果非凡,没有生活经历的人,多数看这类文艺片能睡着。可能大家很好奇,这部两三个人排成的电影,怎么会在都市环境里引起很大的共鸣,同样新加坡的这个《我们的故事》,是一个时间跨度很大的桃姐。 但是这种故事最厉害的地方,就是突出人性朴实的一面,尽管我们都会知道影片的答案,知道劳尽心苦的人最后都以孤寂的方式别离,知道这类人周围都是不理解和埋怨,但还是原因看,愿意在这个电视里痛痛快快的大哭一回。发现自己的父母都没有人家用心,发现自己父母没有教会如何去爱别人,而是一个外人,让自己明白好多事情必须去做,因为就是一个人的无名责任。 历史的背景多数人各部相同,但是历史留下的记忆碎片,总是能戳中每个人的心。里边有一个给孩子喂白兰氏鸡精的片段,让人思绪万千。白兰氏鸡精的小绿瓶子,曾经是我的玩具,淡绿色,亮晶晶,铁盖子,听大人说那是七八十年代,最有名的营养补品。当时拿着那个瓶子,就把自己最宝贵的东西放到里边,一个石榴玻璃扣子,90年的新的2分钱。 这东西当然不能和现在孩子手上玩具相比,但我最深刻的地方就是那个这个瓶子能玩一下午。当时脑袋里没有任何杂念,就是拿着那个瓶子,对着太阳,放到水里,放到桌子,放到书包,现在回忆起来,好像就在昨天。 现在手头的东西,可就没有这么稀罕,虽然手上拿着半万块钱的通信设备,可心理总是少点什么,说不清。有的专家说那是你不了解这个东西,说实话我不想了解,为什么就不能找到那种,既看得透又好用的感觉呢?
  • 8、 信仰的力量观后感

    信仰的力量观后感 篇一:《信仰》观后感 为人民服务,就得拿出一辈子。6月24日至25日晚,为庆祝建党91周年,展示各个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精神品质、理想信念和传奇故事,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在央视综合频道首播,分"只要主义真"、"壮志换新天"、"时代先锋行"3集,每集时长50分钟,以党的90多年历程为背景,采用"大背景、小细节"的表现手法,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感人故事,深刻阐述了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90多年来,正是一代又一代信念如铁、百折不挠的优秀儿女忠诚践行党的宗旨,勇立时代潮头,植根中国大地,与人民心连心,为旗帜添风采,我们党和她所领导的民族伟业才能于艰苦卓绝中砥砺奋进,于风云变幻中风光无限。 在观看《信仰》中我体会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始终要牢记党的宗旨,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带头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更好地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作为一个社会人,是追求理想,还是追求名利,结果会大不相同。追求理想的是奋发向上的过程,也是升华人生的过程。如果追逐个人名利,那么追到了也不会满足,追不到则会失望痛苦。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些开始时工作很不错并且很有成绩的干部,后来却堕落成人民的罪人,究其原因根子就是在信仰上出了问题。没有信仰,就经不起失败的考验,就不会有矢志不渝的追求,人活得就欠高尚。那么,自己又如何坚定信仰呢? 我认为应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教育科学,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把理想信念融入到平凡的工作中,重要的是行动和实干,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人活着要有目标,有了目标,才会有奋斗的激情。德才兼备,注意为人师表,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高尚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知识渊博、懂得教育规律的教育工作者。忠诚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对学生全面负责,对全体学生负责,爱生育人。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上的指导者,也是学生思想品格的引路人。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的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努力完成教学任务。认真组织好课堂教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保质保量地充分发挥课堂40分钟的作用,扎扎实实地完成每课时、每单元的教学要求。勇于改革,锐意进取,积极进行各种教育

  • 9、 《信仰者》观后感:遇见信仰坚守信仰

    遇见信仰 坚守信仰

    ——观《信仰者》有感

    遇见信仰

    中国共产党上饶市委宣传部 查盈玲

    常听人问,在我们这个年代越来越不知信仰为何物,信仰是不是已经缺失了?如果有这样的疑问,请走进电影《信仰者》,从中一定可以找到答案。

    "大事不虚,小事不拘"是导演杨虎一直以来秉承的创作理念,《信仰者》也是如此。电影取材方志敏烈士的人生最后一个阶段,通过倒叙、口述的方式带我们走近方志敏和他并肩作战的同志们,走进那段苦难却又辉煌的年代。影片并没有停留在战争的表面,而是直抵人物的内心。方志敏、刘畴西、寻淮洲、胡天桃、吴天来……每一个人物呈现出来,都那么生动鲜明,可爱、可亲、可敬。这些铮铮铁骨用年轻的生命成全各自的信仰,从悲壮的历史深处一步步走来,也一步步走到我的灵魂深处。

    一个搪瓷破碗

    电影里,红十军团21师师长胡天桃和他随身叮当作响的搪瓷碗,深深地打动我,难以忘怀。他的镜头不多,事实上,他生命也很短暂。面对王耀武的逼问,他的语言十分质朴,让对方折服。"你堂堂师长身上为何要挂一个破洋瓷碗?""破么?我母亲讨饭用的——为了天下的母亲不用再讨饭,我什么都不会告诉你们!"刑场上,搪瓷碗随着脚镣发出清脆的碰撞声,响彻天际,为壮士高歌。我只见他年轻的脸上始终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如一尊铁,视死如归。胡天桃被枪毙后,那个一直伴随左右的搪瓷碗被国民党士兵一脚踢进土坑,静静地陪在他的身边,就好像他的信仰不曾离开。

    一次告别

    1934年底的苏区,朔风凛冽,雪花飘飞,严寒刺骨。红十军与红七军团组成抗日先遣队准备北上出征,要留下所有女同志在赣东北根据地。方志敏的妻子缪敏想随夫出征,但被丈夫拦下。虽心中有万千不舍,她毅然用坚定的军礼送别。音乐响起时,我不禁潸然泪下。部队出发了,走上了一条荆棘密布、染满鲜血的悲壮之路。或许他们谁也没有想到,这次告别将是最后一次。或许他们早已料到。影片的最后,面对"见还是不见",方志敏仰天长叹,"见与不见,结果都一样,她都知道".

    这样的告别,在电影里随处可见。红十军在怀玉山被围剿时,特派员吴天来受伤后不肯拖累部队,告别的时候,他没有惊动任何人,那一声枪响听的我振聋发聩。看着刘畴西、王如痴这些昔日并肩作战的老友们走向刑场,方志敏隔着栅栏,"你们先走,我随后就到".他没有失信。生命仿佛轻若鸿毛,重于泰山。

    每一天,我们都会和亲人道别,亲切、自然,且不太放在心上,因为马上就会相见。而在战火纷

  • 10、 信仰观后感

    看完这短短三集《信仰》,这每一个震撼的一幕不断地显现在我大脑上,在不知不觉中我的泪水轻轻落下了。感动的一幕说老奶奶说“我们也有一面红旗,等到重庆解放的时候,抬着我们的红旗我们含着热泪去迎接我们的党”,但大屠杀开始,现实又变得如此残酷。惊讶的一幕说保委书记杨善洲用自己22年的春秋种植5千亩的田野换来我们的幸福。最深刻的一幕说河南登封市公安局长任长霞的座右铭“己不正不能正人,心不公岂能为公”。

    《信仰》站在历史层面,回溯90多年的光辉岁月,突破传统思维模式,用现代语境和通俗语言解读党的历史。以党的90多年历程为背景,采用“大背景、小细节”的表现手法,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信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感人故事,深刻阐述了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通过每个年代的重大历史事件和涌现出的党的优秀群体、个人的感人事迹,以人带事,以事说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执政理念的形成过程,以及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必然性。在与敌人斗争困难重重的危情时刻、在建设初期贫困潦倒的山间乡村、在百废待兴建设祖国的每时每刻,都有共产党员走在前、冲在前、奉献在前壮丽身影。这部影片兼具政论片、文献片、纪实片之长,展现了历史、刻画人物、阐述理论融为一体,以人带史、以事论理,主题鲜明突出,故事真实感人,表现手法新颖,是一部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观赏性很强的经典电视片,是对广大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点教育片,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的优秀电视片。

    这次观看《信仰》,让我深刻地了解到老一辈共产党员不管是在战争使其打不垮的秘密在于他们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在建设时期积极投身于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和生产。这让我清醒的认识到自身必须再次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教育科学,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把理想信念融入到平凡的工作中,重要的是行动和实干,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人活着要有目标,有了目标,才会有奋斗的激情。德才兼备,注意为人,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高尚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知识渊博、懂得教育规律的被教育者。人活得就欠高尚。那么,自己又如何坚定信仰呢?我认为应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教育科学,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把理想信念融入到平凡的工

  • 2019-10-28

  • 2023-06-20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23-05-21

  • 2019-10-28

  • 2023-05-16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09-23

  • 2019-10-28

  • 2019-10-28

  • 2023-04-16

  • 2019-10-24

  • 2019-10-28

  • 2023-02-03

  • 2023-03-27

  • 2023-04-11

  • 2019-10-28

  • 2023-05-17

  • 2019-11-04

  • 2023-04-16

  • 2023-01-29

  • 2019-10-28

  • 2019-11-02

  • 2019-10-28

  • 2019-11-04

  • 2023-03-26

  • 2021-08-02

  • 2019-11-16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1-04

  • 2022-03-20

  • 2023-04-11

  • 2019-10-28

信仰我们的故事观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信仰我们的故事观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信仰我们的故事观后感、2024信仰我们的故事观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