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我们的地球观后感 > 地图 > 我们的地球观后感,2024我们的地球观后感
我们的地球观后感相关栏目
我们的地球观后感热门栏目
我们的地球观后感推荐
我们的地球观后感

(共 7171 篇)

  • 1、 我们的地球观后感700字模板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种电视节目已经融入了我们生活之中,很多时候,我们在观赏作品的时候都会有一些想法。观后感基本属于议论文范畴,写一篇观后感就让所有的情绪都有了排解的出口,大家是否正在想怎么样才能写好作品的观后感呢?考虑到你的需求,小编特意整理了“我们的地球观后感”,建议你收藏本页和本站,以便后续阅读!

    我们的地球观后感 篇1

    为什么地球会自转?为什么地球是圆的?为什么地球会发生地震?……《看看我们的地球》这本书给我一一解释,我太喜欢这本书啦!

    地球是人类的母亲,亿万年来,地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变化着,孕育了万物,养育着我们,滋润着我们,我们也应该回报它,我们应该爱护树木,爱护环境,爱护动物,尊重他人,让地球辉日的美丽

    读了这本书后,我对一个问题比较困惑,地热这到底是什么呢?是地球自热,还是地球自转过程中产生的什么物质?对,这个问题我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在看了这本书后后,我明白了什么是地热。接下来请听我解释一下吧,地热是地球内部岩石熔化产生的岩浆散发出来的巨大热量,其最高温度可达1200度,要知道,被烧开水的最高温度只有区区100度呀!

    而且我还知道地热除了温度高,可以发电供暖之外,可以被用来进行地热农业、地热行医等,还可以在发展温泉疗养院、开发地热温室养鱼、浇灌农田等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

    哦,对了,重点再说一下,我们一定要爱护花草树木和动物,保护环境,给大自然一个美好的家,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我们的地球。

    我们的地球观后感 篇2

    星期天,我在家里看了一本有趣的书。书名叫《还地球绿色》。

    这本书首先向大家叙述了同学们的快乐。午休的铃声响了,同学们像小鸟一样欢快地奔出教室,平静的操场顿时沸腾起来,同学们的欢笑声、嬉戏声连成一片,校园像一片快乐的海洋。

    但是,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狂风猛烈地刮着,它发出的呼呼声好像一个凶狠无比的恶魔要吞食地球。这是什么?这就是沙尘暴。

    书中又介绍了同学们回到教室后难过的心情,有的同学眼泪不禁流了下来,同学们的抱怨声和风的呼呼声连成一片。

    接着书中又分析了沙尘暴形成的原因。这是由于人们乱砍滥伐、浪费水资源、使大片森林成为荒地、使湖泊干枯造成的。这时的天空已不是以前的碧蓝色了,代替它的是那令人恐惧的暗黄色。同学们也不再到操场上玩了,操场上失去了往日的欢笑声,代林它的便是风的呼呼声。

    看完这本书后,我感觉到,如果人们还是让肆虐横行的沙尘暴来

  • 2、 我们的地球观后感700字(模板12篇)

    或许"我们的地球观后感"是你正在寻找的内容。一部好的电影和书籍一样,带来的感受和影响是持久深刻的,脑海中总有踊跃出许多不一样的想法。不妨沉下心来将观看作品的心得记录成观后感,通过写观后感的方式,我们在不知不觉的成长。欢迎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助益!

    我们的地球观后感 篇1

    我读过许多书,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书是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笔下的《看看我们的地球》。

    这本书是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以文学随笔的形式写下的地质地理科普读物。作者以通俗易懂的笔触介绍了基本的地质地理学知识,涉及地球年龄、地震原理、地势与大地结构、三大冰期、人类起源等诸多方面。笔调轻松、文情并茂、深入浅出。

    今天我们来讲讲地震原理,地源位置,绝大多数在某些地质构造带上,特别是在断裂带上。这些都是可以直接见到或感觉到的现象,也是大家所熟悉的事实。

    一年全球大约发生500万次地高考作文震,其中百分之九十五是浅震,一般在地下5千米20千米。虽然每隔几秒就有一次地震或几次地震,但从历史的记录来看,破坏性大以致毁灭性的地震,并不是在地球上平均分布。地震与任何事物一样,它的发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一个过程。

    这就是我学到的部分知识了,读一本好书,等于交了一个好朋友,也希望你们多看看书吧!高中作文

    我们的地球观后感 篇2

    寒假里,我第一次读《看看我们的地球》这本书时,这让我对我们的家园——地球,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这本书是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爷爷以文学随笔的形式写下的地质地理科普读物。《看看我们的地球》这本书具有知识的丰富性,笔调轻松有趣味性、文情并茂、深入浅出。

    随着科学不断地发展,人类对自然界的了解是越来越广泛和深入了,可是到现在为止,我们的眼睛所能钻进石圈的深度,顶多也不过十几公里,而地球的直径有着多公里呢!

    看了这本说让我了解了地震原理,地源的位置绝大多数在某些地质构造带上,特别是在断裂带上。这些都是可以直接见到或感觉到的现象,也是大家所熟悉的事实。一年全球大约发生500万次地震,其中百分之九十五是浅震,一般在地下5千米——20千米。虽然每隔几秒就有一次地震或几次地震,但从历史的记录来看,破坏性大以致毁灭性的地震,并不是在地球上平均分布。地震与任何事物一样,它的发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一个过程。

    地球是宇宙中一颗渺小的星体,是太阳系行星家族中一个壮年的成员,有丰富的多种物质,构成它外层的气、水、石三圈,对生命

  • 3、 读《我们的地球》有感

    地球是人类与动植物共同的家园,是浩瀚无垠的宇宙中一颗美丽的蓝色星球。地球是何时诞生的呢?陆地、海洋和山脉又是如何形成的呢?为什么会有白天和黑夜?为何一年有四个季节?火山是怎么回事?矿藏是怎样形成的?地球无私地赐予我们一切,而我们的所作所为又给地球带来了什么后果?……《我们的地球》这本书对这些问题一一做出了解答……

    最近对宇宙、地球、生命的起源感兴趣,本书能满足8岁男孩在这些方面的需要。讲解比较全面准确,图示非常清楚,翻译也不错。适合9岁以上的孩子自主阅读,对于小一些的孩子这本书作为家长的参考书非常合适,有保存、查阅价值。《神奇校车》,自主阅读一般要6岁以上。《妙想科学》,自主阅读4岁以上。拿上面那个主题来说,《妙》(《还有什么比象龟更老》)从单一的时间轴引出了生命起源,图画的示意效果非常强;《神》(《迷失在太阳系》)将生命起源扩展到宇宙空间,是手绘的示意图;《我们的地球》的论述更严谨全面,更象一本工具书……

  • 4、 《我们的地球》读后感

    《我们的地球》读后感

    为什么地球会自转?为什么地球是圆的?为什么会发生地震?......《我们的地球》一书给了我一一答复。我可喜欢它啦!这本书使我了解、认识了地球的诞生、变化、未来等丰富、有趣的知识和奥秘,树立了改造地球的理想。说起地震,你也许要心惊胆战吧,可是科学家却不怕。他们就是敢向地震挑战。因为他们手中有“润滑消震”这个妙法。这就是把水注到即将发生大地震的地区底下,让水把地震的力量分隔开来。他们还有一个法宝,那就是在一些将要发生地震的地方进行地下爆炸,“化大震为小震”用“化整为零”的办法把大地震“掐死”。这些科学家不就是征服地震这个魔鬼的勇士吗? 地球是个“百宝箱”。它里面的“宝贝”可多啦!有金、银、铜、铁、锡、煤、锌、镍......但它不肯轻易亮出来。而科学家们自有办法,从前,他们靠辨认化石和矿藏留在地面上的痕迹来发现地下宝库。现在,他们不仅有这些“土钥匙”,而且还有“磁力仪”“重力仪”“地震仪”这些隔着地皮便能开启宝库大门的“金钥匙”了。特别是近几年,经过许多科学家的共同努力,又增添了一把“高空钥匙”——大名鼎鼎的地球资源卫星。它整天在离地面将近1000公里的高空绕着地球转圈此文来源于网络,通过微波不停地向人们发回地下宝库的消息......“百宝箱”啊“百宝箱”,你还是乖乖地向我们的“开箱取宝”人——科学家们交出你所有的“宝贝”吧!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更加美好。 《我们的地球》一书还讲了“高山上的螺蚌壳”,告诉我地壳会上升;也讲了“大西洋之谜”,告诉我地壳会下降;又讲了“漂动的大陆”,告诉我地壳曾经“搬过家”......所有这些地球的知识和奥秘还不是古今中外成千上万勇敢的探索者——科学家们研究、开发、考察而得到的吗?他们中有做过环绕地球航行的哥伦布、麦哲伦;有花了大半辈此文来源于网络精力制成“地球仪”的张衡;有为了坚持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这个真理而被活活烧死的布鲁诺......他们都是地球的主人,是我心目中的榜样。 我也要做地球的主人,长大当一名科学家,做一个征服地震魔鬼的勇士,做一个手持“金钥匙”的“开箱取宝”的人??去探索更多的“地球之谜”,还要把它的模样改换的更俊美。我要让沙漠变成绿洲,冰川变成城市,荒山变成果园,处处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我要让海底、地下都变成乐园;我还要让占地球表面将近四分之三的海洋,变成蓝色的牧场和农场...
  • 5、 《流浪地球》观后感:只还有“希望”可以救赎我们
    《流浪地球》:只还有“希望”可以救赎我们 原创: 雷文 此前有“此片开启中国科幻电影元年”的说法,看后完全认同。情节紧凑,场景恢宏,北京上海地标志性建筑覆没冰冻、火星引力撕扯地球等等景象非常震撼,宏大的宇宙体系下又不乏细腻的情节细节。一家四口人,在地球和空间站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命运交织营造了泪点,虽然某些地方有为煽情而煽情的嫌疑(我能说这是国产片的顽症吗),但总体上令人感动,尤其是地球生死存亡关头人们(各个种族)迸发出的强大抗争力和牺牲精神撼人心魄,极具感染力和说服力地诠释着“希望”这一比任何东西更珍贵的人类信仰。国产片并非没有从个体友情、家庭亲情视角出发构建宏大叙事的,但做到这样水乳交融却很罕见。 这个片子对刘慈欣原著的改变是显而易见的。原著的故事是,地球逃离太阳系、之后人们观察到太阳末日并未如期到来,认为上当受骗而发生叛乱,当他们取胜弹弓效应弹射出太阳系的片段。其中的人物、故事完全是重新设定和填充的,跟粗线条的原著并残酷处死联合政府的官员和科学家后的短短几分钟,却看到遥远的太阳崩溃了,只是比预言晚了一段时间而已……电影只是继承了小说的宇宙框架,截取并重构了小说里地球借助火星引力几乎毫无关系。 意蕴也与刘慈欣小说有很大不同。后者被评价为具有一种光年尺度下的宇宙美感,在这种审美观下人类渺小的情感是没有地位和价值的(到《三体》里发展为人类生存的绊脚石),用刘慈欣的原话说就是,“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而电影却相反,正是父亲刘培强对儿子命运的那种绝不放弃,促使他在重大抉择中违抗联合政府的ai设定,驾驶空间站飞行器撞击引爆木星,冲击波将地球推离被吞食的命运。这种由个体情感引发的对集体指令的背叛、对爱与人性的深刻承诺,所引发的冲击波不亚于木星大红斑的爆炸。据说1月份大刘和三百名观众观看影片试映,他自己也泪洒当场。我觉得《三体》里对程心的描述不像人们想像的那么简单,她是复调的,也体现着大刘本身的自我矛盾。 科技越进步,社会越复杂,人性的各种局限就越暴露。想想看在古典世界观之下,人们的舍生取义要相对容易一些,因为他们信仰天堂或来世。正像赫拉利《人类简史》中所阐释的,人类的脑容量和神经元数十万年没有大的进化,但他们虚构故事的能力却天差地远。古典人和现代人如果不是两个人种也相差极大。现代社会让人类几乎所有传统信仰陷入毁灭。请想想公认的这三次毁灭性打击:日心说毁灭了地球中
  • 6、 地球需要我们爱护

    读《青蛙军团爱地球》有感

    读了阳光姐姐伍美珍写的《青蛙军团爱地球》,我知道了现在地球每天都在受伤,人类每天都耗费着无数的资源。多年后,我们的下一代就不能生存。

    《青蛙军团爱地球》主要讲述:为了和班里着名的丸子军团相抗衡,华汪德把科学三人组改名为青蛙军团,并以环保和低碳做为组合宗旨。组员分别有华汪德、黄金鑫、秦超逸。笨小孩黄金鑫以他的一系列傻傻的环保行为,令大家刮目相看。虽然爸爸对他的行为不以为然,但是,笨小孩焕发出自己的光彩。

    读完了这本书,我并不觉得黄金鑫是笨小孩,没有一个小孩是笨的,只有别人说是笨小孩的小孩。现在的地球环境,每一个小孩都比大人清楚,小孩童真的心灵知道保护地球,为什么大人就不知道呢?如果我是科学家,我就会发明太阳能的风扇、太阳能的电脑、我还会发明一台太阳能植树机,大量生产,然后放到沙漠,让它植树。让我们的后代还能在未来见到绿色植物。

    《青蛙军团爱地球》这本书让我想起一家商场,那家商场一共有五楼,每一楼都开着灯,一天下来,那家商场一天用的电是我家用一年的电。一年下来,那家商场用的电是我家一辈子用的电。其实,据我所知,那家商场一楼是买钻石,所以要开好多灯,让一些钻石和手饰璀璨起来使人感觉很漂亮,可以吸引的顾客,可我觉得并不需要这么多灯。还有,那家商场的五楼是游戏城,所以一天下来也会用很多电,而且有不少未成年的孩子都在哪玩游戏,这会让孩子们走上不好好学习只顾游戏的道路的。世界上有很多商场,如果每家商场每天都这样耗电,那大家说,我们的下一代还能剩下多少资源可以使用,这都是自私的人类的错!

    如今的地球已被人类的自私和污染夺去了昔日的美好。想到这里,我想大声地告诉大家,地球受的伤已无法恢复,请人类不要再错下去了,不要被无知和贪婪遮住了双眼,这会让地球很痛苦的。自私的人类们,快醒醒吧!

  • 7、 地球,我们唯一的家

    今天,我读了《少年日记》之《一个噩梦》,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现在,我仿佛融入了这片故事里,看到那奇异的景观。没有一棵树,没有一四绿意,没有一滴水。空气也不能呼吸了,毒气便地是。各种疾病在危害人类。地球再也不是太阳系的蓝星了,她,我们亲爱的地球妈妈已经变黑了!十、九、八、七、六、五、四、三地球要爆炸了。想到这篇文章,想到这些,我的心里就感到无比的震撼。难道世界真的要变成那样吗?

    在现实生活中,电磁波泛滥,突发事故无法防范,海水被污染,鱼类遭到了劫难。还有更可怕呢,白色的塑料袋,满天飞舞。一阵风吹来,把塑料袋吹得哪都是。挂在树梢上,躲进草丛中,飞入大海里,滚到水塘边造成了严重的白色污染。一群海鸟在碧蓝的天空中飞翔,轻快的掠过海面。突然,它们发现海浪中有一些白色的鱼儿便低下头,向这些鱼儿扑去,一口吞下造成肠道堵塞,活活饿死。

    看呀,人类现在虽然发达了,但是我们的地球却被污染了!发臭的小河,砍光的森林,无数的沙漠不要忘了,我们只有一个,唯一的一个地球!我们居住在一个地球上,共同拥有一个地球。时至今日,环境污染日益加剧生态破坏日趋严重,大面积土地沙漠化别忘了我们的

    地球母亲,她已经疲惫不堪了!

    亲爱的少先队员朋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保护我们的地球母亲,共同创建和平、美好的家园吧!

  • 8、 《地球的星星》观后感

    印度电影《地球上的星星》,看完后颇为感动。此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印度小男孩因为读写困难症,在第一所学校考试门门都零分,但小男孩的绘画技术特别厉害,可没人发现他的绘画才能,即将被第一所学校开除。迫于无奈小男孩的父亲为了小男孩好只能将小男孩送进寄宿学校。小男孩被送进了寄宿学校,小男孩看着父母和哥哥开车离开的身影,小男孩泣不成声。小男孩重复着以前的事,门门科目零分,上课罚站。小男孩彻底自闭了,他不再说话,不再玩耍,父母和哥哥来看望他都不说话,母亲打来的电话他也一声不吭。直到一个新的美术老师出现才改变他,新的美术老师发现了小男孩的问题,并帮小男孩克服了读写困难症,并使他的绘画才能得到充分发掘,小男孩的画征服了所有人。他成为学校里的明星人物,每个老师学生都喜爱他。他彻底告别了以前的那个他,笑容重新回到脸上,自信活泼健康快乐。是那个美术老师拯救了他,如果没有他,他或许会被这个社会,这个教育制度扼杀至死!

    每个孩子都是星星,都有发光的能力,只是父母和老师不知道或者不去挖掘孩子们的才能罢了。每个父母都恨不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在父母眼中分数就是衡量一个孩子的标准。只要孩子的分数不是最高,父母就会和别的孩子做攀比,并质问孩子为什么不是考第一,为什么没拿满分。。。。。。我个人认为那位美术老师讲的很好:此刻很多父母不是在养育孩子,而只是在养一匹赛马,把他的各种期望压在孩子身上,逼迫孩子实现自我的目标。孩子的天性被老师和家长完全打压。家长不会尊重理解孩子,当孩子没达到目标时,就说孩子懒惰,不听话,不懂事;当孩子在画画或者是在做别的兴趣爱好时,家长就说孩子在干没用的东西,将孩子的兴趣爱好彻底抹除。成绩差的孩子在成绩面前一无是处,而其他方面的优点却被家长完全忽视。

    每个孩子都应该有个绚丽多彩的童年,家长应该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多多了解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多多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而不是扼杀孩子们的天性和兴趣爱好。家长和老师不应该心浮气躁的去教导孩子,应该平心气和的和孩子交流交流,看看孩子有什么困难,然后在来制定一个适合孩子的学习方式。学习是枯燥的,乏味的,无聊的,或许有些家长都沉不下心花上一天的时间来学习。所以家长们应该站在孩子们的角度来思考思考问题。

    每个孩子都是能发光的星星,只不过发光的方式不一样罢了。只要肯挖掘孩子们的才能,培养孩子的才能迟早有一天会发出耀眼光芒。

  • 9、 珍爱我们的地球 (400字)

    读了《只有一个地球》这篇文章后,我深深的认识到地球是多么的伟大。

    这位人类的母亲地球,它为我们人类带来了充分的氧气,它为我们把种在地下的种子抚养长大,它为我们建成一座座的闻名景观,地球是多么的伟大呀!可是,我们人类盖起的一座座工厂,严重污染了空气,久而久之,地球将变成一个大沙漠,人类也灭亡了,动物和植物也灭亡了,就剩下了无数的沙子。

    如果地球真的变成了一个大沙漠,我们人类以及动物、植物也会死去,所以我们应该现在就行动起来,让地球不会变成沙漠化,我们一定要好好的保护这个有生命的地球

    我们一定要保护我们的地球,所以必须要减少那些做木料的工厂,让他们少去砍树木,多造林,让这个世界上的树木能得到保护,从而养育出更多的树木,让地球更加美好!

    我想只要我们人人都有强大的环保意识力,努力做好环保工作,多种树木,少砍伐树木,真正保护好生态平衡。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将会更好地造福于人类,使人间变得更加美好!

    五年级:王伟2

  • 10、 流浪地球观后感,科幻的旅程,“流浪”的地球

    科幻的旅程,“流浪”的地球

    博罗中学高二(21)班 赵文慧

    指导老师 温海峰

    在刚过去的新年中,我在新年的第十分钟坐进了电影院观看了这部我期待已久的电影,流浪地球,看完这部电影,我有很多的思考,所以我用笔记录下来。

    总的来说,如果100分满分的话,我可以给这部电影99分,不给满分的原因是电影就像作文,在中国一篇作文给满分,其本身就是对这个题材的不尊重,毕竟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来品味电影的内容,首先能让我贯穿这部电影感觉到的一个词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作为支配地球唯一的一种生物,我们应该是一个整体,我们与地球不可分割,地球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人类就是包括不管是男女老少,贫困富贵的每一个人每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个体的能力是十分有限的,巨大的行星发动机,不是靠一个人的智慧和能力就能建成的,没有全人类的空前团结,相互协调,是不可能将井然有序的将行星发动机以相同的规格修建在相同的位置,看到这里,我不禁有个思考,假如哪天真的在现实中,太阳真的急速老化,要吞没地球,人类达到电影所说的空前团结,会不会愿意接受联合的国家组织或个人,这是我无法解开的问题,但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无法干涉的,只有灾难发生的那一天,事实才能给我们答案,我选择相信一起都是命运安排好的,我们终究只是五维空间中事件可能性的一个分叉,是一个有头有尾的实践。

    但是从这个问题上可以衍射出的一个我们通过共同努力解决的问题,如何才能让全人类团结?什么时候才能达到完全团结?我总结了全人类不团结的几个基本原因,能源空间,宗教信仰。但我感到讽刺的发现若灾难发生,在灭顶之灾下的人类,如果还因为这些问题而产生分歧,彼此内斗,到最后无论发生什么,都是不会有争赢的那个奖品,这是一场注定没有意义的没有胜利的竞争,除了给对手带来打击之外,又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呢?斗争的一方终究会灭亡。

    想到这我不禁要问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放下恨与妒忌,放下歧视与分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全人类共同进步呢?这是一个哲学上的问题,所以我觉得哲学性思想推动人类发展的说法是完全正确的,如果人类团结攻击,把有限的资源用在人类科技进步的道路上而不是在彼此斗争上,尽快张洼更多的智慧和科技,当灾难发生时,没准我们已经做好准备,那就不会有人带着遗憾离去,不会有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也不用靠抽签的方式进入地下城,去获得庇护,我只是一个高二的学生,思想境界比我高的人大有人在

  • 2021-08-02

  • 2019-11-16

  • 2023-02-08

  • 2019-11-06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09-20

  • 2019-09-28

  • 2019-10-28

  • 2019-09-21

  • 2019-10-28

  • 2019-10-29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9

  • 2021-05-03

  • 2019-10-28

  • 2023-01-10

  • 2022-12-12

  • 2022-03-01

  • 2021-07-26

  • 2022-05-10

  • 2019-11-04

  • 2021-04-28

  • 2021-05-06

  • 2023-01-22

  • 2021-04-28

  • 2023-02-10

  • 2023-06-01

  • 2019-10-28

  • 2021-05-03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1-03

  • 2021-04-28

  • 2022-07-02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1-06

我们的地球观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我们的地球观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我们的地球观后感、2024我们的地球观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