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 地图 > 观后感

观后感

发布时间:2019-11-04 来源:互联网

《信仰者》观后感800字。

快乐来自于视觉,观影即是如此,作品中有非常打动人的地方,让我们感慨万端,为了更好地领悟作品的内涵,我们需要写一篇观后感。很多人都是在写观后感的过程获得成长。那么该要如何写好观后感呢?小编特别为你收集的“《信仰者》观后感800字”,供你阅读参考,并请收藏本页面!

我们是否还有信仰?电影《信仰者》观后感

8月4日晚上,单位组织观看了电影《信仰者》。看完之后回到家,坐在电脑前,满脑子思绪乱飞,就是无法凝成成句的文字,后面几天也是如此,总静不下心。也看了一些其他人写的观后感,有自己写的,大多属应付式(上级相关部门要求观影并写心得体会),数网上抄袭的多。倒很佩服他们的勇气,看了《信仰者》,居然仍旧假、大、空。可见信仰一旦丢失,要重新拾起来是何其难也!
方志敏烈士对于上饶人来说,应该都不会陌生。小时候学习课文《清贫》时,就牢记着方志敏烈士是我们上饶人,是个值得我们崇拜的本土英雄。待到上大学,政治学一位教授讲《中国革命史》讲到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长征时,教授特意花大量时间谈到了方志敏同志。这位上饶籍教授认为,没有方志敏同志组建北上抗日先遣队深入敌区牵制敌人,化解失败后的中央红军被国民党重兵围追堵截的压力,中央红军可能连江西都走不出去,更别说后来举世惊诧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了。虽说这是教授的一家之言,但从中可以看出方志敏烈士对于中国革命成功的重要。方志敏烈士和毛主席都是我党、我军早期卓越领导人,两人都是农民运动家,两人一直惺惺相惜。建国后毛主席对方志敏烈士多次做出高度评价方志敏同志创建的赣东北革命根据地,方向路线是正确的。我们虽然不在一起,但我们的思想是一致的,方志敏以身殉职,不亦伟乎......
电影《信仰者》就是一部反映方志敏、寻淮洲、王如痴、刘畴西、胡天桃等一大批江西红土地上的革命志士,执着信仰,不为利诱,坚贞不屈,慷慨赴死,为重让中华民族这个贫穷且满身伤痕的母亲美丽,立志重建可爱的中国的革命历史剧。《信仰者》是近十年来难得的一部反映共产党之所以闹革命的电影,这是十八大以来意识形态领域一大改观。
改开四十年来,物质文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可是我们似乎弄丢了精神文明。我们似乎忘记了共产党从哪里来,党员的初心是什么?大家阿谀奉承、尔虞我诈、一切都往钱看;大家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年青人沉迷于网络游戏,不上进且没有自知之明;到处莺歌燕舞,黄赌毒泛滥;大家互不关心,不再学雷锋,不再以劳动为美;商家、资本家利欲熏心,地沟油、苏丹红、毒奶粉、假疫苗事件层出不穷;媒体文化影视剧更是历史虚无、推墙反党、玄幻弱智、低俗八卦、娱乐至死.....这一切似乎都在毛主席的预言中:美帝为首的西方对我们的和平演变只能发生在我们的第三、第四代身上,意识形态领域,我们不去占领,敌人就要占领。钱学森钱老曾经痛心疾首的说过,经济落后了,我们努努力,十几二十年都可以赶上去,社会风气败坏了,那得几代人才能扭转过来。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的信仰,那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但愿方志敏烈士的临终遗笔能够警醒处于奶头乐中的中国人。
我自认为良心未泯,党性尚存,这一生绝不会辜负千千万万为创建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而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志士!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小编推荐

【信仰者无敌】——观电影《信仰者》有感!


【信仰者无敌】——观电影《信仰者》有感!

吴弋兵 弋阳县弋江镇第二小学

“胡天桃被捕了…”这个消息!

红二十一师师长胡天桃率领队伍顽强拼搏,终因弹尽粮绝,寡不敌众被王耀武为首的补充一旅俘虏,审讯时的一段话让我们泪奔。

“王(王耀武):方志敏现在在哪?

胡(胡天桃):(无视、泰然稳定)!

王:只要你告诉我就可以将功赎罪?

胡:不知道!

王:方志敏对没有突围成功的队伍有什么指示?

胡:不知道!

王:你知道,你什么都知道!

胡:说对了,我是什么都知道!

胡:就是不能告诉你!(坦然笑答)

王:(惊愕,片刻…)

王:你家在哪里,家里还有什么人?

王:你真得为自己家里人考虑?

王:上敬父母下育子女,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胡:我没有家,我的父母都饿死了,我是个孤儿!

王:我想提醒你一句,你现在是阶下囚。

胡:我也想提醒你一句,你只能枪毙我!(坚定有声,并转身离开)

王:(无奈,片刻…)

王:请留步!

王:你一个堂堂师长为什么要挎一个破搪瓷碗?

胡:破吗?我妈留给我的,要饭的!

胡:可是为了全天下的母亲,都不再要饭,不再挨饿!

胡:我才跟你们干!(愤怒)

王:(无言以答)”。

简短简洁的几句对话,革命者的回答掷地有声,表达了革命党人的坚定信仰。两个“不知道”,斩钉截铁地蔑视了敌人的气焰 ; “我什么都知道,就是不告诉你”,一句关键的话,粉碎了敌人的目的。虽狡猾的敌人,企图用亲人来威胁,却在简单的对话中震撼了敌人,让敌人无语,表达了革命者胡开桃同志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这就是革命党人的伟大信仰。

胡天桃是方志敏团队中的一员,纵观剧中多个革命战士,个个英勇不屈。吴天来的大度大局,刘畴西的自负自强,寻淮洲的英勇善战…,都体现了共产革命者不怕牺牲,全心全意为穷苦民众谋幸福,立志实现共产主义伟大事业的远大理想这一伟大信仰。

“敌人只能砍下我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的信仰!”就是这种感天地,泣鬼神的坚定决心,使英勇的中国共产党革命者解放了全中国,成立了新中国。这说明伟大的共产主义信仰者无敌于天下!

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必须珍惜。如今的美好时光,正是我们踏着革命先烈的足迹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斗的时刻,我们应当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以方志敏精神为动力,扎实工作,始终牢记和践行方志敏精神。

一、方志敏精神入心入脑。

方志敏同志一生坚持追求的“爱国、创造、清贫、奉献”的精神修养,是留给我们学习的精神财富,我们应当把这种精神领会深刻,牢记于心,始终要把这种精神作为自己人生观、价值观取向的标准,指导自己的人生追求。

二、方志敏精神入职入岗。

方志敏精神的核心在于坚持爱国与创造,清贫与奉献是精神的闪光点,奉献则是他短暂一生中的真实写照。我们要通过学习领悟,更大程度的在自己的工作中去体现这种精神的所在,要在工作中不断践行这种精神作用,使自己成为新时代一名合格的中国共产党人,恪尽职守,甘于清贫,无私奉献。

三、方志敏精神尽善尽美。

方志敏同志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虽然短暂,却在有限的生命里演绎了人生最美的篇章,他用革命的热血诠释了一个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和人生追求,尽善尽美。他的这种人生取向的每一步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都指引着后人在思想修养,行为准则方面有了一个全新的标准。

观看了革命教育电影《信仰者》后,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其中的一幕幕都让我感动不已,感恩心怀,也对照着自己的工作与生活,断定,唯有更加努力方能不愧于新时代赋予的使命,唯有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变化,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供稿:吴弋兵

2018.8.12

【热】观看信仰者观后感


以下由读后感大全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观看信仰者观后感”,相信您在阅读网页内容后有所收益。每一部新的影片就相当于一个新的世界,当看完电影,我们的内心激动不已。 对观后感的反思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字,其实观后感也是记录人生的一个过程,不断去丰富自己,提升自己。

观看信仰者观后感(篇1)

我问我的好朋友信仰是什么?一个朋友说信仰是和爸爸妈妈视频时,妈妈答应他过年一定早点买票回家;一个朋友说信仰是上体育课跑步时想到杯子里有水就有坚持跑下去的勇气;还有一个朋友说信仰是在玉米地里蹚着水用手掰棒子时妈妈告诉她明年会是好天气一定能用上大型收割机的期盼。我心中的信仰来自于一部电影。

上周老师给我们放了一部电影——《信仰者》。电影中革命者面对强大的敌人依然奋勇向前的场面震撼到了我:反动派“哒哒哒”的枪声和革命者激昂前进的声音夹杂在一起像手指戳向我幼小的心灵,然而方志敏的临危不乱和不屈不挠才更加振奋我的心灵,我内心实在佩服他,他为了让更多同志越过封锁线而被捕,即使在狱中仍写下了《有趣的汉字作文》、《可爱的中国》等作品。

在电影中革命者对生死的看淡同样震撼到了我,枪决前,有个革命者说:“我们真有缘啊,就算死也可以在一起”“咯咯咯咯咯”,他还用俄语对同伴说:“你想娶一个苏联女孩吗?”说完伴随着一阵枪声他们就倒在血泊之中。电影中的那句“你们只能杀掉我的头颅,但绝不能动摇我的信仰”久久回荡在我的耳边。

看完这部电影,我决定不再崇拜电视上的明星,我要重新选择偶像,方志敏和他的同志们就是我的偶像,如果他们在天有灵的话我想对他们说:“各位前辈你们好,我是2021年的一个小学生,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安静、祥和,为了让我们健康成长,学校每天还给我们发奶和鸡蛋。我们会继承你们的意志和信仰,建设祖国。你们安息吧,永垂不朽的烈士”。

观看信仰者观后感(篇2)

在没有看《信仰者》之前,就对这部电影充满了期待。从开拍就一直有关注,也许是因为我家在漆工,“方志敏”这个名字非常熟悉,从小就听着他的英雄事迹长大,也多次去他故居游玩,感觉有这么个伟人很是自豪,但是今天在电影《信仰者》里看到他,心情却很沉重,那年他才36岁。

他本能突破敌人的围剿线,却为了接应同志毅然决然返回;他可以投降求生,但他不仅严辞拒绝,更是在狱中为我们留下了《清贫》、《可爱的中国》等一大笔精神财富。正是坚定地信仰让他“以身殉志”、伟大地赴死!

而如今,方志敏所期盼的,用生命换来的可爱的祖国就在我们眼前,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我们是这份信仰的传承人,定要将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和这份坚定的信仰代代相传!

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坚定自己的信仰,保持蓬勃朝气、高昂的工作激情、充足的干劲,做一个新时代的信仰者。

观看信仰者观后感(篇3)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信仰是初升的太阳,照亮前进的方向;信仰是参天的大树,给人遮阴纳凉;信仰是寒风中的烈火,温暖你我的心房。

最近,我看了一部关于信仰的电影——《信仰者》。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以方志敏为首的共产党人无所畏惧,敢为信仰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争至死的故事。

方志敏先生失败被捕,这其中有装备上的问题,国民党重枪重炮装备精良,而共产党武器落后;也有作战人数上的问题,参与围剿共产党的敌人有二十万人,而共产党军队仅有几千人。这种情况下方志敏仍然敢于带兵直插国民党腹地,充分体现出方志敏等人的无所畏惧的精神。虽然作战过程中出现了战略失误,方志敏等人不幸被捕,但他们不屈不挠,任由国民党向他们抛出高官厚禄的橄榄枝也不为所动。在狱中,方志敏写出了《清贫》、《可爱的中国》等多部动人的篇章,表达了自己的革命信仰和对祖国的热爱。

“我永远不会放弃信仰,我愿意为我的信仰而死。”这句话不断在我脑海中回荡,为了那个永恒的信仰,在寒风暴雨中,他们没有止步不前;为了那个永恒的信仰,在国民党反动派许给的高官厚禄前他们毫不动摇;为了那个永恒的信仰,在面对国民党反动派以性命威逼时他们面不改色。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电影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被俘的红军师长胡天桃和国民党高级军官王耀武之间的对话。“我提醒你一句,你现在是阶下囚!”“我也提醒你一句,你也只能枪毙我!”字字铿锵掷地有声。当王耀武问起他腰间常挂破搪瓷碗的原因时,胡天桃反问“破吗?这是我母亲留给我的,要饭的!可为了天下的母亲不再挨饿,我才跟你们打!”一句话说的王耀武哑口无言,这就是一个共产党人的信仰。

电影看完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正是有了这些心里装着人民,愿意为人民奋斗的共产党人的坚持,我们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才有今天强大的中国。

今天的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我们定要不负他们的努力,坚定信仰,发挥信仰的力量,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观看信仰者观后感(篇4)

9月13日,公司组织部分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观看了爱国历史电影《信仰者》,电影讲述了以方志敏为代表的红十军团被俘高级将领们在狱中和敌人顽强斗争、坚持革命信仰的故事。《信仰者》并没有停留在国共两党军事战争的表面,而是深入到了人物内心的细致描写,完美地呈现了方志敏等同志的伟大爱国主义情操和“为信仰而生、为信仰而战、为信仰而死”的不屈精神。

更加难得的是,《信仰者》尊重历史事实,真实可信,以大格局、大视野超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对信仰的认同性,充满人性地刻画出了那个时代人民的生存状态。在那个烽火硝烟的年代,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为国富民强的信仰,坚持斗争,无畏牺牲。

观看《信仰者》,我们热泪盈眶,心潮澎湃,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仰,让我们的思绪回到了九十七年前,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十三位信仰者为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聚集在上海法租界和嘉兴南湖,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在中国出现了一个完全崭新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的劳苦大众从此有了翻身解放的希望,中国革命从此焕然一新。

短暂的低谷没有磨灭先辈们的信仰。哪怕是在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路途中,尽管衣衫褴褛、风餐露宿,爬雪山、过草地,与敌人作战、与伤病死神作斗争,他们依然为了自己的信仰坚定地前行。

方志敏同志在狱中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描绘了革命成功后祖国未来美好幸福的景象,这份红色的信仰需要传承,一批批中国共产党人用奋不顾身的努力践行着信仰的传承。

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我们不禁想到,因为有国富民强的信仰,面对当时内外交困的复杂环境,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以超人的魄力和智慧推动了历史性的变革,中国从此走上了强国之路。尤其让人难忘的是,当改革事业遇到困难和波折,邓小平同志不顾八十八岁高龄,于1992年毅然南巡广东,终于使得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的思想深入人心,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

信仰需要传承。2012年12月7日至11日,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同志重走南巡路,并特意在深圳莲花山公园向邓小平铜像敬献花篮,向世界宣示中国将更加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前行。这是对信仰传承最好的诠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谋划开展了一系列具有根本性、长远性、开创性的工作,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发生了历史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深入人心、稳步推进。

习近平同志指出,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和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人民群众期盼享有更优美的环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打好生态环境保护攻坚战,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新期待,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历史机遇,给都市环保带来的是巨大的发展前景,作为都市环保人,我们要铭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秉承“领先技术,创造优美环境”的美好愿景,努力工作,积极奋斗,让可爱的中国更加美丽。

上面就是网小编特意收集整理的观看信仰者观后感精选1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观看信仰者观后感(篇5)

八月九日早上9点40,怀着对方志敏同志的无限崇敬,一起去天鸿影院观看了《信仰者》。影片故事情节紧张,感人至深,我们几度欲潸然泪下。

影片的几个片段让我影响比较深刻,22岁的名将寻淮洲师长阵亡,国民党军官掘开其坟墓,看到躺在黄土里的共产党的师长连棉袄都没有穿,一国民党军官不屑又疑惑地问:一个师长连棉袄都没得穿,怎么还有那么多人为他卖命?他没法明白,这就是一个共产党人的信仰,不为名,不为利,只为身后千千万万个同胞将来可以穿棉袄。

图片

22岁,已是赫赫有名之战将。我不禁愧然反思,22岁的我在干什么?方向在哪里?目标在何方?更谈何信仰?只是任性妄为罢了。

方志敏,在得知妻儿被抓时沉痛蓄泪,最终放弃见他们最后一面。他说:“见与不见,都一样,相信她会懂的。”铮铮铁骨下一腔柔情:见与不见,都在心里,更何况彼此都懂。正如就义前的军团长刘畴西和师长王如痴的一番对话。刘问:你后悔和我在一起吗?王豁然大笑答:我最高兴的是能和你为了共同的信仰而并肩作战。

在狱中,方志敏和狱友们勇敢对敌斗争,不畏严刑拷打,不被威逼利诱,铮铮铁骨,大义凛然。8个月的狱中非人生活,方志敏以顽强的意志写下了十余万字的手稿,《清贫》《可爱的中国》是方志敏留给我们的一笔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信仰者》为我们挖掘了宝贵的精神源泉,诠释“信仰”的力量,洗涤了内心。我作为一个弋阳人我很骄傲我们有这样的英雄烈士!

《信仰者》再现了血与火的历史,带我们重温那战火纷飞的年代,让我再一次接受了精神的洗礼,直击我灵魂深处。坚定信仰,踏着烈士的足迹前进!前进!走出影院,烈日当空,树影婆娑,车流人流穿梭。“信仰者”却让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观看信仰者观后感(篇6)

“每一个誓言都能看到你的初心,每一道掌纹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习近平同志曾深情地说:“我多次读方志敏烈士在狱中写下的《清贫》,那里面表达了老一辈共产党人的爱和憎,回答了什么是真正的穷和富,什么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什么是革命者的伟大信仰,人到底怎样活着才有价值,每次读都受到启示、受到教育、受到鼓舞。”近日,一部反映方志敏烈士在狱中艰苦斗争的影片《信仰者》搬上了大荧幕,掀起了一股了解方志敏、学习方志敏的热潮。电影《信仰者》主要讲述方志敏等老一批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赣东北根据地,开展根据地建设,1935年为了配合红军长征,率领红十军团北上抗日,途中遭到国民党追剿,不幸被俘,入狱后不畏强权,坚定信仰,最终壮烈牺牲的英雄故事。

我眼中的《信仰者》是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主题,以“向榜样看齐、做合格党员”为主线。电影中的每个情节细细品味,都让人引发无限深思。观看《信仰者》后,我对“信仰”一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一、信仰是与生俱来的执着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方志敏用自己的慷慨就义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对信仰的忠贞。观看节目后,我深切的感受到,身为学校校长、党支部书记,我们没有轰轰烈烈的故事,但是我们肩负着最平凡的工作使命;他们有为信仰而壮烈牺牲,现如今,我们可以为信仰而活。由此,我清楚的了解,革命的信仰其实并不遥远,每个人都要执着于自己的信念。但同时,这也意味着一份责任和使命,督促着我们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正确的引导他人。

二、信仰是毫无保留的忠诚

忠诚是共产党员的生命线。习近平总书记说,“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方志敏正是因为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对党忠诚,永不叛党。今天,我们讲对党忠诚,就是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身为一名学校第一把手,我深知自己的工作意识和决心,坚持服从上级部门的安排,主动分配任务,将学校的工作在第一时间内井然有序地开展好。

三、信仰是透彻明亮的镜子

“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孩子是家庭兴盛的关键,是国家繁荣的源力,是社会延续的希望,处于人生十字路口的他们,需要正能量,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严格要求所有教职工做到“三个百分百”:百分百用心教、百分百用心学、百分百用心悟;使教师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有面“镜子”,这不仅仅是照亮自己的工作状态,更是引领祖国花朵的一盏明灯。为集体、为社会、为国家、为民族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信仰是始终一心的奉献

是什么样的精神支撑、什么样的力量浇筑,让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了加入中国共产党而努力奋斗。这就是信仰之力。而支撑着信仰的就是始终一心的奉献。现如今,我们身处和平盛世;但我依然要大力发扬共产党人无私奉献的精神,用集体精神、简朴生活,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拉起精神的篱笆、筑起道德的高地。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立足自己的工作岗位,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多一些担当,少一些抱怨,克己奉公,时刻把教师们的冷暖装在心中。

《信仰者》让我见识到党员应有的样子,意识到前行的道路还很长,唯有专注脚下的道路,不忘初心方能凝聚前行的力量。

《信仰者》观后感1000字


《信仰者》观后感1000字

观看《信仰者》后,心里充盈的不只是影片中场景的悲壮,内心燃起的是革命者的豪情,是我们共产党人的骄傲和自豪,是对方志敏烈士的无限怀念。

"大事不虚,小事不拘"是导演杨虎一直以来秉承的创作理念,《信仰者》也是如此。电影取材方志敏烈士的人生最后一个阶段,通过倒叙,口述的方式带我们走近方志敏和他并肩作战的同志们,走进那段苦难却又辉煌的年代。影片并没有停留在战争的表面,而是直抵人物的内心。方志敏,刘畴西,浔淮洲,胡天桃,吴天来……每一个人物呈现出来,都那么生动鲜明,可爱,可亲,可敬。这些铮铮铁骨用年轻的生命成全各自的信仰,从悲壮的历史深处一步步走来,也一步步走到我的灵魂深处。

《信仰者》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仰和战斗到底的决心和信心。革命先辈们坚守着信仰,让我们过上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信仰者》既是对红十军团的歌颂,也是对方志敏等革命先烈的深情缅怀,更是对中国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们的深情颂歌。方志敏同志批捕时,敌人只从他身上搜出了一块表和一支笔,面对敌人在狱中的威逼利诱,他说,"我不爱爵位,也不爱金钱……"可是经他的手向苏区送去的确是数百万金钱。他用行动为后人留下了"爱国,创造,清贫,奉献"的方志敏精神。

《信仰者》向我们全中国乃至全人类展示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人方志敏的革命气节,还原了苏维埃工农红军的第十军团为革命作出的巨大贡献,影片用残酷的战争场面和不屈的牢狱斗争展现出共产党人的伟大信仰。

观《信仰者》这部影片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对于我们每位共产党员来讲,唯有加强学习,熟悉党的历史,才能不断吸取信仰的力量,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关心身边的细节,更好地服务于病人,服务于医院,踏踏实实地工作。因为,在漫漫的历史长河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我们要以先辈们为榜样,学习他们艰苦奋斗,孜孜不倦全心全意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没有信仰,就经不起失败的考验,就不会有矢志不渝的追求,人活得就欠高尚。我们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坚定我们的共产主义信仰,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带头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更好地立足本职岗位,争优创先,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看《信仰者》,最感触的便是结尾处,沐浴着和平的阳光,孩子们齐声诵读《可爱的中国》,为祖国祝福,向烈士致敬。看着一颗颗小水珠,渐渐汇成一片汪洋大海,总有种感动,那必定是信仰的力量。

(青云卫生院—郑虎门)

《信仰者》观后感400字


《信仰者》观后感

我永远不会放弃信仰,我愿意为我的信仰而死这一句句掷地有声的肺腑之言不断的在我耳边回想着,让我久久不能自己
为了他们心中那个永恒的信仰,在国民党的威逼利诱前,他们没有后退;为了他们心中那个永恒的信仰,在敌人的严刑拷打前,他们没有屈服;为了他们心中那个永恒的信仰,在寒风暴雪里,他们没有踟蹰不前或许,这就是信仰的力量,而《信仰者》这部电影完美的诠释了这点。
影片中,你随处可见这些革命者身上所散发出来的坚定信仰。印象中最为深刻的一幕就是胡天桃与王耀武之间的一段对话。我也想提醒你一句,你只能枪毙我!破吗?我妈留给我的,要饭的!可是为了全天下的母亲,都不再要饭,不再挨饿!我才跟你们干!简短简洁的几句对话,在让敌人深感无语的同时,也形象的表达了胡天桃同志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这就是一名革命党人的伟大信仰。看到此处时,我的泪眼突然模糊了,他们是在用自己的生命诠释着他们崇高的信仰啊!看完了这部影片,在深感震撼的同时,也深深的感受到了我们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为此,我们更要义不容辞的接过革命先烈们信仰的接力棒,让它传承下去,成为引领我们奋发向上的不竭动力。
唯有信仰,才能让你有所寄托;唯有信仰,才能让你更好的存活于这个世界;唯有信仰,才能让你不觉得枉度此生;唯有信仰,才能让你有更加努力方能不愧于新时代赋予的使命,唯有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变化,才能看到一个更加灿烂辉煌的中国。
愿信仰之花开遍祖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信仰者》观后感:用忠诚捍卫信仰


《信仰者》观后感:用忠诚捍卫信仰

作者:吕智寅 县社保局办公室负责人

8月6日晚7点,我怀着对先烈无比敬畏之心在华云影城观看了电影《信仰者》。影片讲述了方志敏同志带领红十军团北上抗日,路途不幸被俘,入狱后在狱中斗争的故事,讴歌了方志敏的崇高品格、浩然正气和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定信仰。

观影后,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方志敏、刘畴西、胡天桃、寻淮洲等一众英雄的形象深入脑海。他们虽然性格迥异,但都有着矢志不渝的家国情怀。

最让我感动的是红军最年轻的军团长--十九师军团长寻淮洲牺牲后被国军挖开土坑,站着土坑边看着仰面躺在土坑里的寻淮洲,国军王耀武脱下帽子感慨万千,为何一个军团长却没有穿棉服?为何共匪穷到这个地步,还有人那么多人跟着他们闹革命?他没有明白,这就是一个共产党员的信仰,不为名,不为利,只为劳苦的千千万万个同胞将来可以有饭吃,有衣穿。年仅22岁的寻将军为信仰付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而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不值得深思吗?

二十一师师长胡天桃被捕后,当他面对王耀武问及为何身挂破洋瓷碗时,他笑着说:“破么?我母亲讨饭用的!为了天下母亲都不在讨饭,我才要和你们干!”

听到这段话,我心里波澜起伏,一个跟着母亲讨饭的孩子,因为信仰,加入中国共产党,和天下穷人一起闹革命。这个破洋瓷碗,是对母亲的思念,更是对共产主义矢志不渝的信仰。就算到了行刑最后一刻,他依然潇洒的对着大家说“再见”,枪声响起,英雄倒下,那一致破洋瓷碗,被刽子手一脚踢入土坑,伴英雄长眠。

看到这里,心底悲壮油然而生。为了天下母亲不再讨饭,他英勇赴死,这就是一个共产党人的信仰。

方志敏在狱中,国军为了讨好方志敏,给他换单独的牢房,许诺他高官厚禄,只要他改变信仰,加入国军。顾祝同、蒋介石相继劝说都被方志敏断然拒绝了。面对敌人的诱惑,面对生死抉择,方志敏大义凛然的回答:“敌人只能够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我这次最痛苦的,就是失去为党努力的机会。”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这就是一个共产党人的信仰。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人民的生活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正如方志敏所说的那样:“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

今天的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过着舒适的生活,还有什么理由埋怨生活和工作呢?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在负重前行。

(吕智寅)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信仰者》观后感800字》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电影的观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